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江堰景区门口离堆公园出发,唯一的线索是水闸门牌上的“走马河西路中段”,地图上直接导航过去,尽管一路有很多古建筑,但还是幸运地在路中途发现了老艾玲老家的拍摄地。
借另一位访问拍摄地朋友的图
(借图)
这个城市新兴在蓬勃的现代化建设,但又总留出一些草地,不知道是没有规划完成还是有意为之
内江分走马河和江安河桥面向的就是艾玲老家
(借图)
现状
房子已经不在了,背后一小平房和鱼塘,从地面坡度来看是这里没错,只好捡一小块砖聊以慰藉。
水闸很有年代感
乱入的大叔
水闸可以上楼
干净
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看电影写影评的,我是个大学生,喜欢写东西的大学生,写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批评指正。
当你失去一个人的爱情后,回忆起来时,让你难忘与感动的,不应该只是那些甜蜜情话,更多的应该是你爱过一个善良且正直的人。
如果说失去之后的回忆常常会让你感到不舍,那请记住,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我钟意于他的心,这可以让我在离开他的日子里,孤独但不寂寞,伤感但不苦涩,思念却不迷醉。
假巴意思写篇感想(装个逼),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这部电影,我想说的是,它有一点点打动我,它的故事并不厚重,甚至显得有点老套,但电影里的取景地,这座处在四川的一座小城市,被导演拍得太美。
当你的爱得到另一个人的爱的回应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世间的所有都无可挑剔,也许有时实在不美好了,但你仍然会因为他畅想的那片草原,而欣喜不已。
在不得知结尾的前一个多小时里,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我猜到一个人在小城里的女主角也许已经失去他了,我实在找不到词来形容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在烟雨朦胧的小城镇,她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我知道她失去了他,可是她让我感到的是她并没有失去他,她有两个人的爱,她失去了他,可她还和他在一起。
我并不知道我的一个臆想是否合理,那就是,男主角去找女主的爸爸问清对女儿的心情以此来劝服她并希望她理解她爸爸的爱与苦衷,这些都是因为他也许早就知道自己会有如结局那一天,告诉她她应该做的 此刻我在远方思念你,九月的海风轻抚这秋天。
当电影最后许巍的《世外桃源》想起,站在一个普通人看这部电影的角度,我想说,这首歌和这电影讲的故事简直是绝配。
1.目测是天通苑区域:张译跟王佳佳的这个合租房真的真的真的还算比较大的……太不北漂了……按北京的瑜伽教练平均6k+、冰球教练平均10k的工资,要么你就整的更惨一些,比如人防改造的地下室,要么咱就整个“半月光”,住在皇城脚下2.黄金配角:感觉上王志文不能够收放自如,太压场子了,还是金士杰老爷子的配角戏更有代入感
平凡故事平淡叙事,没有各种爱情电影必备桥段,就是你我恋爱生活里平常的样子,真实,像剧中流水般浸润你心。
男女主演算不上漂亮,名气也可能不大,但他们表演自然,看着舒服。
有个街上的男女主角长镜头,印象深刻,把现众带进了他们的生活,置身于故事里。
教科书式的电影,算不得出众或能成为经典,但电影至少要拍成这个样子,电影工作者才好被称为老师。
最近老艾的脸上多了不少笑容,走路的脚步也比以前轻快了许多。
原来是多年以来少有联系的女儿最近主动与他说话,两人的关系缓和了许多。
男女主的恋爱真让人羡慕。
不过女主成长的小城和我的家乡差别非常大。
那里空气湿润,有白墙黑瓦的民房,平整的石板路,还有屋子旁静静流淌的河水。
虽然我家附近也是河水,但主要的作用是轮渡。
空气没那么干净,天空常是灰蒙蒙的,抬眼望天总能看见大烟囱在冒着烟,唯一的幸事大概就是那缕烟从黑色变成了灰色吧...老城区,不是自家盖的水泥房就是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破小,放眼望去是诸如发电机千斤顶这类的机器和锤子钳子类的工具。
小时候的夏天,晚饭后的娱乐项目就是去坝子上看来往的轮船,晚风有时会凉爽过了头,我爸就会脱下t恤给我穿。
但去大坝的必经之路上有那么一小节,炙热无比的高温和砰砰当当的巨大噪音一度是我的噩梦。
那一小段路的两边应是自家的作坊,约摸有六七家,工作着的无一不是男人。
他们打着赤膊,用长钳子夹住被火烧成橙红的铁块,放在机器的平板上,让平板上方不断向下的圆柱体,一下一下,把铁块捶打出那人心中理想的模样,然后用锤子敲敲打打,反复如此,最后放进水里,“滋”的一声,红色消退,归为沉寂。
不过有趣的是,一天晚上看完轮船,回家的路上依旧经过那一小段路,熟悉的铁粉味里,混杂着突兀的沐浴露香。
被木板门封闭的房屋前,有一家还亮着昏黄的灯。
一位父亲正给坐在盆里的孩子洗澡,两人笑笑闹闹很开心。
这之后,那段路就没那么让我讨厌了。
我也很久没有在晚上去大坝吹风了。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感情经历,“人活着,就是享受经历的过程呗。
”一个瑜伽教练,一个冰球教练,一个静一个动,一个柔一个刚,一个文艺,一个生活,普普通通的爱情,生离死别的爱情。
片子轻轻地静静地,跟女主一样文艺地讲故事,不对,确切地说是讲人生,感情:亲情,友情,爱情。
朋友,有时间聚聚,聊聊,保持联系,回忆过去,谈谈心。
爱情,从刚认识时候的尴尬,熟悉,热恋时的甜蜜,突然地有一个人离开了,猝不及防但悲痛却会细水长流。
亲情,妈妈走了,爸爸不到半年就自顾自地再婚了,(其实没懂爸爸跟男主解释他再婚的原因,既然还爱,为什么这么快又再婚,说是不愿意接受想着爱人没走不愿意醒来,那为什么对再婚的妻子那么冷漠,其实挺替他再婚妻子不值,虽然也就是为了过日子的没什么文化和思想的妇人,但她好歹陪伴着你啊。
)看到一个身心满是沧桑的父亲用抱歉而小心翼翼甚至有点讨好的姿态去对待自己的女儿,任谁看了都会心酸,可这又能说是谁的错呢?
女儿心里也是关心爸爸的,时常去爸爸家门口晃荡,会给爸爸买自行车,最后女主也原谅了爸爸,这个结果男主功不可没。
女主戴着装了男主骨灰的项链,几次看到跟男主长得像的人,这个挺戳的,你虽然走了,可我总觉得你还在,时不时就会回来看看我。
整部影片用插叙的手法讲女主的经历,剪的不混乱,从女主发型和状态设计可以明白地知道是哪个阶段,只是,一个文艺片,用了几首三俗歌曲我有点无语,什么小苹果爱情买卖我接受无能,当然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表现小城市市民生活阿姨们跳广场舞,但真的挺出戏的。
另外我比较喜欢这个影片的画面构图
还有一些截图,看上去挺适合当壁纸,拍摄角度真的有用心
不仅好看,还能说话
当然,这部片的演员演技是标配,不会失望的。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前面应该还有一个词——想要,通过每天的回忆和女孩现实生活的交织展现昨天的幸福和今天的追索。
正儿八百小清新爱情文艺片,从相识,相知,相恋到考虑婚姻和突然的人祸,整个过程可谓是清新无比,不激烈,不压抑,导演就让他们这么走过了,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只有开端,发展,发展,结局。
没有过于奔放的相恋,也没有过于悲伤的相离,你走了,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底,让我带着你,带着笑一起走下去。
整体的质感还是一直在的,北漂的穴居,挣扎和温馨,都江堰的青山绿水古城小家的淡然,话语一直都很克制,自然,少有的生活感,哪怕冲突都这么平淡。
镜头语言也一样的固定或平稳的移动,没有快速或紧张的剪辑,很慢,很平淡,很自然。
中间怼着女主背影的几个镜头让我比较看不懂,吵架那个理由也没解释清楚,她爸爸要是这么爱她妈妈,还能没什么理由就这么快结婚?
还有艾伶看着小时候的日记一下流下泪来那一场,我理解是想妈妈了,但是还是有点突兀了,可能是因为没铺垫好,也可能是当时的氛围(表演,台词,日记内容)营造的没到那个感觉。
都是些个人感觉小困惑。
王志文整场在线,那一蹲也是太有感觉了;张译也是找到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觉,女主也漂亮,俊男靓女这个好看又令本人难受的永恒命题啊!
中间一度想可能就值个7分,最后再那么一看,镜头,台词,故事,电影感挺好的,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内的这种文艺片,好看的。
故事从城市里的合租开始,慢慢的延伸,有了交集,有了心动,也有了对她的惴惴不安。
我们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如果回到家乡,回到承载着无数欢乐的大地。
家乡历来是安静的,是熟悉和陌生的结合体。
整个电影都以鲜明的对比来彰显这里与故乡的不同。
在小城市,整个色调都是淡蓝色的基调,我可以在大街上肆无忌惮的骑车,没有地铁,没有高楼,更没有车水马龙到处急切的人流。
小城市里更加关注自己,可能也更现实。
在老家的街道上,你的一支舞蹈会引来众人的围观“干嘛呢?
”,在大城市大家没空关心你的一举一动,也见多了各式的人,各式的生活。
我想把我的家乡介绍给你,这应该是恋爱的人对很自豪的一件事。
你看,我的过往,我的曾经,我踩过的没一寸土地,都与你分享,也沾染了你的气息。
我将你介绍给这座城,也赋予你窥看我的过往的权利。
好像只有在这个小镇,只有在远离喧嚣的小屋,才有交流的欲望,才能将我们的关系跟整个家庭联系在一起。
留恋这座城,更期望有美好的前程,所以我们不得不拼了命的,好像一定能成功似的,努力在大城市打拼。
或许当一切看淡,一切都没那么重要,才能毫无压力的随性而走。
还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别辜负了今天,也别辜负那些年的坚持。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这是一部非常清新平静的作品,没有太多情绪化的表达。
不同时间的穿插叙述,大城和小镇的对比,我想大概能描绘出很多人的现实经历和内心历程吧。
那些很难再聊到一起的同学,那些光鲜喧嚣的白昼和孤独静谧的夜晚,那尝试沟通的两代人,还有那想见而见不到的恋人,有意无意的都在询问平凡生活中对爱的定义。
面对多方面情感的困惑和艰辛创业的人生困境,通过大都市和故乡小城、爱情和亲情之间的几经辗转,艾伶离开北京的原因渐渐显现···在现实与回忆中,艾伶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命题,对于所有的选择都有了更从容的心境,从寻找“被爱的每一天”,成为了拥抱“倍爱的每一天”。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下生存,幸与不幸只有自己知道。
午夜梦回时你是否回想起在家年迈的老父亲,你是否也会想结束那空寂的灵魂。
感谢何平导演为北漂一族带来的这部电影。
他以西南小镇湿漉漉的环境和北京的干燥,小镇的宁静和北京的嘈杂形成强烈的对比。
还有铁轨,它既是城市的河流也是连接城乡之间的河流,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们通向家的桥梁。
《被爱》围绕着“无根”的北漂女孩艾伶的爱情和亲情为主题,讲述了一个看似发展不错的瑜伽教练回到家乡小镇开启寻爱之旅的过程。
故事情节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了最本真的那方温暖当你背起背包远离故乡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只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艰辛和努力才能换来最终的幸福。
其间有的成功了,有的难以接受大城市的快节奏退缩了,还有甚者迷离于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中无法自拔。
当你融入其中也好,隐退抽身也罢,请不要失了最初的那份纯真。
沙发上那场戏值四颗星
没什么意思,不如扎实拍类型片
还行,也是卖情怀的主流叙事,想模仿日本治愈系吧,所以结尾以“爱”来挽救一个北漂失败者的鸡汤必定虚假,更别说什么小城同学会为归来的大龄女青年洗尘接风之类,想当然的梗太多-----不较真的话,还能看。
北漂和家庭,远方和故乡。文本很平淡,亮点是结构和形式。三组时空的交叉叙事。
张译是想找回一点当年演北京爱情故事的感觉?不然想不通他为什么要演这么个……电影
片子拍的真稳。除了用失去另一半来弥补父亲的关系这块有点赶活儿以外,其他都很好,真诚朴实而感人。王佳佳和张译挺配的。
什么叫“爱过”的滋味。男主女主都不是靓丽的类型,年纪也不小了,但沉浸在爱河里的人,无一不带点幼稚言行,小脾气的任性,被宠爱的嗔嗲,眼神里有闪亮的憧憬。这些细微的一切,层层叠叠构成了“幸福”。它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又那么刻骨铭心。原以为只是一出北漂男女的爱情琐事,没想到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恋爱之中值得怀念的那些嬉笑打闹,充满爱意的点点滴滴,全部融在电影里了。美好的东西总是易逝,结局来得太突然有点猝不及防,但也合理的解释了女主交错恍惚的世界。
北漂不再飘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 爱情诚可悲 亲情愈合贵
里面演得最好的就是王志文;王佳佳是谁不知道;张译的死突然得没有一点预兆,真是个大败笔。
北漂妹子归乡忆故人,出租屋里一卷厕纸触发的恋爱。又假又装又神经病,最可怕的是摄影还真心不错……
有点矫情没藏住。以及到底是什么脑洞让张译演爱情片男主角啊?这能看得下去吗???
都江堰好美
主角台词功底好评,女主应该是舞蹈演员,身形很好,手指好漂亮啊!
......
最后终于和解 当尝过了相同的失去很喜欢她爸说的那句 都交给时间吧 什么都不需要说 慢慢都会懂得 但愿在有机会爱的时候 都可以不吝表达 这故事没什么剧情 很平淡 但是蛮喜欢的
看过了,经常忆起,好片
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地方是家乡,很真实,平凡中的感动,导演用心了,值得一看!
难得有这么部心平气和的片子,不过稍微有点作,结尾狗血
其实平淡的生活故事也可以被拍的不平庸,这部电影的整体观感确实一般,有些地方略微觉得矫情,画面构图和摄影是亮点,但也正是这些刻意到有些拖拉的设计影响了影片整体的流畅感。谢谢导演的资源
阴冷的电影色调中,或许生活也就如此般孤独,或许我们很难找到那一束光。正如女主会用她自己的观念来要求父亲,可谁又懂失去一个真正爱的人会有多么心碎,失去,却立刻出发找到新欢,或许不是因为不难过,而是太难怪,可生活呐,还是得继续着,当女主失去男友时,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吧,可她选择的是投身于自身所爱的事业中,我们一路跌爬滚打,总是很难在大城市中找到真正的容身之所,那么老家便是一种栖息之地,父女之间的感情在岁月中更加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