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梧洞战斗

봉오동 전투,凤梧洞战役(台),凤梧桐战斗,战斗,봉오동 전투,Bongoh Town Battle,The Battle: Roar to Victory

主演:柳海真,柳俊烈,赵祐镇,朴智焕,崔有华,北村一辉,崔岷植,池内博之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年份:2019

《凤梧洞战斗》剧照

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2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3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4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5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6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3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4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5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6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7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8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9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20

《凤梧洞战斗》长篇影评

 1 ) 洪范图将军简介

 洪范图是韩国历史上传奇般的抗日民族英雄、杰出的独立运动家。

早年,他作为义兵总长,带领义兵部队在韩国国内开展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义兵运动;中年时期,作为独立运动家,他带领部队流亡到中国境内,组建了大韩独立军,在中国及苏联境内积极地展开抗日武装独立运动,取得了诸如凤梧洞大捷等著名战役的胜利,在国内及满洲地区赢得了 独立军名将 的荣称,受到韩国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晚年的洪范图,光荣地加入苏联共产党。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文献出处]:《大连近代史研究2015年00期 》

 2 ) 照例搬迁点相关历史资料--中文语境中的凤梧洞战斗

本文来源: 2009-10-09 09:15:59 延边日报 凤梧洞战斗是1920年6月4日至7日在三屯子、后安山、高丽岭、凤梧洞等地进行的延边朝鲜族反日部队在东北境内与日本正规军进行的第一次较大战斗。

  洪范图率领的独立军与间岛国民会军联合后,于1920年5月27日与崔明录领导的军务都督府,将各武装部队进行整编,成立北路督军府,崔明禄任督军府长,安武为副官、洪范图任北路第一军司令官。

督军府本部设在原都督府所在地凤梧洞(今属图们市石岘镇)。

(个人注:间岛为曾经满洲国及今韩国语境中一个地理概念,指今天中国领土内一个区域,描述为“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大约在我国延吉地区,中国官方从未使用过该概念。

韩民间有微弱领土诉求,官方无表态)  1920年6月4日,活跃在凤梧洞、安山村、杰满洞一带的新民团部分队伍渡过图们江到朝鲜江阳洞袭击日军宪兵哨所后,迅速返回三屯子(今图们市月晴乡间坪)。

在三屯子反日部队与赶来的日军隔江交战。

驻朝鲜南阳的日军中尉新美闻讯,立即率领19名日军宪兵、警察渡过图们江绕道到三屯子后山,向三屯子射击。

反日部队迅速撤离。

新美率领宪警追击反日部队。

另外,驻朝鲜日军罗南第十九师团司令部得到新美中尉报告后,妄图借此一举“扫荡”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反日武装部队,便命令第七三联队安川少佐组织“越江追击大队”,渡江“讨伐”反日部队。

“越江追击队”于6月6日夜渡图们江,7日凌晨到达五户屯(今后安山)。

  日军“越江追击队”途中先后在五户屯、高丽村等地,与反日部队遭遇,经过相互交战后继续追击反日部队,向凤梧洞进击。

  此时,在凤梧洞的洪范图和崔明禄得知日军进犯凤梧洞的消息后,先把村里的老百姓疏散到安全地方,并在凤梧洞上村南洞一带设伏。

当时聚集在凤梧洞的反日部队共有300余名。

伏击战由洪范图担任总指挥,并把部队分成四个中队,占领东、西、北制高点,选择有利地形进行埋伏。

到中午时分,日军的主力部队进入反日部队的埋伏圈。

洪范图发出进攻的信号,埋伏在西山和东山两侧的反日部队向日军猛烈射击。

刹时间,日军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日军虽然拼命抵抗,但最终无法挽回败局。

  下午4点30分,突然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

日军趁机向琵琶洞方向逃窜。

在此次战斗中,反日部队消灭了日军近百名。

战斗以反日部队胜利告终。

 3 ) 冰与火、家与国

“中韩友好靠日本”,虽然只是一句戏谑,但由于战争曾为两国打上了惨痛的历史烙印,在相同年代都经历了“日据时期”的悲剧,因而“抗日运动”也就成为了中韩观众最自然相通的艺术创作题材。

早在清朝末年,日本便利用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了侵占朝鲜半岛的企图;从1895年占领朝鲜,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横跨了半个世纪。

在这五十年之间,日本在汉城市中心原朝鲜王宫“景福宫”门前修建总督府,在纵贯国土的重要山脉上埋下铁钉切断“国脉”,在柏林奥运会韩国选手夺冠之后升起太阳旗,尤其电影也是通过殖民式的移植方式由西方传入韩国。

因而影视作品也就成为了民族情绪的集中表达。

2019年随着日韩贸易战持续升温,以韩国独立运动为历史蓝本的《凤梧洞战斗》自然成为关注焦点;然而在初期票房夺冠的同时,针对日本演员角色争议、拍摄过程破坏环境等负面新闻也对电影本身造成了干扰。

但一部影片的精彩程度本就不是票房数字就可以统计出来的。

我认同《凤梧洞战斗》是一部“抗日神剧”,没错,此处“神”字仅有褒义。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19年3月1日,33名宗教界人士和青年学生在京城(今韩国首尔)塔洞公园举行和平集会、宣读《己未独立宣言》,高呼“大韩独立万岁”;“万岁运动”很快蔓延为整个朝鲜半岛的人民起义;1920年 6月初,日军纠集罗南19师团和南阳守备队大部兵力进行围剿,大韩独立军将领洪范图率领 300余名独立军士兵诱敌深入,在汪清县凤梧洞伏击日军、歼敌 150余名,朝鲜独立军仅1人牺牲、5人受伤。

《凤梧洞战斗》中大韩独立军分队长李长河的姐姐,就是在起义运动中被捕的代表,他蚩伏在延边一带的抗日据点,用守住最后一寸国土的信念守望着姐姐和国家光复一起到来。

身为精英战士的他,星眉剑目、举止飒爽、表情冷冽,唯有在提及姐姐时会流露出轻松烂漫的神情。

影片的另一位主角是大韩独立军中满洲团的领袖黄海哲。

他带领的队伍没有正统军装、口音天南地北、行事快者恩仇,大部分是山野马贼出身、迫于生计做些不正当的营生,并不知晓什么复国大计、只是出于跟随黄海哲的江湖侠义而归顺了独立军。

电影镜头从黯蓝的江水溯流而上,背后驮着弟弟的青年茫然地为一行军人做着向导,他关心的不是这群人的来路和去处,而是黏人的弟弟非要跟着自己过河。

日本军人丢下一袋食物便扬长而去,先哥哥一步发现食物下面藏着手雷的弟弟将包袱紧紧抱在怀中,惊雷爆炸之后空地上只剩下灼灼焚烧的枯树、一如青年黄海哲心中沸腾不休的烈焰。

所以后来负责训练新兵的黄海哲才会用假手雷给李长河开了一个玩笑,教训他看到手榴弹时不要妄想着救人,因为“活下来的人也会一直生活在地狱里”。

短短几个字,是他负载着遗恨独活多年的悲苦。

但李长河只有姐姐这一个亲人,望不到尽头的革命之路也唯有这一盏明灯照亮,国土尚在才有国民的家园、姐姐归来才有自己的归宿。

本就沉静内敛的少年因为黄海哲的恶作剧而对他印象恶劣,在打定主意要以自我牺牲诱敌时再遇到黄海哲,李长河对他一如既往的轻佻浮夸也依旧冷眼相对。

凤梧洞是为围剿日军准备的死亡山谷,但通向山谷的路上需要牺牲者的指引——在最后一寸尊严的国土上,李长河自愿成为那枚奔赴绝境的棋子。

影片在呈现凤梧洞战争史实中分为四段进程,节奏干脆也不失细腻:三屯子村两队意外交汇、后安山援救独立资金联络人、高丽岭石冢近距离诱敌、凤梧洞山谷最后决战,每场战斗枪火之间都镶嵌着角色的高光,敌我双线交替步步迸发战事的激烈,回忆与现实穿插连连刺探人性的凄美。

例如当李长河对战俘举枪时,真正响起的却是日军屠杀百姓的枪声;当日军小战俘叨念着“好美的名字”时,眼睛望去的却是朝鲜少女纤弱的背影。

当黄海哲挡在日本俘虏面前,劝慰李长河该与自己分析凤梧洞兵力状况时,李长河在他脸上重击下一拳——那是永失所爱的悲怆、是壮士断腕的痛楚、也是难以言说的孤独。

李长河与黄海哲,一个将以死亡迎来生机、一个要用活着直面历史,两厢英雄气节,都同样充满悲剧情怀。

前者是冰、是漫天雪花凝结而成的静寂,负载着从容悲壮的重量;后者是火,是惊雷之后燃烧不休的烈焰,靠的是手起刀落的畅快。

人物刻画的艺术之外,还有融入自然的艺术。

“一切景语皆情语”,摄影机镜头有关照人物的悲悯,也有俯瞰山河的气魄。

大量升降摇移的航拍镜头,远眺是高山与流水的壮阔、细看是平凡而不屈的脊梁。

山河挺拔轮廓、草木柔软弧度,镜头在行军的途中如同鹰隼俯冲疾驰、在壮士的脸上像眸光似的深情凝望。

让真切的呼吸代替号角冲撞着耳膜,让绵延的起伏取代赞歌纪念着牺牲。

金灿的玉米地升起黑色狼烟、雪白芦苇丛被刀锋斩断,不语的青山以宽容的姿态怀抱着浴血的儿女、也睥睨着耻辱的杀戮。

《凤梧洞战斗》的导演元新渊不仅擅长剧本创作,同时也多次为影片包揽动作特技,在这部电影中,他剔除了过多过火的个人英雄特写,而是以家国、自然与个人的血肉关联为轴心、发散出全民抗战的壮烈图景。

人在山川中、山川在国土上,于是一切画面都有了生命的灵性。

就像战士在掩埋陷阱时,感觉到山风带来的是家乡种下的土豆接连开花的节气。

在诸多战争场面中,横跨山谷、两岸三人的运动狙击堪称运镜代表,移动的跟拍长镜头和几方主观视角交替切换,奔跑的速度、逆风的力度、瞄准的角度,自然苍莽衬托着生死角力。

在匪帮的山洞里点亮篝火,在家国的悲痛中忘记身份。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立军,每一颗树都成为卫国者的掩护。

影片中两次涉及方言的滑稽桥段,也是为民族魂这一主题服务。

当黄海哲背着重伤的李长河终于到达凤梧洞最后的战场,李长河在手榴弹落下时再次推开了对方——他们都失去了家族,也都将拯救另一个家人当做对逝者的报答。

柳海真在2019年贡献出两部抗日题材电影,延续民族精神的《词典》和弘扬团结抗战的《凤梧洞战斗》都表现颇为精彩,前者的无知者泼皮、后者的大勇者豪迈,他放肆的嬉笑、吞吐的真挚、铿锵掷地的台词风格,都是包含人情味和幽默感的小人物形象的最高级演技。

柳俊烈则表现出老练而隐忍的爆发力,他是冷峻的冰山、纯真的弟弟、坚毅的战士、可靠的领袖、孤独的使者。

黄海哲是讲究信义的大哥,而李长河的多重身份却令他始终罩上了一层寂寞的悲壮感,他思念却要隐藏、悲痛却只含泪、善战而又低调、疏离众人却甘于牺牲。

在重伤仰面、作别姐姐的幻想画面里,他滴落的眼泪像泉水,只是泉边已经没有了倚畔饮水的小鹿。

在空山筑起孤坟,埋下游子的夙愿。

向谷底撒去骨灰,带走生者的眷恋。

土豆在地里开花的时节、主人再也踏不上归途;青春正无邪灿烂的年纪,成长却沦为野心的献祭。

这场战斗里不可回头的牺牲,为的是解放之后有从选择的将来。

 4 ) 韩国抗日剧,尊重历史

韩国作为日本的受害者,和中国人民有着同样的民族仇恨,虽然不了解详细的历史,但反抗侵略者的民族感情是一样的,对待侵略者的态度是一样的。

看点:1.主演演技全部在线,侵略者也把侵略者演艺的不错,战斗场面真实残酷;2.大刀批鬼子的镜头颇有李云龙的样子;3.对于民族感情的渲染也颇有感染力,冰冷残酷的战斗穿插着透着乐观积极的插科打诨,严肃不失幽默。

八分,最近比较喜欢韩国电影,日本电影一律略过,可能是源于共同的民族仇恨。

 5 ) 有态度的神剧

韩国的历史主旋律,历史事件考据有限,部分论文可以查到,但没有电影中那般夸张。

因此暂且归为神剧,其实个人感觉只有3颗星,但我感觉人家拍东西总归是有态度的,一是韩影的人物自身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感觉,尤其是“农民怎样变成独立军”的那段论证想法也非常直白,让战俘好好活下去告诉后人的观点也是很正;二是至少把神剧拍出来是“真的神”的感觉,深山的狙击战、枪战,土堆里挖出来的机枪,(就是步兵炮轰游击队那段实在是太假了,照那样炸的话肯定都阵亡了)各种运镜加上衔接非常娴熟,让观众看得爽,服化道也是非常认真,而不是靠秀智商下限,所以神剧在“怎么神”上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国内拍神剧的导演也能有点认真的态度,拍神剧,至少也要参考一下人家的神剧是怎么拍的。

 6 ) 一言难尽

个别场景还可以,演技吧一分,剧情一分,韩国人总是摆脱不了一种叙事手法,就是罗列n多个小人物,你一言我一语,或者主人公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透露一些信息补充给到观众,问题在于太琐碎,看多了,烦!

1.所有的粘上一丁点儿边的军事题材的电影,但凡有点儿战术排兵布阵,就值得三分以上。

本片一如既往的,场景奇怪,日本兵少说一个小队吧,有战马,大白天半山坡还可以翻滚的半山坡,怎么可能追不上靠腿跑路的独立团。

半山坡的场景就和苏格兰的庄园一样,基本上没有高低起伏,连个丘陵的山头都看不到,一群复制粘贴的日本兵追着十来个独立团老人家,一个都消灭不了,简直了。。。

2.日本兵并不比无头脑的好嘛,半夜人家都知道不追了,怎么会在大白天倾斜度30以内骑着战马的视野宽阔的地方浪费兵力和精力驱赶着十几个兵,一个打不中,那些个兵也没有什么穿插迂回掩护什么的,就是直线跑,也追不上,呵呵。

3.按照真实的故事版本,是因为不好改编基本比较闷才这样拍的吗,真实的战斗是和现在的俄乌一样闷所以拍成这样?

 7 ) 关于《凤梧洞战斗》想说的是…

首先想说的是,有可能是出于个人偏爱,当结尾处“崔珉植”老师惊喜亮相的时候,兴奋的心实在没有Hold住真性情的嗓子,独自观影的人也能激动欢呼到飞起;其次想说的是,韩国电影有时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快速将观者的情绪带入到想要营造的氛围中,并且这一次的带入后还看到了比较写意的画面设计;再次想说的是,虽然讲述的是朝鲜抗日战争的故事,但是情节的开合并没有给予观者情绪上太多的共鸣感,而且人物小情怀的东西有些过多,虽然或许这样的表达更真实更贴近人性的正常角度,但是习惯民族大义的思维还是无法接受过多的小格局的儿女情长;最后想说的是,动态镜头的运镜绝对是高手级的,层次丰富技术娴熟大师水准,给影片加分不少,总体来说能看但不是非常特别的好看。

QJ

 8 ) 战

关于大韩独立运动的现实主义抗日战争片,而且日本大腕亲自出演,饰演侵略者也算是写实,没有过分黑化,也佩服日方演员肯参与此类电影拍摄,进而说明日本社会对这样的个人行为比较容忍,虽然有些右翼会蹦出来,北村他们也可以无视吧。

整个战术可能有些夸张些,但是在于我方熟知地理,而且还派了俘虏做内应,来对战兵强马壮武器现金但是来到别人家的日军。

长河孤身引敌人不断追击,最后腿炸断了,命悬一线。

但是在山穷水尽时,突然柳暗又花明,看到各个团队如神兵天降从山上居高临下,瞄准射击时,瞬时热血沸腾!

日本学生兵的介入与表现,拔高了反战主义旗帜。

1910年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后,国破山河在,一直到1945年开始了苦逼的抗日之路,朝鲜半岛已经没有喘息余地,只能到中国来进行革命活动。

不论是上海韩国临时政府,还是金日成在朝鲜与吉林地区抗日,都与中国紧密相关。

上海新天地附近,一直能看到韩国人排队参观《韩国临时政府》遗址。

最近也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电影《金刚川》也要公映,四野的战斗力强悍的朝鲜族师就派往朝鲜,成为主力来对抗美军。

这个又是一个悲壮的战争故事。

其实正式抗美援朝之前,好多朝鲜族组成部队已经开始进驻朝鲜,后来再编入我军。

朝鲜与中国不论文化上的一脉相承,还是地理上的唇亡齿寒,邻里相依,故事也讲继续延续。

 9 ) 演技可以,剧情浮夸,总体泛善可陈

韩国的这部抗日片,总体打了3颗星:1颗星在演技,2颗星在拍摄,3颗星在抗日精神。

刘海镇这个万年配角,演技是值得肯定的, 赵宇正这个万年反派,这次演出了逗比小跟班的感觉,平常都是扑克脸,难得搞笑一次,狗焕就不说了,演技还在成长阶段,学着内敛的扑克脸可以万金油也算聪明。

反派选了两位帅气的绳纹颜,也是挺讽刺的,韩国的大饼脸都是正义,日本的高颜值都是邪恶....拍摄团队挺花功夫的,选景很巧妙,把战斗地点的山峦起伏和树林密布,呈现的活灵活现。

济州岛的风景也顺手展露无遗。

果然是拍过那部“弓”的导演,晓得场景切换对于战斗表现的重要性,如果是一味的平原,一味的山区就会低端太多了。

战争特效不用说了,这点的确把钱花到点子上了,血腥程度也控制在观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拍摄是打满分的。

但是!

缺点太明显了,浮夸的表演、简单的剧本、神乎其神的锁血....且不谈抡大刀跟抡棍子似的的刘海镇,以及山坡跑酷无限躲避子弹的狗焕!

咱们谈谈那群乱七八糟的日本军队:日本当初侵略朝鲜,不光是武器,更多的是合理的部队编制,以及军事化训练,而这些在这边电影里被抹去了,就是一窝蜂的追击,一窝蜂的上山,一窝蜂的逃跑...关键是胖了十斤的池内博之,在另一部电影败于“叶问”之后,竟然变成了好大喜功的傻瓜废物,探子都跟进到窝边了,编剧强行放过一马,美其名钓大鱼,试问30人的窝还算小鱼吗?

到底是演的蠢,还是编的蠢?

但是总体抗日情节很好,我们中华民族也曾是受害者,但革命先烈们也坚强勇敢的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民族大义层面,韩国和中国是一个立场的,无畏勇敢地打倒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热爱祖国!

里面有句台词比较记忆犹新“全国八道的人聚集一堂,拿个地蛋逗趣呢”(这个场景真是五味杂陈啊...)

 10 ) 说神剧的先看看历史再来评论!

从今年的野兽到风梧洞无一不现实国人恶意拉低评分已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丝丝憨憨欲望的低级素质心里。

电影实打实四星,但是很多东西我们不敢拍也拍不出来电影开头前二十分钟那段屠杀人头拍照侮辱尸体等等……在国内影视基本上没看到过或者鲜有。

冯导的芳华改了多少次才让过?

有些东西我们不足也不愿意去接受学习一味的沾沾自喜恶意重伤来蒙蔽满足所谓的思想精神胜利也是可笑至极。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渲染情怀,制造热情。

不过拍的还是相当可以,不过神剧色彩还是有点,不过并没有夸大太多,历史上这个战斗的确就是事实,伤亡率150:1。

觉得神剧的自己先去读读书!!!

别总说日军死了那么多,韩国人才死了几个啊!

不科学啊?

(黑线脸)别为了一时的口舌之快去喷人来满足自己所谓的成就感。

眼界低就多读书真的!

别总按照国内神剧标准去抹黑批判别人!

《凤梧洞战斗》短评

这里面有三段比较激昂的。反转很多。

6分钟前
  • 力荐

韩国电影界真是只要你努力,没有不可能的,两大丑角联袂主要,中年丑男刘镇海,青年丑男柳俊烈。剧情紧凑,枪战炮战场面到位,中国电影的路还很长。俊男池内博之已经堕落到打酱油了

8分钟前
  • 阿Man
  • 推荐

虽然也有点神剧的性质,但总体上影片完成度还是比较高,战争场面及效果上更加的逼真,另外就是没有广电的限制,镜头也很大胆。给七分比较合适,为啥豆瓣不让打半颗星

10分钟前
  • 笨熊
  • 推荐

很精彩就完了,好片!

15分钟前
  • 守望者
  • 力荐

日军真这么垃圾,会占领半个东亚?

17分钟前
  • 华夏.散财承教童
  • 很差

有开挂的地方,不过整体来说还是很精彩的,景色优美,战斗也很有意思,这段历史值得研究

19分钟前
  • 条顿骑士列昂
  • 推荐

2 血腥暴力版的“抗日神剧”,但不是拍出血腥暴力就能等同于深刻和震撼,实质还是“抗日神剧”那一套胡编乱造,当然比“抗日神剧”真实一点。缺陷相对是要大很多,但精髓是开场尺度很大的杀老虎和屠村的内容,衬托后面的反击都很合情合理,只是遗憾并没有把那种战争中复杂的各种情绪给渲染的很好。几个主要角色其实刻画的都很鲜明,但该作表现他们的性格都更像是战场上的怪人,而不是富有经验的性格各异的战士。

21分钟前
  • 慕祺海Perkira
  • 较差

中韩友好靠日本。稍微有点夸张,一把大刀砍天下,武侠风乱入?主角不死光环?但也比国内无下限抗日神剧“真”多了。战争部分一般,最后收尾张力不足,崔叔出场真是太惊喜了。

24分钟前
  • Charming
  • 还行

拍的实在不好,一抗日就变神剧,高伟正,不管美其名曰艺术加工什么的,强行高大上,没意思。

29分钟前
  • alan3396815
  • 较差

确实拍的不怎么样...大家的主旋律都有点困难...

30分钟前
  • Jason
  • 较差

单单从电影角度来说 真是部不错的抗击侵略者电影 不过棒子能把这么一个小小的战役拍成这样也是服 如果真的那么牛逼 为什么被奴役了50年呢?

31分钟前
  • scorpio
  • 推荐

忘了

35分钟前
  • Zorro
  • 推荐

虽然是部战争片,但是这部片子里的艺术表现手法非常多样。演员的演技没话说,我终于get到了柳俊烈的帅点🙈

40分钟前
  • 🔻🔺🔻
  • 力荐

让我想起了东北抗日联军!中国电影限制要放开啊!

43分钟前
  • 人皮先生
  • 推荐

除了长,韩国抗战片更多的讲情怀吧,从技术和叙事能力上来说,韩国电影已经把国产电影甩出N条街了。最少人家不是天天在看喜剧毁思想,而是不断在反思民族的历史、加固自己并不渊源的文化。这一点,的确值得国人去学习,就如张翰在首尔电视节上的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样。《凤梧洞战斗》:不是我们的战斗,但发生在我们的国土上,代表的是同样的记忆和热血。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47分钟前
  • 骑怪
  • 推荐

韩国抗日神剧

51分钟前
  • 😄+💧=😅
  • 还行

朝鲜人是来搞笑的吧?

54分钟前
  • 小旺财倒头光
  • 较差

同样是抗日神剧,不得不承认人家制作还是用心得多

57分钟前
  • Hay
  • 推荐

棒子果然比噴子更恨鬼子。

1小时前
  • IMPcore
  • 还行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1小时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