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君电影院],ID:TVwanda一般的商业大片你们懂的——装备先进,各种烧钱;剧情不够,特效来凑;片大无脑,看过就忘。
出自《独立日2》相比之下,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穷的不是一星半点:一没大牌,二没特效,三没大制作。
虽然贫穷限制了它的逼格,却没能限制住它的想象力。
影片凭借着脑洞清奇的设定和创意十足的剧情,成功逆袭。
什么叫小成本,大惊喜,这部电影就是答案:《死亡半径》I 2017豆瓣 6.2
君君鉴片《死亡半径》适用人群:惊悚片爱好者;科幻迷;推荐理由:脑洞大开;创意十足推荐指数:★★★★电影时长:87分钟说它是君君今年看过的最不俗套、最不商业的科幻惊悚片,一点也不夸张。
《死亡半径》讲的是一对在车祸中失忆的男女,醒来后各自被赋予了自动杀人和自动救人的神秘力量。
在不断死人,不断逃离的路途中,女主发现了一个关于男主的惊天大秘密。
剧!
透!
高!
能!
预!
警!
什么叫“死亡半径”呢?
就是以男主为球心,半径十米之内的所有活物都会自动挂掉。
这种百分百自动杀人技能源自一场车祸。
车祸后,男主彻底失忆,就连自己的名字都忘得一干二净。
走了一夜,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好心的路人,正准备求救,对方竟瞬间失控,车毁人亡。
奇怪的是,死掉的女司机眼睛完全泛白。
紧接着,周围的乌鸦也纷纷掉落,同样眼睛发白。
当他走进一间餐厅时,发现里面的人也全部死掉了,而且都是跟之前一样的死法。
所有人都翻着白眼鄙视着男主。
本以为是空气里存在某种病毒,但一次次的死亡事件都证明,每次只要他一靠近,对方就会分分钟狗带。
男主准备当场实验,一步一步的靠近乌鸦,结果正如他所想,乌鸦被自己的气场吓死了。
测量自己的气场范围,足足有10米的距离。
但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车祸中的女主,她靠近男主居然可以安然无恙。
更神奇的是,只要她和男主在一起,并且两人的距离不超过20米时,周围所有的生物就都不会有事。
就像男主的“死亡半径”瞬间消失了一样。
然而,只要两人之间的距离超过了20米,“死亡半径”又会再次生效,跨进来的生物又会自动狗带。
(男女主距离超过20米,路人狗带)
(男女主距离超过20米,警察狗带)剧!
透!
高!
能!
二!
次!
预!
警!
揭秘一:男女主什么关系?
不是情侣,是仇人。
男主其实是个变态杀人狂,专对年轻貌美女子下手,还专门用个小本本记录记下了被杀女孩的信息。
男主最后一次杀死并扔到河里的女孩,正是女主的双胞胎姐姐。
女主找姐姐不得,伤心欲绝想要跳河的时候,被男主趁虚而入。
就在男主要被发好人卡,马上就能攻略姐妹花的关键时刻,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让女主发现了破绽,俩人在车里撕逼然后车祸。
揭秘二:死亡半径哪来的?
车祸后,男女主从车里爬出来时刚好同时被雷电劈中。
这道牛逼闪闪的外太空雷让俩人得到了超能力——就像磁场或者能量圈的那种杀人技能。
两人倒下的地方,刚好构成太极图里的阴阳鱼眼,所以两人能力不同,相生相克而已,救赎与被救赎。
具体如下——男(+)+女(-) =相安无事女(-)单独存在 =相安无事男(+)单独存在 =死亡半径出现
整部电影最给力的设定有三个:第一,近我者死。
「生之圈」和「死之圈」的有趣设定。
第二,闪电的正负极,一个救赎,一个屠戮,唯有相吸才能安稳。
第三,上天把变态连环杀手变成了无敌的死神,可是他却开始想当一个好人。
看起来,这更像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伦理片,类似于用灵异片包装的《人鬼情未了》。
而故事和人设都和美剧《穹顶之下》前几集颇为相似,只是把穹顶换成了球形闪电。
在科幻外表下包装的是一个人性的轻反思:坏人失忆了,发现自己有害,就本能的避免去害人。
当记忆慢慢恢复,才发现自己原来就是坏人,一直在害人,两种价值观发生冲突,人性开始撕扯。
但片子本身没什么野心,无欲无求,想要表达的只有两点:第一,没有绝对的坏人,犯错只是迷失了自我,都可以被唤醒,人性终是向善的。
第二,闪电把坏人变成了一个好人,却赋予了他杀人的力量,还有比这更痛苦的吗???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报应”和“救赎”吧。
《死亡半径》创意十足,不乏深意,情节反转,引人反思,是一部十分好看的科幻+文艺+伦理电影。
男主是一个变态杀人狂,专门作案杀害年轻女性;女主的双胞胎姐姐莫名失踪。
因姐姐失踪悲痛欲绝,女主生活变得一团乱麻,打算投河自尽,正当此时被男主拦下。
而男主就是杀害女主姐姐的凶手,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女主看出破绽,两人在车中扭打,却造成车祸。
这还不够,车祸后,两人又被雷电击中,醒来后双双失忆。
男主醒来后,发现自己周围的生命都会莫名奇妙的死掉,而且死亡的方式都是双眼泛白,直接倒地。
刚开始男主还以为自己进入了病毒或者辐射区,拿着衣服捂住口鼻,但逐渐发现造成身边的人莫名死亡的原因出自自己。
以自己为中心,半径为十米的原形区域内的所有生命体都将死去,他好似获得了一种“超能力”,但这种超能力让他惴惴不安。
发现了这个可怕的现实后,男主蜷缩在小屋内,不敢让任何人靠近自己,生怕再有人因为自己而死去。
而男主失忆前的真实身份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杀人狂。
失忆后的女主最终找到男主,两人发现只要两人在一起,这个死亡半径好像就会失效。
原来,男主和女主在被电击后,各自获得了正负极高强度电流,男主为正级,女主为负极。
男主独自存在时,以自己为中心,半径十米内的人都将死去,而男女主人公在一起时,正极电流就会被负极所抑制,也就不存在“死亡半径”,所有人都不会有危险。
所以那些翻白眼死去的人们,其实是大脑被高强度电流直接烧毁,才翻白眼死掉的。
这个创意一定要拍手点赞。
随着男女主记忆渐渐恢复,都意识到了双方其实是冤家死对头,得知真实身份的他们都无法面对现实。
在电影的最后女主被抢击中腹部,男主拼了命的送女主去医院,自己没有随女主一同进入手术室,而是选择掏枪自杀。
笼罩在不断害怕伤害别人的善意之下,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无恶不作;在爱上女主之后,发现自己曾经杀害女主的姐姐,甚至也曾杀害女主; 在选择不再去伤害任何人;也无法面对自己的身份的双重压力下;他选择了永远的解脱,也让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威胁。
硕大的脑洞+剧情的反转+人性的思考,我讲的很过瘾,我想你也会看的很过瘾的,那就推荐给你。
对那些说结局编的不好的我不敢苟同。
男主最后自杀谁说就是变得善良了?
那几个加油站过来要杀他们两的,那幕明显男主杀意已起,相比在女主男友门口无意杀警察的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女主试图阻止,说为了你们自身安全放过我们吧,男主却不停后退,况且加油站的人自己也起了内讧,说是说好不是来杀人的,只是来抓他们。
按照变善良的说法,男主完全没必要杀他们,况且最后一个靠着女主的小孩,男主是明显绕过去凑距离杀的。
他变好了?
不要老是用非黑即白去看问题。
男主自杀我觉得很合理。
两个情况: 1如果女主死了,他到哪人就死一片。
孤独一辈子么?
这个和善良邪恶没关系。
邪恶的人他到哪哪死一片不也孤独无趣?
2他说过最后很有可能政府把他们关在一起到死,他说不想这样,为她不值,女主说她接受的。
两人这时候相爱了。
他爱上女主,可他杀了女主的妹妹,今后要想活着就必须两人天天面对,他会愧疚,而女主只是为了救更多人才和他在一起,他能接受的了么?
他也不想女主痛苦。
他自杀是很合乎道理的啊,即便是拍成美剧如果最后两人在一起还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结局才叫扯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影评匠划分到科幻片的领域,大多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我感觉这是一部文艺片。
是一个反应被都市生活压力迫害的以致变态男性,如何被唤醒的故事。
《死亡半径》大约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任何一个变态只是迷失了,都可以被唤醒,人性最终是向善的。
影片中不断的出现一句话,露丝说:这不是你的错。
到底算不算是利亚姆杀了那些人,如果算,利亚姆受罚岂不是很冤枉,如果不算,利亚姆何来的那些愧疚?
必须重视一个细节,影片后面揭示给观众利亚姆是一个杀人变态狂的身份,似乎隐隐之中利亚姆做过的事,他一直有内疚,就算利亚姆确实失忆了,也心存不安。
西方国家和“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论恰好相反,他们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彼此之间需要防范,讲究以武器、法律去保障自身的权益,去矫正人本身的恶。
利亚姆出场的时候满头血迹,发现自己有致人死亡的能力时,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导致更多的人死去,我们觉得他是个好人。
但露丝发现利亚姆的日记后,一个变态杀人狂的形象戏剧性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他是一个坏人吗?
不是,他只是迷失了。
这事儿很矛盾,最先矛盾的是影片中的角色露丝。
她应该一枪解决利亚姆,利亚姆曾杀害了她的亲姐姐以及另外的若干女性,但露丝没法扣动扳机。
我们回顾露丝和利亚姆相关的经历:利亚姆车祸后并没有想杀任何一个人,甚至还想让靠近自己的人远离,看到逮捕他们的警察倒地后,利亚姆无限懊悔,连同利亚姆的杀人日记本,还有她自己打算跳河时利亚姆的出手援助,露丝一一目睹。
好与坏交织在一起,坏都会被解释成外力影响,但好就是实实在在的好,确实露丝没有开枪。
纵然利亚姆被露丝原谅,但他自己不能。
结尾处,利亚姆送中枪的露丝到医院,病床被推走时他没有跟上去,我以为一个变态狂的变态本性又要爆发了,他是不是想杀了医院里所有的人,但《死亡半径》狠狠的羞辱了我的荒诞,真正的人性是利亚姆自杀,不管是他自己想解脱,还是想拯救旁人。
人性最后归于善。
利亚姆被旁人唤醒,也被上苍唤醒。
评论影片:《死亡半径》;作者:影评匠
很有意思的科幻悬疑片,我给5星好评,原因如下:1.情节设置新颖。
男主半径内一切生物死亡,唯有女主能够使男主正常,这个设定让我眼前一亮。
2.剧情反转编剧智商在线。
从影片开始,就被编剧灌输男主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为了让自己不继续伤害别人,一直寻找这一切的解决的方法,尤其是中间女主回忆起是因为男主,自己才没有自杀成功,到这里男主善良人设到达巅峰,直到影片的最后部分,男女主角记忆找回,男主人设反转,男主原来是一个杀人狂,而女主也差点被男主杀害,这是第一次反转,而男主送女主到医院,女主被送进医疗室,而男主没有跟上的时候,我以为男主随着记忆的觉醒,会像以前那样,继续杀人(毕竟现在有了以前都没有的杀人能力),但最后男主自杀了,这是第二次反转(至少我觉得是反转,因为男主在之前记忆都恢复后,还杀了另外3个人,我以为是他的本性又变回去了)。
3.剧情节奏松弛有度。
虽然是一开始的设定是男女主车祸失忆这种用烂了的桥段,但对记忆找回的循环渐进,对其中的细节我觉得掌握的非常好,当然肯定也会有很多人觉得它的节奏太慢了,过程不够过瘾,但是我觉得正是这种缓慢的节奏,让我们能够有一种代入感,让我们不自觉的和男女主一起找寻真相,而这种代入感到了剧情反转的时候,更会牵动我们的情绪。
4.探讨人性。
科幻剧一般都是爆米花电影,没有什么内在含义在里面(当然《湮灭》《异形》这种还是比较少的),而悬疑片一般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人性的探讨等,发生的场景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片段。
《死亡半径》让我想到了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很明显编剧想告诉我们的是人性本善,最终的恶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
当然我本人还是觉得人性不是天生就决定好了,而是一个后天慢慢变化的过程,并且所谓的善恶都是人类主观的判断,站在自然科学的角度上说,人性相对于其他生物来说并没有所谓的善恶之分。
另外对于男主杀人狂的设定,影片中并没有说明他的动机是什么,唯一的提示是男主专挑女性下手,杀完之后会投到湖中,而且男主是有计划杀人,不是随机作案,假如编剧能在对男主心理描写方面多下点笔墨,可能会让全片更有意思,比如说男主专杀有轻生倾向的女性,这样会让我们有更多联想的空间。
在电影的开头,看到男主角那种杀人于无形的超能力,我就在想如何结束这一场悲剧呢?
当时闪过脑海的念头,很容易啊,让警察一枪崩掉他不就好了。
果不其然,在后面的剧情里是出现警察举着枪对着他的场面,只是可惜,他们都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怪胎,还想着把他捉拿归案,结果大家都把搞死了。
于是,只能让男主自己解决他自己了!
太不人道了。
人不都是惜命的吗?
除了走投无路,生无可恋,谁会去提前结束自己的人生呢?
太反人性了。
当然也有人会了某种执念或者是认为是比自己生命的价值还要高的东西而舍生忘死,就像本剧的男主角一样。
他大义灭了自己的亲!
可是,他并不是啥好人啊。
也许在开头,我们还不知道他的真面目,可是随着剧情的展开,他可是杀掉自己的妻子,又想杀掉自己小姨的坏人。
当然,我还是挺在意,为什么小姨和姐夫在他们都失忆的时候睡到一张床上去了?
难道他们在失忆的时候会有一种自然的亲近,认为他们可能是夫妻或者恋人什么的吗?
完全不懂。
这段时间因为身体的原因,在家把百度云盘里许多电影给看了。
实在是很无语,毕竟美剧的好评是不错的,但是美影如果不是大片的,那质量还是挺捉急的。
至少,有一些小成本的电影,除了男女主角稍微颜值在线之外,人物设定、剧情设定、故事推进,实在是不敢恭维。
尤其是看到一半的时候,觉得电影是要故事没有故事,要高潮没有高潮,到底是玩个什么花啊?
难道只是剧组们的自娱自乐?
当然院线引进的大片则完全没有问题。
说到最后,百度云盘那些我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电影,现在我观影之前要来豆娘看一下评分多少,如果分太低了,直接删除好了,不要浪费本来就不太多的时间!
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谈一下结尾。
(联系作业)以认同度为轴,完全不认同到完全认同为正方向,1:对简的爱战胜对生命的渴望所以来到医院,仅出于理性判断和善的考量而自杀。
2:主体为失忆后的自己,对过去的经历是阅览而不是沉浸,但认同过去和现在的统一。
出于以上两者以及赎罪的考量而自杀,或许在某个时刻已萌生死志。
3:杀人犯的身份已暴露,原本只是无意杀人还有可能监狱终老,现在大概率死刑。
以自杀作为结尾还能留下一个相对和善的形象(不过老变态估计不管身后事:-D)但自杀的一部分原因,还可能是出于对未来的恐惧。
失忆后“善”的Liam,在恢复记忆后的第一反应是呕吐、恶心,他对于恶的过往是抗拒厌恶的。
可是,即使目前的自己与过去大致分割,没人能担保他心中的野兽永远都不会苏醒。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意识是否会逐渐回归,自己对过去的认同是否会逐渐加深,如果过去与现在相统一,留的是谁,走的又是谁?当然,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本质,或者说实体?个人的观点是,决定的主体是记忆。
记忆是庞杂的,它承载的不仅是我们能想起什么、记得什么,还有我们的思考模式、身体习惯等等,以及捉摸不透的潜意识。
所以我们不会看完一段影像就错乱自我,哪怕它足够长、360度展示、给观者沉浸式体验。
但对于失忆再恢复记忆,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Rose恢复记忆后完全认同,Liam却相反,这背后是大家对善的追求以及人性本善的美好期愿。
真实情况又是如何?我无从知晓。
本片的叙事结构非常抓人,一开始便发生了编剧术语上的“激励事件”: 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男主一开始便获得了带给周围人死亡的能力,这太抓人了,观众会带着强烈的好奇观看下去
男主能力初现当然一开始就丢出这个设置,不展示男主的生活,也是为了隐藏男主的真实身份——连环杀人凶手,否则便无法与观众建立共情,自然无法让主角成为善之中心,观众就无法将情感付诸于主角实际上无论男主有没有被雷击,他都同样会给人们带来死亡灾难,“先拟计划再尾行杀人”还是“躺着什么不干都能杀人”,其中最明显的改变,是动机,是主观的意愿,前者毫无悔改,后者实属无奈注意电影讲的不是“任何一个变态只是迷失了,都可以被唤醒,人性最终是向善的”(是的,就是针对热评第一的影评)唤醒他“善”的是什么?
是失忆,是男主主动失忆的吗?
不是,他整部片的行为逻辑是:逃离“未知病毒”→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后逃离人群→自我隔离睡在小屋→与女主一起回到车祸地点→去医院做扫描→帮女主寻求记忆→回自己小屋重整旗鼓→意识到自己只会带来死亡,甚至伤害女主,选择自杀。
向善并不是男主主动选择的行为,是“雷劈”让他向善,让他忘了自己是杀人犯,让他重新开始生活——但是脚上带着死亡半径这个镣铐:他仍然会伤害他人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说过:“科学家会预言汽车的诞生,但科幻作家会预言大城市里的堵车;科学家会预言飞机的发明,但科幻作家会预言劫机案和航班常旅客奖励的出现。
” 所以对于科幻文学、电影来说,汽车怎么发明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事件发生后带来的对人性的揭露,《饥饿站台》是,《被光抓走的人》也是,《彗星来的那一夜》也是,他们详细解释事件了吗?
没有,他们说“不可思议的事就是发生了,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男主就是失忆后突然变得善良了,没有论证过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他遵循着不伤害别人的原则,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但收获的几乎都是悲剧
男主被迫害死警察这部电影到底想说什么呢?
如果你看到最后,被男主的自杀所震撼,觉得男主明明可以有别的选择,那么,这部电影的主旨打动了你
男主自杀所以这部电影讨论的是,如果一个只会给周围人带来灾难的恶徒,突然幡然醒悟重新做人了,他不再故意伤害周围的人,自我隔绝以求安稳,甚至能够牺牲自己,社会是否能够接受他?
或者说,给他一个机会?
如果你有“男主明明可以活下来”这个念头,那么电影的主旨是:男主一开始是故意行恶的恶徒,然后成为了无意行恶,为了他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圣徒——从绝对的恶转为绝对的善,这样的人应该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至少——不是死亡(活着多好啊还可以拿来做科研,或者让他骑辆鬼火摩托到恐怖分子基地里逛一圈,啧啧)即每个人都有被救赎的机会好嘛,敢情这部电影讲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所以男主不能是被人打死,一定要自杀才能完成由恶到善的绝对转变,因为这样我们才相信他向善的意志。
注意,这里仅仅是男主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而社会意义上的救赎被引了出来——社会是否应该接纳他?
至少不剥夺他活下去的权利?
汉谟拉比法典告诉我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国优良传统杀人偿命,至于西方人权的那一套,大家见仁见智吧,这里不多做评论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即是一个人如果失忆,他拥有了崭新的人格,那么这个人格应该为旧人格犯的错误买单吗?
我们都知道人是由记忆构成的,如果记忆丧失,成为了几乎是另一个(看看女主对自己丈夫冷漠时,丈夫那张快拧出水的脸),是不是意味着以前的那个自己已经死去?
这一点放在阿兹海默症患者身上非常明显,你的母亲忘记了你,她还是你的母亲吗?
这个时候我们会说“我身上流着的是她的血,她仍然是我的母亲”,我们对应的是她作为母亲的记忆还存在在我们脑子里,我们承认这一点。
《寻梦环游记》中提到, 生的对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母亲彻底遗忘了你,你彻底遗忘了母亲,你们之间便只存在名义上的血缘,再无瓜葛。
而当一个杀人犯拥有了新的人格时,是否我们可以说他身上流着杀人犯的血呢?
按照这个逻辑,原谅杀人犯的方法即是:杀人犯改过自新成为崭新的人,我们选择宽恕杀人犯的罪行,忘记受害者的伤痛,哪怕受害者是你的朋友、至亲我们会忘了朋友,至亲吗?
我们能代表受害者宽恕他吗?
我想你心里应该有答案了
死亡半径 特别好的脑洞创意确实赞,有点buff的感觉。
而且是无解大招。
可惜就是没有放大到恐怖片的厮杀,或者是搞笑片的无解。
或者是人性的挣扎。
对于演员的演技和导演编剧的设定都是很大的挑战。
当然是很好玩的挑战!
而剧透的缓解,女主的出现,自然是顺理成章,可惜却沦为平淡。
当然剧情的后期的转变,身份的转变,真相的披露,这个套路是不错。
可惜有点顺理成章。
就是讲故事,拍故事的手法还不够。
其实,从人设的转变到人性的转变,这个才是最好玩的!
评分:6.8分 by放。
想像一下:如果是女主有死亡半径会怎样?
即使她发现了男主的秘密,敢揭发吗?
揭发了,只有两种后果:①男主被叛无期;②男主被叛死刑。
要是男主叛无期,那她就得一辈子跟着做监狱;要是男主被叛死刑…………她不揭发男主的秘密更糟,一辈子跟着一个变态杀人狂,想想都头皮发麻。
而且既然一辈子不能分离,说不定他们俩只能结婚。
跟一个杀死自己姐姐的变态结婚?
还不如死了算了。
所以说:幸亏是男主有死亡半径!
10分钟删
杀人魔和复仇女,双双失忆,男女远离就会死人。设定挺特别,剧情唏嘘
设定真的很新奇,格局虽小了些,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讨论人性善恶上,角度刁钻,耐人寻味。暂且把那道闪电当作是上帝的玩笑,赋予给一个杀人成性的连环杀手近乎于死神般的近战能力,但却消除了他的记忆,最终,为了拯救他的猎物与众生,他选择了自我毁灭。上帝将这一神迹展示给世人,瞧,人性本善。
短小精練,包袱夠勁!
挺好的题材浪费了,结尾拍成了烂片了,成了爆米花片!
这样的高富帅竟然是连环强奸杀人犯?!真心感叹导演的脑洞,那个死亡半径最后没有解释也罢,已经被最后的揭秘震惊了,无暇顾及科幻设定了。这样的高富帅如果是杀人犯的话你也会爱吗?留下一个问题我走了
其实是一直弥漫着淡淡忧伤的一部软科幻文艺片,加拿大的寂寥荒野非常搭配协调,氛围感塑造得也很好。这种情况下,男主最后的选择对他而言已经不错了,逃不掉的命运啊。
非常非常有意思的设定,就是有点点墨迹而且节奏不均匀,前半段闷死后半段高潮都挤一块了。女主角非常到位。男主的反超能力真是够郁闷的,尤其是最后记忆找回来了真是更虐心
杀害了姐姐 但是因为妹妹救赎 死亡半径的控制
浪费了这么好的设定
很无聊
设定新颖就是一笔带过
设定比较有趣,但是执行起来就欠火候了。
这结局真是醉了。
设定很有意思而且最后的反转也是颇具意味
其实这个脑洞,有点好欸
脑洞很大,可惜没找到好的故事去承载。
能看。
节凑很慢,看了很久才发现讲什么!结局除了男一挂了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就算什么也没发生,女一也不可能一直跟着吧!
内核有点创意但全被剧情毁了。既然女主圣母心泛滥不忍心杀害死自己亲妹妹的凶手男主,那何不相视一笑泯恩仇,一起开个灭害虫公司挣大钱呢?同样正负极男女,你看《超人汉考克》结局多感人还不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