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那时候你深爱的人你离开的人你的心碎了 所以你找了个心脏科医生?
好让逃了大半个地球的你能够继续活下去?
但你只是活着寂寞的活着在遥远的那个地方守着自己的工作 自己的狗和自己的房子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你的记忆会开始退化开始忘掉各种事情但总有一个画面会让那个人变得像太阳般异常耀眼相爱的人最擅长让彼此痛苦但那么多年以后能意外相聚的机会你还是舍不得放弃时间是一直在改变的但世界不会变牛奶洒出去就再也装不会来破掉的茶杯就永远是个破茶杯你幸福吗?
幸福真TM难啊
只有我觉得艾伦·艾克哈特可爱爆了吗?
特别是删电话录音,还有偷听洗手间电话那段,我觉得男人小心思起来,是极其可爱的 还有就是老男人的心是脆弱的....(坚决不能找老男人!
) 放着年轻性感的女朋友堤防着不敢爱,心里却惦念着肚皮松弛的前妻...........女人似乎一旦长大成熟,就不再是小女孩了,而男人永远是小男孩。
后面很感人,飚泪了....."如果那个心脏病医生觉得你又老又衰而且很丑,一点都不可爱,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的人生 ,我会陪你散步,喂你喝水,喂你吃东西 "....都毫无Physical attractiveness,还能对对方产生冲动,这才是真爱...... 只可惜他们相遇的太早,那个时候容忍总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也没有那么可惜,因为“幸福就是很难。
”.......
重逢既能再现已流失的日夜,令分别之后再遇之前的岁月散发出芬芳,又能让淤积于内心的思念光辉黯淡熄灭。
一切不能归罪于什么;它是重逢本身的过错。
一旦男女努力使它出现,重逢就会暴露出模棱两可的特质。
这样复杂的情绪与法国人的个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或者正因为如此,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Women曾在旧梦苏醒的夏天上映。
影片由两个昔日的情人之间的对话展开。
导演汉斯将画面切分成两个对等的部分。
两个人各不相干却又从不曾分开。
观众象旁观者一样,远远望着这对情人在分手后是怎样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因为奇特的表现手法,开场之后感觉不适应。
大约过了五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从适应到喜欢的两级台阶就被自然越过了。
全片从对话开始,以对话结束。
剔除喜剧因素,它与《爱在日出日落时》有几分相似。
这仍是一个略显俗气的故事:旧情人特意重逢,彼此尽可能幽默地谈起分手后的岁月,他们殊途同归地想到那条平庸无奇的轨道,当时光列车启动时,她记起自己曾哀哀期盼鸳梦重温。
他在内心也有个愿望:等风波平息,再回到这里。
希望时间不会太长,你我也不至于衰老….尽管失败的感情在彼此内心留下了挫折,他们仍然忍不住试探对方。
记忆,现实,沟壑,谎言,人物心路曲折复杂,影片却有自繁入简的单纯。
男女主角的幽默和一点小小的神经质,来自对感情的反思和因之产生的惊惶。
最终银幕上的画面合二而一,但男女主人公失去了重返爱的最后机会。
为了这个机会,他们做了有限的努力,可惜因为胆怯、犹豫和怀疑,重逢就象从没出现过一样。
影片的名字是《与女人们的谈话》,讲的却是一对旧偶重逢的故事。
偶然或者故意相遇,彼此试探、互为进退,追忆情感而反思过往。
有趣的是,本片中两个主角都没有名字,这当然是刻意的安排:这对爱侣可以指代任何人。
故事很简单:曾经的挚爱离开,又带着伤痕回来了。
她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独自面对一切,现在她的丈夫是一个心脏科医生。
你们回床,却被现任女友(这个年轻的、美丽的、身份正确而身材正点的、爱你却无法触碰你灵魂内核的女人,你知道过个一年半载她就会对你完全失望)电话查岗,看着她对自己的小女友解释:“I’m just nobody”,一个somebody对nobody自称是nobody,这是不对的,你却无能为力。
就像一把伞,你把它丢失在风雨中,丢失太久了,以至于终有一天你在别人的手里发现它时,已经失去了追讨的资格。
你无法反驳,你必须承认,在你们分开的时光里,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皮肤变薄、长出皱纹,身体变得肥胖,连呼吸也沉重,一切都将归于衰老与平庸。
谁能说我们失败了?
男人是一个成功的律师,依然不乏性魅力,有一个美艳的女友Sara the Dancer在夜晚为他的不忠落泪;女人嫁了一个温柔的心脏科医生,会在深夜打电话告诉远方的妻子“我和孩子都很想你”,至少,她的心脏安全了。
但是谁又能否认我们的不幸呢?
这世上是否存在这么一个人,是仅仅为你而设的?
她穿着小小的无袖上衣躺在你青春的艳阳下,虚张声势地冲你挥挥手,想把你赶跑,你却迎上去了。
无论是做爱或掐架,都是perfect match,所以男人不忿,女人失望,他们本可以得到更好的。
曾经的人与事,激烈的情感如俎如刀,缓慢宰割着其治下的情人,然而这些都过去了。
痛苦没有敌过时间日复一日的温柔舔舐,缴械投降。
那些深深刺进胸口本可致命的创伤,经过理性的涤洗和遗忘的麻醉,竟然慢慢痊愈,结出坚硬的疤痕,像一个小小的句号,又像一个仓促的休止符。
无论如何,他们都在伤痛中幸存,不算相安无事,总算有惊无险。
他们依然相爱,并将永远铭记,随着影片终了,镜头画面合二为一,男女主人公却分道扬镳,这次重逢好似从未出现。
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你们只做有限的努力,你们终于知道并且接纳这一点——你们不是电影的男女主角。
而非主角的爱情与人生都不过如此:“It's good to be happy. But it's so fucking hard, you know.”是的,我当然知道幸福很好。
但这一切,真他妈的……太难了。
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每个人的个体经验,对于相遇的巧合于心的会然,对于生活还是无可奈何。
就像十年前你不知天高地厚的留着长发,然后以为丢失的一切都不重要,你看着你发肥的肚子,拍一拍还有寂寞的回响,这就是改变,不过肚子的肉还是可以轻易收回,但是每次送别的妞都是有去无回。
女人天生比好男人务实,你会在激情的时候任人上下,但是身体无法给大脑回补,他在抱着你受伤的大腿不断亲吻,而是只是觉得有点痒,而且疼痛的岁月无足挂齿,不可能为您亲吻停留。
而你,生活里的你,依然会在某一个时刻遇到某一个人,当然前提不是那么讨厌,然后你们坐着十年前相遇的城市,你看着她的脸完全不知道曾经她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喝着当年的啤酒,有朋友打趣的调侃着你们,问啤酒的味道是否依然,你小心翼翼的喝口酒,不记得当年的味道,不知道是因为太久远了,还是因为我要说的这句话,这些年喝过许多次这样的啤酒了,每一杯啤酒都一样。
无论如何,我仍相信这其中是有爱情存在的。
尽管爱情这东西,是更难看和孤独的东西。
-这是一次有预谋的相遇。
他的眼里似乎只有她,追随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整理自己的领带。
参加婚礼,心思却始终游离于婚礼之外。
- He misses her and doesn't want to miss her. 他在等待和她搭话的时机。
自言自语式地和调酒的waiter说:“wish me luck”紧张又期待。
当他把一杯香槟递到她面前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寒暄,大概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的话竟和多年前一模一样。
尽管分开多年,却还是心照不宣地默契。
那是岁月帮他们记住的爱情,亦是相爱过的证据。
我想,那是一种模糊的、暧昧的、甚至有一点神秘主义的交流。
-那些断崖式的回忆不谈感情,却不断地回忆。
那些能够想起来的片段其实都是经过回忆的美化、细节的加工之后存续的,真假掺半,却又足够美好。
他们谈论初次见面的场景,对话或许可以被隐去,连场景都开始模糊,但那荡气回肠的悸动却被记得清清楚楚。
-小心试探、暗自喜欢 他以为对方会像自己一样留恋过去,却不得不承认大家都已经学会向前看了。
以为她单身,却看到了她脱下手套后的婚戒。
-Afraid you know,afraid you don’t know. 一旦太认真,就该结束了。
当她问出对女朋友是否是认真时。
他几乎下意识地否认,好像做好了下一秒抛弃女朋友与她私奔的准备。
-一支忘记时间的舞蹈婚礼的宾客都走光了,他们却浑然未知。
当你的眼里只有对方的时候,时间会开始变得很快很快,甚至会害怕去感知时间。
如果婚礼不结束,他们就能够一直跳下去,不需要考虑明天,不需要考虑分别。
- He just wanted to let her know that he loved her. 偷听她老公发来的留言,偷看她皮夹里的照片。
在听到有人喊她妈咪的时候,错愕、震惊、五味杂陈。
他总觉得,她应该得到最好的,她值得最好的爱。
她在浴室,他在外面说着一些不知所云的话,有些语无伦次,却好像想通过这些话来留住她。
但她还是没有听见那句“I love you” 大概正因如此,才更能够潇洒地走掉。
-微妙的临界点爱情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
可是选择爱情,又必须做好面对下一次破灭的准备。
好像差一点他们就能走完一生,却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
那就像是一个很微妙的临界点。
就像曹保平说的:“临界点的那一刻,真是太微妙太牛逼的东西了。
我们生活中又很多时候就是‘一念之差’,这个词多伟大,一念之间就有可能是天和地、黑和白。
会颠覆和改变一个人甚至很多人的命运,可能是空中的一丝气息,可能是没往前再挪动一下。
可能稍微迟疑了几秒,可能大脑空白了一下,这事就过去了。
在那么微妙的一瞬间,没有事情发生,但有可能跨入这微妙的一瞬间,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世界。
-一样的手机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该死的默契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冲刷。
突兀的电话响起的时候,她接起来,却是莎拉的声音,才反应过来拿错了手机。
他还是接过电话心虚地解释了起来,并不洒脱。
那一刻他们被拉回了现实。
她有家庭,他有女朋友。
她要搭早上六点飞往伦敦的飞机,而他要去和莎拉共进早餐。
-离开他站在出租车门边询问她为什么来参加婚礼。
但答案在那一刻已经不重要了,他们一定对彼此的答案有了默契,并不是说那个答案是好的,而是无论两个人做了怎样的选择,都接受了这个结果,这是感情的默契。
真正的离别在到来的时候反而能说的只有寥寥数语,但大多数人都是后知后觉地才把更加真切、更加美好的话想起来。
他关上车门,手里还握着她让他丢掉的烟,没有说再见,却花了很大的力气挤出一个看起来没有那么苦涩的微笑。
- But happiness is fucking hard.那是岁月帮他们留住的爱情。
而那份缺憾,却是他们留给彼此最后的浪漫。
Maybe they'll never stop loving each other, though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anymore.
因为并不擅长谈论技巧,我只是说说故事: 男人和女人在婚礼上相遇(分别作为伴娘和女方的亲眷,老套的令人嗤之以鼻的桥段!
),如同完全的陌生人一般,搭讪,调情,交谈,跳舞然后顺理成章地回到女人的住处——做爱——相当的乏味。
这时多半人都已明白事情的真相:二人之前本就相识,不,远多于那个。
曾经的夫妻?
不错,正是如此。
女人已再婚数年,男人也正身处另一段关系——就像这有什么关系似的!
伪装剥落,曾经与现在在交合的过程中重叠,模糊了其间的界线。
然后高潮——情节上的高潮,挽回的尝试,尽管不可挽回。
结局,一切归于沉寂。
这让我回想起,在大概两年之前,我与某个友人在某场谈话中又一次陷入了爱情本体论的恶俗困境。
但不幸的是我们讨论的侧重点一直没有同步。
此君的争论点在于,爱情除了性吸引之外,一定还有些别的——即爱情的组分;我的争论点则在于,性吸引是区别于爱情和其他感情的决定性因素——即爱情的独特性从何而来。
在被过度引用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将一个比喻作为他对特丽莎感情的分水岭,他将她比作放在篮子里顺着水流漂来的孩子,遇到了路过水边的他。
一个诗意的比喻,他绝望地知道自己完了,诗意是爱情的开始。
第二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如梦初醒,蓦然想起两年前的对话,我想我们至少可以在一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了,关于爱情的另一种成分——那是诗——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为性爱赋予的心理学意义。
* * *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天台,倘若这对话确实存在过的话,我相信女人多半是感动过的。
因为这对话极端坦诚,而极端坦诚,在将浪漫破坏至一定地步之后,却讽刺地引发了极致的浪漫。
他要她离开现在的丈夫。
他说:她三十八岁了而看上去也是如此;他说她过几年就到四十岁了,而过了四十岁的女人和死了也没什么分别;她问他跳舞的Sarah会和他们住在一起吗,他说她会先离开我,她赞赏了他的自知之明。
(看到这里,我脑中的某个部位简直要希望他们可以就这样幸福快乐地让他们现在的伴侣去见鬼了,可见,诗意简直是厚颜无耻地无孔不入。
)他们设想着美好的、无性的、相濡以沫的生活。
他们引用莎士比亚,自比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谈到死亡。
他们入戏,接吻然后——女人玩笑似的抽身而出,结束这一切,恰似这一切的开始。
朱丽叶醒来,收拾行装,回到了丈夫和孩子的身边。
她大费周章地回来见他,引诱他,而他几乎毫无防备地接受了,她貌似内心挣扎,然而同时却装作毫不相干似的转身。
为什么?
她已不再爱他,反讽于此达到高潮!
而她为什么回来?
抛下丈夫和孩子和她自己曾经逃避这个男人近十年的事实,回来当一个几乎算不上朋友的、自己前夫的妹妹的婚礼的伴娘,当然不是为了维持一段可有可无的友谊。
她当然明白会发生什么,她明白她想让它发生。
而他,他曾苦苦寻找她,他在等她,他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应允,他一直等的就是此时此刻。
女人回来和男人做爱,是想写完一首诗。
而男人和女人做爱,却是因为他被这首诗感动了,甚至于已经忘了自己是它的作者之一。
男人最终被诗意所攻陷,成为过去的俘虏。
而女人不过是付之一笑,当然,在这一笑中多少有些伤感,谁的精神防御又能在诗意面前纹丝不动呢。
那段共有的记忆是如此绝妙,而你甚至不用指出绝妙之处,因为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公,这让任何一个烂俗的故事都脱俗,让任何一点浪漫之情都像在凸面镜中一般放大——自恋之情让诗意成为燎原之火。
对于女人来说,不过如此,然而对于男人来说,这并不是全部。
如果是的话,这个故事本该在天台之前就结束。
男人想要一个结果,因为他已不再年轻,在跳舞的Sarah面前,他永远为发福的身躯自惭形秽。
他认为他的结果应当和女人一起——和一个与他共享了青春的人,和一个记得他美好的人一起。
被分割成两半的屏幕,同样的人,两场性爱,一半是无忧无虑的过去,一半是匆忙潦草的现在,肉体交叠,干净而干燥。
他们看着记忆中朦胧的彼此,难以避免地和现在的彼此作着对照。
他们共享着一个故事,一个曾经,或者说是一个背景。
如王尔德所说,在爱情中,背景是,或者说几乎是一切。
他们由一个过去连接,因女人的软弱与男人的自卑而再度缱绻,再因人类本性中的自私和人到中年的惫懒而分离。
因为真实,反倒让它显得荒诞而别致。
故事和现实之间的对位就是如此:越是现实中的陈词滥调,在故事里越是显得触目惊心。
* * *片名很是值得玩味:Conversation with other women。
Other 是什么意思?
Women指的又是谁们?
是过去的她,现在的她,亦或是那现实与幻想、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是是非非?
男人说,Happy is So Fucking Hard.到底是幸福太他妈难,还是你我太过于事儿妈?
我居然是喜欢女主的伴娘礼服才进来看的。
正常情况下,我不喜欢这种磨磨叽叽的美国电影,但这部是另外。
看完电影后看影评,有几点不同意的:1. 女主开始没认出男主。
---我觉得一开始就有当年回忆什么的,没认出来不太可能。
2. 有个地方没看懂,女主真的结婚了么?
我怎么感觉女主是在医生那里帮忙或者什么别的原因,未必是夫妻的爱?
有个镜头,医生和女主通电话的时候,孩子在周围,好像还有个大妈,那个大妈和医生更像夫妻。。。
在影片结尾的地方,司机问女主结婚了么,女主说没有,很久以前结过婚但离婚了。
没必要骗司机,反正陌生人。
其他想法:1. 这男的接到23岁女朋友电话的时候,骗人家说没什么,就是个普通朋友。
虽然很难解释出轨偷情这个事,但这个说法还是很恶心。
我想女主其实很犹豫的,男主的职业,律师,就一直在劝女主,也是个职业病吧。
女主越来越动摇,这一个电话打断了一切。
男的是个混蛋啊。
女主当年离开很正常。
2. 这男的明显是当年年轻的时候拼事业,根本不管老婆,现在事业有成了泡小妞。
3. 男的sis结婚,邀请女主做伴娘是有原因的吧?
虽然没怎么提男主sis,但貌似是男主姐姐知道男主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才在最后一刻请她来。
再缺人,会找bro的ex么?
这得多铁的闺蜜才会做这样的事?
可是女主和男主sis根本不熟。
而女主,接到邀请,第2天还是第3天就来了,这难道不是想见男主么?
可是女的就不承认。
40岁那段告白很感动,女的听了确实很惊讶很感动。
浴室那个,我觉得女的也听到了。
但这男的有点怂,说不出口。
男主就是个怂货,所以女的才会那么选择。
还好犹豫了一下,没被律师骗。
我以为“往事只能回味”,因为“时光难倒回”。
昔日恋人们最好像《颐和园》的余红与周伟在历经惊心动魄的爱情之后即将重遇彼此的一瞬擦身而过,才是明智之举。
毕竟千沟万壑走过来,昨日还是永远停在昨日的好,白月光就该留在心里的某个地方,而不在身旁。
沾半点烟火气那光就灰飞烟没了。
然而《与女人们对话》这部话痨片,却把旧爱重逢的老梗拍得趣味盎然,一点不狗血,似乎直面岁月的刀锋也没那么可怕,老朽时有老朽的可爱。
人生流转,在友人的婚礼上,(艾伦•艾克哈克饰演的)男人与(海伦娜•博纳姆•卡特饰演的)女人相遇。
男人端起酒杯向女人走去,这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子刚刚点着烟吐了一口,故事从这一刻开始到第二天清晨女主角乘的士赶飞机结束,一气呵成。
男人一直望向女人仿佛需要些勇气才能上前,他拎了两杯酒,女人发呆之后跑去吸烟,吐掉一口待他走来。
他们像刚刚相识的人们一样搭着讪,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她如何在原来的伴娘受伤之后成为候补的第七个伴娘”blah blah。
最熟悉的陌生人,攀谈探问着彼此现在的生活,原来女人是男人分手多年的前妻,她再婚了,他交了23岁的小女友。
女人口中普通人无聊的忧郁往事,正是他们那“过去”。
对话中闪回的镜头出现主人公的交往过往,画面时不时地切回他们年轻时的场景,平行画面的叙事,在现实和回忆中穿梭。
对于躺在树下读书的19岁姑娘他们的回忆出现了有趣的细节错位。
正如他们所说,“人们总是这样,编造一些小细节,把真实的事和半真半假的事情掺和在一起就成了记忆。
”为了往日时光他们共舞一曲,意犹未尽。
尽管各自心里怀有对现在爱人的愧疚,他们还是忐忑地走进了房间共度一夜,重逢的彼此心知肚明这无法回避。
于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与过去回忆和现在种种狭路相逢,无法躲闪,跌跌撞撞,措手不及。
她嘲笑着他变宽变肥的身躯打趣,他抚摸她没那么平坦的小腹,亲吻她不再光滑的肌肤和丑陋的伤疤。
“即使身边人年轻美丽,男人心里还是记着他19岁时遇见的那个女生,事情就是这样,她无人能及。
” 海伦娜•博纳姆•卡特那一头颓废乱发弥漫着妩媚气息,艾伦•艾克哈克的笑容略带羞涩迷人。
他们陷入着这场没有未来的重逢,质疑着彼此已经结束的关系,唯有爱在。
分屏手法运用得异常美妙,每一次都是有意义的情绪表达或视角对比。
回忆中青春的容颜与爱恋格外迷人,对照之下重逢之夜显得笨拙、局促、荒唐、微妙、甜蜜。
“彼此相爱的人都很擅长让对方痛苦”,所以血气方刚的年龄毁掉了爱情,男人的年轻气盛,粗心愚蠢,女人的偏执敏感任性,爱情梦碎,女人远走他乡,徒留男人追悔莫及。
天台上,男人对女人说:“如果有一天心脏科医生觉得你又老又衰又丑,一点都不可爱了,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剩下的人生。
”当他们对“共度余生”的美好滑稽幻想,正让你感动得要涕泪横流,然而时间到了,幻想碎在稀薄的空气里,女主角就要飞回她的人生。
人人都想跳入时光机,狂奔回去,弥补那些追悔莫及的往日,像男主人公希望的那样在时间里前进和倒退,而世界不会因此而改变。
“我以为什么事都可能实现,但现在看来,什么事都是有定数的,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不可改变。
”他边帮女人收拾行李,边自言自语的感慨悲伤起来,躲躲闪闪,磕磕巴巴,最后终于吐出了一句“我爱你”还被淹没在淋浴的水声之中。
他们的爱就像那条粉裙飘然而下,无处安放。
天亮之后的士驶离,曲终人散一去无返。
尾声分镜手法很出彩,男女再次分开各奔东西,分屏的双画面在乘车分开的最后一刻又慢慢神奇地合到同一个画面,镜头中颓废怅然若失的中年男女,正是男人的那句结语的生动表达:“It's good to be happy. But it's so fucking hard, you know.”你好,旧情人!
旧情人,再见!
是那种一看到开头就会暂停感慨一句“oh i like it ”的片子。
今天我不关心恋爱只赞美台词。
台词写的太好太好了,能和爱在媲美的好。
男女主都好迷人,也当然不会再在一起。
细节很精巧,调情也调的很适当。
常态
说到年龄像再撒谎
在知道接下来要做爱你也知道我知道的时间里聊些什么。
不小心在脱衣服的时候说出你胖了这个细节太妙了,男主下意识的尴尬穿上衣服也好真实,女的被这样评判过多少次了。
仅为个人存档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
一般般,没太大感觉 ,最后没看完
是因为我还没到40岁吗?看着没什么兴趣
题目应更改为 《与过往爱情的对话》。导演很用心,抽丝剥茧的叙事手法令人令人眼睛一亮。
感觉不是很讲究,但主题清楚。
十年后的重逢,对话的间隙生出的镜头,以为是幻想,结果是回忆,就在脑海里不停地翻来覆去,全是明媚的、年轻的、美好的。发生在一昼夜的故事,囊括了十年的情感隔阂,对爱情、婚姻和幸福的探讨。全片氛围轻松,设计有趣,简短而不简单,对话是重点,镜头的处理也值得玩味。有待重看。
"幸福真他妈难。"
阳台上的那段对话。
成年人的世界裡慾望太多 有時候多到讓人噁心
‘娶你的人应该与众不同’
一分二的画面还是不习惯,省去了相当部分的镜头切换,
片名“其他女人”的意思是,这个女人已经是别人的女人了
最懂得彼此的人,却不一定能相守到老;当初以为只是放弃了一段感情,后来发现其实是放弃了一生。 很不错的一部话痨片~~
偷情还一副我是个好人的派头
这人设不行,男的不行。偷听电话 刷存在感 偷拿耳环 挽留试探 自作聪明。不知女主怀念他什么,太不行了。
讲述旧爱重逢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在听完《与女人们的对话》后,我们却得不到任何新鲜有趣的观点。爱情若不是《蓝色杰伊》里失之交臂的错过,便是真索然无味走到了尽头。尽管有时候是命运的戏谑与造弄,但更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负气和愚蠢。影片干巴巴的进行到最后,只能用电影的魔法让两人暂时拼在一起。
My heart was broken." "So you married a cardiologist."
最后的分画面,很有意思。
谁都想吃的药——后悔药。
老情人见面就是再滚一次床单
喜欢相遇时的情节,food will wait,but love won•t。另:分割画面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