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作为一只颜狗,本剧的各位主演的颜值够我啃一年了。
目前为止,女主作为一位母亲满足了我对我母上的全部认知,养母这个角色,或者说这类“伪”妈妈,没有家庭只是一时的善意去救了正太【也有了可能预知其会长成好看的小哥哥】,充其量不过是相依为命的女人,虽然不能否认她确实救了正太的命,但在我眼里不过也就是和今前辈一样的存在!
另外,男女主的发糖甜到爆,还有傲娇扔爆米花甜炸了好么!
听说这个剧有点虐,就来了。
开始以为是一部虐剧,结果……后面的故事平淡到完全不符合我的期待啊,唯一被虐到的就是那位被包括儿子在内的所有人抛弃的养母。
儿子演得有点……一言难尽,(限于剧情设定)越到后面就越看不出他对父母有多深的感情,不过可能这个年纪就该这样吧。
后面那段和养母告别的情节,意思好像就是说老子以后有妈了,你可以走了,与开头的人物形象完全不符合,让人忍不住想打他。
养母不顾一切到神经质的性格演得太好,以至于完全掩盖了生母的光辉。
当然了两个人都是伟大的母亲,生母的遭遇确实非常可怜,不过到了后半段,我完全忘记了生母,只记得那位被全世界抛弃的养母,最后她唯一的情感依托也不再跟她亲近了。
个人认为,养母的表演真是这部剧最大的惊艳之处。
全篇认真讨论了应该怎么一个做母亲,有的地方简直是一碗毒鸡汤,似乎是在宣扬母爱无条件的付出?
后面的剧情发展有点崩,全是尿点。
故事漏洞太多,给个低分压一压。
放到这个开场设定惊艳的剧集里面,我更希望它发展成腹黑儿子全心全意爱养母,同仇敌忾、难舍难分、四处逃亡、对抗全世界,与生母相爱相杀、无法亲近,最终生母放手成全的虐向犯罪故事……第一话:儿子四岁被拐,从此人海茫茫,一家人天涯何处,无法相见。
往日伤痛,无法面对,夫妻离异,各自沉沦。
九年之后,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渐已平静的生活,儿子出现在了某福利院中。
母子相认,场面感人。
第二话:生母与儿子相聚,儿子乖巧可爱,善良体贴。
不过有点过于体贴了,完全没有隔阂的样子,让人生疑。
儿子回到家中,新生活重新开始,一家人其乐融融,儿子也学习优异。
但这九年儿子到底经历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一封信打破了表面的美好,儿子背后的经历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些天的祥和生活都是假象,都是儿子的养母命令他做的。
第三话:在生母一家的逼问之下,福利院工作人员帅呆终于透露了他所了解的情况,原来儿子是两年前突然出现在福利院门口的,出现时已经昏迷不醒,在此之前的七年中,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儿子的经历非常神秘。
那封信是帅呆在打扰房间时,偶然从儿子的床下翻到的。
生母逼问儿子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儿子不愿意跟她说。
此时一个陌生女人突然出现在了自己家门口……第四话:儿子一看见那个人,先是有些惊讶和激动,之后由故作平静假装平静,这一切都被生母看在眼里。
那个人走进屋,自称是儿子的养母,说来见儿子最后一面,说完就离开了。
生母想追问经历,那个女人拒绝透露……儿子翻窗户追出去,却看见养母独自离去。
儿子追上去,结果被养母推开,养母说已经把你送到生母身边了,以后跟着你亲妈过就行了。
儿子不同意,不肯放手,结果被赶走。
第五话:亲妈在电视上看到最近监狱逃出来一个杀人犯,长得就跟那个女人一模一样,顿时心里一惊,心想儿子的养母不会就是那个杀人犯吧。
为了让儿子脱离她,生母立刻报警说养母来过。
警察盘问儿子,不过一无所获。
儿子承认这些年一直和养母在一起生活,但是不知道她是杀人犯,也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这个才被送到福利院的。
警察准备利用儿子来抓住养母,不过儿子不愿意就范。
警察收了儿子的手机,在里面果然找到了养母的联系方式。
第六话:生母与父亲一起回忆三岁以前的儿子多么可爱,儿子偷听之后非常动容,不过他暂时无法接收生母的爱。
生母把养母约来了家中,这里埋伏了一大堆警察。
为了救养母,儿子在警察收网行动之前跑出家外,在养母来之前,阻止养母落入陷阱中。
儿子质问养母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要抛弃他,养母告诉他,杀人是为了保护他,杀完人之后她自知事情败露,拼尽全力把儿子打晕送到了福利院里。
她之所以逃出来,也是想在死前见他最后一面。
儿子说要跟养母走,养母说不行,儿子必须和生母在一起,而不能和杀人犯一起逃命。
第七话:儿子回到家中,生母抱住回来的儿子,说不能再失去他了,希望儿子不要再无故跑出家去。
警察怀疑是儿子告密,调取监控发现果然是儿子通风报信。
生母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才能成为儿子独一无二的母亲,她非常努力想要在儿子心中占据位置,儿子逐渐被生母感动,两人之间情感互动越来越多。
不过每当生母配合警方想从儿子这里弄到养母消息的时候,儿子总是闭口不言。
新家终于有了起色,修车店要重新开张了。
养母依旧逍遥法外,儿子也越来越想与养母在一起。
警方想要设计一个局,逼迫养母出现,所以一个肮脏又危险的计划浮出水面……第八话:一天,儿子和一个青梅竹马放学回家,遇到了一个长得很变态的大叔。
大叔想和儿子聊一聊,儿子觉得他很奇怪。
果然,大叔伸手就擒住了儿子,装入了车中。
青梅竹马一看吓得跑回了家。
一家人见儿子被绑架,急得团团转。
消息立刻传了出去,养母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儿子被关小黑屋,惊慌中发现绑匪居然没有没收他的手机,于是立刻打电话报警。
不过警察接到电话都骂他是在恶作剧。
没办法,儿子只好打电话给生母和养母。
第九话:养母得知了儿子的地点之后,觉得这是一个专门针对自己的局,所以并没有立刻跑去救儿子。
生母和老公带着赎金赶到绑匪处,结果发现了警察的人,非常生气。
警察与生母做了一个交易,警方抓到人之后,生母就假装赎回儿子,儿子则完全不知道这是一个局。
生母虽然生气,但是一想到自己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母亲,还有这些天与儿子之间逐渐改良的关系,家里逐渐多起来的欢笑声……这一切她都不能再一次失去了。
最终,她狠狠心就答应了。
第十话(大结局):儿子被关在小黑屋里,突然有一个脚步声从门口经过,原来是养母真的赶来了。
虽然担心是一个骗局,但是养母更担心儿子的安危。
儿子与养母之间的通信被警察监听,生母也在一旁听着。
小黑屋的门开了,养母出现,儿子声泪俱下,两人正准备逃跑,却被一大堆假装是绑匪的警察包围……编不下去了……
这部片给我最深刻的感觉是,社会赋予女人的枷锁太可怕,女人必须生儿育女,女二因为有了小广而获得自由,获得这个社会的认同。
就像为了结婚而结婚,记得老师告诉过我,很少人敢做真正的自己,甚至于没有人是真正的自己,人一出生,就被各种驯化着,上学念书谈恋爱结婚生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被社会约束着,被心里的规则约束着,所以能做自己的人真的太少了,我曾经也常常逼着自己要努力,要上进,要比别人好,但是比别人好就幸福了吗?
我常常在想,人类的幸福感从那里得到,忠于自己,做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让自己舒适,那就是幸福感,通过比较,攀比得到的是虚无的成就感,要通过别人来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如果想要小孩那是因为爱,如果想要结婚是因为爱,工作是因为满足,希望我能做我自己,忠于自己,也希望我是个好妈妈,我会努力做个好妈妈。
突然到了自己也快要为人母的一天,岁月如梭,希望每一天都可以快乐。
在微博上看到这一组有点炸裂“三观”的视频截图,我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剧呢。
点看评论,热评第一条是一个女孩说“做不了好母亲,就不要生,小孩没有选择的权利要不要来到世界上”。
为此我愉快的和小女孩怼了起来。
终于有一个形象不那么完美,甚至有点“可恶”的母亲角色公然的出现了,可能很多人都讨厌她,甚至鄙视她。
但我却是因为喜欢她而一定要去补这部剧的。
为故事演绎到这里,今前辈这幕真是扎心了。
这位母亲应该是不讨喜才对,我看到这一幕的原委却也还是恨不起来。
为什么呢?
为什么母亲一定要爱孩子呢?
我不明白,虽然全世界都在这样说着,歌颂着。
但不爱可不可以呢。
当孩子遭遇厌烦的父母,即使深爱,但吸血鬼般的蚕食着拖累着你的人生,网友不也责怪着原生家庭不好,这样的父母不也让人望而却步吗?
那母亲如果在有我的家庭里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我是犹如拖着她坠入深海的石块一般的存在,她要逃走又有什么可以责怪的?
到底是谁规定了一定要爱父母,一定要爱孩子这种事情呢。
我知道即使是在医疗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怀孕依旧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的一件事情。
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被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我还是依旧感谢生我养我的人。
今前辈哭了,可难过的那种哭了。
你们会责怪那个母亲狠心吗?
会的。
你们会说:“这样也配做为一个母亲吗?
”,可是,如何才算配呢?
你出现之后,所有的人生都给你就配了?
所有的心思都给你就配了?
为什么我一出生全世界都在向我宣布这些都是我该拥有的呢?
如果我没有感受到呢?
我会和今前辈一起哭起来吧,或者就开始责怪父母是失职的,变得暴戾,然后所有人都去声讨他们不配为人父母?
然后我们继续活在一个你们说的我本该有却没有的世界里煎熬。
可能这个世界有太多本该有却没有的事情了。
但是我只是希望如果大家都不觉得父母之爱是理所当然有的,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会不会不那么失落。
这部剧依旧在宣扬母爱无私伟大的那种情绪,一位母亲能为孩子做任何事。
可是我不希望母爱是无私的,或者说不希望造成一种这种感情是一种无偿免费的那种感觉,可以无尽的索取,可以用这样的光环去评价一位母亲是否够格。
我希望母亲可以自私一点,我知道我的出现会打乱她原有的生活,可是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希望孩子和父母是相爱的,我希望这种关系是坚韧又脆弱的,而不是无坚不摧,牢不可破,可以任意胡来。
我希望这段关系里没有应该爱这种说法。
致橡树的情诗里,渴望以树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
我希望父母之爱也是平等的,而不是父母一味的付出,一味的牺牲,一味的委曲求全。
如果实在难以两全,没有我的生活,你才可以过的好一点,我又为什么要用别人母亲够格的标准来衡量你呢?
为什么要责难一个给了我生命的人呢?
我也是爱你的啊,虽然没有你的生活会难免落寞一些,但是感受到你的快乐,和你也爱我这件事情更加重要才对。
可是今前辈的妈妈没有把爱传达给他,他们之间的爱失去了平衡,所以还是应该早些明白没有爱是应该有的,只是刚好我母亲不太爱我罢了,这样会不会好一点。
不执拗于爱一个不爱你的人,然后也不失去爱人和被爱的能力,寻找失落于人海的有缘相爱的那些人,重新构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虽然你可能会觉得心里某些地方空落落的,但是那并不是不能填满的地方,不是非血脉另一头那个人不可的地方。
我以为并没有人会和我聊起这些令我困惑的事情,可是却真的出现了一位。
我点开评论,以为大概会是简短几个字的那种,没想到会是那么长的一篇,这其实令我意外又惊喜。
而且还很温柔的和我讨论,没有来论个谁是谁非的争吵口气,是于我最大的善意。
以上这些文字中往往会有一些词不达意的情况出现,我探讨的只是父母之爱罢了。
我认为毕竟爱和责任是根本不同的。
无论是法律规定的养育子女的责任,还是道德约束的为人父母的责任,都可以不包含任何爱意。
大部分时候爱和责任交织着,但也不能谎称爱就是责任。
爱是很轻的,柔软的,责任是很重的,硬板的。
无论是乞求或是声讨,最后得到的都不会是爱,至此荒凉的内心还是一片荒凉。
写在结尾故事结束了,第九集时还以为会happy ending,大家其乐融融的一起生活了呢。
虽然现在看来好像也是大团圆结局,但还算符合我的想法。
先说小广的两回事吧。
比赛刚开始小广被故意推到,后来却可以转身单肩扶着同学跑到终点。
你可以脑补小广心胸宽广,能不计前嫌。
但小广说了,这是两回事。
我们总是习惯用“因为…所以…”来解释问题。
“因为你故意推了我,太坏了。
所以我才不会拉你呢,你活该。
”有多少人会这样想着,心里谩骂着。
却不知道这样的想法会一步一步让你变成你不喜欢的自己。
混淆只会让事情变困难。
我不知道小广心中麻子和妈妈是不是两回事,但是他说了:妈妈就是妈妈。
再说结衣的不寒而栗。
经历了失去的痛苦,失而复得的心情本足以让他不计较的。
但是一想到麻子因为自己的缘故硬生生的夺走她九年的快乐,硬塞给她九年的苦楚日夜,她便无法原谅她。
虽然之前的愿望一直是小广还活着,却来不及想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如今小广回到她身边了,心中却有了化不开的结。
毕竟爱也是自私的啊,但如若结衣将要这样生活下去,定是想想都觉得可怕的事情。
情绪是很神奇的东西,不是你想隐藏好就可以不露丝毫的东西。
越是与心中的情绪纠缠,越容易不受控制的展现出来,误导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你的判断和你的决定。
直到伤害了心爱的人儿,忽略了重要的人和事,才等回过神来才责问自己这是怎么了?
我本不是这样的人,不该做这样的事呀?
所以我希望无论别人做了何等伤害你的事情,你都不该因此无法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不能因为麻子夺走的九年就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不能因为麻子的错误就把恶果蔓延到自己的将来,那样有何幸福可言。
带着小广去自己都不幸福的未来,小广回到身边又有什么意义?
结衣要成为想心中成为的那种母亲,“这是关系到小广幸福的事情”。
无论是你接受的美好,还是遭受的苦难,它们总会带给你点礼物。
这礼物任你挑选,全凭你自己做主。
能在苦难中找到另一种理解,而不尽是迷失,也是一种美好。
有时候好与坏并没有明确界限,只是你的理解罢了。
呐,这是较为喜欢的片段了吧——孩子和父母的相爱。
最后莉沙子还是没有去工作,回归家庭了。
但你要是觉得母爱就是牺牲,就是成全,那可能不太对。
人生遇到的抉择岔路口多不胜数,但每次我们都不是别无选择,如果你有别无选择的感觉,那只不过是你面对的选项都不利于你罢了。
莉沙子选择女儿,是因为她爱女儿,觉得她更重要一些。
每一次选择都要让选项决出胜负,做你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这里就是我最后要说的话了。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剧里的养母和一般的养母其实还是有点不太一样。
要生母立马原谅其实不太现实,目前的结局已经是最好的了。
唯一觉得不太好的地方,其实是小广的设计还不够细腻,总觉得他转变太快了,一开始对养母感情那么深,后面因为女生一句话就看开了,总觉得人物形象有点崩(但道枝这个时候真的是妈粉天菜,谁不想当小广妈妈呢?
)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看的,有几个地方狠狠地哭了。
很久没在看剧时哭得这么厉害了,不得不说《成为母亲》在共情方面做得很好,以至于我在看剧过程中两度因为哭得眼泪鼻涕糊脸而不得不爬下床拿纸巾擦。
很心疼结衣,同时也替她委屈。
在我看来,门仓女士擅自抚养了小广的七年,就像是偷走了结衣和小广的时间。
不管她的遭遇多么悲惨,她承受的压力多么巨大,这都不能成为她“偷走”别人孩子的理由。
一想到小广的生命里无论如何都擦不去她的痕迹,甚至说出“一个人为何无法同时拥有两个母亲”这种话,我就无法停止对门仓的怨念。
她可是几乎把小广的整个童年占据了啊!
像门仓说的,小广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她的影子。
如果我是结衣的话,我大概很难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
或许是我本人占有欲比较强烈的缘故,我实在是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心里认可另外一个女人是他的母亲。
这多残忍。
生活就是这样,我作为观众绝对无法原谅门仓麻子,但结衣作为当事人,一直憎恨的话只会让自己更痛苦,所以释怀也许是最好的。
我只希望将来小广在喊出“妈妈”这个词时,唯一想到的只有结衣。
对于这位母亲而言,这便是最大的安慰了吧。
生活就像是某种函数线,有最高昂的时候,就有最低落的时候,来来去去,循环往复,不知会在那一刻就变动方向,戛然而止了。
结衣与阳一的爱情是这样。
在同一辆公交车上假装不经意的侧目回眸,望见了善良与期待;再用一本叫做《如何看待有关技术特异性中,次时代家庭的存在方式》的缘分来链接彼此。
拗口如书名,他们的爱情虽缓慢却顺其自然——半年过去,搭上了话,再花了半年,才通晓了姓名,再然后,小广的到来成为了他们缔结婚姻的下一个契机,也成为了家庭生活里的一抹橘黄色:明亮、鲜活,也很温暖。
平静的日子潺潺如溪,冷不防一粒乱石被掷向其中,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摄人心魄的漩涡。
身为副教授的阳一无意中因家庭琐事疏忽了某位“走投无路”的学生的论文,导致不得志的忿恨郁结于心,那位学生在拐弃了小广之后,也自断了自己的性命……关于小广的一切忽然石沉大海。
接下去的日子,柏崎一家就像是放逐于海上的求生者,身心俱损地寻着一具叫做“小广”的浮木——不管天晴下雨,发出去的寻人启事就像忘了注明地址的信笺,不知所踪,也不知所终。
唯一没有湮没的,除了继续等待的信念,还有叫嚣着的媒体导向,“不称职母亲”的怀疑于公众舆论中渐渐显露,向原本残破的家庭张开鲨鱼的血腥獠牙,一点点撕碎身心,也逼迫着切断了来之不易的家庭关系。
另一边,经历丧子之痛的麻子沉沦于身边人的嘲讽,母亲的责备,丧尸一般地活着。
小广的突然出现,成为了改变麻子生活的一个契机,也成为了她孤独世界里唯一支撑的浮木。
小广稚气却贴心的照顾,捏耳垂的安全感,俩人一起走过的海边,一起分享的大阪烧……美好的日子总是一笔带过。
七年后,麻子因过失杀人被判入狱,为了让小广有一个安全的避身之所,也为了他的身心健康,她在入狱之前便把小广送入了儿童福利院。
这才有了小广与亲身母亲重逢的契机。
尽管结衣早有心理准备,愿意为了小广付出一切,但是不可避免的“隔阂”的存在就像是一堵透明的墙,看不见,却也透不过。
小广放不下对于养母麻子的念想,甚至委屈自己演一场母子和睦的戏。
是啊,几年的朝夕相处早已让小广习惯了麻子的陪伴,在最艰难的时候成为彼此世界的“浮木”的人,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但是设身处地地为柏崎一家想,他们为了重逢努力了这么多年,痛苦着,沉沦着,忽然之间望见了重新生活的灯塔,理所当然的,不愿意再放开……也许是小今前辈的寻母之旅让小广醍醐灌顶;也许是结衣即便被倒掉也每天悉心的便当;也许是热闹有趣的家人的陪伴……其间种种,渐渐融化了曾经横亘在小广与结衣的那堵墙,一点一点,缓慢却坚定。
柏崎一家,终于不再是茫然漂浮的浮木,而是聚拢在一起,成为一叶扁舟,在风雨浪花中行进着,依靠着,彼此感动着。
110块的硬币落入轨道,关上与“过去”相通的阀门,而“过去的执念”也像碳酸饮料的气泡,在与空气相拥的瞬间,消融着告别。
还记得小广与小今在片尾大声地喊着:复仇,用现在以及将来的幸福向过去伤害过他们的人和生活复仇!
我只是觉得,无论如何,既然与过去好好告别了,就真心地告别吧,生活本就一路向前,何故因过去的执念而停滞于此。
再见吧!
还有,好好生活。
和大多数轻微恐婚恐育的女同胞一样,我其实不太喜欢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
像是先给母亲预设了伟大无私的设定,然后要求她们为此负责。
剧名是简单明了的成为母亲,海报是三位成为了母亲的女性,一开始就已经预料了这是一部催泪弹密集歌颂母性的剧。
但这个剧,却给我点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思考。
结衣似乎一开始出场就是好母亲的样子,但编剧很巧妙地设了一个情节,在小广丢失之前,结衣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和老同学畅快地喝酒聊天,暂时放下了自己是一个母亲的身份,甚至预想了一下没有孩子人生会有什么不同,这个点后来也被媒体用来攻击她奉子成婚、不够负责。
但真的有完全伟大无私的母亲吗?
真的有一刻都不放松不分神的母亲吗?
结衣让我最有所触动的地方,不是她一直坚持在找儿子,找到后无论怎样被儿子的冷淡伤害,依然尽一切靠谱的和不靠谱的方法试图做回儿子心中的母亲,而是她在麻子说出当年养着小广是为了不让别人说她是一个孤独的女人的时候,嘶吼着(这里必须高亮点赞女王的演技,声音都破了,真的是声嘶力竭)告诉对方,当麻子想要避开舆论的时候,她在更尖锐的舆论下,默默祈求着不知在何处的孩子,健康平安。
到这里,何为母亲这个题,才有了让人心服的答案。
成为你的母亲,不是希望你我心意相通,默契亲近,而是无论情况如何变,你的快乐和平安是我最牵挂的第一。
我选择更难的方式生活,但我心甘情愿。
麻子的爱很极端,她在自我认知里,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称职的母亲,把小广教育得很听话成功,但看完她和结义之间大爆发的那一集,却忽然觉得,哪怕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依然会让自己和孩子活在他人的评判之中。
所以她那些和小广的默契和亲近,再看便有些苍白甚至可笑,因为小广不知道,那些疼爱的背后,都是有用意的趋利避害罢了。
剧集未完,所以也不知道编剧会给麻子线怎样的开展,但我想,只有麻子自己明白了自己最开始的爱便已经错了,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成为母亲。
不同于失去儿子的结衣,剧中的另一位母亲莉沙子,她很普通但却更典型,是一个拥有自己喜爱的事业、但也要分身照顾家庭的母亲。
在看到好友结衣这么多年的心路时,她对自己的母亲身份也有了新的思考。
成为母亲会有很多的选择和焦虑,莉莎子融入不了妈妈圈,但幸好她还有个很可爱的教授老公支援,这一家子的故事很暖,但却是最理想化的一种家庭状态了吧,如果教授自矜身份认为只是当造型师的太太就应该相夫教子,那又怎么办呢?
好在那应该是另一个故事了,在这一段里,还是看看莉莎子和教授斗嘴不断却彼此扶持的故事治愈一下吧。
最初看到她写的那篇信,心想,这是一个多么自私的人,抛下孩子后还想方设法套住他,不让他接受新生活,对亲生母亲而言,也是非常不公平。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了解到这是一位母亲的自私,留给孩子最后的刻薄,是对自己和孩子的承诺书。
看到广不断给她发信息,说“这是妈妈不喜欢的酱哦”不断地讨好她、让她回忆,怕她忘记,到看到她说自己保证不会再回来,再看到那张写满“不要走”的纸和一眼看穿的谎,就知道他当时是多么难受,边想着不要走边强颜欢笑于新书包。
《成为母亲》“你体验过失而复得嘛?
”👉豆瓣评论中,这句话戳中了我。
越来越长大后逐渐发现,很多曾经想体验的事情都比从前变得简单。
然而,像失而复得却并不容易获得。
好在,《成为母亲》里的结衣,给了所有观众一次机会,可以跟随剧情去体验一番“失而复得”。
👉年轻貌美的结衣和温柔博学的柏崎相遇、相知、相爱。
并且拥有了爱情的结晶—小广,他们可爱的儿子。
本该是幸福的一家人,却由于柏崎学生的偏执毁于一旦。
小广失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凶手自杀,所有线索都断了,也斩断了结衣和阿阳的希望。
或许是意见不合,或许是为了新生活的开始,结衣选择离婚,独自承受着失去孩子和思念孩子的痛苦。
👉9年后,由于一封信,重新展开了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福利院的电话、小广的归来、失而复得的喜悦,一切看似感动、温情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很多表面上无法理清的脉络。
母亲,究竟是什么?
是这部剧一直在探讨的核心。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由道枝骏佑参演的剧集,不得不说,这个02年出生的少年属实让人眼前一亮。
病娇感和易碎感让我充分带入进这个童年受过创伤的少年小广身上。
在这部剧的尾声部分,小广和自己的养母麻子女士道别后问了父亲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真的不能有两个妈妈吗?
我心里一揪。
也由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豆瓣评论区里我看到很多“不可以”的答案。
基于出发点是这会对自己的生母是极其的不公平,因为她被夺走母亲身份的那9年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假如养母报警的话。
然而,养母并没有,或是为了一己私欲或是真的付诸了感情在里面。
我也相信她是真的付诸了感情在里面。
就好像小广说的那句:“妈妈永远是妈妈”那样,不管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她都成为了一个13岁孩子心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所以,我更心疼和在意的点是,在3岁被拐走后,与麻子初见的小广就说过:我妈妈丢下我了。
这无疑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心理的创伤。
当他好不容易已经接受了门仓麻子是自己的母亲,却又被她莫名送到福利院2年,然后回归原生家庭,再不得不和麻子进行道别。
(当然,剧中这部分的细节处理并不到位,长大后的小广似乎早已忘记了童年被拐这件事情) 👉我常常相信一句话,“智者不入爱河”。
我们拓宽一下这份爱,除了爱情还有亲情还有友情,就好像小广说的:“想念一个想念得心砰砰直跳,这就是喜欢啊。
”所以,感情或许是这个世界最难处理的事情。
人一旦动了情,很多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无论是3岁的小广还是13岁的小广,都对母亲或者自己认可的母亲有了这份感情,你让他只能择其一,我觉得好残忍。
当然,这是纯感性的角度去思考,因为夹杂着情感,所以价值观并不完全符合认知。
👉我们都知道每件事情都有最优化以及相对优化的方式去解决,成年人的世界里或许就是出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常常会对这个孩子说“回到你生母身份,无论从法律、伦理、人道主义还是你个人发展等多方面来看,都是最好的选择。
”这不可否认,这也会让人成长,只是让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去割舍掉9年对于“妈妈”的感情,去回到自己记忆里已经不存在的生母身边,他该如何割舍这份感情,我不知道。
👉剧中对于这段的描述可能更多停留在纠结、焦虑之间,后来又安排了“女朋友”这个角色的出现,更加冲淡了对于母亲这份感情的深度讨论。
但是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呢?
👉剧中可圈可点的地方还很多,无法一一赘述,以上拙见仅代表个人观点。
整部剧还是非常值得一看,或许你也会为此陷入思考中。
❤️❤️感谢阅读!
荣子姐姐吊打屁股,生母养母的冲突是唯一看点
八日的彼岸,第九日的蝉
我真的好喜欢看藤木直人谈恋爱啊(雾
这种剧看了二集也知道是亲母和养母的问题,快4岁小孩会记不会父母?也讨厌这小孩弃剧,这类剧推荐第八日的蝉,和母亲2010,吊打这剧,不一档次的
有点期待,节奏不错,主角演技很在线。
看了一半弃了,屁股的演技完全没长进,倒是颜值在加速折旧。我真讨厌日本夫妻间的这种疏离感。
在长途巴士上看到睡着
子役神颜但演技一般
为屁股姐,直人叔和芋头的美颜爆灯!第一集剧情和子役演技略弱,坐等后续。
故事其实蛮好的探讨的东西也挺丰富 但是这个小ジャニーズ的台词功力实在太让人着急了😂比起来隔壁板谷由夏的母女戏要好看得多
很真实 无论是故事还是由故事探讨出的道理 人设也并不冲突 毕竟人都是善变的呀 还是希望不要开上帝视角来看这部剧 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和状况下遇到同一件事本来就会是不同的处理方式 性格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对错尚不好判别 更别说是成为母亲这一难上加难的课题呢
人生第一部日剧!道枝骏佑极其可爱!满满的都是日式礼貌,温馨和爱。我们如何去定义一位一直牵挂我们,永远使我们幸福的母亲?又怎样才算成为母亲?…努力地生活吧,让亲人能感受到我们回报的幸福。
没啥剧情推动其实,生母到后面就开始卖萌了
即使是男神演的,也仍然觉得很无聊
这里给泽尻多一颗星,这故事虽然有点蠢,但是泽尻演技真是飞速成长中
直人叔是真的老了 大眼袋整个人也瘦太多 屁股女王的哭戏很感染人 9年后的儿子长得还真有点像泽尻
看得牙痒痒
医生对患者下手后的狼狈生活,主编默默看着不服管教的下属身边发生的一切。
之前没看过泽尻绘里香的剧,只知道颜值很出名,没想到意外的有点东西。变声期的道枝棒读诚不我欺,不过稚嫩也能理解。
养母说,你看儿子多么有礼貌/学习好/懂事……这些都是我教育出来的,我才适合做他母亲,你看人你,他想要什么你就买,你从来不会惯着他。生母说,自从孩子3岁那年丢了后,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只希望孩能够活着……。是啊,真正的母亲的伟大是希望丢了后的孩子能够活着,失而复得的孩子能够幸福,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