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巴斯·德沃斯
主演:斯特凡·戈塔,龚丽悠,特奥多·科尔班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语言:法语,罗马尼亚语,汉语普通话,荷兰语年份:2023
简介:影片讲述一位罗马尼亚移民工人,在离开比利时、返回故土前夕,将冰箱里的剩余蔬菜烩做一锅,拜访赠予留居亲友。偶然相遇的华裔生物科学博士,引领他在布鲁塞尔的公园森林里看到苔藓近在咫尺而幽深无限的世界。详细 >
我可能永远无法共情欧洲小清新式迷茫、找寻、治愈一条龙的故事,为了让这位白人顺直男的相遇更特别一点,导演还特地安排了一位出身亚洲快餐店、搞植物研究的华裔美女。导演说他震惊于苔藓微小又奇妙的世界,我震惊于这位欧洲男青年的迷茫和答案都可以如此浅薄和轻易。和奇遇单元墨西哥女导演的回声相比,这部的镜头和声音配乐可以说是很愣头愣脑了。#Berlinale73
【5】
看不下去
男女主角身份设定,让人相信各自展开完全可以有复杂的故事出现,但像两条线缓慢地交汇,也像显微镜缓慢地靠近他们。在苔藓微小的世界里,一滴雨水就是一场风暴,一道阳光就制造了天堂,一个小品从社会的大不停往个人的小里去收束,最后成就了非常精致和动人治愈的小品。
光线晦暗时,胶片颗粒会像显微镜下的苔藓细胞一样流动。/最喜欢的片段是男主举起衣服挂进宜家晾衣架的两根细杠间,是生活肌理。
阿彼察邦又来了😅
华裔女博士一开始描述晨起时无语词的独白特别好,结尾的忘记名字也特别好,就着这点醋包了一盘饺子
#BJIFF2023 在丰富的白噪音中昏睡、交谈、喝汤,忘记语言,走近自然,研究苔藓,人类的存在仿佛毫无意义。
电影节有太多这类摆pose电影。
雷雨天,窗外雨声和影片里精致的视听形成互文;八十三分钟,在城市与自然中漫游。
【BJIFF2023】雖然沒睡著,但真的太催眠了!
人的内部世界,人的外部世界
虚造的静与美,乏味。今年北影节最期待的就是这部,最让我不满的也是这部
《小世界》将要离家一段时间的男人试图清空他的冰箱,用不能保存的蔬菜做了一锅汤,然后将汤分给了朋友和家人。这部电影就是关于这些打包起来的汤,关于种子和根,关于我们脚下柔软的苔藓。
四比三畫幅的煎熬
好安静结束得也突然摄影色调好美
2.5 白噪音ASMR助眠向自然科普片 男主闹失眠不知道把这个电影睡前给他放是不是就治好了
“聊天-自然-睡着醒来”这样的剪辑表明电影的无机与无力,自然空间被利用得死气沉沉,人也没拍实,只剩下好看的画面和舒服的声音,单把空间部分剪成短片或许会很不一样,但现在看起来就是导演对自然/画面的迷恋越过了他的人物和观众,所以短时长也觉得漫长。四比三或许是最容易制造艺术电影假象的画幅。
画面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流动却并不似森林、雨水和绿苔那般鲜活自然
#BJIFF | 2023.4.23小西天 非常适合大银幕的一部电影,导演把逆光浅焦中近景镜头用得神乎其技,在影院空间里持续混响的精细声效为影片补全了画面所不具备的体积感,影片叙事几乎成了高度风格化的视听效果无伤大雅的附属物(想起泰伦斯·马力克)。德沃斯在映后谈到影片松散地连接着的、关于身份、名称或语言的主题,男主说着相同语系的语言却有着东欧身份,女主取得了比利时国籍却使用着遥远异国的母语(当然导演对后者的呈现似乎总显出某种东方学的视角),而苔藓、泥土和雨水组成的微缩景观则是无名称的、前语言的、“提起它们时还需用手指指点点”的小世界。喜欢导演映后说“电影没什么要表达的深刻主题”的坦然,喜欢影片在情节设计和配乐上自觉的克制。发现影片末尾缓慢打出的演职员表里单独列出了soup,好可爱!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我可能永远无法共情欧洲小清新式迷茫、找寻、治愈一条龙的故事,为了让这位白人顺直男的相遇更特别一点,导演还特地安排了一位出身亚洲快餐店、搞植物研究的华裔美女。导演说他震惊于苔藓微小又奇妙的世界,我震惊于这位欧洲男青年的迷茫和答案都可以如此浅薄和轻易。和奇遇单元墨西哥女导演的回声相比,这部的镜头和声音配乐可以说是很愣头愣脑了。#Berlinale73
【5】
看不下去
男女主角身份设定,让人相信各自展开完全可以有复杂的故事出现,但像两条线缓慢地交汇,也像显微镜缓慢地靠近他们。在苔藓微小的世界里,一滴雨水就是一场风暴,一道阳光就制造了天堂,一个小品从社会的大不停往个人的小里去收束,最后成就了非常精致和动人治愈的小品。
光线晦暗时,胶片颗粒会像显微镜下的苔藓细胞一样流动。/最喜欢的片段是男主举起衣服挂进宜家晾衣架的两根细杠间,是生活肌理。
阿彼察邦又来了😅
华裔女博士一开始描述晨起时无语词的独白特别好,结尾的忘记名字也特别好,就着这点醋包了一盘饺子
#BJIFF2023 在丰富的白噪音中昏睡、交谈、喝汤,忘记语言,走近自然,研究苔藓,人类的存在仿佛毫无意义。
电影节有太多这类摆pose电影。
雷雨天,窗外雨声和影片里精致的视听形成互文;八十三分钟,在城市与自然中漫游。
【BJIFF2023】雖然沒睡著,但真的太催眠了!
人的内部世界,人的外部世界
虚造的静与美,乏味。今年北影节最期待的就是这部,最让我不满的也是这部
《小世界》将要离家一段时间的男人试图清空他的冰箱,用不能保存的蔬菜做了一锅汤,然后将汤分给了朋友和家人。这部电影就是关于这些打包起来的汤,关于种子和根,关于我们脚下柔软的苔藓。
四比三畫幅的煎熬
好安静结束得也突然摄影色调好美
2.5 白噪音ASMR助眠向自然科普片 男主闹失眠不知道把这个电影睡前给他放是不是就治好了
“聊天-自然-睡着醒来”这样的剪辑表明电影的无机与无力,自然空间被利用得死气沉沉,人也没拍实,只剩下好看的画面和舒服的声音,单把空间部分剪成短片或许会很不一样,但现在看起来就是导演对自然/画面的迷恋越过了他的人物和观众,所以短时长也觉得漫长。四比三或许是最容易制造艺术电影假象的画幅。
画面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流动却并不似森林、雨水和绿苔那般鲜活自然
#BJIFF | 2023.4.23小西天 非常适合大银幕的一部电影,导演把逆光浅焦中近景镜头用得神乎其技,在影院空间里持续混响的精细声效为影片补全了画面所不具备的体积感,影片叙事几乎成了高度风格化的视听效果无伤大雅的附属物(想起泰伦斯·马力克)。德沃斯在映后谈到影片松散地连接着的、关于身份、名称或语言的主题,男主说着相同语系的语言却有着东欧身份,女主取得了比利时国籍却使用着遥远异国的母语(当然导演对后者的呈现似乎总显出某种东方学的视角),而苔藓、泥土和雨水组成的微缩景观则是无名称的、前语言的、“提起它们时还需用手指指点点”的小世界。喜欢导演映后说“电影没什么要表达的深刻主题”的坦然,喜欢影片在情节设计和配乐上自觉的克制。发现影片末尾缓慢打出的演职员表里单独列出了soup,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