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
The Nightingale,夜莺的哭声(台),夜莺的哭泣
导演:詹妮弗·肯特
主演:山姆·克拉弗林,艾斯琳·弗兰乔茜,达蒙·海瑞曼,伊文·莱斯利,查理·肖特韦尔,纳撒尼尔·迪安,哈里·格林伍德,马修·桑德兰,贝卡利·加纳巴尔,Sam Smith,Mich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新锐演员奖。讲述1920年代塔斯马尼亚岛的一名21岁爱尔兰囚犯克莱尔被判7年徒刑,她非常渴望摆脱虐待她的主人霍金斯中尉,而后者拒绝释放克莱尔。克莱尔的丈夫艾丹进行了报复,而中尉和他的密友们因此对她犯下了可怕的罪行。 由于无法从英国当局得到公正的审判,克莱尔决定追捕霍金斯,霍金斯却..详细 >
女性导演的视角更广阔,因为她们对压迫更为熟悉。
3.5分,揭露英國殖民主義的本質,把人格去掉商品化,施加暴力在愛爾蘭下階層,才能在海外殘暴的殖民。女主角和男黑主角對話的從防衛到信任的轉變(都是受害者),與最後男黑幫她報仇(有點硬)。
完全不是之前被宣传误导而想象出的充满血腥跟惊悚的片子。导演没有再如《鬼书》一般承袭小格局恐怖片的风格,反而将视野扩大,拍摄了一部带有鲜明历史视角的森林探险片。云山雾绕的丛林行进相当大气,双线推进与调度非常见功力,频繁出现的噩梦与精神失常的片段倒是还有些许《鬼书》般的恐怖片风范。起初像是讲述柔弱女性觉醒复仇的故事,但到后来发现实际是揭露澳大利亚白人强杀土著占领土地的血泪史,女主的歌喉和诗意的空镜犹如谱为其写一曲挽歌。当然在立意部分似乎有些冲撞和混杂,虐杀也有些刻意为之。
???
持续的很直接的强暴与虐杀戏码,一直给人不舒适的感受,很直观的冲击。既是底层女性的复仇之旅也是对殖民剥削的强烈谴责,丛林深处充满危险与神秘,而太阳照常升起又何尝不是最大的恩惠。
一边认同一边暗地吐槽导演你至少表达得高级一点啊看看人家Lucrecia Martel...
烂片
真实再现了当时蛮荒暴力的原始社会。
三星半
浪费我一个晚上想打1星
威尼斯主竞赛每年调节气氛必不可少的血糊糊片,前年《悍女》、去年《甜蜜国度》的结合体。放在Rape and revenge剥削片范畴里来讨论的话算是制作精良,虽然内容过时但现场互动效果好得离奇,有心领神会的鼓掌(喜欢和讨厌的两派观众在放映过程中直接以鼓掌为武器撕了起来),也有记者散场直接大骂……(2019.11.25重看片段,这次将女性的身体理解为"colony","motherland"的二元一体,观感变好了!)
不一定非要看
压抑
多一个🌟给主题。那可以手刃仇人却呆住之后得到的一颗肩上弹是千百年来女人受到折磨之后的反应集合之一……一首首歌唱不尽心酸……没想到女权和反殖民真的在某个意义上可以合体的如此完美。人类能繁衍成今天这样大概真的要感谢宗教限制~片中的男主从头疯到尾,基本上只做了两件事就是不停杀人和射精造人。记得以前英国贵族不喜欢澳洲人,说那里都是罪犯和疯子……这片是在证实吗?
狗血难看。可惜了好歌喉。
最后真的是,补了又补再接着补……
6/10。制作非常精良,如果剪掉半小时应该会是一部好的复仇爽片。小孩被爆头也太强了。种族问题刻画的还蛮多面的。
小心思太多了故事就讲不圆了
两星半。其实拍得挺好看的,但是剧本上几个关键转折写得宛如智障。女主角开头一副主角光环大杀四方的样子,到头来处处掉链子的衰样看得人恼火,但再想想其实是导演那幼稚的浪漫主义与白左情怀看得人憋屈。女人与黑人携手对抗种族主义直男癌,报仇不用武器靠唱歌和撒泼,那点可笑的小心思恨不得直接扔观众脸上了。皮相工作做得相当不错,然而论华而不实又比不过同届的阴风阵阵,所以整体质量就比较尴尬。希望这位导演下次写个好一点的剧本再动工开拍
弱女抗暴记最后引发了黑人抗暴记,但没有普通复仇片的纯杀戮,比较尊重史实和殖民生态,主题简单、也没有过多的揭示意义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