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雨老师推荐的《初创玩家》一季八集终于看完了,我不知道Adam Newman 实际上性格如何,但这部剧里他真的太疯狂了,只有疯狂的人才适合创业吗?
创立独角兽🦄️公司吗?
他妻子Rebekah对自我价值怀疑自卑的那部分我也能理解,一起创业,当丈夫成为创业明星,拍《财富》《名利场》杂志封面,自己只能当个trophy wife时,确实会心有不甘。
他的联合创始人米格儿在Wework S1招股书里搜索自己名字只出现6次,而他们夫妇出现20多次时,他的沮丧我也能理解,明明是一起创业的,脏活累活落地执行都是他来干,但他的存在感是如此之低,他又明白没了那个superstar,他自己也无法创业出如此市值的公司,甚至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他才会对Adam 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能让我沮丧的人,但我爱你。
如果创始人是Adam 这种疯狂之人,每天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也不太行,但说实话我还蛮羡慕他这种疯狂和冒险精神的。
人都会羡慕欣赏自己不具备的。
还有Adam 和Rebekah 确实是灵魂伴侣,虽然他们之间有过分岐裂缝,但确实是最能成就彼此之人。
亚当和贝丽卡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个来自小地方的穷小子,一个是富二代但是没成就的空心女孩。
谈的是梦想,要的是钱,核心需求是价值感。
【亚当】刚开始亚当虽然有忽悠人的本事,但是由于他太穷太土,总是不能抓住富人,投资人的心智。
而贝丽卡刚好是在富二代家庭长大的,听着这些“宏大而正确”的价值观长大,知道上层社会的审美标准(因为她一直努力让自己符合这种标准)。
所以贝丽卡告诉亚当,他如果对自己创业的项目表现的毫无热情时,他是不会成功的。
还记得吗,故事的开头,亚当希望投资人投资他的共享空间项目,投资人拒绝后,他又提出了女士折叠高跟鞋,婴儿护膝,并说自己是连续创业者。
隔着屏幕你都能看出他的要饭属性,投资人当然对他不屑一顾但当他学会了贝丽卡那套为了梦想的说辞时,他的身份就不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了。
而是改变当代年轻人办公环境的梦想家。
他就是靠这个说辞的改变,忽悠到了第一个免费劳动力。
注意,亚当想要的一直是钱,他从未认可过什么精神,更别谈真想改变世界,他不断学习的,实践的:是他认为更适合市场的销售方法。
(后面也可以看到,他压榨年轻员工作为廉价劳动力,共享空间变成滥交空间。
)片中出现了很多次,亚当学习新理论帮助自己进行销售的片段,比如女主爸爸说的:“重要的不是你在干什么,而是你被谁看见”,孙正义就是亚当践行这个名言拿下的。
以及孙正义的:“你认为聪明的人和疯狂的人打架,哪个会赢?
”亚当认为是疯狂的人,于是他收购了美国所有共享办公公司,成为估值第三的私人独角兽公司。
当然,他一直在吸收并贩卖的理论是女主的为了全人类意识的提升,这套说辞他自己可想不出来。
他就是一个销售,他有销售技能,但是局限于眼界,没办法讲出让政商名流,上层社会听了拍案叫绝的故事但是他赚钱真的是因为缺钱吗,一部分是,一部分是因为他太想证明“ME”了。
影片里有一个揭示亚当内心的片段:他在酒杯上写上“WE”,不经意倒过来,发现也可以看作是一个“ME”,他凝视了很久,表情少有的严肃。
他从小就生活在共享空间,习惯什么都和别人分享。
这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双匮乏,隐藏在自负下的自卑,和对价值的追寻。
才是他永动机一样,想要更多钱,扩张的底层动机。
而被他说服的投资人,大多也是有自己心结人。
亚当就像他们心中那个本可以一直自恋,被宠溺的小男孩,成年人的世界也需要童话故事。
是这些投资人心中集体的自恋,帮助亚当空手套白狼,成为估值几千亿美元的独角兽CEO【贝丽卡】贝丽卡,说着痛苦是自己选择的大善人贝丽卡,因为看不惯员工穿鞋踩在自己羊毛地毯上,直接冲去人力部门要求开除别人。
每天因为传播负能量为由在公司随意开除自己不喜欢的人,似乎与她真善美的人设完全背道而驰。
她可以低声下气求导演给她一个机会,因为她有一个演员梦。
也可以在一次试演失败后,立刻和导演撕破脸,并收回许诺好的合作条款。
贝丽卡最大的危机就是价值危机,换句话说:“值得被爱”,瑞贝卡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跟各种潮流理念。
把集体意识提升,显化挂在嘴边。
她是一个非常有“进步思想”的人,但是她未必真的相信这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平庸,必须给自己不停加前缀和头衔她去学表演,由于实在太过平庸,又去当瑜伽修行者,遇到亚当又去当他公司的首席品牌官。
但说实话,她几乎搞砸了每一个职业,她真的没有天份吗?
我认为不是,她只是太希望能迅速成功了。
一份职业可能要深耕几年才能迎来成就,但是她显然是为了成就感本身来的。
她每天绞尽脑汁想的是如何向别人证明自己,而不是做好眼下的工作。
所以她才会在公开发言里称,女人的成就就是辅佐男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为亚当做出了Wework,是符合主流审美的,而她什么都没做出来。
她只能把自己的价值和亚当绑定在一起,也就是说,亚当的成就是她的功劳。
这样她才能面对自己。
后来她发现骗不了自己,出席名利场的活动她还是只能作为家属靠边站,甚至她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感,开了信任自己的朋友,称自己为首席品牌官。
在真正的价值感【被认可】面前,她宁愿撕掉自己伪善的皮。
可见被看见,被认可,对于她来说重要性是生存级别的。
【亚当✘贝丽卡】we-me-we幸运的是,这两个缺乏价值感的人在彼此的关系中是互相成长的,并且都经历了从“我们”到“我”再到“我们”的过程。
亚当最开始利用“我们”这个概念,为他自己,也就是“我”赚钱。
甚至在一次和贝丽卡的吵架中,他直说,“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和你有什么关系,我给了你工作,给了你职位,甚至给你开了学校”亚当在前期,爱上贝丽卡是因为她懂他的价值,并为他指明了方向。
也许贝丽卡不是表里如一的,但是她身上表现出来的“神性”,恰恰是他缺的。
而在后期,当他看穿她的表里不一,需要价值感后,他愿意为了这段关系,捅破自己的自恋,说我承认,你是wework的灵魂,我有今天都是因为你。
最后失去ceo资格,也记得买回贝丽卡的学校。
对亚当来说,这世界有比满足自己青青少年自恋更重要的,就是他和贝丽卡的关系。
这段关系让他不止可以看到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到别人的需求。
他从“me”又回到了“we”。
贝丽卡在没有自我价值感的时期,也经常用“we”,我和亚当创建的公司,我和亚当。
通过附着一个有价值的人,来显现自己的价值。
而当亚当对她说,这一切都是我的,和你有什么关系时,她大梦初醒。
她经常称赞亚当是伟大的魔法师,而自己是疗愈者。
但是她发现,作为一个背后的疗愈者是不会被看到的。
既然她想要向魔法师一样被世人看到,出入名利场,她就要做魔法师做的事。
于是她创办了自己的学校,虽然和亚当比起来不值一提。
但是这是第一个真正属于她的荣耀,她的第四个孩子。
这也是她的me而当亚当被董事会逼下台时,风光不再,危机四伏,她愿意陪在他身边,最经典的是亚当不穿鞋打电话筹款,被媒体拍到,网友吐槽亚当的寒酸时,她下意识的保护亚当说“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他生来如此”爱让她放弃完美人设,接受真实。
让她又回到了“we”也许他们都有残缺,但是在这段关系里,他们确实各有成长。
看这部剧,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觉得创业很难,却也不难。
我们总在抱怨圈子不对,人家不愿意投资,但根据我自己的精力,以长期主义的坚持,一年比一年轻松,也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所以创业其实不难,难在你是否有魄力,不断地坚持,百折不挠,永不言弃。
坚持,意味着你要将时间拉长来看,不因一二三次的挫折而逃避,将时间拉长,其实事情变简单了。
创建一个伟大的企业,你期待3年时间就功成名就,这几乎不可能,但时间拉长到20年,这完全有可能,只要你做的是对的方向,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将时间拉长,你明确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这就是战略上的价值判断。
剧情在某种程度上,重燃了我对创业的激情,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愿意支持你、肯定你的伴侣,或者朋友,他们给予的动力是极大的。
创业类作品是过往看过片单里类型里比较少的,里面非常密集的爆发各路关系,矛盾节点的场面,拉扯,质疑,嘲笑,热血情绪交叉染合,在不确定性里寻找让自己游刃有余的节点,这种张力的丰满度调教的很棒。
写影视内容能够锻炼对关系起承转合的灵活度,注重剧集和生活的联动,特别是剧情编排和经历有所重合有股莫名欣慰,遇到看不懂的部分也没关系,以后一定会明白的。
过去总想着能够理解所有剧本,镜头安排的用意,看完之后再去各大平台刷刷讨论的意见,现在更在意当下,写内容更多是把自己的观察顺其自然表达出来,抓住比较原始的感受。
不要为了懂而去懂,这是看东西的一种心态吧。
初创玩家讲述了过往的共享巨头we work及其创始人亚当-诺伊曼的兴衰史。
共享——这是不太容易让人认同的经济产业,但资本市场总是青睐那些我们不会去主动拥抱的生意,公司开局全靠一张嘴,空手套白狼般打通所有环节,盘起整个公司的初始架构,除了演讲能力,亚当能吹能装能画饼那股表演疯劲看得捧腹。
现实里我们很难信服某种商业模式是为了提升全体人类的意识而去的,这作为企业的发展使命遥远模糊,但缺了这种大的目标观念,参与感和影响力就不够立体,世俗的追求容易路径化,很难均匀,得提炼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口号,不能实现那种。
成功的商业案例总透露着狡黠,对需求抽丝剥茧分离,资源整合推出产品。
到今日,有关共享模式的产品服务越发萧条,能营运成功的寥寥无几,现实里we work的创始人亚当-诺伊曼经过一系列挣扎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业务架构重组换血。
作为一个旁观者,从开始的质疑,到见证这个团队起飞的速度,再看着这个巨头跌出流量的浪潮,唏嘘we work 划下的落幕,为这场创业行动留下无实质性的终止符。
我们喜欢稳定性的创新模式,同时厌恶重复,野蛮扩张让这场创业行动变得癫狂,这是孙正义看中亚当的初衷。
亚当是个灵敏的人,他太懂投资人的心理,从开始到被投资人戏耍,画大饼,被教育,到最后把股东的钱拿来干私活,卖logo,置房产,买飞机,办学校,而且明知道这样董事会也无可奈何。
风光过后,面对软银不肯续资,用尽方法的他在车里躺在丽贝卡的腿上流泪。
为了拉到孙正义的好感,他可以请来关系淡漠的父亲在台下做一场秀,给不认识的路人期权营造公司氛围,加大筹码改造公司的核心业务。
这些“激励”方式让他的生活完成一个质的蜕变,不再是过往那个在街头扶着小推车给不感兴趣的人推销鸡肋产品,在创业演讲会被人羞辱,转为举止优雅,上过名利场的商业大佬,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转而间时局扭转直下,最真实的财务状况被挖掘出来,被逼宫上市IPO,眼看就要失去控制权,唯一能解决危机的就是让说服软银的最大股东继续投资,但却掉链子了,以往的power、坚毅的气场在一场狂欢中褪去高光。
创业片里,这是一部自传色彩味道不算浓厚的剧,各种荒诞演说、随时随地的part狂欢,作死似经营的方法,不断刺激作为观者的多巴胺,清醒时我们大骂we work 运营的全是泡沫商业模式,旗下的we xxx项目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全是鸡肋,公司使命是提升全人类的意识这个slogan更是扯淡,狂欢时,对以上的内容集体失忆,享乐烂醉,大喊we work,边清醒边堕落,让这么一个左手倒右手的项目估值一度达到470亿美金,后来扩张受阻,这个超级独角兽眼看摆烂,证实资本市场毫无规律可言,能够融到钱的往往并不是项目本身,而是提出这个项目的人,这很关键,亚当-诺依曼擅长获取投资人的信任,先抛诱惑,再甩要求 ,对下属、对合伙人,对亲人不外如是,他让所有人相信他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属于他的人格优势,公司业务不赚钱,这是属于他的经营劣势,大部分时间在两者来回焦虑,剧中很多的喝酒狂欢情结,也难麻痹掉这些经营漏洞。
we work 的模式并非全然不可取,至少实实在在的在世界各地租下许多大楼,手上有着数十万的会员以及企业客户,如果稳扎稳打,盈利或许并非难事,只是网已张开,收回来的话,以往的大好局势就会消失殆尽,不能再随意拿着钱挥霍到we xxx的项目里去,入不敷出的财务状况,让所追求的freedom成为泡影。
6集看完,纵观亚当的创业经历,他是个蛮幸运的人,除去起步的那段时间过的很糟糕,但在遇到马格尔后成功卖出自己的创意,借助老丈人的买房基金搭起自己的初创空间,过程推进很丝滑,而后遇到的投资人除了极少数不靠谱之外,大都搞定起来不算费劲,也许是编剧弱化了这部分的内容,沉重的戏份渲染的并不浓烈,剧集格调不像过往观看的创业套路,负债累累,在各种关系里周旋,搞得狼狈不堪,这一点让我意外。
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的we work 估值下降,孙正义曾允诺给出200亿的资金发展,无法落地,这是现实里的结果,再后来亚当出局,we work 改名 we company上市成功,直到现在还未扭转亏损。
观感层面,we work的创业事迹改编得很娱乐化,节奏张弛有度,对颓废,享乐,困境,无奈等情绪刻画的点到为止。
大场面也不吝啬,舞台上的感染力,只需要一点点的曝光度就能获得极佳共鸣的声音,这对于我周围那些苦哈哈的求着亲戚朋友出钱给自己当天使投资人的朋友强多了,哪怕失败,还能保留一些体面的生活。
带着道德视角去审视这场创业扩张过程,转折间夹杂着些许不太光彩的地方,不齿这些末流的伎俩的同时,也折服于使用者的魅力,整体给剧情润色不少,让附着的内驱力演化出规模。
人特别爱标签,无论对己对外,剧中亚当乘着私人飞机、在加州的沙滩上远程和董事会聊着公司发展,获得极高信贷额度等镜头,让艳羡的感受膨胀开来,过往质疑否定的声音在影响力面前烟消云散。
你的创业想法有一票人帮你去达成,有什么是比这个更让人满足的吗,我们崇尚的不是名利,也并非花言巧语的吹捧,而是足够亮眼的身份,没有身份,高光时刻永远没有背书,作为we work 最核心的人物,这种落差是亚当无法承受的。
剧里亚当-诺依曼的全部故事已品鉴完,有现实性,有娱乐性,至于客观,那是在剧外的考量。
时间是检验成功商业模式最稳定的手段,一无所得到亿万身家, 失去身份,获得某种自由,结束在we work的十年;下一个十年或许还有更疯狂的“亚当”站起来。
一个企业和产品的成功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可能一概而论,但失败的原因相对容易概括。
wework快速扩张和追求规模的问题从故事开始就呈现出来了,创始人亚当在这一点上似乎从不妥协,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走在急速规模化的路上,不少评论家都认为这是wework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但如果扩张和规模意义不大,那怎么解释其他以此作为成功基石的公司?
wework属于服务型地产租赁企业,其实赚的就是价差。
尽管亚当竭力让wework向科技型企业靠拢,但按wework现有的商业模式,似乎永远无法同时满足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增的双重条件。
wework的每一笔收入都严重依赖投入,这是一个受物理条件制约的生意。
不过,这种被物理条件制约的生意其实很多,为什么有些公司就能获得成功呢?
拿沃尔玛举例,沃尔玛想较大比例地提高收入,只有扩大经营规模一条路。
无论沃尔玛如何提高单店收入,数额始终是受限的。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在创业初期与身边人的矛盾也是集中在快速扩张和追求规模上,在这一点上的冒险,两位创始人几乎是同一态度,但结局明显不同。
看过介绍山姆的文章和书刊的人可能会对比出两位创始人经营哲学的不同。
沃尔玛的山姆是个极其务实的人,对每一笔开销都是仔细再仔细。
沃尔玛在上市之前长期给予员工较低的、仅够满足法律规定最低薪资标准的收入(注:后期通过股票给予补偿);几乎没有任何广告和消费者无法受益的营销费用;出差时早七点晨会,尽可能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减少出差费用;在采购上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跟供货商较劲。
这样的例子特别多,为此山姆总是背负着抠门、吝啬的指责。
但所有省下来的钱,山姆并没有花在个人享乐或者面子工程上,而是统统让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节约购物支出的同时,提高沃尔玛的行业竞争力。
wework的亚当似乎更加务虚,他经营过程中许多关于wework的相关支出都是随性的,说不清是否真的让其用户获得了实际的、提高生产力的好处,但用户的体验应该是蛮有趣的,只是这种有趣的体验在现实面前面临着是否可持续的挑战。
至于那众多的we什么之类的创意,我倒是觉得创意本身没错,只是需要想清楚创意的动机,以及真正的受益方到底是谁。
拿wegrow举例,一个公司开托儿所似乎是个笑话,但Patagonia就在公司旁边开托儿所,免除员工照看孩子的后顾之忧,不仅公司氛围其乐融融,还提升了员工生产效率和品牌知名度,最终受益者是包括其消费者、员工、股东和社会在内的众多角色,Patagonia的做法既赢了里子又赢了面子。
那wework的亚当夫妻做wegrow等等一系列新产品的动机是为了其用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吗?
还是创造一个被虚假繁荣包裹的魔术世界?
片名为wecrashed,这个we不光是指wework和创始人亚当夫妻,应该也包括了投资人、员工等等所有泡沫推手,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员工是这场金钱游戏里的弱者,他们的获得的信息最少,不该承担任何责任,但员工的信息量真的少吗?
还是装作不知道?
GE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CEO是一家公司里最后一个知道公司要破产的人;INTEL的前总裁安迪.格鲁夫也说过,老板是最后得知真相的人。
就好像片尾wework新任CEO说的,亚当欺骗了所有员工,但更糟糕的是,每个员工也都欺骗了自己。
投资人为了超高收益而罔顾事实、助纣为虐,镰刀从一级市场挥舞到二级市场,助推的泡沫最终掩埋了自己。
至于亚当夫妻,钱包一定是鼓起来了,可是哪里瘪下去,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共享办公创始人和媳妇把一个皮包公司经营成上百亿估值的科技公司,然后套现脱身的故事。
创业不但要有7*24的体力,更需要激情和煽动人心的言语表达力。
这对创业夫妻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又有敏捷洞察的商业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来的。
安妮海瑟薇在片里一如既往的美,衣品相当在线。
男主的演技也很不错,把初创企业CEO的形象诠释得很到位。
看到他,脑中瞬时闪现出很多新锐APP企业的领头人物。
虽然影视剧的表现会高于生活,但也是了解这些商业新贵的一个好的角度。
值得花时间来看看。
不愧是WeWork题材剧,《初创玩家》中的各类经典办公家具品牌应接不暇,本来是准备浅挖一下,谁知道太过宝藏,不知不觉填了两周🦄️剧集是关于WeWork 如何发展成价值470亿的独角兽品牌又迅速崩盘的兴衰史👱🏼♂️杰瑞德·莱托出演WeWork前老板Adam Neumann,造型非常Loki✖️《真爱永生》(感觉Adam本人的外形更出众,主要是有195的身高加持)👩🏼安妮·海瑟薇出演老板娘Rebekah Paltrow,她的堂姐是“小辣椒”格温妮斯·帕特洛Gwyneth Paltrow(让传闻中好莱坞Anti榜的榜二出演榜一的堂妹,选角大概是有几分故意)艺术指导Amy Williams在采访还透露了一些蛮有趣的点👇◽️比如海瑟薇拥有自己的研究团队,会就与角色相关的场设和物品给出反馈意见,海瑟薇亲自参与挑选了婚礼用花和沙发等等道具。
努力到这个程度,很难不怀疑团队有没有帮忙润色剧本,全剧看下来觉得Rebekah的刻画比Adam更复杂饱满▫️而莱托则是方法派,按照Amy的说法,他在拍摄过程中应该都是沉浸在Adam人设中,“我从未见过杰瑞德·莱托,我只见过亚当。
”❕八卦说完回归正题啦🍎Apple TV+这次真是给足预算,让剧组实景搭了三层的WeWork总部(p2-p3)和二层的顶楼豪宅(p8)▫️p4-p7 艺指Amy曾在WeWork租用过办公室,对其空间构造和色彩美学很熟悉,选用了许多现实中WeWork办公空间的爱用品牌:Hay、Knoll、Kartell、Vitra、Herman Miller和Artemide等等,以及一些北欧品牌和设计师产品,比如&Tradition、MENU、野口勇的纸灯、Peder Hansen的狩猎椅……▫️p8 之所以没选择租赁既有豪宅场地,一是纽约寸土寸金的地价,很多豪宅实地看都不够大,二是装修上不符合美学要求,所以剧组就自建样板房了▫️p9 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道具当属龙舌兰酒Don Julio 1942,1.75L大概400刀左右,果然是Taste Like Money另一部Apple TV+《人生切割术》也在补,争取尽快出一篇场设篇⛽️
杰瑞德·莱托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新剧《WeCrashed》剧照发布,本剧共8集,由苹果出品,改编自同名热门播客,格伦·费卡拉&约翰·里夸执导,剧情情讲述美国商业地产公司WeWork的兴衰及创始人一团糟的爱情故事,将于明年春季开播。
发一些剧照暖一下场子吧,毕竟追了那么多年的女神~
高峰时价值三千亿人民币的wework项目,值得被记录和撰写,制作水准较高,故事有趣也发人深省,服装道化和演技都可以,对于创新、创业非常有启发意义,内容接近现实又略微高于现实,叙事节奏明快。
把创作难度较高的商业剧做的很耐看,不容易, 这样的剧目前也就好莱坞能拍出来,其他发达国家也少有能做的好的。
值得推荐。
ps:女主是一个典型的漂亮国西海岸白左女性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有感性、中二的一面,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着实增加了这部剧的趣味性。
本文同步自同名公众号【M叔剧库】有剧透介意的小伙伴慎入。
2019年9月18日,星期三,董事会召开会议,在创始人及CEO亚当 · 诺伊曼不在的情况下通过了某种议案。
CEO亚当 · 诺伊曼生活作风奢侈怪异,喜欢光脚走路,有多名助理,路过的地方助理都要提前过去播放劲爆的音乐。
华尔街时报的一篇报道让亚当 · 诺伊曼无法平静,他以为董事会秘密召开会议是要取消首次公开募股。
在老婆丽贝卡的鼓励下他勇敢走进了会议室。
亚当早年推销过婴儿护膝和可折叠高跟鞋,不过销售并不乐观,有时候连饭都吃不起。
不过凭借着超级牛呗的口才和比城墙还厚的脸皮,亚当这货能够从好邻居那里获得美味的食物,就连啤酒和酱油都需要邻居提供,简直的白嫖的王者。
不过这个邻居也是该他破财,LSP附体被亚当忽悠说有个超模的妹妹就往人家跑不骗你骗谁是不是。
亚当在柏鲁克学院演讲的时候向在场的大学生们描画了共享公寓的美好愿景。
亚当应该是事先知道了著名地产投资大亨西尔维斯正在台下,直奔主题告诉他自己是来找投资的,不过被西尔维斯用不想打扫集体厕所的理由开玩笑拒绝。
亚当还不放弃说自己还有婴儿护膝等其他项目,现在只需要一点点投资就可以。
西尔维斯直接回怼,你要么就是亿万富翁,要么就会坐牢。
被拒绝的亚当被一个名叫米格尔·麦凯尔维的人喊住,米格尔在一家建筑公司就职,负责给服饰公司设计门店。
米格尔告诉亚当自己没有500万美元但是可以帮他找到便宜的办公地点,亚当非常感兴趣。
亚当本以为米格尔要给他一整层,结果只是一个狭小的储物间。
英雄莫问出处,美国很多大佬都是在车库中起家,亚当告诉米格尔自己不要做亿万富翁,而是要当万亿富翁,接下来问题就是每月750元美金的房租怎么来。
这难不倒亚当,凭借多年的白嫖经验亚当成功地在天台组织了一场付费派对并且酒水都要客人自带这操作已经超神了,就连他妹妹都感慨到你应该当派对策划,亚当则回答我是一名连续创业者(目前没一个成功),老子有一颗创业的心。
也是这场派对让亚当认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美丽动人的丽贝卡。
(也是M叔非常喜欢的安妮海瑟薇)
在亚当连续两周的制造偶遇下,丽贝卡终于同意与亚当约会。
然后亚当却搞砸了,他迟到了45分钟。
亚当赶忙解释自己是因为谈了一笔大生意才迟到的。
但是丽贝卡早已看穿一切。
果然每个女人都有做侦探的素质,丽贝卡基本少把亚当全部看透,眼前这个穷鬼就是个谎言连天混蛋。
亚当被看透之后估计也是非常尴尬赶紧反击,把瑜伽比做闻自己的屁股也是没谁了,亚当你太粗鲁了。
本以为两人的缘分就到此结束了,可是谁知道,亚当转天去丽贝卡教瑜伽的地方替丽贝卡打抱不平。
亚当告诉对方每个学员给丽贝卡1美元的报酬是不公平的,需要改动了变成丽贝卡支付给对方每个学员1美元,然后捐款全部归丽贝卡所有。
为了逼迫对方就范,亚当说如果你不同意,丽贝卡就独立单干,你要知道客户是因为她才来不是你。
说完这些也不忘帅气一把,老子是创业者生来就是为了颠覆而活。
(某榔头手机的相声演员行业冥灯表示这个我熟)
这出其不意的一招,让亚当成功捕获了丽贝卡的芳心。
丽贝卡看出了亚当失败的原因是他对于自己售卖的产品根本就不热爱,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
亚当找来米格尔入伙,原因也很简单他的项目需要一个免费的建筑师,拉拢米格尔之后亚当就带着米格尔去见了投资人可是对方不是太感兴趣,但是亚当还是执意要给对商业计划方案。
经过米格尔一夜的努力终于做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方案。
亚当带着米格尔和商业计划方案找到投资人兰德尔,对方觉得他们的方案还是有些特色,但还是拒绝了。
看到兰德尔拒绝,亚当也是把对方摸透,假装自己找了不只是兰德尔一个投资人还有其他几个,像什么阿克尔,双树管理。
兰德尔一听马上改变了主意,这个方案我再看看你俩别着急走。
在米格尔的专业装修技术还有亚当的超牛销售口才之下,很快他们的事业就开展得有声有色。
亚当和丽贝卡在高档餐厅吃晚餐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西尔维斯也在就餐,可能是为了一雪前耻,亚当走了过来告诉对方你没投资我是个大错误。
老子现在一年赚20万美元,你后悔了吧。
西尔维斯轻描淡写地说,可以啊小伙子,那可是我秘书的工资还要少几个零。
亚当感受到了很强的污辱,已经没脸在吃饭了,他拉着丽贝卡离开餐厅,丽贝卡看到亚当这副摸样非常担心,亚当说自己一事无成,丽贝卡则鼓励亚当你就是超新星。
亚当的野心被激发出来,兰德尔觉得亚当太贪心了,不赞同亚当大规模的扩展计划,结果亚当就说既然理念不合那就分手吧,分手费记得要给。
这笔分手费让亚当和米格尔赚到了第一桶金,M叔是真的羡慕。
带着对事业未来的美好憧憬,亚当开始进军曼哈顿,但是很不理想两人进展不太乐观,屡屡碰壁。
商场失意情场得意,丽贝卡同意了先前亚当地求婚。
得到情场好运的加持,又给亚当的商场带来好运,亚当得到了大佬叶夫根尼里萨科夫的回信,双喜临门阿。
面对叶夫根尼里萨科夫这种大佬普通商业想法根本无法打动他,米格尔的介绍让叶夫根尼里萨科夫索然无味,亚当反其道行之,倒是挑了叶夫根尼里萨科夫一大堆问题,然后在他强大的忽悠能力之下,让大佬叶夫根尼里萨科夫花了一千五百万美元十八美分购买公司的三分之一股权。
时间回到2019年9月18日,星期三亚当以为董事会因为华尔街时报的报道对IPO没有信心,但是没想到的是。
董事会是对亚当做CEO没有信心。
失去了CEO的亚当表示,无论生活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帅帅的。
WeWork兴衰史第1集,创始人亚当 · 诺伊曼口才牛逼的白嫖王者
boring🙄
Adam跟Anna有什么本质区别吗?除了性别?If Anna were a man, she must have achieved much more than Adam, at least she respects professionalism.
“Who wins in a fight: the smart one or the crazy one?”
看完第四集弃的
节奏有点受不了
太疯狂了,这对夫妻就是太自信了。
和《成瘾剂量》《虚构安娜》一个毛病,现实题材非走类型化路线,基本上靠bgm铺下来的剧情,让人很难代入其中,感受不到创业艰难,主人公的人格魅力看起来像个笑话,只有忽悠没有真诚怎么可能make一个又一个的deal
我得多爱海瑟薇才能坚持看完第一集
一开头创业很燃很不错 后来女主说意义是支持男主最后还变相的不了了之 太下头了 弃了没看完
能赚大钱的创业者首先都得是个疯子和极具感染力的演说家 不过今年春天founder题材的限定剧还真是扎堆
不知所云的难以下咽
每次一到安妮海瑟薇表演情绪的时候就出戏。男主疯疯的,但是看起来男主是真心相信那一套有时候眼里会有兴奋的光;女主疯疯的时候,感觉安妮海瑟薇只是在拼命努力表现得疯,虽然有故意低沉的口音和夸张的表情动作,但眼神里没东西,感觉她自己都不信那一套。女主角一出来就出戏,只有配角的时候反而故事变得正常。按照呈现出来的样子,两个人的人格魅力都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大到那么多人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相信他们的公司,故事显得特别不可信。
一个极度自恋的爱情故事
看了六集,就那样吧
海瑟薇有演出那种白人女的感觉,追求spiritual的吃素的那种,哈哈哈她估计自己也是。看了wework的那个纪录片,leto还不错的样子,反正这些创业的都是疯疯癫癫神神叨叨
被资本杀死的弥赛亚,好故事。谁能说他不是弥赛亚,耶稣不也是编了一个狗都不信的故事,然后大家都信了吗?这种故事里,钱就是万恶的反派,而你,是你自己的反基督者。
一分给画面质量和安妮,剧情压抑,废话占比比较多
选角是故意丑化人物吧,男的不管形象和口音都像投机取巧的暴发户,女的就是那种故作姿态实则空洞乏味的的白女,有点get到了为啥美国人都讨厌她😂😂两人演技都挺尴尬浮夸的😒😒满嘴跑火车的营销模式+快餐式毫无实际内核的企业文化,独角兽的泡沫终将破灭。
伟大的创业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传销大师。
最后一集算得上好看,第五到七集按荒诞喜剧能凑合看,前四集可以说又臭又长,第三集没有存在必要。 总的说,苹果这创业剧是最近看的最逊的,比奈飞和showtime的差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