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看这部电影,是因为之前在许多地方看到一些视频片段和推荐文章,说这部电影如果现在上映,一定会过多少多少亿,还说这部电影没有取得好票房是因为徐克的水平超前,无法被当时的观众理解。
于是,我便油生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和对徐克的敬意,去看了这部电影。
我想说,这部电影即使是现在上映,也不会取得好口碑的,至于票房,如果是冲着徐克的名头和某些情怀的话,也许它能拿到高票房,如果是冲着剧情的话,估计还是拿不到好成绩。
首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优点。
不得不说,徐克在那个年代拍摄的电影的审美就惊艳四座。
无论是对镜头的把控,还是人物造型上的设计,都叫人享受了一次不可多得的视觉盛宴。
全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张柏芝那一回眸。
那个剪影,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表现出一种素雅到极致的美(不会夸人尴尬了),真乃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可称完美。
冲着这个镜头看这部电影,也值了。
徐克对每一个角色的服装造型也是下了一番心思,可评精致。
不过人物之间的画风相差太大,一些误入的欧美画风看起来很是尴尬,丹辰子的一身装备与技能真是叫人目瞪口呆,真的不怕观众笑出来吗?
这部电影被夸捧上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特效。
但是在我看来,特效的确出新出奇,但是绝没有可以好到被奉为神特效的地步。
可以看出来,有些特效其实是比较简陋、甚至是幼稚的,无法满足(现在)观众的观影需求。
这些特效也许已经超越了当时电影制作的平均水平,但是称不上精致,也不接近完美,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相信,如果由现在的电影公司制作这部电影的特效,一定能看到进步的地方。
所以,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不要吹特效了好吗?
再来看看这部电影的人物关系。
我觉得可以用朦朦胧胧、欲说还休、隐隐约约、不清不楚来形容。
有些人之间,你好像看到了友情,又好像看到了爱情,又好像几个人之间都有点什么朦胧的情愫,但是到底是哪一种呢,你又看不清楚,说不明白。
不知道徐克在处理这些感情线的时候是如何考量,也许是我没有看懂,但是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电影里的感情处理是不尽如人意的,至少没有任何一种感情能够牵动我的心。
每一份感情的处理都不是有头有尾,尽善尽美,淋漓尽致的。
另外,女兵的设置让我一脸懵逼。
吴京的角色固然有它的意味,不过,有点突兀啊。
聊聊剧情。
好了,这是最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东西了。
全程的感觉就是“我知道你们或迟或早一定能打败反派我就看你们用什么办法了”,毫无悬念,没有意外,就是这样。
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电影是不是都是这样,整部电影的节奏没有任何变化,稍快的节奏保持全程,不会随着剧情发展做任何的快慢调整。
这一点是败笔了,就好像你吃一桌饭菜,每一道菜里都放了一样的特制调料,吃到一半,食欲全无。
同时,电影的每一条故事线都不甚明晰。
所以这部电影吸引我看完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得不说,徐克无边无际的脑洞和想象力勾起了我的兴趣。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总想着,后面会出现什么有意思、有创意的设定呢?无论是人物,还是造型、武器、技能、特效,徐克都不遗余力地贡献着他的想象力。
这部电影像是一包你从未尝过的怪味豆,让你尝了一颗还想尝下一颗,直到吃完了一整包怪味豆才肯罢休。
但是吃完了,你并不想仔细回味,反复回想,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没有成为许多人心心念念、无法忘怀的经典之作的原因,因为它压根称不上经典。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徐克对这部电影倾注了不少心血,观众能感受到他的用心和满满的诚意。
如果现在的电影导演能有徐克的艺术创造力和对创新、创意的追求,观众可能就不会只能看粗制滥造的玄幻剧了。
所以,有些人不要闭眼吹了好吗?
神作和神特效真的不是这种神法。
特效确实做得美轮美奂,但故事却冗长乏味,无非是英雄获取力量,舍生取义,打败邪魔,再在英雄身上加个一段前世今生的凄苦爱恋,一段长达百年的友谊。
获取力量的途径玄而又玄,打邪魔的方法又是奇而又奇,想怎么来怎么来,就是让人不明觉厉。
跨越前世的爱恋更是完全无法唤起共鸣,更何况那个孤月还想着师祖呢,有你玄天宗什么事,千百年的单相思,也未见玄天宗为其付出过什么,于是失去也未必有多痛,反正这段恋情占用篇幅不小,却似蜻蜓点水,未能唤起观众心中一丝波澜。
除了男女主外还有一众配角,然而就连男女主角都未能塑造得立体,更不用说这么多配角了,一个个角色好似就只是凑齐蜀山弟子,一个个人的区别就只在能力高低,人生意义都只在降魔保卫蜀山,性格层面毫无着墨。
人人都说等吴京开窍,但开窍到底是什么?
担起对蜀山的责任?
如果是,那他到底怎么开的窍,被章子怡和谭耀文打一下就开窍了?
章子怡和谭耀文为什么又突然打起吴京来?
一众配角都各有各的故事,但散乱无章,毫无中心,还无趣得很,人物塑造更是失败,章子怡和谭耀文的支线更是完全游离于抗魔主线之外,突兀之至,完全不知这条线存在的意义。
这部片没有被低估,故事层面完全的失败,沦于炫技。
好象看过此片的人都对它评价不高,呵呵,也有人说这部片值得看的地方也就是CG针对这种说法本人是持强烈否定态度地!!!
《蜀山传》绝对是一部好电影,对于那些曾经执迷于金庸梁羽生,曾经沉迷于徐克电影,曾经沉溺于光怪陆离武侠世界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无疑会使你更加接近心目中武侠的伊甸园。
那儿是个超乎于物质的江湖,是武侠至尊境界的最高层次。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故事方面,除了老套的仙魔纠缠之外,贯穿始终的是玄天宗(郑伊健同学)对师傅孤月(张柏芝同学)的思念。
当一个人得到永恒,得到长生,但敌人会死,朋友会死,爱人会死,而得到长生的人,又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呢?
开心还是不开心?
每一座山的那边都有另一座山,山没有了的时候,就是永恒。
当幽泉同学用骷髅头掠过昆仑山,玄天宗看到孤月大师静立在山崖之上,那是他爱的师傅,静立着被秒杀。
眼看着师傅如月亮冰辉雕出的面容,瓷器般碎裂了,第一块缓缓地落下,像舞蹈的花瓣。
无论未来的岁月延长多久,玄天宗也不会忘记。
他不愿相信孤月已逝,猛然伸出手臂想拥抱孤月,于是已经变成空壳的孤月在他的拥抱中碎裂成千万片飞起。
这个镜头重复了三、四遍。
哦,这些修道之人,掌握了天地的力量,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内心,二百年过去了,玄天宗仍然无法忘记他的师傅孤月,就像二百年前,孤月无法忘记她爱的师傅。
重点想讲讲孤月大师逝去时破碎的凄美。
那种人面如桃花,桃花复纷飞的的片段在你的脑海里,与很多惆怅的歌词,破碎的意味一起迅速汹涌到一起。
那个片段对我不光是欣赏,而是一种心灵宝库里的随时调用的资源。
从此我听失恋情歌时候不觉得烦闷了,而能全情享受其中的联想与美感。
张柏芝除了飞天造型,片片碎裂的脸庞,手托香腮坐在万丈悬崖上摆POSE,最让我深刻的是她背对着徒弟,伫立在昆仑之巅,月金轮环在她身边冷冷作响,背影中群山默然,那份孤傲,那份执着。
200年,又200年,-玄天宗,我们昆仑一日一月,亘古不变的也许就是你我的寂寞。
作为点缀,别忘记丹辰子(古天乐)锋利的翅膀。
精钢飞刀翅 :丹辰子专用,造型帅到极点。
相比之下,郑伊健的日金轮长啥样都没看清,大家用的长剑也无聊。
还有丹辰子独守血魔所在的地方,对小妖精(林熙蕾)起了怜悯之心,寂寞陪着哥啊。
有的时候,电影就如同一首歌,一幅画,是不需要太明白的,跟着感觉走就行了。
很早以前看过,当时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而且觉得有点暗黑,毕竟丹辰子给黑化了。
女主碎成一片片,这个场景十多年都忘不掉。
隔了十多年再看,它精美绝伦的画面,浪漫的仙侠情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都让我觉得很震撼。
先说画面吧,影片的场景很大气,群山漂浮在空中,云雾缭绕,修仙者修行了成百上千年,他们匡扶正义,抵御魔道,维持着大地的正气;武器设计相当精美,金月轮,钢翅膀,南明离火,都无比帅气,人物施放技能也很华丽,还有那九朵莲花,非常漂亮。
演员也都相当仙气,玄天宗让人觉得高手就是孤独的(虽然其实就是面瘫),张柏芝美得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形容,那脸,那后背,施法的时候轻轻抬起手臂,每一个角度都让人觉得美丽啊!
还有丹辰子和玄天宗立在两个山顶,背景是一轮皓月,美!
孤月死之前,脸上斑驳破碎的场景啊美轮美奂。。。
用以前语文课里的词语就是浪漫主义,如果晚拍十年,加入3d元素,肯定是一部大片。
而现在小时代啊新娘大作战整个3d完全不知道整来干什么。
而且貌似也只有字幕是立体的吧。。。
再有就是影片里的情感。
从来高手都是孤独的,他们站在高山之巅,脸上总是透着寂寥之色。
孤月和玄天宗是谈了一场千年之恋,他们爱了几百年,分开了几百年,想了几百年却总是错过,这么悲哀的设定,放在谁身上都是会觉得寂寞的。
而玄天宗的朋友丹辰子误入魔道,玄天宗亲手杀了他,手刃挚友的悲伤,也不是平凡人能够承受的住的。
而一切结束后,他又要离开峨眉,一个人重建昆仑山,孤独似乎伴随着他一生。
丹辰子也是孤独的人,他憎恶魔道,但是内心又有着善良不忍的一面,所以他才会中了赤尸的伎俩,入了魔,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
赤尸是全影片我最不喜欢的人物,她坏的太彻底了,连一丝正面都找不到。
丹辰子因为和她长久陪伴而心底变软,对她起了怜悯之心,而她却利用别人的怜悯伤害别人,这种行径只能用卑鄙无耻来形容,所以小虫子什么的最好看见就踩死,免得日后成患。
看过了当今的仙侠片以后,回过头来看《蜀山传》,忽然觉得,这样的作品似乎更有仙侠的精髓。
开头部分,孤月道尽了昆仑的传统,是日月定阴阳,昆仑是一日一月,所以一直是一师一徒。
孤月的师父已故去多年,而她始终念念不忘,修为无法突破,是因为没有勘破情关。
孤月说不能叫玄天宗步她后尘,其实就是说天宗也是深爱自己的师父孤月,孤月为了弟子可以在修仙的道路上更进一步,逐他下山。
临别之语,分明是对未来有了预感,孤月的修为有了破绽,才会在血魔入侵时身死,其实这死大概亦是孤月所求吧,思不可及,不可复得,至死方休。
如孤月所愿,天宗虽也重情,但并不偏执,虽然为遇见师父的转世李英奇而心澜波动,却更将峨嵋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上。
丹辰子身为峨嵋大师兄,一向克制隐忍,而正是他自我约束的性格,反而让赤尸找到了攻略的缝隙,丹辰子时刻不忘首席弟子的职责,尽职尽责,却压抑着自己的个性,终于在遇到貌似弱小的赤尸时,起了怜爱之心,终究为她蛊惑入魔,可叹可哀。
段雷则是一个善于权衡的人,守卫蜀山义不容辞,当大势已去时也可以转身离开,在师门有难时亦挺身而出。
与之对应,凡间的女将军程乐天也是理智重于情感的人,作为军人,她崇拜强者,为达求师目的,不惜长跪不起。
这样相似的两个人,注定相互吸引,短暂交汇,注定分离。
虽然正邪不两立的故事已经俗套了,徐老怪的蜀山还是有一种磊落的气质,从不会你侬我侬爱得死去活来。
所谓探寻人间永恒的道理,以长生换得能力的提升和灵魂的觉悟,修仙之人其实并不比凡人高明许多,更有无数的爱恨嗔痴,然而终究有些道义,值得人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路漫漫,求索不止。
我很小的时候,总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
我居住在大平原上的一座小村庄,西方的地平线又直又长,有一排杨树像布匹的毛边。
傍晚时分,夕阳轮廓鲜明,无比巨大,我走过去就可以触摸到,但我只是呆呆地看着,心里空荡荡的,一种神秘的力量掠过,让我平静,并且空虚。
很多年以后,我知道,每一座山的那边都有另一座山,山没有了的时候,就是永恒。
所以我了解声光炫丽的《蜀山传》蕴含的痛苦味道。
那些修道之人,虽然可以掌握了天地的力量,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内心,二百年过去了,玄天宗仍然无法忘记孤月,就像二百年前,孤月无法忘记她爱的人。
以前我常常去想像那个世界,当人勘破了宇宙的奥秘之后,当人可以不死,会有怎样的未来,可是我又知道,生命有终结,人会死,草木会死,山川河流大地会死,天文学家甚至算出了我们这个星系的生命长度,几十亿上百亿年,但仍然会死,那永恒是什么。
徐克说:“当一个人得到永恒,得到长生,但敌人会死,朋友会死,爱人会死,而得到长生的人,又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呢?
开心还是不开心?
”幽泉血魔死了,朋友丹辰子死了,孤月化身的李英奇也死了,消失了在这个世界上的形迹,默默注视着夕阳的玄天宗是怎样的心情呢?
是不是像雷吉娜最初一眼看到的福斯卡,“静静躺在旅馆花园的拆叠椅上,睁着双眼,不说话也不移动,下雨了也不躲避,简直像个死人。
”西蒙娜·德·波伏娃1946年写《人总是要死的》时的心情,和制作《蜀山传》的徐老怪该是一样吧。
福斯卡已经活了六百多年,他生长于意大利城邦制时代,为实现雄心大志,喝下了从老乞丐那里得到的埃及长生药水,他成为统治者,让自己的城市存活,繁荣,强大,然而,同时代的人,朋友,妻子,儿子,孙子……一一离他而去了,他没有了牵挂,没有了义务,没有了爱情,在一群要死的人中,他自由自在,昂然独立,成了自己的主人。
前面有无尽悠长的岁月,福斯卡经历了神圣罗马帝国,发现美洲新大陆,经历了漫游世界的探险旅程和法国大革命,孤独地游荡,偶尔从爱情中得到片刻滋润,但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福斯卡告诉雷蒙娜:“我活着,但是没有生命,我永远不会死,但是没有未来,这是一种天罚。
”他走了,走得非常快,仿佛天涯深处,有什么东西在等他。
也许他会遇见玄天宗,他们是一样的人,看着自己的所爱逝去但无能为力,也无法忘记。
但福斯卡说,即使这样,我也不知疲倦地奋斗过,将会死去的人,因为生命不能重现,才有了特殊的味道,希望,理想,爱,恨,微笑和眼泪都是惟一的。
玄天宗最后又让孤月化身的李英奇复活了,他知道了重生的力量,也开始了解了永恒。
很小的时候,我曾想向地平线那边的夕阳走过去,看看能找到什么。
幽泉血魔呼啸着掠过昆仑山的时候,玄天宗看到孤月大师静立在山崖之上,那是他爱的女人,如月亮冰辉雕出的面孔瓷器般碎裂了,第一块缓缓地落下,像舞蹈的花瓣,无论未来的岁月延长多久,玄天宗也不会忘记。
这一刻就是永恒。
孤月的月金轮。
当孤月伫立在昆仑之巅,月精轮环在她身边,背影中群山默然,那份孤傲,那份执着,那份似水柔情,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一枚倾国倾城的女子。
在三元宫前,玄天宗想要洗净自己的前身再造元神时,他缓缓走过,身后扬起长长的尘土,千言万语,欲言又止,都让他们随风而去吧。
大敌当前,或许将儿女情长留在三元宫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太过执着,只会使自己不断地心伤。
玄天宗和丹辰子对立在山之巅准备携手共进退时。
皓月当空,百年的兄弟情谊,却只是淡淡几句,轻轻的表露出来,这份厚重,却让人无法释怀。
孤月和英奇在最后魂飞魄散的时候,娇嫩的面容却一片片碎去,如花瓣一般飘起来,她安然离去了,却留下天宗无奈而深情的凝望。
御剑飞行的世界里的仙人们,可以剑气长空,纵横万里,却仍然纠结于自己的内心。
经历过了一切之后,李英奇又被元神再造,自然不用再纠结于前世的情思。
但是失去了师父和朋友,经历了这浩荡天劫却又生还的天宗,在孤独的昆仑上对望月空回想这一切时,不知又该如何?
他是否也会选择飞升进入天界?
抑或如孤月一样,再等两百年,然后对着自己的徒弟说,“又一个两百年,我还是无法忘记孤月师父......”? 呵呵,浩然天地,正气长存,可我看,除了正气,这荡气回肠的情谊也是永恒的。
ps:嘿嘿,看完这部电影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
一是不要搞师生恋,二是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嘿嘿嘿。
内核还是比较感人的,而且各路主演颜值在线,脸部特写都很好看哈哈哈,但是感觉主角这边为啥只有各派掌门比较叼,没有长老啥的,隔了2000年诶居然没有长老,只有大师兄、大师姐,而且反派一共俩,人物比较单薄且没有任何背景交代啥的~要是再加点正派和反派之间的恩怨情仇,交代的再清晰一点,会更有效果;但是有一说一特效确实不错,隔了这么多年居然都没有超过蜀山传的仙侠片,遗憾~
这部影片绝对是正宗国产奇幻武侠片,与其他武侠片相比尤其显得超凡脱俗。
片中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动作场面都显得精灵舞动,当空飞行,飘洒自然。
虽有大量电脑特技处理但仍然掩盖不了那种属于中国的原汁原味的武侠奇幻思想,但仍然掩盖不了那种属于中国的原汁原味的武侠奇幻思想,其间场面宏大却不矫情做作,色彩鲜艳五光十色却不花哨俗气,虽有大量虚幻景象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实属难得。
不行了,被我渲染得好过头了,不过就是喜欢。
她的古装戏 美轮美奂
弄潮儿徐克鬼才的又一见证,在2001年的东方仙侠武林中孤芳自赏,同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一部类似的魔幻战争作品横空出世——《魔戒》,开启了特效和故事的恢宏时代,两者分别代表了国产和国际的巅峰。我更感兴趣的是“同年”,中国导演创作意识曾和世界级如此接近。《蜀山传》时至今日,仍是中国魔幻战争片的一枝独秀,世界观新颖宏大,徐克不只满足于传统仙魔体系,还加入了宇宙力量、光速等科学杀,器法格斗流光溢彩,某些画面颇具游戏中英雄打怪的雏形,故事推动大部分靠罗曼蒂克的软逻辑,但情节又不落俗套,观影体验新奇畅快。造型方面,妖魔有一种邪恶的酷,张柏芝美萌美萌的,古天乐帅呆帅呆的,章子怡的角色没有存在感,气质也不搭,不知为何被安排,还有郑伊健,看他一百秒可能只有一秒是帅的,我实在想吐槽他面瘫式演戏,不只是这部片了
徐克多年以来最华丽的作品,几乎是零叙事,神仙打架,想象力是有,但毫无节制地采用各种摄制技巧和电脑特技,将各种匪夷所思的奇技淫巧搬上银幕。多少有些耽溺在自己创造的瑰丽奇想中而不能自拔。使用颜色来反映人物性格,孤月大师的橄榄绿、李英奇的白、丹辰子的红都极为鲜明浓烈。
蜀山奇侠需要更好的编剧 更好的导演 更强大的后期 唯一不缺的就是明星
哪个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修仙武侠,徐老怪做到了!柏芝和郑伊健太有CP感了,所有美好的镜头都给了他俩 特效卡司都超级棒!较第一部的剧本更简洁清晰了 呼吁拍修仙的可以参考一下这部的特效和意境!!
看了25分钟,实在看不下去,大家都说这是中国特效的顶流,可是拍这种远离“人”的又玄乎其神的神魔大战有什么用呢,没法走心一切都是浮云,徐克咋就对这样的事情有独钟呢,同一题材居然硬是要拍二遍。
又重看一遍,其实我真的有蜀山情结.
徐老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绝对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斥资一亿请来星战特效小组打造新型中国传统仙侠巨制,试问当年也没几个大导有这份胆识和气魄。可也正因太重技术,反而削弱了人物、叙事、逻辑等一系列层面的问题,导致整部影片头重脚轻、语焉不详、节奏混乱。厚重仙侠文本编排浓缩为一部本就相当考验编剧的功力,新蜀山在剧作层面的捉襟见肘和叙事上的操之过急未能详尽而完整地构造出仙侠世界观。PS. 颜值巅峰期的张柏芝真•清丽无双,真美女是无惧鸡腿头的!
特效太牛逼,中国电影的视觉效果唯徐克才能超越徐克。故事在同款电影里,竟也不显得太幼稚。
嗯,这片子还行,虽然故事记的不清了,但是感觉还是不错的~ 徐克的经典。
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发现是单纯的不好看,还有名字能不能别变来变去,一会儿幽冥老怪,一会儿血魔,我还以为是两个角色;其实我很不喜欢这部电影的特效,尤其小时候看还以为古天乐的那个角色有多重人格,好恐怖;要么把剧情多拍几部,要么大量删去无用情节,多加一些剧情衔接人物介绍。
拉高分!复习完才发现,老爷真是从来不怕用奇型怪状的演员,大概调教才是兴趣所在。感觉看片眼观也被微妙地调教了,从此漫威粉转路。【丹辰子→玄天宗这箭头粗的
这气质!这神韵!这特效!这剧本……
大概因为片荒大国庆长假疯狂补烂片我是第一人吧…
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武打设计都是很出色的,但故事性不强。
我绝对看过....可实在是想不起来这片到底讲了啥了..
卧槽,这要是强行深入解读,绝对能解析出一个艺术片价值来。浓浓的港片风,台词和人物都好像我小时候租的vcd风格,叙事像《罗曼蒂克消亡史》《美国往事》,讲了一个时代精神风貌。被低估的电影,二十年前观众接受度没有跟上徐克的创造力。
痴人说梦,比老版差远了
尼玛。。。如此烂的特效,,,,
非常不错,特效兵器法器创意十足,画面不能跟现在比,但整体美感还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