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演绎的“虎妈”毕胜男强势高压,对孩子要求苛刻,佟大为饰演的“猫爸”罗素对女儿却多为顺从,甚至经常联合女儿对付“虎妈”。
由于中国“虎妈”与美国华裔“虎妈”所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不同,“虎妈”赵薇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多,也更复杂。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家长们也都是被逼的,相信这种情况以后会慢慢改变的。
学生时代开始,听到最多的除了孩子问题就是教育问题。
目前在教育茜茜上,虎妈前期执行的望子成才教育给茜茜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虽然茜茜的成绩在名列前茅,但小孩子的心理却又不可磨灭的阴影。
后期在虎妈放任的前提下,茜茜的成绩直线下降,是在给我们思考,随意放纵孩子能否给孩子未来。
我比较喜欢狼爸的一句话,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的父母才知道怎么教育,教育专家的话只能是当做参考,毕竟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
孩子的教育重要,成长问题同样重要,在呵护成长的同时关注教育,让孩子在童年中快乐的学习。
记得网上曾有一篇教大家如何科学系统谨慎地羞辱国产剧的热门贴,对比英美剧从节奏、布景、台词各方面将国产剧批得一无是处,有图有真相实在没啥好反驳。
其实在如今虐恋狗血满天飞的乱象下,笔者几乎已与国产剧绝缘,全亏得《虎妈猫爸》的全明星卡司让人稍稍提起观剧的欲望。
虽说部分角色设定略极端,雪佛兰、QQ星、平安银行的植入广告让观众时不时感觉像吞了苍蝇,但能做到每集必有戏剧冲突,台词基本生动接地气,加上赵薇、佟大为以及潘虹、李佳、韩青等黄金配角的投入演出,《虎妈》总体还算是一部平均水准之上的八点档良心剧,但它在阵容之外是否真的配得起媒体公众冠以的“剧王”称号?
不一定。
《虎妈》聚焦“幼升小择校”、“隔代教育”等社会热点,展现了“虎妈”、“猫爸”等各个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异和由此爆发的冲突。
虎妈虽然采用了举全家之力换学区房、推迟一年上学、辞职教儿这样不可思议的做法,甚至不惜与公婆、丈夫站在对立面,以“我这样是为女儿好”的立场将全家人的生活闹得天翻地覆,但平心而论,国人都有跟风心理,有同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刺激,有同事邻居成功先例的诱惑,作为一个要强的妈妈还能保持淡定真的不容易。
在奶奶的公主式教育、姥爷的棍棒教育和自己老公的“陪伴式教育”之间周旋,加上职场压力同侪排挤,毕胜男也有过纠结和左右摇摆,剧情虽稍有夸张,但笔者周围的年轻爸妈普遍都认为很真实,认为赵薇演的就是自己。
而检查电表箱推断孩子有没有偷看电视、家长为孩子做出数学考试附加题而趾高气昂这些鲜活的细节也极具生活气息,潘虹饰演的奶奶太好面子,韩童生饰演的姥爷不怒自威,乃至友情客串的“好事大嘴巴”裴大妈,每位都有现实生活的影子,让人看来格外亲切。
《虎妈》刚播时,不少人惊呼这才是国产剧的正确打开方式,但随着剧情深入,该剧也不可免俗地落入了国产剧常见的窠臼,就像虎妈、猫爸的卡通形象,不同环境下的教育成果也被简化成剧情需要的脸谱化印象:姑姑在奶奶培养下从小高贵,但遭丈夫抛弃后就脆弱得不堪一击;舅舅长成骗吃骗喝的混子,就是因为妈妈太宠爱;黄俐从小接受跳级的精英教育,所以成了削尖脑袋往上爬的可怕角色……其实,教育观念和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劣对错之分,一位在美工作的中国妈妈虽然小时候经受了吃苦教育,但她认识到这是自己能在异国他乡赢得一席之地的根本法宝,另一位在全美前五高校担任教授的妈妈更是相当欣赏狮姥爷的话:生活没有捷径,吃不得苦,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反观被广泛传播的所谓国外“快乐教育”,其实并不确实,国外的孩子也要从小学习多国语言,学会各种乐器,或是游泳、足球等运动项目,美国中产阶级的家长普遍认为,没有一种兴趣,可以纯粹快乐地坚持,必须努力才能提高,而有了进步后才有坚持下去的兴趣和动力。
回到电视剧本身,最终公主会自强,混子会清醒,蛇蝎心肠会有报应,八点档的家庭剧终究会有大团圆的喜乐结局,但角色成长的逻辑和转折过于简单粗暴,缺乏深层的个体反思,这样的剧情能否对现实有所观照,抑或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唐琳的设定应该是为了给大家灌输先进的国外教育理念,但海归专家+男主初恋的身份让她的立场实在没法单纯,编剧需要制造冲突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但结果却是让观众注意力失焦。
在亲子活动做蛋糕时争风吃醋,借由男主角铁哥们之口让人浮想联翩,连婆婆过个生日都要与女主角晒礼物抢欢心(现实中任何心智正常的人都不会容许这种场面发生),加上董洁在《金粉世家》里纯净的百合花气质早已褪去,非科班出身台词功力也不见长进,说理论像背课文只听得观众生厌,恨不得虎妈变身小燕子收了她。
这其中有演员能力欠缺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要归咎于编剧的画蛇添足,说教育就说教育,扯有的没的初恋诱惑干什么呢。
同样冗余的剧情还有毕然与赵佳乐琼瑶般的恋爱、薛子峰和罗丹狗血式的闹离婚……可见45集的水分还是不少,原本清新脱俗的类型剧硬生生加入婆婆妈妈喜闻乐见的撒狗血情节,着实有些可惜了主创的初衷。
瑕不掩瑜,《虎妈猫爸》对于当下“6+1”家庭育儿心态的勾勒还是很显诚意,比起《辣妈正传》、《孩奴》等同类题材也更具可看性。
目前《虎妈》在全网的点播成绩已超12亿,可见网络受众对于此类题材有极大的共鸣,但如何扭转这些观众对国产剧情节拖沓的固有印象,让类型剧更专业克制而非狗血注水,国内的金牌编剧们显然做得还很不够。
文:solarocean[百视通总编室i评出品]声明:文章版权归百视通所有,转载及收看更多精彩评论,请联系百视通微信号:ibestv。
据说步入中年的男性,在心理生理都稳定成熟、风光无限、魅力无穷的时候,面对着平淡无奇的婚姻、停滞不前的事业和江河日下的身体,内心却忧心忡忡。
这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
过去,男性养家糊口,是家里的顶梁柱,女性相夫教子,即使出去工作也只是辅助作用,所以中年危机主要表现在男性身上。
在我们说起中年危机的时候,也专指男性,没有女性什么事情。
这段时间看赵薇、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的时候,我却一直忍不住想到“女人的中年危机”这个词。
《虎妈猫爸》的剧情非常简单:在私企叱诧风云的毕胜男,发现忽视了孩子教育,所以疯狂关注孩子,结果职场上被新来的90后小姑娘算计。
黯然离开后,陪伴孩子,悉心教导。
这个时候,老公罗素的初恋回来纠缠,婚姻险些不保。
误会重重中,父亲还生病住院,独自照顾。
不过,最后的最后,终于迎来一个大团圆的剧终。
对于国产电视剧,一切不抱有什么期望,但看完这个电视,我蓦然良久。
电视剧里,女性的压力一点也不比男性少:上班有职场上的明争暗斗,角逐拼杀;下班回到家有孩子的培养教育;婚姻上有七年之痒的丈夫在小三的诱惑下心猿意马;在失业、孩子教育焦头烂额、父亲生病住院的时候,要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丈夫帮不上一点忙。
过去,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新闻,被抛弃的发妻满脸苦瓜,一头不净,黄脸婆一个。
于是情感专家说,要多保养自己,才能降低丈夫出轨的概率。
看完电视,还能这样想当然吗?
即使把自己保养的再好,但时代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时代了。
这个时代,早已经不是童话里王子拯救灰姑娘的情节了。
女性依靠男性生活,正在变得遥不可及。
这个时代,所谓的婚姻不能带给女性庇护和安全感。
步入中年,女性面临着比男人还要大、还要多的压力:越来越衰败的容颜;竞争力越来越弱的职场和事业;面临触角的婚姻;更多心血投入的孩子教育,还有独自面对的生活压力,等等。
这个时代,女性有自己的中年危机。
这个时代,不要以为结婚就是已经修成正果、大功告成了,也不要以为有了孩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享受天伦。
就算没有初恋小三的纠缠,现实婚姻的七年之痒照样能打败一些心猿意马、意志不坚的人。
在一起的男女,既是最亲密的夫妻,也是势均力敌的个体,合作经营一个“公司”,一方经营不善,另外一方也不会长期持续。
如果说专家说的保养自己、美丽自己是以长期的修习课,那么,独立,就是女子一辈子的修习课。
现实不允许有灰姑娘,王子也不会过去那么绅士和慷慨。
自立和实力才是王道。
拯救自己的,从来不是王子,而是自己。
还好,这个时代,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走出家庭,独自撑起了自己的天空,顺便帮自己的丈夫撑起一片天。
作为艺术创作,电视剧最后是一个美好的结尾,但现实生活中,有这么美好吗?
漫漫人生,没有一点真本事,真没办法优雅走下去。
说实话这部剧的演技有赵薇佟大为可以高分,但是题材与剧情拉下了分数。
他们的女儿虽然长得好看玲珑但在演技这方面着实需要加强一下,即使是个小孩子,但是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毕竟这个圈子不是谁都可以进的,盛世美颜不是谁都有的。
这部电视剧折射出当今教育的发展,小孩子的教育问题着实重要。
开头的两个孩子才艺比拼,所谓厉害的尖子生难道不该有些童趣吗?
承认这个时代没有知识简直是聋哑瞎子过马路般寸步难行,但是这般表演展示,包括简历获奖是不是有些过?
但教育很重要,虎妈的做法很对,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方式着实要好好思虑。
为人父母必得思虑周全,至少为孩子的前期铺好通往成功的路。
看过了虎妈猫爸,你是否曾经羡慕别人家或者别的国家的教育方式!
整部电视剧就是围绕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展开的!
这样的电视剧应该对于八十年代这一辈人感受最深,感慨更多吧!
独生子女,六个人都盯着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一切都围着孩子转!
这样究竟孩子是受到了更多的宠爱还是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我想都有!
由于接受教育程度,自身观念,生活经历的差别,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是天差地别,你想按照你的经验教训,我想遵从实践我的经历,这样的情况下,沟通若是跟不上,必然会产生很多矛盾!
倩倩正好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爷爷奶奶过份宠溺,想让她当小公主,以至于她有些骄纵;姥爷过份严厉,以至于她有些惧怕;爸爸妈妈意见相左,以至于她有些焦虑!
小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有些被动,即使她们再怎么聪明,毕竟思想不成熟,承受来自不同方的声音,由于还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孩子就很容易焦虑,导致性格上的一些不稳定虎妈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和生活,以及自己一路的经历,一心觉得女孩子只有多读书,读好学校,以后才能做有尊严,独当一面的女人!
所以她想尽办法,挖空心思,又是送礼,又是卖房子,买学区房,就是想让倩倩上重点学校,这使得让她迟上学一年,导致她不能很好的融入同龄人中间!
但是不得不说她在补救倩倩公主病这点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整部剧下来,这个中国家庭中千千万万之一的家庭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他们孩子的教育当时!
其中各种的碰撞,各种的压力,还有来自所谓的外国思想的入侵,但是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最好的方式方法不是别人说的,可以借鉴参考,但不能死搬硬套,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式!
还有一点让本人感慨的是关于一些兴趣培养的问题!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似乎比我们农村的孩子有着更繁忙的安排,他们除了学校的学习,还会被安排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一方面为了多学东西,一方面为了考学需要,加分诱惑,对比问题!
农村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的安排,只是在学校的课业!
这样比起来似乎农村小孩更幸福!
可是在长大以后,似乎这方面就会有个明显的转变!
很多城市小孩可以说多才多艺,而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成绩非常好,然而比较单一!
现在想来如果当初有机会,于我而言,我也会是想学个画画,乐器什么的!
但是就我们小时候的条件,既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
长大后或许会羡慕,毕竟有些东西过了一定的年纪再接触,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来的!
也只能说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至于怎么平衡,那就只能说掌握一定的度了,挖掘孩子的兴趣,随兴趣而学习,不要埋没,也不要过份要求!
其实说来说去,说教无用,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明白,说的好的不一定做的好,做的好的不一定说的妙,找适合自己的,适当调整,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看着必胜男在父亲面前痛苦流涕的说自己的人生如何的不幸,我在想,就虎妈猫爸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来说究竟谁的人生是幸福的?罗素幸福吗?妻子能干,女儿漂亮,爹妈身体健康还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予经济支援。
然而,强势的妻子从来不顾及他的感受可以随意在他老妈甚至女儿面前"教育"他,大事小事永远是老婆做主,他永远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胆小,想却不敢和老婆"坦白"与某人有关的事。
体弱,干几下农活就浑身酸痛,淋一场雨就感冒发烧。
懦弱,一次次看着自己的老婆和那个"疑似相好的男人"同去同归却无计可施。
这些有时甚至让我们觉得他活的不想一个男人。
这样的男人真的幸福吗?罗丹幸福吗?品位高雅,千万富婆。
看到她面对离婚协议书时掩面痛哭吗?听到她对胜男说出离婚的感受吗?况且没有毕胜男这只母老虎她也得不到一千万而是一百万,大概能买一套10平米的校区房。
这样一个从小被当"公主"培养的女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经营理财的头脑,无法获得事业的满足。
没家庭没事业,每天守着老妈,幸福吗?唐小三,不想说,也不必说。
毕大千,和学生和子女"斗"了40年,幻想着他们长大了会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结果成了万人嫌。
毕母,年轻时想保护孩子要陪着挨打,老了会亲家也被留在家,因为嫌她不会说话。
老伴说啥她得听啥。
不知道罗父罗母年轻时的日子是否过的舒心。
只看电视剧里这两年,糟心的事也不少。
写了这些只想说:毕胜男,知足吧,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
毕竟你在想干事业的时候有能力做到主管,想放松的时候有体力务农。
领导考试时有脑力对答如流,遇事不满时有魄力高调应对。。。
所谓知足长乐,生活的快乐来源于的现有生活的满足和对自己的肯定。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很幸福的生活,而能让自己始终幸福快乐的人也只有自己。
从来看电视剧都是快进着看,因为有拖沓和无谓的分支副线,这会让人分心了而不能看真主线的好坏,所有我花2天时间看完了。
故事总体还是可以的,赵薇的演技更是让人喜欢,从看她演小燕子时的活泼天真,到演画皮时的强悍倔强,能看到她演技的不断提升和魅力的增长,是件幸福的事。
不过故事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事出来,那个所谓教育专家,其实就是一心拆散别人好自个和佟大为一起,我就很奇怪,既然那是一个炸药,为什么佟大为你就不检点一下,避而不见不就好了吗?
既然你这么爱你的家庭,你也明知道这个女人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混乱,你躲她不行啊?
打着各种旗号偷偷见面,还不坦白,揭穿了还有理,熊样!
她是教育专家,整北京城就她一个教育专家是吧?
男方父母也是搞笑,说什么有教养的家庭,不就一个词说破他们——虚荣!
见女婿有钱,什么事都忍气吞声,连自己女儿究竟幸福不幸福都没顾及,分居两国,就不能让女儿也跟去美国跟她男人一起同甘共苦?
看到人家教育专家收入高,邻里都羡慕攀关系,就虚荣地认为她好,不认真去想想一个儿子前女友对他们家庭的指手画脚,自己媳妇怎么想,自己儿子各种不合身份的相处,你们也不主持公道,美其名是为了孙女,你们这样做人做事,这叫有教养?
特别最后,你把别人老头都骂到进了医院,是,老头当然有许多不应该的地方,可人命关天啊,你们有反省一下,去医院看看关心一下吗?
你对了,你占理了,就杀人放火都是正确的了?
你们还不是狗眼看人低嘛!
女方的父亲也是一样,没事就来个瞎操心,本来自己女儿嫁个好人家,就管管自己儿子才是正事,反倒抓起一个娃娃的功课起来,那是你女儿辈该操心的,你就歇歇吧,对自己儿子放纵,对外孙女却严加管教,你让别人怎么看你?
男主角嘛,说是暖男,其实就是个男人中的绿茶婊,你多少次见前女友你是怀着什么心情去见你自个心里有数,关心前女友多过关心自己老婆,借着帮女儿的名义让自己思想不断出轨,你以为你拒绝几次那女的勾引你就了不起了?
你怎么不想想为什么能出现她勾引你的情况出现?
为什么有独处的机会?
如果你严词拒绝,做事不暧昧,何来让那女的有非分之想?
还一点反省都没有。
赵薇是最好的,自身的奋发经历让她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才恨铁不成钢地要求女儿,她所做的所有东西都是在为女儿、家庭去考虑,你全剧看下来,你见她有自己享乐过吗?
为你男方的家庭挺身而出过多少回?
但她的许多委屈,作为最应该给予依靠的丈夫有慰藉了多少?
她是一个人打三份工呢,既要工作出色,又要教育好女儿,还得帮男方家庭抵抗各种攻击,作为老公的有想过吗,就一味地听另一个女人的耳边风,不断责难自己的妻子各种不是,你又做了些什么?
怎么我就只看到赵薇一个人的努力呢?
最难能可贵的,是赵薇能不断的审视自身,对于自己的教育、心情的变化、对于丈夫的欺骗、工作的压力都能来个自省,并不断的调整心态去重新出发奋斗,我觉得这样的人,无论怎样都是人生的赢家,因为她管理好自己,所以女儿为什么最后还是和妈妈在一起。
小孩子是很聪明的,尽管妈妈很严格,但妈妈的辛苦她都是知道看在眼里的,对,那个教育专家每次都能哄得小女孩很高兴,但那只是一时的,就好比去趟麦当劳,如果天天去,不让小孩再回家吃饭了,估计小孩会哭死吧。
我觉得,这戏有教育的地方就是,别总是要求别人怎样怎样,多点看看自身的缺点,好好改善才是对自己,对别人幸福的做法。
挺早就知道这部剧,也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看,只知道有一个严格的外公,还有必胜决。
最近,突然想到,把这部剧翻出来看。
一边看,一边看看躺在身边的宝宝,不由地想,我以后会逼她什么。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
即使没有孩子,也因为自己就是那么长大的,而说些什么。
剧里,奶奶溺爱的夸张,外公严格的恐怖,两个极端在我们看来都是错的,可那个适合的度在哪儿,又有谁知道。
说别人总是容易的,真当遇到了自己身上,似乎一下子就变得特无知。
就好像毕大千那么引以为傲的教学方法,却在自己外孙女身上看到了可怕的结果;就好像唐琳那一副不可置疑的专家模样,却和自己的女儿成为不了朋友。
我想,不必过于纠结究竟该松还是该严,因为因人而异,总有那些很乖而主动学习的孩子,也有那些抓一抓才能得到好成绩的学生……自己的孩子是那样的,只有父母用心去发现才行。
和孩子做朋友,不是嘴上的一句话,而是一种真的尊重。
孩子很单纯,他们不懂得阴谋,但能马上学到大人身上的品行。
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小生命,认真爱他,真诚以待,会有好的结果的。
看看自己亲爱的,几十天大的小宝宝。
不知道她以后的世界会怎样的现实,如何的残酷。
只待自己能和她温柔相待。
五星献给激发的对教育的探讨和深思。
本人在美国学习教育心理专业。
(好不想承认是唐琳的同行诶)其实剧中唐琳提倡的这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或者说“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教育理念在美国也是备受争议的。
连美国的教育部长都公开声明过教育专家提倡的这种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扯淡。
这样的观念比较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孩子例如高中或者大学生。
虽然美国人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也运用这种教育的方式,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其实是挺失败的(不论从各科学术成绩、孩子兴趣广泛程度、心理成熟度、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犯罪率数据来看,美国其实都只达到了世界中等水平)。
近年来美国的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有必要像一些亚洲国家学习,应该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给孩子增加课时和压力。
很多人认为孩子对什么有兴趣就应该让孩子学什么,但这样不系统的学习不一定好。
会使孩子没有办法深入学习一个领域。
领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要学好物理 必须有好的数学基础,那么如果孩子喜欢物理,逼他学数学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了。
如果让这么小的孩子自己选择,还不耽误他了。
还有关于打骂孩子的问题,其实很多的实验和调查都表明在必要的时候适度打骂孩子不是一件坏事,甚至是有利的。
只不过这样的实验结果很难被大众接受,或有点“政治不正确”。
======分割线======很赞同虎妈的教育观,个别地方别那么极端就更好了。
大体没有什么不对的,例如要不要砸锅卖铁买学区房、要不要晚一年上学,都是个人选择。
婆婆太恶心。
比如在孩子面前鄙视小地方的人,说茜茜妈的不好。
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耳濡目染的。
出现第一集中对乡下家庭不友好的事情一点也不意外。
还有小公主那套…真是呵呵了。
公主都是有家教的,不会往别的孩子嘴里塞湿巾,也不会瞧不起收废品的人。
唐琳---自己品行那么差,来教孩子怎么做小三嘛?
怎么不教教人家 “国外爷爷奶奶都没有权力掺和孩子的教育问题”。
关于多动症--别坑人家了。
这么大的孩子 既然还没得多动症,后面再得的几率微乎其微。
猫爸---好男人是不会交“整天怂恿自己出轨”的朋友的。
不好看,小孩演得太作了。
如果我的另一半为了让小孩念所谓最好的第一小学而把几百平的房子卖了去买80平的学位房,我都想离婚了…理念太不一致…还有,赵薇演技差。
小女孩表演痕迹太重,有点作。赵薇打女儿那一巴掌太解气了。因为这一巴掌我要给赵薇四颗星。真希望,赵薇每一集都打那小女孩一巴掌。
2016
这剧有反应了一些现实面,不过那小孩太讨厌了,我自己又觉得,小孩教育应该朝他自己的兴趣去发展。
这是演亲爱的的赵薇么,演技太拙劣了。就佟大为三观正一点。茜茜一定会加入 父母皆祸害 小组
没有教义的垃圾电视剧
1、豆瓣电视剧的五星好评没法看了 2、只有我觉得这部片表面轻松娱乐,实际三观不正负能量爆棚么
老妈在看,刚好放到赵薇怒砸中介那一场戏,那流于表面的浮夸演技我都看着尴尬,完全没有愤怒的母亲丧心病狂的泼妇模样,小燕子步入中年穿越之后就是这个样子吧orz
高分怎么打出来的?
真是众口难调,这么不错的电视剧竟然给这么低的分!
赵薇是有多久没演电视剧了
赵薇咋这么好看啊啊啊还幸福还有钱还低调女儿也可爱 人生赢家
这么多年···还是讲不清台词
中国平民老百姓不是想象的那么小康,很多家庭剧其实根本不家庭,因为你们哪来这么多钱折腾这些幺蛾子。
跟这部戏编剧的三观不合。
后劲不足
看到第三集终于受不了了。人设全是深井冰,演技一塌糊涂,个别好点。都特么21世纪第十五年了还让女猪嘴里说你没生过孩子你就是不完整的女人这种停留在中世纪的台词,编剧是来黑女猪的吧?生硬的情节造作的台词,受众群体瞄准欧巴桑,既不能给人超脱感又不能给人生活感,虚假。
当年好像特火,可是……这里的毕胜男,是那个演了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的赵薇吗?这剧演得是真不好
赵薇又把自己从神坛上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