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西格内·包马内
主演:达格玛拉·多敏齐克,米歇尔·波克,马修·莫迪恩,卡梅隆·莫纳汉,史蒂芬·朗,埃里卡·施罗德,艾玛·肯尼,安娜·奥多诺霍,塔尼娅·弗兰克斯,克莱德·巴尔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拉脱维亚,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从小泽尔玛就坚信,如果她表现得像个正派、受人尊敬的年轻女孩,她会找到一个大块头的爱。然而,她第一次与异性的胆怯交往证明,现实与现实相去甚远....详细 >
社会规训化作天使的歌唱,激烈的情绪和情感完全被神经递质活动解构,how rational…
题材很棒,有些想象画面很棒,但色彩过于瑰丽,看下来会有点累,且不太吃这种画风。故事讲得有些平淡,但有些台词和旁白挺有意思的。
像是对一生情事和婚姻的流水帐。也算是爱得轰轰烈烈的了。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的!对于一个长期接受「父权/母权」规训的女孩来说,任何形式的关注都是一种享受,包括「男凝/大他者」在内。因为从西方「丛林法则」视角来看,大灰狼就是喜欢贴在小白兔屁股后面乱蹿。然而,作者想要通过《我的婚内情事》分享探讨的问题是,对于一个非女孩化「特别/成熟」的女孩来说,如何从披着「享受」外衣的精神枷锁中挣脱出来?精神层面叠满创伤buff的精神分析师给「姐妹们」出的药方也是精神分析「科普」化的。倘若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或许可以像「EMO」那样,试着放弃头脑中固化而僵硬的叙事模版和逻辑链条:放弃讨好型人格——放弃追问「我」够不够好。毕竟,小白兔这种没有「本心性」主见的「恋爱脑」思维和「恐弱/慕强/厌女」心态很容易「自我异化」把大灰狼「狡兽」养肥喂饱。
很特别,感觉很棒,爱自己,让内心野兽成长
导演的思想高度,决定了电影能够达到的天花板。
前半部真的非常非常好,通过展现一个具有原始野性的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被社会规训成“标准女孩”的过程,来表现对社会和男权的讽刺,但是结局感觉又有点回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上去了,我当然明白用性别差异来划分群体不如尊重个体差异,从社会的施加的影响之下重新夺回自我主导权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是一个爱穿女装的西方男人?我不觉得这是最优解。为什么不能是通过一道又一道男权陷阱,最后发现女性的联合呢?
可看,但几乎完全把人的行为模式归结为生理因素就有失偏颇了,生理因素只是一时的影响,文化氛围,社会环境更能在长期建构一个人,另外浅尝辄止地提到了拉康的主体理论,这部分反而应该更深入一些,关于主体是如何被想象出来的,关于他者在想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比起幼儿成长期的激素变化,镜子阶段无疑更为重要。
意识觉醒永远不晚,也不会过时;最后字幕里有看到主创团队里有中国人,开心;来的大部分都是女观众,还挺好奇男观众看完作何感想的
畫風極好,以至於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看完這個蠢女人的情感紀錄。小時渴望被父親認可,長大後渴望得到戀人/丈夫的認可,覺得世間沒一有好男人以後開始渴望得到兒子的認可,然後變成有毒的媽媽/讓人窒息的婆婆。你可以可憐她,但千萬別拯救她,你會倒霉。
230425,北影节第十部,很不喜欢科普片和音乐剧的表现形式,章回体线性叙事也很呆板,但是随处可见的苏联笑话和规整的女性觉醒内核体现是惊喜,总之是一切到大脑一唱歌我就走神,一探讨泽尔玛心理活动变化我就专注
在今年北影节第一次知道这部动画,只是最终行程冲突没有选择它,今天看完感觉还不错。与其把它当做一部喜剧或者剧情片来看,我更愿意将它看作一部科普教育片。影片很好的展示了从生殖细胞如何诞生一个新的生命,以及(女)人在遇到各种境况时身体内部哪些激素和物质的含量会发生改变并如何起作用,从而导致相应外部行为等过程。很多知识我都是第一次知道,感觉像上了一堂介绍激素如何影响自身的生理课,而且用动画的形式表现还挺好理解的。至于影片想要表现的关于女性成长,女性该如何面对婚姻如何保持独立反而觉得没那么精彩。影片前半段还行,从遇到第二任丈夫后质量就变差了。所谓的独立女性,就应该摘掉一切滤镜: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国家,更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自己独立才是最重要的。指望嫁西方白男摆脱出身和环境最后有可能只会收获一个“惊喜”。
这特么拍的啥啊?黑苏联的女权电影兼生理课教材?确定是女权?不是为了给男性拉仇恨?
才刚知道催产素的作用之一也是让女性更包容。
#北影节12# 狂风小雨下看的这场电影,3.5吧。片子不枯燥,但也没多深刻,一边像是想告诉女性要做自己要慎重结婚,一边又要科普从生殖过程到月经卵泡破裂子宫内膜剥落的流程到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响应的信息加工机制,一边又用夸张的morphing动画及音乐剧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大概是科学视角>人物内心冲突视角,自我和解之路并没有很好地展现。作为一个学过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脑科学的人,还是觉得片子中的知识密度比较高,里面科普动画单独剪成小视频反复放,会更适合片中科学知识的传播。
东亚女性从小到大被Pua以及遭遇的常见困境,都用非常有张力,想象力的动画画面展示了,每次pua的歌曲曲调都非常欢快,但是色调都非常压抑昏暗。遇到的每个男性都各有各的问题,用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一切,仿佛一切都是被“剧本”设定好的,一个女性从守旧,教条中逐渐寻找自己,颠沛流离,陷入各式各样社会教条中的“失败”,当丈夫穿上女装的时候,何尝不是在说“女性是一种处境”。女主角一直在实施各种plan,最好主导了自己的人生plan“We are cool!”走向了鸟语花香的未来。评分:8.0/10。
不算深刻但很眼熟。女性被驯化的一生我想应该很难不熟
女人爱上男人,是因为男人很聪明;男人爱上女人,是因为男人需要支持。很典型,现实是女人并不需要婚姻
整片血泪,你可以说黑色幽默,或者说讽刺解构。你可以感知到创作人员用语言和技巧松动表达内容的沉重感。影片却依然沉重,粘稠,使观看的人关闭影片后开不了口。因为泣血的现实和历史明明晃晃摆在那里,更可怕的是,今天大部分女孩,同样的未来也刺眼醒目的摆在那里。人生路万万事,自己的眼明心亮需要时时艰难的自我锻炼磨砺,婚姻路,或者说选择与处理亲密关系的过程,要警惕心态上的亦步亦趋,温水煮青蛙。众人并不理智,集体并不意味安全,在多数情况下努力保持社会生活下,身为女性具体身份的理智判断,自我负责才是答案。
报看。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社会规训化作天使的歌唱,激烈的情绪和情感完全被神经递质活动解构,how rational…
题材很棒,有些想象画面很棒,但色彩过于瑰丽,看下来会有点累,且不太吃这种画风。故事讲得有些平淡,但有些台词和旁白挺有意思的。
像是对一生情事和婚姻的流水帐。也算是爱得轰轰烈烈的了。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的!对于一个长期接受「父权/母权」规训的女孩来说,任何形式的关注都是一种享受,包括「男凝/大他者」在内。因为从西方「丛林法则」视角来看,大灰狼就是喜欢贴在小白兔屁股后面乱蹿。然而,作者想要通过《我的婚内情事》分享探讨的问题是,对于一个非女孩化「特别/成熟」的女孩来说,如何从披着「享受」外衣的精神枷锁中挣脱出来?精神层面叠满创伤buff的精神分析师给「姐妹们」出的药方也是精神分析「科普」化的。倘若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或许可以像「EMO」那样,试着放弃头脑中固化而僵硬的叙事模版和逻辑链条:放弃讨好型人格——放弃追问「我」够不够好。毕竟,小白兔这种没有「本心性」主见的「恋爱脑」思维和「恐弱/慕强/厌女」心态很容易「自我异化」把大灰狼「狡兽」养肥喂饱。
很特别,感觉很棒,爱自己,让内心野兽成长
导演的思想高度,决定了电影能够达到的天花板。
前半部真的非常非常好,通过展现一个具有原始野性的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被社会规训成“标准女孩”的过程,来表现对社会和男权的讽刺,但是结局感觉又有点回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上去了,我当然明白用性别差异来划分群体不如尊重个体差异,从社会的施加的影响之下重新夺回自我主导权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但是一个爱穿女装的西方男人?我不觉得这是最优解。为什么不能是通过一道又一道男权陷阱,最后发现女性的联合呢?
可看,但几乎完全把人的行为模式归结为生理因素就有失偏颇了,生理因素只是一时的影响,文化氛围,社会环境更能在长期建构一个人,另外浅尝辄止地提到了拉康的主体理论,这部分反而应该更深入一些,关于主体是如何被想象出来的,关于他者在想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比起幼儿成长期的激素变化,镜子阶段无疑更为重要。
意识觉醒永远不晚,也不会过时;最后字幕里有看到主创团队里有中国人,开心;来的大部分都是女观众,还挺好奇男观众看完作何感想的
畫風極好,以至於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看完這個蠢女人的情感紀錄。小時渴望被父親認可,長大後渴望得到戀人/丈夫的認可,覺得世間沒一有好男人以後開始渴望得到兒子的認可,然後變成有毒的媽媽/讓人窒息的婆婆。你可以可憐她,但千萬別拯救她,你會倒霉。
230425,北影节第十部,很不喜欢科普片和音乐剧的表现形式,章回体线性叙事也很呆板,但是随处可见的苏联笑话和规整的女性觉醒内核体现是惊喜,总之是一切到大脑一唱歌我就走神,一探讨泽尔玛心理活动变化我就专注
在今年北影节第一次知道这部动画,只是最终行程冲突没有选择它,今天看完感觉还不错。与其把它当做一部喜剧或者剧情片来看,我更愿意将它看作一部科普教育片。影片很好的展示了从生殖细胞如何诞生一个新的生命,以及(女)人在遇到各种境况时身体内部哪些激素和物质的含量会发生改变并如何起作用,从而导致相应外部行为等过程。很多知识我都是第一次知道,感觉像上了一堂介绍激素如何影响自身的生理课,而且用动画的形式表现还挺好理解的。至于影片想要表现的关于女性成长,女性该如何面对婚姻如何保持独立反而觉得没那么精彩。影片前半段还行,从遇到第二任丈夫后质量就变差了。所谓的独立女性,就应该摘掉一切滤镜: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国家,更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自己独立才是最重要的。指望嫁西方白男摆脱出身和环境最后有可能只会收获一个“惊喜”。
这特么拍的啥啊?黑苏联的女权电影兼生理课教材?确定是女权?不是为了给男性拉仇恨?
才刚知道催产素的作用之一也是让女性更包容。
#北影节12# 狂风小雨下看的这场电影,3.5吧。片子不枯燥,但也没多深刻,一边像是想告诉女性要做自己要慎重结婚,一边又要科普从生殖过程到月经卵泡破裂子宫内膜剥落的流程到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响应的信息加工机制,一边又用夸张的morphing动画及音乐剧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大概是科学视角>人物内心冲突视角,自我和解之路并没有很好地展现。作为一个学过神经科学/生理心理学/脑科学的人,还是觉得片子中的知识密度比较高,里面科普动画单独剪成小视频反复放,会更适合片中科学知识的传播。
东亚女性从小到大被Pua以及遭遇的常见困境,都用非常有张力,想象力的动画画面展示了,每次pua的歌曲曲调都非常欢快,但是色调都非常压抑昏暗。遇到的每个男性都各有各的问题,用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一切,仿佛一切都是被“剧本”设定好的,一个女性从守旧,教条中逐渐寻找自己,颠沛流离,陷入各式各样社会教条中的“失败”,当丈夫穿上女装的时候,何尝不是在说“女性是一种处境”。女主角一直在实施各种plan,最好主导了自己的人生plan“We are cool!”走向了鸟语花香的未来。评分:8.0/10。
不算深刻但很眼熟。女性被驯化的一生我想应该很难不熟
女人爱上男人,是因为男人很聪明;男人爱上女人,是因为男人需要支持。很典型,现实是女人并不需要婚姻
整片血泪,你可以说黑色幽默,或者说讽刺解构。你可以感知到创作人员用语言和技巧松动表达内容的沉重感。影片却依然沉重,粘稠,使观看的人关闭影片后开不了口。因为泣血的现实和历史明明晃晃摆在那里,更可怕的是,今天大部分女孩,同样的未来也刺眼醒目的摆在那里。人生路万万事,自己的眼明心亮需要时时艰难的自我锻炼磨砺,婚姻路,或者说选择与处理亲密关系的过程,要警惕心态上的亦步亦趋,温水煮青蛙。众人并不理智,集体并不意味安全,在多数情况下努力保持社会生活下,身为女性具体身份的理智判断,自我负责才是答案。
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