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敏感事件是一部恐怖片,就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惊悚片。
先说片头。
片头的音乐很刺激,给人紧迫感,感觉到危险就在你身后。
故事采用的是倒叙手法。
在影片开头,安以轩饰演的网红罗小霓拼命的狂奔,一次又一次摔倒。
终于跑到有人的地方,却遭别人冷眼。
身为网红的罗小霓经常在网络上直播,并且收获了许多粉丝。
诗人李宝宝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这些都是罗小霓的经济公司事先安排好的剧情,但热度一直不减。
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在看着。
李宝宝入戏太深,误以为罗小霓被绑架,就开始寻找罗小霓的足迹了。
他找到了罗小霓,并带走了她,但意外杀死了她的搭档。
之后,李宝宝各种逼问,迫不及待想知道关于罗小霓真实的一切。
这一点说明李宝宝已经喜欢上罗小霓了。
罗小霓发视频求救,但是所有人都不相信她。
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罗小霓感到十分绝望。
而她经纪公司的老总也只是惦记着钱。
在李宝宝的逼问下,罗小霓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罗小霓说为赚钱,不得已被经纪公司老总**,被迫扮演别人。
二人“冰释前嫌”,想要庆祝一番。
罗小霓借此机会逃走,却发现没人肯救她。
所有人都关注她,却没人真正关心她。
这部影片实质上辛辣的讽刺了娱乐圈惯有的现象。
潜规则,勾心斗角。
现在有些明星为了红起来,不惜出卖自己,和导演潜规则。
还有一些则是在明争暗斗,嫉妒别人比自己红,故意在媒体上说别人的坏话。
更有人买微博的热搜,只为了炒作。
而有些影视公司老总也只重利益,不顾旗下艺人的安危。
演艺的世界原本单纯,却因为这些不良风气污染。
分析人物。
影片中,李宝宝的设定比较昏暗,说实话,这个人物让我感到害怕。
他是一个诗人,但生活过得并不称心,因此造就了他极端的性格。
他对罗小霓和前妻的态度截然不同。
对于前妻,就是敷衍一下;对于罗小霓,她只想捧在手心,了解她的一切,即使她是网红。
不过,他爱的方式有些极端了,每次不是绑着就是威胁。
但是,他比那些演艺圈的人要实在,他不懂所谓的潜规则,而且最终还是帮罗小霓找回了自己。
对于罗小霓,她在遇到李宝宝之前,总是活在戏里。
后来才渐渐有了自我。
此外,她很机智,知道寻找机会逃脱。
这种求生意识,还是值得学习的。
源自:霖电影
《敏感事件》个人认为拍的很细腻,不管是剧情也还还是再时间轴上,导演确实是用苦良心。
一句“所有人都关注你,但没有人关心你”很好的诠释了网络时代的通病,微博上的互粉,各类视频的点记率,大家都是在看人家做戏,真亦假时假亦真,谁又能判断。
出任导演的吉尔·考夫曼是来自纽约的知名电影制作人,曾执导《记忆偷盗者》。
考夫曼先生表示,本片特别适合中国国情,毕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影片刻画了人们虽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交流,但仍无法遮掩心灵中孤独感的社会故事。
在影片的一开始,罗小霓(安以轩饰)就开始在网吧求救,混乱的场面,罗小霓不断的喊着“求求你,救救我”似乎无人应答,大家都持有怀疑态度。
当时我也在想为什么导演的第一场景就选在了网吧,后来才发现,导演在选景上也充分的体现了该片的制作的环境,网络虚拟的时代早就来临,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全体中也滋生出了很多网络社会问题。
我们不知道网络的真实度的可靠性,所以在网友面对罗小霓的求救时都误以为是在新拍网络视频.........无助的哭声和求救声只是让观众更深刻的体会到她心中的恐惧和无助。
《敏感事件》中,李宝宝是一位罗小霓的忠实粉丝,当然也是一个非常爱着虚拟罗小霓的观众,他看罗小霓的每一部视频,记下罗小霓所有的爱好和兴趣包括为事件埋下伏笔的各类在罗小霓视屏中出现的地点名字和周围环境的声音,他误以为自己了解了罗小霓的一切,就这样用他最后在绑架罗小霓是的一句话说,“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自己是个大男孩,看到你我的心就会狂跳不止”般得爱上了她,而网络视频红人罗小霓,却并不知道,她只是在视频的网站疯狂营销的不能自拔,为了挽救自己日益下滑的点击率,答应了网络公司老板“直播绑架案”的计划,未料暗恋罗小霓的落魄诗人李宝宝(冯远征饰)对绑架案信以为真,孤身前往进行搭救,却误杀了罗小霓的搭档,由粉丝就此变成了绑架者,两人的身份和关系也就模糊起来。
真是所谓,真亦假时假亦真,李宝宝在知道自己误杀后,借用网络上存在的人性弱点,将罗小霓更是推向了网络视频的风尖浪口。
即使后来罗小霓在李宝宝去送自己前妻素素时在网络发的求救视频也无人问津只是被当成茶余饭后消遣的讨论素材。
真是看的让人觉得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感。
在罗小霓被李宝宝囚禁在地下室后,罗小霓深刻的感受到了,人做假戏做多了,也就没人会相信她了的孤独感,即使在影片的结尾自己被营救后在沙滩看到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2个可爱的天真的小孩在玩排球时,虽然自己流露出了真实的情感,但是脑子里还是会不断的出现,李宝宝在被警察带走时所说的“罗小霓,你要记住永远没有你会相信你,除了我!
”.....................谈及如今层出不穷的网络红人,我们完全可以去理解这些“作秀”行为,“毕竟网络是一种全新的自我表现方式,十分便利。
”安以轩在片中饰演极度渴求人气的女孩,也正是运用网络的这一特点,让自己的人气每日剧增。
那么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网络是否存在真实的感情,其实在我看来,导演在安排角色上也早已为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个和李宝宝一样也很关注罗小霓的警察,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目的。
但是他并不是向其他的粉丝一直只是关注,他也对罗小霓很关心,包括他跑到罗小霓的制片公司,以及在别人都觉得绑架只是做戏时,他任然觉得罗小霓确实陷入了危险,到最后,他成功的营救了罗小霓,让我们还是可以去相信网络还是有真感情的。
............................总而言之个人还是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编写的呵呵
最近听闻某网络红人因为遛狗而把孕妇打成重伤,以及各种各样为了直播女神而疯狂打赏导致倾家荡产的例子,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真正地阐述了当今网络时代我们娱乐至死的心态。
无论是影片中网红的假绑架还是冯远征所演角色的信以为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其实就是代表芸芸众生之中的我们,我们何尝不也是他们这俩个人中的其中一个,或许两个人都是。
所不同的是一个人摆脱虚拟,重新面对现实,另一个却因此而疯掉了。
然而后者口中所说:“大多数人都在关注你,他们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你。
”一下子把我们从电影中拉回了现实,虽然这是出自一个疯子之口,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反思:真实的我们究竟是什么样子?
恐怕只有真正体验过女主经历的人才深有体会。
我只是想说,当一个人说的谎话多了之后就真的没人会相信了吗?
当看到那些放羊的孩子正遭受困难时,真的就没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了吗?
这个残酷的现实!!
可是,这个放羊的孩子得不到同情的时候也没人怜惜,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还有一点,诗人都是疯子!
对演员的表演和拍片的质量我不想说什么。
我只想谈一谈我对这个故事本身的看法,它带给我的思考。
郁金香 这个故事至始至终的主要线索和主要人物,听凭罗素剧本的安排扮演另一个人。
生活在别人安排的戏剧中逃避现实和真实的自己。
李宝宝 贯穿故事的始末,也许他已经完全的扭曲了。
可他说的一句话却那么惹人怜,只是我的感觉“所有人都关注你,所有人都不爱你”。
这句话的真实和刻薄相信很多人都有不愿意接受又无可奈何。
她的扭曲在股市里是有源头的,妻子的指责、离开、小狗的死、不断的被退稿、生活等等。
失意之际 郁金香亦罗晓霓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仅仅在网络上。
这个人让他忘却了现实生活的不顺给了他一直想做诗人又苦苦寻不到灵感的落魄另起了另一汪清泉。
罗素要的点击率 罗晓霓美丽自信的无忧生活 李宝宝要的真实与之相悖。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 不愿意接受与渴望相反的事实 一日混一日的洒脱,很多时候,慢慢的 渐渐的 我们被自己骗了 被骗的心甘情愿 乐极生悲。
罗晓霓说的 假装别人比自己要来的容易的多。
我很赞成这句话,因为很多人的血液中似乎就有着得过且过的糊弄言语。
我也不列外。
现代社会 谎言的蔓延 像瘟疫一样盛行 真实的荒漠 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假的 人性的扭曲 灵魂的无处可归 究竟是社会糟蹋了我们的赤子之心还是我们糟蹋了社会的一片真诚。
所有人都关注你,所有人都不相信你,只有我。
生活中有一个爱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我们度喜欢被关注被爱的感觉,游戏厅里冷漠的人,隔岸观火的眼睛和态势。
让人心寒,我们不相信 我们开始相信不可能 开始喜欢这个囚禁了我们的谎言。
真理 真相 那里去寻。
是囚徒 那个囚禁我们的那个人 看不到它的存在 似是冥冥之中一股不可逆的力量 我们 这样荒芜的到老。。。
很多年前就有人说过:"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这既是互联网时代的神秘,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陌生。
网络红人罗小霓为了挽救自己日益下滑的点击率,答应了网络公司老板“直播绑架案”的计划,未料暗恋罗小霓的落魄诗人李宝宝对绑架案信以为真,孤身前往进行搭救,却导致两人一起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真真假假,《敏感事件》其实就是网络时代的一部浮世绘。
有了美国新锐导演吉尔·考夫曼的加盟,使得《敏感事件》多了几分西方影片的质感,如果同样的故事换成国内导演来拍,恐怕就是另外一种味道了。
而这其实也给国产片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我们既可以请国外的演员来演戏,也可以请国外的导演来拍戏,而不必局限于国内那些大导演。
300万美元的制作费用,与动辄上亿的国产大片相比略显逊色,可《敏感事件》的质量未必逊色。
尽管打着惊悚片的宣传旗号,可我更愿意将《敏感事件》当做一部故事片来看。
这部影片里既有李宝宝与素素的爱情悲剧、罗小霓的家庭悲剧、求职者遭遇的潜规则,还有网络时代人性的冷漠。
《敏感事件》中除了李宝宝为救罗小霓误杀小武那一段略显暴力之外,整部影片还是比较平和舒缓。
安以轩饰演的罗小霓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冯远征饰演的落魄诗人尽管心理扭曲,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敏感事件》中,李宝宝试图找到一个真实的罗小霓,可到最后也没有找到。
而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的悲哀,我们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工作、戴着伪装生活,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
真的很难说得清楚。
正如《敏感事件》中罗小霓一样,她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会遭受人们的唾弃。
或许这就是炒作时代,网络红人们的真实命运。
“很多人关注你,但没有人关心你”。
关注与关心,一字之差,可意味截然不同。
我们有博客,有微博,有粉丝,可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显得太过虚拟。
《敏感事件》的真正看点其实不是惊悚,而是影片的现实性。
网络红人、视频直播以及对网络时代人性的剖析,使得《敏感事件》已经超越了商业片所承载的内涵,具备了纪录时代、解剖时代的价值。
这片虽然算不上惊悚,但却很真实地反映了现在的网络炒作、作秀,恩,对于我这样单纯的傻孩子很有教育意义。
以后不会那么相信网上看到的东西了。
ps:who写的剧情介绍?
压根没看片瞎写,完全是误导
很不错的一个题材,赞!
冯应该再心理变态一些,惊悚说不上,但的确反映了目前国内网友的心理特征:很多人会关注某个事件某个人,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当事者!!!
社会的悲哀,没有诚信的社会,你的纯真和善良只会被无耻的人利用,而那些无耻的人也很无奈,那么是谁,是哪个团体造就了这一切?
首先配乐渲染的气氛很好.扣人心悬.剧情也很不错.贴近现实生活.对人物心理的表现很好!安以轩的表演很好.自然!最喜欢结尾的这句话:很多人都关注你,但所有的人都不关心你.
觉得整个狼来的故事,带我的体验就是2.首先不说别的,安以轩在里面很是养眼,可是那个爱吃萝卜的,兼有阳痿臆想的诗人李宝宝,简直就是恶心。
片子我觉得很有日本的禁室培欲的风格,只是男猪脚让我很难接受,冯远征的那张几乎面瘫的脸,的确是能体现变态的形象,但是换个帅点就不行么。。。。
整个故事很好,只是觉得拍出来,就缺了点什么。。。
好像主旋律,单调乏一。
这年头,骗人还是不好的,还是低调点,网络上的人,都是窥探着别人的隐私,指指点点,可是一旦暴露在外面,惺惺作态,各个冷漠不堪。
社会造就了这个氛围,不能改变!
真真假假的背后,只是少了傻傻的信任......
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当所有人都把假的当成真的,把真的当成假的,我们自己也会分不清楚是真是假。。。悲剧。。。
“所有人都关注你,但是他们都不关心你”
刚看的电影我居然忘了结局了,我靠,绝对神经质啊神片!
还不错啊,故事挺好的,离现在现实越来越近,不过拍摄在好点,逻辑在完备点就好了
W怪我挑了个烂片 但是我挺有感触的 人物表现的不错
非常假
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别人都关注你,只有我关心你。¨ 现实比虚构的要残酷,每个人都有另一面,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也许日子长了,自己都开始分不清了。
上帝的镜头扯进现实的剧本,鱼和鸟的爱情是不被现实允许的!
能不能再惊悚一点,能不能再变态一点,能不能在神经一点,能不能再刺激一点!!!坑爹丫!!!这整一个不够敏感啊!!!安以轩出乎意料地演得不错呀,不得不说冯远征很适合演变态来着。最后那段,冯远征吼的那几句,不得不说心灵的囚禁才是真正的囚禁,至少罗小霓一辈子走不出他的囚禁了
看到1小时的时候我以为我知道导演要说什么,但把剩下的看完才发现其实我不知道导演要说什么,尔豪那么帅,竟然嫁给王一楠了,痛心啊!!!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无语,很现实的事
看完有种超脱了的感觉
炒作和不相信 谁还会关心最真实的你
无语
一点也不敏感,但整个故事的想法还不错。安以轩的演技缺少亮点。
尼玛浪费时间
网络世界阿!!!
细节缺乏,故事不够完整,题材值得深思,不能算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