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的死法
痛くない死に方,无痛的死法,How to Die Without Pain,Painless Death
导演:高桥伴明
主演:柄本佑,坂井真纪,余贵美子,大谷直子,宇崎龙童,奥田瑛二,大西信满,大西礼芳,下元史朗,藤本泉,梅舟惟永,诹访太朗,田中美奈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0
简介:河田仁是一位上门诊治患有晚期疾病患者的家庭医师。这一次的委托来自智美,她的父亲井上敏夫患有肝癌晚期。比起住院,智美更想为父亲提供一个没有压力与痛苦的临终护理环境。可最终敏夫还是痛苦地死去了。智美觉得是自己将父亲带出医院害死了他。河田也深深感到自责与无助,他拜访了经验丰富的在宅医师长野浩平。长野指出,比起病人的肺癌..详细 >
7/10
2020SIFF,作为今年电影节唯一抢到的一部电影,意外的好看。对于生死的思考,临终治病模式的选择(在家还是在医院)以及照顾病人的艰辛,各种元素夹杂在一起,柄本佑的表演和剧情相辅相成,让自己躲在了“医生”角色背后。真是感叹和羡慕日本在电影题材和深度上的造诣。
像是又看了一遍上野的一个人可以在家死去吗。有部分和我猜想得一样,会因为太浓的理念植入而显得很生硬,像个科普/传教片。但是后半段的烂川柳救了这部片。
4.5,太好哭了。有关安乐死、临终关怀、居家医疗。略显沉闷压抑的开场如同死亡纪录片,当男主在病人猝然离世后转而寻求前辈帮助,终于渐进主题——医生是什么、死亡是什么、医疗又需要什么——“人是肉体、心灵、精神并存的整体,完整诊断一切才是医疗。”“生存就是进食。”“医生的hint在于要爱上人类。”淹没、枯萎、台风、死亡之壁的比喻,再加上金句频出的五七五仿句,后半段充斥诗意之美。虽然命题沉重,但正如深灰底色上的几抹艳色,即使明度很低,也会觉得舒解和洒脱。自由是生命的品格。对于死亡这个最庞大的未知,虽然会很怕,但请鼓足勇气、带好笑容去接受它吧。体面的死法并不等同于“安乐死”,而代表全人类对所有生命都会到达终点这件事的释然,包括病人家属医生在内。“死后的世界一定是很好的世界,因为没人从那边回来。”
开头的午夜催命手机铃声,和第一位肝癌晚期病人需要氧气的挣扎嘶吼,是越出屏幕的生理痛苦。其他,没有特别深的感受。和重要的人一起看烟花,感受转瞬即逝的宝贵,这个场景有点泛滥了。
可以的话,生命的末端应该如烟花般渐渐平静地消逝。
献祭柄本佑的表演滋养成就第三幕老左后传
平稳地死亡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不知道。想到很多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插着管,没有撕扯挣扎着,最后缓慢地沉重地停止呼吸。但是真的不会有人说,啊,这样真是太好了,因为死亡真的太痛了
粗陋≠真实
4.5
陪伴你走向死亡
话题是一直在关注的生前预嘱,所以哭得稀里哗啦,影片很冷静,从医生的转变(河田还从油腻的正装换成了休闲服)和病人的态度转变两条线展开,后半段很有趣,前半段还是太温柔了点,可以全天陪着病人、如此有耐心、如此温柔见不得一点痛苦的家属还是太少了。
再次对死亡有了一定的认知
无论如何,愿意认真探讨如何面对死亡以及如何面对亲人死亡这个命题本身就已经非常有社会性意义了!电影的主题、起承转合以及人设安排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曾经拿过奥斯卡的《入殓师》,不过本片也提供了非常独特的视角,即专门针对濒临死亡患者的家庭医生和临死前患者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前半段绝症病人死亡前的刻画,相当真实,我也曾亲眼目睹自己的爷爷和外公去世前那种彻骨之痛的状态,作为亲人真的于心不忍,分外难过!日本由于很早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也就更早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各种问题,也为中国提供了很多思路及参考,何况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也在逐年升高。这里有两处灵魂拷问,一是自己的父母在衰老以后作为子女是不顾痛苦进行延命治疗还是选择所谓不痛死法或者索性不管不顾,二是自己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是提前结束生命,还是耐心等待自行枯萎?
#2020 SIFF No.1满满的人文关怀,死亡的自由与生命的尊严,痛苦与看淡后的幽默
剩余时长、剩余生活质量、经济状况、感受到温暖和平静还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护工和家人给予生理和心理支撑的比重和程度、本人或家人的意愿…这类作品可讨论的东西太多,也缺位太久了
日本人真的敢拍。
俳句老爷爷真是影片的灵魂。
把描写死亡拍得太真实张力太强了,完全没有收着,就赤裸裸告诉你,生命凋零就是这样,太直接,太痛苦,我只感受到了沸腾地恐慌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