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

河山,Homeland

主演:王新军,秦海璐,韩立,王文绮,李雪健,张嘉益,辛柏青,尤勇智,姚刚,王辉,申军谊,赵亮,桑茗胜,孙大川,徐雷智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河山》剧照

河山 剧照 NO.1河山 剧照 NO.2河山 剧照 NO.3河山 剧照 NO.4河山 剧照 NO.5河山 剧照 NO.6河山 剧照 NO.13河山 剧照 NO.14河山 剧照 NO.15河山 剧照 NO.16河山 剧照 NO.17河山 剧照 NO.18河山 剧照 NO.19河山 剧照 NO.20

《河山》剧情介绍

河山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西安事变时,因率部抢占赤水河扭转事变局势的卫大河被贬回乡。抗战爆发,他重返前线,被派往由国共两党共同组建的中条山游击纵队,面对各种势力的相互倾轧,卫大河依然屡建奇功。在八路军团长高晓山、我党地下工作者付洋、姜雅真等人的帮助下,在与日军进行了骑马山、雪花山、永济血战及保卫根据地等一系列残酷斗争后,卫大河经历了从反共到亲共的人生蜕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高晓山牺牲后,卫大河为保住游击纵队与国民党顽固派斗智斗勇,同时率陕军在中条山地区英勇抗战。他熟练地运用游击战术与日军周旋,迫使杵村久藏无法出兵,彻底粉碎了日军西进的战略企图。最终率残部于贵人峁牵制日军主力,宁死不降,血战到底,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落头氏之吻警察李“酒瓶”幸运贩卖机料理往事:江户时代的老菜谱极速战将女人的阴影柳林风声乐园追放袁崇焕重启之深渊疑冢绝命复仇癫狂哥永远不要放弃生吃兰陵王圣诞王子盗影谜情向阳的日子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T教授第三季圣诞狗狗1:全面搜寻如积雪般的永寂爱·老家孤舟印度夜幕死亡录像2白王后谢瑶环传奇之西天胜境魔力蕾丝垫我的青春你来过骚扰游戏

《河山》长篇影评

 1 ) 神剧之王终于可以为自己正名了!

已经看了近三十多集,剧情可以,不过不失,在这几年的抗战剧里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至少战斗场面比较真实,人物角色塑造到位!

播出前宣传这部戏是王新军花五年时间打造我信了!

作为一部献礼剧算对得住观众,演员演技一直在线,剧情不拖慢,体现中国抗日军人的精神气,三星稳了!

衷心希望该剧不要烂尾,同时也期待下一部王导的作品能拍出更具良心剧的水平!

 2 )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看到28集,泪目几次。

这是我看过最不八路的抗日片,说不定也是最八路的抗日片。

剧情需要集中精力去看,敌我双方会反复试探斗智斗勇。

守土开疆,民族危重之期靠的不是狡诘,不是抖机灵,寸寸山河鲜血晕染。

掘工事,迎炮击,没有手榴弹炸飞机,步枪也不能击落轰炸机。

肉搏的时候,敌我都会随手抄起烧焦的木梁。

掩护火力下日军会胆怯。

日军会精密设计,步步为营,双方指挥官需要审时度势揣测对方的军事意图。

日军不仅仅装备精良,头脑也是武装过的。

国共在抗战期亦敌亦友高晓山除了智慧,还有很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东北军不战而退,虎狼之师如何在乱世消退川军,晋军……主角陕军也是抗战各路友军之一,我一直在想枪杆子出政权,大概就是乱世总结出的铁律。

主要演员都揣摩的很细致,虽然难免有主角光环,部分情节也有些套路。

但瑕不掩瑜,这才是抗战题材应有的思考。

强烈认为应该获评更高的分数。

 3 ) 2019年度值得推荐值得看值得追的《河山》

已经不习惯每年度没有一部值得追的抗日题材电视剧。

《河山》追剧到25集,我不追求电视剧抗日战争场面有多么真实和大手笔,只要求让观众感觉真实,而不是让我们感觉是傻子给傻子们拍戏。

画风符合秦式质朴有力特点,台词很严谨,卫大河主角思想转变的主线很清晰很真实。

思想的问题绝不是一个事儿就能转变的,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是一个量变飞跃的积累阶段。

25集陕军守永济的可歌可泣非常到位。

李汉桥司令承包了全部笑点,段德武的思想倾向非常明确。

新剧情会非常好看!

推荐!

 4 ) 卫护河山,山河护卫——优劣并存是常事,无需拿“抗日神剧”成见来以偏概全

偶有粗糙大体好看,觉得可以看。

人设方面前后比较稳定,片内人物各有各色。

大体上一条主要剧情线挺顺溜的,尽管仍有部分情节刻意感明显感觉不顺畅,不过不是“抗日神剧”,所以也值得一看。

所附图大都是用手机从电视上拍的,清晰度感人预告!

战争场面颇给力,举个栗子——别的片里鲜肉片酬九成九道具花费零点一,而到了《河山》这里是反过来的样子,夸张是夸张了,不过这场面效果是的确不错。

有粗糙的地方,对比“手撕神剧”还是不错的。

尤其戏骨,赏心悦目,一动一静,耐品有味,真的是享受,这和小鲜肉有颜缺演,有区别,直观区别。

而看到结尾,感觉卫父老汉的形象也最是丰满完整。

这几年抗战片陷进“神剧”的怪风里。

《河山》可算是抗战片中的一股清流,自《亮剑》以来,少有的一部能让一家子人都少有“神剧”此类吐槽的抗战片。

没看此片的时候,脑子里满是“抗日神剧”的印象,这看还是不看?

是个问题。

看还是不看?

带着“抗日神剧”的成见,去最初自然是本不待见的,而找其他片子替代未成,也就这么跟着,有一会儿没一会儿地断续看下去了。

这一看倒有不少意料之外的小惊喜,众口难调,也在某一片段一堆吐槽。

既然是抗战片,说说敌方日军。

嗯,不赖,威势拍足了——一言不发,把战俘叶贤之吓得豆大的汗往外冒。

没在这方面关注太多,有模有样有时可鉴的抗战片,合理纪实就无话可说。

日军军官

《枪口》中死于日军刀下的田臻饰演的地方警察马德成成了这剧日军,眼熟,还挺有模有样卫大河,本剧核心,陕军团长,浓眉大眼粗中有细憨中带皮。

说话干净利索,“回”,“滚了”。

这个角色形象,刷新了我来自于《亮剑》中楚云飞带给我的国军军官的印象,也不同于以往其他片内的扑克脸一概形象。

陕西大柳镇人士,满脸憨实内含精明,王新军浓眉大眼的形象带着陕西口音,做人行事灵活有余。

可也在守护永济一役人员伤亡殆尽——也是在这一役之后,打仗始觉寒心,经父开解,磨圆了棱角,除了打仗有勇有谋之外也开始分出一部分心来躲着扯皮/开始扯皮,而本心尤其未变。

铁血温情卫父,初见时心道是个平常老汉参演,低眉顺目卫家之主,嗓音低沉倒也是铿锵有力。

看到这里倒有个插曲,老妈说“宋江演的”,除了老妈其余人员则真的是不以为然不以为然不以为然啊,直到问度娘之后,我的内心是:震惊……记忆里看过的宋江,印象里的关键字首先传来的,自然是“英气”,对比起来这个卫家老汉,如非提醒真的一点没想起来。

比起佩服自己的记性,嗯我选择佩服演员李雪健的演技——演什么是什么。

除了这个老演员,三德子赵亮的出现也是听让我惊的——这个川军团长阔以啊,灵性灵性的,又没认出来。

演技秀

喝杯水酒压压惊永济一役之后,算是卫父集中出场的场面,大柳镇随卫大河从军子弟,殉国者数百,满是悲伤的气氛。

这个时候,处于悲伤氛围中心的卫父,一目一行,悲伤在无言中弥漫。

战争年代,大柳镇大族乡绅,一家之主,圆滑行事之外也犹有胆气。

虎父虎子,有先礼后兵直面赛翼德在先,这时也有担当有魄力,人格魅力。

卫大河多次以大漠卫家枪为荣。

卫父果真也是好汉,戏里没有这么说的台词,但是他演出来的,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么个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好演员了。

好看耐品,琢磨有味。

感情戏方面,还算蛮合胃口。

儿女私情场面偶有,观感嘛,不至于抢了“卫护山河”的主题,小小穿插感情戏,算是有趣。

看到高参谋的感情戏,心里只有三个字:齁得慌。

不得不说ㄟ( ▔, ▔ )ㄏ那个“袄破了帮我补补,就只你补”的委婉表白说法挺新鲜的,合乎高参谋的文风,不过你这八字虽然都捺完了……平常,含蓄点不好吗?

其他感觉还好,在他感情戏这面儿觉得……果然还是齁得慌。

ēn……

说说其他的人物,那个“主角之敌”贤之和“立志军需官”的李司令,都没有让我觉得尬,甚至我还觉得李司令演得阔以,无能又怂,志向咸鱼混日,胆小怕事偶尔逞无能,还蛮有趣,无能又好算计,惹憎。

“主角之敌”在日军牢房种豆子……大的汗,肢体语言丰富,关键是日军官一字儿没问,一时让我忍不住笑喷,有趣有趣,“你也有今天”,窝里横的主角之敌。

不紧张不紧张,我叫“不紧张”李雪健演得一流,卫父老汉没的说,耐看。

军官千金白净地很也说得过去,但是但是但是,战争年代的村花翠姑是不是白净得过头了?

说起来,村花翠姑,也倒不如村姑翠花念得亲近接地气些。

看李雪健所饰卫父老汉形象颜行眉目全然自然,再看王新军浓眉大眼笑骂随意的憨中有精的军官壮士形象,又如赵亮所饰川军团长在“卫司令”笑指“徐团长”和贤之一派走得很近时灵性地微微拉开距离一幕。

再看村花翠姑觉得很违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灵也不是这么个水灵法,和村里其他女的差距有不止一点的大。

按照正常逻辑来推,本想着持“男女平等”、“谁说女子不如男”理念的翠姑,至少是下地干活不服输男人的实干派吧——风吹日晒都不怕,一股劲头在心间。

结果,这个人白净水嫩得,脸好像能掐出水来,和在校的大学同学倒是神似了,和“翠姑”不服输的农家女角色感觉差好多了,能不觉得违和吗?

到了后面开荒军人种地的情节,一堆人拿锄头,也是这个“翠姑”拿的姿势别扭,农家人亲评——“拿着的姿势跟使不上力一样”。

翠姑爹

翠姑卫大河的干儿狗娃的演艺都没让我像看翠姑的时候憋这么一肚子吐槽,狗娃演技阔以,看好。

以及,卫父面对赛翼德的时候圆滑行事好言先礼,敞大门手拿菜刀从容对峙后兵,不仅木有突兀的反差感,我觉得更丰满了这个大柳镇曾经耍枪的大族老汉血气犹在的形象,如此血气犹存,后面永济一役之后,有担当的形象也不显得突兀了。

以及配角刘不准一角,就觉得很自然,不抢视线,锦上添花,三次回镇则在我看来,更突显了,战争的残酷。

而最后一集血战到底。

也通过对白刃战的近距离镜头特写,也突显了这一点,所谓战争残酷,所谓斗气斗志。

与对比而言,翠姑就……@_@看着别扭而且多余,仿佛穿越女一般突兀地现身在这个时代不属于这个故事,而不是别的演员那样,融入这个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的表演。

高参谋演的负伤临终那场戏,死戏就像周星驰《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死”一样,演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然而给我的观感偏向好假。

43集战后满身伤,被卫大河扶起来时,动作是,“眼睛刚开眼皮就活灵活现地睁大,有力而且毫不生涩地转向卫大河”——ēn……当时的确逗笑我了。

高参谋的确是重伤将死这样的剧情没错,向我传达这样的信息,却不是靠演技而是靠满身的红涂料。

可以了可以了看完其他的“抗日神剧”,再看这个,感觉还行,瑕不掩瑜吧。

然后,期待这样“非神剧”的抗战片越来越多吧。

感情线这回事,片内卫大河东感情线演绎很舒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毫不齁腻:)这不就好了吗?

老演员穿透力直击内心深处,震撼得起鸡皮疙瘩,戏骨戏骨,名不虚传。

卫父麓翁放松地演,自然而然,不拿劲不刻意,很自然。

自己投入,也让观众共鸣。

我觉得这就是好演员了。

悲凄得动人最后的大结局,有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戛然而止就是,感觉东西没铺陈完,人物命运还未述尽,就没了。

而意犹未尽则是,铺述完了,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5 ) 跪求男主领盒饭,卫大河啥时候牺牲

一星给导演和卫大河的,感觉男主是傻逼,智商完全没有,迫切希望他领盒饭,赶紧让高晓山当男主角吧,一个男主角拖垮一部戏,其他1⃣️星给演员的,求求男主智商高一点吧,真是个纯纯的傻逼,也不知道导演自编自导咋把自己整成一个傻逼角色呢,尤其是里面姜怀柱居然说卫大河是个将才,我笑了,连给李云龙擦鞋都不配,希望赶紧转变智商谢谢。

 6 ) 值得一看

国与家,河与山!

蛮夷侵入,烧杀掳捋;戮我百姓,毁我河山!

万众一心,团结合力;百战驱敌,拯救中华!

本剧属良心剧,有场面有人物,有暗战有计谋,有人情有奸诈,有大局有细节……尤其是那封家书,气势、胸怀、热血、泪目。

大柳镇的百姓是好样的,三秦大地的百姓是好样的,中华民族更是伟大的。

老卫在族人面前骂倭寇“杂种”时,我含着泪笑了。

值得推荐👍(要是缩减到40集左右,就更好了🤭)

 7 ) 去年《风筝》,今年《河山》,好看,感人……

大柳镇里卫大河,血练成刚终成仁,保家卫国杀倭寇,一曲荡气曲回肠。

土生土长高小山,根据地里觉悟高,为救大河报国亡,传播信仰美名扬。

卫父关中一大户,国难当头深名义,带领族人捐丁粮,教育三子成大事。

关中刀客赛翼德,有情有义做二哥,奋勇杀敌冲前阵,一把宝刀留美名。

川军本是热儿郎,怎奈败仗把心伤,联合血战显本性,一句大哥泪两行。

徐团仿佛身边人,随波逐流不显情,生死战斗出本意,雷声炸起特战亡。

老段一身好武艺,英雄相惜配大河,默契搭档心意通,早已革命撒热血。

游击纵队李汉桥,吃喝玩乐买官忙,突结命令上前线,插科打诨攘外敌。

 8 ) 抗战战争题材好剧

豆瓣首评,这部电视剧很好看,推荐大家看,本来跟着老人随便看看,结果被剧情吸引入坑了,是近年不可多得的抗日好剧。

第一,我觉得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历史,让我们看到历史上共产党怎么在抗战期间在复杂的环境中由弱小走向强大;第二,拍摄地点选在山西,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有代入感;第三,服装发型没有像其他抗战神剧似的出戏,说明剧组很用心;第四,并不是男女主一味的完美逆天开挂,保留了人性,实名不喜欢打狗棍,娘道;第五,方言,十分喜欢这种带方言的电视剧,提现真实,虽然有的地方用,有的不用不太完美,但是剧组的努力了;第六,演技,主演演技都在线,微表情也到位,群演有时候也很出彩。

希望这个剧后期还能保持水准,现在每天回去就想着追剧呀

 9 ) 抵制小鲜肉,做良心剧

本剧的剧情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人的思想和面对外敌入侵时的态度。

故事也比较尊重历史 ,一是反映了东北军后来的落魄和地方军的不公待遇,二是反映了国共合作,三是客观记录了中条山战役剧中都是老戏骨,没有小鲜肉,可谓是时下娱乐界的一股清流。

中国影视剧应避免过度娱乐化、商业化。

把影视看做艺术,而不是商业,正所谓“娱乐至死”。

 10 ) 一寸山河 一寸血——背后的故事

很久没有写影视剧长评了,之所以大半夜还一定要空出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出发点还是一个——希望网友不要错过了一部还算可以的作品,前13集3.5分,前19集下降为3分。

如果现在给分数的话,分数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有些剧情太套路,从7分打基础下降为6.8分,继续后面看发挥。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抗日,最开始的时间点是西安事变,之后就是国共合作,从50集的篇幅来看后面肯定有主角投共的桥段,这个是老套路,自不必说,我为什么要推荐这部剧,最大的一点就是用创新的视角来看抗日战争的残酷性。

1、各自为主的军队之前很多的抗日战争都在一直拉呱国军如何抗日不力,蒋先生如何消极抗日,但是此片却侧面道出了一个真相——蒋某人军权不实!

东北军、陕军后面的川军、晋军,还有直属的中央军,都是捏不到一块的疙瘩,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有自己要效忠的“领袖”,比如少帅,比如杨主任,尾大不掉。

护国运动、两次北伐等等实质上都没有让地方军阀真正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而是表面上“臣服”,实质上就和唐末的藩镇节度使没有区别。

攘外必先安内,老蒋真的是只是针对红色政权吗,还是打着“安内”的名义,将分散的军权收回来,中央一盘棋。

如果从这一个角度考虑,是不是西安事变的角度就可以变得很微妙,地方政权向老蒋逼宫,不仅仅是为了“抗日”,更大的背后原因是“害怕被削军权”,从后期来看各军整编换防,正是这个意思。

2、战略和战术高晓山说的游击战16字决,其实是主席为代表的集体智慧,高度浓缩各种经典军事思想,结合“麻雀战”、“挑帘战”、“破袭战”等等实例,其实也是《孙子兵法》活学活用的代表。

但我们要说回来,游击战通常使用在以弱胜强,比较迂回的某次战斗中,而大部分战斗,或者说决定战争的主要方向的还在于正面战场,这也是为什么以卫大河一直看不上高晓山的原因。

通常作为一个政权很少立足于山地,所以占山为王的一般叫匪,而在平地上建立政权和城邦的是大趋势大主流,所以在平地上攻城略地的主要还是靠正面战场。

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正面战场并不意味着硬刚硬,也可以用战略战术以弱胜强。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也就是为什么《亮剑》中的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下下之策。

而以少胜多,通常第一招就是离间计,让敌人内部有隔阂,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段德午、三喜和卫大河已经有了分歧,接下来因为蓝衣社的各种昏招,会使得整个混编师产生整个方向性变化。

3、军事主导权从最开始赤水河一战,我们就可以看出“县官不如现管”,卫大河不听直属上司的命令而是询问脾气相投的“宋师长”,于是阻击中央军。

那么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蒋先生进驻中央军把整个陕军、东北军打乱再混编抗日呢?

红色政权是不是也在为了自己政权活下来,而加入到“兵谏”委员长的队伍中?

就算没有日本人的挑唆,还是变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

而最初的混编,和被日军打散了之后混编有最后的区别吗?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军和红色政权对待地方老百姓的不同态度而起到的不同化学反应。

作为当时主政权的国军,主观认为老百姓支持抗日就应该捐粮捐钱配合军队,而红色政权认为自力更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群众路线更能团结老百姓,为统一战线打好基础。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意识的区别,因为蒋先生还存在军政府的思维,他理念是“军 政 党”这样的次序,所以用他军人的思维模式在管控国家,导致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汪伪政府、军统与中统派系林立、法币贬值经济危机等等问题。

而为什么红色政权虽然也有成长的阵痛和曲折但是会一直持续下去,最核心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理念是“党 政 军”这样的次序。

高晓山被作为“政治工作”的参谋长来参加国共合作,就是因为政治工作做得好,什么是政治工作,就是统一思想,把握大方向。

4、征兵的博弈这个小标题的出现很多人可能会有困惑,征兵不都是国家供养吗,有啥好博弈的?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翻看历史会发现这样的军队番号——岳家军、戚家军以及木府军(土司)、湘军(曾国藩)等等。

我们往往会看到军队领袖人物的精神感召力远远大于他们本身的官方职务所带来的影响力。

岳飞之死有很多的猜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功高盖主势必被打压,要么杯酒释兵权,要么莫须有,要么含恨而死。

同样,戚继光虽然是抗倭名将,但最后一朝天子一朝臣,失了靠山病死老家。

木府遭遇改土归流,湘军几次冷遇又几次起复,真正的原因在于当权者在征兵制与募兵制之间的平衡。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关于军权一直都是个很奥妙的问题,理论上一个国家的军权都高度集中在统治者一人手中,但事实上统治者不可能动不动就御驾亲征,所以势必军权让渡,而让渡的尺度就极其微妙。

以清朝为例,吴三桂西选, 年羹尧年选, 隆科多佟选最后跨越简单的募兵向国家人才选拔制度伸手时威胁到皇权于是都被绞杀了。

征兵和募兵的最大区别在高晓山和卫大河在对老百姓要不要参加抗日战斗中体现出来。

卫大河认为战争让老百姓走开,让职业军人参加,没有受过训练的老百姓容易添乱;高晓山则认为全民皆兵,将老百姓先训练成民兵然后向军队输送新鲜血液成为正规军。

发展到当今社会,也就是义务兵和雇佣兵两种不同发展流派。

在派系混战时期,军阀不仅手握当地的行政权(包括税收),同时也掌握了当地的“征兵权”(抓壮丁),而对中央政府来说这些军队遥不可控,不过是军阀们的个人武装,也就是募兵,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军权之争。

5、为什么要建根据地首先吐槽一下剧情的拖沓,我已经看到19集了,还在那里绕呀绕,多余的剧情太多,本人不爱看感情剧,本人要看烧脑的抗日剧;几个人加起来都100多岁了,你侬我侬的,又不是偶像剧,又不是乡土剧,能不能来点干货?

征兵与幕兵之争衍生出根据地之争,核心是国军和红色政权对阵地战还是游击战的不同理解,开篇我们就强调了占山为匪和平地建邦的区别,所以卫高二人的军事战略产生了分歧是必然的。

从这几天几集来看,高晓山以军民互助来体现根据地的好处,这个设定有点bug你才来几天,就当一家人了?

从剧情来看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太夸张。

真实的情况,还是先派一个特派员,到村里做“教书先生”给大家搞文化课,然后动员青壮年劳力农闲时间组成团练地方武装,就如赛翼德这类的被收编,之后壮大乡兵几个村连成一片。

一个凉水村只是一个据点,不能称为根据地,陕北根据地是多么大的一块,全盛时期辖区设有赤源、秀延、延川、延水、绥德、清涧、佳县、吴堡、神木等九个苏维埃县治。

既然高晓山建的是微缩版的根据地,那么根据地到底是个啥?

说白了,就是以农村为基础的军事指挥中心地。

于是我们回望历史,这不就是屯田制吗?

政权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徵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也就是说建设根据地就是以农村为补给的大后方建设。

战时全民皆兵,闲时全员为农,既解决了兵源问题(打破征兵与幕兵的困局),又解决军需补给问题。

同时最最重要的解决了一个思想问题,打仗为了谁!

和职业军人不同,以民为兵(卫大河)最怕的就是小农思想,保命逃跑为先,不听命令,但是根据地的建设就是把他们绑在同一驾马车上,保护根据地就是保护自家一亩三分,他们不得不为自己战斗。

PS:两个主角的名字——卫大河、高晓山,好一个河山,好一对大小。

又PS:我的大学时代,毛概、邓论、马哲三大通识课程里只有毛概飞越及格线,其他都是90多分,那时候毛概怎么背也背不出来,在三九大雪地里我裹着被子都背不出。

可是等我后来看了一些老的军事电影之后,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后面甚至给本科生讲毛概,他们都觉得我讲得课超级有意思,场场爆满。

我想这可能就是书本高度凝练没有很好地把毛概的精华用浅显地方式传递给大家吧,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更好地为大家解读。

未完待续

《河山》短评

真心认真看了 的确不咋滴

7分钟前
  • 乐呵呵
  • 很差

又一神剧

10分钟前
  • 子佩
  • 很差

高晓山真的不是撒贝宁失散多年的表兄弟吗

11分钟前
  • me2shy
  • 还行

李雪健演啥我都想哭😭😭

16分钟前
  • 推荐

李雪健老师的戏份好像每场都看哭了😭

18分钟前
  • 夏日、流萤
  • 还行

好家伙,导演兼男一号简直就是个战争贩子,全是拍的战争片,一大半是抗战神剧,真是佩服他的执着

20分钟前
  • 心宽体瘦
  • 较差

好的地方有多么的好,那差的地方就有多么的差。初一看是有近年来最佳抗战剧的样子,讲西安事变,大格局用小人物展现极佳;地方军,陕晋川子弟抗日豪情;派系之间暗里较劲,劣根性不言而喻。实际上这些比例很少,更多的是糟糕的难看的部分,例复制李云龙式的男主豪仗、宋江式的男主光环、跟自己老婆玩中年玛丽苏、大河跟小山之间暧昧的男男CP、没有一场扎实的战争戏、部分选角糟糕至极包括高晓山,最后啊,这不是挽民族大厦于将倾的主题,而是,男主通过变形记爱上了曾经不理解的红色。

22分钟前
  • 陈年老浪
  • 较差

老爸爱看,跟着一起看了一下,还行吧,开始感觉有点乱,后边看着看着觉得还行,王新军自导自演的 还行吧 剧里的那些方言感觉还是有带入感的

24分钟前
  • 废◆小柴♪
  • 还行

第一集可以无缝衔接最后一集,没什么断层感,且感觉更好一些

29分钟前
  • 玄猫
  • 较差

两星给演员,这么些演技派都撑不起来,和亮剑之间差了二十来个团长的差距吧。

34分钟前
  • 咸鱼躺平
  • 较差

都是老戏骨啊!有点意思!好久没看李雪健老师的剧了!

38分钟前
  • 扬帆远航
  • 还行

脸谱化的主旋律,恶心。

40分钟前
  • 蒙太奇
  • 很差

我党组织能力的典范

44分钟前
  • wowo
  • 还行

家国情怀

45分钟前
  • 忽如远行
  • 还行

李雪健几个老戏骨演的好👍👍👍,秦海璐👍👍👍。王新军还是那个神剧演员👎🏾👎🏾👎🏾🙅🏾🙅🏾🙅🏾。

46分钟前
  • 豆友195128225
  • 很差

春节在家和家人一起看的,画面质感不错。这王新军老叔在演了这么多神剧后也算看透了一些门道了,尤其是杀汉奸一幕,干净利落。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是有比较浓的说教味。总的来讲,作为执导筒之作,这片对于王老叔,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开始……7.5/10

51分钟前
  • TMG大导师
  • 推荐

挺不错啊,尤其喜欢秦海璐演出了那个时代感,但是女二的表演却丢失了年代,和秦海璐在剧里出现了明显的“代沟”,有现代化的妆容和面上的戏。

53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还行

虽然有众多老戏骨捧场,但剧本实在垃圾。对军阀形象的塑造很不好,恨不能把军阀部队描写成人民子弟兵,似乎军阀部队的军人和红军只有番号上的区别。事实上,军阀部队对人民和土匪差不了几分,个别军纪严明的部队,也是用严刑峻法压迫士兵。想想当时中央军都那个德行,军阀部队能好到哪去?军阀中固然有爱国者,但他们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反对侵略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反对人民。他们爱的中国不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而是他们任意奴役人民的中国。这才是共产党能赤化国民党和一切军阀部队的根本原因,因为共产党是代表基层士兵和穷苦人民利益的

58分钟前
  • 幽深邃
  • 较差

这两口子我真的是服气,秦海璐的演技,也就比她好姐妹刘涛好那么一点点,也就只好那么一点点。事实证明学渣只能找学渣,永远不可能出现网文里面的学霸就是喜欢学渣的,那都是骗傻子的

1小时前
  • 小苏打教母
  • 较差

还不错,不是抗日神剧,卫大河有个性,昨天被李雪健老师不动声色的表演戳到了。秦海璐什么时候都妆容整齐,发型一丝不乱,衣着考就,假了

1小时前
  • 看大灰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