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希望在自己犯错或者生活偏离轨道的时候有人出示黄牌或者红牌提醒,可是谁能在每次适当的时候出现来做这件事呢?
我想只有想开后的自己能……难道真的是年轻的时候不懂爱情?
一个自己心心念念了三年的男朋友被自己发现出轨了,然后分手了,然后又回来纠缠,然后自己又心有不甘情不自禁的再一次乱了方寸做了让自己纠结的事情……本来整理的差不多的生活又被再一次打乱,眼看跟自己的新爱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了,可是却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不忍欺骗对方,更不能允许自己做不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遂,散了……有时候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差别太大也没办法生活到一起吧,这就是门第?
随便吧……不过最后一点会计大叔登山回来再来看亚美时的那一个彼此拥抱还是很温暖的,这种感觉如此真实,虽然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时常有彼此的消息,但是以后的生命里,彼此会给对方留出位置来的,等有一天再重逢的时候也是温暖的画面吧,但跟爱情无关……姐姐到了这份上真的是想爱谁爱谁了,只要自己愿意……小丫头终于选择面对自己,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时间的这种感觉,叛逆期嘛,完全可以理解,等大家都过了这个时段,也许就同时都结束了……结尾是灿烂的,阿美剪了短发,潇洒利落了,姐姐穿上了花裙子,散开了头发,漂亮又自信,小丫头也是一副大姑娘的架势了,我爱我所爱足够了,休要管我了,我长大了……我也刚剪了短发,剪掉之前的凌乱,活一个新的自己,那谁,我爱你……
可以去看的片子,三个女人的爱情:少女、女人、少妇。
少女那一段的爱情其实就和《蓝色大门》一样的。
安昭熙是桂纶镁的角色,金范是陈柏霖,呵呵
看到结局,猛然闪现在脑中的一个词就是"女性电影".当三个不同年龄层的女性面临着感情世界的挑战,她们都选择了逃避,然后,在逐渐的身份认同过后,明了了自己真实的需要.选择一种生活,就要放弃一种生活,一些个人,这好像也不简单只是个选择题,因为,把自己从一种局面扭转到另一种局面,也是需要一撕裂与挣扎吧.电影并没有给我太多东西,很淡很淡,韩式电影看多了,也就麻木了.男人在剧中的陪衬地位很明显.
三个女人代表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三个阶段。
阿美的侄女姜爱是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小蕾丝边,她跟D是闺蜜,她们一起上学,一起打零工 一起探讨如何追男孩子 怎样添嘴唇的姿势最性感,甚至一起练习如何接吻 两个青春美少女稚嫩的嘴唇触碰再一起的镜头给人一种很纯的感觉,D跟姜爱形容初吻是如何的美妙。
可是姜爱发现跟好不容易追来的男友初吻 没有跟D的练习吻来的美妙。
当然她们也会有矛盾,那天在图书馆D吻醒了正在趴在书上睡觉的姜爱。
姜爱睁开眼却发现D在跟别人女孩子在一起说笑,嫉妒的火苗窜起 从此姜爱不再接听D的电话 也不再看她的短信,直到D出国的飞机起飞前一个小时才反悔 赶到机场 两人拥吻在一起。
现在觉得女同性恋 肯定比男的多,你不常见两个一起牵手逛街的男生 肯定见过一起牵手逛街的女生,女性之间那种甜蜜的小友谊是最容易发展成同性恋的,不经意间感情慢慢升温 只要有一方大胆一些 挑破这禁戒... PS:其实蕾丝边也没什么,如果社会和家长不是那么强烈反对的话。
阿美算是个失意编剧了 在一个没有拍过电影的导演要求下 不断的反复修改剧本,还谈了个失意的搞音乐男友-后来还被发现出轨。
经人介绍认识了成功有为对阿美又很好的会计师成元,两人阴差阳错的也慢慢产生的感情,不幸的是无赖前男友 又不断纠缠,阿美经不住诱惑跟他上了床 被侄女尴尬的当场看到. 搞砸了与成元的爱情.女人都是经不住诱惑的,只要还残存着些感情 只要你肯放下颜面 死皮赖脸的纠缠不放 那你还是有机会的。
PS: 好像很多韩国女人都那样 说话时候大大咧咧 小的时候肆无忌惮...对阿美姐姐更年期后婚外的恋情就没什么说的了,(那男演员演的太假)。
事业成功后的更年期女人在恋情上总想占主导地位,说男友是小孩子 总粘着她(虽然导演要求他热情一点,但是明天能看出来他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上完床还扔一沓钱到床上。
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影片结尾是姜爱,小姨,妈妈 三人一起争厕所用, 姐姐因为恋爱,大姨妈再次光临 兴奋之余 要请女儿 妹妹吃饭. 三人一起拉手欢乐的走在街上 让我切实的感受这部女性电影也是很有看头的...PS:主题曲很好听 值得你在酷狗里搜一下 "热情似火 主题曲"七个字.很"热情似火"...
地点:KK发现:偶然章版描述:其实不想说什么,只是觉得我应该记住的,以后再消化吧。
现在的自己,缺少了太多的洒脱。
不顾及那么多,大步的走在路上,多么好。
青春能有多少,你注意到了吗?
不停地想那些回忆,但它终究是回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过去式.现实的一个快乐结局,可能么?似乎总要在现实里找到出口.爱情是游戏的话,游戏的规则又是什么?这个没有规则地游戏,怎么玩呢?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悖离自己的心,不愿意的时候不去选择,亦或选择了还是会放弃,然后继续向前走,继续寻找或者等待,没有对错,只有结局.
妹妹一事无成姐姐更年期女儿的发觉自己喜欢上了她很顺其自然的这些情感上的问题总是那么让人头痛为什么不能简单点?
因为爱很迷人分手总是那么自责 那么自怜他说:我们以后再也不要见面了让我们再彼此寻找这个男人很聪明 编剧也是
其实没看过台湾的《20,30,40》,不过,电影开场20分钟就想到这个名字,韩版翻译的名称却是显得有些怪。
不是编剧,现在也不算文字工作者,甚至对文字工作已经深恶痛绝,但是对那些编剧、作家、记者的故事还是很感兴趣,好像自己是那些人中的一员,或者是地下党看到组织,有隐秘的快感。
记忆中写的最好的是美国的《杯酒人生》,看到最后觉得想哭,可是又仿佛闻到满杀遍野的葡萄园里散发出来的香味,葡萄叶子在阳光下脆亮闪烁,仿佛少女的笑脸放肆而美好。
《杯酒人生》最后的结尾倒是忘记了,但愿它不曾给他一个美好的结局:功成名就,或者说有天分吃写作这碗饭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这一部韩国版的《20,30,40》,起初和最后叫我感兴趣的仍然是代表30的阿美的故事。
失败的作家,像是一无是处的人,他和其他所有一无是处的人一样觉得悲伤甚至绝望,她和他们唯一不同的地方常常是,他们总是会欺骗自己胜过欺骗别人。
在经历一次次失败的时候,任谁都会想:我是不是走错路了,我是不是该看看是否还有别的出路,更何况在青春的尾巴上,就连青春也仿佛是夕阳,一点点如清晨的路灯次第的灭了。
故事中喜欢告诉我们希望是美好的,所以那些开始看起来落魄的人最后都会得到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时候回头看当时的挫折好像那些挫折是为了今天准备的似的。
实际上呢?
电影中阿美因为莫名其妙的诚实(或者是传说中的爱情),最后失去了一段美好的婚姻,她安慰自己说不后悔,并且安排男主角来一段申请告白:我们从此永远不再相见,让我们从此永远寻找对方。
她真的不后悔吗?
这种安排甚至可以那成另外一种“政治正确”,阿美一再重复多半是说给自己听。
事实上,她确实失去了一段可能给她幸福的生活,或者,这只是反证:这样的故事本来就是不存在的。
这部电影的编剧不晓得是不是女性,我怀疑阿美多少有她的影子。
否则,那台词看起来真是揪心——阿美和会计师喝酒回来的路上,阿美:我一无所有,没有一盏灯等我回家。
阿美和会计师分手:我们从此永远不再相见,让我们从此永远寻找对方。
这样的临别赠言可以有另外一种解答:总有一天他们会再次找到对方,重新开始。
甚至,就是在三人一起去换了发型正在街上闲逛的时候,会计师深情款款拿着签证出现在阿美的面前。
美好的美好的结局真是害人不浅,不过,“爱是勇气”,也是希望,没有这些,我们又要怎么面对夜里长长的街巷?
路灯闪烁,当它是爱的歌,够我们温柔缱绻,挡一阵长风拂面。
完全是无意间找到的这个电影3个女人的故事,就好像以前那个叫做20,30,40的电影十几岁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爱,踌躇,挣扎,却还有勇气那时候的爱似乎可以超过国界,超越年龄,超乎性别二十几岁的时候,挣扎于真爱和现实之间,为了理想而奋斗想要面对现实却又不甘心放弃梦想,徘徊在年轻时候热烈的爱和年长有责任感后成熟的选择之间还有时间等待,还有时间再次相遇,还有希望,还有不后悔三十几岁,四十岁的时候,一边和皱纹,衰老作斗争,不甘心却又必须接受现实年轻的男人,分不清是爱自己,炫耀,抑或是为了钱。
没有勇气面对爱情,不知道自己是出于欲望还是真的投入感情似乎女人的一生,缠绕着这许多许多的烦恼剧中有几句很有意思的话有三件事情女人永远都不能告诉别人,失真,皱纹,还有她真实的想法一个现实中的美好结局,真的不可能么?
告诉你爱的人你爱他们,在分手后留有记忆,作为成长的基石。
我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个裁判,在我们步入危险的时候给出一张黄牌,在我们犯错的时候把我们罚出场。
没有规则的游戏我们能继续多久呢?
游戏结束的时候幸福会来到么?当然结局还是很好的,小女孩的格言是爱就是勇气,于是即便对象是女生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感情年轻的女孩终究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不后悔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希望年长的妈妈最终发现年下男的真挚,并且摆脱了困扰自己的因为年纪所带来的信心缺失呵呵,生活是什么呢,生活就是前行
已经有朋友说过了,这是韩国版的《20 30 40》。
足够一针见血。
明明地域不同,文化有别,为什么偏偏都要捣腾出一部电影,将女性按照年龄分门别类呢?
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不同年龄的女性似乎总是处于明显或者隐晦的困境中。
少年、青年、中年,不管处于哪个阶段,青涩、柔顺、坚韧的女人在背过脸去面对自我的时候,总有困顿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形。
如何获得爱情,取得成功,赢得幸福,让身体和心灵于变化之中不失平静,似乎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就年龄而言,女人是敏感的。
若是亭亭少女,也许迫不及待赶快长大,挺直肩背,抬眼打量期待已久的广阔世界;若是人过中年,诸事皆不圆满,耐不住倦意渐生,回首往昔,暗念昨日当我年青时。
但,若真是青春年少,往往生活又是另外一个德行。
好像电影中的女主角,蓬头散发、呆滞迟缓,剧本改了N遍还无任何头绪,拣起半支烟掸掸灰尘就往嘴里扎,不靠谱女青年的气味就这样飘荡开来。
日子似乎还算混得下去,青春仿佛没有丝毫劲道,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上下不靠,三五不着。
于是,相亲,穿着白衣扮成淑女,盯着桌子对面的男生,琢磨要不要啃这‘鸡肋’。
谁知备胎先爆胎,剧本终于改不下去,她失恋又失业,直接喝高又偶遇相亲对象,淑女的伪装荡然无存,先是胡言乱语,再又勾肩搭背,最后亲密接触很是热络一番。
就是由着这酒后的真实和率性,相亲的男生爱上了她,他开始为她安排生活,出国结婚、留学。
生活好象步入一条捷径,她可以笔直踏入平稳、富足的新生活,虽然她自己也不确定到底爱不爱这个人,梦想放弃得够不够彻底。
为了顺利获得美国签证,她依靠着男友的经济实力,拿着一份完美的虚造履历,压制着隐隐不快的心情。
但是,在签证官的质问之下,她的自尊被双倍的重创。
对于女人来说,真正的自我是无可匿藏的,即使那个人爱她,即使那个人富有,不肯从内心依附于婚姻,别人的爱情和财富只能是她的身外之物。
女主角的姐姐可算成功熟女的典范,事业有成,自信独立,有个闺女,不要婚姻,美丽和性感没有随着岁月褪去,恋情似乎手到擒来。
然而,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她工作狂的生活方式更像是充填孤寂的镇定剂,她没有办法郑重其事的爱恋,若即若离地在自己和年轻恋人之间制造隔阂,却首先伤害自己。
她是那样害怕衰老,害怕自己失去女性的魅力。
更让她难过的是,真正最能伤害女性的恰是女性。
比她年轻的女子,别有用心地刺激她,让她以为自己再也无法拥有真诚美好的恋情,只能在如火的热情之前萌生退意。
女主角的外甥女儿,小小年纪,却有点早熟,在家里颇有家长风范。
在飞速前进的世界里,她搞不懂爱情的萌芽期怎么这么缓慢,在闺蜜事无巨靡的指导中,她笨拙地练习、尝试,爱情却慢慢变了方向……生活为什么会是这样,每一步都寸步难行,但又永远停不下脚步:长大、变老;接纳、放弃;远离,回归。
还好,在跌荡起伏之中,人们也许会回到某个起点,但这起点永远不会是最初的那条直线。
女主角直视真实的自我,不打算将婚姻作为人生的退路,放弃让她疼痛,也让她醒悟。
她火急火燎得找到颓废失意的导演,取出自己精心修改的剧本,决意再努力尝试一次,她眼睛明亮,沉着稳健地说,包含汗水和热切的剧本是她的宝贝。
如果女人没有通往幸福和成功的直通车,那么放开大步自己走,也许缓慢艰辛,但绝对踏实坦荡。
姐姐若有所失地回味没有真实感的恋情,却发现自己的猜疑、忐忑,让简单变得复杂,让真实变得虚幻。
原来,两个人在一起,真的可以与年龄没有关系,而人生之中的春天也不会只有一次。
小女生在懵懂之中终于苏醒过来,明白了女人不但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爱,还可以选择去爱什么样的人。
这让我想起《20 30 40》,都是最年轻的女生,都在人生初次的躁动中爱慕另一枝花朵。
也许这是一个关于女性的隐喻,初次的爱情开始之时,即是接纳自身性别的起点,爱上自己的性别,才能包容这个世界。
20岁、30岁、40岁;少年时、青年时、中年后,如果所有的女性都不得不直面自己所处的困境,那么不必将困境看作深渊,不必在心底认定自己永在谷底。
困境是一个平面,女人所做的,只是四下张望,认准一个方向,走过去、走下去,自己去突破所有的阻碍和壁垒。
正如电影中的三个女性,最后并肩而行,美丽、挺拔、自信、勇敢,她们知道必然到来的痛苦但不畏惧,知道不可避免的困难但不逃避。
她们果真——热情似火,无可匹敌。
大一在学校放映厅看的,内小女孩是wonder girl里的
哈哈哈
还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啊。
一般
想结婚。
很喜欢结局.
酷girl 都是试过男生之后发现喜欢的是女生
没看懂要表达什么
金敏喜演技超赞
不知所云
这小姨子属于典型的脑子拎不清
气死我了 他们为什么每次去咖啡店咖啡喝一口甚至一口不喝、吃饭也一口不吃就要走啊……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说真是一点也没错。
好久没看韩片了,因为那种矫情是在让人倒胃口,后来看到别人的推荐,就看了一下这个片子,总体来说,还不错!
不怎么样。
想起了《20,30,40》,如论处在人生的哪一阶段,似火的热情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傻白甜青春洋溢的金敏喜,不如高中两个叛逆期的少女演得好。
女人心底都有种对纯粹感情的渴望,这种力量最终能战胜理性所做出的选择.本片的三个年龄差异很大的女人都在为这种力量牵制.她们感到困惑,一方面觉得一切都很荒谬,另一方面,又一次又一次作出荒谬的选择.
amar garato(爱需要勇气)~我们永远不要再见面,让我们彼此寻找
保持对生活最初的热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