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这部卡通片的故事很简单,也很老套。
小男孩从不明事理地欺负蚂蚁,到意外成为蚂蚁一样大的小人,思想逐渐发生改变,了解到人类与弱小动物应该和睦相处。
本剧的开头,小男孩庞大的身体、厚重的鞋子开始踩向弱小而繁多的蚂蚁群的时候,那个仰拍的镜头很明显地夸张了人类的邪恶。
作为人类一员的每位观众看到这个镜头时,都在为蚂蚁捏一把汗,对它们的命运表示关心和同情,此时不会关注小男孩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
而小男孩后来在人类世界中处处受坏同学欺负时,观众的移情作用又把目光转向了小男孩,开始怜惜他的命运。
再等到人类和蚂蚁发生冲突时,目光再次转向蚂蚁。
从此可见,观众对待正义方的标准,不在于物种的类别,而在于与自己命运最为相似的群体。
也就是我本文想要说的主题:人类是弱小而卑微的物种。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阐述过“柔”的重要性,人类是至柔之物,可以滴水穿石、以柔克刚。
在众多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面对战争、革命、天灾、瘟疫等易流血牺牲的事件时,一开始都是在四处逃难、躲避危险,到了最后关头,人类才认识到个体力量的弱小,于是团结起来,聚少成多,融合成强大的力量。
法西斯战争的发动者把矛头指向全人类的时候,相对弱小的民族和国家凝聚结盟,共同抗敌,终于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重要事证。
说回电影。
我觉得很多主角设定为非人类的电影中,作为弱小群体的动物,总是在和强大霸道的人类作斗争,《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海底总动员》、《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片无不反映了这个道理。
而把人类设置成正义一方的电影,如《侏罗纪公园》、《火星人玩转地球》、《2012》等,人类又成为了抵抗史前怪兽、外星人或者天灾祸劫的弱小一方。
总而言之,具有抵制侵略、保护弱小的一方总是正义的,攻击、侵占、抢夺、破坏其他物种或国家的一方就是非正义的。
人类之所以如此定义“正义是什么?
”这个苏格拉底终其一生未能解答的真理,就是因为人类在广阔的宇宙中,自己一直处于弱小、卑微的一面,所以才会借助移情作用,把所有弱小、可怜、值得同情的物种当成好的。
不信的话,可以对比一下人类对豺狼虎豹和鸡兔鹿羊的评价。
2010年6月7日初稿 2019/9/16修改
论坛上有人推荐这部片,特意下来等昨天晚上升级的时候,来打消漫漫长夜的无聊时光。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部动画片看的角度或许让大家觉得获得的东西也有许多不同。
对小动物,以后再也不会如此残忍。
对难题,以后再也不能轻言放弃。
对朋友,以后一定要倍加珍惜。
对强敌,以后一定要狠狠还击。。。。
值得大家用心看的小片子
《别惹蚂蚁》无缘进驻中国,但是仍有很多热爱电影事业的人在默默关注着电影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电影工业的需求,盗版业逐渐为我们所接受…不要不动脑子跟着别人的呼声叫喊“打击盗版”,试想如果没有了盗版我们将错失与很多好电影见面的机会。
蚂蚁谁敢惹?
记得小时候经常蹲在地上看着蚂蚁在我眼皮底下活动。
有时候突然有想欺负他们的念头;于是乎,拿起渍水枪对着蚂蚁洞…接下来在蚂蚁洞内的情景也许不得我们人类所知,但看了《别惹蚂蚁》后便知蚂蚁洞里即将发生的情景了。
也许现实和电影内容有些许的不一样,但大体上还是能想象的到的。
其实电影《别惹蚂蚁》告诉我们的道理很简单,对于比我们弱小的群体不要瞧不起人家,不要“欺负”人家;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相煎何太急啊?
由此想到了前一阵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情景;大国欺负小国,人类仗着自己比蚂蚁强大,就因有先进武器渍水枪,且因为一个911事件受到精神上的伤害就要发泄一下,借此机会向全世界发表自己对恐怖主义的看法以及向本国人民呼吁“爱国主义”...我不禁对人类的本性(human nature)产生了些许的怀疑。
《别惹蚂蚁》,我看的中文版,记忆最深的就是每次蚂蚁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都会说一句“赞美母亲”,母亲是值得赞美的,是最该感谢的,这些,蚂蚁知道。
当下的孩子,有几个懂得感恩?
好像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居然有人把父母当仆人使唤,哼!
哪个懂得赞美,哪个会体谅父母多一点,哪个又会感谢母亲,哪个在看完后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赞美母亲?
面对陌生人的帮助,我们会送上一句谢谢,但是对母亲呢?
好多孩子,只会觉得母亲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只是不知道,生命中最该感谢的就是母亲,是她赋予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最大无私的爱,无微不至的照顾,永远的避风港,强大的内心依靠,难道,我们不该懂得感谢么,不该赞美么?
请学蚂蚁,时刻记着“赞美母亲”
看了这部电影,又去了解了一下创作者的信息。
电影《别惹蚂蚁》是根据童话作家约翰·尼科尔(John Nickle)创作的同名儿童小说改编的,讲述一个刚搬家,在学校没有朋友,在家里又常被邻居恶霸欺负的小男孩卢卡斯,将被欺负后的不满情绪发泄在蚂蚁身上,用脚踩蚂蚁,用水冲垮蚁穴。
显然这电影是非常适合小朋友看的,可以给小孩更多教育。
教会他们勇敢与善良。
强欺弱,大欺小,这不正是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吗?
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
所以卢卡斯遭到了报复,变成了曾经被他欺压的蚂蚁。
那么面对欺凌,孩子们该如何应对呢?
卢卡斯变成了蚂蚁后见识到了它们的团结与反抗,在和它们一起智胜马蜂群的攻击,团结一致抵抗灭虫员的杀戮后,他学到了蚂蚁的精神,变回了自己。
当又一次面对曾经欺辱他的邻居小恶霸时,卢卡斯面无惧色、有胆有谋,他号召大家团结起来,赶跑了小恶霸,赢得了更多的朋友。
所以强者不能欺负弱者,弱者一旦被欺负要勇敢起来,团结一致进行反抗。
本来以为美国的动画电影拍的都是很有新意,看来这部是个例外。
花生豆的经历尚且可以称得上离奇,但是情节并不新颖,人物没有什么创意(除了那个有点神经质的老太太)。
整体看起来比较俗套于是就成了这种电影的优点也是缺点。
看来黄金的配音班底没有带来票房的成功也并不是什么意外。
不过电影倒是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毁坏蚂蚁洞的劣迹,记得是小时候在姥姥家的院子里,那个时候老人家教给我的方法是直接用开水烫,现在想来的确是太残忍了啊。
《别惹蚂蚁》新奇有趣,视觉效果一流,虽然讲的是一个孩子和一群蚂蚁的故事,但谁也不能说这个故事就是给孩子看的,或者说就是让大人们看了一乐的。
蚂蚁王国里的一草一木,还有那些被充分拟人化的蚂蚁们,很容易让人想到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利立浦特。
就像《格列佛游记》实际上是一本讽刺小说,而不是纯粹的儿童读物一样,表面搞笑的《别惹蚂蚁》事实上在力图传达一个相当严肃和深刻的理念,那就是暴力和残忍往往来源于文化上的隔膜。
为了表现人类世界和蚂蚁世界的不同,《别惹蚂蚁》充分利用了人类视角和蚂蚁视角在视域和透视上的巨大差别。
在表现人类视角的普通镜头里,花园里的小土丘、水枪滋出的水花、爆竹爆炸时的微弱火光,都是些渺小得不值一提的东西,然而在表现蚂蚁视角的微距镜头里,它们竟然变成了庞大的地下宫殿、瞬间爆发的巨大山洪、拯救了整个蚂蚁王国的大爆炸。
《别惹蚂蚁》的出色之处还在于,拍摄“小世界”时不吝使用大量运动镜头。
比如在蚂蚁们袭击佐克卧室的那场戏中,微距镜头放大了极其微小的运动,一个奔跑的主观镜头最终呈现出这样的视觉效果:在地板上飞一般向前奔驰,四周景物快速划过,但是近在咫尺的目标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应该说,这样的运动镜头要比静止的镜头更接近蚂蚁的真实感受。
《别惹蚂蚁》在表现人蚁眼中世界区别的同时,渐渐消除了人与蚂蚁之间的心理隔阂。
佐克满怀恶意踩踏土丘的动作,在大人眼中,顶多只是一个孩子不高明的游戏而已,《别惹蚂蚁》却安排了这样一组镜头,在仿佛哥斯拉一般的怪物袭击下,蚂蚁们瞬间遭受灭顶之灾。
很难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佐克被小伙伴欺负,把所有的气撒在小蚂蚁身上。
影片用一个大仰拍镜头来表现那种高高在上、手握他人生死大权的感受,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善恶,看到的只是没有约束的权力如何激发人类原始的施暴欲望。
蚂蚁和佐克的强弱之势既然无法改变,那么要和平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强者到弱者中去生活。
佐克变小后到蚁穴里为自己申辩的理由是:“我怎么知道你们也有思想和感情?
”这种“不知道”,就是“隔膜”。
一旦消除了隔膜,我们的暴戾之气残忍之心就会自然解除。
《别惹蚂蚁》当然只是寓言,人类不同族群之间要和平共处,文化上的沟通和了解必不可少,这才是《别惹蚂蚁》真正要表达的。
团结就是力量。
我想这大概就是这部动画片最主要的思想吧,还有一点值得提的,应该就是即使是小孩子,都要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一种主题思想的表达,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剧情化的表现方式,很难说我们自己拍的那些片子差在哪里,只能说确实与世界大片有不小的差距,其中包括动画片。
常常想起自己小时候往蚂蚁窝里灌水的经历。
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的确没有想过这个会有什么后果,而且还有那么一刻感到了快乐。
其实以毁坏他人而获得快乐是不对的。
还好自己长大没有养成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坏习惯。
在动画片《别惹蚂蚁》中我再次学到了好很多很多。
一部可以讲给孩子也可以讲给大人听的美丽童话。
卢卡斯是个瘦小的男孩子总是被人欺负,后来他就转而欺负比他更弱小的蚂蚁。
但是蚂蚁里有个查克的巫师,他研制出了一种药水可以让人类变小。
蚁窝在一次又一次被卢卡斯欺负之后,查克将药水灌进了卢卡斯的耳朵。
卢卡斯就和蚂蚁一样大小了,被带进了蚂蚁王国。
蚁后决定让它待在蚂蚁王国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蚂蚁。
经过一段时间,卢卡斯从蚂蚁荷花身上学到了团结和互助,学到了善良的关心他人而不是只顾自己。
从查克身上学到了为朋友要肯奉献自己,要坚信团结的力量。
最终他帮助蚂蚁群打败了除虫专家并且重回他的家园,成为了一个懂得关心懂得团结和自信的孩子。
自己平时总是和孩子们打交道,一个孩子的性格在成长期总是会遇到许多问题,可能会是狭隘和自私的。
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好的榜样总是可以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他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在这个童话中的卢卡斯就是一个典型。
他自私并且自闭。
总是待在自己的电玩世界里,并且由于总是被人欺负就产生了自卑,只能从毁灭他人的快乐中找点自信。
当他成为小人后,参加蚁群的比赛活动就由于只顾自己而使团队失败,也曾只顾自己而放弃了帮助荷花逃出险境。
但是他却有几个好的蚂蚁朋友。
蚂蚁荷花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荷花善良有爱心,她一直都相信卢卡斯并且给他鼓励和关心。
即使卢卡斯犯了错也从来没有批评和疏远过他,并且一直都在身边陪伴。
荷花身上的优秀品质给于了卢卡斯深远的影响,他开始变得努力,并且开始变得懂得关心他人,并且在最后救了荷花一命。
看着卢卡斯跑向一直忽略的妈妈后,我笑了。
他真的长大了。
电影的节奏一直都张弛适度,高潮迭起,丝毫没有拖沓冗长的感觉。
反而在情节的进行中,每个人物的性格都趋于完整。
我看到了一个个人物蜕变的过程。
并且被深深的吸引。
对白很让人深思。
蚂蚁查克常说的话就是,在巫师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语。
这个也告诉人们,其实许多事都不可以用自己的一贯思维去妄加判断,事物总是在变化的,而这变化需要的是我们的努力。
查克其实开始也一直是个只想自己的人,荷花在知道查克赶走卢克斯之后,就责备他道:你只想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你想的只是自己。
而查克也在最终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成为了一个勇敢而且公正的巫师。
一轮明月高悬,远处人类的城市想一个空中世界。
查克问卢卡斯:你们人类也会向我们蚂蚁一样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去奋斗么?
听到他这么问,我感到惭愧。
人类放了太多的自私在生活中。
如果也同样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也许又是一副别样的景象。
团结的力量可以使人摒弃许多私心杂念,从而获得更多美好,击败更多的黑暗与霸道。
在这个童话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个团结的王国的美好,看到了蚂蚁世界里的互助,看到了善良与邪恶的对抗,看到了相信的力量。
这些就足以让我回味了。
看过了虫虫特工队,想看小蚁雄兵,结果看到了别惹蚂蚁。
从童年第一次对蚂蚁产生兴趣开始,现在算是进入高潮了。
蚂蚁们努力奋斗,我们要好好学习!
蚂蚁们爱好团结,我们要好好学习!
蚂蚁们风趣幽默,我们更要好好学习!
总之,要好好学习!
不要认为我说的全是废话,爷爷奶奶们奋斗了一辈子,最想说的也就是这样些话,我们要好好学习!
好的动画片吧就是应该让人记忆深刻的 只记得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挺不错 现在都忘记的差不多了 啧啧 嗯 就是这样了。。。
人类就是不团结啊
画风难看,人物性格俗套,搞笑方式做作,毫无创新
别惹蚂蚁。
有趣`
神马乱七八糟的..
4分
我想吃那个绿虫子的便便。。。
小孩子很容易改变滴~
神话的诞生可以借鉴本片来理解。
无聊,可以用来哄小孩睡觉.
对小贱孩男宝没啥好感
有趣,不过有点恶心
没印象了
蛮开心的小动画
作为一个面向低幼的动画电影,人物画的太恶心了。
孩子 童年 一去不返
卢卡斯!
真是无聊的动画片
教育小孩:以强凌弱只会带来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