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孟广美拿出那堆她跟顾三行(实际是鸽子跟老左)当笔友时的来往通信,偏偏挑出来鸽子写给龙飞的那封出来念;(按剧情应该是当时龙飞临时出差走后,鸽子写给龙飞的信,信里也暗示啦她答应龙飞之前的求婚;)龙飞一听暗语就明白是鸽子的信,但,他怎么确定不是鸽子跟他们是一伙的?
这时怕是有各种猜想的吧;后来挖掘到尸骨,那是后话;还有龙飞起身离去时,孟广美跟应山红(她是整个片子里最戳眼睛的一个,实在无力吐槽)说,“你让龙飞不要太伤心啊”,然后意味深长的跟顾三行俩默默不语~这句话是啥意思?
龙飞为何会伤心?
而且,鸽子跟老左的通信,虽然是箱子里放着,龙飞也许不会翻动她的私人物品,但孟广美们如何知道她真的就保留啦没丢?
然后龙飞跑去自己家了挖尸骸前,有段回忆,里面是跟鸽子一起看书,那书貌似是无字天书,道具能不能走心点?
孟广美穿的那身衣服真是怪异之至,肩膀特别宽阔;尤其是她受审时蹲坐的那个姿势简直是NBA球员大骨架子,对比站在她身后那矮个兵,真是突兀;而且当时她假扮鸽子去跟吴吹水接头时,龙飞居然还说她的身型各种很像鸽子;太牵强啦,身高比例就差那么多;张嘉译演技就是没话说,特别是他每每露出他那洁白的牙齿时;配角们都不错,龙飞手边几位男的公安们,监狱里黑无常监狱医生买违禁药的囚犯范革命等等等,高兰花眼神也自然;而吴吹水这个人物塑造简直啦,某人还说如果最后他是第八个人就绝啦;可惜按照电视剧推测,苦心经营的造就的这第八个人,绝对不会是个普通人;所以在光明时代(当年的D报)里的名誉编辑自然才最合适;话说,真正的老左真是出名不出场~ 好像就没交代他的具体吧;片子其实真的不错,铺陈细节都很不错;剧情高潮迭起,各种场景风格都有;谍战片首先是它,然后“黎明之前”,才是“暗算”“潜伏”那些,梅花档案一双绣花鞋龙飞下江南是另外一种气场的片子~回头想想,如果孔雀红隼鸽子三人,当初不是鸽子被选中,而是其余两个任一去当了龙飞的“妻子”;那么这三个人到了监狱里商讨保护“猫眼”计划时,最后结局会不一样么?
她们最终还是会是根据各自性格来分配角色的,所以角色不会变,红隼还会是那个主动请缨去牺牲的人,当然最后还是因畏惧而叛变;性格,决定命运~恒久不变只是,孔雀当初所说的,她这次任务不会失败,因为自己没有弱点,任务就是她的弱点;那么倘若她被分配当了龙飞的“妻子”,那么,猫眼就不再是她不顾一切会去保护的任务了么?
会不会?
其实当初她挽着龙飞的手在漫天风雪里走过岗哨时那一幕,真的很动人;连最后他跟他一起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时,其实,他俩无论信仰灵魂智慧性格和政治素养都特别相像,虽然包书皮的方式不一样,但绝非当初孔雀躺在病床时,跟龙飞说的他俩是完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所以,他俩还蛮适合一起搭档做任务的;那么他俩会相爱么?
唉,可惜,像龙飞那种男人,怕会是首选鸽子那种柔柔弱弱看着需要人保护的女子~灵魂相通并不是婚姻的必要条件吧,至少,龙飞会永远惦念着孔雀……吧?
(看下图文字)最后,柳云龙的戏,还是对我的口味~深宅大院封闭场所等各种……
柳云龙越来越老练,机智沉稳,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前在电视剧中特别是《血色迷雾》中的那种造作和夸张,使龙飞这一形象更加立体,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智勇双全的公安。
张嘉译的“变脸”,让人耳目一新。
他老成厚道的面孔已成定式,但是这次饰演的杜盛奎真叫绝顶。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形象上的特点,随着剧情的深入圆满地完成了面孔的逐步转换,让人看到了憨厚中隐藏的狡诈与凶恶的杜盛奎。
龙飞与杜盛奎的对决,体现了两人智慧、能力、方法、技术上的正面与心理交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宝宝的出现,给剧情增添了一层恐怖悬疑的气息,并使这一气息一直延续到她的消失。
鸽子,纯净柔弱,虽然出镜不多,但是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典型的当年江南女子,而且让她贯穿于整个剧情的命脉,在观众的心目中树立了中国女性的古典美形象。
孔雀(饰演者长得像年轻时的潘虹),既美丽又沉稳,女人越是不张扬越让人觉得美。
成功地演绎出城府深奥、眼睛中透着聪慧的绝色特工。
红隼的戏十分难演。
饰演者前半部戏还可以,后半部表现平平。
特别是从一个慷慨激昂的革命者向心理脆弱的背叛者的过度演得不够理想。
因为从刚强转向脆弱既需要时间又需要条件,而从女人心理上来说,一旦下定决心往往会死不回头,除非有更加诱人的条件和过程。
比如红隼杀人后,那种心理应当是豁出去了的,在窗前看龙飞刨尸,不会只是在那里哭,而是先窥视、慢慢恐惧从窗边下蹲,然后想办法,慌乱地收拾衣物,毫无头绪地甚至毫不顾忌地仓皇外逃。
应山红演得似乎有点楞,说过一点有点像红卫兵小将或部分女知青,不太像当年的女性。
也许是导演刻意安排这样的形象,以此来衬托和突出那三位女地下党?
即便如此,即便她从小失去爹娘是烈士子女,也不太合适,因为应山红关系到整个剧情。
最近看了两部谍战剧,〈〈黎明之前〉〉和〈〈告密者〉〉,在同类题材影视剧泛滥荧屏的情况下,这两部制作精良的好片,让人眼前一亮:哦,原来,类型剧还能这样拍。
比较而言,我觉得〈〈告密者〉〉给人的惊喜要大于〈〈黎明之前〉〉——当然,〈〈黎〉〉剧对美剧元素的运用的确颇见功力,那干净明快的镜头处理,简洁却耐人寻味的人物对白,以及紧张刺激又不失合理性的剧情设计,都注定了该剧将在〈〈潜伏〉〉之后的“谍战风云”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但这些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只能证明〈〈黎〉〉剧是一部不错的剧情片,而就剧情背后的表现要素而言,〈〈黎明之前〉〉虽然想竭力跳出国共对立的叙述模式,但最终还是落入了某种窠臼之中,片尾的一曲“长亭外,古道边”的确感人,国共两党特工齐向“水手”致敬以及分别前意味深长的谈话也极富象征意义,但这些,终归带有成人童话的色彩,甚至不客气地说,有跟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家国叙事之嫌,事实上,战争的残酷,不同信仰和党派者在大时代中抉择之艰难,已远远超过了今人的想象,文艺作品在表现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时,当然不能再沿用那种脸谱化对立式的“主题先行”法,但也并意味着要一窝风地去搞什么“家国”叙事——把信仰的冲突与家庭伦理冲突结合,让为设计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矛盾,纠结于高度抽象化的政治选择中,这样的表现手法初看新颖,再看乏味,等到被广泛复制和运用时,就只能成为一种反八股的新八股了。
而在〈〈告密者〉〉一剧中,柳云龙显然在尝试突破这一当下充斥银幕的“家国”桎梏。
这一次,〈〈暗算〉〉里的革命浪漫主义被设计成“过去的事”,而〈〈血色浪漫〉〉里的心理悬疑则支配着“现在”,“现在”的最大秘密是谁是那个“万能潜伏特务”,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所有的人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是残酷血腥的,而比“现在”更残酷的是,美好“过去”的被打破,是革命者们把革命胜利前的伤口赤裸裸露出来给人看,在“过去”与“现在”的反复纠缠中,该片最大的一个悬念自然产生了:那个“万能潜伏特务”真的是解放前纯洁的革命者“鸽子”吗?
我觉得,正是这样的怀疑视角,赋予了该片不一样的立意高度。
之前大部分同类题材的作品(包括〈〈黎明之前〉〉),其艺术构思的中心环节无非是两个字:反衬。
拙劣者是直接以反革命者的残暴黑暗来反衬革命的合理性,稍高明的,会加入类似革命者与反革命者选择不同道路的戏剧元素,后以一方的失败来反衬另一方的坚定执着,但这一次,〈〈告密者〉〉却赋予了革命成功者即当年的地下特工,今天的公安干探龙飞以怀疑精神,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龙飞的这种怀疑精神,主要是基于自己内心的困惑,而非对整个革命合理性的质疑,但正是这样个性化的怀疑色彩,使我感到惊喜:终于有影视作品,开始把那个时代的人拉回到人应有之状态了,而不是以一种“缺陷英雄”模式代替当年的“高大全”。
对龙飞而言,质疑“鸽子”的真实身份,不仅是侦破工作的需要,更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寻找”,龙飞记忆中的“鸽子”如同乱世中的白玫瑰般纯洁善良,甚至有着革命理想的某种隐喻,现在,所有的证据却似乎说明,那玫瑰不是玫瑰,而是邪恶的罂粟,而一旦鸽子不是鸽子,当年幸福的革命伴侣生活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那么,龙飞是否真能像自己说的那样不失去判断力呢——当然,他,作为一个优秀的侦察人员,作为当年中共地下党铁面无私的判官,也许有足够的理性支撑他把枪口举向作为特务的“鸽子”,然而,当枪响的刹那,龙飞杀死的就不只是一个潜伏的特务,还有他自己的灵魂。
如果剧情真走到了那一部,〈〈告密者〉〉就成了一出典型的悲剧,而事实上,它只是一个正剧。
鸽子不是那个特务,相反,她是一名殉道者,在牺牲的前夜,她机智地把一封未发出的信混杂于一堆信件中,假借特务李曼丽之口,使一切尘封的往事逐渐清晰。
当龙飞明白这一切,并且找到鸽子遇难的遗骸时,有关潜伏特务的所有秘密也已经水落石出,只是那个被抓的真正女特务,恐怕至死也不会搞明白,自己为清白读出的那封信,怎么就成了揭开真相的最终钥匙了呢?
从剧情逻辑上看,她的隐藏的确是无懈可击,但再严密强大的逻辑也有其被破解崩溃之时,因为,说到底,剧中所有的秘密都是人的秘密,是人性的遮蔽与敞亮,龙飞走出了历史的遮蔽,发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却同样纯洁的鸽子,而那些试图遮盖过去,破坏过去的潜伏者们,自以为取得了逻辑演绎上的胜利,却最终因人性的“告密”而惨败.......全部的秘密在于人,我认为,这是〈〈告密者〉〉故事本身所揭示的真正主题,而就艺术创作而言,〈〈告密者〉〉的的探索意义则可概括为:全部的秘密在于表现人。
尽管这种探索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我们的艺术家有敢打敢钻的勇气,“人”的深井里一定能“喷薄”出更加鲜活的艺术之泉!
该剧故事表面上是“万能潜伏特务”一案的侦破,而实际上则是一腔热血献身革命的三位中共女特工悲惨遭遇的揭露。
虽然全剧只有27集,貌似不过瘾,但却环环相扣,充实严谨,悬疑气氛营造出色,推理判断引人入胜,兼具愉悦智慧之长与荡涤情感之美。
其间,有一句代表红隼(孟丹)和孔雀(江灿英)共同的英雄观的道白尤其让在下印象深刻:“不到生死关头,谁也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真的坚强、真的勇敢。
”而在三位女主人公中,则在下最喜爱的是由刘孜扮演的孔雀。
杜盛奎:秘密会让人变得很危险。
龙飞:责任会让人变得更坚强。
红隼(孟丹):不到生死关头,谁也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真的坚强、真的勇敢。
(剧中代号为孔雀的江灿英也有文意相同的道白)红隼:我们三个人计划,由孔雀假装叛变,供出我是猫眼,我代替猫眼去死。
鸽子应该很快会出狱……等到猫眼出狱,可以证明孔雀是假叛变。
我们的计划失败了是吧。
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人来找我,不管是猫眼、鸽子还是孔雀,所以我想,我们的计划是失败了。
没想到最后找到我的人是你!
龙飞:你知道我?
红隼:我们三个人都背过你的资料,都做过当你妻子的准备,只是最后选了鸽子。
(这段对白结合情节、人物,令人心中顿生悲感,一时难抑酸楚哽咽)——27集电视连续剧《告密者》(2010)
女人篇鸽子: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龙飞,那个晚上,天下着小雨,她几步跑到院门前,赶上要出门执行任务的龙飞,把围巾轻轻围在他脖子上,说“等你回来,我给你做拔丝地瓜。
”他点头,背影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她的棉袍湿了,回到屋里一边用熏笼烘干衣服,一边写下心里想说的话,有关于王子公主和拔丝地瓜。
一个柔软敏感的女孩子,怕虫子、怕结婚生小孩,却用生命捍卫了她的信仰,她爱的人。
孔雀:有一个场景,龙飞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漫天的风雪中,孔雀穿着黑色大衣一步一步向他走来,停在他的车边,对他说“跟我走,相信我”,她说得很轻,但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怀疑的力量,于是下车,她的手挽紧他的,不慌不忙地穿过戒备森严的哨卡。
多年以后,当故事重新开始,依然是那个哨卡,在新中国的土地上,龙飞和她挥手道别,依稀看见了那一天的风雪,看到那个姣好的身影,那么优雅、那么沉静。
应山红:因为父亲是叛徒,因为自己是靠母亲的关系才当上公安,她知道自己要笨鸟先飞,什么都要努力去争取,什么都要较真。
冲动、欠考虑,有时真不讨人喜欢。
审杜盛奎时,明知道自己要被牺牲掉,一边被对手揭开心里的伤疤鲜血淋漓,一边继续一条一条问着,直到老狐狸得意忘形露出狐狸尾巴。
她哭着跑出审讯室时,我看到大片大片的映山红在她身后盛放。
宝宝:宝宝对龙飞说:“你带我走吧,我知道是谁杀了他们。
”“是谁?
”“他是我的玩具。
”宝宝对应山红说:“你告诉我龙飞在做什么,我就告诉你鸽子的事。
”“你敢当着我的面说我瞎!
”13岁的宝宝,在监狱中长大的宝宝,从未见过阳光的宝宝,有着超乎想象的成熟。
她不在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没有人告诉过她。
她跟人交换想要的东西,一件物品的价值她有她自己的衡量标准,她会用全部的积蓄去交换一枚校徽,也会利用犯人的遗书骗人换15斤花雕。
她不是没有害怕过,听到红隼砍人,闻到鲜血的味道也会吓得发抖,但还是会为了自己的“玩具”能活下来去给红隼下毒。
宝宝是黑夜里一颗黑色的珍珠。
只有当她把龙飞送她的海螺放在耳边,听大海的声音,那时的笑容才让人明白,她只是一个孩子。
最后的最后,她躺在龙飞怀里,说:“你是来带我离开的吗?
”然后,再也没有醒来。
龙飞,她那么相信你,你为什么不早一点带她走?
未完。。。。。
看一位警察画的漫画,忽然发现《告密者》里一个最大的漏洞——警服。
故事发生在1953年底,那时已经换装50式警服了,而龙飞等人穿的还是刚解放时的警服,这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做得就不如电视剧《一双绣花鞋》里严谨了,里面连奕名、孙俪等人都换上了50式警服。
两种警服最主要的区别就是50式警服是专门给警察做的,有领章警号和大檐帽,老式警服是从解放军制服上改的,这也算是一个疏忽吧。
感谢木木花喵警司画的漫画。
破腚——太多,无法自圆其说。
谍战片,精彩的还是那几部:《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的结局太牵强)逻辑结构和合理性就不提了,拿七个人的替身来证明一个人的真实,这本身看起来就是在说脏话骂人的时候才会有的冲动想法。
相貌来看,白鸽还行,其他的都不怎么可人儿,还有幸看到了孟大嫂,对比看了下,觉得潜伏里的翠平像仙女下凡中间审讯杜胜奎的时候,多次出现从杜的脸部下方的那个冷光源,这种有意丑化国军的手法应该出现在30年前才对!太out了国军特务太悲摧了,找了一个残疾人螺钉肩膀去单挑郑拓,亏你想得出,难怪让人搞死,也算死有余辜了那个螺钉肩膀除了卖弄了一下这个很萌的名字,面都没露一下宝宝的生存是一个奇迹应山红是最可爱的低智商扫把,查谁谁死。
是不是只要老爸叫李刚,连白痴都能混进人民警察的队伍有意拿苍白无亮点的感情对白和回忆凑时间,27集水分太多,编剧没事的时候应该多看看电视,该与时俱进了柳云龙、张嘉译演所有的电视都只有一个表情!
剧中所有人冷冰冰的面孔也沿袭了柳云龙所有电视剧的死气沉沉的表演风格,不怎么喜欢
这么多年了,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最给力的一部谍战片。
好看就不说了,那是一定的。
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推敲。
虽说还是有几个个人认为有疑问的地方,比如说,李曼丽念的信为什么偏偏就是那一封鸽子写给龙飞的信呢?
不过,这并不影响整部片子的感觉,环环相扣,真可谓圆环套圆环。
剧情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写的,因此,我也只想说说这其中的几个人物。
红隼,从她一开始出现时,惊慌地指认鸽子,说话慌张的样子,就很难把她和一个地工联系在一起。
她说她是怕说不清楚才根据杜的指示做事,我是半信半疑,一直也没有坚信她是出卖猫眼的人。
直到最后,她自己交代,确实是她背叛了革命。
她那一段哭喊的话我印象深刻,没到生死关头,没有人敢说自己是不是真正勇敢。
当敌人用枪指着你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
她曾经真诚地希望自己是经得起考验的人,她曾经也是一名优秀的地工,出色的革命战士。
其实,这才是很多所谓叛徒的真正心声吧,并不是其他影视剧中一味的狰狞面目。
她愧疚,她悔恨,但她已经改变不了过去。
李曼丽,她在其中不算是主要角色。
让我记住她的是她最后被捕时拥抱假老左时说的话,我们失败了,但是和你在一起的生活真的很快乐。
他们都是特务,都是所谓阴险狡诈的罪人。
但是,信仰无罪。
萨马兰奇还曾经是纳粹的拥护者。
他们在做他们认为最正义最正确的事情,而且也产生了真挚的情感,在我看来,与龙飞和鸽子的感情也没有任何的不同。
还好,这部片子并没有丑化这个女人,其实在某种角度看来,她很了不起。
鸽子,她应该属于那种脆弱胆小的人,害怕被捕,害怕受刑,害怕自己成为叛徒。
如果让她处于红隼的情况,她会如何做呢?
正如红隼所说,没到这一步,没人知道。
人就是这样,没到那样的绝路,哪怕是自己都不会了解自己。
不过,她还是幸运的,她拥有过龙飞诚挚的情感,甚至因为她的小手腕,才使龙飞获知了真相。
应山红,这个角色相当不讨喜,但是也正好说明了演员演的不错。
她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做错过什么事情,她的讨厌之处在于她是个新人,却有些自以为是,做事刻板,等等。
这让我想到现在刚毕业的学生,说不定在很多前辈眼里,我们也会是一样的可笑。
不过,在最后一集,她读她父亲的证明信时,我几欲落泪。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很是感动。
龙飞,没有人比柳云龙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好似这个角色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他是沉着冷静,稳重老成的,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他在与鸽子的旧居中回忆思念,在知晓要与鸽子见面时紧张,在听到情书时的失控。
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真正的,优秀地工。
孔雀,江灿英。
最后写是因为我最爱这个角色。
她第一次和龙飞见面时的那个穿着,那种气场,不愧是一个老党员的气场。
这因为这样,龙飞才会坚定地说信任她。
经历了种种,她开始怀疑一切,因此犯了一些错误。
但是,她的自信沉着却始终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在最后的接头中,刘玫的打扮真是非常非常的有气质,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她的结局也是最为合理的,江灿英已死,她又要接受新的任务了。
在最后的七天中,她和龙飞一起做了种种以前没做的事情。
我还记得在她刚出狱,第一次出门时,她看着周围的喜庆失声痛哭,新中国,我和蒋仁为之奋斗的新中国,我终于看到了。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优秀地工,优秀党员的典型,应该会让今日的很多人汗颜吧。
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完完整整看一边的优秀电视剧。
看了《告密者》,改编自手抄本流行的那个时代。
故事为了增加诡秘玄疑气氛吸引人,一些逻辑硬伤难免,1.为何杜要弄个哭墙,明目张胆,唯恐大家看不到?
那个混乱年代,秘密处决然后找个荒山野岭一埋,谁能知道?
或许可以解释:杜偏偏不用这个方法,而是费心竖立哭墙。
因为杜极度自信自己的完美计划,即想秘密不为人知,又内心变态,竖立哭墙于白日之下,以此嘲讽新中国:我就是这么看着你们而不自知!
2,但是哭墙在7个人没完全替换就被封闭,为何在鸽子,严医生2个人空余的情况下封闭?
先说鸽子。
李曼丽杀死鸽子,应该立刻转移至哭墙中的,是时间来不及?
没有能力转移?
时间肯定有,人力也有。
或许有人解释:空位是为了制造鸽子迷雾。
杜通过破获红隼,孔雀,鸽子的计划,肯定已经知道鸽子是另一位地下党的“妻子”,于是故意留空位给鸽子,好使得把一切嫌疑引向鸽子,作为哭墙万一被发现后的补救措施。
再说严医生那么严医生为何49年不同时杀死立刻完成替代?
有时间把红隼交给严医生,没时间杀?
杜出狱后难道不知道红隼在严医生那里,没去杀非要公安查到红隼时才去杀严?
况且即便要让红隼杀严,杜完全可以采用郑拓写信威逼方式,何必亲自去露脸?
这个逻辑硬伤没想通,有点故意制造敌人凶残邪恶而设计。
3.宝宝宝宝怎么遇见郑拓的?
据故事交代,郑拓生活在城市中,宝宝从小在郊外监狱长大,她怎么能自由出监狱而遇见郑拓的?
那时候宝宝才6岁,瞎子,一个人从监狱走到城里?
从电视里看到,监狱在郊区,都是要通过车子往来,一个6岁瞎子怎么出去?
走出去干嘛?
天生认路?
或者有人解释:宝宝可以央求释放的犯人带她去城里玩。
好吧,都不用考虑回来的吗?
人家还费钱送你回郊外监狱?
或许说宝宝自己有钱,可以打的回来的。。。
看孔雀跟踪宝宝就知道,郑拓藏身处似乎在城市中的一个地方,非荒郊野外。
一个残疾人,靠6岁娃娃从监狱带食物走很远给他维生7年?
或许解放后,没人注意一个13岁的小娃娃每天要多带成人量的饭,解放前的监狱就没人觉得6岁娃娃奇怪?
或许有人解释:宝宝是拿钱在城里买饭送给郑拓的。
那么一个小娃娃瞎子,解放前兵荒马乱拿着钱买饭,没人打劫?
即便是解放后,应山红一个大女人也被偷了包,何况一个小娃娃?
即便运气爆棚,没被打劫,难道没有遇见意外?
电视中孔雀跟踪宝宝时,宝宝差点被车撞,幸亏孔雀救。
宝宝偷6个头骨去装神弄鬼,她瞎子怎么那么精确能偷到指定客户的头骨?
还要一次6个,也没见其他5个干嘛。
故弄玄虚4.螺钉肩膀螺钉肩膀被郑拓杀死,奇怪的是还能告诉郑拓一些内情。
并且这个螺钉肩膀还透露情报给地下党,看来这个螺钉嘴巴很大,喜欢到处说。
杜选他做特务真是瞎了眼。
螺钉肩膀走路有姿势有问题,而郑拓是当时学生中风流人物,到处受表扬,你去替换能瞒过大家?
故弄玄虚之处。
5.情书李曼丽找情书,柜子都找对了,就是没翻道情书,搜索技能不及格。
鸽子把给龙飞的情书塞进信封,好巧不巧能被李选中读出来,好巧不巧正好被龙飞听到。
特务门拿回情书,从来没看过内容?
没发现前后两类情书的不同?
说鸽子写情书给老左的用宋体以掩盖字迹,保护自己,那么鸽子写情书给龙飞也如此掩饰字迹?
或许解释:鸽子用宋体写情书惯了。
这篇情书是最后的,也写的最好,李特务看过,印象深刻,因此就选中拿出来读。
这个画面太过美好。
静谧古朴的咖啡馆,油画相框般的窗棂中,倏然出现的白色的影子,被风吹乱的发梢。
唯美得有些恍惚。
是你吗。
这段音乐太过美好。
似曾相识的藤井树,至死还吟唱的歌,以及他在图书馆的那些午后。
白纱依然飘着,被记忆反复摩擦的时光。
这些文字太过美好。
漫长的雨季啊,倚在窗帘里的我,被黑夜囚禁的,熏笼边的心事,还没学会的拔丝地瓜。
当初为了她,而坚持守候着,捕捉《告密者》中那些只在回忆里出现的不够清晰的影像。
戴秀雅,代号鸽子。
对龙飞来说,昔日的爱人早已化作皑皑白骨,在长达数年的寻觅过程里,被模糊了的除了那些零零散散的片断,是否还有当初的情感。
时隔多年,灰尘扬起又落下,在她留下的蛛丝马迹里,他终于看见一个真实的鸽子。
回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
她从远处走近了,来到窗边,对着玻璃整理零乱的发丝。
白发卡,白风衣,白衬衫。
这样的她,用怯生生的,游移的探试性的神情搜索到馆内独自静坐的那个人,是你吗?
她好奇地微笑着点了点头。
就像卞之琳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龙飞停下搅拌咖啡的手,目光停摆在她清秀的面容里。
莞尔,觉得有趣,不觉会心一笑。
不能不说,他是欣慰的。
在无权挑选的情况下,组织上派来的助手是如此称心如意。
忐忑的心,放下了一半。
剩下的,就是性格的问题。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工作伙伴,如果无法和平共处,那无疑的更大的难题。
而她恰好是安静又纤弱的,拘谨又胆小的,丝毫不会动摇他的主见和领导才能。
她曾问:如果我叛变了,你会怎么办?
以至于龙飞在每一次面对指向她的矛头时,都会没有把握地自问:她会叛变吗?
鸽子没有孔雀身上的强大气场、机智果断,没有红隼的诡变多端、暗藏心思。
她甚至显得有些单薄,有些抑郁,有些不够坚强,有些软弱胆小。
单纯的外表下,一颗怯懦的心,始终处于不安定的飘动中,颠簸在危险的任务里。
她自己和自己下围棋,安坐在角落里读书,像清澈缓慢的钢琴曲,每一刻,都几乎要被时光所遗忘。
她一点也不像个摇旗呐喊的,立场坚定的革命者。
她是时代的洪流里,静开的苔花。
她也许没有办法抛头颅洒热血,也许没有办法承受被捕的残忍,她也许曾是同伴们认为最有可能出问题的那个人。
她是不够强大的,在这个世界上显得那么弱小,有点儿顾影自怜的,充满幻想与情思的,与以往所有革命者形象格格不入的人。
然而,这样的她,使我每每想起,都禁不住要回头留恋地驻足和遥望。
她没有冷清秋那么脱俗,那么慑人心脾的漂亮,却清秀淡雅的和她的名字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褪变。
当龙飞心中的疑团终于从李曼的口中解开时,泪眼迷蒙中,故居的后院,那些丛生的杂草就真的飞了起来。
阴差阳错的告白,被上天安排成阴阳永隔的悲伤。
消失不见的人,永远不再见了。
珠帘外,我曾经看不清的你的样子,此刻分外清晰。
对不起,我竟然匆忙的,连告别的话也没有说。
被李曼抢走的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好像听到很远的地方 有枪炮声传来 难怪你走的匆忙 那天淋湿的棉袍还没有干 书里戏里总是说 女人在家倚着熏笼 想一些落寞的事情 真的是这样 你问我解放后怎么生活 我不止一次地想过 我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 就想好不去设想 设想任务结束的那天 如果那一天太远 我也许会变得脆弱 如果那一天太近 我又不会投入情感 我习惯了看每天的日落 然后拉上窗帘 自以为窗帘里是普通的日子 但是每天都觉得夜里最危险 夜里瞪着天花板游走的光亮 我会想象 自己是被囚禁的公主 囚禁在危险的任务中 等着王子来救我 然后天亮了 我的王子醒来了 他告诉我离日落还有多久 直到听到远处的枪炮声 我才敢想 有一天解放了 公主安全了 她学会了做拔丝地瓜 这是王子最喜欢的一道菜 王子吃了拔丝地瓜 从此 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算不算我给你的答案呢陈旧的秘密属于怀念,答案是温情的惆怅。
而白纱依然飘着。
相似的雨夜里,回顾过去一年长长短短的辛酸的日子。
有时,是心酸的。
看过太多光环里的伟大形象,很难像这样被打动。
经典不一定是成功的,经典不一定是辉煌的,经典不一定是被人称颂的,经典不一定是惊艳的,经典不一定是强大的,经典不一定是眉开眼笑的。
经典也可能是安静落寞的,经典也可能是单薄忧郁的,经典也可能是独自等待的,经典也许就是同一个场景里,同一个处境下,跳入脑海的那个形象。
每当被孤独和绝望包围,我停下笔,关掉灯,在黑暗中,安静的想一想,同样脆弱的人,你会怎么做?
所以,日子再艰难,也有结束的一天。
情形再不利,也有平反的一天。
环境再危险,也有解脱的一天。
白纱依然飘着,用漂亮太俗气,看不清的你,是美好。
喜欢这里面的孔雀
故弄玄虚,漏洞百出,尤其是宝宝的情节。七个替代品的情节也严重不合理。女主人设讨厌。
整体还行,但细节太不讲究。比如宝宝从诊所拿回来的处方里居然有1972年才上市的阿莫西林
笑死了,我爷爷一看,这不又是郑耀先吗
鸽子死的好惨TAT
一般般。
追龙哥的剧,还可以,比断刺、胜算好看。虽然但是姓应的和宝宝真是够了。。。
最烦这种神神叨叨 故弄玄虚的
最大的BUG就是映山红,犯这么大的事都能原谅,组织任命都不做背调么
两分打给孔雀,这个演员角色塑造的很令我感动。尤其是她坚毅的眼神和难得灿烂但很美丽的笑容。刘孜这个角色很精彩。
爸妈不爱。
复杂的设计,人人的心节。
三星半。自从《暗算》之后,谍战片就开始流行集中审查的暴风雪山庄模式,《风声》如此,《告密者》也不能免俗。
柳云龙和张嘉译飚戏好看。
应山红这个傻X,还有那个一直叫宝宝的,听到都想呕吐!
好看,低估了大陆的编剧能力了。/秘密让人变得更危险 信仰让人变得更坚强。
前半部真的像鬼片一样,差点没能坚持看完.总得来说稍显无聊,后面集中关押的一段戏是高潮
一个13岁的盲人,养着一个残疾人7年,6岁时就能把一个重伤倒地的成年人架到一栋7年都没人去过的楼里,真神啊经啊病啊!!!!!!
没有撑到张嘉译出来弃剧了…原谅我…
多SB的一个故事!白瞎了这么多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