当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开始热播时,我没有时间观看。
直到前几天好友Judy推荐,说看看吧,里面的台词有点意思。
今天是周六,我一爬起床,就坐在沙发上看,得趁着这个周末完成它。
我的DVD演到了,李梅反对郭洋去张瑾那里上班,随后他们有了如下的精彩对话: 李梅说道:“...我绝对不会同意你们一起工作,因为我看到了你们一起工作的危险性,你说我霸道也好,说我委屈你也好,我就是不能眼睁睁看我的家庭,受到威胁,还没有任何防范的措施。
郭洋反抗:“...你这是非理性提前防范...” 李梅竭力挽留:“我好话说尽,你也非去不可,那我拦不住你,但我把话说在前头,只要你去了,用不了多久,事情就会照着我担心的方向发展。
”郭洋愤怒道:“你凭什么给还没有发生的事下结论,凭什么这么不信任我,你要这样我还就跟你打这个赌了。
看看到底能不能被你说中。
”李梅无奈的说:“跟你打这个赌有什么意义呢?
输了是我输,赢了还是我输。
”台词摘抄到这里,我非常有感触。
而这种感触,不一定需要亲身经历。
在随后的情节里,许小宁反复问郭洋,李梅到底看见你和张瑾干什么了。
郭洋的那句话也让我忍俊不止。
郭洋说:“李梅算是开了天眼了,她看见了我和张瑾,未来感情的发展。
”看过结局的人都知道,后面的剧情。
于是,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李梅极力反对郭洋的工作呢?
是不信任吗?
是不自信吗?
也是,也都不是吧。
女人有时候直觉上来,就会本能的反对,拼命地捍卫或者说“垂死挣扎”。
那么到底是因为李梅的反对促成了郭洋和张瑾,还是事情原本就会如此发展,只不过李梅的阻止推迟或者提早了事态的前进。
我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判断,因为我确实不知道,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而人生也不能像D9电影里给出的多种可能性的结尾一样,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结局,然后停止播放。
人生就是这样啊,不可以重来,所以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知道,如果当初我们那样..., 生活会不会就这样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勇敢的做出选择,向左,向右,或者干脆直行。
而面对前方的道路,无论是否坎坷不平,还是有美景尽收眼底,我们都应该坦然的接受,无怨无悔!
除去一些不现实的剧情,过于贫的对话,总的来说还很不错!
极其赞同许晓宁最后说的那段话:人啊 难免遇到诱惑的时候呢眼花缭乱意乱情迷 都有那么一段 或长或短的疑惑期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 理智判定 选择 把这拨开迷雾的周期呢 压缩到最短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 是我最想要的幸福 我们共同经营这么多年的相濡以沫 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我反复问过本人很屡次假如我现在跟另外一个女人用同样的时间 也形成了这种默契 又能怎么样呢 我不是已经拥有这种幸福了吗 何必舍弃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这个去寻求那个未知数呢 有的时候得承认 我们很贪婪有了爱情还不够 还要激情我们不安于那种心静如水的生活老想折腾出点浪花来 证明本人还沸腾但是任何激情四射 最后都是归于波澜不兴 婚姻的实质就是平平淡淡所有的激情早晚有一天会退下去但不是所有的激情都有造化变成爱情要再转化成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更是少之又少这剩下来的这个才是真正的爱有一得 必有一失假如你觉得幸福在握就把它攥紧 别弄丢了
前几天刚考上高中的妹妹来我家,进门就要看湖南台的一起又看流星雨。
并看的是津津有味,我在旁边撇了几眼不仅汗颜,现在的90后就是这么给毒害的,如此弱智的连续剧竟也看的美美的,那些无聊的对白,毫无逻辑的剧情我怎么也不明白有什么可看的。
看着这样的电视剧成长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能正常吗?
虽然说婚姻保卫战也演的有些夸张,但至少的确反应了一些社会想象,婚姻中的问题,并且对白生动有趣,完全没有把观众当白痴看待,我很欣慰,中国连续剧近些年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出现的。
让我偶尔也有看看电视的心情了,不然家里的电视真就成了摆设了。
我还没有结婚,所以没资格过多的评论影片故事,但身边的故事其实真的和电影中的差不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情,也从来不会惊天地泣鬼神,只会有没完没了的小矛盾,小问题,看似平常却又难以解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过的并不那么快乐,并不那么幸福。
但快乐和幸福依旧是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到的。
但身边的朋友大多还没有结婚,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我在想,两个人在一起仅仅是一段时间就那么多问题存在,如果过一辈子怎么可能就是和谐的呢,而且的确现在的女性越来越能干,我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奋斗获得工作上的满足,却牺牲了太多谈恋爱找男朋友的时间,岁数大了,眼光高了,优势却降低了,因为好男人早就该结的结了,剩下的也不敢轻易屈就,怕委屈自己,更怕男人条件不好婚姻没有保障。
于是只能耐心等待天赐良缘。
我有时真的很希望看到身边的朋友们都婚姻幸福,但无奈命运让这些姑娘们的感情经历那么艰辛,那么不容易获得。
为什么女人能干了要遭到报应呢?
就该那些天生娇滴滴的小姑娘们幸福,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吗?
但换个角度想想,男人本身都好面子,如果身边的女人太强势了,天天受挤兑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所以宁愿找个比自己差一些但温柔贤惠的女子为妻。
我就常常欺负我的男友,什么事情都要求按照我的想法进行,好在男友比较宠爱我,甘愿有点小委屈,只要我开心就好。
这让我对婚姻有了很大的信心,少了些恐惧。
有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当遇到不对的人时,对婚姻的期待程度也会降低。
谁都希望自己受宠,但好男人偏偏那么难遇到,有时候接到妹妹或者好友的控诉男友电话,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仿佛很理智的一个人遇到情感也变得分辨是非能力降低了。
到底我们想要些什么呢?
许多人都喜欢拿《婚姻保卫战》跟《蜗居》比。
看上去好象一个《蜗居》在上海,一个《婚保》在北京,都跟婚姻、小三等有关。
但是两者只是形式上有些可比性,而从文学作品对生活的反映上来看,两者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两者的不同之处有: 一、社会环境不同。
别跟我说都是反映的中国21世纪初的这个背景。
其实,《蜗居》是以社会为背景,房子和婚姻不过是一个场景,而非背景,而《婚保》的场景和背景都是婚姻,就婚姻谈婚姻,浅薄多了。
二、人物环境不同。
《蜗居》的人物层次呈现多样化,有下岗的,有做保姆的,有退休工人,有农民工,有工头,有白领、有灰领、有蓝领、有金领、有公务员,有当官的。
而《婚保》3对夫妻加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没一个是正经干活的,或者说不需要正经干活的。
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估计他们的资产够他们吃喝一辈子了。
实在过不下去,卖掉个手机就能让下岗工人过上一年。
卖掉个汽车就能过完下半辈子。
卖掉个房子就能把儿子养到娶媳妇。
这样的生活真是我们平时的生活吗。
就算北京人收入高,可也是中国人啊。
举个例子,兰心是皮具公司老板,可是怎么看她的产品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工人、机器都在天上飞呢。
三、地理环境不同。
《蜗居》写的是上海。
《婚保》写的是北京。
可是《蜗居》写的是中国的上海,而《婚保》写的是北京的王爷府。
我不相信北京人和上海人在生活的环境上会有什么本质差异。
可是让一个完全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来看两部电视剧,他肯定会说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新加坡。
总结以上三点,《蜗居》是下里巴人,《婚保》是阳春白雪。
《蜗居》是深入人民的生活,而《婚保》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不由我想起海派周立波说的他是喝咖啡的,小沈阳和郭德纲是吃大蒜的。
但是现在明显可以看出,周立波是人民的,小沈阳之流是属于政府的。
《蜗居》是喝咖啡的人在关心民生疾苦,而吃大蒜的人反而在写风花雪月。
估计是为了写完了能挣咖啡的钱。
至于那些上纲上线的言辞也就算了,语速很慢,言辞脱离群众生活。
不知道北京人平时是不是都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准。
这部片子描写了70后的婚姻,七年之痒,二婚,复婚。
对于大部分80后的人来说,大概还没能体会到未来那某个时段的感受,但是看了这部电视剧,受益还是颇多的。
虽然剧中的人物不用担心房贷,个个都是有钱人;虽然总是不断播放着特仑苏,像幽灵般飘来飘去;虽然结局是意料中的大欢喜,不似现实这么残酷,但是看到80后的李刚月薪1200也同样啥都没有,留美归来的小小还在打拼中,我依然可以掩耳盗铃一下下,我们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我最喜欢的是李梅这个角色被刻画的相当真实,真实就是最好的。
原本只是个普通的白领,有着可爱的儿子和优秀的老公,起初也甘愿做一个娴熟的家庭主妇,也会吵架磕碰,也会想要奔事业,也会遭遇婚姻危机,这一系列应是很普遍的现象吧。
我喜欢她的隐忍,吵架哭泣也只是独自一人承受;我喜欢她的善解人意,遇到任何事情她的理智还是在理解对方;我喜欢她的逻辑,当一个人不再愿意坚守属于两个人的婚姻时,死缠烂打也不会留住对方的心;我甚至喜欢她的小伎俩,为了留住自己的男人,会在疑是小三面前晒幸福···这样的角色是敏感多疑的,或许被很多男人认为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却是活生生的,是做一切都在为了对方,为了这个家的。
我最能理解的是郭洋一如大部分男人那样,郭洋是有很严重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人。
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他,让我一度怀疑是佟大为演过了,还是郭洋本身就该如此。
剧情安排了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走向了出轨的边缘上,家里是越来越不可理喻的老婆,见了面就是吵架,外面是体贴温柔的知己,事业心情两兼顾。
我想,若是在现实中,大概郭洋这等人早已沦陷了吧。
在张瑾问郭洋,你是否想过离婚?
没有!
即使现在被赶出家门,也没有吗?
没有!
也许会有些悸动,也许会有些意乱情迷,但是理智和内心道出了真实的答案,老婆是最重要的,家是不会抛弃的。
我最佩服的是许小宁作为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夫,许小宁做的堪称完美。
饮食起居,家庭健康,心理辅导,照看小孩,全职受气,还得追债,为了不变成一个真正的庸俗煮夫,还得去图书馆充电,郭洋亦或是老余,当然都不比他笨,但是遇到的问题,却都是让他出面解决,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许只是那么一两句话让迷途的人醒悟。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对于事业上的发展也不是无知,相比之下比兰心有过之,这等的好男人世上还有吗?
我最看好的是兰心兰心,脸上贴满女强人的标签,不服输,强势,是她的代名词。
在生意场上,她显得那么干练,但是遭遇挫折的时候,却又显得那么脆弱。
她会对老公大打出手,却也懂得对老公发嗲撒娇,无论是生病时期,还是生意场遭挫,她都暴露出女人最真实的那些弱点,依靠,无助,焦虑。
在后来开起的包包专卖店里,她还是会摆出大老板的架势将顾客轰走,但也会降低身段恳求老公的帮助,假如剧情继续发展,我很看好的就是她了。
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李刚李刚,作为80后的同类,目前是一无所有的。
有自己创业的大志向,也被现实结实教育了一番,我无法理解的是,如今这个靠嘴吃饭的时代,为啥他这么个人精却死活找不到工作,而在处理与圆圆的关系上,更是让我大失所望。
拿着人家小姑娘给的钱,转手奉献给了另一个小姑娘,而面对别人的询问,他却矢口否认对小小的喜欢,造成了对圆圆的伤害。
难道,80后在人们的眼中就是这种喜欢勾搭张三,吊李四的形象?
写于2010年11月13日(那些年的渣渣观后感)婚姻很遥远,可为了莫须有的感情,倒是流过不少泪。
很多知识分子在求学道路上是过五关斩六将,可到了婚姻的位子上就成了文盲。
人的一生可以停止对音乐、语言、数学等等的学习,却要无时无刻学着如何当孩子、当情人、当父母,这是活一天就离不开一天的难题。
演员都很不错,我喜欢的,很舒服的。
大量的哲理性台词,真是考验演员的背功啊,观众看这电视剧和看书差不多,关于男女相处、家庭关系学、婚姻学等一本教育手册。
在这个过程,我很徘徊,当看到他们为了婚姻痛苦的时候,我是多么畏惧婚姻,庆幸自己还有不进去的选择余地。
可当看到一个家庭的温暖港湾时,家庭对我的召唤也是无比的强烈。
但我想,更多的,我还是愿意谈一辈子恋爱,或者,干脆单身,有男性朋友就够了。
就像之前看過什麽一個帖子說過的2B的孩子就該玩兒啥玩兒啥去 愛情這個戰場你就贏不了看了這個劇 MD孟廣美一出現姐姐就蛋疼。。
真是非好感啊男人和女人的思維就是不一樣 你喜歡之我就鄙視之死氣擺列給人家造成誤會 到頭來還假模假式兒地在那給人理性分析——廢話 感情妳玩手腕勾引人家老公你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了這個男女之間真像猜心 還真像戰爭 累得慌那些社會偽道德的潛在小三 真是威脅我們平凡生活中美好愛情的白蟻我們單純的孩子有什麽啊 連心眼兒都沒有 也沒手腕 沒方法所以啊 和姐妹兒玩兒去吧BF要防護 婚姻要保衛 沒什麼彎彎腸子的就消停吧……這是戰場 灰心ing
赵宝刚的作品大多很FASHION,而由此带出的问题便是它不够人间烟火。
可以做榜样,但共鸣就欠奉。
不过好在,它比那些个低龄偶像剧要现实一些,仿佛努力那么一小子,便可以靠近。
赵宝刚的高明就在于此吧,它选择了一个适当的背景,没有高到海市蜃楼,没有低到泥腿世俗。
有关婚姻和恋爱的课题,没有莫衷一是的解答。
《婚姻保卫战》里的几对夫妻,都各有各的郁结。
李梅和郭洋,这是剧情的核心,两个人的生活就像一场又一场的谈判,运筹帷幄,唇枪舌剑,谨小慎微,搞不好就失手割土求和。
很多人摇头叹气,没有夫妻这样过日子。
剧情发展到后来,李梅和郭洋角色互换,李梅做起事业强人,郭洋退居二线,果然带来“巨痛”。
两个人也以实例告诉我们,再贫再现代观念的家庭,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婚姻的通病,而解决的方式亦是千古不变的忍让讲和。
你以为你用尽花招,把个婚姻武装得像朵迎风招展的嫣红的花,惹人情不自禁地爱上,到最后色彩褪尽,还是同样结论,走进婚姻就是这档子破事……疏离、隔核、逃避义务和责任,无论别恋与否,这情算是转移了。
兰心和许小宁是另外一种的相处模式, 女主外男主内,兰心事业如日中天,许小宁放弃工作,“煮夫”当家。
兰心却羡慕李梅聪明,老公有本事。
但李梅却羡慕兰心可以实现极大的自我价值。
——男权还是女权,本就难以两全其美。
在欢跃着“男女平等”后,一定也要经历不同程度的震荡。
许小宁就抱怨兰心太过中性了,柔软度不够,而许小宁心底里也滋生了去寻找原来的兰心的念头……郭洋亦是,他在另外的女人那里找到了自己很被人需要被人依赖的感觉。
男群众们是很在乎这个的……你不要以别人的期望来实现人生目标,可是你当真坚持以自己的期望过日子,比如说极强的自我意识,那又会将面对如何的僵局?
敌我双方力量制衡,战火正旺,总有人要退步吧?
当然是女人。
——你看,这么多年妇女解放的工作白做了。
所谓爱、妥协和勇气,女人似乎是天生的。
她们完全懂得,但偶尔也会忧伤地想,白头偕老并非是梦,可永结同心那就纯属虚构了。
赵宝刚这个名字与“青春”有关。
从九十年代开始《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东边日出西边雨》,直到前两年火的一塌糊涂的《奋斗》以及去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赵宝刚的电视剧仿佛成了中国青春记忆的百宝箱,里面层层叠叠放满了各种各样精致的小瓶子,每个小瓶子上面都标注着时间、地点、人物,瓶子的造型优美、造型别致、充满浪漫气息,而瓶子里面装的则是被精心提炼、反复酝酿的青春荷尔蒙。
2008年的《奋斗》是赵宝刚的青春剧的一个明显的分界点,之前的作品洋溢的是一种古典浪漫主义的情怀,主要针对的也是六零后和七零后的审美需求,而从《奋斗》开始,赵宝刚正式将主要观众群体定位为八零后,古典浪漫主义的气息已经大幅度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与现实联系更为密切的青春励志类型。
而新近登陆荧屏的《婚姻保卫战》仍然紧追八零后成长的轨迹,毕竟如今八零后也大都成家立业为父为母了,所以现而今要谈的是这一代人的婚姻家庭问题了。
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这样一部电视剧究竟要为观众提供什么?
当赵宝刚那些赖以为生的小瓶子里装的不再是浪漫,不再是奋斗,不再是浓郁的荷尔蒙,而只剩下鸡零狗碎的日常生活的时候。
赵宝刚的青春剧这块金字招牌是否已经显得名不符实了呢?
因为深入到日常的生活状态当中,绝非赵宝刚的强项,否则他就是冯小刚了。
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婚姻保卫战》还是在用时尚和高贵的造型元素将三对白领夫妻的日常生活包装起来,以此来拼命营造浪漫的氛围。
但无奈的是,浪漫在本质上从来也不是靠物质生活堆砌出来。
当年的《过把瘾》中,江珊和王志文这对欢喜冤家住在一间教室改成的新房里,但那块黑板上留下的字迹够有多么浪漫恐怕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东边日出西边雨》里,那种古典式的浪漫气息被发挥到了极致,王志文在树林中盖的那座木房子,简直可以视为是一个乌托邦的童话。
而《婚姻保卫战》呢?
黄磊尽管保养的不错,冒充起八零后来也可以以假乱真,但在他那充斥着各种植入广告的TOWNHOUSE里,他被简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喋喋不休、貌似无所不知,实则极其空洞的概念化人物。
他的生活看起来时尚而富足,但他的每一句话却都充满了说教的意味。
这样的男人不会讨女人喜欢,更不会讨男人喜欢。
所以我们宁愿还是怀念《橘子红了》或者是《人家四月天》里的那个充满文艺腔的黄磊,居家男人?
还是算了吧,看他发嗲,实在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至于他和袁立搭档夫妻,则更显荒唐。
怎么看都不像是两口子。
至于佟大为和马伊琍,是《奋斗》里成长出来的老搭档,他们俩的戏倒也中规中矩,只是看他们俩人在一起实在已是有些审美疲劳了。
既然浪漫没有了,那就请给我们看故事好了。
但从目前播出的这几集来看,该剧尽管确定了一组基本有效的人物关系,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戏剧性冲突,以致使得剧情的推进非常拖沓。
片中人物之间大段大段的关于婚姻关系的讨论因为缺乏戏剧性的事件的支撑,而让人感觉说教意味明显,时间一长便如同嚼蜡。
其实究其根本,仍然是青春和浪漫这两样特质的缺乏,赵宝刚最大的本事本在与此,可惜这次他没有扬长避短,光阴如梭,当八零后都已青春不再浪漫何住的时候,也许赵宝刚下一部戏里的男女主角将是九零后了。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剧,它是来讨论问题的,而不是像一般的国产剧既无法诚实的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更无益于提高观众的智商和审美。
本剧中的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的特质,挣扎的处理遇到各自的问题,既想保持自己的自尊和独立,也渴望着婚姻家庭的幸福,我认为她们尽管各有各的难处,但毫无疑问,都是值的我们欣赏和爱的。
当然,除了小白,她代表着女性中最落后的一股势力,她们是男权社会的稳固剂。
年纪轻轻希望不劳而获,主动居于家庭主妇的位置通过傍着中年男人、给男人温暖一举获得其他女人通过努力拼的的一切。
实际上,她打错了如意算盘,但凡有点脑子和尊严的男人,绝不会选她这样的女人。
另外一位女性张谨,似乎受到太多人的严苛评论。
美丽优雅的离婚女人,同时还是以为事业有成,被认为介入到两段婚姻中里,受到一大票人的申讨,未免有点苛刻了。
她也遭到前夫的出轨,她也一直表示她真的很想努力的把工作做好,但是作为一个离婚女人与男人合作时总是招到那么多的非议,即使是同样离婚的杨丹对她也毫不客气。
与其大声呵斥她,不如去想象看一个女人、一个离婚女人子在社会上打拼是多么困难,因为将来有一天你也可能面对这样的状态。
不过,在另一方面,在大张旗鼓的声讨张瑾的背后,也看到某些人的心里的紧张。
对于有些家庭主妇来说(包活有志于成为家庭主妇的),张瑾就是她们的天敌,漂亮优雅不说,关键还那么有能力,能够在职场和男人们撕拼,这恐怕才是真实的原因吧。
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离婚的女人,她们中的有些更坚韧,也更美丽,她们愿意花时间去打扮自己,让自己过的更美好,也让自己吸引异性。
并且还不用服侍公公婆婆,养育孩子还有赡养费,至少我的那些同学的单身妈妈们,都很年轻美丽。
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女人呢?
杨丹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她说女人最应该像男人学习,以自我为中心,做起事来心狠手辣当机立断,不要被感情迷糊。
这一句是非常高瞻远瞩的,不过可惜她又回归家庭了。
剧中的设定毕竟还是以家庭、婚姻为主线的,所以杨丹遇到问题了,解救她的还是前夫老袁,最后她爱的还是老袁,她也后悔自己的理性和高傲让她丧失了婚姻。
可以说,女性似乎总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事业成功的,就必然丧失了女性温柔的特质。
剧中颇有智慧的是许小宁,结尾他说,在婚姻里总会有那么一小会会恍惚,会被迷惑,会厌倦婚姻。
婚姻总是从爱从美好开始的,最后走到了平平淡淡,从一段婚姻里解脱出来,又去开始另一端婚姻的征程,最后又回到了平淡,同样的路又走了一遭,伤人也没有意义。
如果把婚姻设为人生的终点的话,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有利的,婚姻不是简单的relationship,它绝不仅仅是爱为基础,它需要经营,需要双方的协调与合作,这就像两个人一起经营的事业,也唯有如此婚姻才能长久,所以不鼓励年纪轻轻的进入婚姻。
但我认为也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们不把婚姻当作一个必须追求的事业,那么就意味着我不需要将自己陷入一种经营的事业中,这样我就节省了一大批时间、金钱和情感成本,去追求比婚姻的投入产出比更大的事业中。
毕竟现代社会,已经不需要原始社会、封建社会那样需要稳定的定居的家庭生活维持生存了。
随便看看,自己这个不婚族更坚定了自己不结婚的念头~!哈哈
假,且贫嘴
台词刻意创作痕迹太明显了 感觉很假很假
太喜欢黄磊了,黄小厨儿很有魅力啊
起承转合。。。。
马伊琍和佟大为 一对水货
2分
非要让一场婚姻变成贫嘴秀。非要让夫妻变得像俩贫嘴秀的辩论手。非常不接地气的语言和剧情。非常失望。
《奋斗续篇之7年之痒》——贫的没《奋斗》好玩。黄磊特逗啊。
大结局
大半夜的总算看完了 = =宝刚宝刀不老~~伦理得很有味道。赶紧洗洗睡了明天起来干活了TAT总是爽完了才发现还有一堆活呢
至少比奋斗强多了
黄磊!你终于演靠谱的现代剧了!!!
奋斗<2>
马伊琍演现代剧比古代剧好看多了,恬静不适合她,活泼才对味儿。话说孟广美马艳丽那两个长脸高妹真煞风景。
婚姻要是都这么简单就好了~~~~
饿了?爸爸给你做苏格兰打卤面怎么样?
别讲大道理了 狗屎
这是什么?照着台本念么?
奋斗虽然也贫但是还有点意思,这个贫的真没意思。里面男的都锅盖头,女的都穿的像中娘妇女,结婚了就都得这样啊,没意思~ 剧情也挺无聊的。。。。还有那个模特的公鸭嗓子真难听,怎么不用配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