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娱理”公号(wan2movie)
电影《海市蜃楼》导演+男女主角(本文无关键部位剧透,只涉及公开主线情节,可以放心食用)奥利奥尔·保罗新片《海市蜃楼》在国内上映了。
观众对这位西班牙导演或许了解有限,但他2016年的上一部作品你一定听过——《看不见的客人》,目前仍保持着95%的微博电影大V推荐度,豆瓣8.8超高分,在中国也靠着一点点的口碑发酵取得1.72亿票房,是西班牙电影在中国的最好成绩。
这位导演的特点是只拍悬疑片,热衷于多次反转,影迷能在观影中获得极大的惊喜和乐趣。
这次《海市蜃楼》网友热评中也有一个:“一般悬疑片是反转再反转,这TM简直是芭蕾32圈挥鞭转。
”《海市蜃楼》真这么神?
悬疑片出过那么多影史经典,可以总结出哪些套路?
套路越来越多,悬疑类型片会走向死胡同吗?
这场导演和观众的IQ较量未来还能怎么玩?
看《海市蜃楼》像剥洋葱?
《海市蜃楼》故事背景设定在冷战时期柏林墙被推倒那一天,女主角贝拉在新家中的老电视上意外和一个小男孩建立了对话,从此她的人生被彻底改写了。
几天前娱理工作室对话了来京宣传的奥利奥尔·保罗导演,他向小理透露,这部电影灵感来源于对自己ex的“追念”——五年前他曾经有一个感情非常要好的前女友,两人一度打算要一个孩子,但最终因为理念不合分手了。
就像电影女主角贝拉一样,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爱人和孩子都消失不见,她的人生轨迹会是怎样另一番景象?
于是他就开了个脑洞,在《海市蜃楼》里描写了女主的两种人生。
保罗的剧本一向复杂,他的创作方式是先想好开头、结局和中间关键节点,然后再往里面不断补充细节,每个细节写成一张纸条,然后把纸条贴到墙上后来回调整位置。
《海市蜃楼》这个剧本花了他一年半时间才完成。
电影《海市蜃楼》片场工作照中国青年导演忻钰坤也是悬疑片迷,他在采访中透露过《心迷宫》《暴裂无声》剧本也有过类似的打乱时间线创作方式。
这两位导演也分别说过自己平时就喜欢玩数独、解密游戏、填字游戏等,都是逻辑控。
《看不见的客人》最精彩的地方是结尾的两重反转,而《海市蜃楼》的观影乐趣在于,你以为它是一个套路,却发现它讲着讲着跳到了下一个套路,最后依然能送上意料之外的惊喜,层层揭晓如同剥洋葱。
除了悬疑,《海市蜃楼》还新加入科幻、多角恋的新类型元素,并且嵌入一个大的真实历史背景下,在套路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
《海市蜃楼》前三分之一看似是一个类似《蝴蝶效应》《回到未来》的穿越故事,相信悬疑片迷对这类关于“时间悖论”的电影已经非常熟悉,前些年已经快被国外玩烂——从90年代的《十二猴子》《罗拉快跑》到近年的《恐怖游轮》《月球》《源代码》《环形使者》《明日边缘》…不胜枚举,类似的“存档读档”故事早就不能满足当代观众了,所以跟风也基本停止了。
正当你以为女主会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命运时,导演并未过多流连于此,情节很快又转向了另一个经典模式:平行时空。
两个时空的主人公通过某种“虫洞”现象来对话彼此,在《触不到的恋人》里是一个邮箱,在《彗星来的那一夜》是彗星和大停电,在《黑洞频率》是无线电对讲机,在《你的名字》里是梦境和山顶的时空边界,这次在《海市蜃楼》里则是雷暴天气和老电视机。
从拯救他人,到命运勾连,直到结尾观众才会发现,导演其实要讲的是怎样选择自己的命运。
这部分就不剧透了。
悬疑类型片经典模式探讨悬疑片的套路,就要从悬疑片的源头和主题说起。
所谓悬疑片,不像警匪片、爱情片那样有明确的主角和内容,而是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千变万化。
小理认为,悬疑片的核心定义是通过一系列情节编排,使得观众对主人公命运产生高度关注,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最后揭晓的谜底令人意外并带来思考。
《海市蜃楼》奥利奥尔·保罗导演向娱理工作室透露,他对悬疑片的热爱来自小时候奶奶经常带他去看希区柯克的电影。
迄今他个人最爱的五部希区柯克电影是《迷魂记》《后窗》《精神病患者》《西北偏北》《群鸟》。
此外,比利·怀德、弗里兹·朗、亨利-乔治·克鲁佐、克里斯托弗·诺兰也都是他喜爱的导演。
希区柯克《群鸟》剧照《海市蜃楼》里就有情节致敬了《后窗》,持续紧张氛围营造获益自《迷魂记》;时空交错与爱情选择则受到了《盗梦空间》启发。
1958年的《迷魂记》算是早期最出名的悬疑片开山之作了。
希区柯克的视听语言造诣达到巅峰,这部片也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经典应用。
《迷魂记》主角是一名私家侦探,这也成为后来大部分悬疑片的主人公原型——因为主人公要陷入危险,所以多多少少都会与犯罪事件产生关联,主人公需要用强大的信念、不屈的斗争来追寻真相,找出真凶。
这样的人物不是警察、侦探、特工、律师(比如《东方快车谋杀案》《控方证人》《七宗罪》等),就是有调查侦破能力的小人物(如《记忆碎片》《致命ID》)。
《海市蜃楼》女主同样如此,全世界连自己的丈夫、同事、邻居以及警察、科学家都无法信任她的话,怀疑她精神出了问题,她只能孤身一人坚持追寻下去
有案件之后,悬疑片一般会逐渐给出一些线索,像玩密室逃脱一样,给最聪明的观众指明出口。
比如经典的《第六感》,如果你一个画面一个画面仔细拉片,或许就能提前想到最终的惊天反转,类似的还有妮可·基德曼的《小岛惊魂》和莱昂纳多的《禁闭岛》。
有艺术追求的大导演会千方百计为观众增加解码的困难性,比如前面提到的诺兰的《记忆碎片》就会考验你的大脑信息处理能力,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梦境视角也如神来之笔。
密闭的、相对抽离的空间则会增加惊悚成分,如《闪灵》。
大卫·林奇《穆赫兰道》剧照最后,悬疑片一定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否则等于失败了一半。
早期的悬疑片基本是真相大白、善恶有报、主人公通过穿越、破案等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但后来很多悬疑片开始给出开放式甚至悲剧性结局——这当然也是打破套路的一种方式,另外像《沉默的羔羊》《寂静岭》还多了一层心机:结尾留出空间,如果票房好的话还可以继续拍续集。
《看不见的客人》导演则喜欢在前面故意作出一定误导,以便最后进行反转
未来悬疑片还能怎么玩?
悬疑片不好做,因为现在影迷观影量更大了,你的套路他们早就领会过。
除非能像《闪灵》《穆赫兰道》那样有全新的艺术层面突破,否则很难能仅靠“猜不出谜底”取胜。
而没有任何人能猜到的谜底,也一定是不太合情理的。
悬疑片永远是导演和他所在时代观众之间编码、解码能力的较量。
这次《海市蜃楼》也有聪明的观众在剧情中段就一眼看破结局,那位关键人物藏得并不像《看不见的客人》那么深。
这个类型片的另一个悖论是,当你把情节做得越来越复杂,形式表现得越来越晦涩,是否会变得远离于商业市场,变为小众实验艺术片?
欧洲导演善于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比如亨利-乔治·克鲁佐的《乌鸦》以一宗悬疑案隐喻了沦陷时期人人自危的法国,路易·马勒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影射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解体。
这些电影既是精彩曲折的悬疑片,同时也是饱含人文思考的艺术作品。
或许奥利奥尔·保罗在深谙好莱坞类型片套路之外,也受到了欧洲流派的影响。
这次的《海市蜃楼》就以柏林墙的倒塌映照女主的世界在一天之内天翻地覆,也衬托了她的焦灼,但除此之外,未对时代做更深入的反思。
除了将故事从架空背景“落实”,还有一个创新的办法是在类型之间寻找新的交叉领域。
以前悬疑片总跟犯罪、惊悚、推理、黑色电影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也流行科幻,而《海市蜃楼》最终落点在爱情和亲情上,结局也不是阖家团圆,而是展示了一地鸡毛、并不完美的生活,可能不是每个观众都会认同女主的选择。
悬疑片地域属性较弱,情节相对容易搬运到另一个文化语境。
奥利奥尔·保罗导演最后向娱理工作室透露,他的第一部电影《女尸谜案》会有韩国翻拍版,《看不见的客人》翻拍权卖给了意大利、印度、美国、韩国四个国家,最新的《海市蜃楼》也已经有两个国家买了翻拍权。
脑力发达的保罗已经开始着手同时构思两个新的悬疑片剧本,一部的主角是西班牙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另一部是悬疑惊悚片,主角要克服一个很难的困境——这个困境会涉及到文化差异,差异的其中一方他有考虑设置在中国。
当然,新剧本创作又会是一个漫长而多变的过程。
虽然很多人依然不知道《看不见的客人》导演叫什么名字,毕竟是个西班牙名字,奥里奥尔.保罗。
这一次保罗玩得更加飞起,他的新作《海市蜃楼》,在烧脑,悬疑,凶杀探案,反转的基础上,还加入了科幻,穿越,平行宇宙等概念。
这样高密度密集元素的影片肯定不多见,剧本精巧的研磨,让你在一部电影中,完全沉浸在剧情脑洞里。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西班牙发型师太贵,片中不管男男女女,发型脸型都神似,再加上西班牙语,脸盲症加倍++,本来就影片就烧脑,还要强力认脸,观影过程更烧脑了。
——剧透解析预警线——三段时间线里的彩蛋影片故事的一切前因后果,全因一场雷电风暴引起。
第一条时间线,在1989年11月9日,影片中电视新闻,还有维拉找磁带画面,都有这个时间点。
尼克当时开电视时播放的新闻,讲述了东西德历史性的难忘一晚,那晚东德官员误解上级意思,错误宣布东德民众即刻起,可以自由出境旅游,几个小时后,柏林墙倒塌了。
小男孩尼克弹唱的《time after time》,来自Cyndi Lauper 1983年创作的神曲。
这首歌的歌词,很好影射了接下来的故事,和时间,迷失,等待,找寻有关,《time after time>歌词是:If you're lost you can look and you will find me, Time after time如果你迷路了,你可以看,你会找到我,一次又一次If you fall I will catch you, I will be waiting,Time after time如果你跌倒我会抓住你,我会等待,一次又一次
尼克妈妈离开时,尼克在他妈车上留了一盒磁带,那首歌是Transvision Vamp的《baby I don’t care》,1989年的歌曲。
而且尼克当时身上穿的Tshirt,也正好是Transvision Vamp乐队的,Transvision Vamp乐队是当时英国另类摇滚乐队。
第二条时间线,2014年,女主维拉搬到了出事尼克的家中,并发现了储藏室当年尼克的录像带,于是全家观看了录像。
也就在那天,同样的雷电风暴来袭,让维拉和尼克有了穿越时空的即时视频聊天功能。
维拉对尼克发生死亡警告,改变了过去尼克的人生,从而也改变了历史,蝴蝶效应之下,维拉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看到这里时,我本以为这无非就是穿越时间,改变未来的套路,这种在《回来未来》,《蝴蝶效应》,《时空恋旅人》中,已经编得很有意思了,《海市蜃楼》这次估计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了。
但是,影片精彩的地方才刚开始。
因为维拉改变了过去,所以有了第三条时间线,同样是2014年,但是维拉在有着第二时间线的记忆下,处在了第三条时间线的人生,这个人生,老公不是她老公,更别提她的女儿,根本就没有出生过。
而维拉的人设动机,让影片变成了《回到未来》+《蝴蝶效应》+《时空恋旅人》,维拉要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回到属于自己的宇宙。
而影片反转的地方也就在于,尼克活下来后,居然爱上了救她的女人,从而在第三时间线上,产生了一个新的维拉人生。
影片最虐的地方就在于,两段丰富的人生,塞进了一个人的脑子里,一个看似无解的选择题,却在最后精彩反转,成就维拉的成功人生。
结尾细思极恐的四个时空在结尾,由于时空穿越悖论,我一开始找出了几处硬伤,但后来我发现,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维拉在第三时间线坠楼自杀,尼克教导年少的自己不要认识维拉,那么就等于维拉没有了第三时间线的经历,因此当维拉醒来的时候,为什么会记得第三时间线的所有事情。
按理说,维拉应该是一觉醒来,应该和平常一样,就当啥事没有才对。
能解释这个矛盾的只有一个,整部影片,因为一场雷电风暴,造就了四个时空。
第一时空尼克车祸身亡,维拉有可爱女儿,还有出轨老公,雷电暴风那晚,维拉改变过去救了尼克之后,其实这么做创造了两个时空,尼克死的第一时空继续前进。
第二时空是维拉救下了尼克后,尼克邂逅维拉,两人坠入爱河,维拉是位著名脑科手术专家,没有女儿,出轨男也不认识她,直到雷电暴风来袭,维拉失忆有了第一时空的记忆,第二时空关闭。
第二时空其实很隐蔽和短暂,在第二次雷电风暴来袭时,第一时空的维拉,就夺走了第二时空的维拉,所以第二时空关闭来到第三时空。
在第三时空,第二时空的人拥有第二时空的经历和记忆,除了维拉,因为第二时空的维拉,被第一时空维拉夺走。
所以在第三时空里,尼克的目的是想找回第二时空的维拉,维拉的目的,则是想回到第一时空(找回女儿),但按照时间不可逆和平行宇宙说法,不管是尼克和维拉,都不可能回到过去,只会创造新时空。
其中影片结局时,还让第二时空的维拉经历和记忆,汇入到第一时空维拉脑中,但第一时空维拉支配了第三时空维拉的意识,所以在第三时空里,维拉选择坠楼自杀,让尼克不得不尝试改变“历史”。
于是,当维拉坠楼自杀后,尼克通过教导年少自己不去认识维拉,第四时空被创造出来。
第四时空维拉醒过来,抓住凶手,和出轨老公离婚,拥有可爱女儿,找到心爱尼克,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影片结尾。
但细思极恐的是,第三时空我认为并没有关闭,第三时空会继续进行,维拉坠楼身亡后,尼克虽然教导年少自己不要邂逅维拉,但他自己邂逅维拉的时空已经产生,所以在第三时空的尼克,依然改变不了维拉的自杀。
因此,整部电影最后,一共有三个平行时空在继续往前走。
第一个是尼克死的时空,维拉通过摄像机救下尼克后,第一时空继续前进,此时在电视机前晕倒的维拉会醒过来,然后和她的出轨老公,聊和穿越小男孩对话的事情,大家以为都以为她说的不是真的。
第二个时空就是维拉坠楼死,只有尼克孤独寂寞冷,来用一生懊悔和纪念维拉的死。
第三时空则是维拉拥有所有记忆,和出轨老公离婚,拥有心爱女儿,抓住凶手,用自己的方式,邂逅尼克的超强维拉时空。
当然,大家也可以不同意我的脑洞,那么影片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悖论和一些bug。
无论如何,《海市蜃楼》都是一部逻辑性很强的影片,相信喜欢烧脑,悬疑,密度高的小伙伴,影片不会让你失望。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片中的电视,就是月光宝盒大家好,我是大仙儿。
提到西班牙,你们会想到什么?
斗牛、弗拉明戈、巴萨与皇马、高迪,亦或是阿莫多瓦。
这都是它的标签。
但我要说的是——悬疑片。
西班牙悬疑片已经成为了这个类型中的重要阵地,像《沼泽地》、《女尸谜案》、《时空罪恶》等等。
我保留了一个没说,《看不见的客人》。
它的反转都玩出花来了。
他的导演奥利奥尔·保罗又带来了一部悬疑新作,电影28号已经上映。
《海市蜃楼》
目前《海市蜃楼》的豆瓣评分是7.7,比前作《看不见的客人》的8.8有着一定的距离。
看过《看不见的客人》的朋友,一定对于结尾处的双重反转记忆游戏,而《海市蜃楼》在反转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多维时空的元素。
引用豆瓣上一位网友的话就是,女主是西班牙神奇女侠,要找到男孩儿、要想办法穿越回去、要证明自己没疯、要破悬案、要捉奸,真是高难度啊!
说了这么多,就回到电影上来吧,说这部电影的话,想不剧透是很难的。
反正电影已经上映了,我就当你们都看过了吧
影片是这么开始的,在柏林墙被推到的那一天,也就是1989年的11月9日。
小男孩尼克目睹了邻居安吉尔杀死了自己的妻子,而自己在惊慌失措下,被汽车撞死了。
时间一转眼过去了25年,女主薇拉一家搬到了尼克生前所住的房子。
薇拉无意中发现了尼克之前用过的一台老电视和一台摄影机。
这里要说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在25年的那天,这个地方遭遇了一场暴风雨,而就在25年后,这个地方又遭遇了一次,并且两次的规模完全一样。
一个虫洞就这么打开了,25年前的尼克和25年的薇拉通过电视连线了?!
而事先知道尼克被车撞惨死的薇拉,通过电视机告诉尼克不要出门。
这样的结果就是过去的改变也就造成了未来的改变。
一切都变了。
停,前情介绍完了,大仙儿就换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本文。
前面剧透警告,前面剧透警告。
上面提到了多维时空,也就是平行宇宙。
大仙儿认为本片中一共有三个宇宙的存在。
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的时间线,把这三个宇宙成为1、2、3。
宇宙1,上面讲了,男孩死了,女主有一个丈夫戴维,还有一个女儿葛洛莉亚。
宇宙2,男孩没死,戴维不是女主的丈夫,也就没有女儿的存在,男孩长大了,他遇见过女主。
宇宙3,男孩还是没死,女主有一个丈夫戴维,还有一个女儿葛洛莉亚。
这三个宇宙也不是各自发展,而是通过一些时间的发生,触发了另外一个宇宙的产生。
次序是宇宙1→宇宙2→宇宙3。
在宇宙1里,由于薇拉挽救了尼克,产生了宇宙2,但是宇宙2的记忆并没有覆盖宇宙1的记忆,反被宇宙1去取代了。
这样就变成了在宇宙2里的薇拉,却有着宇宙1的记忆。
丈夫变成陌生人,女儿不存在,这是薇拉在宇宙2里需要解决的问题。
她要想方设法地“回到过去”。
在宇宙2里,丈夫戴维是薇拉接手的第一个病人,葛洛莉亚是她最近手术失败一个死去小女孩的名字。
那么,薇拉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宇宙2里的尼克。
这时,出现了一个警察,在他的帮助下,她得知在一本叫《蜃景》的书,其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通过电视与一个来自未来的女人通话的故事。
她找到了作者,并且得知必须要在相同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时空对话。
就是说,要在暴风雨来袭的这72小时内,找到长大了的尼克,才能触发另一个时空。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限制,下一次能与1989年的暴风雨一模一样的天气条件出现,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在宇宙2里,她出现了一个能力,因为她关于宇宙2的记忆是缺失的,她可以通过触摸别人获得在宇宙2里的记忆。
她又发现,在宇宙2里,戴维背着自己在宇宙2里的妻子偷情,而这里出现了一个在电影中极为重要的道具,一个印着“ARABESCO”字样的火柴盒。
因为在宇宙1里,薇拉在戴维的裤兜里发现了这个火柴盒,而薇拉只是怀疑戒烟了的戴维又开始抽烟了,戴维就顺势把火柴盒丢出了窗外。
这火柴盒最终在宇宙3里,也出现了。
这个火柴盒的作用,就跟《盗梦空间》里的陀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宇宙3里的薇拉通过火柴盒知道了,她自己的时间线回到了宇宙1里的时间线。
再回到故事。
薇拉就逼宇宙2里的戴维帮忙找到成年尼克在哪。
而本片最大的反转发生了,其实看过片子的朋友,多多少少已经能猜出来,尼克在宇宙2里变成了什么样子。
我还是不剧透他是谁了。
为了能回到丈夫和女儿的身边,薇拉选择了自杀,这样,通过成年尼克的帮忙,她就来到了宇宙3里。
那么,为什么宇宙1和宇宙3里,丈夫与女儿都在,而尼克一个死了,一个没死却忘了薇拉是谁。
那么,应该是宇宙2里的尼克跟宇宙1里的尼克说,别去找薇拉。
那么,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宇宙3里的尼克为什么不记得薇拉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时空通话的条件又重置了,成年尼克代替薇拉跟少年尼克通话。
作为所有事件的承受者,薇拉带着宇宙1、2、3的记忆,一身疮痍的活在了宇宙3里。
因为她的丈夫还是出轨了,出轨的对象,还是薇拉在医院的同事。
如果导演想用这种方式,让女主回归家庭的话,那我只能是黑人问号脸了。
只能说是薇拉为了自己的女儿,至于离不离婚,也就不重要了。
其实在看《海市蜃楼》的时候,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蝴蝶效应》,只不过在《蝴蝶效应》里讲的是命运中的“变数”。
即便是回到过去,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的出现。
当然,这不可能出现《海市蜃楼》本来就已经是一团麻的结构编排当中。
虽然我不想透露成年尼克在宇宙2里是谁,以及他与薇拉到底是什么关系,虽然还是挺狗血的,也是为了剧情需要不得已为之吧。
导演在采访中说过,《海市蜃楼》的创作灵感与他和女友之间的经历有关。
大约在五年前,他跟自己的前女友打算要一个孩子,最后因为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上有分歧,导致了最后的分手。
片中女儿从存在到不存在再到存在,可能就是当时那段感情的写照吧。
其实,悬疑片拍到现在,真的是越来越难拍了,想想去年的《网络谜踪》吧,要在形式上有突破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悬念的设置。
现在的悬疑片对于导演和编剧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了,要有套路,要在套路的基础上再反套路,想一想都是件头大的事情。
用一个豆瓣网友的评论作为结束再合适不过了。
一开始还以为是鬼片,然后又以为看得是悬疑片,突然发现自己看得是爱情片,结果最后发现自己看得是现实题材的都市爱情片。
成年人真是太可怕了。
-FIN -公众号:小鲜电影(xiaoxianmovie)
第一部在大银幕上看的悬疑惊悚片,全程精彩,但并没有像很多人的观感那样感觉很惊艳。
思来想去,觉得原因可能是虽剧本的细节铺陈和完成度很高,氛围营造也很强,但叙事手法还是太匠气,太中规中矩。
换句话说,这种本子若给了诺兰或芬奇,可以想见将会是怎样的呈现效果。
不过,如今的诺兰和芬奇,早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繁复的剧本加持了,他们已经到了大道至简、大象无形的减法阶段了。
由此,“海市蜃楼”是优秀的匠人导演的优秀作品,它与“盗梦空间”和“消失的爱人”相比,缺的是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大师级导演。
包含剧透。
多年以后,面对陌生的老婆,尼克将会回想起自己独自练歌的那个遥远的夜晚。
这片子最恐怖的地方,就是给你看最好的那一面,而藏在海面下的90%才是该片恐怖之处。
过一遍片子基本可以理解片子里的平行宇宙逻辑,花开两朵表一枝,故事就先不提,我先婊一婊女主吧。
所以最后A宇宙(尼克死亡,老公出轨)的女主(知道事情始末)路过B宇宙(和尼克结婚),最终到达C宇宙(尼克没死,老公出轨),C宇宙的女儿告诉她前几天不正常,说明两次穿越之间,C宇宙的女主可能是换成了B宇宙又或是DEF的女主,所以ABCD宇宙都是存在的,ABCD女主也都是存在的,只是女主作为位面之子会因为录像带影响时空,产生分歧,达成条件后自己互换其他宇宙的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B宇宙的女主要求尼克救自己所以去跳了个楼,应该是死透了,但她最后来到了C宇宙,那么C宇宙的B女主最后去了哪里呢?
去了A宇宙的话,因为尼克(B女主老公)早已死亡,自己没接触过录像机,一脸懵逼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儿看成不正常,A宇宙的老公又出轨了,最后八成会进疯人院吧。
幸而A宇宙不是最惨的结局,A宇宙还有两成机会重新开始,最惨是去了B宇宙,穿越醒来躺在车顶,眼一睁一闭,小命没了。
最惨的也不是女主,最惨的是B宇宙的尼克。
这个宇宙的尼克从A死亡线中爬出来钻进了精神病院从事被人研究,隐忍到成年,自学成才当上探长,找到机会伸张正义,可歌可泣有血有泪,到这里都能拍一部《黑暗骑士崛起》了。
然后我们逆天改命全知全能的尼克B,有天回到家里,老婆突然被她自己掉包了,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这个掉包老婆前几天救过十几年前的他自己,这么有爱心肯定开导一下就好了,所以做个局慢慢引导她了解了所有真相,结果了解完了她还是不愿意留下,不愿意就不愿意,好好说嘛,一言不合就跳楼是干嘛?
很多年以后,尼克和机长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就埋头哭了起来。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老婆被我老婆杀了,还没法说,呜呜呜……我还要打开录像机,给她找个好宇宙,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送我老婆去别的男人怀抱,完了我还可能绿了我自己,呜呜呜……“我误以为自己是到达了幸福彼岸的梨花,没想到不是我老婆的那个我老婆才是,我只是个连接过去和未来的工具人。
“早晓得就哄伊说伊自己脑子瓦特了呜呜呜……“诶,算了算了,不说了,(擦泪),她过的开心就好……“”=====================================
C世界火柴男的这句话,透露出的信号无疑是,“这几天”主导这具身体的不是火柴男原来认识的女主,也不是跳楼而来的女主。
这就是我说的换包!
换包!
换包!
在有人能证明这句话跟单一世界没有冲突前我拒绝回答任何评论,敢发我就敢删,你们做好被伊邪那岐的准备。
片子光从人物台词看像是单一,但是从宏观整体看应该是平行,可以认为是剧中人物的局限性导致认知上的盲点,观众们有自己的观点想表达很好,请,但我也列举我的理由,请。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呶呶不休说着以为是自己的其实是片子里人物灌输给他们的观点,而且还不听别人说话。
这么喜欢表达自己去写影评好啦,何必在评论区里当复读机(还是剧中人物的复读机)。
最后要说,请放弃女主跟尼克贴贴的幻想,认清尼克只是备胎的本质。
开始女主只以为这是个噩梦,此时遑论感情一说。
下个镜头女主深情拥抱火柴男后,问摄像机才意识到一切是真实存在过的,察觉到火柴男出轨,最后跟尼克对望——车胎爆了才轮上你,车胎不爆就只能做梦,这可不就是纯纯的备胎吗。。。
当然你要说是女主看着小伙长大成人,眼里不由流露出慈爱也可以。。。
比保罗自己的《看不见的客人》也差一截,就更别跟《前目的地》比脑洞了。
推荐看,但不可太认真,难圆处与牵强处较多,经不起细推敲。
电影中的谋杀案仅是道具,不值得浪费笔墨。
在一场雷暴雨的作用下,女主通过球面电视机+录像机实现了屏幕穿越,与20年前的男孩对话,救了他。
她因改变历史而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偏离,一觉醒来身处异境,记忆却停留在旧时间线上。
丈夫成了别人的丈夫,女儿从未降世过。
她没想到当下时间线上的丈夫(警察)就是她昨晚救的男孩。
在明知过去丈夫已出轨的设定下,她执意通过自杀的方式逼现任丈夫与20年前的自己对话,再度改变历史,使她回到原来的时间线。
似乎两段人生的差别仅仅是多了个女儿,并且把她与被救男孩的信息不对称方向对调,由男追女转变为女追男。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海市蜃楼》平行时空之间的多重穿越。
不太喜欢女主,不讨喜。
但她是真狠啊。
女儿是一定要要的。
出轨的丈夫是一定要抛弃的。
帅警察新欢也是必须要的。
杀妻凶手也是要把他绳之以法的。
就像怕观众看不懂似的,太粗糙直白的故事了。
一点也不悬疑烧脑。
还很狗血。
比看不见的客人差多了。
如果剧本把女主设定成尼克,来一场自我救赎就深刻多了。
或者,女主费劲吧啦穿越回来,发现身边的并不是她女儿,而是陌生的儿子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
既然讲了蝴蝶效应,那么蝴蝶效应哪有那么简单,让你穿来穿去随心所愿?!
幼稚!
前面故事剧情略。
第三时间线在这一条时间线里,我们满足这些条件:男孩在案发当晚没有出门,没有被车撞死。
男孩目睹了分尸,像警察举报,却因为凶手的诡计而不被相信。
男孩接到了20年的自己的视频电话,交代了一些事情(导演含混过去了)男孩没有打乱女主原本的时间线。
女主和自己丈夫相爱,并生了女儿。
女主突然醒来,拥有了前2条时间线的记忆,却没有第3条的。
(导演设定:只要是碰过电视开关的人,都可以拥有之前其他时间线的记忆,而新的时间线里的记忆,需要触摸才能解锁。
)女主在房间内,没有找到旧电视机。
这很重要,因为没有旧电视,3天之前女主就不会通过电视干扰1989年,就不会有第二条时间线。
女主找到了凶手隐藏的尸体,成功把这桩旧案揭发。
女主又遇到了男孩,两个人再次相爱。
女儿也有了,爱情也有了,杀人案也解决了,女主圆满了。
看到这里,整部电影基本上就是三条时间线,最后坍缩融合成一条实线。
电影没有平行宇宙,只有蝴蝶效应。
因此这条实线,最终成为了现实。
而每一个圈的地方,都是小男孩在接受了来自未来的指示后,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一切似乎都很圆满,但是,唯独有一个BUG。
即,如果第三条时间线的女主并没有用电视改变过男孩的命运。
可男孩却又活了下来,那么在第三条时间线里,男孩是怎么活下来的呢?
也就是我图中标记了BUG的那个地方。
这个BUG,我们称为:电影发展顺序与第三条时间线成立之间的矛盾。
那个BUG的地方,也就是故事最开始,是因为女主通过视频电话救了男孩,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但是,因为多次的蝴蝶效应之后,我们现在来到了第三条时间线,(只不过男主和女主理论上还保持着3条时间线的记忆。
)可是,在这条时间线里,女主是没有电视的,那么男孩最初想要不被车撞,就只有自己救自己。
也就是男主在第二条时间线内,告诉小时候的自己,你长大以后,要跟自己通过这个风暴说,不要干扰女主的正常结婚生女,不然她会自杀。
但是同时你还要救自己。
所以你必须在同一个地点,抱着电视机来跟自己通话。
男主可以在风暴发生的前一天偷走电视,然后又在风暴第一天,女主刚搬家那天悄悄实行救援通话,然后再把电视拿走,形成一条完美的时间线。
(好勉强)可是这依然会造成bug,也就是在这样时间顺序里,男主小时候被救了两次,一次是女主救得,这已经存在了第一条线里,一次是男主自己救的,这是现在的第三条线。
电影的叙事是第一条线第二条线第三条线的顺序,最后三条线融合成实线。
女主留着前两条线虚线的记忆。
但在第三条线的回忆里,男主的记忆就会被更改,完全变成第三条线的记忆,也就是自己救自己。
可随后,女主说你只是不记得了,于是两个人便同时拥有了3条线的记忆,于是,这个bug就合理了。
当然,这只是在物理上合理了,可在回忆上还并没有合理。
即此处男主有两个记忆,我到底是被自己救的,还是被女主救的?
正确时间顺序的答案是女主救了我,我再告诉自己救自己,然后我再自己救自己。
可因为前面的都已经被虚掉了,所以只剩下第三条。
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三条线合并成一个混沌的特殊的记忆,而男主和女主因为这一段神奇的经历而独自拥有了这三条记忆。
而导演讲的设定也是按下电视机开关的人会拥有,所以男主和女主就类似有主角光环,所以一切也就,算是说得通顺了。
(略勉强但完全可以圆上,难怪导演要含混过去,因为实在不好表达)所以,虽然有瑕疵,但电影其实可以讲通顺的。
你看懂了吗?
继经典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之后,西班牙导演保罗又推出了这部最新作品,依旧以悬疑作为底色,以爱情亲情等作为内核,而这次讲述的故事,从影片的叙述层面来看,要比上一部复杂得多,这种方式也更为考验了观众们的脑力和耐心,也同时对导演、编剧和剪辑们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而从影片最终的呈现来看,它明显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尽管跟大多数悬疑片比,它已经足够优秀了。
由于有《看不见的客人》在先, 我曾一度坚信此片必定会是又一神作,而在观影过程中,我就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蝴蝶效应、穿越、平行空间等概念在电影中出现已经有了一定时间,能感觉到,此片的野心其实就是试图将这些元素全部熔于一炉,进而制造复杂而精致的剧情,但可惜的是,它在故事的叙述上过于自我了,忽略了观众的体验感,节奏也出了问题,在悬疑的制造方面显得过犹不及了。
看在整体架构还算有点意思的面子上给个三星吧,真的不算优秀的悬疑片,既狗血又矫情,根本说不上环环相扣。
对于一些小细节值得吐槽的点太多了,比如新男友放女主是在警察车队的众目睽睽之下,比如女主闯进自己过去的家里(这里门口那个镜头我没看明白,为什么有门已经损坏的表现,可能有我没注意到前面的情节,看懂的帮我解释一下,难道就是说明这都是萨尔特的计划,先过来帮她把门破坏了?
如果是那样也太狗血了)进门第一件事居然是上网,医院没有电脑吗?
男孩闯进自己已经怀疑是杀人犯的人的家居然慢慢悠悠一点都不紧张着急,还有如果是在屠宰场分尸我能理解,但在那埋尸我理解不了,那里可是工作场所,人来人往的,发现的可能不是更高吗?
不知道具体位置的前提下,尸体一挖一个准,孩子说的就不信,疯女人说的就信,对于莫名其妙的狗血穿越,怎么那么有自信一定第二次还能成功,这是个悬疑片不是月光宝盒啊!
这种通过和过去沟通改变现在的梗已经玩的够不够的了,唯一有点新意的是,这个改变影响到了主人公的整个人生,而这个改变的始作俑者恰恰是通过这个改变拯救的那个孩子,而且是有意为之的。
主人公根本没有值得信服的信息,只是靠脑补认为自己可以再穿越回去的故事,作为正常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动机去自杀逼宫吧?
对于意识到自己穿越之后,正常人肯定会通过自己在这个新世界中的人际网去寻求线索和帮助?
看看自己手机里有哪些人,问问医院的同事自己有哪些朋友和亲人,一个都没有找,而这个警察男友的身份根本不可能隐藏到结尾,真的不想让她回去只需要继续隐藏身份到时限结束就好了。
案件只是个增加危机性和悬疑性的点罢了,真正的主线还是:自己救的男孩成为新时间线中自己的新男友,新男友把自己送到第三条时间线(被救的孩子没有刻意来找自己)找回女儿,和出轨老公分手,带着女儿和新男友(自己救的孩子)再续前缘,那么第三条时间线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会产生一条孩子活下来却没有刻意来找自己的时间线?
不明白。
女主为了找回原来平行宇宙的孩子不惜以死相逼(是真的死,太矫情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对于女主穿越到的这个平行宇宙,萨尔特即始用电视帮女主穿越回去,这个世界的女主也不会复活啊,仍然是两个人制造了一个大悲剧,所以本片的正确观影心态是不可以带有任何的智商和科幻观的,想的稍微多点就看不进去了,但这不是科幻片至少是个悬疑片吧?
甚至有人说是烧脑片,算了吧,一点也不烧脑,倒有点脑残。
比起看不见的客人来讲很一般 反转是很多 但感觉不是很精彩也不严密 女主想要的太多 结尾也有点玄幻?开场抓人 中间逐渐失控 结尾冗长乏味 导演还是想加入太多内容(但又没把控好)想要复杂与标新立异的剧情反而有些弄巧成拙。。。
导演花了两个小时、用了一个阴暗反转的悬疑案件,来讲述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妙哉~
迷失在有声读物级别的电影,找本尚可的悬疑小说,读一遍也就这个效果。
导演对女主是真爱,结尾完全是最优方案。观看全程os:尼克不当警察简直是浪费。母爱>爱情,以及导演对出轨是有多大怨念。姬友更爱这部,虽然没上一部干净利落,但导演很帅,女主收获了的男主也很帅,我柠檬精了。PS:忍不住说一句这不是平行时空!!
爱情片,蝴蝶效应,一般般。
构思真的和【你的名字】好像,但没有后者那种矫情,又够狗血,我喜欢。女主一顿操作后成了最后大赢家。
西班牙的创作能力很高,尤其是西班牙电视剧,剧情烧脑,这部做为有前作《看不见客人》的导演,差了很远。电影是直观的艺术,文字(影评)只是看过过瘾后的抒怀,如果后边还需要一堆剧情分析(隐喻不算),影片就一定很失败!
女儿,我所欲也;爱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命也要兼得。
可是第二现实多好啊 男孩在车站等她等到长大 再相遇相爱
又名:穿越时空的爱恋_(´ཀ`」 ∠)_
前面的逻辑不合理后面圆得不错。女主人设太差,减一星。
一开始还以为是鬼片,然后又以为看得是悬疑片,突然发现自己看得是爱情片,结果最后发现自己看得是现实题材的都市爱情片。成年人真是太可怕了,什么都想要,最后结局真是圆满得不能再圆满了🙄
雷暴制造了三个平行时空:1. Nico在小时候就死了,Vera嫁给渣男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2. Nico在Vera的警告下逃过一劫,长大之后找到Vera成为男女朋友,杀妻邻居一伙人落网,Vera自杀;3. Nico没死,Vera和渣男生了女儿,帮Nico成功破获杀妻案,最后应该甩了渣男和Nico在一起。只有Vera能在三个平行时空穿行,怪不得她是女主角,最后还做到了winwinwin,主角光环也太大了吧。
《黑洞频率》的外壳,内核甚至也有点神似。这是一部如果你看一半猜到结局,那么后半程的观影过程都会觉得无聊和煎熬的片子,索性在几个段落的节奏上用了些恐怖片的摄制手法,结局有点随意和敷衍。一个火柴盒埋到最后居然作用就这点,也是令人心理落差有点大。6.3/10。
这片子的逻辑有很大的BUG。通片只有女主角可以保持历史改变之前的记忆,不管是她改变还是别人改变,改变多少次也只有她保有原记忆。这种设置就是为了编故事而编故事啊。我只能理解故事中只有女主是“真实”的,她活在一个“元宇宙”里,哈哈哈~
我只能说女主角真的有点贪心啊,bug也有很多,莫名的和小男孩爱上了??
导演说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五年前的前女友,当时和女友感情非常甜蜜,于是女友提议咱们生个娃吧,导演思考了一下拒绝了,最后也分了手。然而多年过去,他回想如果我们当时生了娃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由此,导演奥利奥尔原创了这个蝴蝶效应+平行时空的故事,三条故事线平行交错而又能自圆其说。导演还一直强调女主是在寻找爱情,我想说不不不,她是一直在寻找的是孩子:)
你所经历的全部,那些似真似幻的记忆不过是一场海市蜃楼,最最重要的,是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二流剧本,超一流剪辑,重要关卡都处理得非常细腻,最后二十五分钟太浪漫了。
非常一般
表面是悬疑片,实际是母爱片。孩子大于老公,爱情被放在第二顺位。蝴蝶效应混搭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