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被判入狱后,金济赫一反常态地主动参加教会集会,借合唱的机会大声咒骂,可是不久前他还在用各种方式向所有人表示“我没事”——事实证明金济赫终究不是神,只是心理感受阈值比别人高很多罢了。
高中时期的李俊浩更机灵,更有名,甚至遇到车祸后继续运动生涯的希望也更大,然而后来的超级明星却是金济赫,这不得不说是选择造就了人生。
金济赫选择hard模式并且成功了,这样的经历足够励志,同时也容易让人忽略人生中的不可控。
有了李俊浩做对比,金济赫在选择中展现的强大内心就更为突出。
当初的他受伤重,极低的复原概率还要以长期艰苦的复健活动作为赌注,经历亲如父子的教练去世,好友李俊浩不辞而别的一连串刺激后仍选择继续治疗,对此他的解释是:“反正我也没有其他事可以做”。
不管大事小事,易或不易,都可以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这就是金济赫的可怕之处。
容易的小事譬如早晨的一杯咖啡,在环境舒适的公寓慢饮精品也好,在条件艰苦的拘留所忍受速溶咖啡也罢,这个宣告每日开始的仪式永远不会取消。
至于困难又重要的身体锻炼,学生时代喝了酒也要运动完才安心大睡,二次庭审被判入狱连局外人都觉得难以接受,而他面对狱警主动提供的机会,首先说出的要求是“今天我没有运动,我可以运动吗?
”——即便只看前两集,这部电视剧在剧情和角色的连贯统一上也相当突出。
瓢泼大雨中,金济赫在狭小的露天场地跑了一圈又一圈,铁丝网外好友情绪复杂的凝视也不能让他的脚步放慢半步。
但是体力再好也会有累得大口喘气的时候,即便明白“是我的人生太坎坷,能怪谁”,知道人生不会一路坦途的道理,金济赫还是崩溃了。
车祸后的绝处逢生让金济赫在他人心中封神,也让金济赫对自己更有信心——能在被朋友光芒掩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自己的步调本就不是泛泛之辈能为,但这次豪赌的成功无疑是意义重大的激励。
不管是因为舆论的一边倒还是出于自身的判断,金济赫对自己重获自由都很笃定,所以众人一个又一个的提示都被他有意无意地无视,但这是电视剧啊,怎么可能让男主角一直心想事成。
李俊浩叫金俊赫别吃泡面,可金俊赫被关在惩罚室的时候,他送来的就是一碗泡面,这也许就是宿命(作为唯物主义者我要强调,都是艺术手法!
严肃脸!
)。
人拼尽全力也有无法掌控一切的时候,现实露出讽刺的微笑,摧毁金济赫最后的心理防线,然而这绝对不会是男主角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次反转。
如果只看第一集,金济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郭靖或阿甘,然而看完他怎么对付海鸥和赵主任,你们还敢小瞧这个看上去憨憨的家伙吗?
第二集密集出现了三次教会集会,每次都是带着反讽意味的黑色幽默:第一次,男主角在满堂唱(吼)歌(叫)的犯人中突兀地呆坐,意外地接收到来自佛教界的善意(换种方式说或许是:连和尚也看不下去了,告诉金济赫可以站起来大声喊叫?
)。
第二次的布道词要人学会原谅,而金济赫与小杂联手报复海鸥的重要一环就在会场完成。
第三次的对比更加直接:台上是“不要诅咒对你们刻薄之人,祝福他吧”,台下的金济赫声嘶力竭地诅咒命运,诅咒上天。
这个人的气质里有一股很难被人察觉的暗黑力量,然而正是这股强大的力量使他更加难以战胜。
根正苗红的男主角身上都有那么多反转,剧中的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关于神秘莫测的名博士,我有一个猜想(好吧,我还没开始看第三集):有两次电视新闻播报金济赫消息后紧接着就是关于政客名成国的报道,也许这位名成国就是名博士背后的大人物?
PS.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男人戏,但是它和《士兵突击》还是不一样。
郑演员这次的角色对得起大家叫他“郑少女”,尽管他的大长腿永远能让我晃神到《陷入纯情》的斯文败类。
虽然对着济曦喊“姐姐”,智孝怎么看都不像妹妹——郑秀晶的演技被其他演员一衬托就没什么可说了,但她外形与角色的契合度以及服化道的精致程度我打高分。
因为考研攒了好多集才开始看,看之前已经从推送知道了所谓“看着挺坏的不一定坏”这个套路做足了准备,结果还是防不胜防,看起来骂骂咧咧的彭部长内心的善良简直戳中我,小迷糊和刘大尉这对我站定了,郑京浩小哥哥简直疯狂圈粉,换了发型衬衫一穿真的好想嫁啊啊啊并且导演再这样下去难道要开始站李部长和彭部长了嘛,表白申PD❤
虽然是男性大戏,但剧中有很多话是直直戳进本少女的内心。
尤其是那一句“还要怎么努力呢?
该努力的不是你,而是这个世界。
”男主被选入棒球队的最初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优秀的投球技术,而是因为他是左手投球。
对,仅仅是因为,他用左手投球,所以那个比他还厉害的投球瘦只能遗憾落选。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善良和努力就可以的。
努力后扔碌碌无为的大有人在,善良而被辜负的人也比比皆是。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努力的活着呢?
既然人生明明都没有公平可言。
我想,大抵我们如此努力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平白来人世一场吧!
不想只是结婚、生子、看孙子,不想只是一个机械工具,重复着一遍又一遍别人的故事。
所以我们才去学习,学烹饪——让自己吃的健康,学外语——为了潇洒的旅行,学乐器——为了寂寞时的出口,学茶艺——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有人说你学了那么多,有什么用?
你努力了那么久,不也还是和我一样?
我说,我们不一样。
因为,我的生活是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无能为力的承受。
我的生活有诗书,有乐符,而你的生活只有麻将,只有愤世嫉俗。
监狱中的人们也在继续着自己的生活,接受着自己的现实,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努力。
而所谓自由身的我们,又真的比他们自由吗?
TVN有一个周六综艺节目叫做《寻找金无名》,每集由一个知名演员安插追寻演技梦想但是还默默无名的演员到不同的行业,然后由四个主持人找出谁是演员谁是真的职业者。
有些演员真心做到极致,尤其是最近摔跤手这期,谁也没有猜出第三个演员,因为他太像一个摔跤手了,无论是眼神、技术和表现都毫无挑剔。
看这部剧,我就常想起那些金无名们,这部戏有很多演员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眼前一亮的感觉,主角做的好是对得起他的片酬和待遇,但是那些配角,可能观众都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却贡献了最好的表演。
我说说我个人喜好的几个角色,首先是第一集出现的法子,真的是很普通的一张脸,但是台词说的特别好,那种出入监狱老油条的感觉非常准确。
这个演员叫做金成哲,1991年出生的,请记住他。
其次是存在感太强,贡献最多笑点的小迷糊刘汉阳,他首先对白说的特别有节奏型,迷糊时和正常时完全不同的语调,其次是表演的新鲜感和层次感很强,他有很多戏。
他唱歌也很好听,这个演员叫做李圭亨,今年34岁,演了很多音乐剧。
我想他未来会成为韩国电影大叔黄金配角。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韩国电影界抱怨新一代都去兵役了,人才储备不够,下面网友评论是多给新人一些机会。
真心的,请多给这些有才华的金无名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才是良性的市场。
对于吸毒的人来说,只有0次和无数次。
可压死骆驼的,绝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不想同情,也不是开脱,我只是想讲讲我眼里刘汉阳的故事。
空气好像凝固了,窒息一般的安静,没有人准备开口。
漆黑的夜里没有开灯,黑暗里,胸前的鲜艳仿佛要滴下来。
一个骄傲又自卑,一个敏感又迟钝的人。
一个可悲的人。
上帝给了他同样敏感的大脑和心脏,把所有的感情放大了一万倍,让他快要疯掉。
无数次失望,疏离的爱人,狠心的母亲,还有不争气的自己。
现在的他不乏人爱,而他却感受不到。
或者说,也许,他们的爱都太过深沉。
如果,没有汉阳母亲那场撕心裂肺的大哭,我无法想到原来她早已察觉自己忽略了儿子。
如果,没有宋志远最后拿出戒指的镜头,我曾以为他硬扯出来的微笑已经移情的征兆。
如果,没有所有人翘首以待坐立不安的一幕,我会以为那个空无一人的大门,就是他最后的归属。
可是,终归刘汉阳是故事里的人,而我们是看故事的人。
望着无人等候的门口,他带着失望的嗤笑,嘴硬如故。
是吧,母亲仍然爱钱胜过自己,狠心如蛇蝎。
是吧,旁观者都误会了宋志远的疏离, 何况是敏感如他。
是吧,欢迎自己的只剩下那些垃圾和人渣。
是吧,也许自己只能和这些人为伍。
是吧,反正无人在意,就这么烂在一起吧。
是吧,注射后,空虚就不再空虚了。
雪崩时,每一枚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也许对他来说一个拥抱,一枚戒指,一句关心,胜过一万次注射,也许薄弱的意志,终究会让他重蹈覆辙,也许呢?
你说呢?
问题是哪个人物刻画的最成功!
我可以理解为演得最好吧?。
那我个人认为是刘汉阳(小迷糊)。
在生活中我虽然没接触过这类人,但是通过各种途径的多多少少的了解,我认为他把一个戒毒患者演的非常到位!
神色和动作或者细节都很精准!
在看剧的时候想得很浅,我和同学一度认为他真的是一个吸毒者在戒毒!
事后想一想这位演员的演技真的很棒!
主角金济赫身为棒球选手,失手打死了想要性侵妹妹的罪犯,因为防卫过当入狱。
这样的出场和设定给人木讷正直的印象。
似乎不懂得与三教九流交手的他,在监狱里生活确实需要一点机智。
但是随着剧情展开,我们看到这个人并没有因为理想化而和现实格格不入。
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有应对的急智,甚至让他的木讷变成了一种大智若愚。
不仅如此,似乎他在监狱里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好人。
或者说,他的善意往往能得到对方的肯定。
这让我产生一种仿佛在看都市童话的错觉,以至于甚至中间一度觉得监狱日子非常闲散滋润,让人情不自禁想去坐坐牢。
也是这样,看到高博士,文来洞KAIST,还有刘汉阳的结局,不得不说是很受冲击。
尤其是刘汉阳,一开始登场的小迷糊口无遮拦的那些嘴贱精准吐槽贡献了无数笑点。
但很快,我们就看到了这个搞笑角色的多面性,他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善于洞察人性。
男主、刘大尉都在迷茫的时候被这个“人生导师”点醒。
和男友宋志远竹马竹马的爱情无比美好,后期甚至让人感觉他真的有决心在戒毒。
可以说,除去毒品,这个人堪称完美。
然而在结局他一出狱就又复吸被抓了。
似乎之前一切的努力、爱情还有悔恨都一笔勾销。
我真的很想问导演,说好是童话啊,你怎么搞的给我看这个。
那么就要回到主题,除了咖啡棒球和多肉种植之外,这部剧坐牢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帮我们理解小迷糊结局的合理性,不仅仅是禁毒本身的社会意义,而是剧情上的顺其自然。
坐牢的首要意义是更新改造。
这部剧中所有的主要角色,无论是狱警还是囚犯,都在监狱这个场景下脱胎换骨。
而不可以对人性妄加评判则是这部剧在改造的故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对于主要的人物而言,妄自评判不仅仅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
而剧中的更新,也是帮助他们摆脱对自己错误的认知,真正的面对自己。
你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软弱,更善良,或者更邪恶。
在我看来,小迷糊,或者我更愿意称呼他为刘汉阳,一直到结局也并没有面对自己。
他的改造因此是未完成的,这也是剧情最后他又一次需要回到监狱的原因。
只因一样的人在一样的场景下不可能做出两样的选择。
诚然他敏感又能洞察人心,但那是对他人,对自己和重要的人,他却可以说是误判不断。
他首先误判了自己的软弱。
剧中刘汉阳因为在日本留学染上了毒瘾,他说一开始是开玩笑吸毒,等意识过来自己已经开始贩毒了。
他又说,自己对药效的反应很快。
我们看到刘汉阳努力戒掉了感冒药,但不断出现的信息却是,他的戒断只有区区三个月而已。
监狱所长需要他这样瘾君子带来的戒毒拨款,所以没有让他去有戒毒治疗设施的监狱,他的戒毒疗程甚至并没有开始。
这样的戒断或许已经注定失败。
撇除现实中戒毒的难度,更多的误判,却是他对自己。
剧中人生导师刘汉阳开解刘大尉说,一个吃零食的小屁孩,烦恼多余的干什么。
这句话其实同样适用于和刘大尉同样年纪的他自己。
刘汉阳一直没有承认,他对自己被人爱着这件事其实没有信心,尽管口口声声说没有爱人过不下去,却假装诚实坦荡无所畏惧。
他机智地躲在小迷糊这个瘾君子身份里,避开刘汉阳本人这个精英身份相关一切的虚度时光、辜负恋人带来的悔恨和痛苦。
剧中只有他和男友宋志远的对话时一直是刘汉阳的身份。
而他们的对话却呈现一种答非所问的微妙状态。
在一段探视剧情中,他对志远说,我爱你;志远笑说,你对感情很诚实,刘汉阳接着说,是的这点和你不一样。
志远回答他,因为这样你吸毒了吗?
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汉阳吸毒已是不争的事实,他自己说开始于去日本留学志远不在,没有了精神支柱所以吸毒了。
突然在诚实这个话题上提出来,似乎是一个情人间赌气的挑衅。
但看多了两人前后互动,却不难发现,刘汉阳自认诚实面对感情,却实际上是这段关系里小心翼翼试探的那一位;而宋志远似乎不善于表达,但能一次又一次看破爱人的小心翼翼,照顾他微妙的自卑,抓住他的真心说,别躲我。
在这次诚实的话题上,志远实际在表达,刘汉阳,你也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啊,不然你为什么要用毒品找慰藉。
宋志远在这部剧中一次也没有对刘汉阳撒谎,他的每一句都是真心话,可惜汉阳到最后也没有发现这份用心。
刘汉阳在聚会上借着开玩笑说了表白的话,而志远直接亲吻了他。
被捕前的最后一次约会,他在电影院哈欠连连明显是毒瘾犯了,而宋志远假装离开前对他说,你不要出去鬼混,不然我不会放过你的。
这甚至也是一句真心话。
我觉得这里志远已经知道他在吸毒了,但是没有办法戳破他的谎言,甚至不忍心报警,他只能说自己,说的是“我”不会放过你。
不是警察,不是审判,不是社会。
事后刘汉阳在监狱说我知道是你报警的,我不怪你,而剧中,这是宋志远唯一一次没有正面回答他。
因为他没有办法告诉汉阳,报警的不是我,是你妈妈。
刘汉阳隐晦地埋怨志远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我想那是因为他的问题没有一句是真心话。
而志远每句答非所问,却都是对汉阳真心的回应。
汉阳说我过得很好,你呢?
志远却答,我也过得不好。
汉阳后面又说,出狱后继续交往吧。
志远答他,你要是戒掉了我可以考虑。
因为他知道汉阳的状态很差,他也知道汉阳刚刚进去距离戒掉还有很远。
他不说,你在撒谎;而是直接回应汉阳真正想问的问题。
因为刘汉阳就是这样一个脆弱,自卑却自尊心极高的人。
他自己没看清,志远却替他看清了。
在他们故事的结局,很多观众大为可惜志远没有去监狱门口接他。
但实际上,这里志远也正面响应了他真心想说的话。
在最后一次探视里,刘汉阳说不想让他和爸爸看到自己从监狱出来。
志远这里是怎么回应的呢?
他说,我给你准备了礼物。
后来我们知道,这个礼物是一枚戒指。
因为刘汉阳旁敲侧击其实想说,我怕你们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嫌弃我。
志远因此准备了戒指,想告诉他你不要不安,因为我会在你约定的地方假装不知道你的狼狈,我不会离开你。
汉阳最后也没搞懂,他走出监狱,微微自嘲说,要你不来你还真的听话啊。
看到这里只能可惜,汉阳到最后也不相信这段爱情,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胆怯和懦弱的样子并不丑陋,但是自欺欺人却总害人虚度光阴、错失良机。
最开始他因为去日本留学离开志远的不安吸毒,但是不难看出这种不安只是他的心病。
他对志远的埋怨实际是他给自己出的谜题,志远不是答案,刘汉阳才是答案。
刘汉阳从上了毒贩的车到被抓这一段剧中表现得很隐晦,却有些细节让人留意。
一是毒贩的样子和当初那个在日本引诱他第一次吸毒的人是一样的。
这里有观众疑问为什么日本的毒贩又跟着他到了韩国。
我擅自演绎,觉得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人也不为过。
因为导演手法上经常带入角色主观视角描述剧情,比如民哲老大觉得惯偷冉阿让莫名亲切,所以主观中他回忆里已经去世的小弟就是冉阿让的样子和口音。
这里以此类推,汉阳的视角里,他在最后仍然面对和回忆里一样面目的诱惑。
而没有改变的,他也做出了和当初一样的选择,即使那个选择已经被证明是无解和错误的。
他的手停留在车门上三次,门并没有锁,可他却最终没有打开它,在拿注射器前,他骂了一句脏话,狗崽子。
像在骂毒贩,也像在骂自己。
背景音乐这里唱到,Please have mercy oh God,救赎却没有来。
最不想看见的结局出现了,警察直接打开了车门(这个细节可以看出门没有锁),汉阳又一次被捕了。
一样的人,一样的选择,不可能有两般答案。
所以电视剧里他们的故事开始和结局一模一样得顺理成章,连二人的衣服都几乎相同。
不同的是,故事开始于刘汉阳的视角,他坐在警车上,朦胧看到宋志远在另一辆警车里,猜测是爱人报警抓了自己,眼神却在药效中显得涣散而麻木。
完结却在宋志远视角下,他拿着戒指在约定好的地方没有等到刘汉阳,凌晨的夜里警车呼啸而过,不知里面是否坐着他的爱人,悲伤的眼神却告诉我们志远已经有了答案。
10个月的光阴和分离,没能带来任何改变。
刘汉阳和宋志远,这故事的结局到此真的不过一声叹息吧。
好久没有写长评了,感觉人生已经离好好读书、听歌、写字很远了。
这次主要是觉得《机智牢房生活》太!
好!
看!
了!
好看到在朋友圈都公开推荐,好多朋友已入坑。
首先,要声明的是《机智牢房生活》和《请回答1988》都是值得力荐的作品。
豆瓣有个话题是这两个作品(自动把“请回答”系列=1988,因为1988太出彩了 )有哪些相同之处。
毕竟是同一个创作团队打造的,相同之处很多:反转、人物多面性、生活细节的捕捉、美好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balabala。。。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作品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更值得讨论。
在我看来,《机智牢房生活》与《请回答1988》的不同,使得前者获得好评更不容易。
1、1988是在贩卖“情怀”,这里绝不是贬义。
其实,大家每天在微博、微信上发表的不都是自己的情怀吗,1988简直完整的展现了我有生以来的所有情怀,而且还装在了“青春”的酒瓶里。
谁还没有个18岁,简直太醉人了,共鸣感比《机智牢房生活》高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而《机智牢房生活》的场景就比1988对观众来说生疏许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进一次监狱。
我也会问监狱是这个样子吗,共感少了很多。
从故事发生背景来说,《机智牢房生活》比1988难度高了很多,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背景都不会点开来看。
2、从个人感受出发,《机智牢房生活》比1988催泪感少了很多。
虽然二者剧情都在不停的反转,但是《机智牢房生活》每个人物性格、情感的转折好像都比1988更早,还没等到想哭的时候,OST就开始跑调了,根本哭不出来。
1988基本是遗憾伤心的事已经发生了,再让我看看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
所以,看1988的时候真的好伤心,虽然都是幸福的小故事,但总觉得人生有好多遗憾是没法弥补的。
而《机智牢房生活》心态更积极,看这些因为阴差阳错犯了错误的好人,如何从跑偏的人生道路重回正轨。
3、《机智牢房生活》双男主友情路线 & 1988大女主爱情路线,啊,这个我真的不好评判。
每个人可能都会遇见一个正焕一样的朋友,或者自己就是正焕一样的人,在无数个路口面前龃龉前行,始终错失了机会。
最后,德善终于选了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完美爱人阿泽(对,我是泽党),简直太令人羡慕了,这么美好的爱情故事可能比好基友更吸引眼球吧。
所以,虽然两部剧在我这都是五星好评,但是我心里天平还是稍稍向《机智牢房生活》倾斜了一点。
毕竟创作团队抛弃了炒冷饭的路线,选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又能完整的表达‘’请回答”系列的内核,真的很高级!
看这部剧期间,一直想起之前看过刘墉先生写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当时看过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受是“世事只能看破不说破”。
那个时候的我也就大三,虽知世道险恶,但还是未经人事。
而如今,这两年的生活虽然不是说轰轰烈烈,但是多多少少的现实还是让我的三观备受冲击,看了这电视剧也觉得幸好:幸好,有人告诉你世道真的险恶,有人告诉你人心真的丑陋,但是你要做一个温暖的人,你要走一趟温暖的人生,这个世界还是留有很大的空间给你做这些事情的。
我便觉得,那就好。
开始是关于金济赫这个人,第一集的时候在他去法庭前犹豫着要不要关窗户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回不来关窗户了。
所有人都知道你无罪,知道你为了救妹妹而误伤了那个强奸犯,其实你杀了也不会有人觉得不对,但是法就在那里,防卫过当也是需要被惩罚的。
这里我看到的重点不是法律无情,而是人生的无奈,就像很多看似理所应当的结果,现实发生时都不会按照你给的剧情走,人生本就没有剧本。
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
这个人设真的是很理想型,你要说他机智吧,但是他真的很傻,所有人都很正经地肯定他是个傻瓜,但是傻瓜对待这磨难重重地人生,是正面出击。
我一直坚信“傻人有傻福”这个原理,毕竟没有一个正常人真的傻,只是经历的多了,磨难的多了,你也就不得不聪明机智一些。
还有就是和知心的爱情,这种年龄差和养成系的爱情,真好!
这样的一辈子,真的一个人就够了。
印象冲击的第一幕是金济赫进入监狱后的第一个故事,他看到同房的老头被黑社会头目海鸥欺负,所有人都提醒他不要管闲事,但是他还是管了。
换来的结果是,原来老头没有钱只能用劳力来换购买品,就连老人都求金济赫不要多管闲事,最终金济赫做了坏人还惹到了海鸥,被海鸥派手下刺伤。
善良是错吗?
并没有!
但是我们现实不也经常这样,好心做坏事,最后惹得一身骚,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怎么过最终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作为过客也好,作为常驻者也好,在你付出你的善良的时候,最好考虑一下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帮助。
就像法子,金济赫听完法子的故事给法子的母亲汇钱做手术,这个也是“多管闲事”的又一个例子,但是法子很感恩,法子需要这笔钱,他很需要金济赫的善良,所以他帮对了。
印象冲击的第二幕是原本所有人都觉得赵主任是个坏人,滥用职权贪污威胁犯人家属(哈哈,还是不适应成爸爸做坏人),但是在他奋力救了真的心肌梗塞的小罗咯后,所有人都对他改观,俊浩还因此给赵主任买了比较贵的咖啡,可是赵主任告诉俊浩他奋力救人是因为不能在自己值班的时候死人。
那一刻我看完的心情真的像被狗啃了!
同理的金济赫帮小杂解决了海鸥,但其实小杂看似软弱私底下也不是一个好人,他一面看似很怕那些犯人但是自己却把好的东西私藏了自己享受,他一样不把这些犯人当人看,为了钱他一样会去做坏事帮助犯人。
所以,有些人是真的就是坏人。
印象冲击第三幕是我们昇润演的冉阿让,冉阿让告诉闵哲大叔他离开的时候一定要去吃监狱门口的那家店,他告诉闵哲大叔他一定会回来看他。
他走的时候大叔本来说不去送他的,但是还是偷偷目送他离开,闵哲大叔说他在监狱这么多年,遇到很多人都说离开之后会再来看他,但是一个都没有回来过。
闵哲大叔说这些人都是小偷啊,小偷说的话怎么能行呢。
镜头最终冉阿让走的时候连看都没有看那家他渴望了很久的店,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失落。
闵哲大叔说我对他们好是我自愿的,从来不求他们一定要回报我。
其实闵哲大叔真的不求回报吗?
可能只是这么久了明白了,不是不求回报,只是不求回报地对待他人好,这样自己比较不会有期望,也不会太受伤。
其实我们的人生都会出现很多过客,我们曾今和很多人约定过要再见面,只是在这漫长的人生中,有些是因为无可奈何真的无法见面,有些是真的被我们遗忘在时光里。
我想对你好,是真的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只想对你好,而不在奢求长久的以后。
印象冲击第四幕是小迷糊出狱之后又立刻被抓。
后来发现大家在出狱的时候都没有回头,只有小迷糊回头跟彭部长和宋部长告别,这不知是巧合还是编剧的伏笔。
小迷糊走之前闵哲大叔也说过毒瘾不容易戒,而小迷糊便很好的应证这句话。
其实小迷糊被钓鱼执法抓回去的时候,我看完还是很心疼他的。
如果那个时候他的家人来监狱门口接他,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毕竟在他漫长的戒毒时间里,他很坚持,他坚持是因为坚信那些他爱的人也同样爱他。
很想为小迷糊找一个借口,就像我们做错什么事情的时候很像找个借口说因为我真的很孤独我真的很受伤,所以才做了这样的事情。
但是理智还是很高冷地告诉我:如果他再坚持一下,不吸,回家他就会发现大家都在等他出狱,一切都是他的选择啊。
是啊!
一切都是自身的选择!
我也是用了很久的时间告诉自己,人生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与你的孤独和痛苦无关。
最后就是大结局的时候,我们刘大尉接到再审核通知的时候,跪在地上痛哭,再确认,再痛哭,整部剧我的泪点就在这里。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段黑暗到不知所措的日子,就像大尉说的那个时候觉得全世界都是坏人,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看不到明天。
我前不久突然想起对于自己今年的总结就是:又过了一年,度过了四季,熬过了一天。
虽然我们的生活不能和刘大尉的人设故事相比较,但是如今地的人生让我觉得,我很正三观地活着,我很努力地活着,我想善良地活着,可是如今地每一天就像溺水的样子,生活就像水底下的杂草,我挣扎地想要浮出水面,可是被拉的紧紧的,紧到我觉得我要窒息了,也甩不开这些杂草,也没人拉我一把。
印象中似乎每个角色都说过类似于“监狱里哪里有好人啊,都是小偷都是坏人”这样的话。
可是,这些人里面,有真的坏人,有被迫的坏人,也有真的好人,有做错事的好人。
任何一个群居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人设在的。
而这些,都是人性。
人有性本善,也有性本恶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吧。
剧中还有很多鲜明的人设,很多震撼内心的故事,以及很帅气也很正确的爱情观。
真的是很强推的一部剧。
最后想说,这部剧有女主,就是我们的姜少女了!
小迷糊有家吗?
小迷糊有,但刘汉阳没有。
所以在他再次面对毒品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心里呐喊,你开门呀,小迷糊,你他丫给我下车!
明明可以打开门,他却一边骂着脏话,一边头也不回的把毒品注射到了自己的体内。
我一开始实在是和所有的观众一样愤怒,甚至不理解为什么在监狱里如此有意志力的一个人,刚出监狱就立刻吸毒,其实,编剧其实并不是仅仅告诫我们,终生要远离毒品,他也在各种细节上言明,刘汉阳复吸是必然,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因为小迷糊会毫不犹豫的打开那扇门,而刘汉阳,连打开那扇车门的勇气都没有。
世俗角度上,甚至观众的眼里,刘汉阳是有家的,他有爱他的爸妈,有爱他的同性的爱人,能为他准备戒指的那种,只是刘汉阳从未感受到爱,那种不需要自己去争取的爱,他从小只学会了一件事,孤独。
在刘汉阳心里,父母忙于生意,在他认为所有值得伤心的日子里,母亲都没有关门停止做生意,母亲是爱钱大过爱他的,甚至母亲举报他吸毒,把他送进监狱,之后从来没有来看望过他;父亲来探望自己,仅有的十分钟时间里,抬头却在注意金选手路过自己的探监室;爱人,是他去表白,粘着他,才争取到的爱。
小迷糊在监狱里来之不易与志远面对面见面的时候,说我爱你,想去抓住志远的手,志远怎么回应的呢?
志远躲开了手,并说:你总是擅长说这种话。
这些小细节上,都让刘汉阳心里都是一道又一道伤疤,在他清醒的世界里,没有人来表达过爱他。
志远是刘汉阳在世上唯一能明确感受到爱的地方,只是这份爱也太过含蓄。
小迷糊曾说,我离不开志远,这句话表达的很有意思,他说的不是志远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志远,在志远那能感受到的微弱的爱,成为刘汉阳在世上的唯一支柱。
监狱里的6人房间,是小迷糊心里的第一个家,所有人都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小迷糊的喜爱,在这里,他有父母(彭教官和金敏哲),会在他努力戒毒的时候夸奖他,做的真棒!
他有哥哥(金选手),在他晚上冷的不行的时候,开心的把他抱进怀里,他有亲兄弟(刘大尉),会每天和他吵着最低级最无聊的玩笑。
他还有希望,等待着他出去的爱人,即使表达的含蓄,但是很明确的说,我会等你出来,并且送你礼物。
在这里,他第一次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生活,并且会为了戒毒拼尽全力。
借助戒断反应的外壳,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表达刘汉阳本身,并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性格魅力,他聪明,理智,善良,对别人的关心总是十分体贴,并且愿意为了自己的朋友拼尽全力。
我总是想笑,为什么小迷糊这么致力于找揍的行径??
他招惹所有不该招惹的人, KAIST 和刘大尉,甚至彭教官,因为清醒的刘汉阳根本不知道怎么和人交流,所以他选择了最没有情商的社交方式,招惹别人,从最笨的方式开始,让别人去了解自己。
怎么和人交流,是刘汉阳没有上过的课,因为除了志远,所有的家人同学都在孤立他。
大家喜欢小迷糊,厌恶刘汉阳。
可是这样的小迷糊,本身就是刘汉阳啊。
他本质上就是个很值得被爱的人,所以他的家人都爱他,爱人也很爱他。
可是,这么爱他的实质上的家人们,为什么不会表达爱呢?
如果汉阳的母亲出去赚钱的时候,认真的和汉阳说,汉阳呀,我们家没有钱,为了我们能过上好的生活,你能上好的学校,我要努力出去赚钱了,你也要好好努力学习哦,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如果在汉阳生气为什么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还要出去做生意的时候,说:汉阳啊,我的母亲死了,我真的好伤心,那是我的妈妈的呀,但是我能怎么办呢?
生意不能停止,我关门一天,人家以后再也不来了怎么办呢?
我就养不活你了,你原谅妈妈好不好?
如果在汉阳因为不洗澡被同学孤立的时候,妈妈认真说:是妈妈不好,不能给你更好的生活,妈妈会努力的,但是我们汉阳这么聪明,这么善良,肯定会有别的小朋友喜欢我们汉阳的,我们汉阳努力去交朋友好吗?
如果在汉阳吸毒的时候,去看他,说,是妈妈举报的你,但是妈妈是因为爱你,妈妈如此爱你,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能辜负妈妈的期待,去吸毒呢?
你简直要了我的命。。
如果父亲能在仅有的十分钟内,认真的说,你妈妈不给你交保释金是为了你能彻底解毒,你能不能明白你妈妈的良苦用心,这么多年,你妈妈从来没有休息过,自己母亲死了都不能伤心休息一天,她有多累你体谅过吗?
我们永远等着你。
如果志远在汉阳抓住他手的时候,认真的回握,并在汉阳说我爱你的时候,认真的说:我也爱你,比你爱我更爱你,我离不开你,没有你我会死。
如果志远大声告诉他,我会等你出来,只要你彻底戒毒,我们永远在一起。
如果在汉阳说,你们不要来接我出狱了,我自己去找你们的时候,志远能大声反驳他,说胡说什么呢,臭小子,我肯定会来接你,我会叫上你爸妈一起来接你的。
但凡以上有一条能出现在汉阳的生命里,他也能感受到什么是爱,他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他才是那个惹人怜爱的小迷糊。
对比金选手出狱的众人接待,汉阳出狱的时候,空无一人,空气中唯一弥漫的就是毒品,毒品,那充满诱惑力,又能让他忘记这冷酷世间的东西。
刘汉阳一瞬间清醒了,出狱后,他就不再有家人,他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微弱的来自志远的示爱,他根本无法承受打开那道门,门外是炼狱,门内的毒品能让他短暂的忘记这一切烦恼,甚至能回到监狱,对比起来,甚至监狱要更好一些。
我们怨恨他为什么不再努力一次,再勇敢一些,但是一个已经这么努力的人,生命里只剩失望的人,我们还能批评他什么呢?
我们应该夸奖他,说,汉阳呀,对不起,你辛苦了,我们爱你,你知道吗?
虽然是监狱题材 但轻松搞笑 打发时间是还不错 可惜硬伤有点多 过多不必要的插叙和反转让观众失去新鲜感也让情节悬念大打折扣 每集90分钟的电视剧不比电影 重复性技巧反成累赘
为了我的小可爱小迷糊一定要改成五颗星!!
这剧情好无聊啊
第一集出场人物众多,但是剪辑和叙事都挺混乱的,而且不抓人,怎么拿得到这个高分的?
因为回答88的导演看的 就觉得 还好吧
坚持了五集,不对胃口。。。。看不下去了。
齐刘海已成傻大个儿标配 郑少女恐成最大赢家!
一集弃 做作得一批
第一次看完两集就来标记,以后各种黑不再只是韩影的专利了,韩剧已开启了全新黑模式。剧中小狱警和郑京浩说的好,“真想不通为什么骗了700亿的诈骗犯没再回来,而将强奸犯打伤的伸张正义之人却又回来了!”然后画面转向电视,新闻里,疑似诈骗犯的兄长刚刚获选议员……
裹脚布
郑少女很有爱,大块头很可爱。监狱仿佛是天堂,只要人洗心革面就有机会重新做人。导演用大家宠了15集的小迷糊敲醒观众,有些人有些事明知是错,还是会做追悔莫及的憾事...
看到第三集,看不下去了,节奏太慢了,一集一个半小时,剪辑成四十分钟就好了
看着这评分我都以为我下错剧了…好无聊的剧啊。
一集90分钟啊!剧情2倍速了我还是觉得慢。群像就是每个人都有值得惋惜的故事,非常套路。人物众多且剪辑很碎,我前6集基本都看不下去。最不喜欢的就是感觉给每个人降智,渲染历史故事,以及过多的美好。这是监狱啊,怎么每个人都在给对方比心啊。然后小迷糊的剧情也莫名其妙为惨而惨的。狱警和庭宇帅得和周围过于格格不入了~
看了两集,没有任何感觉,个人觉得不是更好看
呆呆的男主配上存在感爆棚的男二简直太有爱了!表白男二,总在男主需要帮助的时候神奇降临ᕙ(•̤᷆ ॒ ູ॒•̤᷇)ᕘ
其实套路还明显的,特别最后几集,硬安排冲突线
预感没有医生生活好看...确实没有医生生活好看!
很有意思的一部剧,蛮喜欢的
过誉。最尴尬的不是虚假的监狱生活,而是强行插入的各种爱情回忆片段,人工糖,不甜。反倒是男二的情义,更看得出是真爱。另外,小丁演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