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名字说起吧,《边境风云》,当你看到这个名字千万不要以为这里有激烈的枪战,“边境”说的就是中缅边境,勐秀车站是故事扣题和出题的地点。
这部带着文艺节奏的片子缉毒片实在说不上“风云”。
尽管片中也有警匪对峙、黑帮内讧,但都不是主戏。
这部片子的形式大于内容是肯定的,从其章节的表现形式,很少的对白,大部分很慢的节奏,这就是程耳导演要的风格吧?
可独立出来的《狗》,回忆、往事这样的名字起得多少有点欠火候。
片中警察兄妹的小故事、四川话的幽默调皮和阴冷、残忍的毒贩杀手交织在一起,这一段表现很棒。
之后毒枭的出现,内容上存在不好漏洞,很多地方都不细腻,唯一用心表现的就是那种眼神的交流,长镜头的运用和唯美风格的拍摄。
人质的父亲牙医倪大红比杀手更冷,“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杨坤老师的杀手角儿不错,他还是开枪打死了张默饰演的警察。
但似乎太没道义,想要财、物俱收。
孙红雷在最后的一次交易中的聪明才智简直发挥到极点,以至成功拿到那笔钱,然后毁了粉儿,他的死也早在意料之中。
不能接受的是,最后他没有扑向王珞丹,而是把藏前的钥匙给了倪大红……果真聊到此的话,真不该这样结束。
导演是边拍边改……张默这个警察实在不怎么精明,似乎有一身武艺竟还是落得惨死毒贩之手。
最后说说王珞丹,她在片中起初充当萝莉人质,后来成为人妻,是个善良的女子,片中有显示她怀孕了,却没有就此发挥,或者说没有明显的表现,这也不能说是她幸福的源泉。
她联系着人质父亲和毒枭,带给我们终极思考,幸福该怎样?
《边境风云》一部不勐而秀的站场电影。
一个穷途末路的毒枭完成了一次良心 良知的救赎,结局很正统但又出乎意料,就是一个“末路英雄”的自我救赎。
国产电影就该有自己的风格,会有希望的。
起码我看到了希望。。。。。。
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女儿被劫持,爸爸找女儿,因为救女儿心切而锒铛入狱十年。
十年之后,找到女儿想认回女儿想女儿跟他回家却发现女儿被劫持者喂家了。
小女孩长大后他们相爱,成了情侣。
最后父亲要夺回女儿而出卖了准女婿的悲情故事。
本部电影是分成四章节,一开始看chapter 1.时吐槽无力啊。
真心无力。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开始部分加第一章是叙述结果,然后后面几章将原因娓娓道来。
一开始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让我觉得明明是部商业片,但是硬要给添上文艺的标签,有些不伦不类。
但是总的来说,看完整部电影再去回味,故事虽然有很多瑕疵,但是还是值得回味。
1.孙红雷将毒品藏于天花板上发现了幼年王珞丹,本该干掉她,但是没狠下心。
一个瑟瑟发抖天真无知的小姑娘,最终他的选择是将她带走,后来他干掉了老大儿子那一伙,虽然说是为他自己打算,但不能否认里面没有老大儿子要剁掉幼年王珞丹手指的因素。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结尾处。
王珞丹和孙红雷死里逃生从缅甸回来,王珞丹之前说过,有一天他们离开缅甸,希望他爸爸和他们一起走。
可是最终出卖孙的人,正是王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开头,王父对王珞丹说,我们从这个门出去,一切都安排好了什么什么的,意思是要王珞丹离开孙红雷和他一起过父女相依为命的日子。
王珞丹说现在很幸福,很快乐,不希望改变现在的生活。
王父:“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其实他想要的是女儿跟他走吧,于是王珞丹说出“我们早晚有一天会离开缅甸,但是在那之前,我什么也不想改变。
”可是后来当他们真的离开缅甸,王珞丹投奔父亲,想三个人一起离开,可是他哪里知道王父对孙红雷有多深的仇恨——他本来有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女儿,自己的诊所。
平淡但是一家人惬意的生活,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孙红雷的那次贩毒造成的。
他本是无辜的人,却被卷入这纠纷里脱不了身。
王珞丹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王父怎么可能理解她,他的生活被这个人毁掉了,自己最后唯一的亲人也不肯回到他身边做他的乖乖小女孩。
而王珞丹也把自己的想法加固到了他父亲身上。
她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一起离开,但是他哪里知道他父亲压根就容不下孙红雷。
很喜欢他们最后离开缅甸时候那一段。
他决定洗手不干,看校园拆毁时候那个小女孩送她一个苹果。
后来也是小女孩一家救了他们。
那一段我特别喜欢,她知道就算活下来她也不会好过,干脆就和心爱的人葬在一起。
王珞丹对孙红雷的死心踏地,对这段感情的态度,让人深深折服。
还有一个喜欢的镜头是张默救妹妹的时候,妹妹说的那番话“我跟你数了这个人古怪,你还不相信我。
日你妈!
”最后这个“日你妈”大亮!
作为川渝人士肯定能深深理解这句话里包含的感情,死里逃生松一口气时用这句话太有力度了,还有兄妹两看起来感情不合但实际上这句话很有撒娇的味道啊!
效果就跟女孩子打情骂俏说“你真讨厌”一样、反正我是笑了很久很久
1.影片令人惊奇的是 里面所有的演员在戏里都是没有名字的。
2.插叙、倒叙的手法往往配合静的、慢的、压抑的气氛会产生很不错的效果和悬疑色彩。
《百年孤独》貌似是鼻祖级的了。
《空之境界》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都是挖了个大坑,然观众慢慢去填。
3。
影片没有强烈的打斗,但是在这样的节奏下更能感觉都人物的内心感受。
PS:《边境风云》这名字也太普通了吧,和内容不是层次上的。
如果生活是可以剪辑的电影片段,那会怎样?
《边境风云》的最后一小节没有象之前几节一样将一些故意遗漏的片段与对话增补,虽然我无比期待,尽管我知道增加再多的细节也不会挽回孙红雷所演的大毒枭三枪夺命的结局,但是导演再一次给了我们他们三个人做下来吃早饭,然后孙整好衣装出门的那个片段。
如果。。。
我知道导演想通过剪辑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需要看电影,电影与生活的差距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问但通常不会问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得懂电影。
那些片段,那些隐匿的社会信息不过在镜头中,在镜头的连接与剪辑中,但我们读得懂,因为我们在生活中。
依然还是亦正亦邪的孙红雷可以驾驭这个坏但是有善心的大毒枭角色。
因为观众对他的旧印象,所以对于他为什么不杀那个小女孩也就不需过多的铺陈。
这也就是导演好的选角的用意。
观众总是带着那些旧记忆走进电影院的。
任何演员无法抹去过往所有角色带给ta的影响。
最后那场三人戏,紧凑而转折十足,毒枭的聪明与历练、最后救命钱的一博、小缉毒警的青涩、交易者的贪婪与不够聪明、男人与男人之间交待在那两三分钟全面爆发。
一点不弱智一点不脑残点点都很精彩。
正部电影象章回小说,用音乐和断裂的线索来过渡章回。
虽然开始有点小没头脑,但场景与故事的片段还算吸引人。
慢慢从狗、女儿和往事三个章回将这些呈现在我们面前似生活流水的片段重新串联,抖落了这个故事的线索,主人公若隐若现,几个故事相对独立,但又丰满而生活化。
难得见到如此有心思的讲故事了。
编剧与导演是同一人,我想他一定对于电影的叙事有过很深的体验,才会将这部视觉文学作品做成如此形式。
一部分是如此生活,生活到镜头中的如此随意与片段化,而另一部分却是如此的叙事,将所有出现的片段串联成为故事线索。
煎鸡蛋、吃米线、验孕结果、小孩偷窥、撑船的缅甸男人、拔牙。。。
诸多细节、片段、闪过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这部生活大剧的小碎片。
可是我们居然可以在电影院里通过每个无需解释的视觉与生活式的呈现却推导与揣测着“剧情”、“理解”着他们的行动与选择,譬如毒枭为何收手不做了,也许因为他们有了孩子;孩子为何愿意帮助他们,因为他们在当地办学助人了。。。
只是有些“读懂”与“理解”是如此常俗化地瞬间发生,让我们几乎察觉不到Berger & Luckman所讲的social stock of knowledge。
虽然观影的时候,旁边那个我觉得很俗的女人一直像体育直播解说员一样说出每个转折时她的评论,如好二,她爸这么做肯定会让他女儿恨死他的。。。
但是回来想想,她也是直言表现出一个常民对这部电影基本情节的理解啊。
电影是被捕捉与剪辑的片段,所以导演可以用章回用故事主线来囊括所有呈现的视觉与听觉效果,所以最后那个结局虽然已经有了,但是最后再重放一次孙红雷的出门却是另一层深意,加重观众的遗憾。
只是我们的生活,不是可以剪辑的电影片段,不能回放,不能再现,不能重播,不能改变。
《边境风云》,一部看题目会让我想起《湄公河行动》的缉毒影片,却出乎意料的有点儿像文艺片的感觉,没有宏大的枪战场面,没有惨烈的打斗场面,没有激烈的争辩,没有挣扎的纠结......有的只是无声胜有声的眼神、景色和想象空间。
不过我觉得英文名《Lethal Hostage》更贴近影片主题。
这是极少的让我回头再看一遍的警匪题材的影片,因为台词太少了,时间太错乱了,需要自己连接想象的情节太多了。
尽管如此,这部影片并不烧脑,却有种击中内心最柔软部分的感觉,是人性,抑或是爱,我有点儿分不清。
随着成长,渐渐的放下了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渐渐的了解了没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渐渐的不再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
就如同孙红雷饰演的毒枭,他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面对小姑娘,他有两次用枪指着她,眼里却全是不忍。
当大毒枭的儿子要杀掉小姑娘时他挡在前面;当小姑娘的父亲(牙医)想要回女儿的时候,他说:你回去,拿上东西,送回来,接女儿走,就这么简单。
镜头切换到他和小姑娘等待在岸边的背影,小姑娘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外套;牙医不幸被抓,没法回来换女儿了,大毒枭的儿子企图剁掉小姑娘的手指,甚至杀掉他,他背水一战,血洗毒巢,成功上位。
小姑娘长大了,他们结婚了,只是我认为当初他对小姑娘的各种不忍心却不一定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内心深处的善良。
所谓人性复杂,便是如此吧。
《岛上书店》里说过:一个人一旦在乎一件事,就发现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孙红雷饰演的毒枭就很好的演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致命人质》这个题目更贴近主题,孙红雷的重大转折都是因为这个小人质,包括最后的死亡。
虽然英雄末路,虽然死亡收场,但是他的内心是平静的,踏实的,甚至是有点儿快乐的。
即使没有这个小人质,大约也会有其他人,其他事激发他人性中的善良......影片开始时老毒枭让孙红雷去倒掉毒品,一方面是为了毁掉罪证,另一方面是为了把生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再看老毒枭的儿子,野蛮分析一下,老毒枭一定是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所以这个儿子很懦弱残暴,得知老爹没有回来后,除了大发脾气,对孙红雷和小人质各种威胁,别无他法。
其实当人特别愤怒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恐惧,而通过愤怒表达恐惧则说明他懦弱无能;所以这个儿子愚昧无知,当牙医被抓到他眼前的时候,他只知道愤怒的让牙医把他老爹弄出来,压根儿就没有留意到牙医鞋上的窃听器。
而孙红雷却敏锐的注意到了窃听器,并且将计就计的摆脱了窃听。
所以老毒枭应该深知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是否儿子的懦弱愚昧,让他更加珍惜孙红雷饰演的这个角色,而把生的机会留给了他。
当然这也纯属野蛮分析片中孙红雷的善良不止体现在人质身上,他还为当地的孩子修建学校,长大后的人质给孩子们教书,所以当牙医来找女儿的时候,女儿说: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当学校塌陷的时候,他的愤怒通过对包工头的声声逼问和最后的枪声诠释的淋漓尽致。
牙医的台词也很少,但是每一句都那么戳人心扉,“你们不能抓我,抓了我,我拿什么换回我女儿”,“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还有杨坤的眼神,冷酷又带点儿复杂,非常符合剧中人物的特点。
影片最为点题的一句话应该是缉毒警察妹妹说的一句话: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治安问题,实际上是感情问题。
是啊,很多事情表面上看都是治安或者道德问题,而实际上都隐藏着丰富的感情故事。
因为大多数的问题都基于情绪不同而变得结果不同,只是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不太知道该怎样处理我们的,别人的情绪。
此处应该接上情绪管理课程的广告,哈哈哈。
回到我想说的,基于我们对事件背后隐藏的感情问题的不甚了解,所以,不必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判什么。
在如此纷繁复杂又功利浮躁的社会,保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客观的分析能力便显得尤为难得。
所以,致命的其实不是人质,而是人性。
毋庸置疑,《边境风云》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近些年的国产电影,包括香港北上拍的“玩意儿”和杨德昌之后的台湾,能称得上电影的东西,太少了。
被称为或自称为国师的张艺谋,转型征战类型商业电影后,基本属于好莱坞不入流水准,国师之称,基本侮辱了中国。
之前的实在不耻提及,例如《山楂树之恋》、《三枪拍案惊奇》之流,最后的一部《金陵十三钗》,抛却主题故事等方面的超级幼稚不谈,单从商业角度来看,好莱坞一个九流导演做出的十万美金的商业电影,也比这部号称大投资的东东强之甚多。
张艺谋尚且如此,诸如陈凯歌、香港北上导演等,就更不用提了,商业类型片简直弄得一塌糊涂,不堪忍睹。
而台湾,杨德昌之后,侯孝贤基本没拍过片,后继导演,《赛德克。
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都属于被台湾影人自我吹捧的东西,虽然口气很大,但从电影本质来谈,根本不值得一提。
《边境风云》作为一部警匪类商业类型片来看,并不成功,而作为文艺片来看,也不成功。
她很尴尬,处于一个尴尬人的境地,因为,完全没做到,也不可能做到诺兰的《蝙蝠侠前传。
黑暗骑士》的商业艺术兼容的水准。
但,毋庸置疑,《边》是一部电影,真正有诚意、努力的电影,是一部从故事、主题、人物、画面、节奏、演员表演等任何方面都对自己苛刻要求的严谨的电影。
《边》的故事,从警匪片来看,并不新颖,但从国产警匪片来看,却大胆的很,打破了很多国产警匪片广电老大审核的禁忌,如警察不准犯错、不准当街开枪、不准有人性只能是符号等等,此片故事上能拿到大金龙,无疑是一个突破。
《让子弹飞》是因为老大们没看懂,等看懂了悔之晚矣,《边》能公映,还没明白为什么,只能说是一个突破,虽然《边》明显的为了过审在故事上做了很大妥协。
另一方面,《边》的故事结构,更借鉴了不朽的《低俗小说》章回体和圆型叙述结构,此片的监制是宁浩,宁浩应该是国内对黑色幽默类型极有研究的一个导演,仅次于姜文,区别在于,一个是借鉴,一个是创新。
可惜,宁导负气做出了《黄金大劫案》这样水准的东西,不知以后会怎么样。
很遗憾,此片的导演,不是宁导!
《边》的人物,虽然多少有一些流于表面和造作的嫌疑,但演员很出众,充分弥补了不足。
孙红雷、倪大红这两个绝对实力派演员就不用说了,让人惊喜的是杨坤,很难得一个唱歌的,居然能做到马龙白兰度无表情式表演,而且做得很优秀,只能叹出道晚了,杨坤的歌没觉得怎么样,但此片的演技,比他的歌要好。
《边》的主题,同样也是借鉴了《通俗小说》的一个副主题,即人性善的一面,可惜,仍是流于表面,但对于国产来说,已经极不容易了,比之故作高深的《金陵十三钗》、《赛德克。
巴莱》、《杀生》等,要有意义得多。
最值得一提的是《边》的画面和节奏。
文艺片一贯的缓慢节奏,却不沉闷,每一个画面极其精致,蒙太奇使用不能说有特点,但绝对可圈可点,整片几乎无不和谐节奏,这对国产电影来说,极其难得。
最后说一下配乐,让人极其意外的是,此片竟然使用了左小祖咒左大老板的《忧伤的老板》,而且是以女声合唱的形式,作为左老板第一张专辑开始就迷恋的骨灰级粉丝,做梦也不会想到左老板的歌会以合唱形式出现,其创新程度,应该高于此片。
“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一个麻烦”,这大概也是此片的主题之一。
《边》是一部电影,后边这句话对国产电影,我很久没说了,《边境风云》是一部值得花钱进电影院的电影。
看了好多外国的犯罪题材影片,不得不说国产如果贴合实际生活的话,确实有一定限制,不过这部影片整体剧情很真实,边境贩毒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真实存在,所以代入感挺强,节奏感和紧张感再学习下国外的拍摄手法,加强一些应该会更好,红雷大哥不用说,自带大哥气质,气场强大,不得不说,如果是这种老大的角色至今觉得无人能及!
红雷大哥的出演为这部影片加分了!
《边境风云》的十八段台词2018年9月5日更#被片名拖累评分的电影#《边境风云》。
叫《边境》才是对的,没有风云,只有几个小人物挣扎在边缘的困兽犹斗。
但关键还在内因,作者被自己的某种调性给拖累了,我称之为"无暖之冷"。
没有暖的衬托,观众不会感到真正的冷,就像没有罗曼蒂克,就没有罗曼蒂克的消亡。
你说葛大爷见章子怡穿浅色衣服就是罗曼蒂克,观众真·get不到。
1. 女儿对牙医说,你也想绑架我?
——电影的英文名是“致命人质(Lethal Hostage)”,序幕点题,引出第一个悬念:谁曾经绑架过她,这是他们父女离散的原因吗?
2. 小警察的妹妹喊她的狗:疯疯,回来。
——这条黑狗是全片唯一有名字的角色。
3. 女生合唱: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一个麻烦;对于我,你就是整个世界。
——看到下一章“往事”,就很容易理解:妹妹是小警察的“麻烦”,小姑娘是毒枭的“麻烦”,而毒枭是这个世界的“麻烦”。
费解的是,在歌声中,妹妹与一位女同学扭打成一团,其他妹纸还在淡定地唱。
这一架的起因在毒枭、杀手与警察的三人对决前才会揭开。
4. 老毒枭对年轻的毒枭说,倒了去。
——警察去而折返,老头儿明白已被抓的手下往牙科诊所里多看的那一眼曝露了他们。
他这样吩咐,一是毁灭罪证,二是将生的机会留给了年轻人。
5. 老毒枭的儿子看了一眼小姑娘,问年轻的毒枭:这什么东西?
——有一股子瘆得慌的喜感。
6. 女儿:我现在很好,我很幸福,这样难道还不够吗?
牙医:我不要你幸福,我要你活着。
——可怜天下父母心。
7.牙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女儿:可是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也回不去了。
——电视剧《沉默的证人》在回溯连环杀手悲剧性的童年经历时反问了一句:可是谁又能改变历史呢?
8.女儿:但是在那天之前,我什么也不想改变,我习惯了。
牙医:我理解不了。
女儿:你试着理解我,我试着让他做好人。
——换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白衣圣女洗涤了罪恶的灵魂。
女儿这个角色,在系红领巾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道具,往场景里一放,不但没有台词,身上几乎没有“戏”。
成人后当了老师,倒是能说会道了,但“圣女”的设定太过苍白,表演也流于表面,是整个电影有想法但缺深度的一大原因。
9.毒枭:盖这个房子我当时给了你多少钱?
包工头:十万。
毒枭:你花了多少?
包工头:差不多都花了。
毒枭:究竟花了多少。
包工头:确实都花了。
(闪回:毒枭坐在车上,烦躁不耐。
画外音:子弹上膛的声音)毒枭:究竟多少?
包工头:五万。
毒枭:多少?
包工头:不到三万。
(砰砰砰)——不解释。
10.妻子学校里的小女孩给他一个苹果,他吃了一半扔给手下,手下边吃边说,生意不做了,我们都赚不着钱,恐怕会失去保护啊。
——真心、戒心与二心。
毒枭视手下如兄弟,少了戒心,但利益不再一致时,手下起了二心。
在他们夫妇二人被手下活埋后,是这位真心待他们的小女孩救了他们。
11.毒枭:放了她吧。
妻子:你们快点埋吧。
——我看到了上位成功的手下接住铲子时眼里的不忍。
12.小警察解开了妹妹的保鲜膜,兄妹相拥在一起,妹妹有一句四川话台词字幕没显示,她恨恨地说,我X你妈!
13.妹妹:那个女的真是是个瓜娃子,顶起我的墨镜在我面前晃,你说我咋可能不打她嘛?
——小警察出差前,妹妹告诉了他那天和女同学打架的前因后果: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我心爱的东西,还在我面前显摆,我怎么可能不打你?
这正是牙医、女儿和毒枭三人故事的结局——我得说这个比方打得并不高明。
妹妹是有分量的角色里离主线最远的一个,而她在合唱时和同学打架这一幕看似脱线的过场戏,在讲明了前因之后,可以视为大结局的预演。
但在这个“得胜头回”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看了却没有看到。
14.妹妹总结她的墨镜事件:这个事情,表面上是治安问题,其实是感情问题。
——题眼。
15.毒枭:明年十点半,勐秀车站。
下家(杨32):怎么改地方了?
不是镇上的米线店吗?
毒枭沉默良久后:是,是改地方了。
十点半,别晚了。
——接头地点本来就是车站,原先和下家接头的是活埋毒枭的那个手下。
下家这是告诉毒枭说,我落在条子手里了。
毒枭听懂了,但仍决意按期赴约。
16.妻子:其实,就在那天结束,结束在那个坑里,我觉得也挺好的。
17.毒枭:我以后不做了,给条活路行吗?
小警察(拔枪指着毒枭的头)对下家说,把箱子打开。
——因为毒枭在放毒品的箱子里下家才能看到的角度放了一把枪。
这条活路不是给他自己的,是给小警察的。
18.毒枭:走了。
下家:人可以走,钱留下。
——毒枭说“走了”,也是在给下家留活路,因为那把藏在箱子里的枪只有一颗子弹。
——看的7.5折场,今年在院线看的最贵的一场非3D电影。
1、致命人质,边境风云。
英译名再一次比原名达意。
杨坤绑了邻家女要了自己的命,孙红雷绑了王珞丹也要了自己的命。
女人质便是黑片蛇蝎女人的中国式变种。
2、整起事件,前后十年,一场轮回,无辜卷入警匪斗争的普通牙医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正所谓倪大红报仇,十年不晚。
3、但事已至此,还少不了偷工减料惹的祸。
缅甸希望小学的十万建款如不被工头截留,校舍也不会塌,学生也不会死,孙红雷也不会选择金盆洗手;国内出租房如不是墙壁造的太薄,张默也不会如此轻易听到女友手机响在隔壁(屋外北京日报的报箱说明是首都建筑)。
4、为将故事走向严控于黑色宿命的预设轨道,部分逻辑细节只能敷衍了事。
老大既然选择不顾死活与警察对射,又何必在乎消灭毒品证据?
孙红雷如此轻易就搭船逃出境外,又何必劫持女孩做人质?
好莱坞警匪片教育我们,正常犯罪心理下,消灭罪证是准备举手投降的,绑架人质是只有走投无路的。
5、狗章节获得一致好评。
因为封闭空间门里门外的心理攻防戏原本就容易抓住观众,加之此时的故事脉络简单清晰(暴露、灭口、抓捕),主线尚未展开,上面提及的诸多角色行为逻辑的漏洞还未暴露。
6、看到倪大红冷着脸说,我不想让你幸福,我想让你活,王珞丹面无表情地回道,给他一个做好人的机会……感觉怪怪的。
通篇冷面、延时风格算是贾木许那一脉吗?
只是这种疑似独立电影最爱的风格也不能一味复制,还是多少要兼顾到文化差异以及故事背景。
天堂陌影之所以与之完美匹配,是因为它精准把握到了美国偏远小镇沉闷慵懒的生活节奏。
可绑架小女孩,最终变成十年期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这种情绪激撞的东东还是更适于交到阿莫多瓦等南欧热情派的手中。
不过!
选角杨坤是正确的。
一来,杀手是离冷面最近的职业,二来,杨坤你别管他装不装,确实挺酷。
7、绕来绕去又回到了风格混搭失度的老问题。
失度的原因还是导演想法太多,手段跟不上。
模块组合式的一通安插,最后发现地基不稳摇摇欲坠。
孙红雷为女孩与老大儿子翻脸那场戏就很明显。
角色困境导演根本没有讲透,情绪也远没到位,却忙不迭地向教父致敬:那边党羽冲锋枪扫射,这里孙在寺庙进香朝拜……8,、所以个人不太同意这句评点,“这不是一部适合所有观众的电影,因为它不是那种商业电影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产品,但它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诉求,比起那些千篇一律四平八稳的平庸之作”中国电影的当务之急不是去独特的美学诉求,反而是应尽快建立一条合格的商业电影流水线,以保证能够持续稳定地供给一大批“四平八稳的平庸之作”!
国产片里的上乘之作,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2017/06/19 二刷。
活死人风云吧
某人说还不错 就看了下
三星半。故事还是写薄了,但没废戏,而且拍的真是好啊。前半部昆汀后半部分杜琪峰,语言的掌控度很高,戏点好,给的也利索。这种真的懂行有才华的年轻导演能有机会出头可真好。
故事和镜头一样刻意,可以看出导演想展现的风格,但却没能营造出那种气氛。
碰上一个装逼的导演可谓十分不幸,就像不说人话的广告文案,好端端的东西也会被搞的恶心。边境风云就是如此。故意支离破碎的情节,妄图营造情绪的音乐,莫名其妙的特写,人物造型乱摆,对白力求让人不懂以显得颇有深度,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仿佛有一个世纪那样漫长,真他娘操蛋。
如果把王珞丹换个更年轻的 把那几个报幕去掉 效果会更好
贩毒者的脑子真是好用,所以说,才智都是被逼出来的。危险的环境让有利于人类的进步。
搞笑片?
叙事上稍有《低俗小说》的味道,但每个章节内部的情绪掌控被完爆了。
基本上是个没台词的一部电影 = =
大叔和小女孩,一种leon的feel。。。就不说差多远了,可是雷哥依然很帅!3.5
第三章搞好点就给三星了
故事很有看点,风格有些图穷。迟到的文艺范,跟不上变奏的时代。
不能好好讲故事是么。。。四个微电影拼个俩钟头。。各种该死的原地复活..保鲜膜缠了一圈又一圈,还给你时间脱鞋庞庞庞!姐又不是没膜过!!!缠两圈就要死了好么!!!!活埋也可以!!满血!复活!!!五分钟的路程,不带人就算了,枪响之后还给你时间点火你麻痹啊……
“在那天之前,我什么都不想改变,因为我习惯了…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一个麻烦,对于我,你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个治安问题,实质上就是个感情问题。” 配乐极其提神,张默足够惹眼,不可挑剔的年度黑马。
演员和手法都略显做作,但故事还挺好的
因为买不到蝙蝠侠的票去看了这个,意想不到的好看 !!
孙红雷越看越男人!!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