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35岁的乔伊.曼加诺是一位单亲妈妈,她从事过服务员、航空公司订票员等多项工作,只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包括3个孩子、父母、后妈、同父异母的姐姐。
家务工作两头忙活的她却始终只能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1990年,从小擅长发明的乔伊发明了能自动拧干的拖把,并亲自登上了电视购物台进行推销,在20分钟之内成功卖出了18000只。
乔伊由此被称为“拖把女王”,也正是凭借着这把“魔术拖把”,乔伊由一个草根华丽蜕变成亿万富婆。
尽管如此,乔伊并没有停下发明的脚步。
目前,“魔术拖把”的总销量已经达到500万把,而乔伊也拥有了100多项发明专利。
2010年,乔伊.曼加诺被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评为“世界上十位最具有创造性的女商人”之一。
大卫.O.拉塞尔执导的电影《奋斗的乔伊》,就是根据乔伊.曼加诺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影片于2015年上映,曾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73届金球奖的双重提名。
许多人初看这部电影,都会认为影片主要讲述的就是女主乔伊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由一个草根成功逆袭的励志故事。
然而少有人注意到的是,乔伊是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家庭关系的,正是她在面对复杂离奇的家庭关系时所做出的正确选择,才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不幸的人生,始于一对糟糕的父母影片中,乔伊小时候就展示出了过人的制造天赋。
高中时她就发明了多功能的狗项圈。
原本期望母亲能帮自己申请专利,哪知母亲根本不当回事,还为自己找了个“我不知道怎么申请专利”的借口。
随后这项发明就被一家公司注册了,还由此大赚了一笔。
然而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乔伊的父母用自己的平庸、无知与自私,完全拖垮了乔伊的人生。
乔伊的父亲鲁迪经营着一家修车厂,而他本人则是一个花花公子。
与乔伊的母亲离婚后,他马不停蹄地投入下一段恋情中。
电影一开始,鲁迪就被情妇抛弃,前来投奔乔伊。
乔伊的母亲泰瑞是鲁迪的第二任妻子,自两人离婚后,泰瑞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停地看着肥皂剧。
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不去理会,整日沉迷在电视剧里。
哪怕房间里爆水管、酸奶撒了一地,甚至是想喝水,她都只会呼唤乔伊去做。
父母自己平庸,过着糟糕的人生也就算了。
偏偏他们还要把自己亲生女儿的人生也绑着一起拖垮。
二、被有毒的原生家庭所拖垮的幸福人生电影里,小时候的乔伊不仅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学习成绩还特别棒。
高中毕业时,她不仅成了最毕业生代表(学校里最聪明的学生),而且成功考上了波士顿大学。
原本的乔伊可以去上大学,拥有自己的人生。
但父母糟糕的婚姻迫使她不得不留下来帮其处理离婚事宜。
错过了读大学机会的乔伊,也由此开始了噩梦一般的悲剧人生。
她先是去父亲的修车厂当会计,却遭到同父异母姐姐的算计。
她去航空公司当订票员却惨遭裁员。
白天的乔伊需要工作赚钱养家,晚上回来还要承包一切家务活,解决家庭成员制造的各种麻烦事。
累到不行的乔伊只能躺在床上跟自己说,我就打个盹。
就算后来乔伊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明了能自动拧干的拖把。
事业渐渐有点起色,不靠谱的父亲却为她找了个不专业的律师,给出了错误的意见,使得乔伊的创业遭遇了致命的打击。
让人寒心的是,出了问题之后,父亲不是自我反省,而是旁敲侧击地指责乔伊,认为是自己让乔伊误以为能超越自我。
他还火速地叫来公证人,逼着乔伊申请破产好保护新女友投资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乔伊天赋秉异,又具有商业头脑,如果父母稍微多加关心培养,她完全有可能年少成名,过上自己的幸福人生。
然而她是不幸的,她身处一个不健全的原生家庭,糟糕的父母不仅不作为,还打击指责她,以自己的无知、短视和自私亲手毁了她原本美好的人生,使其终日忙碌却找不到自我认同感,陷入沉重的生活重担之下无法自拔。
三、直面有毒的原生家庭,勇于告别过往,拥抱新生活影片的最后,乔伊创业成功,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女企业家,这不仅得益于她的聪明才智,更在于她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拖累之后,勇于直面有毒的原生家庭。
乔伊的父母情感不合,父亲寄居在女友家中,只有被女友抛弃时,他才会回来。
而母亲因为婚姻失败便放纵自己整日沉迷在电视剧中。
他们名义上是乔伊的父母,实际上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父母责任。
反倒是乔伊一直在照顾他们。
在《原生家庭》一书中,这种父母被归纳为“不称职的父母”,属于一种有毒的家庭模式。
有毒的家庭模式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成年后的生活。
面对这样不称职的父母对自己造成的性格缺陷,《原生家庭》指出,可以通过梳理与父母的纠缠关系、自我界定和发泄内心愤怒等方式减少父母对我们的影响,用行动与过往的自己告别,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模式。
事实上,乔伊正是通过这些方法拥抱自己崭新的人生。
首先,厘清与父母的纠缠关系,勇于对父母不合理的请求说不,不再永远把父母的需求放在首位。
乔伊跟父亲面谈,要求父亲搬离自己的家,不再让父母永无宁日的争吵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其次,表明立场。
乔伊创业之后,父亲总想插手乔伊的决策,此时的她当众向父亲表明自己的立场,明确告诉父亲自己的底线,避免父亲越界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接着,适当表达愤怒,厘清他人负面情绪的影响。
前期的乔伊哪怕再不满,她都不会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一直在不停地忍耐。
后来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面对父亲的无端指责,她终于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以此终结父亲一直强加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电影《奋斗的乔伊》是一部草根逆袭的励志片,但透过这部影片,我们看到的,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
它更像是导演借乔伊的励志人生故事,带我们探讨如何面对不健全的原生家庭。
每一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每一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活在不健全的原生家庭的阴影下,不敢直面父母带给自己的伤害和负面影响。
他们渴望新的生活,却没有勇气告别过往。
影片透过乔伊的奋斗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草根崛起的力量,也看到了勇于直面不健全的原生家庭,认真厘清与父母的纠缠关系之后,人生可以有怎样宽广的可能。
采取行动告别过往,主动拥抱崭新的生活,愿每一个生在不健全的原生家庭的人都能像乔伊一样勇敢,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完)
“她一直在忍耐,直到忍无可忍时”,电影的节奏和鸡血励志片不同,看上去温温吞吞,却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乔伊的性格。
乔伊一开始在家里时,就一直在父亲、丈夫、母亲间疲惫的平衡,即便这样乔伊也从未抱怨过。
乔伊自始至终都很克制,她讲话很少大小声,却每句话都很有分量,电影的基调也是如此,不紧不慢却充满能量!
这部电影需要静心体会,许多细节都很有感染力。
我给了五分。
片子一开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穷困潦倒、家庭关系乱成一锅粥,我一边痛苦一边期待着她改变命运那一刻作为观者的兴奋感,这是这类影片吸引人的逻辑之一。
相比比一般的励志片,这部貌似更具耐心。
有两次以为要翻身了,却又挫了。
直到最后被逼入绝境、单刀赴会才算真正翻盘。
这个女人身上那股狠劲,确实是成功人士必备要素之一。
大表姐的表演很好,她和BC一起出现总会让我想起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莫名地会觉得很温暖,就好像他们之前合作几部片子累积的感情都刻在他们眼里了似的。
对于剧情,音乐,演技这些在此都不作赘述。
该导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大表姐很少让人失望过。
这部片子看似是在说女性独立,但在我看来,与性别关系不大,这部片子反映了人生是如何得不公平以及你奋斗了也许会成功的故事。
JOY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总是在不经意的地方转折。
在你还没意识到的时候,总是被家庭和生活拖着团团转。
开端总是这么困难重重,而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同时最大的帮助也往往来自他们。
这个世界总是这么充满着恶意,要懂得保护自己。
除了自己,其他很多人如同豺狼一般会在你成功时想尽一切分一杯羹。
而又在陷入低谷时,争取自己的利益损失最小化。
没有人可以在一开始就胜任一份工作。
不过,如果这真是你的梦想,请一定要相信自己并且记得时刻努力。
典型的80年代美国励志故事,JL梦的萌芽、遭难、重生,到最后的成功,一条线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库珀,老罗等各条情感线,两个小时的电影,中间很多点都可以着重一下,但是没必要的死人旁白和中间的各种唠叨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反而却把重生的这一段草草了事,收尾,成功,完事了??!!
很不理解,观众要看得不是她的遭遇有多困难,她的家人有多傻逼,是要看她的成功故事!!
就中间她和库珀相遇的那一段才有的看,其他的真的没法说好。
如果最后再加上德克萨斯谈判后的一小段经历可能整体就不会显得这么无力的,根本就没有感染力的一部电影,浪费了好演员和好故事!!!
这部电影不应该是励志电影,它不是冲着chickfim去拍的,而是冲着故事去拍的,一个有“开头”“发展”“高潮”的故事。
正因为这样,这部电影才因为太压抑而剑来剪去,变得有些不伦不类。
它要展现的不是励志的奋斗或是说奋斗的阳面,而是阴面,一个在你“奋斗”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
(在这有点受不了的是,弹幕刷得都是一些跪舔大表姐之类,大表姐这里最美。
但,你看到的b站弹幕后面的大表姐,不是詹妮弗劳伦斯,而是一个普通的失业的家庭主妇,他们就像千千万万个中年妇女(可能是未来的你一样),抽风了站在了演播室里)。
所以它可能给不了你鸡血,但想说的都放在电影里了。
二货姐姐:You need a prince.Joy: I don't need a prince. I have my magic power.蛋蛋的忧桑,满满的正能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企业家必须要有执着精神下的强大行动力。
亲人再烂也是family,反之作为穷亲戚要有自知之明商业总是充满各种黑。
聊人生洗脑之类的销售技巧较适合社会底层群体,传销、保健品都是这么搞的o(≧v≦)o真的想创业而不是想做一直烧风投连续创业的惯犯的人值得看看bradly cooper讲话这么murmur有种剧组盒饭吃不饱快要哭出来的无力感。
而大表姐的励志片总是那么真切自然。
这对荧幕组合求解散!
看大表姐卖拖把的奋斗史 我去看了下Jennifer的简介 她竟然是90后 我一直以为她是个8几年的 一定是她那个气场误导我了 最爱大表姐!
然后老板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男主 喜欢这对CP。
如果一个人真的对一件事很执着,那她一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像第一次拖把没成功,老板说不能再卖了,Joy就去谈判,去解决。
最后,Joy成功创下了数字的奇迹!
然后通常剪头发都是很励志的,让我想起阿信(翻滚的阿信的阿信)!
这是一部好电影,感动最深的是一对白,it's a long journey. 然而大表姐身穿皮衣金色短发深红红唇去呛声力挽狂澜挽救局面try to fix thing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些我想成为的影子。
it's a wrong circle and I need to stop it and fix all the stuffs. I know it's going to be tough and a long journey, I know I am going to face a lot of embarrassments and failures. It's okay. I will break down and I want to accept the way it's and keep trying and keep the things running.
加上了真实故事改编后总有不同的感觉。
在Joy签下破产协议时说的话,戳人心。
The world does not give you opportunity, the world destroys your opportunity and it breaks your heart.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比较落俗套的故事,大表姐果然很适合演很有power的角色。
不知拉塞尔是走神了,还是江郎才尽了
一部女性企业家的奋斗史,David O Russell却没有拍成一部俗套的励志片,JLaw的演技真的没话说了
创业不易,都是一场赌局,如今我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
比较风格化的一部励志人物传记。虽然我很不喜欢大卫欧拉塞尔,但我真的很喜欢大表姐的表演和里面的配乐。故事比较老套而且主流,但我喜欢。
德尼罗啊你不该跟O拉塞尔混的,对你没好处会晚节不保的!
如果不是大表姐一脸的胶原蛋白,她演的这个有些粗野又很精明的小女强人,我就完全入戏了。。评分低是因为卖自拧拖把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高尚理想吗?
过誉,魔法拖把之母的故事前半段实在一团乱麻,后半段其实也一般,资金链断掉之后绞个头发就解决问题了真尼玛也太戏剧性了吧!看着大表姐演妈了想到她出道作是饥饿游戏,哎,岁月如梭啊!
音乐好 bradleyCooper好 有bradleyCooper的地方才好看(并不是脑残粉
从她的第一部电影《冬天的骨头》到今天,Jennifer Lawrence的演技从未下线,一直是影后水平。妈呀想来我真的是看着她长大的,居然每一部她演的都看过。梅姨接班人。
只爱人物不爱戏的大卫·O·拉塞尔
导演的文艺腔浓郁到了近乎实验性的地步,但故事还是张力十足,谁叫拖把女王本身的故事那么有戏剧性呢!(我在飞机上看的,本来准备当催眠片看,结果竟然坚持看完了。哈哈哈)
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前期评论不太好降低了我的期待值,我觉得这个大表姐的乔伊还蛮好看的。拉塞尔那股子略神经质的喜剧感还挺带感的,只是这个故事本身应该蛮严肃的,所以这种神经质般的喜剧励志稍微有点不伦不类,不过看得还蛮爽的就是了,尤其是joy其次反转的戏码,励志又解气,只是略不现实。 jo
看德尼罗
正式成为David O. Russell黑,从Silver Linings Playbook到American Hustle再到Joy,这个导演太知道怎么引起观众烦躁感了。这部片子看了不到10分钟就有想关视频的冲动,神经质已经上升为跳大神般的神经病,怪不得连旁白都想赶快离开人世逃离这部电影。
全世界都庸俗保守无趣,就ta一个执着勇敢机智最后成功了那种“励志”,呵
金三角组合非常漫不经心的搞了个片子,居然也去冲奥了。完全靠表姐的演技撑到了及格线。那种我们已经懒得谈论爱情的那点儿丧,可以加个半星。
life is not about how much you can hit, it's about how much you can take the hit and keep going
结尾大表姐真美
两星半。失望 太平淡了
Jennifer Lawrance这幅女权的样子我已经看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