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对于“物灵”的介绍让我想起另一个国外电影《玩具总动员》,因为它们都是把非生物的东西赋予生命力的概念。
很多人小时候的心灵纯洁无瑕,通常也会把身边的物件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孤独的时候会与其进行玩耍与交流,这也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提到的“泛灵论”。
但是通过逐步观看影片又觉得这么类比不是很恰当,因为我国古代早已有“万物有灵”的说法。
而且该影片与《玩具总动员》也有着很大区别的设定:《玩具总动员》是以活着的人身边的多个玩具为生命体开展的故事,而且每个生命的载体是玩具本体;而《伞少女》则是以一个人身边最重要的东西赋予生命,这些人大多为消失或者逝去的状态,并且“物灵”是可以脱离于原物体的存在,相当于物的灵魂,更符合我国古代提出的“形而上学”的概念。
而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区别于国外独有的浪漫,因为当一个人分别或者去世的时候,他的大多数东西会被带走、遗弃或者焚祭,但是总会有一个对他最重要的器物被保留下来,以此来达到睹物思人的精神寄托。
而国外这种“泛灵论”的手法总是运用在主人公身边的多个物件上,这样便会使感情的赋予分散化,也就是说每个物件平均分到的情感表达可能远不如一件来的强烈。
对于“泛灵论”,除了小朋友,我们可能喜欢逛博物馆的观众深有体会,我们在对文物的观赏中不免会与其进行一种“灵魂交流”,我们在想这个东西是谁当时坐过的马车零件、又是谁家里摆放的精美饰品,他们身上带着哪一段故事和文化要和千百年后的我们诉说?
我们不自觉的将文物赋予了生命,也就是传奇与神秘的色彩。
这点《伞少女》完美的将其具象化的表达出来,我们看到里面每个东西,有贵重的文物,也有很平常的物件,它们的“物灵”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浪漫故事,正因为我们对古老文明保持着这种浓厚的感情,才有了延续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除了“泛灵论”的设计外,我还想重点提一下其中表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伞少女》在上映前一直有着“绝美国风”的宣传,除了二维唯美画风外,我更在意其中内容包含的“国风”,通过电影可以看到其中所有的器物都是我国古代的工艺,比如片中提到的“青罗伞”、“非遗绣台”、“龙鳞装书”、“绒花”、“鹰笛”等等,甚至还看到了“三星堆神树”。
除此之外,一些设定也是蕴含着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龟甲爷爷”可以知晓万事,就是古代龟甲常用来占卜的作用;比如“月中仙”曲段表达的意境是思念,也是古人经常借月思人的手法,而“物灵”托梦让柳老板理解母亲也是借物抒情、故人托梦的传统思想。
然而还有个很重要的人物也蕴含了古代的思想,就是男主人公“墨阳”,我觉得其中一个起名缘由是因为古代也有个同名的人是铸剑大师,而影片中一个很重要的器物是一把“黑玉剑”,但是我觉得这个释义不足以撑起他在片中的作用之大,因为他维修的不仅仅是剑,而且各种器物,所以我觉得另一个起名缘由是诸子百家里的“墨家”,我们都知道墨家在诸子百家里算是一个很神秘的思想,在诸多只探讨“人文”的思想中,它却蕴含着科学中“术”的思想,但是很可惜没全流传下来,墨家精通机关术,《墨子》多次记载力学、光学等物理学理论,并且擅长制造机械,是有名的工匠流派,而且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的理念,喜欢和平,所以墨家的思想是非常符合墨阳这个人的,“念物阁”的灯笼也着重写着“墨”字,因此我相信墨阳的名字更符合墨家的观念,而片中始终未露面的墨阳师父我认为可能和我国最著名的木匠鲁班有关,因为《韩非子》记载过墨子与鲁班比拼手艺的故事。
墨阳通过双手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故人的重要遗物,挽回了人类的在人世间残存的最后念想,也能让观众对文物修复工作者肃然起敬。
而片中镜子的设计更是突出了一阴一阳、一正一邪的古代阴阳对立观,因为青罗伞和黑玉剑是两个代表相反征兆的器物,而且主人一直是一个人,所以它们的物灵也就通过镜子来进行正与邪的较量。
最后我想谈一个我理解的伏笔,墨阳是唯一可以看见“物灵”的人类,片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为什么,而片尾似乎给了我答案。
因为墨阳进入了古镜,用生命救出青黛后,青黛便能拿起了东西,成为了人类,而且“龟甲爷爷”也说原来人类愿意为物灵付出生命,这个物灵也便会变成人类,而此时的青黛不光能拿起人类才能够触碰的东西外,她同样还能看见物灵。
那么反过来思考,或许墨阳原本就是物灵,也被某个人类拯救过,他便成为了能看到物灵的人类,只不过可能记忆消失了,他才不知道原因,那么这便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轮回”的思想。
同样的证据还有彩蛋,因为“龟甲爷爷”说物灵进入古镜尚有一线生机,而人类进去就会万劫不复,而彩蛋中困在古镜的墨阳并没有陨落,还是存活的状态,或许人类与物灵的大框架设计就是相互转换的过程。
最后声明一下我没有看过原作漫画,影评如有偏颇望理解,希望国产动画越来越好!
画风绝美!
为了画风溺爱一下。
物的存在是死者的纪念,是生者的安慰。
看完整个故事,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那么大一个墨阳就水灵灵地没了?
墨阳代表的是无数个默默守护传统工艺,守护文物的普通工匠人。
他的牺牲,应该也映射着普通工匠们为传承而做的牺牲。
踏上旅途的几段经历,更像单元剧。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并非伞少女青黛,剧情推进靠的是青黛的路上见闻。
剧情间虽不连贯,但都是有点关联的。
起初,主人的执念化作了小梳子的执念,后来说,其实主人的心愿并非都是正确的。
再后来,青黛意识到,如果遵守主人的愿望守护忘归,就会让忘归做不了她自己想做的。
主人的心愿跟忘归的“心愿”是矛盾的。
她陷入了纠结。
最后,青黛开始为自己选珠子,有了自己的考虑。
万物有灵,也许一开始都起于人的执念。
缺点:节奏快无可厚非,但最起码得有铺垫。
每个人的行动都得有充分的理由支撑,很多东西都是后面补充说明,补充的也不细。
青黛和忘归的冲突始终支撑不起来,让青黛的行动点,只有主人对她的寄予,陪伴好忘归。
可能多少有点单薄。
虽然结尾稍显仓促,但瑕不掩瑜!
制作组是懂武侠!
懂仙侠!
够中二的!
想到了《药屋少女》、《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风云》!
观影节奏舒适异常,倒不是说剧情多么多么感人,就是那种整体氛围的营造,让我泪点爆发(还好强忍住了)。
雷雨刺杀后的相逢一幕,更是可以封神!
物灵物灵物灵,这个设定也太契合我了。
对物件的喜爱、收藏、把玩是从小植根我心底的,记得小时候打架,揍我人没事,可以怂一怂的。
但一旦拉扯我衣服,丢拿我书本,那不好意思,再多人都不怕,再强都要往死干!
于现在,看过了太多人情冷暖。
绝大部分人类对我来说,是不及一只物件重要的。
生命完全没有平等可言,多轻于鸿毛,偶有重过泰山。
想到战国时期,一只茶碗可以抵换一座城池,那放眼现在,我如此言论是大逆不道,冷漠无情嘛?
非也非也,真正把自己当人的还能有几个,我又何必视他们为人?
剧情稀碎啊,稀碎,逻辑不通,好多地方都连不上,推进生硬,前面拖沓,最后剧情推进真的好突然,感觉只适合10岁以下,可能他们会觉得好看吧?
唉,能不能来点好编剧了。
有一种当时看杨戬的感觉,但人家杨戬视效至少很好啊。
然后这个剧有一种硬凑CP的感觉吧,那个将军和吹笛子的少年,御姐和甜美。。。
目的不要太明显了。
唉确实是愿意支持中国动画的,但是要是都这个质量,我真是支持不起了。
现在忽然又觉得深海的剧情真的很好了。
6.5/10 尚可 作为少有的2d国漫电影,在看之前我对它是没有抱什么期待去看的。
可以说这部电影有着国漫的通病,那就是重画面轻剧情。
其实这一部片子的剧情是可以做到更好的。
首先谈谈本片的优点,本片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作画与美术。
作为取材自传统文化的一部动画,它的美术相当的贴合传统文化,虽然这我不太了解,但给人的观感还是相当舒适的,不管是人物设计还是美术设计。
本片的立意与选材也比较的新颖,其中将这些器物赋予物灵,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设定,本片围绕这个设定也展开了不少点,但遗憾的是很多点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在人物塑造里,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对墨阳这个角色的塑造,虽然说本片的主角是伞少女,但我觉得墨阳这个人物才是真正本篇中设计的最好的人物,他是以一个修补文物的工匠的视点出发,在念物阁工作。
他一生的愿望就是修补器具,以至于做出一个比肩大师的杰作,最后他说的那一句话也非常的感人,每个器物都是岁月的孩子,是每个工匠大师耗尽一生的心血,这一点也把这个人物形象完全立了起来。
如果每一个人物塑造都能做到像他这么深刻的话,那这部电影还会更好。
接下来就说说本片的缺点,或者说是能做得更好的点了,首先就是本片的剧情很多地方都很莫名其妙,首先是那个演戏的女生,她的问题解决的过于突然,过于没有铺垫,还有就是那个吹笛的小男孩出现的也是莫名其妙,像是为了把这件事情了结了而出来的一个工具人。
还有就是最后反派的出现也是莫名其妙,过于仓促。
其实本身这些点都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包括忘归的前世,两人之间的渊源以及古镜的前世,其实古镜成为反派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对自己没有任何特点,只能反映出别人的特点感到怨恨。
而忘归这个人物也可以做得更好的,她是怀着主人自刎的悔恨而想要去复仇的,这个人物形象如果再深扒的话还能扒出很多东西,比如说她自身作为物灵对于主人的意愿的不理解以及她的使命与青黛的使命的矛盾,而不是像现在只是一个单薄的人物形象,要是影片能再多半个小时去讲述前世的一些事情,以及反派的一些故事就会更好。
总体来讲剧情没有什么好说的,人物形象还可以更好,作画和美术都是很优秀的。
整体如果只是想看个优秀的画面的话,还是可以看一看的。
整部电影就是一整个舒服治愈,就是有点平,剧情比较简单,角色略微有点单一。
但是画风很好看,整个的一些小设计,文物的一些展示,还蛮不错的,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宣传。
啊,那些小东西太可爱了,把她们做成盲盒不香吗?
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创,既科普又可爱!!
看看多可爱!!!
内心OS:让姨姨亲亲感觉就是画面这方面技术已经挺成熟了,打磨打磨剧情就更好了!
加油!
中国动画电影雄起!
画面非常精美,有一种在电影院看原画集的美感。
故事怎么说呢,我完全不了解原作,有一种把单元剧的体量压缩成一部电影的仓促感,起承转合都很突然,最终BOSS甚至有一种从哪儿冒出来的突兀,因为没有铺垫动机目的全凭嘴炮,但也没办法,要完成叙事这种最高效。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伞和剑决裂那段雨戏,突然响起的OST和激烈的面部表情尬得我手脚蜷缩。
而且两位主要角色的外型设置是不是有点刻板印象了,剑是御姐,伞是萌妹,还是光脚萌妹,衣服那么齐整,为啥就不穿鞋呢,不理解。
不过吐槽归吐槽,全程我看得蛮投入,最后还哭了一下。
片中的越剧桥段是我看过的国动里,最优美好看不突兀尴尬的,比那谁......记不住追光还是谁的动画里看似精美实则难听的戏曲段落好的多的多。
而且,爱磕西皮的有福了,感觉里面各种类型西皮大乱炖。
最后,基于我个人的动漫观看经历,不时一些奇妙的既视感:小剪子我总想到《人形电脑天使心》;最后大决战时想到《美少女战士》老版动画第一部的结局,还有《龙珠》的元气弹;剑御姐让我想到林莹的漫画《铳月》,至今我都觉觉得这部只有一本的漫画里,剑灵和狄青真是配一脸啊;总之,有点喜欢,推荐。
国产动漫现在做的相当不错,《伞少女》的画面精致唯美,立体感和现实感交互。
就是总觉得有日本动漫的影子随之不去,虽然动画中的国宝精粹都是国风的显示。
动漫的画面超美但也掩盖不了内容的空虚,牵强附会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很难让人理解,虚化的物灵又有更深层的意义和目的,务虚是做到了。
就动画而言,制作可以。
👍
开门见山,《伞少女》是一部没有任何优点的,工业水准落后时代20年,思想意识落后时代200年的垃圾。
坦白讲,国漫现在的选材除了经典神话以外鲜有建树,《伞少女》新设定了“物灵”这个概念,创造了新的神话算是有新意,但除了这个原初设定以外整部电影一无所有。
【世界观架构】物灵本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设定就很模糊,他们是在器物诞生的那一刻才来到这世上的吗,如果是这样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人类情感的领会又是如何建立的?
如果器物孤立地存在在某个封闭场所里,没有其它物灵讲解、介绍,他们是如何了解人类社会规则的?
如果不能达成这一点,他们和物主更深层次的情感关系又怎么可能建立?
物主使用器物时物灵的状态也设计地很混乱,在忘归的故事里,物灵和物主可以互相作用,物灵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意志控制物主,从而对物质世界和现实情况进行改变。
在这段关系里,物灵和物主的意志是互相博弈的。
但其它器物似乎都没有任何自由意志可言,即便他们知道何为“自由意志”,也会劝诫女主角追寻它,但其实所有物灵还是依然乖乖听从物主的差遣,最大的反抗就是小剪子偷偷翻进背包里跟着主人出门。
所以我们无法判断物灵的正邪善恶是自己与生俱来的,还是被主人形塑的,还是由物品的精力造就的。
物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那物灵应该和当前物主意念合一才对,可是如果物主更替,物灵的意志肯定又会改变;如果物主不在,物灵又只能作为天天背物主祖训的活体口号机,对于建立物灵这个角色都在起反作用。
所以电影设计每个物品的物灵其实都有自己分别的意志,只不过首先要服务自己的主人,类似于高阶的人工智能。
但如果是这样,再结合小剪子提到的高阶物灵可以操控物体本身,甚至可以操控同类物品,其实只要物灵愿意,把整个人类世界据为己有都是有可能的,这就非常荒谬了。
例如忘归和铜镜的法力显然相当高,那么她们对于人类的仇恨显然不仅仅只用外化于对物灵世界和藏宝阁的破坏,在人类社会掀起血雨腥风或许才是正确的行为目标。
不过主创显然驾驭不了如此疯狂的剧作方向,因此不得不选择不直面自己写出的设定,强制降维戏剧冲突,压缩世界观,限制角色能力,把电影局限在了物灵过家家的范围里。
这便能看出整个剧本的创作阶段就是很混乱的,提出的设定充满了可能性,但是受制于能力无法完成,只能用拙劣的补丁把电影补成一个歪瓜裂枣。
【人物形象&剧作框架】奇幻片角色的完成度和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设定本身的张力,因此在电影地基就打的很差的情况下,《伞少女》不出意外地写出了三个十分垃圾的主角形象。
最差的当然是青黛,作为女主角,她在整部戏连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其实都没搞清楚。
她开场立下的誓言是要继承物主(前朝公主)之遗志,守护黑玉剑及其物灵忘归。
但公主的形象首先就是缺失的,她仅仅存在于序幕的PPT里,我们不知道她到底是何为人,她和青黛的关系是怎样的,她是如何影响青黛的,这就导致青黛最强的能动性没有任何逻辑支撑,仅仅是一个敷衍的思想钢印而已。
并且公主声称希望天下太平再无战火,于是赋予了青黛这个使命,但是她自己作为亡国公主,既不能对当前的战与和做出任何改变,也更不可能对未来的走向起到任何作用,仅仅把两件宝物存放起来就算是“为和平做出巨大贡献”也太可笑了些。
既然已经意识到黑玉剑会蛊惑人心,为何不把它毁掉?
放在念物阁岂不是依然会被后人找到?
寄希望于自己都不确定存在的物灵是最好解法?
这种纯靠情绪和口号组成的故事动因是写进儿童绘本都会被小朋友嫌弃的存在。
更何况青黛自始至终也没显示出她可以守护黑玉剑的能力,她甚至连物灵世界都规则都不了解,面对忘归的叛逆她无能为力,这就是公主的“托孤重臣”,被寄予了掌握全天下和平与否的期望的女主角。
而青黛和忘归在设定上如此有羁绊的两个角色在情感上又毫无深层联系,我们甚至不确定她俩之前认不认识,对彼此的了解有几分。
一切都是模糊的,错乱的,碎片化的,却还要驱动青黛开展后续一系列行为,真是从见过这样可笑的剧本。
青黛就这样带着PPT里的主人遗志,去追寻不知道为什么要追寻的新“主人”忘归。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公路片的标准展开,一路上遇到了更多物灵的故事,并最终寻到了忘归的足迹,又回到了念物阁。
可是过程中所有的展开可以说都和青黛毫无关系,去世的物主和未婚妻、与母亲分别的舞女、痛失挚友的节度使三个小故事的起承转合都没有青黛任何的参与,她始终也是观众视角,对于情节推进毫无作用,甚至也没有从这三段经历中领会到任何本领或意志。
一部电影的第一主角是最大的NPC,全程置身事外像个人机,堪称史诗级笑话。
三个无聊的故事废话了半天讲完之后,主创可能才想起来还有被抛之脑后的主线要写,于是仓促地安排了一场忘归附身节度使丫鬟行刺的戏,让青黛终于找到了忘归的踪迹(其实就是忘归强行让自己被找到)。
但这里首先严重破坏了设定,物灵不仅有了可以直接操控物体本身的技能,甚至可以直接夺舍人类,这又是何等可怕的存在。
那么忘归如此多年为何至今才出手?
如果她真的和物主意念合一又为何会主动展开杀戮?
如果她真的对于权谋有所领略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将军当年自刎的真实原因?
如果她对于将军死后建立起的权力系统十分不满,那她直接发动政变不更好?
如果她有如此高强的法力又为何不直接附身墨阳带她出门,再附身当朝皇帝为所欲为,岂不是更方便?
请问有任何一个问题是主创可以回答上来的吗,剧本写的比擦屁股纸还糙,倒也是有胆量拿到市场上卖钱。
由此也可以看出忘归这角色就更是纯粹的工具人了,仅仅是一个危机发生器,再多一分一毫的内涵都不存在。
她已经拥有了如此强大的能力为何要和铜镜做交易?
又为什么是用形体做交易?
她对于青黛又有什么感情,为什么突然又舍身救她?
整个第三幕这个角色的所有转变都是突如其来的,动机是未知的,冲突是现想的,情感的乱编的,整个段落都像是导演飞大了写出来的,建议严查一下。
想复制隔壁《青蛇》系列的成功,写两个女性之间一体两面的情感,却甚至两个皮毛都窃不走三分,可谓又蠢又坏。
【娇妻文学】最后再来谈本片的男主角墨阳,他可谓理解本片为何质量如此之差,情节如此混乱的题眼所在。
同样也是个空心角色,没有人物前史,连基本的性格描摹都没有,但是这个角色存在的重要性在于他的职业和身份,他是一个人类工匠。
这就天然补充起了整部电影里缺少的“男”的、“雄”的、“爹”的含量,他“修补”器物、“教化”物灵、“感化”物主,是霸总、是大爹、是救世主。
最重要的是,他始终作为物灵和物主之间的传声筒存在,真正霸占着话语权的人、接受两边感恩戴德的人是他。
所以整部电影里根本没有任何物灵的自由解放可言,要么有求于墨阳,要么受制于墨阳,要么在墨阳死后背负他的愿望活着,大家都是他存在的附庸,他是真正的、唯一的、永远的“主人”,而念物阁是他的后宫。
为了体现主人对于丫鬟们的庇佑是何等重要,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让他牺牲自己。
铜镜这个反派压根不知道是从哪来的,突然就黑化了,突然就造反了,突然就法力无边不可收拾了,只为了让墨阳有展示自己一战之力的空间,只为让银幕内外的人在之后都记得他的付出,记得他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女主角青黛最初为公主而活,后来为找到忘归而活,最终为墨阳而活。
从服侍权贵,到追寻宏大叙事,最后委身于性缘关系、男爹膝下,好一个人物弧光、角色成长。
这便是我们日日崛起的国漫在2024年交出的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
最可怕的是彩蛋中墨阳还在铜镜中显出了身影,“父权制没有消失,只是更隐蔽了”居然被《伞少女》当成正向表达货真价实地拍出来了。
去年我同样认为很垃圾的动画《星愿》在结尾女王把自己的丈夫主动封印在了镜子里,如今国漫把这个场面当“意难平”的泪点,原来我们的先锋部队离别人的地下室还有如此远的距离。
【弦外之音】显而易见的是,《伞少女》除了讲自身这个烂故事以外,还有“弘扬文物中的传统文化”的“恢宏使命”。
请问文物和《伞少女》到底是谁需要谁主创心里没有逼数吗?
传统文化即便在快节奏时代暂时式微,也不需要一个五毛钱画面质感的娇妻文学来宣传。
真正的文物怕自己写不好,不敢放在成片里,但是热度又要蹭,所以又用PPT放在片尾字幕中展示,既然如此,把字幕卡单独剪辑出来上映好了,最起码比正片好看。
【之于国漫】国漫这一叶扁舟起起伏伏如此多年,甲板上的成员越来越多,可是势力和实力却没见增长几分,要搞清这背后的原因,自然是要把每个新上船的成员都单独聊聊,看看他之于整个行业和工业到底有什么作用。
《伞少女》暴露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漫创作者和电影创作是脱节的,不仅是思维上的、创作意识上的、写作能力上的,更是审美上的、态度上的、价值取向上的。
而这也是大量国漫作品普遍存在的问题。
《伞少女》是典型的既没有类型电影的叙事节奏,又不具备充足的类型元素,却还想要撑起一部电影长片的妄念之作。
电影只有90分钟左右却依然显得非常冗长,前30分钟毫无信息量,应该交代的、推进的内容不写,废戏却铺满。
仅仅是单场戏内调度和分镜的拙劣都显而易见,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适应人物的对话节奏、反应节奏,看得出主创团队应该连拍摄短片的经验都基本没有,最简单的电影语言能力都不存在。
而且如今的国漫偏爱一种半遮蔽叙事,从设定的情节,刻意隐去信息造成一种玄而又玄、其中藏有深意的愚蠢意境。
观众产生对于故事之外的第二层信息的好奇心的前提是表故事精彩,但一群门外汉连讲故事的能力都不具备,还想引导大家关注着所谓深邃的世界观、电影宇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最后必须着重嘲讽本片营销的所谓“二维动画”、“最后良心”等标签。
且不说本片的画风和主海报、先导预告中所展示的都存在差异的问题。
二维动画成立的前提是一切美术外观、场面调度甚至基础设定都要围绕它展开(例如《大护法》)。
本片无论是大量配角的建模,还是几个动作场面,都是二维画面强行cosplay三维,尤其是最后一场战斗戏,铜镜相关的画面强凹三维感的痕迹未免也太重了。
再加上剧组经费严重不够,画师审美下水道级别,角色一个个丑到不忍直视,一众物灵集合助力同伴返回现实世界的那个镜头,可谓五彩斑斓的丑。
一群细节粗糙、形象0想象力含量的赛尔号画风人物聚在一起,简直是对眼睛的强暴。
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物艺术内涵,主创但凡领略了1分都不至于设计出这帮边角料来代表文物们。
人均王者荣耀蔡文姬还口口声声宣扬非遗,真有外国友人看了《伞少女》以为中国文物是这副德行,整个团队得背个“历史虚无主义”的罪。
审美志趣赛尔号,电影意识毕志飞,天天靠给小学生提供QQ空间emo文案为创作目标,以满足男性创作者自嗨意淫为创作手段,以蹭经典文化热度为取巧办法,最好也能以死无葬身之地为最终结果。
这个7月,讨论度最高的电影,不是那些院线大片,而是一部温暖治愈的小清新国漫——《伞少女》本来是冲着CV的全明星阵容和李云霄献唱的越剧片段去看的,没想到还是给了我很大惊喜的。
15年之后的国漫之作全都偏向于3D或2.5D,由于制作技术的问题,画面良莠不齐。
有过令人惊艳的3D作品,也有如鹅厂出的三体动漫一样卡成PPT,僵硬难看。
而伞少女的纯2D动画,画风唯美精致,娟丽秀气,动作流畅自然,让人眼前一亮。
“万物有灵,而生物灵”这个世界观的设定本身就很有意思。
每一个物件都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想法,每一个人每一个物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类似的设定,国内有经典网络小说《哑舍》,日漫有《夏目友人帐》,都是温暖治愈的路线。
而伞少女里,也有一段段这样感人的故事,借物喻人,说的是物,体现的却是物背后之人的爱与恨。
小梳子的主人和春桃姑娘、柳老板和她的母亲、将军和他的乐师挚友……都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还有青罗伞青黛和黑玉剑忘归,明明是双生之物,却一个代表和平,一个代表战争,可她们的主人前朝公主和前朝将军,一个离开王室,一个自刎于沙场,却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天下和平。
我也看到网上有很多诟病剧情的帖子,诚然这不算一部十全十美的电影。
但正如电影的结局,青黛好像完成了“找自己”的这一升华,从只会贯彻主人的心愿,到变成了有自己的意愿和目标,有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带上修复器物的工具,踏上了自己的道路……伞少女的故事,还在延续……剧外的我们,也不妨宽容一点,看待这个故事,也看待中国动漫的更多可能性。
这个电影,我很喜欢。
(PS:如果你坚持看到电影片尾曲之后的彩蛋,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非遗百科”,展现了绒花、越剧、唐三彩、青花瓷……等等传统工艺和贯穿电影始终的中式工匠精神,让人动容)(PPS:对了!
彩蛋还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
这个电影仿佛就像一股带薄荷味的凉爽的风,在这个夏天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压力和烦躁之余努力的去治愈自己,认识自己
这剧情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是压根儿看不进去啊,即便有这绝美的画面加持。
请把所有的钱都给美术!请把编剧砍头示众!请编剧给美术下跪🧎🏻♂️片中所有的器物都好美,风景画面美如国画再现,但是这剧情烂得稀碎!一开始以为是工匠随地大小修,以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动画版,后来怎么就哐哐打起来了?!那些词儿是怎么写出来的?!我十岁的时候已经不这么中二了!我这辈子都没有在电影院里冒出如此多的问号,真想喊那句“RNM退钱”!我其实还没骂完但是我懒得打字了!
画风真好看啊
适合我学生(三年级)看,超过这个年纪就别浪费钱了。
背景美术很绝
1.5🌟 0.5纯粹是看在非遗的份上;光污染画风的哑舍小故事合集+夏目友人帐+我在路上修文物+百变小樱镜;节奏成谜,短片合集,做成番剧搞几个op ed营销一下应该还行,但是搞成电影就一坨;“你守护物灵,我守护你”🙄,真以为自己大鱼海棠呢,营销半天国风,国在哪儿了啊,主角男女既没穿形制对的汉服,又是披头散发的
4,太搞笑了,剧本完全是给12岁的小女孩准备,比乙女gal游戏的剧本都差,堪称垃圾。伪国风的画风也没什么可吹,肉眼可见受日系动画影响,这种东西能看嗨我真是不能理解。
坏电影。电影怎么能放任自己信马由缰、走一步看一步的...过一段就多一个新加的设定,到最后连找补都不找了,墨阳怎么进去的他一个人类....这几个单元故事也是一个顶一个无趣。前一个还在说着未经他人苦,后面马上就莫名其妙替人家补钗子,她需要你们帮她补吗...有问过吗😤又把战争描写得太过理想了..如果两边都是为了太平盛世,那一开始为什么要打起来啊...古镜黑化的理由我也没法理解,古代有这么多背面精美漂亮的青铜镜,怎么没人在乎了...我也不想用矫情这个词,可是每一个戏剧冲突我都想说一句..就这?sorry!
为当初骂深海和大鱼海棠道歉,这剧情拙劣到连画面也挽救不了
上了一堆价值的文化宣传片我已经不是会为了这个感动的年纪了
制作优秀,剧情1分……很震撼如今还有这样策划的动画电影,实在是二维电影的悲歌。制作组太惨了 哎 能说什么呢 都不容易,一星送给制作组
剧情前期无聊,中期尚可,后期一坨。
画风不伦不类也要吹国风,剧情烂的要死
很像短篇小说硬凑长篇,本来有很多可贵的闪光点,最后却因为东填西凑,而显得单薄、空洞。用只能映照他人的镜代表嫉妒,用伞来表达守护。画风比原作还要美。剧情虽有篇章过度但是太薄弱了,最后一定要上升家国大义真让它显得更空洞……
电影里面的一些画面真的是美爆了,用网上惯用的一句话就是说,电影里面的很多画面都可以直接截图来当背景
万物有灵,附心寄情。画风精致美丽,不借神话传说IP,又有保护传承工艺物品的立意,剧本能再多加雕琢就更好。
难得国漫有2D动画,这画面就值票价。单元型短故事也不错,主线剧情稍弱。CP好磕
电影的硬伤是没有交代好背景。从战争到将军自刎献城,保全当地安居乐业,是一个类似于“纳土归宋“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下,才能了解到忘归复仇的执念不合时宜。但电影没有交代,会感觉目前的故事就比较碎片。
顶级美术配三流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