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晨
Lundi matin,威尼斯早晨(港/台),游戏星期一,周一早晨,Monday Morning
导演:奥塔·伊奥塞里亚尼
主演:Jacques Bidou,Anne Kravz-Tarnavsky,Narda Blanchet,Radslav Kinski,Dato Tarielachvili,Adrien Pachod,Pascal Chanal,Myriam Laidouni-Denis,Laura-Kay Monnet,Nicolas Ponthus,Pierre Tricaud,Armand Chagot,Vinc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语言: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年份:2002
简介:这样一座小镇,非常的小。小到一个望远镜就能看到所有事情;小到邮差可以悠闲的翻看每一封信,然后再把他们封好;小到人们不需要打招呼,因为他们总是碰到。 镇上有一个男人,每天早上做同样的事,换鞋,出门,工作。表面上,他的工作是工地里的焊接工,实际上,他真正的工作是做画家梦。他用廉价水彩颜料做画,在天空中大量留白。他和镇..详细 >
有时候,习惯让人产生想失去的冲动,转一圈之后回到原处,看看还是一样,有些东西不用跑太远也能得到。
小城镇人民的烦闷无聊脱力感,不是从小浸泡在花花世界的大城市子民能切身体会的。跳出电影插一句,同理,南京武汉昆明兰州石家庄可以出产比北上广更好的摇滚或民谣;大陆的又比台湾的质量好一点。早10年还有陆晨这种厂工子弟感的上海小青年,现在只有低头玩数码的一代。身份鸿沟早被消费品填平。
过度强调埃索里亚尼《星期一早晨》中的政治倾向是适得其反的。他的影像风格显然是在向塔蒂和考莉斯迈基看齐,在轻喜剧的氛围里对人类生活的现状进行善意地揶揄,然而始终充满人文的体恤精神。电影对于男主角的游历经历根本没有作大规模描绘,离开威尼斯后的奥德赛更是完全掠过,这说明电影的重点依然在这个法国小村庄的日常生活里。星期一清早是这庸常日子里最戏剧化的时刻,那么在这时坐上一个逃离的白日梦也无可厚非。毕竟工厂的烟囱就竖在那儿,就算是在风景如画的威尼斯。那么,back to it!
7分。
8/10.第一部埃索里亚尼。含有一丝来自北欧的清冷气息,类似阿基习惯用环境特质来衬托人物的孤独孤僻,但其影像终归是机械性的,是在风格化处理中将人物与环境拆分开来,来回归疏离下的身份探讨。奥塔相较则如流水般的舒缓柔适,规则往复的行为庸常虽像齿轮般运转,但却无法从中感受到机械性的挤压,因当主角坚守的艺术幻想与周遭的细枝末节的结相遇时,一场无目的的旅行已然化为一管润滑剂,将生活的棱角、坎坷以及糙质都顺滑捋平,而后将人物再次重新投入生活的细流中,去感知、去体味日常的质地。
不刻意的自然松弛感 是它的优点 不加滤镜 只是日常烟火 循规蹈矩 日复一日 生活 偶尔翘班 远方终究都会归于一处 水槽都是泥 没有关灯
这是最无聊的生活,这是最好的生活,最无聊的那一面,感觉是在我的生活里安了个摄像头。家里的梯子通向一地鸡毛,威尼斯的梯子呢?后面文森特妻子打开窗帘,透出窗外的景色,好美。最后妻子给丈夫戴好围巾送丈夫去上班那一幕,看着还挺感动
当一个人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就会陷进去,能不能挑出来看个人,这男主人离开了一段时间,其他人按部就班过着自己的生活。离开和回来这个过程,当你离开见识了相同与不同,人能够更看得清楚一些生活中的东西,什么是你想要的,愿意接受的,上工肯定不是想要,但是可以接受。早前麻木的情感,或许离开之后回来又有一些不同……适当地离开“乌烟瘴气的工厂”,去看看人文的景观,理解人的精神情感,这种时间在人的一辈子里无论如何都想要拥有的时间。(不过男人可以说走就走,妻子却显然被固定住了。真是不公平)
生活速写?各色各样,其实还都很普通,但又很生活化,那些不会被光影模式化的真实的生活,活生生的人,一点点儿趣味,更多的思维徜徉的空间,流动的感觉很抓人,但整体的质感又是很静的,看下来仿佛是把人放在电影院里扣上了盖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胶片版。前两天刚看完于佩尔“断舍离”抛弃事业丈夫独自远足,今天又看到一个男人抛妻弃子进行了一场任性的旅行。而且都是法国人,去的都是意大利!本片对白很少,轻描淡写中透着一些小幽默。整体则过于散漫。中间忍不住睡了一小会~
离家出走的男人,没有想象得那么形单影只
生活都一样,别处和此处。但是如果你有家,你可以回家,那终究不一样。
真的看不懂
quiet, light-hearted, misty, languorous countryside with little sparkles and humor. almost feels like a culture immersion travel to France and Venice, an escape from this unstable and noisy world // many stunning scenes shot through window, capturing beautiful natural light // playfulness in repetitive life: hang gliding, photo shooting in costume, painting landscape and church mural "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 playing harpsichord, singing and drinking, priest spying women, neighbor driving tractor // the director himself was the marquis who pretended to play piano haha!
如果我说一个片子有催眠效应,一定是夸奖。流畅又稳定的场面,每个人都有小梦想并不知不觉间都圆满的情节,或许有宗教有家庭有工业社会的讨论,但又似乎都没有,轻喜剧的处理,平静优美
奥塔·伊奥塞利阿尼补完。2002年柏林最佳导演+费比西。这片子应该去威尼斯嘛说不定金狮就拿下了……可能是奥塔观众缘最好的一部?用非职业演员(Jacques Bidou是个著名制片人),工厂的段落拍得相当好(尤其意大利工厂那段快要笑死了)。这种鸡零狗碎的乡村生活和日复一日的重复,让有梦想的人产生的逃离冲动,却是十分动人。奥塔自己扮演一个住在威尼斯的装逼的老贵族也是笑死人了。2015年资料馆放过不过睡过去了大半,这次终于补上了,觉得好可惜啊那么漂亮的威尼斯风景……期待有机会再看一遍大银幕。
生活在别处
人物多样但连结不如早期《月神的宠儿》《我不想回家》以及《强盗第七章》那样复杂有趣。同样是逃离出走的男人,并把逃离的生活展开了,但其实蛮无聊,反而是小镇里的人物故事更有趣待解读。
生活在别处。
好普通的一部电影,普通到看完之后没什么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