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迷踪》居然在大陆公映了。
在无神论国家引进信仰色彩如此浓厚的一部电影,看上去简直是一个神迹。
不过,神迹背后的现实,恐怕是凯奇的巨星效应和电影的灾难悬疑片的定位,外加今春档期几乎全被国产片霸占,各大院线急需一些美国“大片”来丰富品种。
如此这般,《末日迷踪》就神奇地空降中国了。
要集齐以上条件,对任何一部宗教电影都非易事。
所以,想支持这部电影的人要赶紧的,否则你们下一次在国内的公共大荧幕上看到它们,多半要等到下一个猴年。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剧情简单,叙事缓慢,拍得远称不上精彩。
它唯一值得一提的内容,就是向国内介绍了基督教的末世观。
准确地说,是基督教末世观的其中一种。
如果电影的初衷是要布道的话,那么它还有一些背景没有交代清楚,所以把国内观众看得疑窦丛生。
显然,它原本是拍给西方人看的,偶然获得了登录亚洲的机会,想必制片方也很意外。
至于凯奇大叔,更是没想过会在这种情况下和中国观众见面。
这种灾难素材的电影,有了凯奇压阵,制片方居然没有做3D版,可见当初就没想着拿这片子赚钱。
《末世迷踪》在国内公映后的反响,可谓是“四分五裂”。
有人喜不自胜,有人怒上心头,有人不明所以,有人五味杂陈。
这种情况也不奇怪。
外表一片祥和,内心四分五裂,本来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
往好了想这是多元,往惨了想这叫混乱。
要做到化零为整、内外和合,第一步就是动用自己强大的悟性,去尝试理解西方人以为我们理解不了的世界观。
这部电影的世界观大致是: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天堂和地狱是真实的,而总有一天上帝要清理整个世界,到那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场。
在这个背景基础上,电影尝试展示出,在世界末日的时候都会发生些什么事。
首先是一大堆人会被上帝带走,即“被提”(Rapture)。
在电影所代表的这一派基督教思想里,被提事件是世界末日的开端,它的发生,标志着人类正式走入了历史的尽头;在被提事件发生之后,会有七年的大灾难;七年将尽之时,基督会第二次降临,在地上建立千年国度。
整部电影的时间节点,就是被提刚刚发生、整个世界即将进入七年灾难的时候。
电影的最后一幕清楚的表现了这一点:乘客们下了飞机之后,看到世界上一片狼藉,女主角说了一句:“这恐怕只是个开始”。
基督教信仰的被提事件,在电影中是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方式和条件被描绘地很具体,但也很有争议。
影片里每一个被提的人,都是留下了自己的衣物——正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清洁溜溜地去见神。
这个想法,或许来自圣经的《约伯记》:“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
不过,约伯所谈的是死亡,绝不是被提。
这种“裸体升天”的想法缺乏依据,权当是编剧的一种个人理解。
而且这样一来,催生出了许多好笑的问题,比如假牙、义肢、人造器官能不能带走的问题。
同时,被提的人都是瞬间不见踪影,与圣经里记录的耶稣被提的情形(驾云而去)相去甚远。
这种被提,其实已经不是“被提走”,而是“被消失”或“被蒸发”,以致于导演专门安排了一幕,就是让飞机上的乘客们去猜“这些人是不是隐形了”。
至于被提的条件,在电影中表现为三个。
第一个条件是真心信上帝。
不真心信的牧师作为反面教材,悲剧而滑稽地被留了下来;第二个条件是小朋友一概放行。
只要是小朋友,统统免费上天堂,电影在这方面花了不少胶片:女主角的弟弟,飞机上的儿童,医院里空空的产房,等等。
与之前相同,这个部分也缺乏有力的神学依据。
而且这一次引出的问题更多,也更难回答——多大年龄算是小朋友?
不信上帝的小朋友可以吗?
生理上是成人、心智如儿童的,该怎么处理?
最后一个被提的条件,也是引发一部分非基督徒反感的一个条件,就是你信的上帝必须是基督教的上帝。
电影里用飞机上的阿拉伯人来表现这个观念。
这个条件看上去霸道,其实也合乎逻辑——只有基督教的上帝会把人提走,其他宗教没有这个观念,自然也不会卖这个船票;谁要是想要票,全世界独此一家,当然必须找他。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立意,是抛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末日真的到来,被提的事情真的发生,而你陡然间发现自己是没有被提的那个,还必须要面对后面七年的浩劫,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电影里的几位主角(还包括其他所有的龙套)身处的就是这种局面。
电影的原始片名是left behind:the end begins(直译是“被留下的人:末日来了”),可见电影的初衷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
为了传递这个观念,电影的功用已经从娱乐转向了教育。
整部电影的叙事过程,被大量地堆积在飞机上头等舱的对话里,就是为了用乘客们的讨论,来展现一个从不相信到相信的过程。
这种教育意图,勉强保住了电影要传达的信息,但也削弱了电影本身的魅力。
全世界信上帝的人都被提了,没有被提的人不仅头疼,处境也十分尴尬——如果想要信上帝,地上还有谁能帮你?
面对一个多苦多难的“后被提时代”,你该怎么过活?
这恐怕是一副连基督徒都不愿意去想象的画面。
然而这一派的神学自有它的一套理解,编剧既然敢拍,心里是有答案的。
此处就不赘述了。
如果神迹还在延续,续集居然也能登陆国内,相信届时会有所表露。
(完)
若不是看在你不拉屎开起的面上,老子都特么懒得打分。
有人说这片子是对宗教、人性的思考,得了吧,有这么不懂脑子的思考么?
这部电影可以定性为荒唐的宗教电影,全片意思再明了不过:你只要打心底信上帝,灾难来临时,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裸体去见他老人家,而那些不信的,即便你天天念圣经,也得穿着衣服在灾难中受苦。
没错,圣经上是这么说的,只要你信上帝,把一切交给上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去他妈的,老子宁愿穿着衣服在灾难中受苦。
那些基督教徒们仗着自己是上帝选民,杀了多少人?
玛雅文明就是被基督教徒灭了的。
我身边有人卖假货给人家,他吃得香睡得着,按他的话说,他把一切交给了上帝,自己就没有了烦恼。
我对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没有任何意见,但是,这种宣传信上帝得永生的烂片激起了我对上帝的不满:万能的主,你说,灾难来临的时候,你只就那些信你的人,你是不是太狭隘了?
我信佛祖,因为我虽然听说过和尚尼姑骗钱,但是,从未听说过和尚尼姑拿着枪到处杀人、占地盘,从未听说佛祖信徒们揣着炸药炸地铁。
一个宗教,你把他说的天花乱坠,如果她的信徒借她的名义,到处行凶杀人,那这宗教,就是在人性的光辉上扣屎盆子。。
导演:维克·阿姆斯特朗选择看末日迷踪最开始是冲着尼古拉斯凯奇主演去的,在看之前本以为是一部灾难片,没想到最后看到却是一部宗教启示录。
别的不说,只从故事本身来看,这部片子主要还是在告诉我们关于信仰的问题,基督信徒和了解圣经的人能看的更认真、深刻一些。
信徒与非信徒不管是电影里,还是电影外表现都很相似,他们对类似宣扬宗教教义的电影认同感相当低。
看片子的时候,我大概猜到它的评价应该不高,等看完在豆瓣搜索的时才发现,分数还不到五分,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冲着大片效果去看的,当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失望,有些人甚至没有看完就评价一番,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看电影究竟看的是什么?
我们现在看电影,年龄越大考虑的越多,在电影中看到的东西也越多,每个人对电影的解读都不一样,这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好有坏。
有些人可能会问,不就看个电影吗,想那么多做甚,看电影不就是图个放松,图个乐呵。
是,大家说的都对!
可真正的好电影是会让我们在欢乐的同时又有所思考的,当我们对一个电影做出评价的时候,其实都只是自己当时的一些感触,而这种感触也是会变的,随着我们的阅读量越强,感触会更加明显,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从一些评价来看待一部影片,你不去看,又怎么会知道它将带给你什么呢?
末日迷踪从一开始故事就一直很平淡,大学生女主回家给打算给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爸爸过生日,没想到爸爸居然在生日当天还要上班,我们看到她的家庭出了问题,机长爸爸有出轨的迹象,很平淡的叙事手法。
在看的时候,我发现了导演一直在给小孩子镜头,当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将会发生什么,而占了影片三分之一的平淡画面估计会让很多观众都放弃观看。
可就在这么平静的时刻,突然间,真的只是一瞬间,所有的孩子都消失了,接着往后看,你会发现消失的不仅仅是小孩子,部分大人也同样消失不见,女主眼看着弟弟在她怀里消失得只剩下衣服没有任何预兆,那一瞬间,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蒙的,估计头脑也是一片空白,因为这些事情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我们看到只有消失之人剩下的衣服,而更有意思的是在这突发状况下,人们的不同表现,让我们震惊的同时又仿佛早已预料,抢劫、偷盗、持枪杀人,秩序混乱等等问题相继出现。
人们在还没有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自己已经先乱了,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展露无遗,当然,这些镜头只是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故事的主角还是尼古拉斯凯奇和他的女儿。
在飞机上,因为与外界失去联系,所以飞机上的人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以为只有自己飞机上发生了可怕的事,人们有各种猜测,他们恐慌的同时最先考虑的是暴力解决问题,一群失去理智的男性乘客来到机长室门口,想让机长给一个交代,而机长室这时只剩下一个尼古拉斯凯奇一人,他的搭档也是消失的人之一。
非常时期他使用了非常手段,在一开始我觉得他的行为太过强硬,将机舱内的气压增大,迫使闹事的乘客回到座位急救,看的时候挺不认可他这种行为的,可事后仔细去想,他的做法其实是明智的,我们不能用狭隘的眼光去指责他,在高空中没有任何的保障,所有危险都有可能发生,机长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所有乘客的安全,他是在关键时刻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的人。
飞机上经历了许多事情,和一架没有机长的失控飞机相撞,那架飞机坠毁,尼古拉斯凯奇乘坐的飞机机翼因破损而起火,雷达系统失灵,操纵手柄无法向上爬行脱离危险轨道,因为突然的全球性大面积人口消失,地面也是一片混乱,飞机与地面无法取得联系,尼古拉斯凯奇第一个猜到了事情原因,那是他基督徒的妻子曾经跟他说过的圣经上的论述,只是他从来都没有认真听过,反而因此与妻子产生了矛盾,这才在生日当天借着工作之便,打算和正在追求的情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旅行,只可惜事与愿违,谁也不会知道世界末日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直到这个时候,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爸爸仿佛才意识到家人对他的重要,当他一遍又一遍的把家人的相片拿出来看的时候,他心中应该是非常后悔的,只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人给他后悔的机会,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因为地面发生混乱,许多飞机滞留在机场,导致各大机场拥堵,飞机无法降落,最终在女主角的帮助下,尼古拉斯凯奇带着机上剩下的乘客顺利着陆,这时大家看到的就是火光冲天的城市,而这只是末日的一个开始!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思考和无限的想象,文章中引用了许多关于经书上的原文,到了结尾也还在警示着我们,【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这些传递的信息就是信者得救,危机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
非教徒的观众也许看了会产生不少偏见,这也是这部片子评分如此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导演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像我们映射出整个人类社会有可能面临的一种可能,想对我们说的就是未来是充满任何可能性。
从另一角度来看,非教徒的观众何不把它当做一个警钟来看,当我们在遇到大型自然灾难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更加理智一些,而不是成为制造混乱的一份子,我们同时也要学会珍惜,因为没有人知道在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开始后悔,那时就什么都晚了。
神爱世人,是让所有人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不管是教徒或是非教徒,不管是什么教派,什么人,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坚定的信念,不要用偏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那么你就是强大的,那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任何可能!
古董鱼2016年7月
相对于其他的美国灾难大片而已,少了一些肾上激素,可以归类于凯奇的灾难日常篇,这电影的有一个尴尬的时,亲人突然消失,群众演员表演惊吓和悲伤火候不足啊。
看了一半发现时,就是告诉你,你要被获救和上天堂就得信仰上帝,比如女主角明明一开始不信上帝最后突然灾难逼她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我开始一直以为这只是穿着宗教宣传科幻】然而我图样图森破了。
男主角有了外遇,然后灾难降临,她的老婆消失,小情人没有消失,wtf,我还以为最后她上位了,然而我还是图样图森破了啊。
看完了我才发现,我中国信上帝好少啊。。。
不可怕。。。
这片子看过两次了,之所以看两次是因为第二次看的时候已经完全想不起第一次看的情节,以至于以为自己是第一次看。
我对于基督教的宗教片不排斥,因为不信教所以没压力。
或许信教的人看这部片子跟我的感觉会截然不同。
给一星的观众,这一颗星不是给了电影,只是给了意识形态。
这部片子我觉得最多算带有宗教色彩的灾难片,拍的水平中上,特技很一般,在飞机上设置的冲突比较良善,没有设计飞机迫降前就内讧死人的情节。
尼古拉斯凯奇的表演纯熟而自然,他表演我们身边的大叔很有一套。
片子的核心思想就是:相信上帝的人,上帝会救他们,不信上帝的人,自己救自己。
灾难发生了,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人总要拯救自己,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上帝才会存在。
宗教总归是政治的产物,不论是否承认,不论怎样去理解,宗教是为了统治而产生的。
千年的历史,宗教在不停的变化,伴随着统治阶级的兴盛和衰败而变化。
人为什么信教,其实是想给自己的所有行为,找到一个理由。
对和错,早已经无法衡量复杂的人类行为,那么神,就是唯一理由。
神的存在是终极解释,本身就是超越逻辑和人类认知的存在,矛盾也好,荒谬也好,神就是结论。
你无法说服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上帝是不存在的,因为你们本就说着不同的语言,甚而可说是不同的物种。
回到这部片子。
神秘力量令人凭空消失,莫名的恐惧占领了所有的生还者。
人们需要一个解释,观众们知道,或者原著的作者知道,是上帝显灵了。
但是飞机上的乘客不会接受这样的解释,因为他们想在几乎要坠毁的飞机上活下去。
上帝救走了信他的人,把仇恨留给活着的人,如果他真的存在,那么他正在策划一起惨绝人寰的人类清洗,将活着人推入仇恨的深渊。
基督徒们相信,上帝带走他们,是为了保护他们免受灾难与煎熬。
这个结论对虔诚的基督徒来说是福音,对不信教的人来说是荒谬。
还是那句话,这两个族群是难以交流的。
这令我想起了电影《战略特勤组》,究竟什么是正义?
为了救一个人而杀掉更多人,还是杀掉一个人救千百人?
生命可以比较么?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就好像上帝是否存在一样,没有答案。
你怎样想都可以,但是你永远无法说服反对你的人。
这部电影,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部以宗教做引子的灾难片。
结尾人们释然和欢呼,不是因为上帝显灵了,而是因为他们活下来了。
片子是讽刺上帝么?
是讽刺异教徒和亵渎者么?
没有结论,怎样相信都可以,你甚至可以相信最后一飞机的人活下来,也是靠着上帝的保佑。
有些人,在绝望的时候靠着相信上帝而坚持下来,也有些人,在灾难面前因为相信上帝而冷漠的面对所有善意。
文/梦里诗书纵观尼古拉斯凯奇影史,《末日迷踪》无疑可堪为最浓墨重书的一笔,裹挟以灾难,宗教,家庭,爱情多方元素的一锅烩,实则只是一场假以末世灾难为名信上帝得救赎的宗教电影,当然对于早以是剑走偏锋的烂片之王凯奇来说这是一部足以称帝的神作。
诚然尼古拉斯凯奇早已变成了有片必接的烂片之王,但真正可誉为烂中神级的作品,《末日迷踪》必得其榜首,这是一部在家庭爱情剧中上演灾难,在灾难中孕育宗教的电影,苍白空洞的父女亲情展开,全世界同时失踪数百万人,其结果居然是获得了上帝的救赎,而没有信仰上帝的人则只能求困于地球面临灾难,至于这灾难是为何物,电影至始至终也未给出答案,而穿插其中的空难更是一个笑谈,这一过程既无法专一的去表现面临灾难时的人心,宗教命题的附加同样使空难氛围的营造匮乏真实有力的着点。
这部电影的烂绝非仅止于呈现上的平庸难耐,电影所要告解的表现上看是人性和基督教义的思考,但实际上它的内容只是一场荒诞的歪理邪说,假以亲情爱情的附加,无从掩盖其只有诚心信奉基督的人才能得到救赎的传教本质,透过飞机与地面上的种种冲突,其不仅有着露骨对其他宗教无法得到所谓救赎的抨击,更有着对只有从心信奉基督的人才能得到瞬间“赤条条而去”的解救,如此剧情从根本上就无从令人信服,反而令人看到了一种近乎变态的极端宗教思维,对人性的禁锢和自身宗教性的狭隘充斥着这部从里到外一无是处的渣作。
《末日迷踪》从本身上来说就是一个灾难,难以自圆其说的蓝本,冗长无趣的邪说,如此救赎于其说是一场电影,不如说只是一场借尼古拉斯·凯奇噱头蹩脚的传教。
那日子什么时候来到,谁也不知道,圣灵不知,子不知,唯有父知道。
是的,在我们基督徒的观念里,有一个日子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神要来的日子。
那日子要来,那诸多的灾害要来,那数百万的人要提前被提,因为神要审判这世界。
首先,这部片子本身在国内上映就已经是奇迹了,满篇的圣经里的话,满眼的十字架。
影片本身其实并不出众,无非是飞机空难及解救成功的过程,但如果只把他当作灾难片来看的话,不仅它本身灾难性不够大,但就算是足够分量,影片仍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除去最后的解救过程,前面所有情节都在讲述神的话语。
无论是巴克被女记者缠问圣经的话以及克洛伊与妈妈的争吵,在我们信神的人看来是那么熟悉,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真实生活中。
巴克说到一位因灾祸丧失三个孩子的妇女仍跪地感谢神时,克洛伊感到极其反感,这场景不熟悉吗?
我们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
但,是的,我们只能说“感谢神”,不是我们愚拙,而是我们明白,很多事是不能靠解释而存在的。
站在你面前的,信神的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属灵的生活,不能在你突如其来的询问中给出你满意的回答,就像克洛伊的妈妈一样。
影片中数万人突然消失的场景无疑是最震撼的一幕,所有消失的人只剩衣物,其他的人惊慌失措。
神的动作是最快的,来无影,去无踪。
剩下的人无论如何大吵大闹、痛哭流涕,甚至神经失常,都不能影响神的行动。
我们可以看到,当所有的喧嚣过后,人们唯一的解释就是圣经上的话。
那位伊斯兰教徒告诉大家:向各自的神祈祷。
侏儒说:“who do you ask for?
”他们找不到归因,连向各种神的祈祷都没用。
这时那位金发女人道出小时候偶然听到的圣经上的话,才使众人明白。
是的,只有在圣经能解释这一切。
影片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婴儿、小孩都消失了,是的,圣经上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因为在天国里的正是这样的人。
克洛伊的牧师讲了一辈子的道,最后却没有被提走,为什么?
因为他失掉了起初的信心,像孩子一样单纯的热切的信心。
很多人问为什么把它们提走,也许这是神对得胜者的赏赐吧,提前带他们去佳美的天堂。
这是一场全球的城市堡垒!
2035年,就在纽约、东京、以及新德里建造了军事堡垒!
在未来的上海,即将打响关乎地球存亡的终极一战。
为了保卫上海,必须消灭外星人,上海即将沉没!
这个战争,即将打响了!
上海堡垒 海报期待上海堡垒,让全球沉沦!
电影《上海堡垒》中国首部科幻片,2019年,敬请期待!
一个颇有critical thinking 的女主角在数百万人瞬间消失后突然信仰了上帝。
前二十分钟铺垫她的理智,后面一个多小时讲这个消失的过程。
不过从这部宣传片里我没看到信仰,只看到恐惧。
果然宗教作为一种商品,还是靠激发群众的恐惧去售卖......(作为一个对娱乐时间有要求的青年,以后是不是只能用迅雷下盗版片了?
我发现几个视频网站烂片太多防不胜防。
这片腾讯视频上评分七点多...如果left behind 翻译成“被上帝抛弃的人们”,我一定不会点开的,一定不会)
片中包括医院那一段,所有的婴儿消失了,女主的弟弟也是很纯真的小孩,也消失了,再就是男主看了他的驾驶员同事,还有另一个空姐,都是十分虔诚的教徒。
所以上帝带走了这些人,所谓末日到了,就是惩罚活下来剩下来的人。
如果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你又怎么会痛苦?
人总归有一死,人生在世,真的是享乐吗?
你只是不知道死去的人都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感觉,因为没人会告诉你。
男主欺骗了妻子,女主也不喜欢她的妈妈总是说教,还有那个拿枪的女人想带着她的女儿逃走。
那个不顾家庭的企业家,剩下的人都是有罪之人。
惩罚是给活下来的人,让他们痛苦中可以忏悔。
你失去了亲人只是你自己觉得痛苦而已,消失的人不会有任何感情。
也许他们都在天堂等着你而已。
虎头蛇尾。。。。
神棍灾难片,看完的感受大概就是如今B站年轻人最喜欢发的「啊?」。即使不谈此片露骨的传教色彩,琐碎的剧情和劣质灾难布景和迫降特效也够吐槽一番的。个人感觉诡异的是当年为什么放着凯奇其他的光逝和托卡列夫这种常见的批片题材不用单把这部电影引进了。顺便一提,时隔将近十年之后,这电影还出了一个更不堪入目的续集。
无神论者
从战争之王到烂片之王,凯哥你何时反弹?!
怎么样?
看完 尤其结尾 就想问 这片子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感谢神怜悯,给现世警示
披着宗教外衣的瞎扯
2017.11.08 CCTV6
豆瓣快被文艺青年毁了。哪儿有那么差啊,确实一般但也不至于一星吧。看不下去了,决定给个三星。
我不知道豆瓣评分为啥那么低,可能豆瓣就是豆瓣,我看完首映,凯奇也加入了这个片子,特效不错,其实这本小说我也在看,还没看完,跟小说一样,不过完觉得那些人在这是多余的...
仅仅能看
脑洞大开,前半部相当沉闷,突然间吓我一跳,后面的剧情就有些无聊了,期待的真正灾难片没有出现,应该会拍2。PS,凯奇老了
给凯奇!
信基督教的人和纯洁的儿童在各自的生活中被突然消失,不信基督教的人的生活陷入一片混乱,侥幸存活下来却还会迎来黑暗世界的“大清洗”…这么赤裸裸的宗教反科学吗?
idea不错,拍的不行,灾难不够震撼,想刻画人们的心里又很随意,不够感人,怎么也对政府啥的给个说法,地面上场景怎么混乱,世界怎么毁灭,都没有。最后引用圣经以及灾难的那一刻,勉强算有点意思吧,其实可以拍成经典的,可惜了。还有这片子一定不能在阿拉伯世界上映吧。。
宗教之事信不信源于自己本心,理解他人,做好自己。剧情不评了只看脸。女主白色睡衣装好评,灾难前后从粉红工装变成了白色睡衣当观众瞎了吗。男记者圆寸和胡子浑然一体帅气逼人,难怪初次见面就泡到了女主,在机场和飞机上居然也是两套衣服,举手投足都很偶像派。男机长临危不乱气场强大。
Left Behind 其实宗教性并不是重点 一开始的辩论 the girl已经诠释的很清楚了 而接下来故事就是how to live 真的 只要活着
很无聊。不知所云。没看的不用看了。
要不是那首dancing in the sky就给负分了. 第一小时, why's nothing happening. 2nd hour was like, why the fuck has this happened. Cage真的烂片之王总是接这种不知所云的电影到底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