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乔的独角戏其实很不错,好莱坞几个老戏骨的独角戏都各有千秋,汤姆汉克斯最近①部也是讲末日独存,只不过本片还加了一条太空飞船的群戏。
飞船遭遇流星撞击的那段很棒,道具方面要给九十分了,特别是玛雅出血那段,生命是如此脆弱,令人叹息。
两位宇航员最后决定回地球,人类对家的眷念和对家人的执着,永远是最终极的意义所在,明知大概率一去无果,仍然鼓足勇气前行。
老乔那段惊心动魄的行程,在“女孩”的陪伴下,令人揪心。
“我不是合适的(照顾你的)人”,他“发现”女孩后连说了两遍,因为他知道自己命不久于世,自己死去之后,女孩会同样失去生命,与这个末日绝别,但是又那么的无奈。
最终我们知道,“女孩”是对很久以前爱人的思念而自己产生的幻觉,难怪“她”几乎都不说话,乖巧得令人心恸,隔着屏幕的观众都为老乔离去后她的安危所担心。
从头至尾我都没弄明白造成世界末日的原因,整部影片缓慢而悲凉的基调,让人对生命,对未来,对这个宇宙有了无尽的思考。
我们存在,我们也终将消亡,这一切,终究是为何…一切终将逝去,未来永远是未来。
是啊是啊可不是嘛,这个片给我看可了,我塔湖认可了,科幻在我这本来就是加分项,咋可说的呢,一开始确实节奏较慢,但是没不可,续看无压力。
老理儿说的好啊,说呀:炸我没商量。
哈哈哈是啊,最后直炸,炸我一个图鲁迪什,小女孩身份揭晓,前后呼应,古往今来,好片难寻,男主是谁老鲁尼一早确认,女主是谁最后明了是老谁,贯穿始终原来是她。
片不在大,有炸则灵
2020年,剧情科幻电影《午夜天空 | The Midnight Sky》
该片改编自莉莉·布鲁克斯-道尔顿创作的小说《永夜漂流》,讲述了后末世时代的故事。
不过这样的小说改编电影的作品,都有不可避免的通病,就是叙事铺垫不够,故事发展太唐突。
一上来空无一人的基地。
导演上来还故意挖了一个坑一个人的女儿找不到了
外星的景色设计的也很漂亮。
哈哈,好可爱
飞船的人物众多,可惜篇幅不太够。
很是震撼
有一个地方叫做家乡
这其实是一部文艺电影。
新闻联播样式的结尾。
两条故事线割裂感太强了,不过好在最后合并以后效果还是可以,再加上那些震撼的画面映衬着孤独的故事。
--我是地球的分界线推荐指数:★★★☆(7/10分),比末日还恐怖的是孤独。
天文观测站的孤独场景像那么回事,个人觉得就是有些干净整洁的过头了,男主一把胡子都懒得刮了,还能保持整个站内跟苹果店一样光洁透亮一尘不染,好吧可能没交代未来黑科技的保洁机器人。
你看《芬奇》里面也是孤独老叔独守,就杂乱的更像真实生活。
太空行走那段其实挺真,大概导演把自己参演地心引力的人马设备经验拉来了不少。
问题飞船里面搞得跟电竞网咖一样是什么鬼。
生活区空间太宽敞了也就不说了,就算未来黑科技了过于豪横。
那宜家同款的架子跟盒子,真是惊呆我也:
这背景在飞船上?
冰水潜泳跟冰原徒步这户外场景也是看呆了。
好巧不巧也是看过一部班夫电影节的讲北冰洋潜水的纪录短片,那些专业搞这个的,全副武装也冻得一个个大呼小叫的。
这边好家伙穿着内衣就下水了,出来套上外套就没事了接着徒步。。。。。
也许就,想呼吁大家警惕未来继续全球变暖???
返回舱也是给我看笑了,好家伙这不是 Dream Chaser 么。
载人版的DC已经卡在那里多少年了,我怀疑还是跟类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系统太复杂有关。
货拉拉版的本来说好给ISS拉物资的,现在龙飞船都跑那么多趟了,追梦者还在建造中呢,我查新闻汇总里,最多就做过滑翔着落试飞,离真正进太空还差的挺远的。
说起来同样是小款类航天飞机,X37OTV已经在轨几千天了,然鹅造型丑就是不入电影人法眼啊。
好吧我也觉得这个升力体造型挺帅的
载人版Dream Chaser的效果图
抱歉,用这么矫情的punch line作为标题,不过面对当下的5.5分,感觉或许只能这样才能直观的戳破两条故事线的联系,唤起打工人的点滴共鸣。
不知道是被营销号错误的引导,还是看预告片产生了错误的预期,差评普遍来自浪球粉。
的确,对于肾上腺素失调,渴望着看一部热热闹闹,爆炸连天的少年,片子实在说不上有趣,甚至是沉闷而不知所云。
不过对于一个独在异乡的游子,这片切中肯綮的描绘了每个孤枕难眠的夜晚。
有人说这片子非常私人,这话令人细思恐极,仿佛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认领着掩藏已久的弱点。
有人纠结于末世的突然与不合理,如果认识麻枝准,大概能理解对于大多数人,世界的定义与边际并不宽广,末世可能代表着生命的终焉,正如乔治克鲁尼说的,我也不知道,我很抱歉(世界就不行了,身体就撑不住了,归宿毁于一旦了)。
有人说两条线都没劲,故事拖沓,其实没说错,因为这片子除了在叙事上花了些心思,压根没有考虑眉飞色舞的讲一个漂亮动听的故事。
看似科幻的设定下,实际上是精致到极简主义的诠释。
诠释什么是异地,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别离。
为什么两条线几乎没有交集?
因为距离。
人们打开“异地”最常用的方式只有过好自己。
孩子在外打拼,父母在故乡挣扎。
父母不知道孩子在外的险恶,孩子也对故乡的萧条,父辈世界的凋零一无所知。
有多少孩子是在父亲大病初愈之后才从后知后觉前几周为什么电话那头母亲的语气充满疲惫;有多少打工人失业在家,还是要给家里报一声平安:“最近过得不错,领导也挺重视我。
”恋人可以因为异地的淡漠而一刀两断,亲人却始终无法放下心中的牵挂。
所以,人们对于这没有交集的失望实际上来自于对半失联亲情的不满足,异地够苦了,不需要一部影片暗戳戳的揭开伤疤。
说实话,从一部好莱坞电影中看到这种影射实在是有些讽刺。
一个用脚投票,强调独立自由的国家竟然能把生离对人与人羁绊的拉扯拍的如此细腻隽永,如此淋漓尽致,又没有满是尘埃,苦大仇深。
之前有没有类似的尝试?
有。
比如以我家乡为背景的《别告诉她》,不过重心完全放在了文化冲突,故事又太过琐碎。
表现好的也有,比如《杰出公民》,不过那个更多的是游子视角。
家乡的设定也没有这么纯粹。
所以,这片的独到之处在于去描绘留守老人的境遇,为了不让观众感觉在上课,或是面对乞讨,硬汉配萝莉的传统设定还是很奏效。
这里必须要说一句,个人特别喜欢乔治·克鲁尼幻想出来小萝莉的设定:为什么孩子不说话?
因为电台始终没有回应。
为什么不随队撤离苟延残喘?
因为当年逃避抚养的愧疚,因为时日无多,因为想尽一切可能为远行之人守望:不要回来,这里已不是家。
只可惜正像是一个个被遗弃在家的老人一样,现在5.5分的结果也在告诉制片方,当今社会对这种苍凉并不买账。
理由也很简单:“没意思。
”写这些并不是想秀优越感,仿佛我大慈大悲,悲天悯人。
或许我感触更多在于,我是个东北人。
作为东北人,我偶尔喜欢标榜家乡文化是移民文化。
落叶归根,衣锦还乡的传统愿景有没有?
有,但是貌似没有那么强烈。
因为大家上数三代以内,都是闯关东来的,为了生活,也可以闯到任何一个地方。
何况更加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就已经没落的氏族势力,让天南海北遍布一去不复返的东北人。
只是回想起离家上大学那年的自己,还立志于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却不承想已经在外打拼十五载,逐渐放下了何以为家的困惑。
讲到这里几乎都在说回不去的是故乡。
什么是到不了的远方呢?
这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悲观主义者,个人认为剧中有所暗示。
一个是女主做噩梦自己被留在了新世界,一个是女主说到“这里太安静了”。
虽然这都在结尾被美化了,但是《东邪西毒》里那句话始终挥之不去:“山的那头,和这头没什么两样。
"看看影片的设定年代,其实我们最可能成为的就是地球上守望太空的守望者,留给我们的可能除了独自简约无趣的生活,就剩下漠不关心的5.5分了。
北极孤守与异星归途——《午夜天空》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午夜天空》。
片名The Midnight Sky / Good Morning, Midnight (2020),别名永夜漂流 / 早安,午夜。
这部电影由乔治·克鲁尼自导自演,描绘了一场地球遭受灾难后的惊心动魄故事。
影片以两条情节线展开:地球上的奥古斯丁与艾瑞斯面对生存挑战,以及太空中宇航员团队遭遇的未知危险。
奥古斯丁是一位患绝症的科学家,与小女孩艾瑞斯在北极基地奋力联络正在返回地球的宇航员团队,试图告知他们地球已不宜居住。
这部作品探讨了人类在绝境中的生存意志和牺牲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让观众思考未来,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在这部电影里,一个身患绝症的科学家冻在北冰洋,还有一群太空冒险家。
地球上的奥古斯丁在北极独自对抗辐射危机,努力用微弱信号阻止宇航员们回来;而在宇宙深处,船员们却欢欣鼓舞地发现了一个新的宜居星球,正准备欢天喜地地回地球,结果却发现地球已经变了样。
两条线看似平行,却最终交汇,引发了关于生存、责任和希望的深刻思考。
乔治·克鲁尼彻底颠覆了他在《老友记》中的嬉皮士形象,扮演起一个孤独颓废的老腊肉科学家奥古斯丁。
他身穿厚厚的羽绒服,长着一头长胡子,整天跟冰天雪地和电脑打交道,活脱脱一个现实版的“雪国列车”。
他的表演到位,把一个充满责任感却又孤独绝望的科学家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哑巴女孩艾瑞斯则与奥古斯丁在北极展开冒险。
她虽然台词不多,但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观众,也为奥古斯丁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促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
电影的视觉效果绝对是加分项。
无论是北极的冰雪世界还是太空的浩瀚宇宙,都展现了惊人的华丽画面。
太空船设计华丽,充满未来感,但船员们内心却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他们不知道地球发生了什么,未来又将如何。
最惊艳的一幕是太空的血液,效果非常出色。
这部电影显然受到了《地心引力》和《荒野猎人》的双重影响。
在太空场景中,仿佛回味了《地心引力》的惊险体验;而北极跋涉场景,则像是《荒野猎人》的荒凉之旅的延续。
视觉上的巧妙运用,将这两部经典作品的精髓巧妙地融合,让太空探险与北极荒野的冒险更显震撼。
父女关系的留白处理也很巧妙。
奥古斯丁与艾瑞斯之间,虽然几乎无言,却传递出爱的深情,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整个画面。
在此之外,本片几乎没有什么亮点了。
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午夜天空》设定了一个模糊的背景故事。
电影没有明确说明是什么毁了地球,让它无法再被称为家园,只留下少数幸存者,但他们面对的未来前景堪忧。
影片情节比较简单,探讨的却是孤独、牺牲以及人类未来的命题。
它想表达的是,无论面对多大困境,都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黑暗中找到一丝希望的光芒,继续前行。
绝症科学家北极预警,太空探险家异星望乡。
结尾浪漫到想哭中间有点拉 但是末世不是传统大片里的景象 而是靠听说和可感知的安静也挺特别的不喜欢美国片里面做严肃任务时一定要放popmusic来调节气氛的桥段太空作业就认真太空作业不行么 一定要所有人载歌载舞 明明知道那个区域是unknown 要那么矫情地唱歌….看得人难受 矫情套路少一分 电影就真诚一分
从画面视觉效果到配乐都很有品位的一部影片,能够静下心来观赏。
整部影片围绕着珍惜地球,不要让这颗美丽的星球成为泡影这一主题展开剧情。
片尾处理的迷人而又平静。
从画面视觉效果到配乐都很有品位的一部影片,能够静下心来观赏。
整部影片围绕着珍惜地球,不要让这颗美丽的星球成为泡影这一主题展开剧情。
片尾处理的迷人而又平静。
发现网飞的剧有一个特点,如果你对它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的话,他的电影其实都挺不错,包括之前的末路,包括这一部物午夜漂流,不过我更喜欢翻译成永夜漂流。
不谈详细的剧情就谈两个点,首先肯定情感内容要经历过才能有共鸣,因为他留给你代入的篇幅铺垫的不多,所以需要你有类似的情感经历,才能够尽快带入理解共情。
第2点是关于剧情,这里面有两个小细节,一个是小女孩,对于奥古斯丁来说,存不存在是一个疑问,再一个在冰原上步行的时候,遇到狼群走失了,我就猜到小女孩必然会再次出现,包括在一开始的天文站里面的时候,小女孩也是救赎了奥古斯丁的孤独,在冰原上奥古斯丁快死的时候,也是小女孩救赎了他,西方人拍电影就喜欢玩圣经梗。
第2个细节是最后船长和他老婆去K二十三,典型的亚当和夏娃梗。
所以看网飞的剧,第一是要理解导演和编剧所处环境的背景文化,第二要能够有足够丰富的感情共情能力。
太空工作站无法探测飘来的废物,一定要撞到砸烂警报才知道?
这样的太空船去太空干嘛?
一次性用品?
在外面修复的工作人员面对汹涌砸来但又未能提前探测的撞击物如此淡定稍微避开之后眉来眼去不小心发现自己被砸穿了?
外星球上那哥们没啥外援还带个小孩出去高危穿梭这情节过于牵强了。
可能应该凑合下剧情就当是个打发时间的片子,最多五分,绝对不到六分。
事件交待不够清晰,场景设计挺不错,新闻联播似得结尾太不用心了,7分。
哎,讲的是个啥啊。乔治克鲁尼实在是没有导演的天赋,从《Catch 22》到这部《The Midnight Sky》,我算是看明白了。这种自己的牌子自己立,自己投资的活儿,还是阿汤哥搞得好。
這是一部背對觀眾拍片的科幻電影,看似美輪美奐又讓人著迷的視覺畫面,卻過於缺發扎實的故事,使整部片僅流於表面,不僅如此,全片也缺乏娛樂的元素,容易讓人進入永夜睡眠的模式。
没有亚裔宇航员面孔!!
为啥星际移民总和救赎有关。救赎未必就是未来和远方,就在当下。
两个部分感觉都可以拎出来单干,全程看起来两边故事之间的关联并不大,剪辑也过于松散,两边其实都有精彩的亮点,但是强行拧在一起就觉得有点割裂。
电影看完,感觉讲了什么,又感觉什么都没讲。情节推进缓慢,科幻片要不要拍得这么文艺,这么伤感?用人类的情感如何拍好一部科幻片,诺兰为大家指明了方向,既商业又科幻,还能刻画角色的感情,不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永夜漂流」這片名改得好。這是類似《三重邊界》那種願意作新嘗試的大製作類型片,定位則如《星際任務》般注定兩極。佐治古尼說了一個「回不了昨天,救不到眾生」的科幻故事,但在絕望中仍願意尋找希望。大埸面應該不惜工本,不過與影片整體有點格格不入。
7.0不看演员表认不出克鲁尼。
Shot on Alexa 65+ DNA prime lenses
最后的长镜头是太空新闻联播吗... 太空题材被拍得毫无魅力
选择留下,是一种责任,也是绝望的挣扎;选择返回,是一种约定,也是明知的赴死;选择前行,是一种希望,更是永夜的漂流。
强行加剧情有点过了,不好,就是一部很慢很不着急的太空漫步片,就会很好看,非要遇上点什么才行吗?
地球毁灭了,老天文馆测员拼死向外星飞船报信,飞船里残存的人类得意苟活的故事。
这年头的假科幻80%是daddy issues,剩下20%是其他家庭成员的。
真的很吃这一套对未来注定毁灭毫无希望的想象,除了这个结局我们没有别的可能。
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 美工取景特效构图之间的平衡把握的很到位 细细品来在世界末日的尽头 两个故事线一条是孤独的谢幕一条是生命的希望 在一个人的世界中放逐放过自己的基调不错 另一条线在结尾小重合之前实在有些不知所云 把近几年流行的太空元素拿来秀一遍实在没什么意义
平
这不太空电影似乎什么都有,巨大的飞行船,太空行走,失重,陨石雨的撞击,生离死别...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奶飞越来越找到了各种类型片的制作公式。
结尾浪漫到我想哭……(画面太美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