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也是很表面那些东西,只是作为一名电视剧的脑残粉看到《痞子英雄》的纠葛和艰辛,说出这一路的不容易而已清晰记得电影版开机那天,陈意涵拿着一把冲锋枪向对面的一艘轮船一番扫射后,回头用一种娇横的语气对各路媒体记者说:“不要动喔,还有子弹诺."那时周渝民早早确定不出演电影了,而没想到的是这位三联会大小姐电视剧女主角在电影上映的时候,戏份全删了。。。
当然这是后话,我会在后面具体解释演员的问题《痞子英雄》出自导演蔡岳勋之手,他一直是台湾偶像剧之父。
给他这个称号是因为他拍的每部偶像剧都会创造一种新的偶像剧类型,成名作《流星花园》不知被多少而后的言情偶像剧效仿,接着《名扬四海》讲诉六名少年奋斗的故事,《战神》揭露了社会的暴力黑暗,并试图在残酷的青春下探究年轻人复杂的内心,《白色巨塔》由言承旭饰演医生来探讨医界的沉浮,内地的《心术》也从中找了不少灵感,之后就是伟大的《痞子英雄》摆脱过去警匪片的沉重模式,把看起来的黑暗,都隐藏在光明与灿烂之中。
周渝民的痞子形象和赵又廷的正义警察已经是经典了。
对于一名导演从电视到拍电影就好像姚明从CBA到NBA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且是一如此庞大的故事体系。
当黄渤看到《痞子英雄》的电影剧本时也是惊呼:开玩笑吧,这不是好莱坞才会拍的吗!
在现在的成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呈现的场面确实震撼,而要完成这样的场面最后的投资需要7500万,而这投资的钱就决定了后来演员的阵容,演员的调整也改变了剧情的走向。
演员一开始全部阵容全部回归,周渝民,赵又廷,陈意涵,张钧甯四人皆在,后来金钟奖赵又廷爆冷拿了仔仔的最佳男主角闹得流言纷纷,仔仔也无心应付,以档期为由婉拒出演。
同时即便导演亲自投资了4千万由于资金缺口,又从中影公司那边吸到了3000多万的资金,但中影的条件是必须有大陆演员担任主演,那么黄渤当时拿了金马影帝自然入选,中影推荐了关颖出演。
因为这两个变化,剧本从原来的电视剧续集改为前传,因此张钧甯鉴识官的戏份几乎全删,到了电影里我们可以知道蓝西英这儿角色只有一句台词。
就是吴英雄打电话的时候问了句:“请问你贵姓?
”对方回答:“姓蓝,蓝鉴识官。
”接着照顾到香港方面和新增的女特工角色找来了我的女神angelababy,上映之前AB早已火遍内地,加之与赵又廷的《第一次》上映在前,因此影片的宣传全在他两身上。
而原本饰演三联会大小姐陈琳的陈意涵因为片长的原因戏份遭导演全删。
据说但是蔡岳勋导演剪出来有三个多小时,不得不把做为支线的陈意涵的戏份全部删除。
当我三年后看到电影,“所有的真相都是胜利者说给你听的故事”剧情应该叫《吴英雄前传》熟悉的关于正义的台词,熟悉的南区分局,熟悉的海港城,熟悉的神经大条吴英雄,没想到用六七千万能仿好莱坞做出这种效果,枪战,车战,空战,142分钟内绝对惊喜不断。
至于有人说故事编的太假一直在那抓所谓的逻辑漏洞,我真想他妈问一句,你看《变形金刚》的时候会考虑大黄蜂变成汽车之后怎么都不会加汽油这样的二逼问题吗?
最后,还是那句,希望原来错过的演员能够回归,拍摄《痞子英雄》未完的故事
《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痞气对白引爆全场这部号称”英雄者的电影”《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让无数人看完之后,都甘愿成为赵又廷的脑残粉,而当黄渤操着一口青普(青岛普通话)痞里痞气地站在一群湾湾腔中间说了一句:”原来你是条子!
”时,你就知道黄渤亮了,他的举手投足抑扬顿挫,都是那么牵动着你爆笑的神经。
如果你刚刚看完,一定会对这些或雷人或经典的台词记忆犹新!
1.吴英雄的深情感慨:你永远不知道,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需要多大的勇气。
(网友评:当吴英雄违反规定,带着达夫单刀作战的时候,我真是内流满面)2.吴英雄(赵又廷)开始咆哮:世界不是想象的那样,恐惧时世间最强大的武器!
你是因为恐惧,所以你才愤怒;因为恐惧你才选择了逃避,让自己成为一个连是非都不分的人,你不知道,你永远不知道,要走在正确的路上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别再因为害怕,找理由一次次为自己开脱。
(网友评:完全同样的一句话,英雄说就引人思考,痞子说就让人笑爆)3.徐达夫(黄渤)对吴英雄(赵又廷)说:都是上班,只是工作不同而已,我好歹也是三联会一个三级干部,黑社会的上班族。
(网友评:没有烂电影,只有烂演员,身为黑社会的上班族,黄渤你成功做到了!
)4.徐达夫(黄渤)对吴英雄(赵又廷)还说:利益是一致的,钱包是分开的。
(网友评:黄渤的台词很搞笑配上他那口山东普通话,加上那张“欢迎来欺负我”的脸,绝对是不可复制的痞子。
)5.新闻播报说:全面通缉徐达夫(黄渤)三联会三级干部,身高1.65…徐达夫面露窘相,这不是我,真不是我,我身高1.72呀!
(网友评:黄渤实在为影片增加太多笑料了,虽然偶尔会有狗血的台词和偶像剧的情节出现 但好久没看电影看得这么欢乐了)6.情报局队长欧文斯(杜德伟)在扫射吴英雄前说:所有真相,都是胜利者送给你听的故事。
(网友评:虽然只是部电影,但这样的对白真实让我印象深刻,当我毕业论文标题最合适了)
看的是大陆阉割版看完影片以后,想起了那句话,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导演处心积虑的想模仿美国悬疑片里的那种大逆反剧情,但是功力明显不够,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赶时间,虽然用了两个小时,但是剧情还是顾此失彼,除了众多打斗、爆破场景以外,其他剧情真是漏洞百出,不忍直视。
把观众当低能儿是某些国产导演的通病,要改。
影片开头给人一种美国大片的感觉,那场面宏大的,尤其是那爆炸场景,但是还没过五分钟就原形毕露了。
影片有很多地方值得再推敲:1、三联会阿信偷堂口的钱去走私贩毒还赌债,被杀。
徐达夫一转身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动用堂口的钱去走私钻石赚钱,难道他不怕死?
而且他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些只是为了取悦别人的小三,这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
2、徐达夫喜欢的那个女人是堂主的情妇,愿意当别人小三无外乎几种情况,求财、求权、求色。
请问徐达夫满足哪一条可以让这个小三愿意跟着徐达夫亡命天涯?
最关键杜小晴最后拿着钻石走了以后就没有交代了,导演是不是太忙把这个人给忘记了?
3、范宁,这个人物出场的也非常莫名其妙,别人还在码头交易呢,她跑别人宾馆里面偷什么,没有交代。
被发现后为什么不直接逃走,非要杀个人后再跳窗逃走。
都杀了人了,就算情报局的人不来,走大门出去的话难道不怕被宾馆的摄像头拍到?
还有她和吴英雄的那些暧昧,刚准备开始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导演你是有多急啊,最后就交代了一句她被送到一个安全的地点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4、刘复南为什么被杀?
没有交代。
他的尸体被发现对整个剧情有什么影响?
没有交代。
他为什么自己把手机吞到肚子里?
没有交代。
被谁的钢笔杀死?
没有交代,虽然我们从后面的剧情隐约可以推测是情报局的李智永探员。
刘复南的出现就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谜团。
5、欧文斯队长前面那么凶狠狡诈,虽然是执行上级命令,但是也不需要出动特种部队对吴英雄杀人灭口吧?
这完完全全就是谋杀,如果他真的如后面突然逆转的那种充满正义感,又为什么非要置吴英雄于死地而后快呢?
后面的那个大逆转,拯救吴英雄,给人特别突兀的感觉!
他给吴英雄一支三年都没有用过的钢笔就能摆脱自己不是杀害刘复南的嫌疑了吗?
谁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用一支钢笔的?
况且欧队长是怎么知道吴英雄调查墨水的事情呢?
没有交代。
前面显得智勇无敌的欧队长竟然莫名其妙的一个人深入虎穴然后轻松被杀,导演真的这么赶时间吗?
6、李智永,明明是军火商在情报局的一个奸细,竟然要阻止欧队长动用SAD特种部队去杀人灭口,他有这个必要去装正义吗?
导演为了让观众惊的目瞪口呆也是蛮拼的。
7、吴英雄在港口救徐达夫的那一段给我印象太深刻了,不是剧情,而是那部白色的纳智捷,来回撞了无数个障碍物,被火箭筒搞了屁股,竟然连一块漆都没有掉,这算不算植入虚假广告?
8、假贾霸,为了引吴英雄上当也这么拼。
在他的机房里有必要放那么多煤气罐吗?
还有就算机房里面有其他出口,请问他是如何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逃出来的?
要知道吴英雄刚从出气口逃出来以后炸弹就爆炸了!
9、说到炸弹,不得不提一下,这个炸弹是按导演要求定制的吗?
威力为什么一会大一会小?
在军火商那里,炸弹爆炸以后把整栋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都炸掉了,但是在飞机上,连续爆炸两次仅仅炸出两个小洞,而且不影响飞行。
10、在飞机上,机长被杀以后,需要一个人驾驶飞机,马上就蹦出来一个所谓的退休工程师。
竟然可以凭借一本驾驶手册就能处理危机迫降成功,这剧情是不是太扯了点?
这几率就好像一个刚从驾校毕业的学员拿着驾驶手册轻松的赢了舒马赫一样,可能吗?
11、歹徒刚劫持飞机的时候,有个小胖就举手要求上厕所然后被杀,我知道这里肯定有故事。
果然,没过几分钟徐达夫也举手要上厕所,这次歹徒竟然没有开枪杀他,导演能出来解释一下吗?
12、军火商假贾霸在飞机上已经发现了吴英雄和徐达夫,并且关照手下别杀他们,请问原因是什么?
没有交代。
他杀李智永的时候还有手枪,为什么和吴英雄会面以后就只能徒手肉搏了,手枪呢?
而且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整个计划向吴英雄和盘托出后就被KO了?
他的命运明显是被导演给坑了。
13、徐达夫购买钻石,为什么箱子下面会藏有反物质炸弹?
没有交代。
如果是军火商或者军政高层安排的,请问以他们的势力,想把这个东西带进来很困难吗?
14、特种部队被安排去港口杀人灭口,他们已经把东西抢到了,况且大部分人已经死了,他们有必要为了一个活口回去用重武器再杀人吗,况且警察马上就要来了,他们就不担心事情败露吗?
15、特种部队带着炸弹去世纪广场作秀,提箱子的兄弟竟然走在最后面,这么重要的一个岗位不走在队伍中间也就算了,等他被杀箱子被抢,整个大部队已经离他一百米远了,“特种部队”就是这么办事的?
16、特种部队少校临死前说他被自己人背叛,请问他所说的自己人是谁?
没有交代。
他一车下属是被假贾霸的手下害死的,难道假贾霸是自己人?
17、既然这次所谓的爆炸事件是上级刻意安排的,那警察这边就没有接到通知吗?
为什么还要向少校下毒手?
如果没有安排警察这边,那这次所谓的爆炸事件安排的也太马虎了吧?
18、三联会的阿同,死的也太惨了点吧。
这个可是冷血杀手啊,即使是被偷袭,难道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哪怕安排他被徐达夫一枪偷袭打死都会比这个剧情让人好接受一些。
19、徐达夫的两个小弟因为什么原因这么舍身救他,有什么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况且影片里面也没有交代徐达夫怎么善待他们啊,最多也只是说走私赚到钱了带他们分点。
这两个小弟最后死的太销魂了,让人不能理解。
20、徐达夫冒着生命危险走私,投资100万,卖两百万,被贾霸抽10%,再分点给两个小弟,再给源哥一些封口费,算下来最多也就赚50万美元左右。
就这么点钱,值得去拼命吗?
他们去坐飞机就花了三十万,说明徐达夫肯定有点钱的,就这50万美元就能让西堂主的情妇跟着他走了?
你这让西堂主的脸往哪里放?
综上所述,剧情整体来说坑太多了,根本填不平,编剧要努力啊,想学习美国大片的成功逆转,你要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赵又廷超帅啊黄渤太逗了哈哈,用痞子和英雄形容这俩人也太贴切了!
一直对台湾电影有好感,在于他们敢于做梦想,小人物大英雄,把戏拍得和好莱坞大片似的。
安炯啦北鼻拙劣的宴席,生硬的动作,实在是和随便哪个演动作戏的电影女演员相差甚远,但居然没让人觉得讨厌,挺神奇的,可能因为她太美了演技是可以磨练的嘛!
那个工程师也太牛逼了,边看手册边驾驶飞机,还看错步骤,英雄片总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梗,也挺吸引人的。
那几个坏蛋也挺好玩的,尤其是卷发娘炮那个 整个观看过程没暂停、没快进,一看豆瓣评分那么低……难道我口味很肤浅么……不管了,明天再看周渝民那部。
没说的,黄渤的加入为影片增加了一大亮点,不然的话,可能根本不会看这部电影。
黄渤就是个天生演员的命,演什么都很抓人眼球,演什么都让人有想看的欲望。
虽然他不管演什么都喜欢抿抿嘴,(肯定是个人习惯)。
剧情什么的,真评的话,根本不合格,在飞机的外面还可以保持节奏我也是醉了,大概这个演员是金刚不坏之身。
可是黄渤演的部分却不会让我有瞎凑胡诌的感觉,我也为自己的偏心醉了。
不想骂并不是因为不能骂,而是因为懒得骂,为什么中国(包括港台)有那么多的导演,为什么没有几个能利索的说清楚一个故事呢?
要我说,中国的电影观众比中国球迷更可怜,球迷一天至少骂三回中国足球,首先他们从内心是真心的希望足球能好的起来的,其次尽管足球出现了问题,毕竟现在已经在整治了,应该还是有希望,虽然很渺茫,但是在他们有生之年还是有机会看到希望的。
而中国的影迷呢?
一个个被这种毫无营养的貌似“电影”的东西轮奸了一回又一回还在努力想为这种东西找出可以拎出来聊以安慰的“亮点”,我们经常被雷得外焦里嫩,狗血淋头,还能在被“轮奸”后,谈论那些蹩脚的男女主角的外貌和八卦新闻多么让人激动人心。
我们究竟是缺心眼还是太过宽容?
我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像《东成西就2011》这样的电影都可以卖那么多钱,就像我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在夸赞赵又廷在这部戏里的演技多好似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很懂电影的人在为这部”形式是电影,本质是闹剧“的东西摇旗呐喊。
所以我更想质疑的不是这部电影,而是我们的容忍度,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到没边。
每次看过这样奇葩片我都很气愤,我甚至恨得后牙槽疼,我怎么那么下贱,我为什么要花钱请别人来强暴我的神经。
后来我一朋友对我说:不要太偏激,何必激动呢?
要淡定,每看过一部奇葩片,都可以锻炼自己。
我问他每次看过这种奇葩片会不会有种被强奸的感觉,他说:有啊,我就很好奇问他:那你为什么还经常来电影院被人“泄欲”。
他咬牙切齿的说“我要练好"硬"功夫,我总有一天要让他们尝到强jian不成反被日的痛苦滋味。
很想对导演说,这是剧情片不是偶像剧。
各种内部背叛,正派反派,无厘头的打来打去,导演精心策划了那么大的一场阴谋,却全然不知所云。
整个影片看下来,剧情紧凑中很慌乱,人物过于复杂,不停的噼噼啪啪,剧情是经不起推敲的,开头被钢笔刺的那个人是连接两主的关键性人物,进而杜德伟手上的钢笔直接误导我们以为他就是最终BOSS,这样的误导也就顺理成章的使吴英雄没有把徐达夫交出去。
接着他出动SAC等一系列动作一直成功的误导着我们。
最后他澄清自己是无辜的正派角色,用各种证据,好吧,他不是,接着他却莫名其妙孤身入敌营,并且瞬间一枪下场。
可能是时间问题,还有很多重头戏未上场,匆匆进到一场盛大的劫机,SPARK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为了给观众抖个完美的包袱,最终BOSS是假贾霸,是他精心策划了一切。
那么他为什么没死?
又是敷衍了事,如果当时不是一个出口,他就算假受伤,又怎么能在炸弹爆炸的千军一发之际金蝉脱壳。。。
贾霸最后说炸弹其实没有研究成功,那么影片一开头又是什么。
再说回故事的拉幕人,那个人为什么自己吞下手机,贾霸又怎么能料到被吴英雄捡到。。。
剧中的两位男主,显然不是一个道上的,很欣赏导演对各自性格的塑造,本片的亮点就在黑白分明的两个人变成利益友情共同体,导演的创意,只是结合上有点生拉硬拽,为了不辜负宏伟的场面和彰显动作,实在是有点太爆米花电影。
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两位主角带着光环一直耍酷一直搞笑。
电影结束,职员表出现在大银幕上时,我直接就傻掉了。
人物交代得太模糊了吧,这结局也开放得有点过头了吧。
完全接受不了啊!
电影中违反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地方很多,剧情方面,我也觉得还是应该让人物来主导情节,总感觉编剧对剧情“干预”过多,但作为一部商业片,的确不该如此苛刻。
我只想谈谈我对该片中人物结局的看法。
小警察:个人英雄主义极强的小警察,解救了整架飞机的人,还使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嘉奖提升啥的肯定是免不了了。
中规中矩,完全没有问题。
痞子:别看结局时的告别那么潇洒,但黑白两道的人都在找他啊。
他要跑路了,还去不去找酒吧女啊,酒吧女是别人的情妇啊,痞子知不知道女人心里想些啥啊,小晴会接受两手空空,还要跑路的痞子吗?
就算找到了她,并愿意跟痞子走,那他们能轻而易举的跑掉吗?
还有痞子之前说的为两个小弟报仇,说说就算了,说着玩的啊!
真同情那两个小弟,为了让痞子变身超级赛亚人而牺牲,临死前还用“洒家这辈子值啦”的表情说出“你要幸福”这样的台词,你们跟错大哥了,杯具啊!
MIT高材生:不论从背景设置、行动的参与度和与主角先敌对后合作的这种关系,咋看都是女一号啊,结尾时连个脸都不露啊(这是我傻掉的主要原因,遗憾啊)!
我还希望她跟小警察以后能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呢,前面那些小暧昧的铺垫是在耍我啊。
再说她现在应该还在警局里关着吧,希望小警察没有被自己的英雄事迹冲昏头脑,记得要去找我们美丽的女一号啊。
酒吧女:我说编剧毫不留情地把女二号写丢了,应该不会有人持反对意见吧。
没啥好说的。
IT达人:就是约小女警去音乐季的那个小警察的同学,音乐季是去不成了,继续约啊!
电影都结束了还没动静,小女警还有别的戏要拍呢,以后可没机会了啊!
如果编剧不想交代这位同学,那为什么最开始要把他拎出来啊,直接用警局里一个普通的电脑达人代替不就好了吗?
小女警:编剧知道你喜欢小警察,但他已经有我们美丽的女一号了,于是就给你安排了个宅男,你不喜欢吗?
不喜欢你要说啊,你不说编剧又怎么知道你不喜欢呢……(此处省略28495字)三联社:真为你们惋惜啊,你们失去了一百万美金和一脸横肉的阿同(该人不用表演,已经是个变态的样子了,这也算资本啊,感觉会有前途),要节哀啊……出了这种事连个屁都没有,那一脸凶神恶煞都是装出来的啊,三联社所有人都是黑社会的上班族啊,三联社的信条是“生活,读书,新知”啊?
SIS:请原谅我的恶趣味,一看到“SIS”我就笑了(不知道的同学可以百度之)。
这组织真心矬。
押送小警察和痞子和两名队员被利用,被杀。
队长先是被人利用,得罪了小警察所属的警局,后来醒悟,被杀。
副队长被人利用,劫机的全过程还被记录进了小黑匣,被杀。
哎!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高尚的组织,一个纯粹的组织,一个有道德的组织,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组织,一个有益于人民的组织。
我看……散了吧。
上尉的上司:您好,您应该是少校吧,您派了这么无能的下属把这个任务办砸了,请问您有什么想说的?
听说是被自己人出卖了,话说这人是谁啊,到底是谁啊!
啊不要抢我麦啊……前第三驾驶员:比较喜欢这种设定的人物,一脸严肃着讲笑话更能引爆笑点,咋说他也救了那么多人的命,被航空公司发奖金也是有很有可能的。
瘸腿码头老大:最开始说的真儿真儿的,说事情要是搞砸,他也要没命。
面对现实吧,不要装淡定了,跟痞子一起跑路吧。
伪科学家:就是满脸是血还玩自拍的那个大叔,没研制成功还那么害怕是闹哪样啊!
欧洲警方不予理睬,真是聪明,我承认我为亚洲人民丢脸了,我信以为真了。
这大叔是跟真霸(就是假贾霸)一伙的吧,他后来应该没死吧。
装有钻石和伪反物质炸弹的箱子:一点作为故事明线的觉悟都没有,咋演着演着就没有啦,最少也值两百万美金啊,到底去哪了啊?
其实这部片子还是有亮点的,与海港城敌对的势力叫做盘达瓦,翻译也识相的翻译成了Pandawa。
厂长我一向对隐喻,象征,暗示,精神分析啥的比较感兴趣,不自觉想到这里,谬误之处还请大方雅正,此处勿喷。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觉得并不是结局的问题,而是前期牵涉的人物和组织过多,以至于关系过于复杂而逻辑无力,毕竟是电视剧导演啊。
听说台湾同胞比我还要多看十多分钟,难为他们了。
最后,特效和场面一分(钱不会白花的),黄渤演技和搞笑(真心笑了)两分,美丽女一号一分。
《痞子英雄》证明任何电影的口碑都具有相对性:几个看了首映的朋友曾告诫我,这玩意儿处处模仿《24小时》,言下之意并不值得一看。
但这负面评价在笔者眼里倒成了进影院的源动力,你若像我一样看过完整八季《24小时》,而且是两遍,估计也会有冲动想见识下类似的故事如何演绎成台湾版。
电影?
电视剧?
由于事先有了心理准备,笔者看片时多留了个心眼观察《痞子》向《24》的取经痕迹,后来发现压根多此一举,随便在片中截取几段,把主角换成美国脸孔,对白改成英文,估计就能哄骗一批粗心的观众相信这是《24》最新一季。
通篇来看,两者大致在四大块基因上“沾亲带故”:一是不计代价、勇往直前、与体制划清界限的孤单英雄,周旋在黑白两道艰难取证,但一定会在体制内有秘密而可靠的自己人;二是如蛛网般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24》的恐怖分子局中有局,政府各部门也会多方角力,本片则是“一次军方假演戏引发的连环血案”,掐指一算最起码有六波人马互为敌友,SIS接管警局酷似《24》的国土安全局控制CTU,高层将军策划阴谋失控也颇似《24》某位白宫高官的遭遇,至于角色的忠奸转换,叛徒的身份揭晓,幕后主使的亮相,鲍小强的剧迷们定会熟口熟面;三是频繁逆转的情节波折,卯足了劲制造悬念,《24》每集留出四段广告时间供观众目瞪口呆的回神,本片也不示弱,除了那些大段的动作场面,编剧恨不得每隔十分钟就让你拍一次大腿,当然效果优劣值得商榷。
四是军事化的背景和战斗,武装直升机追逐、电脑房逃生和大厅枪战三场纯然是华语片罕见的规模。
噱头方面,神经毒气?
核弹头?
俱往矣。
本片祭出反物质大杀器,还玩了一把致敬《终结者2》的梦境末世,你《24》有枪击刀刺拷打照样生龙活虎的超级特工,我就有爆炸子弹拳脚浑不怕,最后还化身台湾蜘蛛侠迫降飞机的痞子刑警。
其实,三年前的《痞子英雄》电视剧已有不少《24》的舶来元素,且本土化的相当成功,毕竟东西方的军政公检机构在很多方面的运作不乏共通之处,在影视中可以用雷同的桥段铺陈情节和悬念。
但同样的手法可以为电视剧提供灵光一现,却未必能成为电影的锦囊妙计,原因在于两者最大的分水岭:篇幅。
多股势力的明争暗斗可以通过20多集剧集的容量娓娓道来,但要塞进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又要面面俱到,就难上加难,何况打斗戏在电影中要占去更多的比例,若缺乏极强的剧情编织能力,结果就是眼下这个样子。
其实本片在塑造人物方面做的并不差,每组人马的立场,角色的身份和性格,互相算计、结盟、火并的前因后果都做了交代,连小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但为了赶时间,圆结局,剧本并不太关心他们的一致性,黑道小弟临死“一秒变小清新“就是一例。
影片有不少多余对白,SIS探员阐明行动组性质,杨颖回溯武器阴谋,“将军”电话道出计划失败的疑问,大反派将来龙去脉和盘托出的大段独白,对当事人来说都无必要,完全可以通过更微妙的电影视觉手段来展示(参照《24》是如何处理的),但无奈时间紧迫,只能选择这种“故意说给观众听”的省力办法。
什么才是好动作?
前面说过,本片的动作规模大有执华语片牛耳之势,年初看《逆战》惊觉港片火爆潮流回归,谁知不出半年就被台湾这上天入地的阵仗比了下去。
但笔者在看《痞子》火力全开时,并没有《逆战》那份手心捏汗、心提到嗓子眼的紧张,反而有一种隔岸观火、事不关已的看秀心态,仿佛那不是生死一线的搏杀,只是一场用足了烟火和子弹的大型视觉表演。
普通动作片中的大场面只要花钱就能堆出,但也只能供人看个热闹,优秀的动作片能将观众召唤进剧情,与主角同步心跳,为其受挫揪心,为其胜利鼓舞,大量的资金支持固然不可少,更不可或缺的是主创的匠心独具。
好的动作场面有起伏,有层次,有内在节奏,甚至会担当一部分叙事功能,绝不是生硬的堆砌破坏和搏斗。
为什么《终结者2》的动作桥段叫人百看不厌,而《终结者3》却叫人抱怨审美疲劳?
试比较,《终结者2》中康纳第一次躲过金属人追杀:游戏厅中两位终结者同时寻人开始,康纳受警告后逃跑,突遇T-800的错愕,两位机器人以枪械和拳脚搏斗,停车场中徒步追赶摩托车,两位终结者各自驾车摆脱路障,康纳第二次遭遇金属人,卡车与摩托车追逐中穿插T-800赶来救援,卡车损毁而金属人不死,T-800开枪攻击卡车,T-800飞下公路与卡车比拼,T-800惊险超越卡车救出康纳,T-800开枪击毁卡车,最后金属人浴火走出变身——这整个过程充满奇观、悬念和一流的节奏掌控,还兼交代了康纳的性格,两位机器人的战斗技能和风格,令人目不暇接。
而《终结者3》开篇不久也有一场大规模追车,但完全可以用“大车追逐,毁掉车辆和建筑无数”来概括,对刻画人物更是毫无建树。
这就是一流天才导演卡梅隆和二流工匠导演莫斯托的区别。
《痞子英雄》在动作方面就像一部缩小版的《终结者3》,火力不可谓不强大,爆炸不可谓不炫目,角色不可谓不死硬,武器细节也不可谓不专业,但几乎每一场都缺乏一点层层递进的心理节奏。
最佳反面教材是码头的武装直升机遭遇战,疲于奔命的追逐被处理的没有一点起伏,枪弹始终如一的密集,主角毫无悬念不会中弹,也没有使出任何小聪明给飞机制造点麻烦,追与逃、强与弱的局面纹丝不变,本可以调剂一警一匪化学反应的机会也被白白浪费,即使作为防弹、防撞、防火箭的汽车广告,也未免太冗长了点。
出场后笔者翻看了一些观众填写的观影表,很多人认为高潮处的飞机迫降最引人,我深表认同:它有悬念——劫机电影有一定套路,但观众猜不到它会用哪一种;它有笑料——中年工程师实在是冷面笑匠,黄渤也时不时幽上一默;它有奇观——飞机爆炸失控,撞击大楼,赵又廷的高空“蹦极”;它是多线叙事——赵又廷搏斗恐怖分子与驾驶室并行推进,而黄渤穿梭在两者间;他还有叙事作用——双雄的情义得到发展,反派的动机得以阐明。
总之,动作,灾难,谐趣,以及若隐若现的基情在此共冶一炉,总算让影片一扫前面两小时的颓势,有了个较出色的收局。
若说不足,就是赵又廷对付三个反派都用肉搏,实在看得乏力,虽然动作设计不差,但我认为都不如黄渤暴打黑帮杀手那一段来的酣畅淋漓,打斗再精彩,还是要有情绪依托才耐看嘛。
对不起,我不是专业的嘛在笔者看来,《痞子英雄》最大的亮点是敢于自嘲的精神,编导知道赵又廷演戏面无表情,就让黄渤说出“他脸部肌肉有毛病”的台词,他们清楚情节头绪纷杂,就给黄渤安排一个扳手指数“几派人马”的镜头。
导演蔡岳勋此前混迹电视圈,有《流星花园》,《白色巨塔》等知名作品,首次执导大制作电影,像极了片中被迫上阵开飞机的半调子工程师,心知拍的不尽人意,所以借后者之口表达个歉意:对不起,拍电视剧我很专业,可拍电影,我不是专业的嘛,不满意尽请多多包涵。
虽然电影本身差强人意,但综观时下影视圈,拍了人人唾骂的烂片却依然毫无自知之明的电影人不在少数,能放低姿态者寥寥无几。
冲着蔡导这诚恳的态度,如果有《痞子英雄2》,我还是会支持。
文/方聿南
在看《痞子英雄》之前,我看了片名,满怀期待的去看,以为这是一部黑帮悲情英雄的范。
再加上“神秘箱子”“神秘人物”等等种种设定,和我最近在写的剧本差不多,满怀信心的去像台湾新秀导演借鉴取经。
可是在开场的一次像是核爆炸的场面,就亮瞎我的狗眼,哇靠,大制作啊。
上来就是特效场面。
尤其是那个孩子的身影,让我以为这是“王子复仇记”一般的故事。
最起码和那个孩子有点关系吧?
不过导演和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这就是一个炫目的开场而已。
没有什么特别的了....囧。
好吧,下一个场面:飞车追逐,大盗抢银行。
好戏啊,结果一个警探开着一辆休闲车追上了大盗...囧。
然后一场汽车爆炸,这场戏就结束了。。。
我想说蔡导,你这开场,开端也太明显了吧?
还带着明显的段落起始呢?
好吧,终于在影片投资巨大的开端之后,进入了发展递进部。
各种谜团浮出水面...此处就不一一吐槽了,各种黑社会,特种部队,直升机,一一上场。
除了投资巨大,我看不出这些东西对于剧情的进展的推进作用,除了满足了观众看飞机大炮的心理以外,这些东西毫无用处。
好吧,就让我们认为导演有钱吧,这钱不花了蛋疼。
影片进展到了一半,导演似乎觉得前面铺垫的节奏有点慢了,好家伙直接给我来一个快进,让女主直接说出全部的秘密,如“神秘箱子”里面装的是反物质炸弹,“神秘人物”是什么国家的恐怖组织....一股脑把信息都泄给观众。
向我这样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下一个剧情直接奔了出来“恐怖分子要在万人广场引爆炸弹”,结果特勤队也去了,SIS也去了,自己火拼了一把,恐怖分子根本没去。。。
囧,这是什么剧情设计啊。
自己人不知道自己人行动?
还说自己是齿轮,只听从上级命令就完美的解释了这个bug?
导演此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直接进入高潮吧。
(可见电视剧导演就是牛,因为你看电视剧前面的剧情早忘了,于是不存在什么坑不坑的问题,可是这是电影啊,我的脑容量还不至于连两个小时之内的事情记不住吧...)高潮,劫机。
之前的坑不坑的问题,导演打算直接在飞机上给它来个了结。
按着《空军一号》的套路,恐怖分子登机,正义势力登机,之后是绑架,杀机长,引爆飞机。
我就真的找不到这和《空军一号》有什么不同?
好吧,导演向好莱坞学习,我不想说啥了。
高潮在格斗中落下尾声(好莱坞最后一秒营救)男主这时发现,飞机不能降落。
第二次小高潮:手动降落飞机。
在飞机成功降落后结尾:(全片圆满结束)看台湾新生代导演,不由地感到无奈,居然又回到模仿好莱坞的时代去了,而且画虎不成反类犬....不知道侯杨二导和新浪潮去哪里了....
剧情真的很垃圾啊。很多细节最后都没交代,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整个过程肾上腺素各种飙升
黄渤加一星。怎么这么多二逼,既然没崽崽就不看了,那你过来凑什么热闹啊。
打酱油的太多了
戴立忍和王学圻这俩妖叔需要正面pk下,应该比黄渤赵又廷更出彩儿
没有了仔仔本来冲着大发也要去看的,大发竟然全被减了。果断弃掉。
拍电视剧的来拍电影还是一股子电视味
叙事和节奏感都很不错的动作电影,承认剧情上可以说很夸张或经不起推敲,但整部电影流畅的进程把观众深深吸引住了。在电影背后也不失对当权者的黑色幽默
槽点太多 一百多次表述不完 总结来讲 这部电影以为自己是美国片吧~ 然后~ 我没有看到一个有演技的~ 对戴立忍都很失望!!!
其实还不错,赵又廷也还挺帅的。
额 喜欢黄渤
细节还好,逻辑不通,动机呢?女人去哪了?
赵又廷是那个时候在内地才出名的吗
痞子与英雄并肩,飞机共枪炮开战。
恩,就这样。
表演比较到位 但是时间也太长了吧?
比电视剧版好,起码么呢么装逼么,本来台湾片儿就是soso的水平么。。。什么周渝民,什么陈意涵,什么张钧甯,敌得过一个黄渤?
最后范宁去哪儿了?..SIS那个组长就是个悲剧
那两百万到底去哪了啊?导演包袱要抖完好不好……
跟电影频道播出的那些不上院线的国产警匪片差不多级别。。。。兴许还不如,人家预算小有些场面只能做到那地步,可这算大制作吧,导演编剧秀下限无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