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号搬迁,原发布时间2022.4.24 连看五集AND JUST LIKE THAT,我想说,wow(Carrie语气)。
为什么时隔二十年,这个电视剧的节奏还能如此恰到好处,我现在听着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第一集Lily弹的那首),我真的要尖叫了。
总体来说,因为大家都老了,连Samantha都搬去伦敦了(当然此处免去想现实中演员们的私人恩怨),所以我觉得作为SEX AND CITY的续集(尤其是SAC正剧结束在那样一个完全unreal的情境里),AND JUST LIKE THAT绝对是不忍卒读的。
但没想到,稍微适应了这个设定,竟也看得很开心。
旧瓶装新酒:sex & age总体而言,我对续作的概括是“旧瓶里装新酒”,顾名思义,以前是sex and city,现在是sex and age。
新酒面对衰老是SAC的老观众都难接受的话题,第一集一上来,Miranda成为“年龄”这个话题里的跑第一棒的选手——Miranda告别了红发,现在是一头银发,她是第一个盛上新酒的那只瓶子,被端到观众面前。
说到这里插一句题外话,AJLT开播前很多观众都说难以想象少了灵魂人物Samantha的SAC,我也疑惑这点,直到看到Miranda的银发我懂了,Samantha这个“灵魂人物”的功能可能交接到她这里了,好在编剧很巧,倒也接上了,甚至不算勉强。
紧接着,Carrie做髋骨手术这个情节,算是接下了“年龄”话题的第二棒——接受手术的Carrie穿着平底鞋登场,爷青结(x)。
此外调侃年龄的片段也有不少,比如Carrie的播客同事, Z世代小年轻问出的问题“What is Barneys ?”,哈哈哈哈哈,Carrie语: “That was offensive”另一杯新酒从Charlotte的女儿Rose这里展开。
SAC创作于九十年代,谈了女人、男人、gay、lesbian,与时俱进,AJLT要延续这方面话题的开放性和锋利性,也得继续向着LGBT这条路前进。
这部分倒是很不同,SAC谈性向还是放在sex,love,relations这些话题的框架下来谈的,典型的几集有Charlotte试图融入powerful lesbian群体里那集,还有Samantha的西班牙女友那集,包括Anthony和Stanford这对情侣的种种剧情等等。
但是AJLT再谈LGBT,方向转向了教育和婚姻,这完全不同了。
教育这边当然是Rose,围绕着“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已经改口叫我的新名字Rock,但是我的爸爸妈妈却是最后才知道这件事的人”和“我的女儿是trans我们应该顺其自然还是……well这真的是自然的吗?
”。
亲子关系话题,换在别的剧里我是不爱看的,但是AJLT真的拍得很好——“日夜相处的孩子竟让我感觉陌生”,父母的这种微妙心理有拍出来。
婚姻方面,首先gay couple Anthony夫夫的婚姻危机,这算是新鲜话题(五集以内没有过多展开,只是埋了一些争吵的伏笔,后面估计还会详细讲)。
此外,以“我,Miranda,正在和我最好朋友的女上司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连朋友叫我扶她上厕所的求助声都没听到,导致我术后虚弱的朋友只能尿在饮料瓶里”这种drama情节展开。
情节上的冲击性不是重点,重点在于Miranda那句“from……forever”——作为对“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你的婚姻错了”的回答。
太冲击了。
当然,从这里,就不能光谈“新酒”,也得说说“旧瓶”了。
旧瓶如果要说SAC是一部过分理想化的电视剧,那除了Big和Carrie的结局,Miranda和Steve的婚姻也是这种理想化的体现。
虽然Steve问题多多(主要是事业无成+性格懦弱),SAC里还是给了他俩“美满”或者说至少是“相互扶持”的平衡婚姻关系。
观众嗅得出危险性,但是编剧无意要过多描写,只是一句带过“只有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SAC第三季里Miranda中餐馆偶遇Steve那集),现在在AJLT里把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我觉得是前五集里最大的看点。
从某个时间开始的无性婚姻、Miranda的酗酒问题、教育孩子过程中暴露出来她性格上太过“push”的弱点、重返law school第一天就因为“吹毛求疵”的性格让课堂氛围尴尬到冰点、还有听力下降靠助听器维持的老态尽显的Steve……如果说编剧还在用Carrie维持着SAC那种“光鲜”(比如Carrie术后重新穿上高跟鞋那一幕,穿上旧洋装去便利店买咖啡,用barneys的袋子装big的骨灰等等情节,都还是很SAC),那么讲述残酷现实的任务就落在了Miranda这里。
剩下的“旧瓶”,就是一些很classic的SAC式情节。
首先,ex-wife’s haunting ghost情节,朋友们,Natasha comes back again——甚至还穿着白色衣服,我都笑死了,不过这次不在Ralph Lauren上班了。
其次,Samantha不在,Miranda负责开荒新话题,那么延续经典人物性格就由Charlotte来,也很合适,毕竟她的神经兮兮的性格能制造很多看点,比如,邀请黑人夫妇来吃饭那段;以及lockdown期间,Charlotte自然地成为了妈妈淘zoom会议的主持人,都是非常典型的情节,非常SAC。
至于Samantha,虽然演员不愿意出演,编剧仍然消费了一把情怀,以简讯的形式出现:
Samantha不在有多遗憾,所有人都懂,但是看到她和Carrie互传简讯这里,我还是有点眼眶发热,想到了四个人合唱the way we were(《往日情怀》插曲)那段,编剧也算是尽可能地让这部剧完满了。
今天(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我却只看电视,但既然是SEX AND CITY的续作,那倒也罢。
看到第七集,我最喜欢的Miranda就这样被毁掉了。。。
讲真,人变老不就是只有一个优势,变得更加成熟和稳定了吗?
结果,原本现实又睿智的Miranda到了50多岁反而变得糊涂、盲目,像个疯子一样?
把多年辛苦得来的幸福顺手一扔,突然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
我不反对同性恋或双性恋或表达真我,但我觉得她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在30多岁时也尝试过各种恋爱,最终她找到了想要的,现在55岁突然变成双性恋,突然说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这样的生活无法满足她?
真的不像是以前头脑清醒的Miranda。
如果只是为了探讨lgbtq 话题,Miranda就等于又被当成工具人。
当初我们看着她和Steve的婚姻已经有过一次危机,但都度过、破镜重圆,如今又来一次?
感觉这样对待Steve和Miranda两个角色很不公平,明明是很好的两个人,却要被安排做很多不符合人设的事。
Miranda曾经跟Carrie说让她不要生活在幻想里,实际些,如今却变成了酗酒又不顾及家庭的人,这种转变真的比55岁死掉还令人难受。
他们就这样毁掉了曾经塑造得很好的角色。。。
太生气了。
20岁、30岁都可以不断地发掘真实的自己,都可以改变,但是如果40岁、50岁以上还在扔掉所有而试图180度扭转人生,确实是一种悲哀,前面几十年白活了。
刚刚开始听见这个剧还要继续拍,我开始以为是恶搞,没想到不知不觉之中两季都被hbo鼓捣出来了,我碰巧之前在怀旧,重新看了一遍欲望都市的剧集和两部电影,然后就点开了这样吧。
剧情刚开始很明显这部剧是想延续欲望都市时尚的内核,和其他景点的元素,于是,打开电脑,劈头盖脸的直接都往观众脸上砸,让人感觉应接不暇,也疲态尽显。
尤其是剧集播完,两部电影中人物造型为了凸显时尚和前卫,形象越来越夸张到一个脱离实际的状态其实米兰达这个角色是律师,以前剧集里妆造都很中性甚至很质朴,其实这是更符合剧情设定的。
因为我真得不认为现实生活中的高知且不从事时尚行业的女性会这么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是时刻都那么时尚,米兰达的时尚更像是为了配合欲望都市这个品牌,让她在三个闺蜜中显示的更配套而被突兀的改变的很时尚另外凯莉的原型是一个开始作为作家崭露头角后面在时尚杂志做了20年编辑的人,那样的人关注时尚无可厚非但是凯莉其实是一个作家,以前的造型还有些波西米亚和小清新的风格出现。
后来就越来越夸张,每次出场都仿佛要上红毯但是她被设定成一个喜欢名牌 喜欢华服也喜欢打扮的人也无可厚非夏洛特的服装风格都是甜美带点小性感的妆造 这个要更合理一些因为就这样第一季 并没有请到萨曼萨的演员,所以没办法评价,但是这个角色在原剧情里大胆 鲜明的时装风格还是说的过去的 毕竟她是做经纪人的 等于在娱乐圈混总之就这样把时尚这个聚焦点,发挥的登峰造极,到mr big去世的葬礼上凯莉的丧服的时尚和浮夸显得用力过猛,少了几分人物该有的憔悴,精致有余,但是人看起来就会比较冷漠大概是因为几位女主都有了些年纪 没有经过极度精雕细琢的镜头里,就基本老态毕现,特别是女主本人她的长相似乎特别不抗老,所以为了让这种时尚电影不流露出太现实生活的一面 从而使观众失去幻想妆造时刻都必须腾云驾雾,绝对不能有一点怠慢。
不是简单优雅 深藏功与名那种 而是最好把配饰和配件都发挥到极致,一股脑挂身上那种七彩斑斓的颜色都汇聚一身,让爱美之心本来爆棚的我都想大叫一声 有点too much ,毕竟不是人人都在时尚行业就业,每个人,每天都打扮的跟穿prada的女王一样其实不太合乎常理而且会反而让我觉得,女主角的品味其实并不是特别好,她私下走红毯的造型也是一年比一年浮夸,但是都不是很适合她,而且很多都不具备起码的美感,有点物极必反的意思过度的想把时尚先锋的标签焊死在自己身上的即视感剧集里,她出现的每一个场景 妆造都严重脱离生活,甚至脱离剧情。
似乎是在拼命的跟观众叫嚣 看我多时尚看我多时尚看我多时尚。
我是凯莉布莱肖快看我多时尚。
但是呢,又没那么时尚 因为缺了一份低调的奢华 没有那种老钱的调调欧洲人穿名牌就是极简的款式 剪裁一流,但是都避开大logo的设计让人感觉主角本人和剧里的角色一样,张扬有余 但是缺乏内涵 其次就是剧情极力的想把观众拉回过去,赚上一波回忆杀。
其实很难想象几个50-60左右的女性还会每天都跟连体婴一样粘在一起 一起行动,每天事无巨细的分享小心事。
并且日复一日的 按照老位置在不同的桌子上排排队坐好 就像我没法想象 老友记那几个人永远住在对门,然后瑞秋和ross再吵架和好个十季。
那么就略显刻意了。
女主在第一季评价萨曼萨的话也非常的“high school”,“没想到我不让萨曼萨出版我的书,她就不回我的电话和信息了,”就差没拉着米兰达说,我们一起来排挤她吧,她不属于我们的小团体了哦这种僵化的设定和模式化的复刻,只让我看到就这样在拼命的模仿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展望未来新的电视剧里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元素,但是电视剧的内核本质上仍然换汤不换药,而女主角作为灵魂人物她的剧情线是最难编下去的本身她在30-45这个阶段,因为是在大城市工作一直无法定下来,不停的约会也说的过去,毕竟主角的灵魂形象就是drama,而且这个drama是常伴其身,成了凯莉性格的一部分欲望都市的第一部电影,因为婚前mr big的一时迟疑,他们闹掰又复合就成了整个电影的主线,而第二部又以凯莉差点出轨为转折,再drama一把好像凯莉没办法和mr big有什么深层次的交流,那种深刻的相濡以沫和互相扶持的地方很少。
即使是时尚达人,回到生活也应该有平凡温馨的一面吧。
如果把这些去掉,就会显得不那么丰满和人性化。
本身剧集里到最后一集凯莉和mr big才真正定下来那就无可厚非。
电影里关于婚姻的描写,就真的乏善可陈。
所有的剧情都集合在推拉,吵架,出轨,和极限拉扯。
仿佛他们的关系倘若真的安定下来,编剧对这一块的想象力就极度的匮乏生怕把剧情写的平凡了,接地气了,就会无聊,违背了欲望都市那种,或者说属于凯莉那种,要时时刻刻多多巴胺,分分秒秒的荷尔蒙即视感,可能是怕观众看了觉得就不那么“欲望都市”了然后就强行drama所以,即使mr big 不在第一集死掉,我也想不出来,他们还能怎么drama,死了反而是另一种drma,到是也挺符合凯莉这条感情线可惜 mr big死了之后剧情就更无聊了,让已经60岁的凯莉和30岁的凯莉一样过从新开始独居 ,约会的日子,然后继续和两个闺蜜坐在桌子上用固定的队形去探讨 昨天晚上亲吻的感觉,实在是太违和了我能理解编剧的原意是让观众入戏,找到熟悉的感觉一下带入,但是我反而觉得很跳戏我不是说60的人不能有感情纠葛不能约会,但是,不是一定要模仿自己30岁的感觉吧?
可见整个制作班底整体显露出现的虚弱感,和不自信感,所以才要仅仅的抓住过去的模式 首先一定是把配角都叫到位先来个脸熟,然后就是闺蜜对谈,我再声明一遍,我不是认为60的人就不能谈恋爱,但是如何做到永远像30岁那样 迷茫 懵懂 期待在和一个男人的晚安吻中体会出人间真味,而完全没有新的东西升华出来的这种空洞感,谁能理解我此刻观影后的无奈感受。
30岁的时候迷茫 对未来充满不确定 是特定的年纪造成的当然60岁也能迷茫,也可以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是绝不是去再过一遍30岁的生活也许是因为他们对于主角的形象保护过度,才让凯莉这个角色一直活在真空里面像一个装在盒子里的芭比娃娃作为欲望都市的铁粉看了这部剧感觉主角仿佛是不愿意从毕业晚会醒来的prom Queen,强行把闺蜜定格在自己身边,认为每天醒来都应该沉醉在挑一双漂亮的鞋子去期待和下一个人约会中,好继续“浪漫”下去在无尽的重复之中,人物已经不再鲜活且失去了生命力,而浪漫也变得如此单调而米兰达这个角色因为演员本身再三请求,最终把角色改成了蕾丝边,蕾丝边就蕾丝边,还变成了恋爱脑,和过去剧集中的米兰达相比,少了些锐气和英气,甚至仿佛变了一个人。
不是在演米兰达,而是想演她自己。。。
于是她的角色设定就和凯莉的角色设定成了极与极,一个人从未改变,一个是被改的面目全非夏洛特的角色观感还比较流畅,也会有新的感觉出来,大概是因为夏洛特这个角色出现了青少年母亲的新剧情,所以整体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干瘪,但是也难救大局。
感觉剧集最终会以潦草收场,即使所有的粉丝哪怕是为了去看看老面孔也会翻一翻这部剧。
但是,只可惜这个剧方方面面都已经经不住推敲。
让人看了之后 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句。
就这样吧。。。
一口气追完《And Just Like That...》打开电脑,想写点什么...从20岁看到现在,依旧共情。
短短10集的《欲望都市》复活限定剧,貌似让我对爱情、婚姻有了新的感悟。
Carrie和Mr.Big纠缠了十多年,对Mr.Big一见倾心的Carrie说:【突然间我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我想钻进被窝,立刻进入梦乡】再次遇见他,即便简单打个招呼,Carrie也全然听不到周遭的声音,只有自己咚咚地心跳声。
这种爱情,你拥有过吗?
虽Mr.Big从未正面给过她专属的安全感,但我觉得,Mr.Big是爱Carrie的,成年人的感情中,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关系,这是我慢慢懂得的。
他们的爱太深沉、太曲折、太炙热,太轰轰烈烈。
兜兜转转,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让无数女生再次相信了爱情,包括我。
但这样刻骨铭心的爱情走进婚姻,真的好吗?
Mr.Big突发心脏病离世,Carrie的世界暗了,没有眼泪,每晚吞服安眠药也无法入眠。
她冷静到可怕,难道痛失所爱的极致就是平静吗?
直到葬礼上,她宣读遗嘱,继承人竟是Mr.Big的前妻!
Carrie气愤伤心,质疑那些完美的回忆,好像Mr.Big变得陌生。
她试图想从前妻那里得到真相。
这时的Carrie我好心疼,一位独立潇洒的时代女性,变得敏感多疑,翻各种蛛丝马迹。
但你要承认,这就是爱!
在和前妻见面后,他们放下对彼此的怨恨和质疑。
这点我真的很喜欢girls help girls,任何时候,女人永远不要为难女人!
我觉得一生应该经历三次“爱”。
第一次是对爱情的懵懂,单纯美好。
第二次是刻骨铭心,心甘情愿去付出。
但往往,天不遂人愿倒是常态。
痛吗?
当然痛。
但那些炙热的回忆,虽痛犹不悔。
第三次或许应该归于平淡,只需来杯温吞吞的白开水,解渴有益健康。
我不知道第三次是否应该这样?
有人说是,有人说否...即使现在,我也不会吝啬去付出真心。
董卿说过:“我从不后悔对任何一个人好,哪怕是看错人,哪怕是被辜负,哪怕是撞南墙,因为我对你好,不代表你有多好,只是因为我很好。
”虽然我不知道完美答案,但我想对身边姐妹说:我们不完美,但欲望、挣扎和我们去面对自己渴望的勇气,才最动人!
故事最后,Carrie依旧潇洒美丽。
50+的她穿着30岁的晚礼服吃着薯条坐在窗边享受只属于自己的时光。
祈祷我们都是Carrie,遇到你的Mr.Big!
情人节快乐❤️
十几岁看Sex and City,记得Carrie美丽浪漫的衣服鞋子帽子,Vivianne Westwood的婚纱,总是抓不住的Big,Samantha的野蛮式坦荡,四个女人直面生活的糗事,积极乐观追逐各自的独立和精彩。
现在在当年他们的年岁继续追逐And Just Like That… 感受到更多的共鸣。
共鸣人生须面对的不能改变的分离,衰老,离开,是否继续去爱,面对孤独,面对如何与飞速流淌的时间优雅相处。
第八集最后,Carrie依旧对生活的一切充满共情,50+的她穿下30岁的晚礼服吃着薯条坐在窗边享受只属于自己的时光。
很感动。
很多年前看过前面六季《欲望都市》,深深震撼了我的三观。
那时候我朝还在女人以离婚为耻、单身不好意思跟人说的时代氛围——现在在大城市里对女性的婚恋选择只是宽容了一些些,很有限的一些些——几个先锋女性影响过我,也影响了很多中国女性。
后来模仿这个美国都市女人故事,中国还拍过一部剧集《好想好想谈恋爱》,李樯编剧,那英、梁静、蒋雯丽、罗海琼主演对应四个美版的米兰达、萨曼莎、凯利、夏洛特。
那时候我们开始谈论婚恋选择自由,就是女性结不结婚可以自由的事情:什么时候结婚,和什么人结婚是不是我们女人有权利决定;还有就是性的选择权,要不要和什么时候要性,和谁有性,需不需要因为性喜欢一个人?
女人对于这些事,至少有讨论的自由。
再看看现在的都市女性剧,讨论的话题,反而不如那个时候的思想先锋。
对我们这一代70后的中国女性,对婚恋自由的认知提高了一截,美剧《欲望都市》和《老友记》大概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欲望都市》里人气最高的并不是主角,而是萨曼莎,她独立到决绝,喜感和悲剧感混合,只要她在每一个话题里、矛盾冲突里一出现,就能一眼看出女性在父权制度下被驯化、隐忍、自我洗脑的毛病,她是四个女人里看上去最风骚,最不女权,其实是最反叛的那个。
我个人最喜欢的角色排第一的绝对是米兰达,是个男人婆,事业好胜心爆棚,为人爽直、吃苦耐劳,她作为女性在职场上大杀四方,非常非常帅。
她的性取向问题,前面几季剧集里是非常肯定的,笔直,她要找男性伴侣,有一集她穿着男人的西装,短发,一起工作的女客户,以为她是弯的,就在电梯里亲她,米兰达躲开了,她解释自己不是gay,只是喜欢穿成男人的样子。
她和Steve兜兜转转,季终结尾时为了安慰持有主流价值观的大众,编剧硬让二人结婚搬到了布鲁克林,这结局多少是我的意难平。
米兰达还是放不下结婚的心思,更大的权重是因为儿子的出生,有了要安定下来的决心。
米兰达做不到萨曼莎那个决绝。
米兰达对Steve,更像是当妈对孩子的不舍,但两人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结合跨越了阶层,带来很多婚姻中的隐患。
纯爱文学里写跨越阶层的婚姻恋爱很浪漫,灰姑娘霸道总裁很浪漫,女王配保镖也很浪漫,但是纯爱文学不是现实,它是一种虐恋的通俗文学,看着消遣,做做白日梦的。
跨越阶层的婚姻在现实中是很难顺利度过一生的,两人总要一起说话,聊天,精神沟通,凡事都要一起度过,对很多事情的判断都要一起,一件事情不一致,下一件还不一致,若每天都有一件事不一致,这样的婚姻会很窒息。
早年间,Steve第一次在米兰达的公寓里过夜,有一件小事看上去小,却体现二人的一种阶层差异本质。
Steve大清早在洗衣机里留下脏衣服,内裤上沾染着咱东西,米兰达看到后完全不能忍,第二天就把他轰走了,还和姐妹们吐槽Steve,这样大街上捡来的男人不能要。
后来呢,也是这些小事情的积累,分分合合,直到米兰达发现自己怀孕,Steve又被发现了特殊地方的癌,割掉了一个ball。
如果看过这些情节,会理解米兰达在失恋之后回到了Steve身边的合理性。
好像和一个人纠缠久了也会产生感情,即使这份感情并不是爱情,也可能会走进婚姻。
这一季开始,结婚多年后的米兰达并没有因为婚姻变好,反而变成琐碎的中年大妈,以她的资历,她至少能在律所做到合伙人。
她离职后又回到学校读书,还有了酗酒问题。
米兰达对凯利说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酗酒,看得我很心痛。
她曾经是个以理性思维能力为职业的律师啊,现在连自己最明显不过的问题也在逃避。
大概因为她多年来压抑自我,给自己洗脑,当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无法再说服自己时,就只能用酒精麻痹神经。
Steve有自己的事业,但并不是能给米兰达很多能量的人,他尽力地靠近着米兰达,他人非常善良,非常温柔,可是就不是米兰达需要的那个。
这真的是很无奈的事情,纯爱小说只写到了两人结婚,婚后的一地鸡毛,阶级差异带来的各种问题,你写写试试,会有多少公主能和保镖过得下去?
这一季的第八集里有一场戏,米兰达和那个女教授在农贸市场见面,分别见到了对方的丈夫,这是特别有趣的一场戏。
两个聪明女性的丈夫,一个是个狂撒狗粮的小狼狗,另一个是丢三落四不成熟,米兰达后来和女教授说,这就是我的Steve。
全世界大概都一样,优秀女性会找到一个听话,却是男孩儿一样心智的男人作为丈夫。
或许现实生活里,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会接受优秀女性的压力感,因为本质上这些男人在婚姻中只是寻找母亲的替代品,并不是一种在精神、经济、社会地位上对等的婚姻关系。
米兰达一定会出轨,即使没有贫嘴大丫头che,也会有别人。
因为她寻求一种新的空气,这和性取向没有关系,和遇到的具体的人有关系。
米兰达不爱Steve,生活毫无激情,除了酒精和上上学——她上课也没有任何具体诉求,好像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人到中年出轨,上学,出家之类的行为,大多数人是因为没有目标,只有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才能让自己感觉还活着,还有荷尔蒙在分泌。
我曾经的偶像米兰达女王也是凡人一枚,她选择和che在一起,为了让自己还能感觉到在活着。
不去对人物作道德评判,只觉得很合理,我身为一名中年女观众,甚至很羡慕她的勇气和运气,此时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而自己能在恰当的时候遇到一个人,能站在一个人生选择的路口,为什么不试试新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米兰达出轨的不伦感,编剧安排了让Steve知晓了她的这段affair,并且不责怪不分开。
好像给米兰达发了一个出轨绿色通行证,也是反着写了我朝常见的大老婆正宫绝不离婚等待浪子回头的戏码。
至于米兰达和che的后续发展,我觉得不太重要。
选择和一个伴侣在一起,都在寻求成长,寻求自我认识,诚实对待只有一次的人生。
《欲望都市》一直在努力传达的这样的女性意识。
一直听到很多关于AJLT的恶评,评分也不高,但是第一季除了一开始几集有点难以接受(特别Big死的段落太做作了,明明人还没死,难道不是应该先马上急救和叫救护车吗?
),人物造型也变化很大,但是后面几集其实很吸引人,也有回到很多原来熟悉的优点上。
还记得以前SATC给我的冲击是很大的,在这个戏里看到很多纽约和纽约的时髦人士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的确让我对纽约有很多好感。
这一次的剧其实也与时俱进的让我们看到很多现在的纽约时尚是什么样的。
LGBT的盛行, 可能强加但的确也是现在不可否认的潮流,我们只能接受和共存。
剧中每一个人成长了之后面对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观众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
反叛的子女、鸡毛蒜皮的生活、如死水般的婚姻、对年轻和爱的渴望、仍然自由活泼的心。
没看懂和Samantha短信的剧情是啥意思,虽然是和剧外演员纠结相关也觉得很没有必要。
后来演员的打扮越来越时尚,我觉得挺美的,不过最后制片人的接吻有点突兀。
Anyway, 我还是挺喜欢的。
因为毕竟风格一以贯之, 是我喜欢的调调。
可能不会像SATC一样值得反反复复去看,但是也很难得有一部戏写五十多岁但是仍然多姿多彩的一群人的生活对吗?
所以,不是也很难得,值得热爱吗?
我们这些爱SATC的人,老了不是也是AJLT的样子吗?
Keep going, kid.
And just like that 第一集的第一分钟就给大家扔了一枚巨大炸弹。
当死亡不带任何预警地来临时,在一起的人是多么幸运。
很喜欢Charlotte给两位女儿讲述为什么葬礼上人们要穿黑色,因为我们要表达很难过,失去TA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她说,死亡很难过但是很重要,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明白爱的人有多么重要。
想到New Year’s eve Carrie踏着积雪去独居中的Miranda家抱住她说「You are not alone」. 此刻Auld Lang Syne响起.在Carrie已经overwhelmed到无法哭泣时,Miranda抱住她,比她更难过,对她说「I’m not gonna go to school and leave you alone here.」第一集看下来最妙的一点是:Big is nowhere but everywhere. 没有一个人提起他,却每一秒都在说他。
第一集有很多个无言的拥抱的瞬间:Stanny夫夫拥抱说我们再也不吵架了(尽管你又喷了我讨厌的那款香水),Steve & Brady一家三口,小夏抱着两个女儿,葬礼上远方而来的友人,作为SATC老粉很能get这些此时无声胜有声。
He is one of a kind. 唯二被提到的两次,人们如是说道。
是啊,he will be missed, abso- fu**ing-lutely.
这部剧是把我从前对《欲望都市》的无比喜爱粉碎成了幻灭。
Jessica这把年纪还要耍性子,装无辜,服饰和化妆都是吓人啊!
她把一个中年女人演的跟一个精神病人一样,主要是外形,太吓人了!
我以为女人年轻时候再疯狂,到了中年多少会转变。
但是她偏不,她临老也要把年轻人的任性进行到底!
我实在是没眼看🙈,这得吓退多少男人啊!
她哪来的自信穿那些衣服?
我对年长女性剧没有意见,毕竟某年某天我也会变老,可这些姥姥们仿佛一觉睡醒20年过去,心智还在从前。
M和Cha两人刚面对黑人角色时的场景我大脚趾能独自扣出马丁路德金像。
2021年了,你俩是搬去深红州没出来过吗?
平时身边一个黑人都没有?
当然最后还是需要有色人种来帮她们总结:这年头当白人好难啊。
也不对,这么正确的剧情里东亚女还是那个需要被rescued的,东亚男仍然是毫无X吸引力的。
东亚啊东亚,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个模范族裔Samantha。
重温SATC就越来越爱Sam。
大女主百分百,管你是酒店大佬还是明星小狼狗,都只能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自己开心。
Kim不愿演出太正确了,而我情愿把把Sam写死了也比现在这样扭曲她要强。
Sam去伦敦不愿理你们的原因只会是:总算看清了Carrie是个需要时拜托你好姐妹,和自己利益冲突时你走你马上走的biatch。
Miranda。
SATC最开始Miranda的设定就是独立高知职业女性,估摸着原作者没上过几天班,写不出职场,M的工作描写甚少,就那点通用的办公室刻板性别歧视场景。
对工作女性有些恶意,曾经律所partner的M最后在Brooklyn灰头土脸洗衣服。
另外两位嫁的好的太太,一位在Hudson河景Penthouse里神伤,一位浑身logo对着浑身logo的孩子吹胡子瞪眼,真的好烦恼哦,每天要从200平米的大床上起身真的好烦哦。
等等,Harry也是律师啊,M收入不会差那么多吧,她家还是双收入。
姥姥的出柜生活嘛,地铁老头手机.jpgCharlotte。
无话可说单薄形象。
请开除嘴唇填充医生。
Carrie。
回家看到老公坐那儿,不先打911抱着哭,是嫌老公没死透吗?
医院做手术躺病床上还戴着成串的珍珠项链,这已经超过做作的范畴了。
是这位老太太一直说要面对年龄55,被称作Ma’am的时候又不开心,还是一如当年的作。
当她没有洗过碗的手戴着塑胶手套一样的时尚单品,一把扬了big的骨灰时,我脑中一万匹羊驼咆哮了。
没有特别注明请扬了我的遗嘱还这么做,一点都不浪漫,太不尊重人了。
更何况那是周末会陪母亲去教堂的儿子,葬回自家墓地不行吗?
午夜梦回big亮灯来找你是告诉你:不想待在你认为很重要但对他完全无所谓的鞋旁边。
然后你就把他扬在异乡了,太可以了。
结尾podcast当知心大姐回答情感问题简直是文艺复兴梦回上世纪。
信女愿一生荤素搭配请求不要再有第二季。
谢谢姥姥们了。
剧情过于迎合流量.2🌟. 但Love, Samantha. 还是瞬间哭成狗. 服化道用力略猛. 但品味在线. 4🌟.
尴尬溢出屏幕
炒冷饭有什么好炒的
忍着吐槽看完了,可太生气了。老友记剧组说不愿意拍续集是因为不想让人物再经历厄运波折了。原本心中美好的记忆的友情和爱情都因为新剧重启被生生打碎了,写死big又黑瑟曼萨。这是突出现实主义吗,没有永远的美好。
SATC的魅力在这剧里是完全看不到……Big已经不想说了,Sam和Stanford的处理无法接受,Miranda的故事线从头让人皱眉到尾,少拿“人都是会变的”当你形象塑造失败的借口……刻意的剧本 生硬的演技,钱赚够开心了吗 自毁经典满意了吗 可以别再拍第二季了吗
人都会老的
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只想说 Thanks for coming back!
What?Big died!! 出发前Big对Carrie说:I am looking at you, 我就有不好的预感,没想到。真哭了,他们两太难了。
11 Feb 2022。時隔這麼久還是唯一一部讓我覺得裡面的衣服都好看到要截圖找同款 時隔這麼久還是唯一一部讓我覺得紐約是一個人與人之間更簡單有趣發生化學反應的城市 時隔這麼久還是唯一一部我最嚮往的女性友人陪伴的電視劇 謝謝再見的續集。
有点儿恐惧衰老了
20年过去,我们变了,她们还停留在原地。炒的这盘冷饭已经无法吸引我了。真是大写的尴尬
无语凝噎,确实如Kim所说,有些东西还是留在回忆里的好。
姐妹们,go, go, go!我能理解米蘭達離婚,但我無法理解和Che Diaz在一起。夏洛特線真的很無趣。Carrie注定單身一輩子。
变味儿了,还是喜欢欲望都市原版,观点犀利,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惑,有参考性意见。
说真,吓坏了。不知所云的想要政治正确,像一盘过老的回锅肉,看得牙疼。
不下去..
知道有很多人看不进去,但是真的很喜欢。主角老了20岁这件事不可能忽视,更生活化了,中年人也不一定能更好地生活,抛开经济和工作等等,依旧不停需要探索和学习
真的太。烂。了。为什么要把种族性别流动塞给几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什么不保持老太太自己的属性,黄金女郎就很好啊。而且剧情生硬得要死。忍着看了三集,看不下去了,做作无聊谁要看老太太玩girls fight啊。第二集萨曼莎给big送花就是宣告整个satc的死亡。够了。
我操了大爷了。
蠢到极致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