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严格意义的影评,只是有感于很多人看到的那个bug。
从中,我看出了导演深沉的爱。
男2号的身份是一个年轻的福建籍手艺人(也可说是艺术家)。
他来到遥远的阿根廷投靠亲戚。
被抢后找到中国大使馆。
最大的bug出现在这里。
使馆是挂五星红旗的,福建人是拿中华民国护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相关bug。
其一,他一个人去了阿根廷。
南美的个人签证一直非常难办,甚至不能个人申请。
不知道他申请的什么签证,或许凭借中华民国护照申请能简单些?
其二,他是福建人,他去了阿根廷。
由于东南沿海人民的勤劳吃苦,为了生计可以不远万里悄悄漂洋过海隐匿生活,于是很多国家对福建籍人士插了红旗,签证时异常谨慎。
其三,他是胡建人,他讲普通话。
有一个情节是在唐人街,一家店老板说他听不懂男2号的话,不愿给予帮助。
这个反应把男1号弄糊涂了。
“你们都在讲中国话,为什么说听不懂?
”店老板讲广东话,男2号讲普通话,无法沟通。
稍微出过国的人大都发现,在外国,有几种“中文”会比天朝积极推广的普通话更管用,那就是粤语、潮汕话、闽南语、客家话。
既然是福建人,他为什么没像店老板执着于广东话那样抱住闽南语呢?
在导演眼中,这些都不是事儿。
导演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乌托邦。
不管叫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不管是福建人、北京人、青海人、台湾人,都能方便地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同为中国人,可以讲不同的语言,即使不能相通。
到底是“反攻大陆”还是“解放台湾”?
普通老百姓没时间理会。
但拿着不同的护照可能会有不同的遭遇,就关老百姓的事了。
是像中华民国护照封面的绿色一样生机盎然,还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屎一样的酱色?
钱俊在湖中唱着中文歌向女友阿丽求婚时一头牛从天而降砸断船,中文片头“一丝偶然”。
然后布宜诺斯艾利斯开五金店的萝卜头看飞机时正好看到到钱俊被人抢了丢出计程车,钱俊只会说中文,萝卜头只好照着钱俊手臂纹身写的地址带他去,但他大伯钱大海三年前已经把店卖了。
萝卜头带他去警局,钱俊从鞋底塑料袋拿出护照,是中华民国的护照。
然后警察说要把钱俊东方佬关进牢里,萝卜头质询他警察要他道歉不然把他也关了,萝卜头用头撞了警察然后带钱俊走了。
带他回家第二天带他去中国大使馆,他说自己叫俊浩,福建人,护照是台湾的啊。
大使说没法提供住处萝卜头只好带他回家。
萝卜头喜欢收集剪下报纸上的奇怪死亡故事,街坊的表妹玛丽回来,她喜欢他,他却不理睬。
钱俊在他家他很烦,去中国大使馆但大使馆官僚作风不管他。
他父亲是意大利移民为躲战争来到阿根廷,儿子在英阿马岛战争被俘回来知道父亲在报纸上看到儿子照片,死在床上,大概伤心还是自杀死了。
所以他收集报纸上的奇怪死讯,他读给钱俊听正好说到他女友的死亡新闻,原来是强盗用飞机偷牲畜,遭到农民的堵截,飞机被枪打坏,牛掉下来砸死女友。
钱俊说是他,萝卜头很惊讶,然后大使馆说找到大伯了,钱俊走了。
萝卜头也去找玛丽。
钱俊很礼貌,勤劳肯干,有点可怜的样子。
影片来源真实的新闻,原来是俄国劫匪飞机上的两头牛失去控制,只好将牛丢下,一头牛砸沉日本渔船。
女演员丰乳肥臀不错
看大家评论我就忍不住了,运输机偷牛到底可行吗?
做了简单的查询,可能很多数据不是很准确,大部分参照2011年2月或者接近2月的价格。
牛肉价格:按照20元/斤(取几个地区的价格大概折合一下)出肉率:40%(中等水平)一头牛的大概重量:1400斤一张中等大小牛皮:290元/张(中等质量)电影中的运输机不知道型号,本人不是军事迷,只好找一个看起来样子很像的运输机做一下比较航空煤油:7780元/吨油耗:10吨/小时(这个最不好查了,找个看着像一点的)平均时速:450公里/小时那么折算一下,就按照匪徒逃出450公里算作成功计算:运输机用油:10*7780=77800元(如果能想到用运输机偷牛,那么运输机租赁费暂不考虑,毕竟运输机没那么好弄到手,即便是你花钱租,所以能用运输机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用个运输机什么的应该不用再花钱了)每头牛的价格:20*40%*1400+290=11490元。
77800/11490=5.23即:5.23头牛就能搞回成本,而影片上面出现了10头牛,并且还有奶牛,据我所知,奶牛的价格要远高于耕牛,当然也有小牛犊,所以两者相抵,那么就有10-5.23=4.77头牛的利润,4.77*11490=54807.3元,所以如果成功偷到这些牛并销售出去,那么得到的回报就是54807.3元的存利润,假如一个月偷5次同等规模的牛群,那么月收入就是54807.3*5=274036.5元,除去人工费,宰牛费,销售费大概估计为74036.5元(估计有多余的),那么月收入20万元,影片中为两个人,那么每人的月收入为10万元,还不用纳税,谁能告诉我,运输机偷牛为什么就不可行呢?
其实片子很不错,有些让人回味。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盘腿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最中心的青年旅社沙发上,啃了一个17比索的潘帕斯牛肉麦当劳汉堡,买了一瓶12peso一瓶的啤酒。
喜欢这个电影特写的布市街头,想不出来取景来自于那个calle。
坐了28小时的车,沿途风景从葡文的广告变成西班牙语,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很荒芜,棚屋外搭着晒得变色的短袖,上了一个个高架桥,进入了布市,景象大为开阔。
Darin大叔在我心中,是除了che, Meci, 之外阿根廷男人,应该说布宜诺斯艾利斯男人的代表。
冷漠的外表,不失优雅;有限的热情是分人的,这点很不像巴西人。
剧里,达林大叔在huang的陪伴下,慢慢找到自己的内心,敢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典型的三一定律。
真的不是很喜欢huang的表演,略显笨拙,虽然据我的当地朋友说,他是阿根廷华裔,在当地认可度挺高的。
此片在2011年拉美电影节获得大奖。
整体来讲是很不错的电影。
单说Darin大叔的表演,绝对的满分
一头从天而降的奶牛,一场让人有些可耻的想笑的悲剧。
看完阿根廷电影《一丝偶然》(又名《一个中国故事 / 中式外卖》Un cuento chino)就想着要写点什么。
一个中国小伙儿只身一人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寻亲,失去爱人的他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遭遇打劫。
幸好,他遇到了一个叫做萝卜头(罗伯特)的怪大叔才免于流落街头的窘境,萝卜头这家伙是个性格孤僻的大叔,因为年轻时候家里的变故造成了心理阴影,他成了一个独居、又很“较真”的生意人。
经营五金店的他会因为一盒标注350枚的钉子只有323枚而大发雷霆投诉,也会因为一些傻X客人的言行而轰客人出去…就是这样一个不好相处的萝卜头收留了在异国寻亲的中国小伙俊。
不晓得是不是这部阿根廷电影有中国情结在里面,所以让我有了很多的共鸣。
虽然有一多半台词是西班牙语,但是能在一部南美洲电影里听到汉语真心觉得牛。
“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义而又荒诞”,萝卜头这样说,可是俊的出现却教会了他去热爱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萝卜头看到俊在自己家墙上画的那头牛,他终于可以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去找玛丽,就如同影片最后那缕阳光一样,他会展开新的阳光的生活吧。
一头牛,拆撒了一对儿恋人,另一头牛,成就了一对儿恋人。
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
我们的人生也是易碎的,就像罗伯托为他去世的母亲收集的玻璃工艺品。
当偶然发生在我们自己头上时,就是必然,就像那头从天而降的奶牛。
百度百科——偶然性: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
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但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必然性(与“必然性”相对)。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荒謬絕倫之事,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就算再荒誕的事情,背後都必有其發生的原因?
在電影【一絲偶然】(Un cuento chino) 的開首,就發生了一件荒天下大謬之事──阿俊和女友在湖上泛舟,正當阿俊準備拿戒指向女友求婚之際,忽然一頭牛從天上掉下來,打沉了小艇,並把阿俊的女友撞死。
傷心欲絕的阿俊隻身前往阿根廷,打算投靠大伯,誰知他甫到阿根廷就遭搶劫。
此時,阿俊遇上性格孤癖的 Roberto (【謎情追兇】男主角 Ricardo Darin 飾),雖然言語不通,但 Roberto 收留了阿俊,並協助他尋找親人......雖然之前把 Ricardo Darin 主演的【ER秃鷹】罵個狗血淋頭,但栗其實是很喜歡這位男演員的。
今趟他在電影中飾演一位性格古怪的大叔,他演得唯肖唯妙,喜劇感十足,多處令栗忍俊不住。
除了演員了得,栗更喜歡【一絲偶然】的劇本。
兩個相隔十萬八千里的人,因為一起古怪意外而遇上,然後互相扶持,最後邁向人生另一章。
這種老土但超溫暖的故事,秋天看就正合時宜!
好吧 我承认这是今年到现在为止看过的最神的片子。。。
片子是在委内瑞拉看的,偌大的影厅只有我们三个中国人,其他的都是老委。
片头首先写着:基于真实事件,sobre hechos reales。
片头: 一对年轻人坐在小舟上,小伙子正准备求婚,姑娘幸福羞涩地笑着,正把戒指拿出来的刹那,一头牛从天而降砸到了姑娘头上,小木船随之断成两截。
其间两人的对话全为中文,无任何西语字幕哦亲 我们三人笑得很欢,旁边的老委们不知所谓。
接着看下去发现,男主角的台词都是中文啊有木有,还是没有任何西语字幕的有木有。。。
对老委们表示同情一记 还有很神的地方哦:男主角对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人说要找大伯,使馆的人直接翻成了 DA BO哦,然后解释了下意思,人生啊,直接说TIO的可不可以呀?!!
DA BO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无比高,估计这个电影看下来,所有老外都学会了这个中文单词后来得知,原来是群农民用直升飞机偷牛,然后飞到半路没油了,并且被地上的农民用枪击中,牛全飞出来了,其中一头就掉到了船上。。。
神作呀!
亲们,你们知道中国的油价伐?!
开直升飞机偷牛,是要多少油量呀!!
想买几头就可以买几头了有木有啊亲!
地上的农民还有枪的哟亲,你们以为是在拉美嗦?!
可以随意持枪的有木有啊?!
更神的是片后的彩蛋哦!
真相是——当当当当俄罗斯的一伙贼开直升飞机偷牛,结果一头牛飞了出来,掉在了一艘日本渔船上。。。
改编的时候直接安在了中国人头上呢 很让人怀疑是不是拍中国戏比较简单啊,有唐人街中国城啥子的,外景地不用愁。。。
欢乐是蛮欢乐,感动倒也有,但是还是觉得好神啊啊啊啊!!!
顺带一句,很想知道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工作人员的观片感受呢
一部小有意思的影片,从一则荒唐的报道延伸出机缘弄人之感悟以及人与人关系之善意都起到不错的效果,编剧不赖。
即便有个别场景对于中国观众还是显得有点外国人视角,但也算正常也算友好。
主人公背景造成的性格以及俊进入生活后的影响产生的转变都还算令人信服,几个报道被表现为的爆笑场景作为亮点也很好的与影片节奏、音乐很好的融为一体。
看完《一丝偶然》这部片子,这又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阿根廷电影。
中国人钱俊和他的未婚妻泛舟湖上,当他正准备拿出订婚戒指时,一头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了他的未婚妻。
这种小概率的事件竟然就发生了,没有办法的钱俊于是漂泊异国他乡,来到了阿根廷寻大伯,遇上了罗伯特,而罗伯特的父亲为了躲避战争而移民到了阿根廷,在这里遇上了马岛战争,并因儿子参战而死在了异国他乡。
罗伯特由于自己的遭遇,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简报,尤其那些离奇扯淡的事情,当他对钱俊念出他剪报中的一则新闻:“天降奇牛出惨祸”时,让他惊讶而难以置信的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此刻就坐在他的面前。
天灾人祸只是一种极小的偶然,可是两者就这样相遇了,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高度互联,这也是有极大可能的,但是导演选择的是中国与阿根廷,媒介是报纸。
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而这些事情体现在在罗伯特所收集的旧报纸上:搞车震而不小心摔下悬崖的情侣;被横空出世飞来的钢管扎死的理发师,被理发师割喉的顾客;等了两年终于成功移植心脏、却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出车祸而死的病人。
这些都和牛砸死自己的爱人一样超级小概率,但是罗伯特的关注体现了个人的兴趣点。
当然主体的情节是钱俊来到他家,多次送却送不走,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生活在一起,对彼此的改变,作为中国人的钱俊要找到大伯,能够离开这个罗伯特家,罗伯特则是在重复单调的生活中寻找意义,一种他认为的意义。
现实社会汇总,我们都带着自己的眼光看人,也希望别人能符合自己的眼光,而在罗伯特看来,大多数来他五金店的人多半是怪胎。
生活的荒诞也就在于此,个人生活的无意义源于疲乏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人生观,所有观众都明白罗伯特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的热情无奈冷血都体现在与钱俊的交往中,最后当他看到钱俊画在他家后院墙上的那头硕大奶牛时,他好像突然醒悟了。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里收集的各种故事一样,世界又是现实的,真实的发生在遥远的国度并出现在你所阅读的报纸上。
对于普通人而言,那头奶牛就像一个象征,只是出现的场合不同而已。
母亲难产和父亲因思念儿子过度去世,这些都让罗伯特成了一个怪人,从他眼睛里面所看到的世界也是怪的,他把自己封锁在自我世界里,唯一能够拯救他的还是只有人,玛丽没有成功,如果那头奶牛是分离、不幸与死亡的象征,那它早晚注定会砸在我们头上,无论我们是在福建、意大利、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奶牛带来的是钱俊爱情婚姻的破灭,带来的是罗伯特的改变。
老子所言“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大概可以放在这里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所呈现的鬼怪、巫术、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现象,带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异、神秘、怪诞的色彩,这次,《一丝偶然》中所呈现的奶牛从天而降砸死人更显荒唐与戏谑,因为一个所谓偶然的荒诞事件带来的改变,罗伯特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反省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故事的结尾,钱俊找到了自己的大伯,他一路开车来到乡村,出现在正在给奶牛挤奶的玛丽面前,一切不言自明。
影片乍看其实挺无聊的,接着看却别有一番深意。
立意4分,内容3分。
当它发展到最后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影片想讲述的,也许正是那些看起无关紧要的细节导致了最后戏剧化的结尾。
影片中,Roberto喜欢收集那些啼笑皆非的的悲剧新闻。
这反应了墨菲定律––如果某件事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如果俊没有跟她的女朋友泛舟湖上。。
如果Roberto 的爸爸没有看到那个新闻。。
但是一切没有如果。
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追根溯源总有因果。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线连着一条线,一点影响着另一点,在无数可能性中相互链接,导致了无数个可能性结局。
影片中Roberto因为少时阴影,将自己封闭。
明明心中柔软又善良,却不愿接受别人的爱意。
纵使曾有往事让人心碎让人怀疑世界,但生命还在继续,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生命如此美好,活着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珍惜和享受生活。
“你说,我不愿意种花,因为我不愿看到它一朵朵凋谢。
”这样的心态将会错过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无则努力追求,有则尽情享受。
对过去存有敬意。
这是简单而正确的道理。
for China and Global South workshop film commentary series no.2 translating errand
大使馆那段演的真传神,哈哈哈哈~
冗长,无趣
好喜欢这样的电影,看完好开心,哈哈,这次的中国人是正面形象,很棒。
有点英式喜剧的感觉。。。细节&对应
意国佬果然是精通吃喝玩乐那套
就是一部中国电影撒。。。有爱心。。。
尽管对中国的描述有些脸谱化,不过整体还是正常的,比欧洲美国不知好多少。故事略显荒诞,但这就是导演想说的,生活是那么的荒唐,却也有那么的奇妙和温暖,男主终于去追玛丽了,那一幕实在泪目啊,还有独自回家到11点关灯那,心酸又心疼。愿每个人都被善待,还好男主有玛丽,他俩在一起实在太幸福。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也是一个暖心的童话。
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太明显了……
男2忒现眼
确实,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我们的人生也是易碎的,就像罗伯托为他去世的母亲收集的玻璃工艺品。当偶然发生在我们自己头上时,就是必然,就像那头从天而降的奶牛。再匪夷所思的偶然背后,也有它隐藏的意义。大结局因为这次偶然的事件,一个找到了亲人,一个找回了爱情! .
虽然又是互相救赎的一个过程,但基于新闻的故事,以及附加在两个主人公身上的再创作很有意思,且导演讲得娓娓道来。“可能性”是我特别愿意讨论的一个话题,很喜欢这个荒谬的受害者却一脸认真的讲“任何事情都是有缘由”的样子,这也算是中国式哲学吧。
男朋友让看的,木哈哈
好奇葩的事
缘分啊。。。。。
第一次看阿根廷电影就遇到了这部荒诞神剧。看似普通得近乎沉闷的故事能被叙述得如此引人入胜,黑中国大使馆的一段黑得尤其漂亮。
看奇人奇事的新闻,总好奇这些人的际遇,感觉他们活在离自己很远的世界,当故事的主角就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感叹一声,一丝偶然
有意思!
没想象好,不喜欢那个中国人。友情不错,蛮温馨好玩的。不过太表明男主的善良之类的。还有是日本船啊,干嘛中国人。而且俄罗斯飞机也太民国了吧。
比一个勺子流畅且深。玛丽阿姨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