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青春的设定已经不新鲜了,但这部番的诚意可嘉,不会再走那些特别开挂人生赢家的老路,也没有所谓的7,8集卖肉福利传统。
男主角也很好地恪守原有的年龄视角,难得的温柔真诚,没有胡搞。
(可能全靠同行衬托吧)但男女主角的PTSD还在后面来了反转,留到下一季,制作组还是有想法的。
人物角色们都透露着一种真诚,勇于改变的态度,这也是制作组从职场和学校间找到的适合切入的共同点,构成了主角帮助大家的同时,也被大家所拯救的经典套路。
2016年的作品,画工方面不知道是不是经费的原因像00年代的,画崩的次数也太多了。
而且两个主要男性角色画得像也就算了,发型差别都拉不开。
还有三个发小设定角色中的两个人,一男一女眉毛一模一样就三道线,很难怀疑不是偷懒。
但值得鼓励的是分镜和场景设计相当用心,如晚上校门口解除误会的一场戏就用了超多个表现角度,且很适配剧情氛围走向的变化。
感到奇怪的是配乐,时不时跟对话同步出现的钢琴背景声,强行一句一声,不仅契合度让人容易出戏,还有一种小剧场或是脱口秀节目即时配乐的感觉。
ed结尾曲是我目前见过最多变的,而且都挺好听的。
真的好久都没有豆瓣评价了,但这部剧值得!!
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接下来有剧透)这剧最后的最后happy end,可喜可贺。
全剧很正能量,以高中单纯无知任性张扬内敛害羞等一切行为活动,对比28岁步入社会的险恶,大部分人在奇怪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行事,代入感很强。
主题是以1年后所有相关人记忆清零为前提展开的剧情的。
以27,28岁成年人的身份去思考1年时间里只有自己保留记忆的设定,是否应该与身边人有过多的交集。
必要性这个问题上也是全剧贯穿的,相当于已知没有结果的爱,你是否还会去选择爱。
很现实,也很实际,贴合当代社会人们对选择的纠结考虑。
什么是正确答案,没有正确答案,只不过走的路不一样。
那份单纯的初心,才是现在成年人所丢掉的东西。
韩国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都是虚幻。
27岁的新太是一个正直、看不惯职场性别歧视和老油条作风的社畜,在带领自己的前辈自杀后决心奋起反抗畸形的企业文化,毅然把辞呈甩到老板脸上。
但终身雇佣制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没有企业愿意正式接受他,所以只能沦为打零工的尼特。
路上偶遇Relife事务所的棕毛帅哥提供的APTX4869后变成了高三生,帅哥许诺给社畜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新太不负众望,持有研究生学习力一直陷入补考的loop,但27岁的成年人情商多高啊,站在山顶,游刃有余地处理人际关系,新太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感受到爱和青春的美好。
如果这是一个校园友情剧,变身后的故事有点《邻座的怪同学》的味道,打9分也不是问题,巴特,感受到青春和爱的美好,一年后还是要变身回社畜啊!
社会还是那么黑暗啊!
好的心态可以增强抗击打能力还是咋地!
爱能拯救世界吗?!
还不是回到以前依旧打零工的日子,每日一贫如洗,只是心态变得更平和了是吗?!
或者变身为每天待着家里看校园漫的宅男大叔?!
很好的题材,每个人都渴望返老还童,社畜看了以后感触应该会更深。
男主海崎新太虽然是十七岁的身体,但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27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事故老练,对周边事物有一股超过同龄人的洞察力,不停地调和周边的矛盾。
在职场上这么累地去调和矛盾还情有可原,但在高中校园里还是这样,只让我觉得男主很卑微。
不过我非常理解男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往的悲催生活经历影响——重考两次才考上大学,入职三个月就辞职,总是失败的生活让男主缺少骄傲的资本。
光鲜亮丽的外表只属于少数,更多的还是像男主那样默默无闻。
男主和周围的同学在说话处事上真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不看氛围说话的大神,还是笑的时候经常得罪人的日代,以及心生怨恨,于是去报复同学的玲奈。
这些角色的处事方式基本上是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像男主那样总是为他人着想,不过,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年轻的时候可以不停地试错,长大以后试错成本太高了。
故事中后期剧情有点套路,花了大量的笔墨在男主的同学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重生主题,囿于普通的校园青春恋爱剧。
我还是更想看男主的成长,而不是男主怎么去影响别人。
最后的结局很震撼,也终于明晰了主旨——活在当下。
最后,动画中关于活在当下的言论总让我想起朋也在樱花树下的抉择,且行且珍惜。
看完ReLife后我脑海里面第一个念头是这句话: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只是一直以来有听过这句话,但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
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是塞林格的《破碎故事之心》(塞林格是《麦田守望者》的作者)。
通读了一遍,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讲的是作者为周刊写一个温柔动人的言情故事,但不知道怎么开头写男女相遇的故事。
故事里都是作者描写的不可能发现在现实里面的事情,只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是男女主的信件交流,而这些信件同样是幻想,也从来没有寄出去过。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但贾斯汀•霍根施拉格永远不可能认识雪莉•莱斯特了。
她在56号街下了车,而他在31号街下车。
那天晚上,雪莉•莱斯特和霍华德•劳伦斯一起去看电影,她很爱他。
霍华德觉得雪莉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但仅此而已。
同晚,贾斯汀•霍根施拉格宅在家里,收听力士香皂播送的广播剧。
他整晚都在想雪莉,第二天接着想,之后的整个月都频繁地想起她。
突然,他被介绍给了多丽丝•希尔曼,这个女人已经开始担心自己要嫁不出去了。
但在贾斯汀•霍根施拉格了解到这点之前,多丽丝•希尔曼和其他事情让他把雪莉•莱斯特抛之脑后。
而雪莉•莱斯特,以及对她的念想,全都无影无踪了。
通读这篇小说之后,我才发现ReLife里面的结局实在是太美好了,更多的现实情况应该是像这篇短篇小说一样:一切都是幻想,一切都是想象,两个人不会有交集,也不会产生美好的恋情,再美好的恋情也会因为现实而被消磨,如同贾斯汀·霍根施拉格见到多丽丝·希尔曼之后,就不想想念雪莉·莱斯特了一样,而此前贾斯汀·霍根施拉格对于雪莉·莱斯特的喜欢,在另一个人——霍华德·劳伦斯眼里,仅仅只是觉得雪莉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罢了。
在这篇小说里,之所以作者想象不到两个人应该以怎么样的方式相遇,是因为两个人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就没有办法以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两个人相遇。
不在一个世界里,就没有办法相遇。
所以,boy meets girl,需要两个人都在一个世界里,需要boy主动出击的。
然而这作结尾的时候,男女主发现了各自的心意。
新太不知道千鹤是和他同样的成年人,以为只是女高中生,所以即使心存喜欢,也强迫自己按捺住这份喜欢;千鹤也是,只知道自己是成年人,不知道对面的新太是大人,以为他只是一个男高中生,这样的爱情是不可靠的,所以在烟花大会后,也没有说出自己的心意。
真是克制啊!
因为知道没有结局,所以新太选择不开始这一段恋爱。
在第13话里,千鹤和新太坐在椅子上闲聊。
千鹤:知道要分别才意识到喜欢,岂不是白费力气,如果担心以后的分别而放走此时此刻的幸福,或许真的不很值得啊!
新太:虽然有一天会分开,会忘却,但是我们是活在当下的,所以……
这里新太克制了自己的情感,本来想去抚摸千鹤的脸,又觉得太亲密了,收回手,改成摸头顶。
千鹤不这么想,千鹤一个理科生好学生思维,喜欢就去表达。
我发现了,完结篇里面是千鹤拉新太出去圣诞节约会。
在TV版的第2话也是千鹤主动加了新太的Line。
最后在ReLife完结篇中,新太和千鹤终于在一起了,在圣诞节的约会后,在雨后的天桥上,在《悠长假期》的bgm里,简直氛围拉满啊!
续篇是粉丝续作,为了不吃刀片而添加的结局,两个人在一起是第16话,紧接着因为ReLife计划时限到了而分开了,两个人都还失去了这段记忆。
最后在第17话,两个人终于相遇,boy meets girl,回忆起之前ReLife计划里面的点点滴滴,确认了对方就是之前的恋人,整个故事就停留在了这里。
一般来说,要让一个爱情故事显得动人和直击人心,那么就让这段故事停留在情最浓处,后面的内容都不要拍,给观众无限想象,后面爱情里面鸡毛蒜皮的庸常小事都不出现,这部番停留在两人相认时刻的处理挺好的。
这部番有两个主题:1. 喜欢的人就要去表达;2. 珍惜当下。
大神和狩生、新太和千鹤他们的能够在一起,都是有这样的道理在。
不得不说回来,ReLife的结局过于美好,现实里面出现的几率很小,这样的番,看完之后留存一份美好就好啦,就不要期待自己会遇见这样的事情了。
好少打10分,可能因为是在动画上是个门外汉的缘故。
和看电影不同,在看这部动画的时候我一直是以一种很放松的心情去看的。
看的时候想过很多问题,想分享一下:首先看的时候想,幼稚吗?
相信好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对于硬要揪出个立意的人来说,这动画当然幼稚,讲到后几集不过就是老套的友情矛盾加解决。
这种立意,这种老鸡汤,老得不行,幼稚的不行。
但是作为观众时候的我却不觉得这样,大概是自己被带入了的缘故,20几的人了,真的好少好少这样和朋友用真心相对过了,真的好想拥有像高中生一样美丽的心灵。
大学四年,社会交际这一切真的粉刷了太多,这部动画看的让人羡慕不已,唏嘘不已,至于立意,没有刻意想过。
毕竟想象着,这些其实只是日常罢了,何必一定要从中挑出个主要事件,主要立意呢。
其次是重返计划有什么意义。
我没想通过,,后来索性不想了,我只想着我也能重返罢了。
最后是些逻辑上的问题,没办法,职业病,得治。
不过我不想提,真开心,豆瓣上的第一部动画让我看的很有感触。
高中生们大概还不知道自己的幸福吧。
刚看完,或许我不该写长评的。
结尾有点像你的名字呢,互相对视的时候,就算没有记忆了,还是会有异样的感觉,就像二十年后看到初恋,先是觉得这人长相特别,移不开眼睛,而后几秒才想起,她是那个人。
结局给了HE,和可塑性记忆一样,都是一个从第二集就把注定结束的字眼写在脸上了,对于可塑性记忆一直听别人说BE,就没看完,反观这一个,是看到“你给我HE,我就给你点赞”这样的评论才看完的。
男主确实异于常人,实打实的成熟男性,长得也没话说,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
刚看到名字的时候,感觉很老套,没有新鲜感。
可是看了一集就停不下来了。
首先,剧情紧凑完整,完全没有虎头蛇尾或凑搭的成分。
其次,细节、心里描写特别到位,感情细腻。
看完后有很多感触,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会不会在很多节点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如果是那样的话,会不会我现在变成了另外一个我?
很期待剧情后续的发展,可动画只到13集,搜索了一下,原来是漫改,改自comico漫画平台上的漫画《ReLIFE重返17岁》幸好漫画出的快
当年近中年、诸事不顺的社畜有机会再一次回到人生最好的年纪,他会做什么来弥补自己的遗憾呢?
我本以为relife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但是它最终还是向着青春、爱情、狗粮这样俗套的方向发展,很多可以反思的空间被男女主暧昧的互动所倾轧。
很多人说在这部作品寻找到了共鸣,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假象。
事实上,男主并非是一个能引发大多数人的角色,相反他是一个典型的日式“亚撒西”角色。
仔细想想新太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有正义感、责任感,为人热情开朗,能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又有一颗细腻的心灵,能时刻注意到周围人的变化,挺身站出为他们解决烦恼。
他成为“neet”的原因,是因为黑心公司和无良上司。
即使成为“neet”,新太也没有完全堕落,而是通过打零工来试图养活自己。
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像海崎新太一般吗?
这样一个看似废材实则优秀的人,真的能引发我们大多数的共鸣吗?
至少我不能,因为我根本连男主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更遑论与之共鸣。
曾经的我也因为无法忍受工作中的一些人而选择了逃避,在家里蹲了许久,虽然现在选择出来上班,但其实也只是对生活的无奈妥协,内心的痛苦和迷茫一直存在。
我不会说看到这部番就得到了治愈,动漫或者说是影视作品的力量其实没有那么大,剧中重生的实验以及同学们的友好真的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我初看时确实不断会回忆起我读书的时候。
确实啊!
每天都和朋友相见,人和人的交往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好朋友啦!
虽然有对未来的担忧但想着还有时间就完全抛到脑后,痛痛快快玩耍去了。
可是人总要长大的,来到社会,明白了钱的重要和获取金钱的艰难,知道普通人的未来不努力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疲倦,也很无力,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兴起,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人,看到越来越多活的轻松又很精彩的人的生活,不免有些失落,完全普通,没有什么才能的我到底怎么样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我真的有希望和前途吗?
说了这么多,看了不少书,也做了不少尝试,但结果还是很悲观,没有,也许我的一生真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了。
但这样的人生我们就可以选择放弃吗?
先抛去责任这些社会加给我们身上的东西,光问问自己,放弃,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吗?
最近我总是看到躺平二字,大家多有贬义,可在我眼里的躺平从来不是什么放弃,什么躺下混日子,我只是觉得它的意思应该是承认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承认努力真的不一定会有回报,所以不要为了很明确的目的而努力,特别是钱和所谓的前途,未来。
当你放下这些的时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知道会有人说鸡汤来了,但你真的会放松很多,大家要明白的是成功真的是有限额的啊!
所以,珍惜当下吧,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日子。
既然我们这些普通人这辈子无望山顶的风景,那就好好看看山脚的风光,而不要因为一些愤怒或者不甘把生命用在爬山之上。
以上只是我这条咸鱼的想法而已,希望有志向的人看到也不必在意。
说到底,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大家都是各跑各的,各有各的际遇吧!
朱军加油^0^
无感
老实说,不是很好看。
二次元春晚是吧,集集正能量说教。玲奈真的惨,高三学生神经紧绷竞争意识比较强本来很正常,到了创作者这里就变成了必须猛灌鸡汤的心理问题,于是被编剧安排各种倒霉事,就为了让男女主愈人并自愈。还有体育太好导致被孤立(这本身已经够离谱了),为什么还要放弃体校去升学类学校,挂一半科然后继续被孤立,不更应该去体校结识体育一样优秀的人,就能相处得来了,这逻辑完全搞不懂……最萌杏,玲奈也可以,其他人很恶心。
是给高中生看的吗......
【纵使有一天会分开、会忘却,但是,我们是活在当下的】出乎意料的有意思,是怎么做到这样又严肃又搞笑还一点都不违和的啊“虽然烟花会消失,但回忆会留下”
“尽管烟花会消散,但回忆却不会消失。”
人老眼叼了
实在是无趣 看到中间 弃了 上次这么无趣的还是冰果
可以说就没有剧情,几句话就能讲完
良平君太有趣了啦,贤章这样的角色表现力也相当好。诶,没想到内田弟弟的大神也不错嘛,傻乎乎好可爱。ed做得一脸基漫风是怎么回事啦~
在沉重和欢脱之间平衡的很好,短暂日常的逝去。在即将步入盛夏的时候看很适合,原声集推荐。
每集片尾都是经典老歌。
青春只有一次,把握当下吧。
Q版的画风挺可爱的。这么一看真人版似乎也挺不错的样子
大学毕业狗,刚刚实习看这部动漫真的是五味陈杂,感动的不行。
成年人的生活真的好辛苦QAQ
我已经习惯不了这种正常二次元番剧的叙事节奏了,镜头运用的太平白了,对话也都太轻小说了,看得我又尬又昏昏欲睡我擦
没啥感觉
真有喇嘛好吗?
黑心企业和重生计划公司并行,已经是最奇怪的组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