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菲小猪解放后,建国初的那段峥嵘岁月,在很多人看来似乎都不堪回首。
因为那段时间要么是自然灾害,要么是大跃进,要么是打倒黑五类,要么就是文化大运动……似乎只有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中国才真正的迎来春天。
然而,即便是不愿回首的岁月,依然有坚持信仰的人们,依然有无数成就在那段时期创造——抗美援朝,两弹一星,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赢得了全世界的刮目相看。
当然,在那段岁月里也有无数可歌可泣的爱情。
电影《北京时间》,就讲述了在建国初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修建人民大会堂的工地上,一位女技术员薛雅兰和木工师傅时队长之间的凄美虐心的爱情。
影片中,由陈乔恩饰演的留苏技术员薛雅兰和木工师傅时队长因共同建设人民大会堂相识相知,开始了一场属于那个年代的纯真恋爱,只可惜二人有缘无分,最终未能一起相伴到老。
时间跨越五十年,由李保田饰演的老年时队长已经罹患老年痴呆,很多事情记不得的他唯一记得的就是记忆深处的初恋薛雅兰。
于是,一段跨越五十年时空界限的爱恋就这样上演。
对于爱情电影来说,在如今火热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要想讨好卖座,要么靠IP,要么玩CP。
前者如《滚蛋吧!
肿瘤君》,《何以笙箫默》等等,后者如《剩者为王》的舒淇彭于晏组合,亦或是《前任2》郑恺郭采洁组合,总之就是话题亮点多多。
而电影《北京时间》中李保田和陈乔恩这样的CP组合,相信足以令所有人跌破眼镜。
但是正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令人意外的组合,才能更好的传递电影中的纯爱感觉。
而且除了传达至真至纯的爱情,电影还也力求将那个时代的场景还原。
从场景到环境,甚至电影所展现的氛围都透露出了五十年代老北京的感觉。
飞鸽牌自行车、印有红五星的帆布包,都将带领我们回到那个红星闪闪的纯爱年代。
陈乔恩梳着朴实大方的麻花辫,就好像邻村的姑娘小芳一般有种初恋的感觉。
而李保田的造型则很有老技术工人的艺术气质,犯起病来的不讲理的样子没有丝毫表演的痕迹,老戏骨的演技绝对为这部电影提供了最高的品质保证。
当然,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最为出彩的还是时空交错感的营造,无论是从建国初转换到现代,还是从现代转换到建国初,都没有任何生涩的突兀感觉,虽然时空不断变换,但是电影却如一江春水般的流畅动人,而且无论是过去式还是现在式,都能够把其中的矛盾冲突表现的非常到位,也没有混乱甚至肤浅的感觉,将过去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和现代国家体育中心的建设穿插在了一起,因此可以说,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纯爱片,更是一首献给所有辛勤劳动,甘于奉献的国家建设者的爱情挽歌!
<图片1>
决定去看《北京时间》,是因为一个名字——李保田。
这位备受尊敬的老艺人70岁了,还能敬职敬业的活跃在大荧幕上。
然后就很想去看看他演的80岁的逗逼倔老头。
影片挺欢乐的。
李保田顶着满头的白发勇闯洗脚城,还与各种海归的不靠谱小青年斗智斗勇。
可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了时代记忆的老人,却因得了脑瘤,在时光的碎片中穿梭。
当然,不靠谱的海归王小莫从这位老爷子身上体会到了太多的人间真情和积极的生活信念。
这个对爱情有点纨绔的小伙子,也追回了自己心爱的姑娘。
故事其实还蛮简单。
海归王小莫(孙艺洲)带着刚认识的姑娘(周秀娜)去派出所接走迷糊了的时长工,然后拿着电脑笔记本用PPT讲述这个老爷子的病情时,真的逗坏了。
——“压迫到这儿,他就穿越了”。
可实际上,活在记忆碎片中的时长工真的就如穿越了一般,在新世纪里苦苦追寻着50年前的恋人。
隔着50年的沧桑巨变,以前建人民大会堂,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地方;现在建设北京鸟巢,那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共荣的见证。
李保田饰演的老木匠时长工是人民大会堂的建造者,是最早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是中国最具革命情怀的一代人。
他们的情感中有着现代人无法理解的执着和纯真,对新社会主义的优越感、对祖国工作的神圣感、对爱情婚姻的珍重,都写满了他们沧桑的记忆。
他的记忆停留在那些最美的时光中。
聪明上进的时长工爱上了漂亮的女技术员薛雅兰,可是美丽的姑娘却在热恋的时候得了白血病。
为了让恋人永远保持积极的生活信念,病中的薛雅兰用各种信念激励他,却始终缺席他们的约定。
时长工不知道薛雅兰去了哪里,可是他一直在寻找、等待,并在时光的流逝中白了头发。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爱情故事,很戳泪点。
他们安静的演绎那个年代的故事,没有歇斯底里的吼叫,甚至连哭泣都不敢放出声响,可是依然让人酸了鼻子。
谁说的呢,老一辈子的人不懂浪漫。
难道一支玫瑰一辆宝马就算浪漫吗?
瞬间的感动又怎么敌得过一生的默默承诺和守候。
时老头的倔强、失忆、无厘头,让王小莫抓狂。
可是深爱着他的那个甚至不知道名字的姑娘,却在伤心离去的时候,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像老头一样找我吗?
王小莫的沉默,让很多人感受到我们现在社会的计较和复杂。
是啊,谁会傻到去为了一个人浪费大好的青春年华、付出一生的辛酸等待呢?
我们说,好傻!
可是,隔着50、60年的时光看去,曾经有那么一代人,他们内心的澄澈、干净、纯真,始终保持着感人至深的魅力。
《北京时间》就是讲述被凝固在老北京城中的最美的爱情故事。
倔老头讲起话来京味十足,逗比也欢乐,却能让人体会到至真至纯的风骨。
“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6点整”,对于我而言,这是三十年前开始的人生最早的记忆之一。
1980年代的乡村,与北京的关联也许最同步的也许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整点报时了。
1995年,在巴金主播的《收获》杂志上,读到当代文坛射雕五虎将之一的北丐洪峰的长篇小说《东八时区》,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林林总总绰绰约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004年,来到北京,果然与外省大有不同,按照胡风的说法,时间开始了。
高满堂编剧、安战军导演,马元、陈乔恩、周秀娜等主演的《北京时间》,截取现在与1950年代的北京,对过去的那段历史做出了深情的回望。
这样一种怀旧的情怀,可能再过一段并不太久的时间,创作者即使有心也无力再去承担那段时光带来的五味杂陈的、铺满阳光底色的火红岁月,当然这个底色是那个时代的“当代人”的自我感知。
李保田饰演的老头,记忆逐渐失去,在当年他却是代表先进阶级的劳动模范时长工,领导者一支小队伍,活跃在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大业之中。
所谓涓滴洪流,滔滔向前。
过去时的故事,十大建筑中他的工友还有李瑞环和张百发,“又红又专”的工人代表是1950年代最有精气神的社会成分,他们自发的向往着明天,在今天积极的建设,尤其是人民大会堂在镜头里逐渐呈现时,时间被塑形为不朽的空间,自我命名的人民大会堂代表着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威的至高无上,建设者由此也享受着与有荣焉的自我顾盼。
这个著名的建筑物,从建成之日便以人民的名义注定在未来见证震撼世界的事件,走马灯似的上台下台、改革开放、风波与下海、下岗与WTO,历史的明语与暗线,虽然不以尧存但是编导以明确的借古讽今来诉说世风日下。
劳模时长工与留苏归来的技术员薛雅兰的爱情,不能说是那个时代的标配,毕竟也是阶层不同,后者的知识分子腔调,对于一般的工人(特别是年龄相当)来说,其实有些高不可攀,不过联想到同样由高满堂编剧的《我的娜塔莎》则就明白这其实也没什么,后者的性别、国别背后的差异更是令观众喟叹造化弄人。
《北京时间》最终令这段情产生衍变的是,一场意外的疾病。
在漫长的20世纪革命叙事中,知识分子与疾病的联系便是明目张胆的时代病,即使这个具体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是人民的一员,很可能这并没有事实上的数目字统计来确定。
人生暮年的劳模,目睹了鸟巢的兴起,如今的北京,已然是全球最具有特色造型的高层建筑物的超级试验场,鸟巢、国家歌剧院、央视大楼等各种造型、顶戴和外号,从想象的西方和变形的东方美学,再到修旧如旧的中轴线,当下的帝都已经可以看到2046年的模样,已经从革命、政治到体育、娱乐,意识形态的威严转述为大娱乐的光芒,普通劳动者的普通焦虑已经是房屋和交通,建设者有其居的梦想,数十年来依然要做,区别在于从前谁是建设者身不由己,当下纷纭大众却是可以相对自由的迁徙和劳动。
一般豆瓣上评分低的都不会去看,但鬼使神差地来看了,还是没有拉进度条看得。
震惊!
然后谈谈看完后的感受。
一是没懂影片名为啥叫《北京时间》,剧情里貌似没有点题的地方(也许是我没看懂)。
二是现实与回忆穿插的表现手法,确实引人入胜,估计自己就是怕漏掉什么才不拉快进的。
三是不得不吐槽的配音!
陈乔恩的配音实在让人难受,可能习惯她本人自己的声音了。
四是主题,爱情。
尽管是部爱情片还是部悲剧,不知怎么还看出点其他的东西。
可能爱而不得是常态吧!
最后剧情里时老头坐着车,王小莫说想让他再看一看北京,突然泪目,都不知道自己想起了什么。
太多的遗憾就是还来不及再看一眼。
电影《北京时间》情节富有生活气息,人物真实诚挚,带我们回到那个纯真又充满激情的年代,重现人民大会堂建设的感人故事和一段传为佳话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以人民大会堂建设为背景,讲述了“时长工”与“薛雅兰”单纯的深刻的爱情故事的电影,他们的恋爱淡淡忧伤却深深感人。
在影片《北京时间》中, “海归”建筑设计师王小莫(孙艺洲饰演)和他女朋友(周秀娜饰演)一起去照顾退休劳模时长工(李保田饰演),面对对待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爷爷辈的老劳模,王小莫和女友状况百出。
年迈的时长工得了脑瘤,忘了很多事情,却一直活在一个名叫“薛雅兰(陈乔恩饰演)”女子的记忆碎片里。
时间跨越五十年,年老的时长工虽然已经身患重病,却依旧在寻找那个一直存在他记忆深处的初恋。
一段跨越五十年依旧如初的爱恋完美诠释 “没有终点,只有永远”的爱情理念。
影片《北京时间》非常注重细节,从场景到环境氛围都很好的体现了五十年代老北京的感觉。
工人们响应号召为新建人民大会堂日夜忙碌,时长工、薛雅兰与一班建筑工人在工地一起运木柱,按照鲁班时代传下来的“放大样”的方法,把小山一样高的木材搬到工地对面故宫院子的空地上,一步一步完成。
飞鸽牌自行车、印有红五星的帆布包,带领我们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
时长工和薛雅兰是在建筑工地上相识相爱的,两人的定情信物是一摞书,刨子也作为重要道具穿插在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中。
大美女陈乔恩出演优雅、稳重留苏技术员,她一改以往偶像剧女主的甜美形象以怀旧蓝色工装造型近乎素颜出镜,还梳起清丽悠长的麻花辫,清新唯美,成为影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表演风格上她一改往日的奔放,大胆尝试含蓄、有深度的角色,她丰沛的表演,出彩的眼神戏,赋予了角色很多有质感的内核。
在《血色浪漫》中饰演郑桐的马元在影片中饰演时长工,造型简单朴实,把年轻小伙的投身大时代的奋斗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对角色的深度把握以及情绪的到位演绎获得制作方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我想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单纯而善良的。
不是我们不能坚守最初的纯净和美好,只是更多时候没有掩饰和防护的我们,被伤害了,知道痛了,才发现不是所有的微笑都能够换得尊重和拥抱。
于是我们学着适应,或者学着改变,变得不再单纯,变的学会伪装,变得不再是最初的自己。
在我们已经改变的时候,唯有那些唯美纯纯的爱恋会再次唤醒我们内心曾经的纯情。
影片男女主角“时长工”与薛雅兰的爱情平静含蓄,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
男主人公为了心爱的女人孤守终老,他对爱的忠贞和执着感天动地,堪称佳话。
爱,不管多么遥远,它总是在那里,就像星火那样的永远遥远,又是这么的近。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是一个古老的寓言:500年我修来了与您擦肩而过,需要再修500年继续我们的缘份。
花开花落,见证轮回的缘,聚散来去,经历路上的缘;有一种相遇,在路上,更在心上,无论岁月变迁,有情相随,心上不觉寒;因为有爱,不语,也倾情,因为有心,不扰,也温暖。
情在路上,懂比陪伴更重要;爱在心上,守比承诺更珍贵。
工作和生活过于匆忙,闲暇时,留给自己一个电影的时间。
极少看爱情题材。
但这个泛着怀旧,加入长久岁月积淀的情愫,融成了命运玩笑,那笑脸上很多多的无奈心酸。。。
浓浓长久的爱的念想化了太多感动的泪。。。
极其讨厌结尾的结尾,念想中的庆祝和喜庆结尾,和现实的冷清,镜头转向孤寂无人观赏的花火对比太明显了,空荡的心里瞬间难受的流血!!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世间最迷人的渴望。
相比那些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真心真意爱一生的马拉松式爱情,更能证明爱情的美妙而纯洁、伟大又神圣、真诚且永恒。
电影《北京时间》就描绘了一段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温情寻爱,李保田饰演的古稀老者,对待心上人那跨越时间瀚海的恒久之恋,对待真爱痴情坚守的执迷不悔,显得是如此震撼人心。
影片起始阶段,很容易让人误判故事阐释的是情暖孤寡老人。
小鲜肉建筑设计师王小莫,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照顾退休劳模时长工的任务,与患有脑瘤疾病的老者在交流上格格不入,后者一直在找寻名叫薛雅兰的女人。
而随着剧情的慢慢推入,爱情的主题得以渐渐显露。
一老一少不断地矛盾与冲突,引发王小莫对时长工过往情感经历产生好奇之心,进而巧妙牵出一段如颂如歌如赞礼的旷世绝恋。
尽管王小莫照看退休老人的过程是故事线索,但时长工的爱情故事,却完全是凭借他断断续续地回忆来加以呈现。
青年时代的时长工与貌美技术员薛雅兰因参与建设人民大会堂,从彼此误会的相识,到相互欣赏的相知,再至互生爱慕而相恋。
那男主凝望女主背影的双眼饱含思慕,赠送书本承载关心的温情,单车载人骑行路途见证浪漫的绵长,这些情节很好地映衬出相爱男女的质朴纯情。
偏偏上苍有意捉弄有情人,不让他们相伴相守在一起。
身患白血病的薛雅兰隐瞒病情,忍痛做出离开时长工的决定。
因为爱他,她不愿成为他的负担;因为爱他,她不愿成为他的羁绊。
而时长工站在楼下,任由雨水肆意地淋漓;薛亚兰却偷偷躲在窗边,泪水如珍珠般洒落。
这一幕看起来是简直催人泪下。
那人民大会堂落成之日、他当上全国劳模之时,两人就结婚的决定,完全是薛雅兰鼓励心上人奋发向上的筹码。
但当广场上烟花刹那绽放的时刻,憨直的男人没有等来自己的新娘,只有一封没打开的信件,来表现有情未必成眷属,引发人们深深的感叹。
片里时长工对待爱情的坚持,无疑是令人感佩的。
他与薛雅兰相处时间不长,这段恋情不过是人生的短暂插曲,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执念,却使得心中的那个她,成为自我生命中的爱情主题歌。
任凭岁月涤荡、命运流转、人生磨砺,他依然无怨无悔地坚守爱情,穷尽一生来苦苦找寻她的下落,那留在心中关于爱情的记忆碎片,成为支撑其勇于奋斗的精神支柱。
而从1959人民大会堂落成的绚烂烟火,到2008奥运开幕鸟巢的火树银花,五十年的岁月变迁,掩盖不住他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与牵挂。
《北京时间》里的爱情其实有两段。
一为过去回忆式,时长工追忆往昔同薛雅兰相爱的点点滴滴,显现红色年代里的纯真爱恋,画面是略带暗黄的暖色基调,营造出温馨怀旧的氛围;一为现代进行式,王小莫与落魄演员女友分分合合,贴有当代速食爱情的标签,运用清新的镜头语言,诙谐地表现网络时代青年人的个性张扬。
这两段爱情一主一副,不但形成对比关系,显露两代人在爱情观上的激烈交锋和碰撞。
而时长工将近半个世纪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还起到一种教育作用,让一对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小情侣,彻底明白了爱情的真谛,驱使他们最终完成了自我情感的救赎。
影片在制作上颇为严谨。
无论是服装穿戴,还是街景陈设,都尽力还原50年代的社会风貌,老式公共汽车、锰钢自行车、米黄色帆布包、深蓝色工人装,一件件道具务求本真,足以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演员们的表演也尽心尽力。
老戏骨李保田演出老年时长工的孤独寂寞与痴情无限,身患重病依旧在倔强地寻找消失的爱人。
小鲜肉孙艺洲尽显海归设计师王小莫的重视自我,刻画出角色从玩世不恭到浪子回头的成长蜕变。
这一老一少的交流互动,非常风趣地展现出两代人在价值观的冲突与对撞。
香港女星周秀娜则把一个女演员对爱情的渴望,较为准确地予以展现。
片中最值得点赞的是那对50年代情侣的饰演者。
依靠演出《血色浪漫》郑桐一角为人熟知的马元,把青年时长工的朴实演绎得特别传神,显露劳动工人努力奋斗的精气神。
而向来以演“傻白甜”见长的陈乔恩此番扎起麻花辫,变身工地技术员薛亚兰。
作为一个台湾妞,能够把内地50年代女子的纯情与深爱演绎如此到位,真是殊为不易。
《北京时间》显然是藉由一场发生在50年代的诚挚之恋,来传达美好的爱情理念,更让年轻人懂得,真正的爱情一直是存在的,只因人变得不靠谱,才使爱情美丽光环的渐失。
而真正的爱情是跨越年轮的永恒不变,并不会因时代变迁、岁月更迭而湮灭。
或许这就是《北京时间》带给观众的暖心表达吧。
文/田金双由李保田、陈乔恩、孙艺洲、周秀娜等人主演的新电影,名称很怀旧,叫《北京时间》。
事实上,与时间有关的东西大都怀旧,很容易让人感伤。
爱情也一样。
在《北京时间》中,共有两条爱情主线,一段是现代爱情,另一段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爱情。
在现代爱情桥段中,“海归”富二代、青年建筑设计师王小莫(孙艺洲饰)偶遇身份不明的女子(周秀娜饰),两人在爱的激情中缠绵,分分合合,面对爱情,似乎更多茫然。
时长工(李保田饰)是一个身患脑瘤的老劳模,这个总喜欢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反复念叨着薛雅兰(陈乔恩饰)这个名字。
王小莫在照料时长工的过程中,亦了解了这段埋藏了近半个世界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在领衔编剧高满堂的笔下,《北京时间》充满时代性隐喻,比如,人民大会堂,比如,青年突击队。
在建造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中,队长时长工和留学归来的质检员薛雅兰相爱,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爱情像花儿一样绽放。
孰料,薛雅兰在工地上晕倒在地,而后,被查出白血病。
考虑再三,薛雅兰决定远离时长工,给他留下一封信……这封信因而成为时长工苦苦的精神守望。
这份守望,整整延续了半个世纪。
在《北京时间》这部影片中,创作者详述了人民大会堂建造过程以及两个年轻人相爱的全过程,类似所谓照相写实主义,照实写写写,细节如麻。
这个过程中,当事人的情绪一直绷着绷着再绷着,然后放松下来,再紧紧绷着,爱的过程既浪漫,又压抑,压抑得令人疼痛。
不过,这并不代表那个年代没有激情,相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也有致青春。
我猜写这个剧本时,高满堂等人除了有关非虚构现实主义的文本自觉外,那些关于人民大会堂建筑、男女主人物对话方式等细节有过无数种想法,但不管哪一种想法,都泄露出一个与爱情有关的秘密,那就是:真正的爱情不会随着时间凝固,也有可能不朽。
细数影片中李保田饰演的那个看似疯疯癫癫的老年时长工,他的内心充满爱情的甜蜜、忧伤和纠结。
所以,在他眼里,人民大会堂更多爱情象征,所以,他才静静地推着自行车手握当年的工具闯进了人民大会堂。
对于年老的时长工来说,此刻,在他眼里没有别的,只有那个叫薛雅兰的女子。
在他的心里,薛雅兰似乎从未离开过。
而之于建筑设计师王小莫,在照顾时长工的过程中,亦领悟爱情不仅一时贪欢,更多责任。
所以,面对爱情,他不再无所适从,而是静静地体验那份担当。
至此,那个原来任性的大男孩终于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男人。
问题是,故事最后怎么收场呢?
在时长工即将失明或者已经失明的最后岁月里,王小莫雇来一个女子冒充薛雅兰,试图为时长工圆梦。
时长工静静地坐在手推车里,目光平静地说:回去吧,我要将自己最好的形象留给亚兰!
至此,一切戛然而止。
直到这一刻,我们才始以明白,原来,面对爱情,没有结局却也是最好的结局,不收场亦然是最好的收场。
正如不了即了,一了百了。
有关爱情或爱情的美丽想象,亦如是。
<图片1>王小莫的女友眼里含着泪问他:如果有一天我丢了,你会不会像他一样发疯的找我?
王小莫愣住了。
老劳模时长工已入暮年,却日日在思念着初恋女友薜亚兰,并且这么多年孑然一身,没有娶妻生子,这样的爱情,在现在这个网络快餐时代是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
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代人,爱情的价值观竟如此不同,这是时代的悲剧亦或是进步?
电影以两代人的爱情为线索开始讲述,向我们讲述了两代人的爱情观的差异和融合。
年轻的时长工就是我们的父辈,在那个革命年代里,人人用火烫的热情为建设祖国而奋斗。
作为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师,他努力、踏实、爱学习,展现那个时代的年青人积极、向上的形象。
这与“海归”青年王小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刚加入团队,就被指派来照顾老年人时长工。
这老头脾气倔,因患有脑瘤时常会行为异常,常常将王小莫关在门外,尽管被老头搞的精疲力竭,王小莫还算是用心。
她的女友是名演员,却并不嫌弃这位爱闹事的老头,尤其是知道了时长工和薜亚兰的爱情往事后,两人更是把老人当自己的亲人一样。
纯粹的爱情一直是影视剧里最长久的命题,时长工老了也得了重病,没有妻子孩子,只有自己的徒弟和王小莫陪伴,但他并不寂寞。
他的脑中时常回放着他和薜亚兰相识相爱过程,那怕是一个小细节,他都可以把它放大乐呵上半天,爱情是如此的让人甘之如饴。
而王小莫在女友问话面前选择了沉默,女友立马转而投入他人的怀抱,不管是假意还是真心,大抵是反映了年轻人的心态。
大家都是备胎,没有谁非谁不可,时间有时是指路灯,会让慢慢看清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老建筑家的纯爱故事也让两位年青人受益非浅,爱情并非快餐,而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珍藏。
这部电影里演员也是混搭有序,“宰相刘罗锅”李保田是实力派老戏骨、混搭凭借《爱情公寓》里的花花公子火起来的孙艺洲、和拥有模特身材的周秀娜,上演爷孙两代的价值观碰撞;总喜欢演年代戏的马元混搭了爱演偶像剧傻白甜玛丽苏的陈乔恩,上演50年代的绝美爱情;这样的混搭并没有让电影不沦不类,而是给了电影很多新鲜感和看头。
孙艺洲这次算是本身演出,虽不需要装花花公子,但那副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劲头跟当下的年轻人是一样一样的。
周秀娜扮演的女友穿戴时尚,却也道出了作演员的酸,在混乱不堪的片场演戏,没有固定的家,提着箱子满地跑。
陈乔恩这次出演薜亚兰还挺让人意外的,她梳着两支整齐的大辫子,时而彪悍时而娇羞,配合上马元那张红朴朴充满革命热情的脸,展现了建设新中国时期的青年风貌。
像时长工这种“挂在一颗树上吊死”的爱情观,现在的人们未必能理解,也未必要去照做,但请记住,年华易逝,爱情永存!
珍惜眼前人,也许是对爱情最好的尊重!
<图片1>你可以想象,一段令人钦佩与感动的,长达50年的,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寻爱之旅究竟是怎样的吗?
你可以理解,一位步入年迈的古稀老人,他此生对于爱人的专一与爱情的执着是如何坚守的吗?
随着时间的沉淀,记忆都已经斑驳,但是依然阻挡不了这太多的感慨,太令人触动的情怀的延续。
电影《北京时间》其实它是一部以一群建造者,当年建设人民大会堂的奋斗历程作为故事的铺垫,以一份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作为影片的重点来为我们讲述的。
故事是从建国初期一直延续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从最初修建人民大会堂的工地上发生的那一段,唯美、动人甚至是略带伤感的爱情故事,一点点的对我们娓娓道来的。
陈乔恩饰演的薛雅兰,她是一位清纯美丽,温婉动人的留苏技术员,在工作中,她有着一丝不苟、努力认真的精神,在生活中她是大家喜欢尊敬,知识渊博的才女。
在当年,对于像薛雅兰一般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来说,她一定可以称之为大家眼中的“梦中情人”。
在电影《北京时间》的开篇先是以李保田老师饰演的老年时长工被扣留在派出所作为开篇,然后很快映入我们的眼帘就是建国初期的建筑工地的场景,木架结构为主的工地上,到处是忙碌着的工人,当随着电影的镜头推进,我们知道了那不是一般的建筑工地,那是我们熟悉的,高瞻仰之的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场面。
凡是进入过人民大会堂的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一座神圣的宫殿,也是一座极具绚丽辉煌的宫殿,它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
而在电影中,当我们看到马元饰演的年轻的木匠师傅时长工,他满头大汗,努力着不停歇的赶工的场面,心理充满了敬佩,而后来他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全国的劳动模范。
没有看过电影的观众,你们可能无法想象,这部电影它把更多的镜头与故事的情节放在了一段恋情之上。
从马元饰演的年轻的时长工到李保田饰演的老年的时长工,中间跨越了几十年。
而老人家从最甜蜜的纯真恋爱开始,一路与自己心爱的女人薛雅兰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他们之间的结合在旁人看来,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有缘无分的结局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太过残忍,这中间有太多的因素而最终导致了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建成之后就再未见过面。
在我的印象中,李保田老师始终是当年那个精明的,可以把和珅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宰相刘罗锅。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李保田老师已经年近70岁了,而他饰演的老年的时长工在年龄上十分吻合。
但是不幸的是在电影中,时长工在晚年的时候患上了老年痴呆的症状,除了他心心念念的薛雅兰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念想了。
寻找薛雅兰似乎成为了他这一生中除了工作以外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让人看着无比心酸。
当一个人的记忆渐渐模糊,当曾经的荣光也已经被人忘却,当无助的孤独无法排解,当物是人非之后,当繁华落尽之时,在他内心中、记忆中最深刻的感受依旧停留在他的爱人身上,依旧有股叫做爱情的甜蜜暖流没有被时间磨砺,依然绽放在他自己的记忆中。
而被这样的人爱了一生的薛雅兰,如果她可以战胜绝症可以重新回到她爱的人的身边,将是一件多了美妙的事情呀。
这不就是翻拍触不可及😒
喜欢。
球恩女神最棒
只觉得周秀娜倒是挺好看
不知道大家对烂片的定义 我就知道该笑的地方真的笑了 感人的地方真的哭了
看不下去,大侄子还是外甥长的略丑
尴尬o(╯□╰)o
说的啥
因为北京二字看的,又是个关于时间的电影,执着的情感令人向往。
这是给台湾长腿的两星
国庆日正巧看了这部,像为祖国母亲庆生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做背景,建设大会堂和鸟巢两个地标建筑做对比,讲述两代人之间不同的感情付出,以及后来的理解、尊重。
不错
电影名故弄玄虚
还得是老爷子的戏啊!
爱情不是那么容易被阻挠
喜欢陈乔恩
以为是王顺德...说是主旋律的都什么鬼,这部其实是高级黑:大会堂的建造者再也没法踏进去半步。
我发现凡是涉及以首都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评价都可以,反响也不错
现在不敢说有纯真的爱情。
这个就看看李保田的演出吧,现代社会什么都变了,那些本来纯爱的东西,也没人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