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失控

Chronicle,夺命异能(港),编年史,超能力纪事,失控的超能少年,慢性邪恶

主演:戴恩·德哈恩,亚历克斯·罗素,迈克尔·B·乔丹,迈克尔·凯利,阿什丽·欣肖,波彼德森,安娜·伍德,克里斯朵-唐娜·罗伯茨,阿曼德·奥坎普,乔·瓦兹,马特·阿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超能失控》剧照

超能失控 剧照 NO.1超能失控 剧照 NO.2超能失控 剧照 NO.3超能失控 剧照 NO.4超能失控 剧照 NO.5超能失控 剧照 NO.6超能失控 剧照 NO.13超能失控 剧照 NO.14超能失控 剧照 NO.15超能失控 剧照 NO.16超能失控 剧照 NO.17超能失控 剧照 NO.18超能失控 剧照 NO.19超能失控 剧照 NO.20

《超能失控》剧情介绍

超能失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年安德鲁(戴恩·德哈恩 Dane DeHaan 饰)就像绝大多数宅男那样,内向、不善言辞,还有轻度的社交恐惧。来自父亲的打骂以及母亲的病重,更让他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戒心,成了躲在镜头后面的拍摄狂人,整日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为了替安德鲁的未来打开局面,表哥麦特 (亚历 克斯·罗素 Alex Russell 饰)邀请他出席校园派对。聚会过程中,在表哥好友史蒂夫(迈克尔·B·乔丹 Michael B. Jordan 饰)的建议下,三人进行了一次惊险的野外探洞之旅,并意外获得了自由操纵物体的超能力。这成了他们生活的分水岭——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催促三人不停对自身能力的上限发起挑战,而安德鲁无穷的创意使得他成为了伙伴当中的佼佼者,聚会的明星。可惜好景不长,日渐增强的能力并没有带来幸福,不加节制的安德鲁越玩越过火,终致走向了一条不可挽回的毁灭之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地狱小丑迪斯科之王姥姥的饺子馆亲爱的第一季没有过不去的年我的杀手女友月落的夜晚大码头情感算术干旱罗马快乐赢家黄泉归来道口时间伽利略特别篇斗地主德国犯罪故事:绳缚体操武士宗师叶问雪天使黄河岸边是我家地老天荒恐惧直播伊比萨加冕礼扯平第一季阿颂塔之死大宅惊魂牟氏庄园你是我的命运恐惧街

《超能失控》长篇影评

 1 ) 可怜的孩子,可悲的人生。

为了戴涵涵看了《超能失控》,这种纪录片式的记录方式对我而言还是很新奇的,可以说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抱着看科幻片的心态,到最后却觉得满心的悲伤。

我觉得哪怕安德鲁最后黑化,去抢劫、去杀人,但我任然觉得他是一个好孩子,促使他黑化的原因很多:校园暴力、家庭暴力、内心自卑等等,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却是他母亲的病情的恶化,他黑化后做的第一件坏事就是利用超能力去抢劫,只是为了凑够母亲的医药费,让她不那么痛苦。

而即便这个时候,他也只是希望凑够$700,而不是去获取更大的财富(否则他为什么不去抢劫银行)。

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可怜的好孩子。

可怜的同时,我又觉得可悲。

他拥有者强大的力量,而黑化后却也只是想着去教训欺负他的同学,抢劫便利店,连最后的大爆发都是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发生的。

是贫穷让他的眼界变的狭隘,他想不到去做好事,却连坏事也只做到这种程度。

多可悲。

 2 ) 愿我们都有被爱和去爱的责任和能力

这是一部放到现在来看,就自摄录、或者人人都有一台自摄录手机这个视角,尤其是科技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正在被有能力的人掌控这一视角,最终考验的都知道是掌控这项技术的人会如何去使用他的超能力。

但其实这部剧最终想要告诉人们的是,当你在掌控你拥有着的所谓的超能力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东西在掌控着你。

就像在节目中的安德鲁,掌控他的,是由于长期被父亲家暴而藏在身体里的愤怒。

而他的朋友麦特,掌控他的,是他的善良,而这样的善良,是长期被爱着的人身上会有的东西。

这也是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尤为值得称赞的地方。

安德鲁的失控,不是源于他的本性就是如此,只是超能力将他的恶激发出来的,不是!

他的失控是源于他的不安全感和缺爱所带来的,直到愤怒最终再也无法自控,只能放任自己越走越远.....那一刻激发他愤怒失控的因子是仍然得不到的关爱,和只有无穷无尽的来自父亲的责骂和殴打,哪怕他此刻正躺在医院里。

哪怕他刚刚失去了世上最疼爱和认可他的母亲。

他的失控是对源于自身不公平的不报复。

麦特最终选择去寻找自身超能力的源头,也是源于他长在身体里一直被爱着的种子?

愿我们都有被爱和去爱的责任和能力,然后,一起期待 一下 2030 年的《超能失控 2》。

 3 ) 悲观的超级英雄主义

看了《超能失控》,其实像这类的超能混搭青春元素的电影近些年也已是烂大街了,比如说《关键第2²号》、《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当然《暮光之城》也可算其中之一,但是这部《超能失控》之所以凭借渣画质依然能够在一众无脑片中出挑,除了网友所说的“披着科幻外衣探讨人性”、“非主流的超级英雄电影”,当然还有它采用的不算太新颖(或者说也已是烂大街的)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所带来的各种小微妙点,换句话说摄影机其实就是主角的另一双眼睛,能让观众更好地被带入我们的小莱昂纳多的内心世界。

电影的前半部分伪纪录片式的摇摆不定的镜头颇让其有一股独立电影的感脚,尽管说它略显粗糙的特效(宽容一点、其实很好了)最终还是出卖了它,不过导演还是把伪纪录片的风格做到了最后。

回想一下我为什么对这部电影感觉特殊,或许是主人公Andrew的遭遇让我有种感同身受的心酸。

小莱昂纳多的初级设定很落俗套,老爸酗酒、老妈病重,在校不受待见、常受校霸欺负,总之整就一个惨绿惨绿的十七岁少年,影片开头导演像套公式一样把这套设定套了进去,虽然这并不是我的生活,但他的那份孤独却很能引起我的共鸣。

一开始Andrew在镜头前露面并不多,但我们却可以从他对镜头的自言自语、从那摇摇晃晃的镜头,甚至是他一个人看着操场的孤独背影感受他的悲伤。

紧接着,看着小家伙一飞冲天感到欣慰加嫉妒,看着他颓废堕落感到揪心,最后他被长矛刺死我更是口水都不敢咽。

总之,在这样一部从题材到拍摄手法、从人设到特效都透着一个“俗”字的电影之所以这么好看、这么特别,是因为导演把这一切俗物融合得很好,特别是他在其中融入了一种悲观的超级英雄主义(这或许只是我自己造出来的一种主义),它很现实,这个世界有充满正义感的超人,但更多的英雄是不完美的,谁要拿着超能力去拯救世界?

我们是人,我们都有阴暗面,于是导演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这样悲伤的故事。

最后,如果你对传统的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感到疲倦的话,除了《复仇者联盟》这样的新式大杂烩(我更爱叫它“外带全家桶”)之外,《超能失控》也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咳咳,这是本人的第一篇影评,多有借鉴之处,如有不到位,请见谅!

谢谢!

 4 ) 三个男人纠结的爱恨情仇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在周五晚上选了这么一部片子来放松自己的神经。

过于大气的片名?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海报?

抑或是男猪脚青春洋溢的颜?

总而言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抛弃了心水的法斯宾德和马克格雷格参演的 Heywire 和烂番茄上评价97%的 Artist (早晚都要去看一下这是神马神片),跑去和一堆明显比我学生还要低龄的小朋友们挤在一起看这部明显表现青少年无限装逼的纠结情怀和成长烦恼的故事。

电影开始三分钟后,我惊恐地意识到这是一部晃动自拍体。。。

天知道我有多恐惧看自拍,平生最讨厌看的就是家庭录像: 基本上它带来的呕吐不适感远远超过我对内容的关注度。

所以当我忍耐着胃部极度不适到几位小哥获得超能力而摄像稳定度明显提高后,终于可以开始关注剧情了。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Andrew 是一个父亲酗酒母亲病重童年悲惨的内向孩子,Matt 是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内心善良的表哥。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能言善道的 Steve 是 Matt 有着从政梦想的黑人哥们儿。

三个人由于共同的秘密经历和超能力而组成了一个亲密的小团体,但一切的不幸也从此开始孕育。

在获得超能力后,Andrew 愈发讨厌那个冷冰冰的家,而 Matt 则成了他可以分享一切的人。

于是我们极度缺乏爱而渴望被爱的 Andrew 同学对表哥有了一种别样的依赖。

Andrew 小心地问: Do you like me? Matt 尴尬地回答: 当然当然,但是你知道。。。

于此同时,沉默寡言的 Andrew 却引起来开朗外向的 Steve 特别的关注,更多的时候,是 Steve 陪在 Andrew 的身边与他聊天谈心,把酒言欢。

Andrew 的内向使得他更加聚焦在自身的能力上,从而取得了更高超的运用超能力的技巧。

第一次他们飞到天上,Andrew 在 Steve 差点被飞机撞到时救了他。

于是 Steve 明显从好哥们 Matt 倒向 Andrew, 对 Andrew 不离不弃。

而Matt 则忙着和前女友 Casey 和好,疏远了Andrew。

一次不幸的 party 破处经历使得 Andrew 变得对周围的人更加具有敌意,并开始恶意使用自己的超能力对付那些小看他的人。

Andrew 狂躁地再次飞上天,Steve 身不由己前去帮助。

可 Andrew 需要的并不是他。

Andrew 把 Matt 冷落他的怒气乱撒一气,却引来雷劈杀死了Steve。

Matt 前去责问, 而 Andrew 恨 Matt 在他最需要时没在他身边,两人产生第一次重大争执。

之后他们愈加疏远,Andrew anti-social 的行为愈演愈烈。

可是 Matt 除了教训 Andrew,并没有理解和安慰。

Andrew 深深伤了心。

终于,他企图杀死父亲的举动引起了 Matt 的注意。

你终于来了,可是怎了还是和女友一起来的??!!

于是 Andrew 横冲直撞,飞来飞去,成功把女友同学甩掉先。

Matt 大吼着说:we can be family, we can start somewhere else! 可事已至此,Andrew 无法再相信他。

我制造着大面积的伤害,只为着你的关注。

可是你来只是因为责任和良知,为了制止我,却不是真正为了我。

想到这里,Andrew 悲从中来,宁愿自己遍体鳞伤,也要摧毁一切。

只要我还在摧毁,你就必须陪在我身边。

最后的最后,Matt 深深地看着 Andrew,说 Don't make me do things that I don't want to do the most... 然后,一把长矛贯穿了Andrew 能力耗尽了的单薄的身躯。

当然最后的最后的最后,Matt 去了Andrew 一直渴望的西藏。

Andrew的死终于让他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

在雪山和神庙的庄严见证下, Matt 深情地说: I love you, man. 然后,他把这最后的记录,留在了茫茫雪山。

全剧终。

我想这并非导演本意。

因为我看到的只是竭力渲染着兄弟情和家庭责任,却一不小心失足在腐片深渊的滑稽感。

 5 ) 超能不是万能,心灵的强大才是正道

觉得这不是一部仅仅讲超能力的电影,更不能光看它的特效什么的,重点是电影关注的是年轻人的心理状况,而摄像机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有点伤感,有点励志。

安德鲁是个悲剧式的人物,他更能代表我们内心的某些东西,倔强的和这个无奈的世界做着无谓的抵抗,用伤害他人,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史蒂夫也许与他有着同样的家庭问题,但他很乐观积极,这和安德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最后为了朋友牺牲了自己。

麦特让我们看了希望,他喜欢哲学,乐于助人,这让他能更很好的理解生活的意义,他代表了一种正面的信念。

关爱他人,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得到内心的平静,超能不是万能,心灵的强大才是正道,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6 ) 想法

大部分时间都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特技也不难,香港目前的威亚技术就可以完全做到,可是咱们就是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也老是加入呼吁国产片不要拍科幻题材的队伍……但我们可能错了。

想法还是第一位的。

@二逼瓦西里 夸《小武》好就好在你觉得自己也拍得出来,我同意。

 7 ) 饥饿者与饱食者的对抗,精神粮食不能填饱肚子。

超能失控是部很奇特的电影,自始至终都是借监控或者主角的摄像机来完成对故事情节的讲述。

镜头的不时晃动让人有点无所适从的感觉,谍影重重3也使用过这类技巧拍摄,不过感觉没有这么违和。

表面上是像许多网友调侃的那样:一个屌丝是如何变成超能中二并发症患者的故事。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真实内涵的底蕴无非还是两种思潮、两种文化观念甚至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

这句话不是我发明的,是我从党史章节中抄来的。

某个著名作者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吃不饱饿出来的问题,即生存问题。

另一个是吃饱了撑出来的问题,即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目的诸如此类。

有生存压力的人考虑自己如何吃饱,一天到晚疲于奔命。

没生存压力的人才有 空余时间考虑生命的意义宇宙的起源。

超能失控里面的三个主角其实也能划分为这两种立场。

暴走的那位主角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亲酗酒还有家庭暴力倾向,母亲重病靠药物维持生命。

他上的是公立学校,从小就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他自卑且没有朋友。

这样的环境培养出来的他自然更多是考虑生存问题。

如何生存,永远是他第一考虑的问题。

第二主角他的堂兄,家里房子装修不错,有车还有个漂亮女友,家庭条件类似中产阶级,生活压力全无。

这种人对吃饱肚子没有太多的想法,估计也是个不知道粮食短缺为何物的主。

和他堂弟一样,他也有一定程度的饥饿感;不过他吃不饱的不是肚子,而是大脑,这位堂兄缺乏的是精神粮食,这些是只有吃饱了撑的状况下才会考虑的问题;他希望得到他人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可。

所以他才会努力的去照顾这个看起来无依无靠相当可怜的弟弟,无非是要在内心寻求一种满足:看,我多照顾他,看,我是个合格的哥哥。

他对堂弟的各种关照,希望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堂弟的人生观。

在这里,两大意识形态发生了第一次剧烈的碰撞。

战场就是暴走主角的大脑。

我要的是生存下去还是生活下去?

他第一次考虑到自己的处境。

他的家庭经历和他的思想经不起这么高层次的拷问。

于是产生了一个追寻结果的精神寄托:摄像机。

摄像机的出现贯穿了整个故事。

其实就是暴走者的第二人格化身,也是他的某种精神寄托。

摄像机没有生活压力也不参杂任何情感,只是冷漠的拍摄下镜头前发生的一切。

这几乎可以作为暴走者的图腾,尤其是他用异能高高托起摄像机从高处拍摄自己的时候;这个角度完全可以称为“上帝视角”。

那么究竟谁是上帝?

当然是最终观看拍摄的人,也就是他自己,他能很好的产生代入感。

现在说说第三主角,黑人。

美国似乎有法律表明,若是一部电影里没出现几个黑鬼,那么它就涉嫌种族歧视。

还有评论就此抱怨中国电影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理由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一个黑人出场。

黑人有单亲家庭背景,但是从他的交际圈以及他对性的涉及程度和他死亡前对暴走主角的劝说,口口声声我是你的朋友这些话语来看。

似乎他也不存在生活压力。

从立场来看,他也是属于“吃饱了撑这类”。

缺乏精神粮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来坚定自我存在的意义。

这个故事的悲剧也就起源于此,黑人和堂哥从未想过要真正去了解他。

两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堂哥加上黑鬼对暴走者。

二比一,他被暂时拉入了生命意义阵营,忘记了生活的压力。

并开始尝试寻找新自我寻求被人认可。

企图用精神粮食去灌饱一个人的肚子,这根本就是件南辕北辙的事情,不能从根本是解决问题。

主角总共做过三次尝试,第一次被他父亲一巴掌扇倒,第二次超能力失控,差点杀人,饱受其他二人的责难。

第三次吐了女生一身还被讽刺为怪物,遭遇性创伤,这次打击可谓影响深远。

精神粮食补充完全失败。

最可怕的是当他回到家后继续遭遇父亲毫不留情的打击、母亲的病瞬间把他拉回到生活压力阵营。

就像施在灰姑娘身上的魔法,当十二点的钟声响过,发现一切原来都是泡影:堂兄和黑人的友情、晚会上大魔术师的称号、各种粉丝的崇拜、甚至是身上的异能都敌不过口袋空空饥寒交迫的窘境。

郭德纲的相声也说大英雄手中枪能翻江捣海,也难敌饥寒穷三个字;何况英雄至此未必还能算是英雄。

更何况一个渴望亲情圆满而不得,又被压抑到窒息的孩子?

黑人和堂兄的努力终究白费,这是意料中的事,一开始他们就走错了方向。

在生活的压力下,最终暴走主角背弃了与两人之间的约定。

开始寻求能力与金钱之间的平衡。

吃饱了撑者坚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吃不饱饿者认为能力越大,食物越多。

“仓禀足而知礼节”其实就是一个折中的说法。

屁股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他的生活压力太大,大到不堪重负,或者说是他太饥饿,精神与物质粮食双重缺乏到了极点。

以致最后他喊出了“我是顶级掠食者”的口号。

从获得异能到现在没有获得一点实质上的利益,没能缓解一点生存压力。

他,已经饿疯了。

堂兄那些有关亲情友情的话已经唤不回他,他急需粮食来填饱自己。

 8 ) 伪纪录对镜头来源"合法性"坚持下带来的趣味

我一向在意伪纪录风格电影中镜头来源的合法性,很多的这类影片实则在用伪纪录风格作为其视听设计差劲的遮羞布。

伪纪录风格多采用主镜头拍法的策略,但主镜头内的很多景别角度变化和运动都是无效的,致使主镜头内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时刻,整部影片显得松散、信息量少。

超能失控难得的是不仅在全片中强调影片镜头的来源——即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的主角获得了超能力,很多影片中只是在开场建立来源,后续的发展中就抛掉了这种来源的逻辑,如<科洛弗档案>。

令人惊喜的是影片还能依托于这个镜头来源的概念,让主镜头内不但满足了准确的景别角度变化、机器运动,还提供了叙事中,主角作为摄影师的趣味,从片子开始的固定机位拍摄——默片时代的主镜头,到人物对于获得能力的逐渐掌控、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假象),主角拍摄时采用的视听系统也进步了,主镜头内变化够准确、目的清晰。

当摄影机交到他的朋友们手中时,叙事视角的切换,影片的视听也根据拿相机的人的变化做了调整。

以上的内容我举个例子,医院病房父亲让他道歉的那场戏,监控视点中,可以看到一个客观的总角度下,人物在用能力让摄影机向前前移动,下一镜即是机器调度,即推镜带来的景别向紧变化,两镜满足了叙事悬念设置——主角是否昏迷,后一镜景别变化强调其父亲言语作用到角色的情绪变化,以及强化下一步人物的动作。

全片都基于"镜头来源"的逻辑,在做这样的趣味。

还有一场戏,是葬礼中他的朋友对真相的追问,始于主观的中景、平角,当话题深入,追问朋友死因的真相时,主角回避,不愿意拍到,他控制机器摇向空景,朋友调度入画继续追问,此刻人物调度使景别变紧,随后朋友试图关掉机器的运动,致使主角拉远相机,景别变松,平角变换俯角,镜头由主观变客观,但这个客观内又有主角的情绪,通过他对相机的控制来体现。

其实这个视点很微妙、很有趣,客观中带有主观,这全然来自于"镜头来源依据"。

在这场戏里,角色所控制下的主镜头内,景别角度变化和运动使每一个剧作任务都准确且赋予了镜头来源的趣味。

到城市破坏的部分,随着人物超能失控走向崩坏,影片的一切也都失控了,剧作崩坏,视听崩坏,倒也是一种统一。

视听似乎是对大型视效场面、空间变化混乱的藏拙,利用摇晃与镜头运动模糊,但依旧遵循"每一镜都有来源"——监控、警车、直升机、dv…飞在楼前的主角,楼内的围观者都在用手机拍摄,主角用能力将围观者们的手机吸引到自己周围,这些手机成为他与朋友对峙段落的镜头来源。

整部影片的主题、人物和故事情节常规,空间的选择也一般,但这部影片基于镜头来源准则的坚持,使得其视听在常规的满足基本的剧作任务的同时,多了一层趣味,而作为摄影师的主角所"拍摄"的这部电影,其对视听语言的掌控同人物的情感、故事的情节同步,虚假的胜利直至"超能失控"。

题外话,这个影片还告诉我们,学会怎么拍电影这件事只有多去拍。

 9 ) 其实看超能类电影的时候,一直都有在想:当一个并不高尚的人获得了超能力会如何?

看《蜘蛛侠》《超人》《绿巨人》之类的超能英雄片时,有时候总是会忍不住想,如果蜘蛛人、超人、绿巨人们如果并没有电影里那些英雄们那么高尚伟大为国为民的话,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会不会因为私欲做出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

《蜘蛛侠》里曾经有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我觉得 ,“能力越大,欲望越大”。。。

当一个本来不为人注意甚至经常被人欺负、生活条件不好甚至可以说艰苦求存的人,突然一夜间拥有了超能力,那么他会做什么呢?

是拯救世界,与坏人做斗争,牺牲自己,成全普罗大众?

还是会为了切实的私欲私利,而做一些“小勾当”?

每每想到这里,我也总是忍不住会想,如果是我。。。

我会怎么样?

我会拿这超能力用来做什么?

片子里的安德鲁显然是有些极端,但是他的表现其实又说得通:坏学生要欺负他,嘲笑他,他就拔掉别人的牙齿;母亲病重需要药,但是却没有钱,于是他去抢劫那些小混混;钱不够,为了给母亲买药,只能继续去抢钱...而当他被炸伤躺在医院里的时候,一直酗酒并殴打他的父亲来到他的床前,告诉了他母亲死去的消息,竟然还认为是他害死了他的母亲,他母亲的死是他的错,要他向自己道歉.. 悲伤和愤怒,自然冲破了他最后的道德底线和理智。。。

安德鲁其实是个特例,但那些大片里的超能英雄们,又何尝不 是特例?

也许真正的普通人,绝大多数的平凡人,乍得超能力后,既不会变成超能英雄们惩恶扬善以打击罪恶拯救世界为生活第一目标,也不会一下就堕落成要毁灭世界或者统治世界的超级大反派。

绝大多数人,也许会偶尔做做好事惩治惩治坏蛋,但更多的,也许是偷偷地用自己的超能力为自己谋点福利。。

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让别人没办法欺负自己,保护自己喜欢的人,惩治自己讨厌的人。。。

然后闷声发大财。。

 10 ) 超能失控,人性暴动

伪纪录片还被人当成新鲜玩意的那会儿,只要拿个摄像机晃呀晃就能引人尖叫连连(当时甚至有人提议将伪纪录片归入恐怖片的一个分支)。

如今主视角镜头大行其道,观众就那么好糊弄了,摄影机存在的合理性是最容易被摆上台面的问题,很少有人还会对随时随地扛着镜头奔命的一根筋主角买账。

本片之能被成功纪录化,其原因与剧情休戚相关。

首先是主角的性格使然,家暴的父亲、病患母亲、窘迫的生活、孤僻自卑的性格、疏离的人际关系使得少年安德鲁成为严重自闭者,开篇不久他就坦言摄像头是他隔绝外界的心灵墙壁,从摄像头看世界成为他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必备措施。

结合后面他逐渐展现出的强烈偏执和一意孤行,我们不难想象,无论是在家独处还是出入公共场合(迪厅,校园),他都有充足的动机和动力随身携带DV,即使被屡屡骂做怪胎。

摄影机的存在让他的不合群更甚,不仅忠实记录了故事,还成为推动剧情的重要道具。

超能力的科幻元素提供了另一层便利。

伪纪录片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场面调度呆板,但本片的镜头运动却可以随心所欲,不受任何拘束,原因在于主角的脑控超能力可以操纵DV飞天遁地。

安德鲁躺在床上目视镜头缓缓拉起(DV飞起),这在普通电影中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表现角色落寞心态的镜头,但除了本片,任何伪纪录片都不曾复制过。

第二幕中三位主角的超能力都已炉火纯青,场面调度比第一幕丰富许多,很多段落仿佛有摄影师在场,几乎消解了任何伪纪录片的痕迹。

你可以说他作弊,但在逻辑上完全能自圆其说。

片中数次出现镜子,都有作为叙事功能的考量。

伪纪录片中的拍片者通常是最难见到“庐山真面目”的那位,但本片中的安德鲁既是主角又是拍摄者,让他长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显然不妥,只能通过镜子屡次让他“出镜”,直到DV可以脱离手持漂浮。

麦特的女友也被设计成一个摄影爱好者,保证了他俩这条支线不必束手束脚,但由于麦特不能在家展示超能力,镜子也是必不可少。

总体来说,本片的伪纪录风格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幕超级写实,很像你在油条帮(当然需要爬墙)上随处可见的那类外国小伙展示绝技或笑料的视频,尤其是恶作剧那几段,如果在电影宣传前能摆上网,绝对可以以假乱真;第二幕开始拜超能力所赐,镜头得以行云流水的游走四方,好几处令人感觉不到其摄影机的存在,只有在猛烈撞击时疯狂倾覆,方能找回临场感;第三幕有大段特技,超能力战斗的破坏场面通过剧烈晃动的DV、各处城市监控和新闻画面拼贴而来,通过剪辑制造出一种蒙太奇的假象。

在此笔者要炫耀一下剧情预测能力,影片未过半,我就猜到那黑小伙史蒂夫命不久矣。

三主角中史蒂夫一直是最弱的一环,两兄弟促膝谈心时他总是缺席,但更关键的是,伪纪录片必须有一个拍摄者存在才能叙事,安德鲁DV不离身,麦特有一个摄影爱好者女友,但主创用什么方式去关注史蒂夫的私人空间呢?

再怎么增加摄影机似乎都显得荒唐吧。

结合预告片中高潮对决时只有两兄弟在场,这猜测也八九不离十了。

其实依笔者之见,史蒂夫死的太冤,大可以安排他受伤失踪之类,一样能引发安德鲁脾性失控,影片数次强调安德鲁的异能要强于麦特,那么片尾安排麦特与史蒂夫二打一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正如《苜蓿地》是怪兽灾难片的DV化,《阿波罗18号》是太空冒险片的监控化,本片高潮的激斗则是近年来横扫票房的美漫英雄片的新闻纪录化。

由于预算所限,这段战斗并没有太惊艳的视觉效果(但相对于1000万的投资仍足够骇人),比起那些动辄耗资过亿的漫画大片,它只有一处画面冲破窠臼:无外形变异、无装甲防护的血肉之躯击穿钢筋混凝土、在水泥地砸出大洞。

真人电影中本是不允许直接展示此类场面的,必须采取一定的迂回,读者不妨回忆最近大片中能以身体摧毁建筑(注意不是玻璃而是砖墙,银幕逻辑中玻璃是比人“脆”的)的角色,《X战警前传》和《无敌浩克》中是外形变异人,《钢铁侠》和《特种部队》有盔甲保护,《歪小子斯科特》刻意用了游戏基调,《变形金刚》压根是铁疙瘩,迈克尔•贝还小心翼翼不敢给近景……想想漫画和卡通中最喜欢拆建筑的超人,在真人电影中没有一次这么干过,就是因为他看上去是个“肉体凡躯”,而且影片风格又较写实。

审查制度认为这类场面会产生太强的误导性,导致某些漫画的打斗趣味始终未能再现银幕。

本片因为采用粗糙的监控画面,才使这段深得美漫精髓的打斗得以保留。

撇除所有科幻元素,本片忠实反映了一名问题少年走向自我毁灭的心路和行为轨迹。

他对现实的愤懑需要宣泄的通道,从单纯无恶意的恶作剧,到虐待动物的若无其事,再到以直截了当的暴力报复人群,最后不可遏制的失控成砸车毁楼的恐怖行为,暴力就像毒品让人上瘾,能麻醉一时之苦,却无法提供根本的释放。

对哲学的迷恋是他不归路的催化剂,断章取义的自封为王,仿佛为自己的暴行找到了来自智者的理论依托,只不过是偏执狂的一种一厢情愿罢了。

发生在安德鲁身上的悲剧,在现实中每天都在上演,只不过那些主角没有凭借超能力大闹一场,就连见诸报端的权力都无,在默默中辞别这个他们不愿面对的世界。

影片将悲剧归罪于家庭和社会,虽老套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当然,深入探讨社会命题不是商业片所能承载的功能,在惊悚的情节外能令人思索一番,已是不错的成就了。

文/方聿南

《超能失控》短评

當你接近崩潰失控的時候,那甚麼也不能阻止你了!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極度自卑的男孩用異能向這個平公平的社會報復!電影其實可以玩得更加酷,既然電影最後發展到全面失控的局面,那劇本不應該可以玩得更加瘋狂嗎?起碼令我們想起科幻電影的時候會記得這部電影!接下來可以期待同類作品&amp;lt;Project X&amp;gt;

3分钟前
  • 一朵潛水云
  • 还行

伪纪录片也开始自成一派了,同类型片太多以至再看毫无新鲜感,不过由个人行为带动群体事件还是少数,几处主视角镜头还是很老练,但旁枝视角还是太多,将剧情弱化得厉害,主角刻画也太弱,有新意没亮点,两星半

7分钟前
  • 白鲸
  • 较差

chaos

9分钟前
  • Aboo
  • 较差

好吧。。

13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这货不是伪纪录片,这货是伪大片。

16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较差

小人得志。

20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较差

就后15分钟还能看看

25分钟前
  • 采蘑菇的小红帽
  • 较差

影片在特技上粗糙但是很有张力整片有很多DV式的镜头给人一种仿真感让人想起当年的布莱尔故事讲的是我们都曾经有过的幻想希望自己具有某种超能力是啊多少人小的时候这样想过甚至长大了也都还在想要是我能飞多好可谁也不会想到自己心理能否承当就像金钱权势一样很多人得到了却变得不是

30分钟前
  • 音五六// Jee Zark
  • 推荐

最后那一招必杀比较酷= =

32分钟前
  • LifeArtist
  • 推荐

下面有个哥们说这是美国高中班超能力版的马加爵这句话比较精辟,钱大多花在了后面的二十分钟!

35分钟前
  • mark
  • 还行

比较偏爱伪纪录片,这部拍的主题很鲜明,也很讨巧。

37分钟前
  • 双一
  • 力荐

用自拍的表达方式很新奇

41分钟前
  • 10分钟先生
  • 较差

开头太沉闷~~~

42分钟前
  • 老一辈资深小孩儿
  • 较差

超能力什么的只是噱头,对各种摄像机的操纵与剪辑精彩异常,视效的潜力被充分发挥,而故事本身的潜力则完全被放弃。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1.屌丝的逆袭2.每一个我们都是andrew3.如果我有这样的超能力我会做什么

4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以为前面一阵小打小闹后能有更有趣的事发生,谁知道越到后面越乱来,感觉编剧是故事讲不下去了破罐子破摔,结局也很坑爹

48分钟前
  • yondz
  • 较差

编啊编,雷神威武。

52分钟前
  • 我爱德芙
  • 还行

侮辱智商的超能力

55分钟前
  • 诤友
  • 较差

看着这仨屌丝的超能力,我的脑子里都是万磁王法鲨鲨,当然这个联想挺让人内心愉快的。伪记录,万磁王,不算新鲜的创意,在拥有超能力之前很俗气,超能力失控之后很流水线,但那些飞上万里高空、空中搭建乐高城堡的创意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心生羡慕。不错的流水线作品,能闪几处小亮点也就知足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前半部神作,后半部真是浪费题材,屌丝要是没素质没心态注定还是成不了大器啊。要做超人,就必须要有超人大隐于市的气魄。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