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胖了,所以打算看一部恐怖片来减肥,本来搜索了好多的,但是光看图片我就已经吓到了,后天无意中看到《遗落家庭》,据说是2020最推荐的恐怖片,所以我就去看了。
整体来说的话,我个人是觉得不吓人的,偶尔会有一个part突然的吓一跳,但是其实也是自己吓自己啦。
后来就越看越觉得不恐怖了,看到最后才明白它为什么被推荐了,其实它背后的引申意义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
人都会面临老去,记忆也会变得模糊,身体也会出现各种故障,而也正是这个时候,他们才最需要子女的陪伴,精神陪伴才是最珍贵的,最重要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也是在呼吁我们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父母,不能让工作占有你的全部,也不要以工作为借口……最后,补充,想看恐怖片但是又不想太恐怖的,可以看一下这部,我个人是觉得这个真的不吓人的!
大致总结下剧情,外婆不见了,女儿凯和外孙女山姆来到外婆家找人。
报警后外婆自己回来了,但啥都不说,看起来古古怪怪。
凯和老婆婆母女关系不好,山姆和凯也一样,但隔代亲,外孙女还挺亲近老人。
用老屋子的门做的新屋子里有鬼怪,我之前以为这个鬼怪可能是老婆婆的老公,当年他和老婆婆玩捉迷藏,老婆婆痴呆,把老公锁柜子/房间里挂了。
不过看影评,了解到有个前传,原来是鬼怪是外来的,当年搞死了婆婆她爹,现在来搞她。
鬼怪侵扰,老婆婆的身子慢慢腐烂,神志不清,最后结局,女儿凯于心不忍,为了老婆婆留下了来了,也开始被腐烂侵扰。
留下来等凯的山姆看到了母亲背后的黑色烂痕。
影片中充斥着所谓怪异细节,隐秘的呼吸,暗处的黑影,半夜震动的洗衣机,插自己刀的婆婆,内藏玄机的暗隔,然而它没高潮,没反转,也不恐怖。。。
山姆从暗隔中来到没有出口破败小屋,眼看活动空间越来越狭窄,她一脚踢翻天花板,竟然回来了。
和朋友3人约好一起看,剧情节奏缓慢,没啥反转,最后坚持下来的就我一个,最大的亮点是结局,凯一层层剥开婆婆的皮,一家三代躺床上接力,那个画面异常仪式感和宿命感,然而这也挽救不了它的评分。
至于说探讨了留守老人的问题,也如同隔靴止痒,尽是尿点。
有日子没有新鲜的恐怖片出现了,毕竟这半年魔幻的疫情能让所有的恐惧黯然失色。
刚出锅的这部《遗落家庭》冒着热乎气在“烂番茄”100%新鲜度的加(吹)持(捧)之下,急火火的闪亮登场,致力于后疫情时期,充实惊悚类片荒,丰富恐怖片迷的硬盘库,这部澳洲的小成本制作恐怖片的确是一股清流,也不负澳恐的一贯口碑,也算困难来的良心之作-音效,剪辑,摄影,演员等硬技术活可圈可点,氛围营造到位;恐怖梗,故事线,叙述手段,惊吓度等软指标有点平庸,一直在期待某个汗毛直立,毛骨悚然的某个场景总能被一声轻声细语所抚慰:mom!
电影之前有部短片-《creswick》硬接的话是可以与这部《遗落家庭》连贯起来的,人物以及场景都可共享,但明显这部长片更丰满,内核更突出,完全像在之前短片基础之上进行修饰和美化延展,重新包装甚至换了房屋主人这样的设定。
在我看来,电影本身并没有宗教意味,其鬼畜模型的气质并不是和宗教邪典沾上瓜葛,而是作为一种隐喻,一种邪魅的隐喻象征苍老多病,将衰老,神经质,老年病抽离具象成一个“黑版frodo”当人们老去时候,就会如影随形,就会相伴左右,这个具象的鬼怪是在每一个已经老去或者即将老去的人的必然面对的。
孤独,固执,偏激,遗忘,老化,脆弱,多病,迟钝,缓慢等等都是这个黑鬼怪的特质同时预示着每个人都将面对此种特质。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令人恐惧的,不同于死亡后的无知无觉,而苍老健忘的恐惧在于每每直视自己的每况愈下是一件对么令人心碎和恐惧之事呢。
电影前部短片爷孙的设定在这里变成了祖孙三代女性,整部电影几乎都是这一家三代的故事演绎,让一部恐怖电影看着不那么恐惧,所有的耸吓最后都落点在酸楚,让故事看上去在提心吊胆的过程里还有着一丝的温柔,最后三代面背而卧的场景尤其令人心动。
女导演的处女作品,拥有一个还不错的概念,但执行力欠缺,片中的一些桥段独立于主线之外,并没有深挖或者进行交代,比如邻居家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被关在壁橱里,明明可以延展出一些补充剧情,但却一句话带过;深夜的洗衣机异响也是蜻蜓点水,既不吓人,也对剧情无帮助,毕竟房子本身已经在制造各种奇怪的声响,犯不上用洗衣机咣当咣当。
本片前一个小时节奏过于拖沓,并且几乎没有惊悚的画面,只靠演员神神叨叨来撑场面,对于常看恐怖片的人来说最后不到半小时也说不上多精彩,可能也只是最后蜕皮那段稍微Cult些。
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来龙去脉,如果说非得将导演之前的短片看了才能看懂本片,那我只能说本片的存在就是个失败,这不是玩解密游戏,要求观众去影片之外寻找线索,缺乏完整的体验是本片最大的问题之一。
话说回来,既然影片前一个小时剧情如此松散,何不将长度不足十分钟的短片融入其中给个交代,也不至于让观众看得云山雾罩。
在这个疫情之年,若不是因为缺乏竞争对手,本片能否拿到所谓的外媒高评,已是不得而知,相对于常拿来做对比的《遗传厄运》,本片与其走向截然不同,相似的可能只是比较克制的叙事和影片氛围。
若是抱着看《遗传厄运》的心态观赏本片,必定失望。
说这是艺术片,却有恐怖片的元素,说是恐怖片,却又有着艺术片的矫情,如此编排的结果就是两边都不讨好,在恐怖和艺术之间拔河,最后两不靠,这也是新人导演常犯的错误之一,想法太多,恨不得一股脑都塞进处女作,成品却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重点。
垫着《遗传厄运》的节奏和手法来描红,结果却描出了有形无骨。
前面大半段的故弄玄虚,不像《厄运》那般让人瞠目结舌却又言之有物推动剧情,到了后半段看似高能来了,实际上并没有把前面埋下的梗解释通透,“任意门”的设定也苍白无力。
最后还想玩一把“留下来陪怪兽”来升华剧情,结果真的是难道真有人会像导演那般蠢到明知道那不是母亲了还要自己献身?
蠢到极致自作聪明!
导演你想把自己的片子搞到一定水平和境界真的要靠素材和主题升华,但是两边真的都没做好!
而且那个黑影子后来也没有做出解释,最后给奶奶扒皮还一起躺下真TM太反人类了!
要说玩高深玩回味,国人真的也很吃,比如《燃烧》,但是你这水准到底够不够这次还是被国内影迷给揪得很清(豆瓣目前才5.4),跟国外烂番茄的100%高开形成鲜明对比。
或许这部片子和导演水平真的跟片中“奶奶”一样,开始看着有个人样,到最后还是会被扒皮现原形。
2星给本片的美术和摄影,真的有点《遗传厄运》的味道,但是别的方面,连《遗传厄运》的脚后跟都抓不着。
恐怖氛围并不浓厚,更像是一部借助惊悚手段的伦理片。
祖孙三代女性的故事,姥姥,母亲,女儿。
母亲和女儿长得到警察通知,回姥姥的屋子来查看,结果还是找不到姥姥。
在屋子里,总是传来各种怪响,还有不断扩大的一些霉斑,而且母亲也梦到姥姥已经死去且腐烂。
整个屋子充满了阴暗和腐朽。
就在一个早晨,姥姥突然出现在屋子里,母亲和女儿既喜且惊,喜的是终于找到了,惊得是姥姥的言行也变得越来越诡异。
姥姥说姥爷去世以后这个屋子变大了。
女儿无意间发现了储物间后面的通道,进去以后发现是个迷宫一样的空间,很难走出去。
母亲则发现姥姥在腐烂,于是也跟着来到了储物间后面的迷宫空间,并找到了困在里面的女儿。
姥姥在这里彻底腐烂,吓坏了母亲和女儿,俩人奋力砸墙逃了出来,并摆脱了腐烂的姥姥。
就在母女俩准备夺门而逃的时候,母亲还是返回屋子,和变成干尸形状的姥姥默默的待在一起,儿女也跟随返回。
祖孙三代默默的躺在一起,女儿发现母亲的身上也开始有了霉斑。
影片开场时候,在一望无际的森林里,长长的道路上只有孤零零的一辆车,姥姥的家就在这样的环境里。
姥姥人到老年,老伴去世只剩自己一个人,住在非常安静的森林里,那种无可名状的寂静,尤其在夜间,是足以让人崩溃的。
国外本来人口就少,不像天朝到处都是人,走哪儿都很难遇到那种绝对的寂静。
在那种人迹罕至的树林子里,天一黑连狗叫都听不到,安静的可以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年轻人长时间了都会有点受不了,更何况老年人。
人到老年,生活在那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寂寞感就像影片中的霉斑一样,在环境中在身上肆意蔓延着。
虽然有看似健康的皮囊,内心恐怕很早就发霉腐烂,就像影片中的姥姥一样。
在特别寂静的大屋子里,经常会传来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异响,也会做噩梦,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想必对这种感觉都不会太陌生吧。
在储物间后面那个看似无解的发霉空间里,年轻的女儿进去不到一天就快崩溃了,而在此之前姥姥已经在里面辗转了很久了吧。
影片最后,在姥姥干尸后面,女儿发现母亲身上也开始出现了霉斑,预示着母亲也会走上姥姥那种在寂寞中发霉腐烂的老路。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忙着找寻自己的定位,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顾及亲情很亲人。
内心的寂寞就像霉斑一样,一旦爆发,就会从一点点开始扩散,让整个人彻底的腐朽,直到最后变成让人畏惧的“干尸”。
在亲人和自己“发霉”之前,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恐怖元素外衣下的暖暖亲情——《遗落家庭》
今天聊聊电影《遗落家庭》。
片名Relic (2020),别名家灵(台)。
这部来自澳大利亚的恐怖电影,在今年1月独立电影圣丹斯国际电影节上映时,引爆口碑,以黑马姿态获得烂番茄100%好评。
半年过去了,烂番茄还维持了91%的新鲜度。
可见在恐怖题材中,《遗落家庭》还是有很多新鲜的元素。
喜欢恐怖电影的观众不放尝试一下这部新鲜水嫩的澳大利亚恐怖电影。
《遗落家庭》主要关于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出场人物也就是祖孙三代三人而已。
首先登场的老人艾德娜是姥姥,随后出现的是她的女儿凯伊和孙女山姆。
艾德娜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表现出阿尔兹海默症的常见症状,经常离家出走,也经常忘记事情。
某天警察找到凯伊,说老人家失踪好几天了,让凯伊回家看看,于是凯这才和山姆一起回家看望老母亲。
凯伊和山姆回到老宅子里,死活找不到老母亲,没想到老母亲带着一身淤青突然出现了。
祖孙三人生活在老宅子里,诺大的房间却显得空荡冰冷,仿佛总有一些超自然的事物伴随着她们。
《遗落家庭》最大的优点就是惊吓观众手法。
既不是采用一惊一乍的音效画面硬吓唬人,也不是刻意营造心理恐惧氛围,就是通过昏暗推动画面,让未知慢慢蔓延。
所以观看这部恐怖电影时,观众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放松心情,不需要提心吊胆地害怕可能会蹦出来的鬼怪。
这不是一部使用低级惊吓手段的可怕片,也不是一个深入骨髓的心理恐怖片,就是一部披着恐怖外衣的关爱老人宣传片。
从这祖孙三代人的境遇就可以看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善待孤寡老人、空巢老人。
就像片中别人问起凯伊多久没回家看望老母亲了一样,凯伊给出的答案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太忙了”。
其实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也是一个很好用的借口。
如果真的想见一个人,不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去见,比如谈恋爱的时候,总会抽出时间去见心上人。
但换成看家人,咋就变得忙起来了呢。
有时间要多陪陪老人,没有时间也要找出时间去陪伴一下。
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家谁都不认识了再去。
到时候就已经晚了。
就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仿佛恶鬼缠身,陌生感、恐惧感随之蔓延。
原来那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转眼间就会变成面目可憎的厉鬼。
与其事情发展都不可收拾再去收场,倒不如在大家心智健全的时候多待在一起。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孤独恐惧也就会随之传递继承。
艾德娜身上出现的淤青,随着时间推移,转移到女儿凯伊身上,如果不及时改变,可以预见孙女山姆身上迟早也会出现同样的淤青。
这种恐惧源自衰老本身,岁月不饶人,上了年纪后,很多问题随之而来。
衰老、死亡不可避免,在走向不可避免结局的路上,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有人陪伴和陪伴别人。
《遗落家庭》用一种恐怖的方式提醒人们,老吾老及人之老,孝敬老人,给晚辈做好榜样。
恐怖元素外衣下的暖暖亲情,孝道传承老去路上彼此陪伴。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为什么这家人都会最终“发霉脱落”,是某种遗传病还是诅咒?
老屋子里的“黑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直存在却最终没有露面?
曾经房子里的声响来自“异世界”吗?
又是谁制造的?
女儿凯伊有句台词说“这种事在当时很常见”。
虽然不曾给予其应有的临终关怀,但因为常见,所以又显得无足轻重。
木屋虽被拆毁了,但到了母亲埃德娜这时候,仍然是一个人孤零零住在偌大的房子里。
祖母在越变越大的房中游荡,忘记女儿和孙女的面容,身体上越多越多的黑斑和逐渐脱落的皮肤。
这个故事中的恐怖从来不是鬼怪与一惊一乍,而是过分真实的空巢老人面对衰老和被人遗忘的孤独感。
霉菌长在身上,发霉的却是心灵。
2星,不太好,这片子的特点就是 没高潮,没反转,稍微有一点点悬疑,更不恐怖,整个一平铺大直叙。
节奏还特别的平缓,适合不喜欢动脑子的人看看,故事倒是很简单的,聚焦家族遗传病的可怕,有点像遗传厄运,但水平差的远。
独居老人的可怜,还有女人的无助。
这几点都做到了,但拍得不太好,故事也没编圆,逻辑不通,很多情节没有交代,就草草收场了。
看完感觉是因为姥姥在年轻的时候抛弃了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姥姥的父亲(记得新片妈妈经常做的梦好像是做她的外公去世的情景),让他在自己的房子孤独的离开了人世,而且很久以后才被发现,房子的状态和老人的样子都很可怕,发现姥姥父亲(也就是曾外公)去世的人应该是妈妈,所以妈妈会经常梦到老房子和去世后曾爷爷的干尸。
(真忘了是曾外公还是曾姥姥,记忆中是曾外公) 影片姥姥不见了,我个人猜想应该是去林子里找自己父母以前住的房子(就是画中和妈妈经常做梦梦到的那个大烟筒的老房子),外孙女在储物间看到的房间,后来怎么也走不出来,应该就是以前她的曾外公曾外婆的房子,因为姥姥老了,应该是特别愧疚以前没有照顾和陪伴自己的父母(年纪这么老应该每天没多少事做有很多时间去回想过去),所以她潜意识把自己的房子和自己父母的房子连接起来(姥姥在电影中说,从外公死去,感觉房子越来越大)。
在影片后面,妈妈正要和女儿走出房子,却因为看到了门的玻璃装饰想到以前曾外公曾外婆的老房子,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妈妈那样在最后丢弃自己的父母,所以返回正式面对,因为在为母亲剥皮的时候她心里肯定清楚姥姥的样子和曾外公死去后干尸的样子一样,后来状态很欣慰。
以为这样就是帮姥姥赎罪也是帮她自己赎罪。
(妈妈应该是目睹了曾外公去世才不去照顾姥姥,不想去和姥姥有联系,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姥姥年轻的时候一样) 但是妈妈不知道的是,姥姥这种让自己父母孤独死去的行为变为一种诅咒,让她在老后虽然有女儿和外孙女在身边也会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的死去。
而且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也有可能姥姥知道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妈妈)和自己一样不会照顾她,所以在变成干尸的时候潜意识给自己的女儿下了诅咒,如果是这样,有可能外孙女不会继承这个诅咒) 感觉自从电影遗传厄运后,好多恐怖电影都在前半部分以特别慢而安静的陈述,让观众进入电影的场景,然后再迅速高潮让观众有代入感,但是感觉目前没有哪部电影像遗传厄运代入感那么强。
而且电影人物较少,容易感觉无聊。
这么“小”一个故事90分钟都嫌长,装神弄鬼的配乐从头到尾就没停过,没看到任何新的东西,太厌倦了。
白白期待了,这部号称年度之作的电影,让我很是失望。看不太懂剧作的意义,声音设计真的很出彩吗?我听不出来有多出彩。
挺莫名的 但是很适合感冒的时候边做家务边看 最近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看到令人动容的亲情线…
紧张的「母女」关系是《遗落家庭》里最恐怖的事。一种肤浅、过时且无聊的电影。
“小时候妈妈给你换尿布,现在你给妈妈换尿布” 😭
温情家庭恐怖片?家庭恐怖,两边都不算出色,故事也没讲好,不伦不类,勉强及格。
2020/07/18 神秘学一点的角度来说,前期的征兆大概就要对房子开展封建活动了,但是那么多提示了妈妈都没明白过来,那就这样吧,女儿还不错呀陪着可惜了点
目前为止恐怖片最佳。情节比较平淡,恐怖之处不在于鬼怪魑魅,却是衰老、枯朽、失智、迷茫和无措,均为真实生活中的真实恐惧
不知所云讲了啥,是要我们关爱老人?电影在故弄玄虚啊,又不解谜。
孙女迷失其中的那些房间是不是祖母健忘脑的具象化表现?房间不断压缩是不是祖母脑萎缩的具象化?那个出现过多次的黑影是谁?是谁在墙里敲?这些疑问暂时没得出答案,不过也实在提不起兴趣再看一遍了。
氛围营造很不错,一直等待谜底揭晓的那一刻,结果结尾还是没交待清楚因果,给人感觉莫名其妙的,否则就给你满分了。
感觉一般 也没有很恐怖
有时不能相信豆瓣评论...
短片硬和出来的感觉,但看得好忧伤
再次证明了豆瓣恐怖片的评分不具备参考价值,导演只是在艺术片里加入了恐怖元素,整体的氛围和设定非常的棒,而且没有乱用jump scare,这一点很重要,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跟很多人心目中的恐怖片相距甚远,前面的铺垫过长,后面又没有牛逼的反转,不过只要当作文艺片来看,一切就合理了!
孤独的侵袭,老去的无力。恐怖外壳包裹着文艺的心,立意出色,技巧上也足够成熟,可惜节奏沉闷,剧情松散,很难令观众产生好感。
音效十分突出,在迷底揭晓前的几十分钟里营造的恐怖氛围蓄势很足。可惜的是,徒留只此一种手段去打造导演脑海中“高概念”在后半部分显得过于单一。阿兹海默症以及家族遗传霉菌其实能加以利用,但诸如“埋相册”等剧情设计实则并没有很好得对家族骇人秘密加以延展。新颖之处在不为人知的家族废墟里“鬼打墙”,但导演真正想落脚的“家族不能说的秘密和亲人最终和解”的内核远不如游戏《伊迪丝·芬奇的记忆》做得好。
继17年的短片后复写阿尔茨海默病的残忍与恐怖,它如附体的恶灵一般,家人们除了眼看着至亲被其蚕食毫无办法。PS:用恐怖片的方式具象化表述疾病,想法是不错,但过于追求营造恐怖氛围,镜头下的家中黑乎乎一片,看的费劲死了。还是喜欢短片中明亮的家居环境,打光自然真实更显寒意。
我尽力了,难得遇见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连快进都不想看的恐怖片
前面很多是装神弄鬼,从孙女进密室开始剧情紧张了起来,不过也就走走迷宫,没啥惊吓的地方。结尾三代女性侧躺在床上画面挺美的,老人的眼睛看得人心碎,因为会想到自己爸妈也会身体变小皮肤变薄,我觉得主题立意很好吧,可是的确拍得不咋样,比不上遗传厄运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