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

몽타주,重罪犯(港),模犯母亲(台),抓住那个家伙,Montage

主演:金相庆,严正化,宋永彰,曹熙奉,刘承睦,李俊赫,朴哲民,郑海钧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3

《蒙太奇》剧照

蒙太奇 剧照 NO.1蒙太奇 剧照 NO.2蒙太奇 剧照 NO.3蒙太奇 剧照 NO.4蒙太奇 剧照 NO.5蒙太奇 剧照 NO.6蒙太奇 剧照 NO.13蒙太奇 剧照 NO.14蒙太奇 剧照 NO.15蒙太奇 剧照 NO.16蒙太奇 剧照 NO.17蒙太奇 剧照 NO.18蒙太奇 剧照 NO.19蒙太奇 剧照 NO.20

《蒙太奇》剧情介绍

蒙太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5年前,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绑架杀害,重案组警官吴青浩(金相庆 饰)虽答应西珍母亲(严正花 饰)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始终一无所获。眼看追诉期将近,吴警官孤注一掷,结果与嫌疑人对面错过。在此之后,吴警官抱着遗憾离开警队,过起破罐破摔的颓废生活。而西珍妈妈始终不曾放弃追凶的信念,她凭借柔弱女子之躯展开独立调查,终于发现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未过多久,又有一名小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绑架,其作案手法与西珍案件如出一辙,警方旋即布下天罗地网,与之展开周旋。而面对狡猾多端的嫌犯,警方只得再次请出闲赋家中的吴青浩。 小女孩命悬一线,西珍妈妈和吴青浩能否抓到犯人,一偿夙愿……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谎言真探人类清除计划2:无政府状态林场追杀地下忍者完美帝国天呐我的丧尸!打开我天空特工人盾叛变司机哪吒之魔童闹海告诉我关于黑海的事侠灵好大一个家致命追击追踪者游戏W2美丽的天女们扭转乾坤金装律师第九季天空侵犯地下骑士蓝色监狱VS.U-20JAPAN怪形前传鬼打墙逆向诱拐欢喜密探爱人转生:绿帽妻死后复仇正义之凛小木乃伊到我家困境中的海蒂·施耐德蛇变

《蒙太奇》长篇影评

 1 ) 剪得乱,勉强能自圆其说

十五年前,为了给心脏病发奄奄一息的女儿筹集手术费用,韩哲一通物色后,绑架了单亲家庭出身的小女孩西珍(不作详细调查吗?

单亲妈妈抚养孩子,经济条件应该不宽裕吧)。

西珍母亲报警后,警方指示她用假币支付赎金,以便追踪假币的流向,追踪绑匪。

然而,狡猾的韩哲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他警告西珍母亲不要耍花招,要想孩子平安,要听自己的指示,不再跟警方合作,带上钱独自去某个地方跟自己接头。

因为警方的官僚主义,西珍妈妈获得机会独自驾车跟韩哲进行交易。

韩哲的行事动机,就是为了自家孩子。

不管是15年的绑架案,还是15年配合西珍妈妈的表演,都是如此。

按照他的说法,要不是西珍一直逃跑,他本没打算杀死西珍。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相信的,这个人物,怎么都洗不白。

为了自家的孩子,就可以绑架别人的孩子。

自己失去孩子了痛苦,别人失去孩子就不痛苦吗?

这种反社会人格,最善于说谎。

西珍已经看到他的长相,就凭这一点他也会撕票。

总之,因为现场一些意外,韩哲拿到钱后顺利逃脱。

15年追诉期马上就要结束,警方没有什么进展,深感内疚的吴青浩警官,因为这件案子跟上司闹得很不愉快,辞职。

然而,西珍妈妈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通过一把银行搞活动的赠伞,用最笨的方法,一一排除,作了大量工作后,她最终还是找到了真凶韩哲。

通过暗中观察,了解了韩哲的家庭,设计将他年幼的外孙女绑架。

然后,进行了一系列要挟,让他用15年前的方法重新作案,假装自己绑架了外孙女...准备用这种办法将他送进监狱。

这部影片,其实还是有很多漏洞的,西珍妈妈、韩哲都是普通人,又不是职业罪犯。

他们到底是怎么学会这些犯罪手法,还能确保完美实施的?

韩哲至少五十多岁的老人,体力怎么这么好?

钻铁轨,飞速爬行什么的,都很溜。

韩国是全民兵役国家,难道这位老哥是特种兵退役,并且退伍不褪色,状态保持很好。

以至于拉面馆里,面对两个警察的围堵,能够抓住时机一跃而走,顺利逃脱。

另外,光天化日之下,韩哲一身黑,长得又丑,走在路上不知道有多扎眼,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犯罪分子吗?

总之,圆得还算不错。

虽然剪辑有些乱,但基本上条理还算清晰。

而且,惊悚元素用得也不错。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长期有个不怀好意的人盯着你的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简直细思极恐。

比如,西珍妈妈抱走小女孩那段,先后用几个电话进行骚扰。

很明显,她知道家里面当时只有韩哲一个人,也是个可怕的女人。

还有一个地方也挺吓人,录音机播放“哈拉布机”...

 2 ) 流水账+1

20250425鉴于周六只休一天,决定今儿彻底开摆,不洗澡不运动就是吃,顺便选个片片,于是选了这部。

很是满意,一开始就用一段蒙太奇(真蒙太奇)抓住我的注意力,默默点开全屏观影——先夸一下觉得最牛逼的地方,就是这个出神入化的蒙太奇剪辑,教科书也就这样了吧??

尤其两个受害者母亲跑出去拦垃圾车那,甚至会恍惚一下发生什么了?

然后才恍然大悟,是异时空的同时间点,交代了母亲当年的遭遇及新受害者母亲面临的同样情景,这段巧妙的双线交代到最后真相大白时甚至有了个完美的回扣——这其实是个伏笔,既可以看做双线的交代,其实也是母亲“模犯”的经过。

真是让我拍手称绝!

前半段的市场追逐戏也是回溯的话其实也是同样用意。

而到最后看过结局再反刍,会发现很多片段甚至让人会混淆时间线,制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后边爷爷的反应也制造了很大混淆,让我也一度被误导,是否真的有隐情。

警察组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在让人火大的同时,被甩出的录音又让我跟男主一样瞠目结舌——完全被导演制造的影片节奏牵着鼻子走。

后边车站追逐戏的节奏也非常好,紧张感和无力感都满满的,张弛有力。

后半段交代故事脉络很是草蛇灰线了,磁带的设计回想一下其实在母亲的场所反复出现过,如果不留意,后边男主的回忆片段会有点一头雾水,但为什么他很快确认是母亲,就是他太熟悉受害者家属15年来的状态,那盘磁带会被反复播放是理所当然的事。

男主对着凶手说小春在自己手里后走出去的走廊背影给了一个倾斜角度,也是让我非常叫好的一个小设计。

代表本片中最追求公平正义的警察,在最后一刻的天平失衡,随着混乱的阴差阳错的际遇,为了这一案件的句号倾向了犯罪者一边的行为,为了这一案件的句号。

最后的结局更是泪崩啊泪崩,从母亲跪着摸树干的大俯视角度我就开始鼻子发酸,直到母亲复刻拍照却忍不住哭成一团,女孩不知所措又似有所感的摸上她头的时候直接哭懵比了——一个坚持了15年等不来正义的失望的痛苦的但坚强的勇敢的放手一搏的女性。

她在凶手的老鼠洞里颤抖着想动手,带着滔天的仇恨,带着让观众甚至不理解的以为她就是最开始凶手的误解握着刀,又因为不想让爷爷成为被害者,自己更不想成为同样的行凶者而放弃。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这句是我从小学就没变过的空间签名,这部影片里复现了我个人对这句的理解形式之一。

其实这个案子有点像《东京巴比伦》的一话,母亲的女儿被凶手杀害,她苦盼来的结果是凶手的精神异常证明,她用前半生制造的幸福被一纸轻飘飘的证明带过,无人来执行的正义,于是自己亲自出来,用自己同样的精神异常证明作为挡箭牌而作乱,但这里母亲的不幸是她其实没有报复应该被报复的人,《蒙太奇》里却有明确的目标。

母亲、其女、男主三个人阴差阳错的遭遇随着女孩飞起的身体,让人重温起片头莫名其妙的那段公路戏,恍然大悟的同时也是痛苦而无奈的只能说,造化弄人。

当然,本片并非没有缺点。

健步如飞的爷爷这个大bug就不多说了,警察组那个刚开始心事重重还能意识到录音环境不合常规的警察,到最后莫名人设崩坏成了唯利是图一样的人。

与男主的关系也不甚明了,开始以为是很久不见的关系不错的校友,到最后莫名又没再有太大关联。

包括整个警察组的塑造其实都比较刻板,转折的也比较生硬。

爷爷的设计仔细想的话bug确实有点多,他年轻时的无差绑架这段穿插的略微突然,而绑架孩子后要换心脏这种事是不会致死···的?

大部分都属于人设崩坏和剧情点的突兀,但个人还是认为瑕不掩瑜。

其实刚看完我在回想《模犯母亲》不是更合适一点吗,后来恍然大悟,复刻15年前的犯罪,交叉剪辑,何尝不就是个巨大的蒙太奇。

 3 ) “完美”犯罪?不完美犯罪

7.5分。

这部电影评分这么高,但是看的时候,各种细节上逻辑问题真的很气人。

而且节奏拖拉,剪辑情绪不足,这些都让人觉得很普通。

虽然一部悬疑犯罪或者反转电影总有逻辑不足的地方,但是通常引人入胜到不去注意,那也不错。

问题是我个人看《蒙太奇》总是不太投入。

还有女主的选角,看起来并不太符合能把人带进去的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眼妆好出戏,脸上有点浮肿。

让人吐槽的逻辑在于太多点编剧都是依靠“巧合”,而非合理逻辑推进的。

还有诸多可以更好的处理却逻辑不严谨的地方:1、15年前的罪犯这么小心藏车绕路,还天天穿雨衣戴手套,竟然连案发地点有没有监控都没考察明白就去放花,还偏偏在追诉期没完全结束时做这么危险的事,结果差点在饭店被逮住。

2、有些画面剪辑顺序有些凌乱,比如男主看监控看到车标的画面放在他们做了那么多努力后面,让人有种“搞了这么多你才看到监控里这么明显的标志?

”的感觉。

3、放花地点刚好有监控,是逻辑牵强的巧合,然后一直找不到人,偏偏追溯期还有几小时时,那辆车跑过来停在男主面前,如果是杀人犯炫耀,有必要吗差点在饭店被逮住,所以这辆车不是靠逻辑找到的,还是靠的巧合。

加上强调追诉时间倒数,为的就是向观众展现,哎呀好紧张,哎呀明明可以抓住又溜了好可惜。

只是这种基于巧合上的营造,显得很刻意。

4、后来都明显饭店被重新打扫整理过了,那么大一个黑伞躺在原地没人动?

你逗我?

哪怕是女主询问,老板说想起来我收捡了那人落下的伞再拿出来,也合理多了!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编导根本不注重逻辑细节!

最气人的是这些是明明可以合理化的地方啊,不注意细节对电影很不好。

5、15年后的事件,小孩丢了,爷爷接起犯罪嫌疑人手机挥手,警察们竟然很巧的围在一起讨论都没看到;母亲和犯罪分子通话,警察们还紧张的把东西落到地上?

要想表现警察们的无能或不专业,也不用这么过吧,连没了孩子的母亲表现的都比他们稳定多了。

6、爷爷人不见了的时候,没有一个警察在乎。

7、15年后的这个案件,罪犯要嫁祸给爷爷,却连仓库和磁带这么显然证明爷爷说了实话的东西都不销毁,罪犯凭什么觉得警察连去看一眼仓库就能识别都不会去看?

那是因为编剧这么觉得,不是罪犯这么觉得,这种情况典型属于编剧强行替代罪犯和警察,实际逻辑是不成立的。

8、小春还给母亲以后,此案虽然了结但并没有过追诉期,还可以翻案。

自己爷爷进了监狱,小春又和女主相处了这么久,这些种种要不了多久小春母亲就会沟通知道。

那么母亲知道自己父亲是被构陷入狱的,又有女儿作为人证,小春的母亲难道不会起诉翻案找律师吗?

那样的话爷爷是否会入狱十五年那么久还很难说。

这么多细节逻辑不合理,还一直给观众洗脑说是“完美犯罪”,我真是服气。

 4 ) 蒙太奇

相对于《抓住那家伙》这个名字,我好像更喜欢蒙太奇这个名字。

两个绑架幼童事件,一样的手法,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样被剪辑在一起,使得情节和画面给观者以强烈的冲击以及面对人性的思考。

最近看了很多韩国的伦理片,最大的感触就是那条该死的十五年诉讼期的法规怎么还没取消?

这部给我的感觉更甚,超过十五年没有破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警察的无能,但是为什么这个后果要由受害者及其家属来承担?

这又让我想到韩国的另一部也很有名的影片《青蛙少年失踪事件》,五名幼童被残忍虐杀,最终凶手也被找到(虽然现实中的凶手依然没有找到),但凶手满脸鲜血地笑着问:“你能怎么样呢?

”五名孩子的生命已经失去,诉讼期也已经过去,无法给他法律上的惩罚,让人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不过这一部最后罪犯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总算看着没有这么揪心。

严正花饰演的母亲很令人动容,和《奥罗拉公主》里给人的感觉很相似,因为同时爱女的悲痛,不得不自己拿起刀的母亲形象生动又深刻。

这是导演郑根燮的处女作,在我看来已经是很成功了,虽然蒙太奇的使用使得回忆和现实穿插的部分显得有些散乱,但整个剧情给人的真实感很强。

 5 ) 韩国犯罪悬疑片能走多远?

我曾经是韩国犯罪电影的忠实粉丝,曾经是。

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在电影领域,韩国已经把日本和中国这两个邻国甩在了身后。

就犯罪电影而言,韩国人做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比如《黄海》、《追击者》、《杀人回忆》等等,总体上它比邻国电影更有节奏快感,更有社会批判深度,演员的表演也更有力。

可以说,韩国影视人学好莱坞学到家了。

但一路看下来,我逐渐对韩国犯罪电影失去了原有的热情。

确实,它的节奏还是那么明快,正派和反派的角逐依旧激烈,影片也常涉及到对社会的批判。

但总体而言,犯罪悬疑的路子是越走越窄了。

为了维持原有的快感,创作者们不得不加入更多佐料,更多冲突,追逐,掩饰与反转,有时甚至牺牲掉故事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韩国犯罪电影逐渐沦为一道麻辣快餐,为了让食客吃起来有滋有味,大剂量地添加辣椒味精地沟油。

这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的套路。

到处都有冲突(警察里肯定有坏人),随处可见阴谋(政府是大反派),反转在意想不到之处浮现,观众在情节的波浪里随波逐流,之后才模糊意识到好像哪里不对劲。

确实不对劲,故事这么讲只会越重复,更套路,从而失去从更深层面上打动观众的能力。

在这方面,中国人和日本人反而做的更好一些。

故事情节应当为故事主题服务,最终传达意义和感受。

它不能沦为为了情节而情节,一味追求片刻感官的刺激——情节因此越发走向离奇。

凶杀案不够味道,那就设置变态杀手犯下连环案,然后添加伦理的,情感的作为佐料,出锅前浇一勺社会阴暗面,假装自己在批判。

中国影视人学韩国电影不能一味照搬,学表演学节奏控制都好,但做成《爆裂无声》那样子就行不通。

豆瓣青年也不该把自己肤浅的审美强加给大众,为它高口碑低票房叫屈。

事情就是这样。

以下是观影随记。

——————————————————————————————-——15年前的命案再次浮出水面(韩国电影里制造冲突反转与控制节奏的手法)凶手在当年的案发现场献花根据线索寻找凶手线索:行车记录,监控,找到被盗车辆,凶手心虚逃跑,追捕然后失败,但留下别的线索——一把伞(罪犯虽然出场,但始终是不能当场抓获,失之交臂后会留下线索备用。

)另一起绑架案上演,编剧让所有人以为这是同一凶手的再次作案凶手打来电话,索要赎金,警方策划抓捕,反转——来者是受害人爷爷接下来是再次反转,警方断定爷爷就是绑架者。

此处最大的bug是爷爷为什么要绑架孙女,这在清理上完全讲不通,但是为了后续的反转效果,只得如此。

除了此处,影片还有不少为了追求冲突与转折生硬的地方。

但情节的发展一浪接一浪,让观众无暇思考。

另一条叙事线索:西珍妈妈根据雨伞追查,找到凶手身份,开始策划绑架两条线索交汇在警察明白绑架者是西珍妈妈的那一刻,真相因此而大白。

然后进入影片的主题环节(可以是社会批判,现实主义,伦理困境)但这不是重点。

影片结束。

 6 ) 人性的泯灭

不得不说,虽然韩国从政治意义上来讲不喜欢,但韩国的编剧都很丰富,我是说内心很丰富,看过的韩剧,电影,都很会编,真正叫编剧。

说回主题,这部悬疑类的影片确定挖掘了人性最深处,最自私的一面。

因为自己的孩子有病受到折腾而痛苦,作为家人不忍心如此看着自己孩子受苦,铤而走险而去绑架别人的女儿从而获得一大笔的绑票钱来解救自己的孩子。

这里说的是,你怕自己的孩子痛苦,而去伤害别人的孩子,你自己知道心疼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也是别人的心肝宝贝啊,这里就揭示出人性最自私的一面,但我想说的是,这个男人,确切说过了十五年后变成老人的男人,是个极其自私的人,即使你绑架了别人的孩子,将心比心你不能好好对待孩子吗?

弄得孩子极力反抗而致于勋命,你说你不是故意,其实这人打心底的是自私的,猥琐的,即使有人说你是有苦衷的也罢,全都掩盖不了一个自私人的嘴脸。

直至后来,死去孩子的母亲用相同的手段绑架这个自私老男人的孙女,这个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可见一斑啊,像个真正的母亲一样,善待着小女孩,直到小女孩回到妈妈身边是带着灿烂微笑的,这其实想说人性的自私,不如说是这个男人老男人的自私,根本不要上升到一个人性的过程好伐?

但结尾处追踪了十五年的刑警跟失去孩子的母亲共同默契的将犯人送进监狱,这才是真正对人性的考验过程。

 7 ) 完美犯罪下是赤裸的人性

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犯罪推理电影。

逻辑缜密,思路清晰。

刚开始以为凶手另有其人,到后来以为凶手是那个爷爷,再到后来发现凶手是那个片头就出现的失去孩子的母亲,最后发现那个爷爷是十五年前的凶手,而这个妈妈是十五年后的“凶手”。

一共四个反转,都非常精彩。

剪辑也很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案件的发展很清晰,情绪很饱满。

这个案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作用。

它是那个落魄警察的心结,是失去孩子的母亲的痛苦,是凶手的解药,是警察局其他警察的功勋章。

一个案件,人生百态尽显。

谁杀了谁,重要的不是推理和案件侦破的过程,而是隐藏在行为之下的人性。

 8 ) 《蒙太奇》带你体会社会的险恶,人性的凉薄

现在韩国犯罪悬疑真是获取高分的绝妙题材。

蒙太奇最开始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意思是“装配”。

之后它转引成为电影学术语,意思是电影创作中把镜头组接起来进行叙事抒情的表意手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剪辑。

在《蒙太奇》这部电影里它更是成为了一种犯罪手法。

女主运用蒙太奇手法混淆视听。

让15年后发生案件和15年前发生的案件重叠组合在一起,运用15年前的录音,让已过追了诉期的绑匪最终落入自己的声波铁证之中,完成了这歌迟到了15年的审判。

这就是将蒙太奇运用在生活中最好的例子。

在这两场间隔15年绑架案里,加害者变成受害者,而受害者则变成了加害者。

警方和司法系统都没给这位失去女儿的母亲一个公道和正义,难道真只有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的手段才能惩治坏人吗?

这背后讽刺了韩国在司法上存在的漏洞,警察里的很多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受害者没有同理心,导致案件拖了15年也没有进展。

《蒙太奇》出了剧情吸引人,里面也充满各种人性的拷问,15年前的真凶说起因他而死的受害者,眼睛里竟然没有一滴泪水,没有痛苦,甚至还有些生气。

他认为是小女孩没有像一个听话的布娃娃任他摆布,结果才导致小女孩滚下山崖死亡。

但当他回想起自己的女儿因疾病所受的痛苦折磨,她孙女被人绑架时不知下落。

眼里缺迅速涌上了泪水,别人因他而起的痛苦与挣扎并不存在于他眼里。

他想起的只有自己15年里的担惊受怕。

鲁迅曾经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最近类似这种题材的类似,始祖版本其实是2013年用印度小语种“马拉雅拉姆母语”拍的《较量Drishyam》,然后2015年印度翻拍的《误杀瞒天记》,2019年与前两部结局大相径庭的中国版《误杀》。

 9 ) 《抓住那个家伙》完美绑架案的不完美演绎

  十年的岁月流逝在金相庆的脸上竟然没怎么留下痕迹,2013年《抓住那个家伙》中的他与2003年《杀人回忆》中的他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面目俊朗,依然是眉头紧锁。

不同的是,《杀人回忆》里的罪犯逃出法网、逍遥法外,电影则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被评价为“完美罪案片”;《抓住那个家伙》里金相庆扮演的警察找到了真相,并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却不足以改变影片平庸的事实。

  同样的主演,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类型片,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影却是质量对比悬殊。

再次证明导演对一部影片的决定性作用。

  《抓住那个家伙》围绕一起马上就超过15年追诉期绑架杀人案展开,延伸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金相庆扮演的警察吴青浩15年前亲身经历了案发过程,自此沉入案中无法自拔,但在追诉期最后时刻却依然与罪犯擦肩而过,愤而辞职;另一条是被绑架女孩西珍的母亲,在痛苦中期望警察能有所作为,最终才发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影片的前半段花费了大量的笔墨铺陈线索设置悬念,将杀人绑架案的罪犯塑造成一个完美罪犯的形象。

吴青浩也屡次将这个案子形容成“完美犯罪”,15年的时间,查不到任何线索,罪犯无疑是个心思极其缜密的高智商。

然而追诉期刚过,另一起与15年前的案子一模一样的绑架案再次发生,从而又延伸出影片的第三条线索:这次被绑架女孩的外公。

  影片到这里,节奏还是非常紧凑和条理的。

观众心里清楚,这第三条线索势必会与前两条搅在一起,并成为破案的契机,也便愈发期待下面的情节。

  然而也是从这里开始,影片开始失控。

一般电影失控往往是因为导演没有处理好线索与线索间的关系,而导致影片变得杂乱无章,这部影片的失控却不同,似乎导演一下子丧失了握紧导演棒的力量,几股线索扭成一条的时候,电影的冲突性本应达到高潮,却突然弱化了。

即便有情节上的逆转,也无法承载前面所积蓄起来的力度。

虽然还算不上烂尾,与前半段相比,也只能算续貂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发生在第三条线索,也就是第二次绑架中小女孩的外公身上。

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导演在他身上着墨过少。

根据影片的设定推断,这位外公绝不应该单纯被牵着鼻子走,他应该对绑架事件有自己的主张甚至处理方法。

因为只有这样,当你看完电影了解整个剧情后,才能前后呼应地完整起这个角色来。

电影中所展现的这位外公,实在给人点顾头不顾尾的感觉,也就成了影片的败笔。

  电影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蒙太奇》。

蒙太奇本意是指电影拍摄制作中,不同镜头的拼接。

影片一开头便有一组蒙太奇,15年前西珍妈妈经历那场绑架时噩梦般的场景不断闪回,暗示现在的她仍然无法从当时的痛苦中走出来。

但整片的意义上来说,蒙太奇指的是一模一样绑架案在时隔十五年后再次出现。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很多经典的罪案悬疑片有类似的情节,罪犯通过这种甚至有些仪式感的方式来表达对警察的不屑,从而更加刺激起观众一探究竟的欲望。

《抓住那个家伙》对这一犯罪方式的利用更加别出心裁,可惜在表达重心上偏差得有些多,导致整部影片质量下降。

  不知道金相庆在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会不会时常想起十年前拍《杀人回忆》时的场景。

或许他除了想念那位当时还很年轻的导演奉俊昊,还会想念搭起戏来无比轻松的小眼睛胖子宋康昊。

    

 10 ) 一些剧情时间线梳理

全剧透。

慎看。

1997.7.18之前 实施绑架。

个人猜测应该是提前踩好点的,虽然没有说如何绑架的,但在那个年代要能拿得出5000万(将近26万人民币)的应该不会是普通家庭,如果拿不出来这笔钱,那么老头也拿不到钱做手术。

1997.7.19 中午在车站掉包现金,绑匪发现为假币,再次联系西珍妈妈。

晚上警察撤出,韩哲约西珍妈妈,西珍摔下山崖,吴警官眼睁睁看着绑匪拿钱逃走。

2012.7.15 韩哲去西珍摔下山崖的地点放花,被吴警官查到,并开始找车。

2012.7.19 吴警官、西珍妈妈与绑匪韩哲在菜市场擦肩而过,公诉期截止,吴警官辞职。

2012.7.19之后,西珍妈妈进入小餐馆了解情况,发现重要物品银行纪念品雨伞,并找到银行工作人员花钱买到名单。

按照名单排查,进入韩哲家里后看到相册,得知其女儿生病一事(隐含可能需要钱的动机);看到15年前日历重点标注7.19这个日子,西珍妈妈得知韩哲即为15年前的绑匪。

此时韩哲回家坐在门口,妈妈没有下手而是偷偷看到韩哲与女儿孙女在一起的画面,激起仇恨。

接下来就进入小春绑架案。

西珍妈妈踩点,故意用电话引韩哲回屋接电话,同时抱走小春。

约5小时后韩哲一家人报警,此时警察都在屋内,韩哲在外面小乐园接到草丛中的电话,在给警察招手未被发现后,韩哲独自出门找小春并在花丛中接了电话,开车前往指定仓库。

韩哲被关仓库从当天到第二天早上。

中间当天晚上发生垃圾车时间,找到小春在爷爷家拍的照片。

第二天韩哲出仓库,换上军装去车站掉包现金包,之后在车站逃走并被抓住。

抓住之后警察不信其说辞,并根据电话亭捡到的烟嘴以及绑架录音的声纹比对认定其就是凶手。

吴警官觉得太过顺利有可能并未抓住真凶于是拷贝了韩哲的录音去找博士比对。

博士根据声音浑浊及随身听播放键按下声音推断绑匪用的是录音,并进一步坐实韩哲与15年前绑匪声音为同一人。

吴警官联想到电影开头去西珍妈妈家里时听到的录音,遂去找,果然找到小春。

此时吴警官第一反应是送走小春,但面对西珍妈妈的哀求,想到15年来的努力,于是去找韩哲,谈话过程中发现韩哲对15年前之事并无半点后悔之意且将西珍之死归咎于她自己乱跑,愤怒之下以小春威胁,韩哲认罪。

完。

关于疑问:1⃣️西珍妈妈于韩哲家中看到15年前日历,如果韩哲从那之后不在此居住还有可能保留日历,但显然韩哲还住在此处不然女儿也不会带外孙女来看他,那么他15年来不换掉日历的可能性大吗?

2⃣️韩哲接电话听到“孩子在我手上”显然为录音带(与其他录音一致),韩哲却没有听出自己声音?

3⃣️小春在韩哲家拍的照片小春父母肯定也是看过的,难道没有人认出是爷爷家?

(可以解释为同样的壁纸很流行所以很多)4⃣️没有解释韩哲自己走了之后把手机放在秋千上旁边还有两滴血,难道是自己戏太多弄上去的?

总之,作为一部悬疑剧剧情上不算是严丝合缝的,还是有小漏洞,但胜在剪辑,将15年前与15年后两条线并行而且剧情紧凑,并且多处使用男人身型举止的绑匪混淆视听(可以解释此为吴警官视角,未破案之前都以为第二次的绑匪还是第一次的男人),再加上韩国人擅长的气氛渲染和处理的非常优秀的转场,因此看起来还是比较过瘾的。

《蒙太奇》短评

3.5星,观感还是不错的,并不是说故事有多好,而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好。剧本有噱头,一个复仇的故事,却用犯罪悬疑进行串联进行包装,且在结构上狠下功夫,所以看着很过瘾,但仔细推敲剧情走向和因果关系,其实有说不通的地方,很典型“电冰箱”的故事,但就因为编排的好,所以一气呵成。相反同样的故事,《你是凶手》露怯了,还是不会讲故事,别觉得依样画葫芦翻拍就行。PS,女主角的脸出戏

6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1套个悬疑的外壳,实际是个亲情片;2剧情反转点:十五年前的受害人,是第二个案子的犯人;3一小时48分左右,借金相庆飙戏,导演给出真相;4严正花那张假脸已经看不得了。

7分钟前
  • skewness
  • 还行

痛失女儿的母亲在诉讼将要过期之际,以一招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凶手身上重演案件使其自己招供,最终将其绳之以法...故事到一半基本就知道大概走向了,而且bug一堆

12分钟前
  • oranges
  • 还行

追凶十五年,老贼障碍跑体能依旧爆表~片中几位主角就没一个撑得住的,导演那故弄玄虚的叙事节奏拖得把腚沟都露出来了

13分钟前
  • Over5
  • 较差

中规中矩的韩国犯罪惊悚片,没有重口的犯罪,也没有过于尖锐的主题,作为韩国电影在国际上最受追捧的类型片,影片在制作的各方面都很有水准,不过如今这年头大段大段的闪回早就是过时的讲故事方式,剧作在这方面算不上聪明,倒是几次反转之后在道德上圆出一个不错的结局。★★★

1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剧本不错,执行有些小遗憾。过不去的bug是:老爷子十五年后依然身手矫健,最关键的是,一旦罪犯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后,第一反应就应该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了,不可能一路懵逼。反倒是知道答案又不敢声张的挣扎拍出来会更好看些。

18分钟前
  • 苏格拉黑
  • 还行

构思其实不错,就是几条线拍的很凌乱,看着看着经常要出戏...

21分钟前
  • 木头人
  • 还行

提前会猜到一点点 设定还不错

25分钟前
  • 花让
  • 还行

加害者和被害者身份的完美置换,捍卫正义者最终却只能通过非正义手段来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绝对是今年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韩国电影,没有之一。

28分钟前
  • 自由之翼404
  • 力荐

完美VS完美。

31分钟前
  • 李洛克の下忍
  • 力荐

故事构思4分,剧本台词2分,浮夸表演和搞笑桥段2分

35分钟前
  • 老枪
  • 还行

十五年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复仇故事。剧本设计得很精致,两次反转层层递进自然流畅,最后赢得很绝望,正义无能为力,只有邪恶能战胜邪恶

37分钟前
  • 刷鞋大王
  • 推荐

编剧太牛掰了,幸好看片前没被剧透

40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情节设置了太多“擦肩而过”的戏码,看得人牙痒痒,警察也基本都是饭桶,抓犯人属于歪打正着,但让受害者成为加害者的戏码还是比较新颖,严正花哭戏演得非常好。

44分钟前
  • uncannyblue
  • 还行

结构架得妙。反转又反转也是下了心思。把追诉期这个韩国犯罪题材里的老梗玩得花样翻新。但小女孩看到了犯人,这种洞能不能再补补?这种程度的绑架15年抓不到也需要点解释才行。严正花演技是好的,可惜脸太出戏,说是丧女15载的苦母没有说服力,特写尤其。

48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总体感觉很好,有反转,结局也不错。只是女主演得有点用力过猛了

49分钟前
  • 豆瓣不豆鼻
  • 推荐

通过录音分析揭示悬念的过程很过瘾,只是结尾太纠结,一个因为“都是为了孩子”而产生的悲剧。

52分钟前
  • mazzy
  • 还行

因为先看过《昭和64年》也是被绑匪撕票的绝望父母找到绑匪后自己以恶治恶,所以看见这个情节并不觉得震惊,其实这部电影拍摄在前,不知道两部之间的关系,但觉得是日式悬疑的调调。这部集中于案件本身,昭和则重点在展示社会各方势力的角逐嘴脸。

54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棒国电影太惊人了,这批70后小导演的处女作一个比一个猛啊!!编得也好,配乐、镜头、电影语言什么的都好凶残。一生推啊一生推!

56分钟前
  • jun.
  • 力荐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58分钟前
  • 痴情的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