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之前在某个博客看到的那样,我也觉得这部电影叫《西方女巫已仙逝》会更好。
电影是08年上映的,而我是15年10月看的,似乎有些迟了。
没错,确实是迟了。
我以前总是会说,好的书和电影永远不会嫌晚,更不会嫌早。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同理,如果早些读懂某些书,懂得某些道理,我们也许就不会很遗憾地和许多美好擦肩而过。
如果早些看这部电影,我也许就会更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光,会多做几顿她想吃的萝卜肉丁饭,把饭煮的软些;多做几样她爱吃的菜,少放些盐;多陪她去几趟公园,跟她一起散步、打羽毛球...我没想过她会那么快离开我,或者说,我根本没敢想,有一天她会离开我。
可是去年十月九日,她走了。
我甚至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
电影里的小女孩也是一样,没有能够见到外婆的最后一面,甚至在外婆去世之前还没有解开和外婆之间的误会。
看到外婆为她保留的东西,遵守的约定,我泪如雨下。
没错儿,外婆始终没变,对我,一样的爱,一样的牵挂,但是我变了,我变得不再和她亲近,甚至一年也见不着她几次......每次,不,应该说,每次黄昏时看到远方的天空和云朵,我就会想起在外婆家的那些时光,那时的天和现在一样蓝,云朵的形状一样迷人,阳光一样金灿灿的。
只是好像有什么东西永远地消逝了,让过去的一切变得模糊起来。
我把头高高抬起,尽量不触到天空底下的城市,幻想自己是在曾经的、外婆家的黄昏。
可是一切仍旧太模糊,仿佛记忆之门上已生了厚厚的一层锈,我努力想要冲破,却无法奈何,只有放弃挣扎,漫无目的地继续往下走。
为着几个不是特别坚定的信念,比如一个喜欢的作家,一个虚幻的梦想,一本寄托梦幻的书。
然而,一切终究是梦了,不是么?
当某些对你太重要的人或者事永远消失之后。
我不知道,外婆逝去后,对这个小女孩来说会不会是永久的遗憾,因为她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理解外婆,没有去看她。
但我知道,外婆会原谅她,因为她的爱是如此深沉,博大,从她为小女孩保留的水杯,坚守的约定可以看出来。
我的外婆会原谅我吗?
再说说这部电影里的外婆,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高贵的,值得景仰的,她的乐观、豁达、明智和宽容,让一切都多了一些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她的眼中放出的是爱与智慧的光芒。
节奏很缓慢,开端也很平淡,需要一点的耐心。
看到后来,当Mai执着的不肯像外婆低头,不肯说出外婆期待的那句“我爱你”的时候,突然开始讨厌她,觉得她在学校遭受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外婆正在小径上努力微笑目地送Mai的车离开,她的身影越来越小,到了最后终于看不见了。
两年以后,外婆去世了,Mai和妈妈都没有看到外婆的最后一面。
当妈妈叫Mai离开去厨房的时候,我就想到她肯定会大哭一场,果然,Mai刚刚关上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了伤心的哭泣声。
其实她也在后悔,当时没能理解和时常来看望自己的母亲吧。
所以,亲人在的时候,请多和他们在一起。
穿叶过林间,阳光稀疏散落,坐落在乡间的幢式小屋,还有那铺满山坡的草莓,一切 就像是小时候童话里的故事。
当外婆诡秘的语言萦绕在mai的心头,当丛林间那些无法解释现象浮出,当我们都已不再年轻,我们的灵魂是否在低头 看自己?
不管今天是什么七月半什么的,我还是想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没能见到你最后一面。
前面平平淡淡,一直看得不怎么认真,等到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入戏。
看到麻衣关上车门时外婆的表情,眼泪就开始啪嗒啪嗒往下滴,然后一直到结尾就再没停过。
今天心情不好,求个治愈的片儿看,没想到看完心里越是难受。
我知道,因为我想你。
一起拧床单,然后把床单铺到薰衣草上,太美好了。
睡上去的时候,床单上会有淡淡的薰衣草香吧。
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太美好,可为什么我要放弃掉。
每次每次的离开,心里都会难受一阵,可能因为年纪小,恢复了原来的生活,就淡忘掉这不快的感觉了。
只有等到看电影、翻老照片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从没忘记。
多想和你一起生活,一起做最简单的事情,也会很快乐。
即使你不是女巫,即使你可能都不知道女巫是什么,但是你会用自己的方式,让我懂得许许多多。
海报实在是太美好了,以至于让我在看到大半的时候都有些小小的失望。
直到我眼泪跟关不上的水龙头似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五星的。
也许我评判的标准就是这样,会不会让我一次一次地把你想起。
コシノジョカラ ヒガシノマジョヘオバアチョンノタマシイ ダッジョツ ダイセイコウ。
原来你一直记得。
不想读书的小女孩,被妈妈带到了乡下外婆家。
有英国血统的外婆和一座木屋同时出现在森林,就和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一样。
(啊!
我太喜欢外婆的房子,院子和厨房了!
~)外婆的院子外开满了很多不同品种的小花还有蔬菜。
来院子发生的第一件事就做了好吃的三明治!
外婆的品位很好,不仅是室内的木质结构装修搭配文艺的碎花壁纸,连每个餐具,灯具都很好看!
每次给餐具特写,都想疯狂种草!
~电影整体色调偏向低饱和的日系灰,质朴又安静,人物的服装都非常棉麻森系,看起来非常舒服啊,特别是外婆搭衣服的小方巾,特别文艺~小女孩独自在乡下慢慢被大自然景色和外婆的爱所治愈。
山顶上结着大片的野草莓,像是外公去世后送给外婆的生日礼物。
外婆和外公一定很相爱吧,外婆说起外公,都充满幸福~小女孩用铲子在烧锅里翻炒白糖和野草莓的画面,太治愈了,让我一直想流口水。
哈哈,顺便安利了怎么做草莓酱~电影里面也有很多美食的特写,还有放大的咬食物的声音都深深的被治愈!
某天夜晚,外婆讲了一个自己的外婆是女巫的救人故事。
这个故事在小女孩心里马上有了种子,也想努力的成为可以救人的女巫后人。
外婆趁此机会让小女孩开始了“女巫训练”。
在生活习惯上规定早睡早起,有条理的完成一天的时间安排,并且说到做到!
让小孙女的精神意识上变得独立而坚强。
还记得外婆和孙女深夜在被窝里面,讨论的灵魂和躯体,还有生死的对话,让我特别感动。
外婆是有智慧的女人,她慢慢的治愈小孙女敏感孤独的内心。
她对小女孩承诺,当有一天她去世了,一定会告诉她她的灵魂和躯体已经分开了。
小女孩内心的东西有时候像极了我,真希望也有这样一个人陪在我身边,鼓励纠正我所有的缺点,让我懂得真正的人生道理。
最后的最后,妈妈接到了外婆去世的消息,小女孩内心很后悔最后和外婆分开,因为生外婆的气没有对她说“我爱你”。
转身蹲在黄瓜草面前,她看到了外婆留下的字,那是之前在被窝里说的承诺。
刷的一下,我和小女孩一起落泪!!
结束的音乐是手岛葵的《虹》,她温柔抒情的声线让这部电影有了很多最后的情感渲染。
这是一部很小众的宝藏日影,值得多刷!
值得被看见!
~
小时候,看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元一本、一卷5本的《圣斗士》,看到最后与冥王哈迪斯的决战,是在天堂──繁花铺地的天堂。
希腊神殿式的建筑,黑白两色描绘的遍地的花朵以及纷飞的蜂蝶,闪烁着无比的光辉,散发着无形的芬芳。。。
我心目中的天堂彼时彼刻就被定格成了那种样子。
噢对,当然最好再加上一个穿着圣衣的优雅的圣斗士,如同天使的那种。
(星矢这种煞风景的就算了)而今,托上海电影节以及一个星期年假以及一个好朋友的福,得以看到了这部最新的影片,用与日本同步的速度。
于是,天堂仿佛有了更具体的颜色和景象。
天堂,不就是那野草莓山坡、阳光林地,窗台上的薰衣草,餐桌上的三明治,以及住着巫师外婆的田园小屋吗?
真的太美好了,美好的不敢去相信,不敢去憧憬,而只能用理智告诉自己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地方。
到处都是人,哪里找这么美的地方?
即使有这样美的地方,一个人住也会不安全;即使不考虑安全问题,这种地方也不可能通水通电通有线;即使什么都通了,也没有那么可爱的邮递员;即使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了,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根本不允许买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那样美好的地方仍然永不可能属于我,或者其他任何人。。。
唉,看完电影就真的在想这些无趣的问题。
只是。。。
过了两个多星期。
回想起来,会觉得幸福,只要在脑子里面想想就会幸福的那种幸福。
我也许不用纠结那么多了,在心中存一个理想国,已然足够美好。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我的一星扣除在了某些我认为在原著里很重要的细节没有展现出来的部分,还有一些心理描写方面也没有很满意的映衬。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我真的很赞叹导演的眼光,选了一处那么美的摄影地,房子和花园都跟我想象中很像,那条只能通过一部车的小径,抬头看见的树枝们搭起的遮阴台……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美丽的近乎神秘,原作者曾留学英国,所以她选了一位英国的女人嫁到了日本然后发生的这个故事吗?
我觉得原作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无论原作还是影片都提及了,Mai的妈妈与外婆说话时曾提及的,说“……您不能把您的生活方式强加给我和Mai”,这一句话在影片快结束时,曾深深刺痛了外婆,不过有着隐忍品质的外婆并没有流露出神色,只是轻轻的叹息,可我在看原著时,深深的感到了这一点,就是外婆的无奈和伤感,因为她曾跟Mai说,她自己唯一能预见的一个事情,但是她说那是秘密,其实是不想让家人伤感,那就是她两年后的死亡……她希望在她死之前把她认为最好的生活方式传递到Mai的身上。
所以才有了所谓的“女巫养成记”的发生,其实就是外婆在一点点灌输给Mai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以及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坚定努力的信念。
影片中这位外婆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人。
那么善良,纯朴,隐忍,平静,这些在现在的我看来完美的品质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不知道她年轻时曾经历过什么,还是她的男人带给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似乎很早他们就搬进了影片中的村庄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快乐幸福的生活着,即使她的男人已经离他而去多年。
原著中有一段外婆与Mai的对话,是影片中没有展现出来的,我觉得很衬托外婆那令人羡慕的人生观。
Mai说,很多人都觉得被人关注是幸福,比如那些大众明星们,有那么多人的关注可以赚那么多钱,就是成功就是幸福。
而外婆反问她说,你觉得他们真的幸福吗?
没有了隐私,几乎生活在完全曝光的生活中,每天忙忙碌碌,就是幸福吗?
未必……这一简短的对话,和其中折射出的简单的人生观,在我们——这些走过来的成年人——看来是那么稚嫩,就好像刚出生的小猫那样还没有睁开眼,经不起打击。
城市里忙碌的生活,大都市里快的近乎窒息的节奏,这些才是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追求的,即使自己终生碌碌无为,可是能跟“大家”在一起,总是会有存在感,谁在乎在乡村平静的过完一生呢?
可是现代人又都有的焦虑和狂躁使人不能平静,不能沉着,所以从根本上不能幸福,即使有钱了也一样会去担忧其他的事情,何况大多数人一生都处在“有钱了就会幸福”的过程中。
外婆看到了敏感的Mai有着深深的焦虑——对待自己和同学相处的焦虑,于是外婆想把自己经历一生所沉淀下来的人生观灌输给Mai,也可以说是希望她能得到传承,这样外婆觉得她才能始终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所以回到前面,当外婆听到Mai的妈妈那么说她以及Mai决定回去时才会有遗憾和无奈。
原著中(影片中这次也表现了)当Mai问外婆自己是女巫为什么不去预见未来时,外婆回答说,我不需要,我现在每天跟花园一起生活,看着那些草木每天的变化,还有新生出来的嫩芽,是那么美好,每一天都会给我惊喜,我为什么要预见未来呢?
我喜欢未知的惊喜。
大概是这样的意思,这就是纯朴的外婆带给我们的她的简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天不一样的惊喜,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和惊喜,我们现代都市人似乎已经远离很久了……我是昨天傍晚开始看的原著,今天早上读完的,读完之后我哭了,从泪流满面渐渐变为嚎啕大哭。
可能是我一个人在家,可以放开的哭,不怕人看见,也可能是在心里积压了太久的不快,终于可以给我一个发泄的机会了,总之,我哭的连自己都觉得夸张。
其实这个故事看完是让人觉得心里一暖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会那么悲伤,我想这个简单的故事给了我一些启迪,有一些我明知道却一直迟迟不肯也不敢去做的事情,在来到帝都一周年之后,我想我会努力试着去做。
试着摆脱他人的眼光,做一做自己,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何必在乎一定要让他人看到什么呢?
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我们不是女巫,不能像影片中外婆那样预见自己的死亡,可是我们还年轻,我们也还有遇见每一个未知明天的能力,我真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自己可以有所改变,起码,可以变的不像从前那么焦虑和漂浮,可以认真下来,认真的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未来,认真的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
还有,我希望可以做到,平静,这个在我目前看来最重要的人最需要去追求的一种状态,处乱不惊,乐而不淫,就像,影片中的外婆一样……这不算是一篇影评,看着乐吧。
现代人每天都被自己制造出来的化学物质包围,更在吃着无数添加了不知道什么人工物质的食品。
这些东西正在一点点扭曲人类、进而扭曲整个人类的社会。
故事的主人公麻衣,便是在这样的社会中想要努力站直,却更受重压的女孩子。
她受父母的劝告,来到乡间外婆的住处,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以及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外婆的接触,终于开始一点点恢复自己的生命力。
外婆给麻衣的药方,不正是人类在永恒的时间里从自然中不断接受的智慧、以及展现出生活的最基本的意义吗?
早川司寿乃还给读者提了三条建议。
他说,做了这三件事,有了实际的体验之后再去读一读『西の魔女が死んだ』,会对这本书生出更深一层的感动: 第一,吃晚饭的时候,一粒米、一粒米的细细咀嚼,去体会那些食物一点点渗入你的躯体、给你活力的感觉。
第二,关掉家里所有的电器,听一听久违了的寂静。
也许起初你会不安,但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你才会找回长久以来被噪音湮没的“自我”。
三,去公园里,脱了鞋子袜子,用自己赤裸的脚掌去感觉小草和泥土。
也许起初会有抵触,但很快,也许你会有某种感触苏醒了的喜悦。
英式田园风格的小屋,细致而富有情趣的生活,萦绕在祖孙三代间的淡淡真情,理想中的一切因导演的镜头而呈现!
日式小清新之作,恬淡温馨又意蕴深远。
犹如夏日里的一杯清茶,冬日里的小火炉。
相比直译的影片名“西方魔女已仙逝”(听起来很有魔幻或者悬疑感觉),我更喜欢意译的“勿忘我”。
意简言赅,完美诠释了贯穿影片的主线:亲情。
那句“外婆,我爱你”“I know”不知赚足了多少眼泪。
我喜欢这个片子在于,不只有亲情,还表现了好些其他同样值得品咂回味的主题。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外婆家那片隐藏在绿色中的小空间吧!
一. 有关教育敏感细腻的少女Mai不愿融入同班女生拉帮结派的生活而被孤立,妈妈带她去乡下母亲家小住散心。
Mai刚去的时候是个怯懦的孩子,不爱说话,依旧沉浸在自己那个被排挤的小世界。
在爱的指引下,外婆采取了一系列做法,简直堪称儿童教育的典范:首先是鼓励,无时不刻大量的鼓励。
帮忙搬东西了,“Mai,你比看起来要强壮啊”,做草莓酱,“mai,你很擅长这个啊”,“今年有你的帮忙,事情容易很多”,看她画画,“你有很好的色彩感知呢,那个薄荷绿真美”。
小姑娘第一次甜甜的笑了。
其次是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
一方面可以通过肉体的辛劳暂时逃离内心的煎熬,另一方面劳动使人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快乐。
然后当Mai渐渐打开心扉,开始倾诉开始表达自己的时候,外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和支持者。
所谓倾听,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真实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思想;而所谓支持,这就非常需要智慧了,既需要对孩子的信任 (外婆“你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们相信你的选择”),也需要适当的引导,比如外婆开导Mai不要自责的时候说:“mai,我从来不认为你意志薄弱”,在Mai挫败沮丧询问自己是否永远也不能通过女巫的训练做不到一个合格的女巫的时候说“你做的很好,不要这么心急,一些事需要时间的”。
二.有关大自然: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外婆掩藏在密林里的小屋,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而外婆平和的心态,哲学性看待生活的眼光,恰恰也是大自然哲理的体现。
在这里,她们去菜地里采摘新鲜的生菜做三明治,刚下的鸡蛋做早餐;被单洗好后晾晒在草地上,沾染阳光和薰衣草的香味;茶里泡着嫩绿的薄荷叶;采摘野草莓做果酱,正如Mai说:“我们做的果酱, 有房子后面的,森林里面所有植物的苦涩和甜味”。
镜头和语言都美得不像话。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大自然赋予外婆的平和心态。
和Mai平常的对话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珍惜当下,做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对话,一个是关于成为女巫,一个是关于死亡,另一个是关于仇恨和偏见。
关于成为女巫:外婆鼓励Mai的时候说“要成为一个女巫,最重要的是意志的力量。
让你下定决心的力量,然后做你决定要做的事。
知道你可以克服最困难的部分,你不一定会得到你所要的,但试试总没错”,我很欣赏外婆的最后一句,没有心灵鸡汤式的为Mai画一个大饼:你努力去做你就能得到,她非常坦诚的告诉Mai她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但尝试的过程中也总会有所收获。
另一个有趣的片段是外婆说“一个经过训练的女巫,能够看到她想看到的,听到她想听到的”,Mai问“您能做到吗?
您的妹妹是算命师”“我不做那个”“为什么?
”“花园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我感到快乐,日复一日。
因此我不需要去预知它们”。
睿智的外婆,真正活在当下。
“然而我确预知一件事一定会发生,仅此而已”“是什么?
”“是个秘密”。
这不就是人生么,对生活,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死去。
那活着的时候不妨活在当下,而非未来的美好愿景或者对未来的担忧害怕中。
关于死亡:“外婆,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我不知道,我还没有真正死过”“我曾经也问过爸爸,他说,人死后一切就终止了,他说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我说,即便我死了,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而每个人还是会继续照常生活。
然后他说,是的.”Mai真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这么小就已经开始思考生死。
说着这话的时候Mai有一丝哽咽。
都说了解了死才能更好的生,凡人所想,到头来不还是好好活着么?
活着,意味着感受爱与被爱,而一旦觉得自己其实微不足道,自己根本如尘埃毫无价值,小Mai的心里非常的痛苦。
这时的她急需一个智者的安慰。
还好有外婆“Mai 过来,让我告诉你,当一个人死后我所相信的会发生的。。。
当人死后,灵魂会脱离肉体。
我相信灵魂自由了,即使与肉体分离,灵魂还有很长的旅程必须走下去。
”善于思考的Mai并没有善罢甘休,她不停追问“我的灵魂是我的?
”“你的灵魂和你的肉体组成了你”“当我死了, 我思想的那部分会怎么样呢?
我最害怕的是,我的思想会消失。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在饥饿的时候脾气会变得暴躁?
那是你的肉体在影响你的思想。
因为肉体的消失,你不能说所剩下的就和现在的Mai一样。
”“那我不需要这个肉体了。
感觉就是我的肉体让我痛苦、”“但是Mai,因为有了肉体,你的灵魂才能感受到事物。
”“如果不感受到事物,你的灵魂就不会成长。
”“我的灵魂不成长,谁会关心这个?
”“你可能是对的,但那才是灵魂该做的,它们无能为力,就像植物必须朝向太阳,灵魂也渴望成长。
无论如何,拥有肉体,可以得到很多欢乐,难道拧干这些被褥,并放在薰衣草上晒干,没有让你感到快乐吗?
当你在某个冬天,感受到一束温暖的阳光,或者夏日里的一处凉爽的树荫,你不会感到快乐?
或者当你在单杠上翻了第一个跟斗......”Mai焦躁的情绪被抚平,安安静静聆听着外婆的话,沉浸在那个宁静喜悦的世界里。
最后外婆俏皮的说”当我死了以后,我会告诉你.””你会?
嗯。
我会找个方法来告诉你我的灵魂脱离了肉体,但不会吓到你.””好的” 这时祖孙间最秘密的约定,关于生和死。
死并不是一件所有一切都结束的可怕的事情,也不是所有烦恼全部解脱的可喜的事情。
关于仇恨和偏见:这是全片最激烈的冲突,甚至外婆在愤怒之下还失手打了Mai一耳光,这也直接导致了Mai和外婆暂时的决裂,片尾外婆去世后她才说出冲突之后一直想说的“外婆,我爱你”。
起因就是Mai认定是继发现中年大叔偷窥妈妈的车,怀疑他家的狗偷了自己家的鸡后,认定他所谓的运点泥巴根本是在偷自己的花草破坏自己的小世界。
外婆尝试去安抚Mai的情绪:“Mai 尝试去理解。
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但此刻让我担心的是,你的内心充满了疑虑和仇恨。
”“我认为只有真相才能解开它们”“会吗?
我认为那只会造成更多的愤怒与仇恨。
那种能量,使一个人疲倦,你不觉得吗?
”刚开始会觉得外婆是不是太善良过于好心了,但后来我才明白外婆的重点不在于一味的原谅,而是在于你对自己情绪的觉察,换句话说,需要理解的不是那个男人到底做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极端的感情中,这时候的思考和决定通常都有了强烈的偏见,你要明白此时自己的不理智,而避免一时的冲动。
结尾伴随长镜头的拉远, 外婆的身影在一片绿林里越来越小,一个转弯,终于不见。
Mai沉默着,她期待的和解自己终于还是没有勇气去达成。
Mai的独白响起,渐渐消失在回忆里“外婆希望我能说出来“我爱你”,就像在争吵发生之前那样,但我做不到。
”回忆消失,紧接着的是现实中的大雨和外婆病危的噩耗,等赶到小屋,外婆已经走了。
她没有忘记和小外孙女的约定,Mai在种满盆栽的暖房里发现了玻璃上的字:“来自西方的魔女,去到东方的魔女。
外婆的灵魂,成功的分离了。
”和Mai一起,我也会心一笑,随即却哭了。
Mai大喊出藏在心底两年多的愧疚:“外婆,我爱你!
”影片最温暖治愈的一点来了,房间里传来外婆带笑的声音:I know。
结尾附赠一个小彩蛋,Mai和外婆关于做自己的对话:“即使我换了学校,班级,我还是无法解决我是一个异类的问题我还是无法走出森林无论我往哪儿走”“一个女巫学徒,不能独自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他们”“但我认为问题也出在我身上我是想成为一匹孤独的狼,还是群体中的一员”“你何不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
告诉你自己,什么选择是对你最有益的明白你要的是什么,然后不要回头就像一株仙人掌,选择不在水中生存一头北极熊选择不在夏威夷生活,而在北极但谁又会质问它们的选择?
”PPS. 一日我电话外婆的时候说:我最喜欢我们外婆了!
她带笑着,用那种我都可以想象得出的慈祥的眯缝着眼的神情说:“我晓得, 我晓得嘛”。
好暖心
无知又天真的小孩没有这样的外婆
一直想看很多年苦于没有资源,b站上找到很多想看外面没资源的日影佳片,各种欣喜…中文译名怪怪的,不如直译西方魔女已仙去之类的。山间小屋理想生活
如果能更细致的描绘祖孙二人的森林生活,会更好罢。为什么非得走闹个别扭然后离开,再释怀,这样的路子?
还是喜欢西方魔女已仙去这个译名。要变成一个老魔女啊~。
属于很无聊的小清新电影
很平淡的剧情,我喜欢平淡的剧情,但是这部剧情让我有点索然无味
这算啥?是要探讨死亡,思考人生吗?剧情太垃圾了!!!很多行为不符合人物设定啊!那么有涵养的老太太生气了就是给人一嘴巴?太无力了。她妈跟她姥姥感情挺好的,日本的节日也不少,2年了一次也没回去过???不合理啊!就小女孩“敏感”这个设定非常准确,因为这么有爱、宽容的家庭还能长出这么阴郁的性子,是真敏感啊!~~~老太太走路有点踮脚尖?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的狐狸老太婆。穿衣打扮是刻意往动画、影视剧固有的魔女形象上靠吗??整个片充斥着太多的刻意!想打1颗星——很差,但是风景是真不错,所以2颗星。PS:家里有2棵杏树,结了果送了亲戚朋友后还剩很多,比电影里的野草莓多多了,自己做了杏酱,是要放糖,真用不了那么多袋,而且也不光是要放糖。编剧多体验体验生活吧。
1.北極熊不選擇住在夏威夷 而選擇住在北極 有人質疑過它的選擇麼?2.婆孫間的關係和影響往往更加微妙 3.做果醬原來要放那麼多糖!
论外婆的发色为什么不一样。
以为是个童话故事,其实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故事,孩子遇到的成长问题,突破改变还是选择勇敢坚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度过生命里每一个低谷期,都是这个影片想表达的。我觉得不止是去外婆家过假期休养这么简单。小时候会遇见瓶颈期,三十岁的时候还是会遇到瓶颈期,我们如何与瓶颈周旋,最终胜出,走向更广阔的前方,倒是更重的。
🎬2021年心目中(6)部推荐影片!一时间写不出很文艺的话,就想说外婆是个热爱生活的英国女性,活到老精致到老永远优雅有智慧没有错!女孩冷暴力被孤立等等校园经历很有代入感,外婆有个童话般的家,有个牵挂思念的丈夫,我认为女孩很庆幸有个世外桃源求得片刻安宁🥪,她可以静下心来感受世界感受自然。永远爱日本治愈系电影!节奏依旧很舒服,日影总能细致刻画人物性格和抓住观众们疲倦厌世的心!记住,独自生活并不孤独这是种境界是种美!
日本家庭片的终点就是和解,只要有问题最后一定都要和解上,哪怕最后人都没了,还要通过风完成和解。勿忘我的花的那个点很不错,一个美好的误会,和全片魔女的点也能算呼应上,但就是最后交代它不是勿忘我略刻意,这个花开了,和那边当时结果了也可以对上,都是类似死后遗赠的东西。 2022-6-18看
如外婆这样的魔女有的时候都无法冷静。所以我们普通人更要接受资质平平的自己啦!做魔女的基础,其实也是所有大人物的基础,就是安排好自己的日常,成就在这每个平凡的日子中积累。日常很重要,日常是生而为人的精华所在。日常过得好的人太有力量啦!!母系社会太温暖啦!有这样的外婆要什么男人。整个片子里的男人要么粗俗不堪,要么使劲融入(还需要让女方放弃重要的东西)啊,现在的社会竟然被这些人所把控真是让人气恼。努力啊!成为像外婆一样优雅又有力量的女性!!!唯一的缺点是外婆在这乡下一辈子…但是人各有志啦
其实整个戏感觉很好很森但是我是受不了外婆西魔女那副尖嘴猴腮的不和蔼像
在众多的温情治愈日系中,观影感受…一般。
确实是小清新,可以冲着题目去的,请问魔法在哪里啊。。。。
可能是我看的那个视频太低清了吧,美感不够,故事平淡
“你外公死后一年,这里才开始长草莓,就好像是他送来的礼物一样。因为那一天,当我第一次在这里发现大片草莓时,恰逢我的生日,你的外公从未忘记过我的生日。”除此之外 我觉得 这部电影里 有最好的生命教育。
一般吧,不喜欢那样的小孩子
很淡很淡的故事。我想拥有一个森林小屋,隐居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