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看完《激战》从富力城UME出来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北京这座不夜城还在霓虹闪烁,车来车往中,暑热还未退尽,我却足够清醒,思路清晰的跟朋友分析我给《激战》打80分的理由。
尽管从小到大就一直浸淫在华语片的洪水猛兽中,大学四年的外语片电影素养的培养多少让我对国产片带着恶意的审慎,这多少有点鲁迅“向来不惮以最坏的心来揣测中国人”的意思。
所以从电影开场前十分的贴片广告,吐槽就已经开始。
但电影开始的几个色彩亮丽清新,视觉开阔的大远景还是狠亮瞎了一下我们这些金刚钛合眼,这明显是抄袭人家好莱坞大片场景走高端大气山寨范儿嘛。
开场总要亮两把刷子来忽悠忽悠人的,至于后面是怎么个虎头蛇尾就难说了,《天台爱情》不就是耍的这样一个把戏来着。
开场五分钟,王宝强一出场我就预感不好,估计又要走各种耍宝路线。
果不其然,老爹过世继承亿万家产见人发红包庆祝的狗血桥段果断是让人吐槽不能啊。
无脑大波美女宁要爆发男,不甩帅的掉渣的益达哥的狐媚嘴脸让我很有厌恶感,拜托,这样老掉牙的梗都玩了几十年了还玩不厌哪,但是没办法,钱多人傻好忽悠的中国电影观众还真就爱看这一套,不这么来一手,观众还不买账了。
然后情节忽然一跳跃,有钱老爸破产了,富二代忽然变身穷光棍,身家一落千丈沦为打工仔,这是港片里惯有的桥段我也就不骂什么傻逼编剧之类的话了,虽然前人早就已经说过,第一个创作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是蠢才。
中国人历来想象力就不是很丰富,想要期待忽然来个耳目一新的情节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我只能这么说。
既然对国产片抱着审慎的恶意,对故事情节这一块的交代自然就不会报太大希望。
如果说有希望,希望也在后来人身上。
我不想过分纠结于故事情节之上,如果过分纠结这个问题,那么我眼里的《激战》顶多是合格的。
无非讲了一个犯过错误的中年人去帮助一个年轻人去完成一个貌似不可能的心愿。
在这个相互帮助和提携的过程中,实现各种现实的救赎。
中年人为自己年轻时的狷狂不羁买账,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为自己人生增加分量。
国产片对于编剧的重视和故事的看重还需要一个阶段,现阶段的电影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电影出彩的地方在于对MMA综合格斗这种华语片中少见题材的尝试,以及在尝试过程中突显的高端国际路线端倪。
真刀真枪、拳拳到肉的搏击 ,火爆真实,仿佛身临其境,看到益达哥挨打了,好像打在自己身上心窝一阵阵的疼,情节高潮处,益达哥眼看就要输了的时候,心提到嗓子眼好像天就要塌下来了,真心表示很久没有这么真实的入戏感。
在这里必须要感谢家辉哥和益达哥的敬业精神,两个人一身腱子肉亮出来,打遍天下无敌手,什么情节硬伤,女主角打酱油之类的都不是事儿了。
说我花痴也好,马后炮也罢,我还是要表示其实很早之前就看好这两位演员,张家辉基本上就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之前在无线一直都是一些跑龙套和打酱油的角色,现在终于熬出头,影帝拿到手软。
但其实在前几年他的成功就已经初见端倪。
在《线人》和《证人》这两部电影中炉火纯青的演技已经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这部《激战》中更是将一个中年市井衰男形象演的入木三分。
彭于晏在《翻滚吧阿信》中,扮演一个有点先天不足的体操运动员已经展现了一回标准好身材,演技虽然略显稚嫩,但也是嫩牛五方,大有前途,只等待一个好的剧本将他推向一个更耀眼的位置。
现在这部《激战》几乎是量身定做的版本。
大秀身材,满身腱子肉,拉碴点胡子更显男人味,怎么能不迷倒万千少女纷纷掏腰包买电影票进只为一睹彭帅的好身材呢!
总之是两个中青党帅哥的完美身材深深征服了我这个挑剔的吐槽姐了。
没办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人家这美感还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结果,更只会让我等花痴欣赏钦佩赞叹陶醉不知所以。
一号酱油姐李菲儿虽然存在感不强,故事因动作戏过多,对格斗的描写所占篇幅过长,故事情节衔接方面不算连贯,稍显跳接,但瑕不掩瑜了,剧组班底强大,走的就是好莱坞高端路线,技术层面是上档次的,尤其是在格斗中的整体调度和镜头处理松紧适度,游刃有余,紧扣人心,吸引眼球,实属上乘。
其他诸多出彩之处一带而过,不多赘述。
9岁的小姑娘相当抢戏,将来如果不走进“童星长残“的怪圈肯定星途无量。
中年大妈党的梗屡试不爽,很有搞头,开篇的远景调度很美,结局也算是锦上添花,总之我认为,值了。
Ps:好吧,是多久没逼迫自己动笔写点东西了,整个写作过程就像难产,但还是坚持狗血完了。
还是家辉哥说的对,“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
第三十三届香港金像奖刚刚落下帷幕。
香港电影现状就像陈嘉上所说:金像奖就是香港电影的寒暑表。
香港影业往上走,它也往上走;香港电影往下走,它也向下走。
一目了然,很真实。
现如今,大陆电影市场不断繁荣,香港电影却早已失去往日辉煌,略显衰落和青黄不接。
以至于我们对香港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与此同时,香港电影金像奖也被视为年老表彰大会,关注度逐渐降低。
从2005年起,连续四届金像奖影后也颁给内地女演员。
这也引发吴君如的不满:她们的素质是不是真的比港人高呢?
这也用鲜血淋漓的事实陈述着香港电影的衰落。
香港影人的北进之路经过阵痛式的调整,香港影人决定集体北进来适应不断繁荣的大陆市场。
四大天王之中,除了刘天王凭借其不老容颜,精湛演技与拼命三郎的精神还活跃于大荧幕,仍属高产演员;郭天王偶尔也有佳作涌现。
另外二人基本上已经淡出大众视野。
当然还有古天乐,吴彦祖,刘青云等型男在他们擅长的警匪题材电影中散发余热。
而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女演员大部分嫁入豪门抑或移居海外,结束了自己的荧屏生涯。
就连成龙经典的警察故事系列也把故事背景搬到北京,化身大陆公安钟文。
所以,香港优秀演员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仍坚持拍香港电影,在大陆愈发繁荣的电影市场继续维系香港电影早已逝去的辉煌。
影帝张家辉的逆袭这一届的金像奖中最受瞩目的就是今年新科影帝张家辉了。
在香港电影鼎盛时期,我们似乎已经记不起他所饰演的的一些经典角色,反而在香港电影市场衰落并不断向内地发展的今天取得不俗成就。
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持续发展,张家辉留给我们较深印象的也只是在王晶的赌侠系列电影中饰演的一些喜剧类角色。
这些电影业充其量是在赌圣成功后的跟风之作,完全登不了大雅之堂。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喜剧电影虽没有让张家辉获得演技上的精进,却让他有了一定知名度。
于是在2004年,张家辉等来了杜琪峰,他与杜琪峰有多次合作。
在这些电影中,他虽不是主演,但这些角色却让他的演技有了质的提高。
直到他遇上林超贤。
一个好演员确实需要是需要一位伯乐的。
林超贤就是张家辉的伯乐。
张家辉以年逾不惑,以三部林氏电影《证人》、《线人》、《激战》成功打入大陆市场,获得更高知名度的同时,也使张家辉成为各大电影节常客。
本届香港金像奖上,他也继续凭借《激战》中的演技大爆发获得继华鼎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之后又一座奖杯。
演艺圈之中,光有伯乐是完全不够的。
如果没有实力与努力,怎能奢求导演的另眼相看?
在张家辉的多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张家辉的精湛演技,那努力呢?
我们从《激战》中就可看出张家辉的诚意。
众所周知,张家辉身材偏瘦小。
但《激战》中,却看到他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一面。
一身彪悍凌厉的肌肉令我眼前一亮。
很难想象,一个年逾四十的非专业拳击运动员如何练出这一身肌肉?
在《扫毒》、《线人》里枯柴瘦弱的警察到《激战》里的拳击冠军经历了如何的蜕变?
答案其实不用多说,因为其中的艰辛只有他本人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张家辉确实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多。
《激战》拍摄中,张家辉无意中被踢断小指,但他坚持打了封闭继续拍戏。
戏拍完了,却也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付出与得到都是成正比的。
所以说张家辉的影帝头衔也实至名归。
、张家辉从最初的龙套到喜剧、正剧、再到动作片;从当初的挨打男、烂片王,再到票房保证,他经历了太多。
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来,用他不断的佳作告诉我们他的努力。
他也告诉我们:即使青春不再,也要诠释什么叫大器晚成。
后记:在接下来,又一部林超贤的电影《魔警》上映,不过此次张家辉化身魔鬼大反派韩江,以内心戏为主。
这可能又是他戏路的扩展吧!
支持他。
假期快结束了,终于得空去看一场电影,看《激战》其实主要是冲着两位主演的好身材去的,特别是张家辉,年龄偏大了还能练就一身好筋骨,的确让人佩服,至于彭于晏,我和他年龄相仿吧,自己也想练一身肌肉出来,他们算是我的好榜样。
看完电影后,其实我是想给四星的,一般看电影很少有让我给五星的,但这部算是运动题材的,很符合我这个体育工作者的口味,而且其中的台词句句打动我心,几次我都有些感动。
我觉得我也像极了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快到中年,一事无成,生活过的一塌糊涂,甚至快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也想努力去做好一件事,也觉得活过三十多岁没有干好什么事情。
就像剧中林家父子那段街头感情戏,林父对自己儿子说,“我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片天了。
你呢?
你到现在,还不知道想要做什么?
你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做不成!
你没有用!
你根本不懂,什么是责任!
”感觉这就是对着我自己说的一样。
我也很想专心做好一件事,但没有目标,而且有很多羁绊,有些无奈。
片中最给力的还是张家辉饰演的贱辉最后的出战,48岁的人了,用于挑战自己,的确给我这个三十多岁的落魄人以很大的鼓励,我也不想和贱辉说的一样,到临死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都没有,我也想为自己做一件事情,我也想对自己说我能做到的。
是的,我觉得我能做到,我也会对自己说,不要怕,怕,你就输了一辈子。
最后想说一下剧中两位男主人公训练的镜头,真的不错,喜欢看,我也要这样。
《激战》拳拳到肉的打斗场面,阳刚之气十足,每一场的角色和打斗戏都不一样,一点也不让人失望,展现了真实的拳击场面。
当然也有不少瑕疵,如影片里彭于晏的爱情戏完全显得多余,还有点矫揉造作。
又如张家辉与母女俩的家庭亲情戏能再多一些,似乎效果更佳。
影片为了具有励志效果,制造了一个皆大欢喜的光明结局,仍然难逃商业片的俗套。
初看海报和影片的宣传我认为这只是一部简简单单的华语动作片,我只是带着欣赏腹肌和型男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 毕竟今年的华语电影真的让我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孰不知,竟然带给我如此真实的感动。
两个让命运戏弄的人相遇相识相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训练一起攻克自我的极限,一个是过气拳王 债务累累,一个是老爸破了产的富二代公子哥,一贫如洗。
略显老套的励志剧情,这让我想起了史泰龙爷爷的经典励志拳击电影《洛奇》。
在《洛奇》第3部中前任拳王阿波罗为了帮助洛奇战胜对手而陪伴洛奇一起训练生活,最终洛奇重回世界拳王的宝座。
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好酒都是经得起岁月打磨的,所以,前文所说的“老套”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褒义词。
彭于晏白天干苦力活被领班克扣工钱,晚上背着老爸走在澳门的破旧街道,先是一个全镜头,然后是一个长镜头。
意味深长的一个场景,深夜,月光,街灯。
如果你也有一个破产的老爸你也能强硬起来么?
我问了一下自己,却答不上来........”你疯了,你为什么要打比赛,打MMA是会死人的啊”“这二十年,我什么都没有做过,怕,我就会输一辈子。
我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在拳馆里,家辉掷地有声地说出这些话,当一个男人说出“我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这句话,是谁也拦不住的,说了这句话的男人只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拼了命的努力努力直到精疲力竭然后慢慢变老。
家辉本身的演员经历就很励志,在以《证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前,他拍了无数烂片,跟在刘德华身后无厘头搞笑翻扑克。
几乎全世界都认为他这辈子就这样了,永远这样滑稽无厘头翻扑克。
可是家辉不曾放弃过,正如最后家辉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去挑战台主一样,管他呢,不是为了输赢,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无论是情感戏,还是训练打斗,和彭于晏的对手戏,家辉都表现得从容自如,游刃有余。
家辉的表演到现在可以说是收放自如。
本片有个缺点,就是情感戏的切入到打斗戏的连接之间显得有些生硬,观众这是看得有些吃力,林超贤对此没掌控好。
不过这样更显出家辉的演技。
如果你从身材上看,是家辉和彭于晏、安志杰撑起了《激战》。
如果你从故事主线来看,是家辉和彭于晏撑起了《激战》。
如果你从演技来看,是家辉一个人撑起了《激战》。
the sound of silence这首歌贯穿了整部电影。
第一次出现这首歌是家辉买耳机时在音像店听到的,第二次是女房客带上耳机,闭上眼睛,大雨,画面干净纯粹,第三次是家辉听到小女孩的父亲和他说的“她说你可以,她才可以”,然后他the sound of silence整首歌就伴随家辉雨中跑步,拳馆练拳,沙滩训练一直播放着,忧郁而低沉和家辉热烈燃烧的训练形成对比。
此刻,我动容了.......张家辉,在2008年凭借《证人》让大家知道了香港叫“家辉”的不仅仅只有梁家辉.......2013年,我希望家辉能凭借《激战》再拿一次金像奖影帝。
家辉和彭于晏告诉了我一个男人给自己的交代就是不断地努力努力直到慢慢变老。
彭于晏在电影里,被打歪了一次鼻子,断了一次脖子,脸上伤痕无数。
家辉在电影里一共3次脱臼,前两次自己接回去,最后一次放弃脱臼的右手,用左手甩出两计左勾拳打晕对手。
这是一部有关励志拳拳到肉的电影,这是一部有关于男人的电影,娘泡们,请不要去电影院,因为你们的双手不能起茧,起茧了晚上就不能用来那什么了.......
之前都是从不发影评的,这次忍不住要说两句。
看着豆瓣不错的评分,在上映第一天就去看了:老套的剧情,硬加入让人感动的桥段。
要不是看在2位主演还是比较喜欢的,可能评分会更低。
对影不对人。。
再谴责下今年的暑期档,充斥的全是国产劣质影片。
同样8.0分左右的环太平洋和激战,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仙蒂,你男朋友上场了!!!
”影院中的我听到这句,瞬间猛拍大腿好想点个赞,就是这个感觉!
张家辉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劳资(←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的男朋友出场的感觉!
张家辉的外形算普通,也不是天赋异禀的人,不然也不会多年来在烂片里打滚,他说过“我承认我拍了很多烂片,但是我没有演过烂角色,我对得起自己。
”能够问心无愧的讲出这句话,可见他这条路走得有多艰难,他太缺少能够证明自己的作品了,谁也不想自己的大好年华付之东流,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多年的历练给予他的气质,是别人学不来的,岁月是最好的老师。
直到《证人》横空出世之前,张家辉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可能他的另一个身份:关咏荷的丈夫 更让人熟知一点。
我那时只看过《金装四大才子》《赌侠》系列等等,但是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都只是看看而已。
他的演艺事业前期,塑造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大哥的跟班,BOSS的跑腿,然后有一天,他可以和以前为之配戏的主角平起平坐,共同去竞争一个影帝的位子。
28届金像奖,当曾志伟宣布影帝是张家辉时,他和关咏荷紧紧拥抱,让人动容。
记得看过一个采访,说张家辉问关咏荷为什么会看上自己,要知道关咏荷是当家花旦的时候,他还是个“廉价小生”,然后关咏荷说你现在虽然没有,但是你将来会有。
演好一个角色,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塑造灵魂。
张家辉显然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大器晚成的人生,凛冽默然的眼神,都是程辉这个角色很好的注解,既有着吊儿郎当的随意感,也有着跟命运死磕的使命感。
之前看到宣传海报,张家辉健硕的肌肉真的吓到我了,虽然《大追捕》里面他的造型就有够吓人,但是视觉冲击还是没有这么猛烈,一个四十六岁的中年男人,把自己淬炼成这个样子,得是多么大的决心和毅力。
光这份执着和拼搏,就担得起影帝两个字,他太拼命了,拼命到别人无法忽视的地步,拼命到恨不得给他跪下说一声大哥你注意身体啊!!!
这样的人,总是会让别人肃然起敬。
说回电影,我喜欢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那些需要靠着旁白和字幕来推进叙事的片子,不是电影,而是PPT。
而且这电影的色调和配乐我都很喜欢,特别是《the sound of silence》这首歌,那一个个不眠的奔跑之夜,或许耳边能听得到的,只有寂静、寂寞、孤寂的声音。
健身房内,大海边,楼梯上,马路旁,张家辉和彭于晏一步一个脚印儿的跑过,他们在和命运较劲儿,和自己较劲儿。
彭于晏是一个让我很纠结的演员,我不喜欢他,但是他的存在感好高啊!
而且感受的出来,他也是一个很敬业很努力的年轻人,塑造这个角色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他的完成也很出色。
在这个妖孽横行的娱乐圈,越发不辨雌雄的审美观之下,作为当红小生,彭于晏干净清爽,不娘炮,已经是难得的气质了。
没明白李菲儿的角色是何用意,觉得很突兀,把她的戏份完全删掉也不会怎么样吧,很多地方挺多余的,其实没有什么必要。
李馨巧演的的确不错,对于一个小孩我们不能要求太多,她角色的完成度已经是相当相当的高了。
这个角色被她塑造的很真实,不做作,单薄的身板有着巨大的力量,那个简陋的出租屋里,到处都是她瘦弱的身影在奔忙,最关键的是她哭起来显得并不假,这一点十分可贵。
梅婷对于角色的把握度很到位,一些细节和小动作都有力的展现了这个角色的纠结和不安,也恰如其分的衬托了李馨巧。
虽然这三位女演员都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但是情感戏这条线和全片的主线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紧密和必要。
这也是为什么观影过程中总有些地方显得不是那么的流畅。
这段时间国内屏幕的混战让人哭笑不得,接二连三的烂片不断的刷新着大家的下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票房过亿已经是轻轻松松的一句话,任何一部片子(原谅我吧有些片子真的不是电影!!
)卷走两三个亿就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不知道这种让人大跌眼镜的局势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感谢林超贤和张家辉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八月给了大家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生活需要热血,因为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冰冷,所以我们的心,要更加的热气腾腾。
PS 唧唧歪歪的说了这么多,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好爱张家辉啊怎么办 =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灵异事件,客观事实是12月7号8号那两天我的五篇影评全部消失不见,为此我还哭了 - - 然后求助客服也什么都没有找回来,各种郁闷,但是今天无意中打开豆瓣发现居然又回来了是什么情况!!
但是之前各种朋友的回复全都找不回来了%>_<%,很遗憾,这是最大的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新年第一个大惊喜了吧,好知足。
直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最可贵。
果然是真理。
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等待着自己。
这也是真理。
祝大家新年快乐。
《激战》里超级超级超级喜欢的一段,就是彭于晏和张家辉,各自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那种投入、专注,以及自律,每次看到都热血沸腾。
尤其是张家辉,作为一个40岁的老拳手,为了梦想,每天早上5点起来跑步,一直跑到吐,疯狂加力量训练,同时对吃近乎严苛,滴油不沾。
很短的时间内,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筋肉人”!
真的是很励志很励志的一部影片了。
很多人说李菲儿在激战中毫无存在感,属于酱油角色,甚至还算不上个瓶,有她只是因为没她好像本片就没有女人了。
个人觉得李菲儿的存在还是符合这部电影的基调的。
因为她在不同时间的表现总体看来有些奇怪,让人不得不去联想。
你可以认为她的故事是这样的:靓丽女青年李菲儿初到澳门不久,在拜金密友介绍下认识两位富二代。
一个挥金如土,老爸刚死,真正的有钱人--王宝强;一个有原则,有涵养,还很帅气,标准的大众情人--彭于晏。
这两位好像都对李菲儿有点意思,美女嘛。
(既然影片一直没提到李菲儿的男友是哪位,但想到她的拜金密友和彭于晏老爸破产,可以认为其男友就是王宝强。
)她开始于王宝强交往,但是她又有点舍不得那位大众情人。
所以她制造了与彭于晏的那次邂逅,同时与两个男人开始交往。
但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她必须在金钱与爱情中作出选择。
受到拜金密友的影响,她做出了选择,拒绝去看彭于晏的比赛,投入王宝强怀抱。
彭于晏在比赛中重伤,心中又有些不舍,还去医院看了他,越发懊悔。
为了进一步了解彭于晏,于是去看了他师傅的比赛,这会才体会到彭于晏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同时也为自己的犹豫拜金感到羞愧,无法再去面对彭于晏。
最后她只好选择了离开,离开王宝强也离开彭于晏。
但是彭于晏在她心中占有了很重要的位置,她把他们的照片挂在钥匙串上。
她学着彭于晏样子,去旅行,需找自己。
在北京公交上与彭玉晏偶遇,心结已经打开,终于找回爱情,也找回自己。
完。
这很复合电影主题啊:自己和自己作斗争,在迷惘中寻找自我。
声明:1,我绝不是脑残粉2,我绝不是水军3,我深以为泰囧小时代画皮2等绝对是垃圾片4,激战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笔者仅以此文献给伴我度过一个美好七夕夜晚的《激战》。
观看激战,说实话事前稍微看了下豆瓣打分,接近8分,而且张家辉是我所爱的痞子演员,于是欣然前往。
此处省略千字观影前不良预感。
影片开头人物出场,叙事干练,简约交代了人物背景。
小萝莉李馨巧坚强早熟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神病母亲梅婷时而静婉恬适时而歇斯底里,不知什么时候发作,拉紧了观众的神经弦;贱辉张家辉将其“贱”拿捏得恰到好处。
三口人在矛盾中行进,不时夹杂着些许笑点。
转切彭于晏训练,在节奏感甚强的音乐中一幕幕体能训练画面剪辑得相当紧凑。
导演加速催化,立刻进入到彭于晏前两场比赛,一拳一脚结结实实落在演员身上,扣人心弦,坐在我身旁的萝莉和大妈都紧紧拽住拳头不住为彭于晏鼓劲,可见导演摄影和剪辑的功力炉火纯青。
伴随着彭于晏的胜利,贱辉萝莉和精神病妈妈,不似一家恰似一家的困厄三口人将短暂的幸福渲染得深入人心。
就在观众感染到这种幸福和快乐的时候,感觉到一切都要美好起来的时候,笔者很担心影片陷入垃圾片的的结局:譬如彭于晏连赢十场直接拿百万美金大奖云云。
所幸导演并没那么二流,事实证明笔者顾虑纯属多余,影片迅速迈入转折。
贱辉仇家上门,导致脆弱的家瞬间分崩离析。
彭于晏第三场比赛遭遇强敌安志杰,在没有师傅贱辉在场指导的情况下,被安志杰摔残重伤出局,结束了自己为破产父亲励志的MMA之旅,躺倒在医院中。
此时观众情绪跌落到谷底。
而笔者一看便知,真正的剧情才刚刚开始。
果然,导演让四十八岁的贱辉站了起来,他将为萝莉为精神病妈妈为沉沦多年的自己为励志未成的徒弟而战。
在节奏感甚强的音乐中,看似有些佝偻的贱辉锤炼着自己,推着杠铃、击打着沙包,在海上扛水泥柱.... 导演不让观众情绪有丝毫松弛,迅速拉入比赛。
四十八岁的贱辉对战上届拳皇安志杰。
拳脚施为,血汗挥洒。
所有观众都捏紧了拳头为贱辉加油,所有观众的情绪都如被拉崩紧的弓弦。
一场血战,终于贱辉以惯性脱臼的“贱”招干掉了拳皇安志杰。
全场观众忍不住欢呼起来。
此时笔者不免忧虑,TMD莫非要给贱辉安排个十场连胜成为拳皇,那不是扯淡么,一个48岁的怪蜀黍?
事实证明,笔者的顾虑再次多余。
画面切回训练场所,贱辉塞了一包钱给老友,让他帮着把钱换了,老友诧异为什么这么多钱。
贱辉说我下注押自己赢啊,连赢三场,不就这么多么。
导演简约交代了贱辉打赢三场拿走奖金的结果。
画面切到北京彭于晏遇见女友,个人觉得,这个酱油女友安排得有些浪费胶卷。
最后在彭于晏和贱辉的基战中结束影片,让观众得到了充分的爽。
笔者以为,导演的剪辑工作做得极其到位,剧情一点不拖泥带水,带着相当紧凑的紧张感,剧情起伏分寸拿捏着非常好,出乎观众意料。
演员表演非常到位,动作实打实的呈现,实为一等一的佳作。
此片让笔者深有感触,此数年工作中,遇到中年男人颓丧沉沦者可谓比比皆是,大多被岁月磨得没有丝毫生气,因此贱辉中年屌丝的逆袭可谓大快人心,不知许多中年人看了会有何感受。
更告诫年轻人,不要等年纪大了,才后悔,才肯奋斗肯努力,到时候便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鸟。
王宝强出场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个喜剧片。剧情不够紧凑,也不如《勇士》那样热血。
一般吧,同意木卫二的影评。欣赏彭于晏的肌肉。
因为天天向上知道了张家辉曾经是警察,所以对他改观了,所以他演的这个类似于百万宝贝的电影,我觉得也挺好看的。
故事讲得有些生硬,但是这个调子我很喜欢,也没有满足那些恶俗的观众,男主角最后死了吗,和女主角上了吗。。。痛快的戛然而止,很好
不错
导演应该是有野心的,不过用力不在点上,太分散。如果2个男主有所取舍,再把对手好好刻画下就好了。
除了张家辉的演技实在就不剩什么了,女主的角色完全是硬找出一条副线的感觉,和柔道龙虎榜相差太远.
梅婷和李菲儿糟糕的表现证明了“男人的世界里,女人都是多余的”。
没觉得好看,只觉得极端。一个证明要整到脖子折了,一个受挫折就要缩起来让全世界迁就,影片要表达的是什么观点?
真打实战,拳拳到肉,一场发生在香港的【百万美元宝贝】励志故事。PS: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诚不欺也。彭于晏成拳王后,想怎么把张家辉牢牢按在地上亲就怎么亲诶!
光用男体吸引观众,剧情确实烂的可以。
既励志又温情,还有肌肉帅哥看
母女线都删了能好看点
搞笑不搞笑 煽情不煽情 爱情不爱情的三不电影 配音超烂
很多很用力的桥段。得奖的张家辉在《激战》里总带着一种“我现在变好帅、好壮”的自恋感,完全没进入角色啊……真浪费时间,还不如重看好莱坞的拳击片,张嘴就能说出四五部好看的!
all I heard is the sound of silence
打的很认真,演的很认真。
所以说。。隐藏剧情一定是酱油女友的前男友是宝宝对不对!
不喜欢励志片
真心没觉得这部片怎么样,完全没感觉到最佳影片提名的水准。张家辉的表演其实不用多说了,一直公认地好,这部电影又和彭于晏安志杰狂练了一身肌肉,着实不易,仅就这一点就相当令人敬佩。但片子本身的故事相当平淡,桥段和无意义的环节过多,让人昏昏欲睡,打斗场面也没有创新意图,总体给人感觉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