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末考试周作死看的,看完觉得跟考完一门试一样,想看懂实在有点费脑子,而且很致郁。
其实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我们阿塔潘看的。
因为片子还入围了柏林电影节,所以期待值还挺高的,但是又听说这片子有点晦涩难懂,比较压抑,还有点小吓人,就一直拖着不敢看,直到今天。
一刷的我就讲几个我看懂了,也印象深刻的点。
第一个就是色调,正如电影名字,Blue,除了不少灰暗的镜头,出现最多的色彩就是蓝色,主人公Tam和恋人Phum在水下看到的蓝色天空,二人一起在阳台上仰望的蓝色天空,淡淡的。
忧伤也淡淡的,却弥漫着,将人包裹,让人无处可逃。
还有主人公恋人的那件蓝色牛仔外套,两人第一次骑摩托去垃圾场后,男主就一直穿着,直到最后。
这件外套似乎别有深意,也许对于男主而言,它就是Phum,是自己期望里能带给自己宽慰,陪伴自己,拯救自己的人。
第二点是关于男主的恋人Phum的虚实。
我个人的理解是Phum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只有两处是真实的,第一处二人第一次废宅约会,第二处男友是带男主回到自己住处,其他部分,包括遇见哥哥尸体,处理Tam房间狗狗的血,都是Tam的幻想,因为他发现男友并非如自己期待的那样,他也自顾不暇,所以他幻想出了这样理解并且能帮助他的男友。
第三点,男主的确杀害了自己的家人,垃圾场也并不存在,是他幻想出来的,一个或许会成为自己的地方的土地。
男主在狭小闷热的房间醒来,落泪,那时已经从幻想里脱离。
离开时他是一个人骑的摩托车。
回到家中面对穿着迷彩的父亲尸体——正是自己在垃圾场杀掉的“坏人”,还有客厅里母亲和哥哥的尸体,这是现实。
男主闭上母亲的眼睛,起身离开时,眼神由先前的悲痛难过、犹豫挣扎变得坚定,就像做了个重大决定,然后他来到河边,和幻想的恋人一起,再次进入水里,应该是自杀。
第四点,让我来心疼我们gun 宝一下...... Gun以前老接这种,由于缺失家庭爱,导致心理扭曲的失足美少年角色,那几年才多大啊,要是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怎么办.....
很多基友说看不懂《The blue hour》这部电影,于是我抱着一战的心情看了本片,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晦涩难懂。
我只看了一遍,感觉是看懂了大部分剧情,随便说两句,纯属个人理解,不喜你可以咬我呀!
这是B站视频版解读,可能更加直观: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y1a7zr先提一句,本片获邀参加了金熊奖的角逐,已经足以说明影片质量。
我看片子之前,看了一下电影介绍,了解到了男主Tam有精神上的问题,类似思觉失调,分不清现实与幻觉,这是理解剧情的基础。
所以要看懂,主要就是捋顺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现实。
先说Tam。
Tam应该是个内向敏感的同性恋少年,有一些坏毛病,比如乱借钱和偷东西。
他说过他偷家里佛像一是缺钱,二是为了报复爸爸和家人对他的不信任。
至于是他先偷东西,还是家人先排挤,个人理解是排挤在前。
妈妈曾说“你知道你爸爸不喜欢。
(指和男生交往)”这说明Tam以前有过这样的事,被爸爸教训过。
爸爸和哥哥对他的嫌弃和排挤很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不至于断绝关系,只能严加管教。
怎么个严加管教法?
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卡紧零花钱。
这导致了Tam为了钱偷家里东西和找同学借,又因为还不出钱被打得浑身是伤(背上腰上大面积伤痕也很有可能是爸爸打的)以及被家里更加不信任,而他也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个报复的借口,如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以至于到了爸爸要把他的房间另作他用,把他赶到屋顶去住的程度(重点)。
最后饱受身体和心里折磨的Tam出现了精神问题,严重到需要吃药的地步(妈妈给他递药)。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Tam可恨吗?
借钱不还、偷佛像、乃至偷枪杀人,确实可恨。
然而他更是个可怜的人,因为把他逼上毁灭道路的最初的原因,很可能只是因为他喜欢男生。
其次说说小攻Phum。
我看有人一直在讨论Phum和Tam其中一个是鬼,或者根本全是脑洞,但是我要说Phum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但是在更多的时候,他又不真的存在。
电影从Tam和Phum在废屋约炮开始,两个少年激情以后坐着聊天,Phum给Tam讲了水鬼和教他在水里看世界的方法。
这个情节是真实存在的,Phum这个人从这里开始烙印在了Tam脑海中。
然后Phum这个形象就被Tam赋予了自我救赎的意义,在他孤独、无助、绝望的时候,他意识里就会创造出一个神秘吸引、和自己心意相通、能解决任何问题、给他支持与鼓励的Phum,而和Phum一起生活是Tam用来拯救自己的唯一理由。
个人理解,Phum真实存在的情节只有2处,然而现实中的Phum却并不是那么完美。
第一处就是他们废屋约炮,一起潜水。
但是到这里,第一次还没完,穿插了大段倒叙和幻想之后,出现了Tam泳池溺水,被Phum救上岸,人工呼吸的情节。
直到这里,真实的Phum第一次出场算是完结。
第二处是Tam偷枪以后找Phum帮忙变卖,Phum拿着卖枪的钱还清了自己的欠债,然后带Tam回到自己的小房间一起睡觉,再次穿插大段幻觉后Tam醒来,Phum发现他在发烧,Tam请求Phum帮他擦身体,Phum拒绝。
Tam绝望下骑车离开。
可以看出来,Phum远没有Tam幻想中那么喜欢他,而这也是导致Tam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我非常希望还有一处是真实的。
那就是两个少年坐在天台上,Phum枕在Tam大腿上,两颗孤独的心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靠近。
“当父母不愿意接受你是同性恋时,人们通常会告诉你要忍忍,要行善,然后赚钱来反哺父母。
为了让他们知道,你也可以成为他们的骄傲。
所以如果我既是同性恋,又不能成大器,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是个混球了?
这样……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
这段话可以说是整部影片的核心,然而只能存在于Tam的幻想之中,借由他创造出来的完美的Phum之口,缓缓地、无奈地、不甘却又无力反抗地说出对人生和世界不公的控诉。
再说一下影片里幻想和现实中的影射。
首先就是垃圾场和被人占去的土地,这很明显是Tam对自己房间被占用所产生的幻想。
Tam在幻想中把占据土地的叫做坏人,可以看出他对家人的恨已经很深了。
而第一次去垃圾场发生的事就是他弑亲的全过程。
首先Tam听见了几声枪响,这是他枪杀妈妈和哥哥。
幻觉中他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具躺着的腐尸,这是妈妈,逃跑过程中旁边河里有一具趴着的尸体,这是哥哥,从后面两具尸体的姿势可以判断。
然后被军装男人追杀,Tam用铁棍打死了他。
军装男人是爸爸,这一点基本没有疑问。
弑亲可以说是突发事件,为了逃避罪恶感,Tam除了将占据自己领土的家人幻想成坏人以外,还幻想出Phum带他雇凶杀人的桥段,事实上这也是不存在的。
从雇的人就是Phum的债主形象,许下的报酬都是他偷过的东西(睡前还问了卖枪剩的钱),最后Tam看见尸体的淡定,以及两人尸体头部被垫子遮住的细节可以捕捉到一些蜘丝马迹。
好了,最后捋一下剧情。
故事现实剧情其实很简单,备受欺凌精神出问题的Tam约了同样生活不如意但是帅气的Phum,并爱上了他。
Tam为了报复爸爸把自己房间另作他用,决定偷他的枪,卖钱后和Phum一起生活。
偷枪时被妈妈和哥哥撞破,于是Tam开枪打死了他们俩,然后用铁棍打死了追来的爸爸。
最后Tam拿着枪去找Phum。
Phum卖枪还了自己外债以后,却对Tam冷淡下来。
Tam发现现实中的Phum并不是自己幻想中那么爱自己,于是在弑亲和对爱绝望的压力下,他选择用Phum教的方式,在水塘中看着蓝色天空,离开这个世界。
据称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不免让人更加唏嘘扼腕。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一忘无忌(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061025/我说我看懂了,是因为我可以自洽整个电影的逻辑,也许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提供的只一个个人见解我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整部电影言归正传,我认为整部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其实是一个人的两个人格。
人格一是懦弱,可怜的。
人格二是叛逆大胆的。
野外那个闹鬼的别墅和游泳池其实不存在在现实中,而其实就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曾经美好华丽,而今成为了破败的废墟。
两个人格在此相会,相互交替着对身体的主导权,当然因为电影是从懦弱人格的主视角出发的,所以我们更多看到的懦弱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但是从侧面我们也发现另一个人格在现实中也做了很多事,比如结交了不良人士。
其实主人公还有第三个人格,就是杀戮人格,在影片最后出现的,和两个主人公交谈看不清脸的那个,最后是这个杀戮人格主导身体杀了主人公母亲和哥哥,当然父亲是懦弱人格杀的,是来自懦弱人格最激烈的一次反击,差点导致懦弱人格的崩溃。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主人公曾经出现过很多人格,不过最后没有完全成型,或者出现后又消失了,变成游泳池上的烙印。
懦弱人格其实也差点消失,就是在游泳池溺水那段,后开被二号人格给救回来了,而传说中死在游泳池的小孩,隐喻的其实是主人公曾经善良美好的正常人格--死了很久都没人发现。
这就是悲剧所在,主人公在现实中就是没有人关心的被人歧视的可怜虫。
电影中其实给了很多暗示,比如两个一模一样的耳钉,比如从男二身上转移到男一身上的蓝色衬衣。
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男二等等。
为什么两个人格会相爱,因为主人公太缺乏爱了,我能深深理解,也学只有自己爱自己,才是最安全的。
这就能理解一开始为什么一号人格不愿意亲嘴,只愿意拥抱,甚至两个人格只能靠相互打灰机来宣泄情绪。
这已经是很明确的暗示了,这其实就是双重的自慰,生理和感情上的。
另一个场景垃圾场,暗示的就是主人公内心的阴暗面或者说是欲望。
这里是二号人格的出身地,二号人格的大胆叛逆就是来源于内心的欲望,本来欲望无所谓好坏,但是有一天这里被污染破坏了,变成了肮脏的垃圾场。
导演的泰式剪辑让关注很难分清现实和虚幻,其实这就是人格分裂者的世界,也算让观众身临其境了一下。
两个人格沉入水中,可以看做是人格的交融或者说同化或者说一同消失,谁知道这两个人格消失后,会不会诞生新人格,或者主人公就此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呢。
当然,也许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过一个男二号,只不过他并没有爱过主人公,只不过是一个无情的炮友,所以主人公才会在内心生出一个爱他的幻想男二。
这也是为了解释为什么男二的态度忽冷忽热,还有主人公妈妈看到那个朋友。
最后,再做一点补充,死在游泳池里的主人公哥哥代表主人公已经对哥哥死心了,心里死了,现实中也死了,无所谓去深究谁先谁后了,就和主人公老爸一样。
至于母亲,不愿瞑目的双眼可能是主人公唯一放下的一点亲情了。
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恐怖电影,整个剧从开头到结尾全是隐喻,从游泳池到垃圾场到都是隐喻,构思真的绝赞看的时候时间上完全没有割裂感,完全理解隐喻后能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伏笔埋的也是恰到好处,有明显的也有特别细腻的一些镜头的取舍和和特定的视角,在明白剧情后再思考就能明白是导演给的小小提示. 色调特别特别暗基本上没有明亮的镜头,抛开剧情来看每个场景都是压抑的,特别是只有集中顶光的家,虽然是黄光却意外给人阴森难受的感觉. 有一个gun从墙上爬下来的镜头,墙壁上稀疏的花,灰蓝色的天空,病态的年轻人真是直击人心的美丽. 最后的一幕是gun和oab在河边沉到水里从水里望向天空.没看明白的时候觉得是他们杀了所有侵占者可以有明亮的未来了,后来才想明白原来是gun一个人自杀的场景.自杀在我这里是最高级的浪漫更何况自毁的方式也充满了揭开隐喻的宿命感.实在是恢弘又美丽的浪漫手法. 虽然是文艺恐怖片但基本没有jump scare纯粹靠气氛和演员的表演张力来呈现.也让整体更加高级.总之不论是从文艺片还是恐怖片的角度来说都算得上很优秀的作品了.
这个片子是闺密发给我的 我看的泰国片很少 主要是校园小清新的电影居多 片子发过来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是恐怖基调的电影 电影开头 没有任何打光 tam趴在脏乱的操场上 眼中悲伤绝望 自然光下的操场带着压抑 当tam收拾好自己走在墙头 大朵大朵的云与蓝天 我以为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 tam会遇见Mr.right 然后温馨而浪漫的结束 后来在泳池鬼宅 那个泳池壁上的如同人影的青苔印迹我突然有意识的发现这可能不是校园小清新电影 看了好几个影评 关于这个青苔印迹 我个人感觉这个青苔印迹是tam的内心恐惧 包括后来他下去扒下青苔都是对内心的恐惧 而青苔印迹是三个 貌似是 我觉得是代表家庭 父母和哥哥 tam在外受到欺负 而在家中又得不到爱 以至于最后的弑亲 这点等下还会提 至于phum 很多人都在讨论谁是鬼这个问题 而我认为整个电影没有鬼 或者说最大的鬼住在tam的心里 我觉得phum是tam梦中 或者幻想中的恋人 他渴望爱 渴望被认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头两次phum的出现都在tam醒来之前 而且第一次见面时 镜头向后拉长phum被隐藏在柱子后面 镜头中只有tam一个人 都预示着phum很可能是他幻想或者梦中的人 而且在phum送他回家的时候 与母亲的对话 母亲大约是这个家还比较疼爱他的人 他希望得到母亲 得到家的认同与包容 然而那只是一个冗长温暖的梦 至于后来 tam开始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phum被带进现实 无论怎样 都在陪伴 p带t去垃圾场 想要争夺土地 这都是t对于现实中所没有的渴望 他渴望被爱 渴望得到认可包容 所以有了那个垃圾场 成为自己的一方净土的想法 而最后说到的弑亲 我认为父母真的死了 而t是真正的凶手 那时候的t已经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比如在垃圾场持枪追杀他的 正是父亲 穿着军装 与在最后t回到家中躺在地上的那个人是一个人 这时印证了t杀了人 而买凶杀人也是内心的逃避 并且吧父亲化为了抢夺他的净土的人 包括父亲在垃圾场追逐他的那场戏都是映射了 家庭对他的不包容 不包容他的爱情 扼杀他的爱情 其实后来在浴室发现哥哥的尸体 而后t与p去收尸 到最后那个噩梦一般的惊醒 其实这个地方有一点我觉得有些多余 就是那个突然出现的鬼遮眼 其实这里我觉得导演想要交代的是t对p的依赖 与和他的梦境快要醒来 然而这个鬼遮眼有点多余 反而画蛇添足了 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弑亲的真相 与p是虚幻的真相 这里导演用了一个梦中梦的手法 而t与p同时流下眼泪也是 也预示着t的梦醒了 之前分不清虚幻与现实 直到最后一个梦醒来 t回到家中 合上母亲的双眼 也是t对于这场荒唐的释然与对弑亲的清醒知晓 相对于此时 t的内心已经平静 在最后 t在河边对p说 躲进水里 你愿意和我一起吗 p说好 这里我觉得 是t对于良心道德的谴责与整个心境的释然 所以选择与幻想中的爱人一起离开 (如果结局是t自杀的话)整个影片在t醒来在操场上时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阴郁 暗沉 用鬼怪引出心魔 而同时是对同性恋者的一种同情 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 甚是是家人都不能容忍 类爱中有一句话是 麦丁问安子晏 “安子晏,你说我们能等到这个世界不再排挤我们爱情的那一天吗?
” 所以这是不公的 爱情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 而爱的那个人 恰巧性别相同
真的很好看。
每个人对剧情的解析都不一样,这部电影最令人着迷之处就在于它的真相的确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你可以理解为Tam精神分裂发作杀死了家人无法接受事实,潜意识杜撰出了Phum这个角色,也可以理解为Tam最终终于正式了自己潜意识里罪恶的想法,但是他没有伤害家人(虽然他哥跟他爸真是该死。
),也可以认为Phum只是Tam约过的一个炮友,而其余时间都是Tam幻想出来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Phum不仅真实存在而且一直都在他的身边,因为两个命运相同的少年陷入恋情后对彼此能够互相依存抱团取暖的渴望,开启了Tam内心的罪恶之门,以至于不惜杀害了从未给过自己一丝关爱的父亲及哥哥,以及对他还算可以的母亲……有人说最终结局是犯下大罪的Tam带着自己幻想的恋人一起沉入水底,离开这个世界,也有人说他并没有自杀,只是将自己浸在水中,结束最后一段幻想——结束幻想自己拥有Phum这个恋人的梦、结束自己杀死了家人这个可怕的梦,认清自己、正视人生……从未见过哪部电影会有如此多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相信Phum真实存在,我相信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激情是事实,但我不觉得事后游泳那段是真的发生的,应该从那刻起,Tam便进入了自己幻想的世界。
还有一处是真的发生的,那就是Phum用Tam偷父亲的枪换来的钱付清了房租,让他也跟自己还有室友三个人睡在一间屋子里。
我相信只有这两段是真实的。
而且真实的Phum也是爱Tam的。
因为寄人篱下,怕吵醒室友得罪人,他不得不拒绝给Tam擦身子。
但他关心Tam有没有发烧,问Tam有没有吃药,这都说明他已经知道Tam有精神疾病,说明这个片段是真实的,不是Tam的臆想。
虽然他没帮Tam擦身子,但是他怜惜地抚摸他身上的伤口,不难看出真实的Phum也是很爱Tam的,虽然没有Tam幻想中那么深刻强烈。
我相信最终结尾那一幕Tam回到家里,躺着他父母哥哥的尸体那段是真实的,我相信他的确犯下了弑亲的错误,但我并不觉得最后一幕他是带着自己幻想的情人一起自杀。
我觉得他只是想用这个方法让自己彻底清醒,彻底去正视自己,然后,接受法律的惩罚,为自己赎罪(他的确有罪,但是并不代表他的家人无罪。
)也许等待他的惩罚是结束生命,也可能永远失去自由,但他已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一切。
他在人格分裂的时刻幻想出的Phum为他开启了罪恶之门,可最终还是在最后一刻救赎了他的灵魂。
如果Tam没有精神分裂症,如果Tam能够挣脱家庭和外界阴暗的枷锁,与Phum一起抱团取暖,互相扶持,互相给予对方力量,或许一切都会是不一样的结局,真实的Phum未尝不会变成他心中所渴望幻想的那样爱他,因为只要心中的爱一直在,时间会让两颗孤独的心更加温暖。
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坎坷,多么艰难险阻,只要最爱的人在身边,都是幸福的。
然而一切都只能是如果,这也是令人唏嘘和遗憾所在。
跨年夜看这个,我真的到现在不敢去洗澡🥲后半段那个废弃的房子里发现死去的哥哥开始,就给朋友打电话,逼着她陪我一起看完,现在想想,其实不是很吓人,男主和男主男友还有家人的故事,男主因为家庭的压力,出现幻想,杀了全家,大致能想到这些,只是镜头转换,还有慢动作,还有表情的真的很吓人!!
电影中有几个点很喜欢,一个是和母亲的关系,明显是爱母亲的,也想要母亲的维护,比如明知道自己偷东西,而且也猜到母亲也会怀疑他,他还说出,为什么一出这种事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一是骗人爱找的借口,二来也是想让母亲维护,一个孩子的心理。
还有就是擦身体这个区别,也是希望被爱护的,喜欢的第二个点,是和男朋友见面,不喜欢接吻,喜欢拥抱,拥抱比情欲的吻,更让他安心,还有男朋友抽烟,他不喜欢他接吻,可能也是不喜欢烟味,后面的发现哥哥死了,然后抽烟,抽得很熟练,也是能表明有两个世界,一个真实一个幻想世界。
关于枪,也在猜想垃圾场追杀他的是幻想中的父亲,而父亲的死因也是他自卫而杀,但是也有很多看不懂,比如为什么狗在他房间里,没死,是不是也和他一开始到垃圾场听到的声音,而掀开的看到的死人有关,溺水死亡的小男孩隐喻男主吗?
为什么哥哥死是在废弃的房子里?
游泳池和房间的人型壁画有什么含义?
整个电影男主的表情一开始的学生懵懂,骗人的老练,对家人的失望,看到人被杀的恐惧,后期的淡定,到最后平静地自杀,都感觉演得很有层次!
最后表白一下滚宝👶🏻
tip:我说得迷迷糊糊,参考价值不大!
这部电影一度让我以为是恐怖片(对不起我胆子真的小>人<)。
原本我是没怎么看懂的,也不愿意琢磨。
在广大网友的帮助下我看了很多骗影评,才弄清了一些困惑。
无语的是看个电影竟然还要“做笔记”复习,太让人头大了。
结合了众多网友的推理,自己稍微梳理了一下情节:tam因为同性恋不被家人理解,父亲的强硬、母亲的软弱、哥哥的疏离还有校园暴力都是他走向溺亡的原因。
个人认为被打这一段是真的,但约phum那一段我还是不确定虚实。
首先phum见面说“我们没钱去开房,也不能去家里”让我觉得非常现实,但远景时phum被柱子遮住整个画面只能看到tam以及后面phum的温柔又不太现实。
phum教tam躲在水里实在太过浪漫,不现实。
除开这个场景,phum真实存在的时候应该就只有拿钱还债、挤一起睡觉、买凶杀人这几个场景,其他都是tam幻想出来的。
实际上的phum并不温柔并不浪漫,也没那么爱他。
tam与妈妈的第一段对话是真的,因为妈妈的不理解和哭泣都与tam陈述的现实一致。
妈妈让tam吃药也暗示了tam有精神疾病。
哥哥和妈妈质问tam有没有偷枪也是真的。
妈妈接受tam喜欢男人那段是tam幻想的。
真实情况可能是tam偷了枪,杀死了哥哥和母亲,打死了父亲和狗,独自处理了尸体。
但他无法接受现实,他幻想phum是个理想男友,理解他爱他,帮他处理了尸体;幻想父亲变成了神秘男人,杀死他完全是出于自卫。
tam对黑影的恐惧也暗示了他是凶手,最后phum消失,表示tam在梦境中终于挣扎出来,画面中他与黑影相靠,应该也暗示他是凶手。
清醒后的tam来到水边,又再一次和他幻想的理想男友一起沉入水里,这次应该是自杀。
震撼我的是事情起因或许只是因为tam是个同性恋而已,而最终却导致了tam精神疾病和弑亲、自杀的悲剧。
父母不爱他吗?
至少从母亲来看并不是如此。
如果能试着理解和沟通就好了,可是世界上大部分矛盾都是因为不能理解、无法沟通。
电影里有很多蓝色的天空和水的画面,蓝色是忧郁,而天空和海洋却是自由。
导演很厉害拍摄手法借鉴了经典影片《穆赫兰道》导演有着很大的世界观 这不仅仅是一部同志文艺惊悚片,于我而言更是一部严肃文艺艺术片。
影片中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社会暴力从一个人格分裂的人物上展开去讲述,以小见大,细腻又压抑。
导演很会运用色彩对比和镜头语言。
多出大量的空镜头、冷暖色调对比来表达梦境与现实。
印象深刻的就是男生回家躺在床上,镜头开始拍窗户投射在墙上的虚幻影子,代表男主开始进入梦,此时色调为暖,也表示梦境的美好。
男主开始有醒来兆头时,这时镜头则拍的是实实在在的随风飘动的窗帘,此时色调为冷色调,男主随着哥哥的敲门声又回到了冰冷的现实。
再来说一下gun和oab的演技 非常非常的舒服自然 仿佛是身边朋友一般 希望两人多多合作。
还有细节处有很多,有时间再写先写这么多。
一直听说小滚的演技很在线 看完以后的确被惊艳到了 了解小滚的人都知道他是多么可爱的男孩子 狗狗男友还是爱情来了2都感觉是按自己的性格演下来的 反而不会对演技有太多的想法 但这部片子里tam的无助孤单 不被理解 锁在自己的世界里 偏偏自己的世界并不是自己的保护壳 而是狭隘 压抑的空间 明明上一秒还对母亲委屈地说你知道的钱不是我拿的 下一秒就把枪拿出去卖 让人看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还有当他哭的时候 男友也流下眼泪 这样在心里藏着一个爱人的人是有多孤单才会如此 也展示了同志不被理解的孤单 蓝色仿佛就是孤单 蓝色时分就是孤单时分。
不是那些故事吓人 不是有鬼吓人 是孤单.
后半对我来说太恐怖了...
看了一些影评,总算觉得大概是看懂了这个片子。
看了解讀大概明白了…
其实我挺喜欢整体的电影风格的…但是这个故事其实是很恐怖的…让gun和oab来演真是过分了…
不恐怖,不好看,重点是看不懂,画面时常都是黑咕隆咚的!
整体无聊
主角美颜,泰式惊悚
请不要因为剧情神神叨叨就误以自己拍的是穆赫兰道。
为了看滚宝,一脸兴奋的点进去,一脸懵逼的看完了。
浪费生命两小时
#2658 4.//整部片子灰蒙蒙的,不过也很符合这蓝色时分。原来那个一直爱着男主的男孩,是臆想,杀害了家人,却是存在的。
比我想象的好
鬼校亡友最后一集的电影版。就是一精神分裂受,幻想出的攻,多年的压抑与欺凌杀了家人,自己很清楚却又无法面对,于是就幻想攻与他分担跟他一起雇凶杀人,包括鬼遮眼也是受自己分裂出来不想面对的,而攻既然是假的,最后跟攻躺水底看天空那里应该是受在自杀吧
我觉得可以用最新学到的一个词 水仙文来解读男男主角
三星给滚宝,演技没的说。但是电影吓我够呛。
我想打7分的~我感觉像意识流小说,由真实故事幻化出的臆想
抑郁体裁的电影,和《曼谷爱情故事》的画风有些类似。故事不算是个好故事,阿塔潘演技OK。
很多好的想法圆不上就成了困惑, 当然也要肯定想法本身的确有魅力。摄影是一大看点, 角度和机位都很文艺范, 只是叙事上现实与虚幻的交接并不自然, 而且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并不明显, 氛围太过依靠视觉上的营造。
★★★☆看了影评好像这电影挺有料的,我得抽空再看一遍。
即便是你俩演的我也觉得很鬼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