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不错,由于原来的评论想删了不知道怎么删,所以在凑字数!!!!!!!!!!!!!!!!!!!!!!!!!!!!!!!!!!!!!!!!!!!!!!!!!!!!!!!!!!!!!!!!!!!!!!!!!!!!!!!!!!!!!!!!!!!!!!!
哈哈哈哈哈所以要实打实140个字吗
毛舜筠今年59岁了,在即将进入耳顺之际,拍了这么一部以特殊家庭生活为主题的《黄金花》,并且凭借过人的演技斩获第37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为她40余年的演艺生涯抹上靓丽一笔。
黄金花 说起毛舜筠,其实可以说很多,比如她和周星星的喜剧之路,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比如《家有喜事1997》,《他来自江湖》,《情圣》等,又比如她和张国荣的情感纠葛,张曾在节目访谈中称:“如果她当初嫁给我,那么我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这样一个17岁就出道的女人,一个被大众当作谐星的女人,一个喜剧生活剧切换自如的女人(曾经还演过林黛玉),真的很吸引人,哪怕她已经59岁。
言归正传,本剧以女主姓名黄金花为题,讲述了一家三口的生活故事,里面穿插夹杂了几个矛盾元素。
一是儿子光仔。
他是一个中度弱智加自闭症的大男孩,每天嘴里嘟囔着谁都听不懂的YYOO,偶尔会发出几个简单单词,做着与实际年龄不符的事情,也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光仔既是黄金花同老公决裂的起因,也是二人重归于好的立足点。
血清这种东西是无法割舍的。
有一些评论会说光仔聪明,因为他”巧妙“的浇熄了黄金花的杀机,通过画画、嗷叫等方式叫回了黄金花的本体,让她放在了醋恨。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孩子,他没有这么缜密的意识,但是他通过看到母亲整个谋划过程时,包括看到犯罪预备的凶器时,他知道刀对应的是血、望远镜对应的是丹凤眼、逛花园对应的是犯罪、是害怕、是离别,他画画是表达、他嗷叫是不舍、他流泪是惊恐。
二是冼色丽饰演的小三丹凤眼。
这是中年危机的一种表现,就像经常被用来调侃的是成龙的那句话:“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一样,吕良伟饰演的黄远山出轨了。
其实这种情况下,糟糠之妻人老珠黄,子嗣智障自闭的情况下,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赤壁小乔,都会引起尚能勃起男性的轩然大波。
然而,丹凤眼年轻的不满足,她要全方位的夺走他——老公和父亲。
她拿起光仔的手放在自己胸上的时候,她是愤怒的,心理刻画应该是“老娘就是这样,舍我其谁,你就他娘的应该跟我在一起,你的儿子也不过是我的玩物”,这样或许能解释一些观众对于该处编剧不理解的疑问。
然而,在她想夺走父亲这个角色的时候,吕良伟告诉她“他全职用了7年时间才让光仔牵了他的手”。
这就足够了,激情退去,剩下的只有亲情。
在这两个矛盾中穿插或者串起这两个矛盾的就是黄金花,毛舜筠演的真好,简单的故事饰演的如此饱满,简单的情绪把握的如此到位,简单的无奈释放的深入人心。
在最后和光仔抱头痛哭的时候我觉得她释怀了,因为她找到了生活的中心。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爱和希望·····
不久前揭晓的本年度香港金像奖,带给我惊讶的,倒不是影帝的归属(古天乐)或最佳影片(《明月几时有》),因为它们都有些许“好猜”。
除了这些外,《黄金花》夺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员两个大奖,无疑更加令人侧目。
黄金花与老公一切照顾患有自闭症、中度智障的儿子 20 年,辛苦的生活促使丈夫去找小三,于是黄金花产生了手刃小三的想法,儿子成为她布局“不在场证明”的关键点。
她在幻想中杀死了小三,在现实中迎来了救赎。
香港庶民题材的电影已有不少深入人心的作品,比如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等,或是去年那部同样拿下金像影后的《幸运是我》。
这些电影的共通点在于,它们都胜在朴素、扎实,用平平淡淡的手法去讲述,演员真挚动人的表演便能顺畅地递到观众的心头,不需要过多乃至过度的编剧技巧、戏剧冲突,就可以积蓄起情感力量。
显然,对生活本真的观察与思考,提炼出打动人心的细节,再将这些与演员的表演融汇,是这些看似简单的作品背后的复杂之处。
《黄金花》在某些时刻,是同以往这些佳作殊途同归的。
例如影片的开头与末尾都以访谈的形式,客观地呈现出黄金花为照顾自闭症的儿子生活起居的诸多不易,“白头人送黑头人也是一种幸福”等台词更是引发观众的共情。
但这也几乎是电影在形式上为数不多的仅存亮点。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电影在类型混搭上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大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靠向了犯罪类型片路数,用不大入流的炫技方式来描绘黄金花如何盘算策划杀死“狐狸精丹凤眼”小三。
可以设想,如果规避掉这大段情节,专注于中年危机(丈夫出轨后的家庭/人到中年的状态)、底层香港市民的生活展现、自闭症关怀、家庭母子亲情这四个方向上互相拉扯堆叠出有层次感的叙述,那么影片也许不会到如今的地步。
黄金花准备靠老港片中的“离港-偷渡入境”来制造不在场证明,再持刀通过没有监视器的地方,潜入小三家中杀死她。
这套“颅内杀人”总计幻想了两次,也即将要付诸行动,带着儿子制造不在场证据,但最后还是停了下来。
如果说第一次幻想还因“电梯监视器”显示出其一定的现实性,那么在第二次幻想中,导演用血红色调与母子“一起杀人”的超现实幻想场面,使电影一不留神便滑向了引发强烈噱头与巨大反差感的设计,从而破坏了故事本身。
大量的闪回与炫技的镜头,予人浓厚的割裂感,所谓的“知音体”“故事会式”的手法,被用在了这些段落上。
不少桥段想要拍出不同于简单塑造出的现实情境,但不会走路便想得去跑,连基础的现实都几乎被剥离。
据导演陈大利说,最初在向资方“卖故事”的时候,他着重强调的卖点是“一个师奶杀人的故事”(听上去简直像是差点彻头彻尾知音体的B级片项目)。
因为最初要用两三分钟去说服老板投资拍摄,不耸人听闻,便没有拍戏的机会。
但在拍摄时,主创悬崖勒马,焦点逐渐换成了“母子情深”,所幸的是,也正因这个转换,电影其他的部分显得问题并不太大。
“剧本一路成长,其实故事是没怎么变过,只是焦点变作了母子情,将情感放到了最大。
”真正令这个不够优秀的剧本,“鲜活”起来的,则是毛舜筠与新人凌文龙富有层次和内容的表演。
他们是影片的灵魂人物,拯救了糟糕的《黄金花》。
毛舜筠在《黄金花》中的表演了一个不断被生活裹挟的女人。
她有着悲伤、自责的过往,同时又困在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照顾儿子的生活之中,还要面对中年危机、丈夫出轨离家的残酷现实,准备做出极端的报复行为。
这个角色的复杂性由此而来,毛舜筠真正做到了将生活经历与观察化入角色之中,眼神与肢体都非常地真实、细腻,捕捉到了大量家庭主妇在生活中的细节。
对不少人而言,毛舜筠最有名的身份大概还是张国荣的前女友,但实际上她的表演也一直备受认可。
毛舜筠之前的代表作大多以喜剧为主,《家有喜事》、《情圣》、《花田喜事》等,虽然创造了一系列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角色,但这些作品的确很难在评奖的体系上出头。
入行42年来,毛舜筠曾入围过两次金像奖最佳女主(《老港正传》、《大丈夫2》),这次凭借《黄金花》击败张艾嘉、周迅、周秀娜和邓丽欣拿下自己的首个影后,上台发表感言时,她甚至几度语无伦次,饱含着背后的不易与辛酸。
与她对戏的新人是香港话剧团出身的凌文龙,他在电影中同样贡献出了相当出彩的表演,并凭借光仔这个角色拿下不少的提名和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出演罹患自闭症和中度智障的病人角色,演员需要大量的情绪投入,否则就会呈现出不够自然的肢体语言。
而凌文龙的表演则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偏差,包括在街上与其他人的互动,激动时的反应,或者是在遭遇性刺激后的躁动,这些自闭症患者的特性都被他牢牢抓住,给人万分真实的直观感受。
此外,凌文龙与毛舜筠的搭戏也够有料可看。
不仅是因为这两个角色的特殊性,使得演员的表演能够有张有弛、有动有静;更关键的点在于,二者互相间的情感联结,通过两位演员的互动被展现得异常到位。
《黄金花》就是这样一类小成本电影的范例——就算导演与编剧问题良多,但却还是能让观众沉住气,并为之深深打动。
因为出色的演员们(毛舜筠、凌文龙)真挚动情的表演,令每单场戏的内部都有了很高的完成度,使观众的眼神离不开他们。
首发于公众号:幕味儿 / 风影电影纪
光仔 医学上智力障碍黄金花 被家庭和生活压迫得生杀人之念,心理精神病!
黄远山 放弃家庭投身病态狐狸精,生理精神病!
丹凤眼 勾引成性与病态性追求,性精神病4位精神病人上演的,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精神亚健康写照。
你我身边,总会有个精神病人。
这部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部美剧……没错,就是绝命毒师。
同样以一位智力障碍的儿子,成为维系家庭的锚,父亲疯狂制毒,母亲疯狂保护儿子,乃至出轨,无一幸免地疯狂地活着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已过中年的全职太太,家中有一个需要时时照顾的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这时自己丈夫出轨了,你会怎么样呢?
《黄金花》聚焦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苦难的普通香港家庭。
电影于2018年4月上映,由毛舜筠、吕良伟和青年演员凌文龙主演。
(毛毛在戏中的演技太为惊艳,所以请原谅笔者在本文均以毛毛的镜头做配图。
)
电影截图——黄金花盛开的花儿年轻时,怀孕的黄金花为追出轨的丈夫而早产。
虽然医生强调儿子黄晓光的自闭症与早产无关,但身为母亲,黄金花还是深深自责。
时光流去,儿子逐渐长大但时而发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亲黄远山赚钱养家,母亲黄金花全职照顾两人生活,一家三口就这样磕磕绊绊的生活了下来。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1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黄远山的手和身上有着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伤痕,但他仍有上班的时间可以暂时离开这个家,也可以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以寻求安慰。
而母亲黄金花没有这个时间和机会,她需要时时刻刻陪在儿子身边。
也正因如此,黄金花的生活中只有儿子和老公。
这是电影表达的,一个苦难家庭中的男人与女人、父爱与母爱之间的差别。
电影截图——儿子安慰黄金花的细节如果不是小三“丹凤眼”的一再挑衅,相信黄金花会为了儿子再次隐忍。
夫妻两人因为儿子产生牵绊,两人之间早已没有了感情。
在老公黄远山决定离开家的时候,黄金花拼命喊着“我做了你的饭”,她愤怒的背后是慌张。
黄金花不知道老公离开后,自己将如何照顾儿子,也不知道自己如何面对这样的生活。
内心的阴暗面使得黄金花视生活的意义为对丹凤眼的复仇。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2电影展示了传统香港生活中的邻里关系。
在与热心邻居的相处下,黄金花逐渐获得了友情和事业,在家庭之外,黄金花逐渐获得了快乐并找到了自我。
作为母亲,黄金花同样可以坚强、独立的撑起了整个家庭。
然而生活不会因为你开心或是难过、顺利或是不幸就轻易饶过你,苦难总是接踵而至。
在生活已接近大崩溃时,黄金花完全没有想到,是自闭加中度智障的儿子最终救赎了自己。
“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生活是如此艰难,充满了苦难,黄金花依旧积极面对,即使在中年才盛开的黄金花依旧是那么美丽、动人。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3观影浅谈电影《黄金花》聚焦于自闭症家庭,电影温暖、感人。
我们可以从电影的镜头变换中感受到老港片的影子,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们依旧可以在优秀的新香港电影中看到传承。
正是这部完成度极高的优秀电影,使得毛毛在《大丈夫2》和《老港正传》两部电影的提名陪跑后,终于凭借《黄金花》拿下了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
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颁奖现场笔者作为一个从小看香港电影长大的90后,能再次看到毛毛主演电影已是非常感动,同时非常荣幸能够在后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看到这样一部温暖、感人至深的香港电影《黄金花》。
2019年3月5日
第一部从头紧张到尾的电影!
好看得热泪盈眶!
1.自闭症儿砸想象自己是条鱼,在水里畅游。
应该有其特殊寓意,自由?
绝对安静?
沉浸?
总之是一个符号。
2.妈妈人格的觉醒 全世界的生活只有儿子和家庭-老公出轨-准备给小三致命一击-被发现企图和朋友一起尝试唱歌跳舞-工作-被小三刺激-再次准备给小三致命一击-儿子的妈妈拿刀画背叛和爱,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让一个相对封闭的母亲,慢慢走向社会集体,尝试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多样化分配自己的时间,舒缓紧张的时刻表,加入娱乐时间。
把如同自己儿子自闭的心打开,可爱而小心的汲取这芬芳世界的蜜汁。
一个人真的不能和社会脱节,否则会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放纵自己,社会给予的并非单纯自我价值认同感 人间交流,还有一种地位,令无处安放的游子有落叶归根的假象。
而且夫妻双方最好还是要对社会有同懂得合适的接触,否则会因社会变化而有知识?
上的不平等,接着心理上的,接着感觉三观都不一样了哈哈哈。
3.爸爸,其实我觉得父爱是权威的,因此傻了吧唧的付出7年什么的还是有点假。
他的转变是 责任-理智的责任好累哦放一下下吧-爱不仅是责任 更是爱4.长期遵循某种行为处事方式 长期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事,这期间也许会有一些事人带来某些触动 但正方形还是正的,因为身处其中 甚至不辨动机。
突然的 一个涉及到原则底线的事情(一定要是事情 这样才会有非常深刻的参与感)猛的砸向你,触动了你的行为准则和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所有的一切才会重新洗牌,错误和悲伤促使人思考。
妈妈打开了对世界的心扉,爸爸认清了自己的爱,好棒啊,尽管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没有尽头还是好无奈,但是不身处其中,又如何知道方寸之地的幸福呢?
大概是不能以普遍社会价值观去要求他们的吧,因为个案已经不同了。
电影结尾画面电影节奏缓慢,讲了一个有自闭症患者的家庭。
妈妈为了儿子,没有一走了之,为了儿子没有去犯错。
父亲为了儿子,重回家庭。
而看似什么也不知道的儿子却把妈妈画成魔鬼,他其实什么都懂。
电影不可以煽情,平淡的讲着一家人的真实故事。
演员演得真实平和不过,如果你身边没有类似的患者你可能无法感觉。
在我小时候,身边有好几个智力障碍患者,是那种一眼就看出来的类型。
我的印象中有个小朋友一直是爷爷在照顾,我也从来没有在学校里见过他。
而另一个同学和我一样年龄和我们也是很好相处,最近一次看到他是在公交站牌下,他支了一个小摊位,模样几乎没改变老天对他真是“平等”电影里父亲说我以为自己很辛苦,后来才知道你比我更辛苦,电影总算完美。
电影的观点似乎是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而林师奶问光仔你知不知道参赛者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原来母亲真的在参加一个比赛,如果白发人送黑发人,妈妈就赢了。
一部电影把我从中土世界拉回现实世界,说实话,电影好不好看,还是得看观影人有没有共鸣。
能拍出一部众口皆碑的作品,那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就在于能表现出人性共通的那些点,打动观影者。
并非小众题材就没有佳作,只是看得人不同,自然感受不同。
整片的收尾感觉欠缺了点功力,前段和中段拍的非常棒,有平铺直叙的简单却没有乏味,戏剧冲突的几个点间隔也放置的刚刚好,在这些重点之间穿插的小片段也能感受到导演的心思。
毛舜筠的表演配得上影后殊荣,就是最后跳舞那段的眼神,总让人跳戏到花田喜事之类的喜剧片表演。
很久没有看电影而泪目,这部电影第一次泪目是吕良伟去雪糕车看儿子,那一刻我觉得这个爸爸很自私,只顾自己感受一走了之,深感妈妈的伟大,无人无物,要工作都要带上儿子;第二次是儿子知道妈妈去杀人,别看智力有问题,其实他是知道的;第三次是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妈妈最后一句“最重要可以和儿子在一起”。
有个疑问,有一场戏,小三要儿子摸她胸部,后来儿子在床上很痛苦,是什么原因?
如何形容黄金花?
生于瓦砾下,伫立平原之中,凡尘俗世,风里独秀。
这女人有个超俗,也超灿烂的名字,还有一个患有自闭症(Autism)的儿子。
本片的开始并非黄金花故事的开端,故事是从儿子出生之前开始的。
怀着孕的黄金花走在路上,(剧情要求)瞅见丈夫与其他女人“不可描述”,女人哪儿能忍这事儿?
怀着孕也要追过去啊!
于是(剧情要求)摔了。
未来的N多年,黄金花一直自责,认为儿子的病灶就是摔的这一跤。
自责之余,恨不恨丈夫?
大概是顾不上恨了,生活扑面而来,儿子太需要照顾。
小小一朵黄金花,儿子一年年长大长高,犯病的时候自虐,也只有丈夫这么个大男人可以控制得住。
这个家,是不能少了丈夫的。
然而然而,剧情需要,丈夫“狗改不了吃屎”又和其他女人不可描述了。
所谓“小三”在本片中是咄咄逼人、欺人太甚的那款,登门入室欺负黄金花和“傻儿子”,成功用煲汤加狐狸媚术,拐走了金花的男人。
黄金花隐忍之下,暗藏杀心,幻想杀小三千千万万次,最终也没走进小三家的门。
杀人大业终于计划周全,却被儿子洞察了心思,阻拦下来。
放下屠刀,宽宥一切。
丈夫回家,故事结束。
这是黄金花的故事,就不讨论小三该不该杀,出轨男人该不该留着过年了。
小三只是一个符号,证明黄金花又一次被命运冷待。
丈夫也只是一个符号,出走和回归,他的命运与黄金花的命运紧密相连。
这也不是深刻科研自闭症孩子养育方式的故事,是一个被命运冷待的中年女人的故事。
儿子在这个故事里的犯病,仿佛帮黄金花所有隐忍的压抑,也宣泄了出来。
这种激烈的疯癫撕扯,和《一念无明》里那种压抑到结冰的沉默,是殊途同归的绝望。
黄金花的故事,有三流言情小说一般的最俗套的壳,也有“自闭症”这个近年引起注意的热门话题,但增色的,还是几位演员的诠释:让人牙痒痒又羡慕其青春活力的丹凤眼小三、外傻内慧的自闭症男孩、中年女人黄金花、同样处于中年危机困境的黄金花丈夫。
《圣经》约翰福音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众人讨伐一个行淫的妇人,耶稣问:“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
”丈夫和小三有罪,黄金花有了杀心,也是罪。
同名原声的歌词有这样几句:自问是越问越累,纵有错,痛过已可赎罪。
过错叫太有记性,又或是极易认命。
黄金花自然是恨的,恨命运,恨老公,恨小三,恨自己。
很多很多的恨,恨到绝望就不顾一切。
儿子的挽回,这一小撮的爱,就和解了很多很多的恨。
没错啊,很俗气的伟光正的三观,甚至流行说法是——“政治正确”的。
你会因为怕被嘲讽“政治正确”,就羞愧于承认心里对一点点光明的真实向往吗?
我的答案是《动物世界》李易峰那段反反复复的中二独白:该打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我也跑到了尽头,老子信的道老子自己来守 。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最为人熟知的金句:“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自闭的儿子,就是黄金花非地狱的空间。
就算孤芳,路旁盛放,仍灿烂。
暴雨洒过后,尚有希望。
愿你今天,外柔内刚。
何人未曾被命运冷待?
可有人,能爱人而不曾心生一丝恨意?
被命运冷待一次更一次。
你起过杀心吗?
不计一切的恨,也只会因不顾一切的爱而消散。
Tomorrow Is Another Day.Don't be afraid.We'll be strong.图/Milton Avery文/秦若渝
这么好看的电影居然评分这么低,不知道观众究竟想看什么。其实男主并不坏,如果坏的话还用等到自闭孩子20岁才出轨吗?主要是小三太不要脸了,年纪轻轻非勾搭这个中老年人,还去刺激自闭患者。电影演的太好了,把失婚女主心里那种恨演的淋漓尽致。
中国电影还是得看香港
香港电影是怎么死掉的 突然非常好奇//粤语电影被换上普通话后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违和 是电影问题还是语言问题//如果原配付诸行动了 就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以还是片子难看点算了?//虽然平心静气 但只有红色臆想那段让我看到了“电影” //要吃准香港精神和味道的应该是电影制作者
没看懂,就觉得同样是演自闭症,文章甩这个娃几条街
一颗星给风的季节 全片两星 心疼毛舜筠
非常一般
对于毛舜筠的认知基本是哥哥张国荣的前女友,后来便是凭借这部电影一度拿下金像奖影后。香港女演员是不是都讲个大器晚成?前面是红姨人到中年开是屠奖,现在又有Mo姐演技炸裂。所谓的“香港电影已死”,反倒在我这觉得香港可以拍很多商业上不那么成功,但是很温暖很优秀的小成本电影。香港演员青黄不接,所以许多“中年演员”有了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剧本,中国难得的优质中年剧,可能得在香港找。剧情大致讲述一个岌岌可危的三口之家,因为父亲的出轨,打破了一切假象的宁静,母亲黄金花自己拉扯着患有自闭症且中度智障的儿子,期间曾想杀了小三,最后被儿子劝下了。剧本其实很普通,不过故事真的挺打动人除了“中年婚姻危机”外,还有关于自闭症的展现,他们不会表达,但他们都知道演员的演技真的自不必说,毛舜筠演得自然且细节拿捏到位
内心的世界一毁又一起
开头的日常影像还蛮喜欢的,以为是又一部《天水围的日与夜》,但后面风格就有点走偏了,想杀小三的戏拍太多了,情节的推进(夫妻争吵、丈夫出走、儿子走失、父亲回归)也很快就到达了瓶颈,看起来更像一部公益宣传片
用了很多金鱼的意象 / 《风的季节》
卡拉欧尅那段太棒啦
自闭加中度智障,是一个十足考验家庭稳定性的设定,凌文龙蹦蹦跳跳,自己打自己,情绪忽然爆发,让这个角色很好发挥了折磨人心触发同情的效果,当然也对其父母遭受的万般痛楚感同身受,父亲浑身伤痕,母亲忍泪吞声,多次幻想着手刃小三,也是值得理解。
想温情但温情不起来
一部靠卡司(无可争议的毛姐)撑起来的项目,不过比起【幸运是我】剧力弱了,好在片长控制得当,不啰嗦。PS毛毛姐和Prudence合唱小凤姐首本名曲,这倒是新鲜,哈。
特殊儿童
毛舜筠的表演好,凌文龙也不错,但是逻辑线太多了,故事没有讲好。
抱着对女主的满心期待去看,然而毛毛女士的妆容啊,却过于精致了……虽然挽回母亲那场戏把我看哭了,但整体对情绪是属于滥用的。自闭男孩倒是演得给力,蛮心疼演员的。
最喜欢毛舜筠在K房和刘美君江欣燕大唱<风的季节> 好像把生活的压迫都释放了 儿子发癫的时候 黄金花才发现自己一个人是搞不定的 最后还是接受了儿子父亲的回归 最可惜的是电影把重点全放在杀小三上 有点无聊 更喜欢看母子的互动 当然毛毛演技碾压香港各小花还是无悬念的 好喜欢刘美君!
母子关系大于生活压力的原因 大概都是因为妈妈是超人吧
老戏骨演员演技普遍都好,演儿子的也不错。但这类故事真的是可看性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