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能一口气追完且不快进的剧,实在不多。
除了《宸汐缘》,大概就会是这一部了。
倒不是冲着我曾经的男神李光洁来看这部剧,因为光洁的不出彩的剧,也着实不少呢,而况又过了会为了花痴某个男演员而执迷追剧的年纪。
那么重点来了,这部剧和暗算,在观感上的相同点有哪些呢?
1.揭秘。
暗算揭秘了701部队的生活场景与破解敌方密码的艰难过程。
激情揭秘了原子弹研发制造的过程,所谓苏联老大哥提供的极少的帮助,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历史,是我在电视剧外极少关注过的。
电视剧弥补了这一知识漏洞,比书更具直观性。
2,个性。
和暗算中的天才破译员各具特色一样,激情里的科学家们绝不是千人一面。
就目前的十集来看,王怀民,学霸一枚,专心研究,不愿把功夫花在学问以外的添砖加瓦上,喜欢听音乐,吃腌黄瓜,随着与女护士的恋爱会展现一些细腻温情的一面。
黄凯华,看着像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其实为人正直,有情调,在大方向上不会行差踏错。
在排队见女收款员前理头发整衣装,细节也是很真实了。
彭雄飞,公私分明,敢于牺牲,比如明明钟情钟心,却劝她到更适合她个人发展的第一研究室去,不怕死地冲到爆炸现场测量数据。
丁向军,不如雄飞那么有原则,显得像和事佬,逐渐表现对官位,名利的追逐。
把科学家塑造成这样,而不是高大全,反而很有看头。
他们并非完人,但大多数却在民族大义面前舍弃自我,这种立体的英雄更可亲。
3,情节。
下面会发生什么?
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每天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有且仅有一集的更新。
王和杨什么时候会知道对方身份?
碰到的那一瞬间,没有电光石火,一惊一乍,只是作为医生的杨对王的一点嗔怪,一丝担心,因为有对同一单位的猜测铺垫,所以表演可以内敛。
内爆组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胜出?
彭的未婚妻会怎么收场?
像朱安那样?
王最后会不会牺牲?
从前读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对钱老充满敬仰,后来看到杨振宁写的邓稼先,对邓又心怀敬意,无问西东里的黄晓明,我和我的祖国里的张译,演出了原子弹科学家们的一面,我期待,在激情的岁月里,能看到更多的角度。
有点假,演的还有导的看了几个片段,首先是指导员,表现的不是一个有很多战斗经验的战士形象,而是一个监狱管理员。
对于科研工作者,很轻易地表达出对于困难的妥协。
还有对于科研明星的塑造,让人失望。
还有对于苏联专家的美化和依赖。
不清楚是不是如此依赖。
但是这么表达和渲染不怎么合适。
剧情有些太过牵强,而且表达手法过于简单,像是个没有润色的作文。
平淡无味。
有段时间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部国产电视剧了,更别说是历史题材的,上一部好像还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看这部电视剧,也是网易新闻推荐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一看还挺有意思,就看下来了。
关于两弹一星的研制,其实看过各种新闻和报道,但是对于研制的苦,并没有量化。
这部电视剧,让我认识到了科学家的不容易。
这部剧,把之前看到的很多关于研制工作零散的报道都放在一起,集大成。
比如苏联撕毁协议,火烧资料,坠机后两人保护资料,这些都按照故事的发展揉了进去。
故事里有很多感人的情景,二十多集中研究受挫,巴图宣布牺牲人员名单时,我坐在电视机跟前也能感受到久违的激动和热血。
这让我感到,祖国的强大真的是建立在无数人的牺牲和奋斗之上的。
向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奋斗者致敬!
说完大的方面,再说说关于人生。
看了电视剧里几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也很有感触。
纵使是如此这般的科学家都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和不顺,那么一般的人呢。
剧中最后两集描述了文革时期受到冲击的情况,感觉尺度很大。
慢慢才感觉到,经历过文革,被批斗的那些人,毅志是何等的坚定,心态是何等的好,和人家们相比,咱们碰到的困难和曲折算个啥!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不如意和不顺心构成的,但只要积极面对,什么困难都会过去。
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的活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为什么胡编乱造虚构这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
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于敏、钱学森……为什么胡编乱造虚构这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
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于敏、钱学森……为什么胡编乱造虚构这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
邓稼先、郭永怀、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于敏、钱学森……
电影《邓稼先》中他的姐姐在wg期间被迫害自杀,钱晋(可以看图了解这位人物)被hwb用砖头砸死,邓老听到消息后痛心疾首,然后彭桓武先生因为留过学会说外语被扣上帽子,危急时刻邓利用高情商保住彭老免于被群殴。
还有,邓稼先还曾经为了给部下走后门,灌醉了领导。
邓老跟纯粹,也很可爱,不是那种情商低的。
今天看到了第11集 觉得应该写一些东西了这部剧开始让我瞬间感动的就是就是科学家们奋不顾身从国外回到祖国的画面, 他们这一代人能够在祖国积贫积弱的年代放弃国外良好的条件回到祖国,凭的就是一股子爱国的热血!
着实让我感动。
第二个感动的瞬间是科学家在做实验的时候,条件很艰苦,一群科学家在搅炸药??
在看这个剧之前我是根本想象不到的画面。
在一次次爆轰实验之后,不顾后果就是冲上去取一手数据。
太真实了。
在知乎上有人讨论杨佳蓉是绿茶婊,我xxx的也是服了,人喜欢一个人愿意付出自己的青春,陪伴才是最常久的告白怎么了。
看了狠多急躁小朋友们的吐槽,我觉得要说句公道话,豆瓣一贯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只要是主旋律的电视剧,有爱国情怀,无论多么还原历史客观写实,都是要遭到吐槽的,有本事你们耐心看完在来吐槽,算你是个成年人。
今天看完全集,我觉得心智成熟善良并且心眼不坏的人,都会被这部剧感动落泪,每一个角色都非常丰满有血有肉有灵魂,演员个个可以称得上是中年戏骨,剧情紧凑不拖沓感觉每一段台词和画面都不多余,唯一感觉稍微差一点的演员就是钟心这个角色,现代感太强了,可能跟美国留学有关系吧。
这部剧的的中心主题无需多讲,即便是那些自以为比编剧更牛逼的网友吐槽的感情戏也依然很好看,没有拖拖拉拉妈妈死去活来肥皂泡,真情的流露都是很克制的,真的很棒。
另外这种片子很有批判性,看到组里很多人对这部片子的过审感到错愕,是的,是的我也有同感,这可是在央视黄金一套播出的,但是这就是实事求是面对现实,不遮不掩直面历史的好剧,10年难见,我奉劝这些嘲讽吐槽讥笑党,你们把这个片子耐心的看完,在留下你们的口水,也算一个心眼好使的人。
顺便说说里面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黄凯华,江水宁,但是很遗憾在看了介绍之后这个人物也是虚构的,只有老钟,和王怀民是有人物原型的,而且还不只是一个原型。
特别看好马灿灿这个演员,明日之星期待他的更多佳作吧。
看这个片也是因为这个献礼题材。
看完李雪健演的造原子弹再看这个剧简直恶心透了。
演员,剧情烂的一塌糊涂。
糟蹋了这么好的题材。
一集要出现五百遍钟心同志这四个字。
钟心同志的造型能再现代化一点吗?
就算再想表达钟心同志是个归国科学家也不需要在那个年代给她搞这个造型吧?
看了十一集,几乎全快进,全员用力过猛。
不像是在演电视剧。
由于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段需要时常关注cctv1,正因此也总会不得以多看两眼cctv1的电视剧,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有理由说《激情的岁月》并不差。
比起那些抗战剧里风机从头顶飞过去都不乱的发型,炮火硝烟里冲出来顶着的精致的妆容,这部剧的服装和化妆,我认为不是在敷衍观众。
无论是从留学归国初期的意气风发,西装革履到原子弹研究后期的风尘仆仆中山装,还是从刚开始干净清爽的面容到后期粗糙,黝黑的皮肤,都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发生变化。
喷这部剧的大部分在喷剧情,说全剧各种拉cp,我寻思这些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总不能做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连基本的感情生活都不能有了吧,而且这上头的cp除了黄凯华夫妇,大家都是共同进步的革命伉俪。
总说研究镜头少研究镜头少,你是来看纪录片还是来看电视剧,而且你真的看了,就应该看得见,这部剧的研究和感情两条线一直是齐头并进的。
再说演员的演技,我觉得都在线。
不是说这剧就没缺点,只是电视剧本身就是作为大众的一项文娱活动,他不可能去迎合所有人的口味做到十全十美。
大家来看电视剧也不是玩大家来找茬,尽盯着缺点去,我觉得我看电视剧就是图一乐,我也会在看的时候吐槽,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整体带给我的观看体验。
今天看完了大结局,向所有为两弹一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及工作人员致敬!
前辈先烈们靠信仰替我们背负了太多东西,才能使我们得以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
这份精神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我们可能没有体会过当时的那份压抑和艰苦,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影视作品去领略先辈们的奋斗史,去了解我们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加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从而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懈奋斗,从而传承精神,唤醒信仰。
中国人,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信仰,去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
低情商sb
脱离主题,重点连一笔带过都算不上
临死前用密码写《歌唱祖国》???
虽然我一直在吐槽其中的某些不严谨的地方,比如漏洞百出的保密措施等等,但至少难得的展现了最后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的一些遭遇,远不够全面,却也值得点赞。补充一点儿奇怪的地方,豆瓣的短评都在批判感情戏,不过我看完全剧,却完全不觉得感情线突兀,一定要让科学家们活在真空里吗?
谈核爆怎么可以有恋爱!!!还不止一对!
偶然看的 第一次明白了为什么要拍爱国主义题材的剧 以及它的感染力...虽然剧本身不算出色 有些情节真的做作...但是看着看着我真的由衷地感觉到对于国家的那份热忱一点点渗透进我的胸膛 不管怎么说 我永远爱我的祖国 且永远对她怀有期待
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历史使命中,生命的绽放
钟心这个角色应该留给一个舍得剪掉长发的女演员
没看下去,不就是恋爱剧嘛
一天到晚就知道搞对象,怎么能把核弹造岀来呀?!
为信仰而献身,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真是激情的岁月,一群年轻人去大西北一边工作一边恩恩爱爱好幸福。。整剧唯一可看的只有最后一集的最后五分钟。向建国后的核科学家们致敬!
爱情片
“1955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新中国的建设迫在眉睫,身处他乡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归国热潮。留美物理学教授钟培林,留苏深造的王怀民、何吟薇夫妇和黄凯华等物理人才克服重重阻力,辗转踏上报国之路。1958年中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究机构A所成立,王怀民与战争英雄陶志纲、护士杨佳蓉以及彭雄飞、黄凯华、钟心等科学家一同加入A所开始了原子弹研发工作。”只能说聊胜于无,不难受吗,一辈子只谈奉献,拿来要求现在人化成炉渣?。
一星给编剧,一星给服道化,一星给演员,最后两星给导演,竟然可以呈现WG的情节,虽然不多,但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正视历史,缅怀先辈!
看了两集就想弃剧。觉得极其无聊和尬。爱国题材为何加这么多感情戏?
研发成功前还不错,虽然有Bug,但是可以理解。后面为了主旋律,竟然完全瞎编,不顾事实~本来准备打5星,现在只好减掉两颗星啦
以原子弹为线索,说出了许许多多那个年代艰苦奋斗的故事,真厉害啊先辈们,平凡中都是伟大
还不错。起码没有磨皮曝光过度。
单单演员的妆造就让人无法入戏。跟电影横空出世比,这片子简直是在侮辱那些年代那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