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七号》。
哭到一塌糊涂。
把手咬出痕迹。
“我没事,老师你走吧,我要睡觉了。
”狠命的推开不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关怀,躲到床上被子里,在心里一遍遍的对自己说“我醒来爸爸就又在身边了”小狄醒来,星爷胡子拉茬得躺在一边。
紧紧抱住:“我错了,我不要你走,我真的错了。
”这样的情景太过于熟悉,只是主角与配角的角色互换多次,都已迷失身份。
多少次盼望着一觉醒来,所有残酷都化为乌有。
次日灿烂的阳光能满载幸福照射进泪光闪耀的瞳孔。
想起来暗夜里一次次对自己的许诺,醒来就回去了,可真的回不去了。
其实进影院前就开始控制不住情绪。
印象里自98年泰坦尼克后,这是第一次自己买票进影院。
十年就这样匆匆而过,抹去一切柔软,留下所有龃龉与破碎。
或许很难相信,我从来没去过北海,颐和园,圆明园,故宫,天桥……寒假前有次机会跟去北海,可是差点因此伤害最在乎的朋友。
总是一直在学校外做各种工作,却永远做到最努力后,离开这样的岗位,去寻找下一个工作,尝试新的体悟。
无法真正流浪,只能让如此的选择带来些许颠沛与流离。
而我想去的那些地方,却从来不让自己满足,让它们永远的存在于幻想中的温熙。
从早上八点离开宿舍,一直工作到下午五点,站到脚都失去知觉,无意义的话重复到嗓子沙哑。
中午去吃极咸的打卤面。
饭后看着黄沙漫天中的鸟巢,日光弥散出压抑的悲伤。
超额完成3倍的工作量。
能控制的是会场里的局面和各种愚昧的问题,不能控制却是疯狂长草的心。
其实评论是件没有意义的事。
别人拍出这样的电影,我会喷之伪善。
对于星爷,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养父,放弃对于一切失真的追求,放弃对于一切现实的批判。
我只想体悟他想让我体悟的那些温暖。
当七仔用尽电池,黯然而逝。
牙齿可以咬住手,喉咙可以咬住哽咽,眼眶却咬不住泪水。
吹着晚风回到宿舍,无语对苍天。
这是真正的星爷的片子,真诚和用心的片子。
他本是一个严肃很深沉的人。
这个小题材本身也是沉重和严肃的,能拍的如此周氏和舒心,有很多伪迷们非说这是爸爸再爱我一次似的煽情之作,附迎商业之作,只能说明“煽情”二字已经被这个虚假的社会彻底玷污了,也说明有一大批影迷并非周星驰的影迷,而是某种风格、主义的影迷。
连星爷本人都从未认可什么后现代,或自封什么无厘头,正如片中小星仔自我反省时说的一样,七仔从来没说过自己有超能力,是不是我错怪他了呢?
我就知道嘛!
一定是我错了!
没错,这就是星爷,落寞失望地回到家后依旧会遇见惊喜的星爷!
说这部是个儿童片,故事简单,没错,它适合全家老小一起去看,注意不仅仅适合小朋友去看,也适合像我这样30岁的老青年哦,您不觉得这很难得吗?
当今这个既黄又暴力的年代,还有几部电影是适合老少一家人去看,而又不恶心的?
口口声声说是拍給儿童看的,你以为你比儿童聪明多少,也不过是被洗残了的脑袋加装了一堆厚黑哲学的奇怪生物而已!
你活的真不如你小时候真实!
学学周星驰,虽然他坐在那么高的楼顶上,还有悠扬的吉他,但我依然能看到他是在趴伏着看这个世界!
一个最优秀的电影人今天还能一贯坚持着这种低姿态本身就让我辈敬仰如那个什么什么。。
奉劝不喜欢儿童的人们还是去看张艺谋大人之流动辄天下黎民的大手笔吧!
故事简单就不是好故事吗?
你听过一句半话的故事吗?
相信你也听不懂,你属于三国时的人物,满肚子弯弯肠子,已经不适合过简单的生活了,也不能怪你,这个社会本来就是把一加一一样简单的事情非得扭曲成了低劣和无耻的复杂!
星爷关注的一向是小人物的简单命运,这你不是不知道吧?
看电影的时候是和一个80年代的精英一起,看到星星手握美女他就断言后面肯定搞定了女老师,我说怎么会呢?
人家说,你看吧,他不可能一直是民工,他有成功的潜质。
这就是标准的伪迷!
这个电影不能不让他失望,但人家依然坚持对星爷仍寄以厚望!
呜呼哀哉,无语了,还是洗洗睡吧。
看到大概一半的影评和跟帖让我很生气,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
但我知道这正是我想象中的星片,一贯认可的星爷!
我相信历久沉练的“周星驰”这三字招牌足以抵挡所有的非议,《少林足球》当时我也有失望,但现在看来就算这部电影仍是经得住细嚼回味的。
时间会让丫闭嘴!
面对那一半倒周的,江郎才尽之类的论调,我只感觉一种油然而生的心理优越感!
竟然还有人骂毁坏大陆人的形象,不懂中国国情乱拍,说什么到大陆圈钱,越来越商业之类,我倒!
你有大陆生活,你来拍吧,或者你请大陆导演来拍吧!
一个苹果削到只剩核了也要給你抢走。
那一部星片不是商业片的?
没听说他是拍文艺片出身的,但我依然不觉得他的片子可以和黄金甲黄金粥等大腕媲美。
都不值得反击,一帮伪星迷(萎靡)!
“虽然我们穷,但是我们不说谎话,不吹牛,不打架,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一个社会的栋梁之才!
”若听其他人这么说话会觉得很cctv很装B,可是听周星星重复说出来你不觉得很真挚,很真诚吗?
这种质朴的人文关注也只有看星爷的片子才会感受到。
如果国人都能像他说的那样活的坦荡点,对人对己真诚点,我们的幸福指数也不会和金钱成反比了!
相信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那个一边纯情一边乱交的阿娇妹妹了!
没错,在这样的社会,我的志愿也是做个“穷人”,志在活的坦荡!
唉,这个,就连这个基本上也很难!
(PS:不得不发,仓促而成,仅为我一家之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意的可以跟帖或开帖言说,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
长江七号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民工周星驰带着儿子小狄住在烂尾楼里,生活极其寒酸,但周星驰为了儿子将来出人头地,拼了老命也要供儿子上贵族学校,渴望尊严的小狄遇上父亲当作垃圾捡回来的“外星狗”,他将其命名为“七仔”。
小狄梦想得到七仔的帮助而未果,但他对七仔的感情越来越深,后来七仔全力救活意外死去的周星驰,它也为此付出了生命。
结尾是大团圆式的,小狄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周星驰展开对袁老师的情感攻势、小狄目睹飞碟降落,七仔复活了!
长江七号这部电影巨著是科幻,温情,喜剧的完美结合体,它给了我以心灵上的洗礼,带给我从未有过的感动!
很棒的一部电影!
1您随遇而安。
满足于二流大陆警匪片的电影特技,一个空翻动作的反复多角度回放便让您心潮澎湃。
这次有一个飞碟从垃圾堆里飞出来。
您当然认为这是创新和高科技。
这样一部带飞碟带外星人的牛片。
当然五星。
2您有着高雅的幽默感,没怎么听过俗气的郭德纲,或者您错过了赵本山巅峰时期的小品。
在一个感人的主题下进行幽默的尝试是您的最爱。
而听惯了黄段子的我却在整片都没怎么笑过。
3您的逻辑能力超强。
当一部电影里的配角们(同学,老师,工头)可以如此快的变化自己的立场(甚至包工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最后也不知道)。
您竟然可以跟上导演的思路,急速反应的过来。
您真棒。
4您心地善良,容易感动。
这么假的复活您都伤心落泪,根本没有凸现过的主题您都看出来是伟大的父爱。
我真是佩服您的菩萨心肠。
南方大雪恐怕您比家宝总理还要提心吊胆。
5您阅读品位高雅,学术著作是您的最爱读物。
您从不读小说或者故事会一类的庸俗杂志。
因此您可能不知道一个丰满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
那么我告诉您,它一定不叫长江7号。
6您没怎么看过电影儿。
您不知道五星的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
而我之所以还给了他2星而不是1星的原因就简单的多。
1小怪物有点可爱。
2我确实笑了两回。
3导演名叫周星驰。
怎么评价周星驰的《长江七号》?
就好像你有个国家特级红案厨师的朋友,烧鱼翅的手艺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三年前他请你去他家吃了一次鱼翅宴,现在通知你说,他花了三年时间研制新菜,请你务必光临品尝。
你欢欢喜喜的去了,他兴高采烈地宣布开席。
然后,你看到一桌素斋,全是豆腐。
周星驰作为导演,有权拍任何他想拍摄的题材,也没有义务一定要提供给观众他们习惯性期待的东西。
当年崔健站在台上,台下的观众有节奏地呼喊: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老崔站在台上,回答说:我他妈的就不唱《一无所有》!
那时候的老崔虽然让人恨得咬牙,但是有真艺术家的风骨。
至少要比整台演唱会变成怀旧卡拉OK要好,罗大佑不就是那么做的么?
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没有多少无厘头,而是一个童话色彩十足的温情片,这是他的选择,我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在春节前上映《长江七号》,周星驰有巧思,也很讨巧。
当年他的无厘头电影粉丝,现在大多为人父母了。
春节和孩子一起去看电影,看完了出来买公仔玩具。
电影票吃一道,玩具再吃一道。
吃完爸爸,再吃孩子,周星驰的商业头脑让人钦佩。
摆明了要从你的口袋里掏钱,但是你还掏得心甘情愿,没有多少话说。
网上对此很尴尬,一方面对没有无厘头的密集搞笑觉得失望,但是又不能破口大骂,因为导演是周星驰,中国喜剧片的劳模。
另一方面,这个片子多多少少还算温情,可以比照《E.T》或者《妈妈再爱我一次》,适合带了小孩子去看。
不过,如此简单的剧情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所以,发言大多无力。
要么回想一下当年,要么赞扬一下爱心,甚至是谈谈对社会下层的关怀。
我个人不喜欢《长江七号》,因为我没有儿子或者女儿,而我自己去看这种片子年龄又显得偏大了。
这么多年里一直很欣赏周星驰,完全是因为无厘头的疯狂想象力。
有这种想象力在,凭借极为简单的道具就能产生丰富的效果,并不需要多少电影特技。
在我看来,无厘头电影里出现过多的电脑特技,那是想象力枯竭的表现。
《国产007》里,那只古灵精怪的枪。
《大话西游》里,闪一下就OK的月光宝盒。
《大内密探008》里,那架人肉阿帕奇直升机。
《回魂夜》里,那些会飞的帽子和雷达一样的花。
这些东西让人觉得有趣,让人开怀。
纵观周星驰拍摄的影片,在《少林足球》和《功夫》之前,运用特技最多的是《百变星君》,但是那片子并非是周星驰最好的影片。
从《少林足球》之后,周星驰的电影对特技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壮观和瑰丽的视觉效果取代了想象力。
那么多年里,我一直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并非是因为那些无厘头的台词,而是每次他都站在小人物的视角讲故事,每次都在司空见惯的事情和物品上以狂野的想象力激发出特技所不能企及的效果。
现在,貌似还在讲小人物的故事,但是想象力却消失了。
《长江七号》里的公仔娃娃除了能取悦小朋友而外,对我这样的成年观众毫无任何意义。
在这个时代里,找比较Cute的造型设计简直易如反掌,倒是设计出福娃这种惊骇世俗的绝顶丑八怪才需要超卓的能力。
春节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电影院带着小朋友一起看《长江七号》。
这里可以提醒你,其中的无厘头演出基本上都分摊给了小朋友。
这完全可以理解,当无厘头成为老爸以后,老爸要有老爸的样子。
所以,无厘头要从娃娃抓起。
小孩儿意外得到一只外星小狗,以为是super狗,还给它起了个拉风的名字“长江7号”,结果发现那玩意儿p用没有,只会拉屎和逃跑,于是伤心了愤怒了“你这个骗子!
”,可转念一想,它从来没说过它很厉害啊……有些孩子一厢情愿给周星星贴上“后现代”“解构”“大师”的标签,然后心碎这个骗子辜负了大家的期待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可他也并没说过自己很厉害啊。
他的电影跟那只小狗差不多,也就是解个闷儿,你要是觉得越看越闷,那是他技术不够好,很正常,他比这更烂的前科几箩筐呢,在这个人人以自由落体加速度堕落的年代,干嘛非要盯着他不允许他低于事业最高点。
当然这片子是无聊,尤其连我都失望的是比仲间由纪恵还僵硬的女主,可坐在影院最前面,仰头看着小正太和小狗挺开心的,也喜欢每个人都善良的设定,一点儿没心疼我那40块钱。
我不是周星星的粉丝,喜欢他就因为他“英俊”,你要是因为“有才”而喜欢他,那你看走眼不是他的错呀。
“落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
能够见到他,可以日日见到距面,严寒大风雪也不怕。
我要我要找我爸爸,去到那里也要找我爸爸。
我的好爸爸未找到,若你见到他就劝他回家。
”这首歌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是小时候动画片《星仔走天涯》的主题曲。
报道说某些停电地区依然发电首映《长江7号》引起争议,我觉得在冰天雪地里看《长江7号》,更能触动些童年歌词的记忆吧。
星爷,这个名字在华人地区的影响力估计不可忽略。
他从跑龙套开始,一直在转型。
初期靠夸张的表情言语哗众取宠,中期玩弄起台词的谐趣,这是完全隔绝于无离头层次的。
自《少林足球》开始,玩起了大环境电影。
如果你是星爷的粉丝,那他真是一个神。
如果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为:投机的电影商+渴望唤醒社会道德的艺人。
无论怎样,这个电影人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满足。
《长江7号》其实算是烂片一部,如果不是星爷,估计我懒得去看。
这是华人电影的悲哀,也是星爷的骄傲。
一方面烂俗的剧本太多,烂俗的电影更多,在谐趣环节上居然还是一人独霸。
多少年过去了,都没有人能撼动星爷的江湖地位,真是悲凉。
《长江7号》剧情就不用说了,基本看开始的5分钟都知道大概了。
其恶搞的镜头等也不显得新鲜,也是老炒冷饭的伎俩。
至于外星宠物狗的布娃娃造型就真的很不屑,但无碍它今年会大红。
但我有惊喜的发现,以前我们常常在口头念叨的台词均出自于星爷的口。
但现在更多令人捧腹的台词是出现于小人物的角色。
《长江7号》就象一壶中药,星爷只是药引,把各样的角色串联起来。
这是电影人的一股大气,一股霸气。
再怀念一下当年的尹天仇,那股跑龙套的死劲,确实令人感慨。
小狄这个角色的演技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夸张的表情令我想起刚出道的星爷。
一如既往地,星女郎越来越花瓶,完全没有存在必要都可能。
很多人说星爷拍电影都搭上了多少女人,以前可能是。
现在,谁嫖了谁估计还很难定夺呢。
电影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搞笑,时不时插上一段熟悉的场景。
比如赖死在商场要买玩具被打,比如改试卷分数,这都是我们以前的小记忆啊。
直到星爷跌死了,那一瞬间,我居然听到电影院里爆出了哭声。
有小孩子的,有女生的,我的心显得很凝重。
以前来嘲笑别人看周星弛电影哭是傻B,估计以后这个段子不能用了。
父亲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沉重的,无论是榜样或者是反面教材。
他不同于母亲毫无保留的付出,他会是在你背后把你推向成长的双手。
而男人与男人之间,往往也没有什么赤裸裸的言语爱。
只能怀念那一木棍子转到衣架转为报纸的那一瞬间温柔了。
动画片《星仔走天涯》的星仔被爸爸卖了,后来依然回到爸爸怀里。
对于我们,对于我们的父亲,我们之间的感情足够深厚。
却又不足够地表达呢。
第一次对张雨绮有印象,就是这部电影,她饰演了以为美丽的、温柔的女老师。
小迪身上有孩子的顽皮和童真。
虽然故事有点强行搞笑,但是星爷的电影就是让人又笑又哭,笑得肤浅,哭得真心,这是他的特色,也非常符合很多人说的喜剧是另一种形式的悲剧。
七仔或许是每一个孩子心里的想象,一个可以陪他玩耍,可以在他困难时帮助他,可以在被人欺负时保护他,在他有好事情时与他一同分享。
《长江7号》出来了,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这里且不论《长江7号》还算不算周星驰无厘头的问题,也不论星爷有没有退步的问题;只是单纯把《长江7号》作为一部普通的喜剧电影,来考察一下观众对电影中各种虚构的情节的信服程度的问题。
《长江7号》可以算一部科幻儿童片,自然要涉及到虚构和幻想。
这样的东西,在中国电影里出现,有一定风险性。
尤其是早些年。
中国的观众虽然对好莱坞的暴力、色情、虚构、幻想、和样板戏都接受的很好,但同样的设置放到国人自己的电影里,同样的台词由中国人用普通话说出来,就有点不对劲。
例如98年,冯小刚的一部贺岁电影《不见不散》中,结尾时男女主人公在飞机颠簸中接吻。
本来很好的情节,可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不自在感,我和同学们互相抱怨:看着别扭,不像看外国人打啵。
还比如那部被捧上天去的《肖申克救赎》,如果把背景换成中国监狱,摩根·弗里曼换成个河南人,依旧用《肖》片的脸部大特写,整天在监狱里若有所思、意味深长地讲一点思想和哲学上地东西。
看看大伙还买账不。
这让我想起这几年大片频频遭遇“笑场”的问题,原因可能也类似。
那些导致笑场的一本正经的情节,似乎在好莱坞电影里并不少见。
只是观众们看好莱坞电影时能更加配合电影做一本正经状。
在看国片时,缺乏必要的距离感,因此对于假正经更敏感。
在这个问题上,《长江7号》还是颇取巧的。
首先它是喜剧片,不用担心装深沉装不下去的问题(实际情况是,观众们反而嫌星爷太深沉了)。
但科幻情节在中国电影里面出现,还是有一点风险的。
也是一个观众买不买账的问题:观众可以乐呵呵的看着美国人发一个飞船到太阳上去拯救全世界(真的有这么个片子),但究竟能不能平心静气的看着中国人自己做同样的事,这是个大问题。
从现在的结果看来,《长江7号》没有在这个问题搞砸,观众对电影的科幻内容没有很多非议,至少不像当年看葛优和徐帆交换口水那么不自在。
这是《长江7号》处理的聪明,也说明观众进步了。
但唯有一处情节是观众们难以信服的:民工的儿子怎么能上贵族小学。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接受外星人来地球,可以接受死人复生,但却没办法接受“一个民工的儿子上得了贵族小学”。
这样的反应真是有点让人感慨。
有人说,星爷是香港人,不了解内地情况。
周星驰毕竟也40多了,是见过世面的人,为了少林足球,他肯给广电总局的领导们写检查。
我不相信他能天真的认为现实中民工的孩子上得起贵族学校。
他的《长江7号》,是给孩子们做的一个梦,在梦里,可以少一点世态炎凉,多一些美好的愿望,例如世界大同;例如民工只要努力,他的孩子就能和富人的孩子享受一样的教育;例如孩子可以大方的讲出来,他以后要做个正直的穷人。
可是梦里的这个情节把成人们弄醒了,他们在看到外星人时没醒,看到民工的孩子出现在贵族学校时却醒了。
是我们太绝望了,还是现实太无情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正经的星爷,斑驳的长白发,灰蒙蒙的一身尘土。
戏里寒酸,戏外一样让人唏嘘,星爷终究是老了啊。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徐娇。
小小巧巧的毛头小子模样,话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真以为是个男孩子呢,也太像了。
戏里的周小狄眼神清澈,因为家庭清寒遭受到同学排挤讽刺,楚楚可怜的委屈里透出纯真的执拗。
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张雨绮,性感温柔的女神一个。
她饰演的袁老师就是天使般的存在,没有阶层歧视,对学生一视同仁,永远像和风细雨一样温柔。
周家的贫寒是夸张了些,却也是随处可见的写实,一样的辛酸。
父亲辛苦劳累一天,回到家面对儿子的异想天开时,再也关不住压抑的火苗,不耐烦的就是顿劈头盖脸的责骂。
看到小狄委屈,好想给摸摸头,孩子啊,大人的世界也很无奈啊!
父亲给女儿灌输的道理是积极向上的: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的人!
然而很遗憾,这部戏给观众传达的观念不能苟同。
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对于一穷二白的人来说,基本生活有保障,踏踏实实做人,才是最基本要保证的。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不是读个幼儿园小学,拼拼几年就好,贵族不仅要长达数年的持续高质量教育,配备一等的教材、辅助资料,还要不时的配合学校支持名目繁多的活动费用。
确定能供得起一二十年?
一旦中断,之前的心血可不白费了。
你看工地老板的孩子不也读的普通学校嘛。
尽最大的、能尽到的能力就好。
回头是案啊
最后一幕很可爱。
周星驰纯属友情出演,目的还是为了捧徐娇。
好看的儿童片。这绝对是赞美。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儿童片。
没有意思
真没想到我会给星爷的电影打一星...
看得想死,不是笑死,更不是无聊死,是被周星星气死的
有遗憾才有了及格分
这部电影看哭了唉七仔真的好萌啊
周星驰不好笑系列第一弹。
长江七号,光看名字,还以为是中国卫星或是火箭名呢,自以为是的认为与科技有关!然而看了影片发现自己错的离谱,这个是讲外星人👽的故事!小狄爸爸为他捡了一个毛绒玩具,恰好是外星人!还是星爷无厘头是搞笑,但此片情感基调有点凄凉!
多年前看的,其实我还挺喜欢的吧 ==
中国香港
没有想象中的难看...
其实挺好玩的
忘收了
nothing to me
此片诞生了一个童星。里面有贫富差距,还有父子亲情,不能不说周星星导演转型成功。
无语了····
下一代的霹雳贝贝。我要代理长江七号的那陀屎...假设7仔是坨长毛的青团,那便便的味道应该是...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