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情人易,一世爱人难。
爱情大概就是一次次地踏入同一条河流。
当人恋爱的时候,就开始爱世界上的一切,觉得生活真神奇,在大街上瞎逛也会很开心。
爱如白开水也如潮水,即是每天都需要的东西,也如泡泡般散逝的快,曾经多疯狂也会有结束的时候。
如果你真的想和我长久幸福下去,我们就学着不要互相伤害。
如果他真的不爱你了,而你却为他难过,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渴望爱的占有,又想要爱的自由,恋爱中的人是矛盾的,自私的。
爱情在笃定的同时也一定包含着脆弱和敏感不安。
爱的自私和控制欲,当女人让男人觉得安全了,男人就会外出冒险。
一旦女人让他觉得危险了,他就回来关心爱巢。
她几乎不会为了满足肉体的欲望去与不爱的人做爱,对唯一一次的酒后乱性,感受只是“不算糟糕,但不是特别好”。
她渴望安定舒适的感情状态,也渴望在爱情中全身心地投入,而投入的程度与抽离时的痛苦成正比。
她像一朵花绽开,在他的身边有恃无恐地随风摇曳。
偷欢与偷情,爱情与肉体的不忠。
就像是爱会消散一样,痛苦也终有消散的一天。
她也无法做到长久地去爱,她选择了一日的忠贞,也许在她看来,会好过一生的背叛。
无论我们之间谁不忠于对方,依旧要在一起。
快乐在于一日情人,痛苦在于相爱一生。
永远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心动,其实不过在复制爱情。
阿丽亚娜,是一个对男人有着致命危险的女人,她欲望先行,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懂得感情游戏,又无比的理性,同时贪婪爱但也害怕失去爱。
在与吉勒分手时,她也痛苦和大喊“我会死的”这样的话,但是信仰一切都终究会过去的她,应该是不会长久痛苦的,就像是爱会消散一样,痛苦也有消散的一天。
吉勒,一开始便深知阿丽亚娜的危险,但又沉迷于她的美好之中,矛盾的他甚至对阿丽亚娜表示即便是出轨也会守护在一起,我相信这一刻他是真诚的,当时感性应当是占了主导的,但到了真正的伤害袭来,理性的他又复活了,即便是提前打好了保护伞也无法消解内心的苦痛,无法忍受伤害只好选择结束。
「一日情人」包含了几乎所有的新浪潮手法:大量的旁白、脱序的镜头叙事以及突然跳跃的剪辑,导演又把镜头处理成黑白,用平坦的叙事,舒缓的情感来对抗好莱坞惯用语的强情节和高节奏,让这部2017年的片子一下子跳跃到了法国的上世纪六十年代。
故事很简单,哲学教授吉尔斯的女儿珍妮跟男友吵架,被赶出男友家,无奈之下回到爸爸的房子,却发现爸爸床上躺着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阿丽亚娜,相处中两个女孩相互吐露心事,相互为对方保守秘密,她们以爱的名义,各自极端。
珍妮在爱情中占有欲强烈,对于忠诚有着极端的偏好,追求灵肉完全契合的情感,完全挤压了男友的私人空间,她学不会放手,过分投入,爱情变成互为牢笼的束缚地。
阿丽亚娜是另一个极端,她撩男人技巧高超,追求灵肉分离的快感,放荡不羁的不断出轨,出轨越多反而对男友的情感越真实,爱情变成欲壑难填的试炼场。
爱情当头,走的最急最快的总是美好的时光,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还是刚刚过去的事情,嫉妒、苛责以及失望总是立马拥袭全身,就像影片开始阿丽亚娜和教授偷情的呻吟娇喘,下一个镜头,同样年轻的女孩珍妮坐在墙边撕心裂肺的哭泣,导演用呻吟和哭泣,道尽了爱情中的幸与痛。
到底怎样才能保鲜爱情?
太忠诚、太放荡都不算是保鲜爱情的很好途径。
导演安排了教授这个年长的角色,他既是父亲也是情人,经历让他的爱情观跟两位女主比起来成熟很多。
他和女儿谈忠诚,“和其他词语一样,有的人对一些东西忠诚,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这并不重要。
比如一些回忆,一些细节。
”女儿问他:“那有比身体忠诚更重要的东西吗?
”他说:“对于一些人而言,不是这样的。
”教授明白忠诚是无法维系爱情的,他很清楚他的情人阿丽亚娜就跟他年轻时一样,“是个唐璜,为了让自己开心,什么都可以做,我清楚你和别人做只是为了玩,因为我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也像你这样,让一些女人承受不该有的痛苦。
”所以他对情人说:“无论我们之间谁不忠于对方,我们依旧要在一起”。
情人阿丽亚娜以为在教授的爱情里获得了自由,说:“你说的,如果要一个更年轻的男人,可以不和你说。
”她频繁出轨挑战爱情的界限,以为只要保守出轨的秘密,男人就不会介意。
但是“男人如果背叛你,不会提前告诉你的,但他们绝对不能忍受女人做同样的事情”,出轨的阿丽亚娜被教授抓了现行后,男人还是很介意。
教授对情人说:“我想和我爱的和爱我的女人变老,但不是你了”。
明白了吧,爱情里的浪子回头,不是因为你是他的唯一,而是他的心已倦。
所以,爱情到底如何才能维系?
片名「一日情人」,一日情人好做,一世情人难当啊,爱情就只有这短暂的保鲜期,再往后就是腌制期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
最好方式就是爱到半截死一半,这样就可以把爱情深藏谷底,时不时在微若烟尘的时候翻出来悼念一番,直到把自己感动的痛哭流涕。
当然还有一些是爱情消失了,还会有亲情和友情,只要要求不高,只要有足够的智慧,两个能互相取暖的躯体就不愁“白头偕老”,但这样的“幸福”制造不出爱情。
导演在黑白布景之下,用了素面朝天的演员,展示出了生活的原生态,感受到最真实的人性,在精炼的台词中体验到“明枪暗箭”的男女关系。
《一日情人》,爱和忠诚《一日情人》,咋一看这题目,以为是什么一夜情之类的。
毫不犹豫就点开了。
有简介,介绍影片谈的是爱和忠诚。
你妈的,法国人谈什么爱和忠诚,在萨特和波伏娃的身体力行下,爱和忠诚早就是稀巴烂的事儿了。
爱是爱一辈子,不过,忠诚是没有的。
当然,你也可以这么理解——相互向对方坦白自己的不忠诚,也是一种忠诚。
萨特和波伏娃都是理论大师,也是实践大师,要欣赏他们的行为,从他们那找点理论支持是非常简单的事。
居然黑白,什么老片啊!
不过看画质似乎又不是的。
再看简介,是2017年的电影,算新货。
影片开始是女主在楼梯上穿越,然后男主出现,然后关门,然后喘息,然后穿短裤。
然后有转场至另一女主,女儿这一角色,大哭,提箱子,敲开男主(爸爸)的门。
画面算是平淡,不过叙述快,有一眨眼就不知所云的速度。
这对于电影老饕来说,不算什么,若是追求画面漂亮的影迷,估计要关浏览器窗口了。
比较奇怪,我没想关闭电影,倒不是我想通过小众化来拔高自己。
我已经过了希望通过装B来炫耀的阶段。
当时只不过在内心发笑,唉!
这样老掉牙的影片也只有我这样老掉牙的人还喜欢看。
老爸、老爸情人、女儿,三人同居一屋,这确实有些微妙。
不过影片也没有扩大什么恋父情结,而让女儿与老爸情人起冲突。
虽然刚开始,女儿对于老爸拥有的这个和自己一样年龄的情人颇有微词。
甚至弄点小情绪地说,你还没有我老妈漂亮。
不过,随着女儿率先因为失恋而崩溃,迅速拉近了她和老爸情人之间的关系。
在老爸情人拯救了自杀的她之后,女儿就和老爸情人达成了某种默契,而老爸成了她们要隐藏秘密的对象。
老爸情人带女儿结交各种朋友,女儿也向老爸情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影片重点似乎从女儿的失恋,转移到老爸和他情人之间爱情的忠诚和背叛关系了。
老爸和情人,在相互爱着对方的同时,也在相互背叛着。
这位过于年轻的情人,时常和陌生男人上床。
虽然两人在关系确定之前就有过约定,不要因为各自出轨而分开。
但老爸还是承受不了偶尔窥见的情人和其他男人激情肉搏画面。
最终,选择了和情人的分手。
而女儿和男友又和好了,影片变成了女儿来安慰情人了。
总得来说,影片主要的线索是老爸和情人这一对情侣的爱情,相互背叛,相互伤害。
表达爱和忠诚的命题。
当然还有女儿和老爸情人之间,友谊的忠诚和背叛。
还有女儿和老爸之间,亲情的忠诚和背叛。
关于两性之间的忠诚和背叛,法国人似乎早已给这种悲欢离合贴上浪漫的标签。
从他们总统的个人生活就可以看出:萨科齐的老婆曾经拍过裸照。
这一点,影片里面似乎也有类似的,女儿发现老爸情人的色情照,情人解释说,那是个人破产了,也就没钱时,不得已拍的。
在这里,还是马列主义是对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妇女解放运动,必需要有妇女经济上的独立。
奥兰德让女友充当第一夫人,哈哈,后来又分手。
马克龙的妻子是他的中学老师。
是啊,人家玩爱情,玩得多至性至情。
百变不离其宗,在爱情关系上,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就是教科书。
婚姻关系,确实有那么一点支离破碎的味道。
其实吧,忠诚与不忠诚,那都是有资格的人才配得上谈。
像我们,就是时刻准备不忠诚,也没有机会不忠诚。
这是个小确丧!
生活是生活,电影是电影。
人们无法改变生活,只能继续生活。
👫第59部电影。
没看完纯粹是因为网络不给力。
刚从《魔女》的影评过来,那部渣电影评分居然也有7.4,不可思议。
父亲的情人倒是挺漂亮,黑白的格调中也能看出肤白貌美大长腿,女儿就一般了。
擦,一点印象都没了,只能肤浅地点评一下外在形象了。
剧情貌似是父亲想出轨,情人已出轨,女儿的男人又到处勾搭,后来,,,后来网络就不是很好了。。。
: “当我制作一部电影的时候,我想创作一部弗洛伊德式的作品,因此我深爱伯格曼,几乎就如爱戈达尔一样。
在《嫉妒》我讨论的是女性的神经官能;在《女人的阴影》我讨论的是女性的性欲。
在《一日情人》我想讨论的是厄勒克特拉恋父情结的复杂性,与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相对的女性版本,尽管这不是完全一致的事情。
厄勒克特拉杀了她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因为她与另一位男性再婚。
”
法国电影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主观倾向,在《一日情人》中特别明显。
他们有自己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从来不讨好观众,所以从观影的体验来说,看这样的电影是比较费力的。
不想美国大片一样给你一种服务感,但是,看完这样的电影,你简直是要沉醉。
演员并不是明艳不可方物,但是自由,真实,坦然。
哲学教授和女友关于忠诚的讨论,女儿和女友关于爱情的讨论,都充满意味。
我觉得它时刻在提醒观众进行一种自我省视,督促你不断了解自我。
《one day》观后日記 20200402 凌晨电影似乎是在讲述「爱情」。
黑白影调,典型的法式浪漫情调。
珍妮的分手显然是破碎。
吉勒斯说阿丽亚娜自私,我想这是爱的自私也是人的自私,密不可分,爱又与「命运」密不可分,命运重复,爱也重复,也相同也反复。
爱上一个人就会爱上一切,愚蠢。
没有爱,悲哀。
爱时疯狂热烈,陷入爱情后发现原来并不疯狂,但是不孤独了,但也不思考了。
爱又因「哲学」而起,阿丽亚娜对吉勒斯说因为你将我看透明,好似没穿衣服,这太疯狂了,从那时我就爱上了你。
女孩们经常因为「秘密」羁绊在一起。
如同脆弱的珍妮和疯的阿丽亚娜。
占据导致「战争」,国家让我们为了不正义而战,战士不顾一切,也不后悔。
起初爱与「性」就是纠缠在一起的。
不好的性体验,起因是好奇,成因是从没爱过人的男孩。
珍妮的占有欲强过马特奥,珍妮脆弱,马特奥还没准备好珍妮再见马特奥时她描述“胃里打结,喉咙干燥,没什么要说的”我想起再见你时也是一样,紧张,喉咙干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那个小屋子里抽了太多烟。
我记得一晚上我醒来无数次,抱着你说了很多,却仿佛什么都没说。
吉勒斯对阿丽亚娜说“死亡吓不到我,我想在相爱中成长”先爱上吉勒斯的阿丽亚娜却先背叛了,这是爱的什么?
这里我用生命代替命运,因为想到珍妮没有自杀成功,最终才得以跟马特奥复合,假如失去了生命,那还如何改变命运。
「爱情」「生命」「哲学」「秘密」「战争」都紧紧围绕着电影出现最多的那个词汇『 忠诚 』,对爱人、对自己、对时间、对朋友、对国家(或宗教)仿佛都要忠诚。
“我不怕死,我怕不能和我相爱的人一起变老”,加瑞尔不愧是爱情顾问,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被他描述得太细腻了,这一次他终于完成了他的偷情三部曲,《一日情人》容易做,一生爱人不易当,黑白镜头让故事更加有韵味,剧本着实漂亮,台词走心,穿插的旁白用得很巧妙,分段式的配乐可谓点睛之笔,意外惊喜!
#一日情人#是个挺有意思的电影,需要耐心一点。
虽然电影的大部分情节挺无聊的,不然就是女主1号歇斯底里,不然就是女主2号见缝插针来一炮,背景独白怒刷存在感有种音乐PPT的恍惚感,偶尔穿插的几个美好的男性肉体完全就是道具啊,好气呢。
当我耐着性子看了半个小时后(没错,这电影一共也才76分钟),感觉还ok,豆瓣7+还是可以理解的。
构思蛮有趣,采用对称的结构把双女主各自的剧情连接在一起——女主1号Jeanne,身份是女儿。
电影一开始,Jeanne失恋了,被男票赶出来了,坐在墙根儿嚎啕大哭;然后拖着个箱子一边儿抽噎一边儿去投奔她爸;到了她爸家絮絮叨叨跟她爸抱怨男票如何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然后突然发现她爸家里还有别的女人(对的,这个女人就是女主2号Ariane,身份是爸爸的女友);女儿Jeanne和女友Ariane处于同一屋檐下,爸爸的小屋秒变双女主修罗场;同岁的双女主意外地脾气挺合得来(女友Ariane比较会来事儿,女儿Jeanne比较傻白甜,这样的组合容易给人一种塑料好姐妹的错觉),于是开始互相安慰、互相帮对方隐瞒不利因素;女友Ariane带着女儿Jeanne各种浪各种飞,女儿Jeanne不仅恢复了比较好的精神状态,竟然还有闲情逸致背着她爸给女友Ariane介绍小鲜肉;女儿Jeanne和前男友莫名其妙地就复合了,蹦蹦跳跳地搬走了。
女主2号Ariane,身份是女友。
电影一开始,女友和爸爸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老少配十分和谐(方方面面的和谐);爸爸对自己和女友Ariane的爱情那是相当有自信,对自己的魅力更是蜜汁自信——爸爸对女友说,你可以去找年轻的肉体,别让我知道就行,重要的是我们和谐;同岁的双女主意外地脾气挺合得来(女友Ariane比较会来事儿,女儿Jeanne比较傻白甜,这样的组合容易给人一种塑料好姐妹的错觉),女友Ariane和女儿Jeanne互相安慰、互相帮对方隐瞒不利因素。
女儿Jeanne和女友Ariane处于同一屋檐下,爸爸的小屋秒变双女主修罗场;女儿Jeanne相中一枚小鲜肉,背着她爸把小鲜肉介绍给女友Ariane了(也不知道女儿是咋想的);女友Ariane和小鲜肉偷情被爸爸发现了,女友被分手了被赶出去了。
(北影节上映的时候还是剪切了……)拍摄手法挺好玩儿,黑白镜头下做旧感很明显。
双女主非常漂亮,每次俩女主同框的时候我都感觉这戏要奔着百合去了,然而并没有。
虽然剧情简单而碎片化,台词里的金句还是可圈可点的,算是比较典型的法国小清新。
#我不怕死,我怕不能和我相爱的人一起变老。
##男人如果要背叛你,不会提前告诉你的,而你能做的,就是跟他做同样的事。
##性格决定命运,同样决定着爱情的模样。
#我觉得吧,女友Ariane被踢爆和人偷情的时候,是真心悔过,哭得也算坦诚。
不过这个坦诚吧,多少有些像段王爷常常挂在嘴边的“宝宝,我对你是真心的。
”;“凤凰,我对你是真心的。
”;“星竹,我对你是真心的。
”;“阿罗,我对你是真心的。
”……出轨是天性,所谓好奇心害死猫,不是因为出轨对象多么好,可能只是没尝试过。
忠诚是选择。
Ariane.
今年黑白电影特别多(看的)上来就呻吟让我慌忙把电脑音量调成静音『要知道我是在公共场合打开的电影视频』……没有一点预警和征兆呀就嘿咻嘿咻嘿咻……据说导演的女儿出演电影里的教授的女儿,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教授的情人飙戏……2018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大银幕观看【2020-8-30在华星影城再看《眼泪之盐》重新温习这部二年前在同一个影城观看的同一导演的当年电影】
这个女人的占有欲真是可怕
再见 加瑞尔 你和洪尚秀阿彼察邦都进了我的黑名单
这很侯麦,不过我一直觉得侯麦讨厌女(人)人(类),而这部显然很女权,把原来刻板印象中男人做得事都交给女人做了。
好看,覺得編劇對邊緣型人格很了解。兩個女主角都有那樣的影子
也是有闲 歇斯底里隐瞒算计看着都累
可以和洪常秀对照着看,浓缩在小格局里的两性关系耐人寻味。永远别相信爱情是洒脱的,互相占有才是主旋律,不信看女主挨的那记耳光多响亮。加瑞尔的黑白色调是迷人的,篇幅也极为冼炼,配乐不是很喜欢,以及还是少了些精妙的点。
深夜加瑞尔,周围多是老爷爷老奶奶。老生常谈,主题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侯麦老爷子摸透了。女收藏家,女朋友的男朋友。女主有一双平静且温和的眼和一张端庄的脸,反衬很好。黑白映画弱化了雀斑的攻击力。如果一切真的推倒重来这么简单就好了。爱上自己一个人看电影的感觉。
菲利普·加瑞尔“恋人三部曲”的最终章;灵感发想自希腊悲剧中对于“恋父”的映射。只是加瑞尔创作了一个唯美的平衡与反转;置一对父女于错综纠结的恋情与三角关系之中。对白简练直肠,影像相对于早期创作,亦来的明快准确。中产阶级的痴迷狂爱,现代爱情的为性而性,在加瑞尔的镜头下自然成诗。
谈恋爱的时候,你像个傻子,但你是冬天里穿着棉衣的傻子;孤独的人都是理智的,孤独的人也要独自对抗寒冷。所以没有人天生喜欢孤独。摆在两个同龄女孩面前的是相同的情感困境,走出来或是走进去,看起来并没有多紧要,如果情感是一个莫比乌斯环,人就像上面的小蚂蚁,哪怕穷尽半生,总会回到原点。
女人的眉骨,发丝,裙底尽是情欲。两位女演员太美丽了(Esther完全是复刻版的哥哥嘛!)。喜欢这个叙事,就是旁白有时候会略显突兀。
除了爸爸女友的颜值,别的都很泛泛
加瑞尔果然爱情小品的高手,旁观的都是专家,可深陷其中谁也不自知看不清楚的感觉真是好难描述,但他很轻松的在黑白影像和欢快配乐里就让几位在情感中转换了视角循环起来。原来是导演女儿,还演了cmbyn里小男主的垫背女友。还是喜欢更漂亮的情人,结合教授老爸和之前几部作品看是一盘大棋。金马54。
无论嘴上说得如何漂亮,简简单单和谐舒适的生活?掩盖无法释放的欲望,被绿了还得必须分了。
观影的感受是舒服,但这样的小格局电影尤其类似侯麦男女情爱故事的电影没法太过于喜爱。普通的生活细节参照出爱情的困惑,背叛、出轨、不信任这些爱情的负面在加瑞尔的电影里显得很随意,更让我相信爱不是一腔热忱而是一种技能。黑白的街景弥漫着法国电影轻松浪漫的气息,只是侯麦珠玉在先而后更为苛刻
反思一下是你们哪种傻逼
3.5,2017.11.12@tghff-新光
黑白电影,我却看到了耀眼的绿光
看得很生气。又是以为嚼几句台词就能叫好的电影,而且台词既不犀利也不骚气,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