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的女孩
Luftslottet som sprängdes,直捣蜂窝的女孩(港),The Girl Who Kicked the Hornet's Nest
导演:丹尼尔·阿尔弗雷德森
主演:迈克尔·恩奎斯特,劳米·拉佩斯,Michalis Koutsogiannakis,Anders Ahlbom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德国语言:瑞典语年份:2009
简介:上一集惨绝人寰的父子三人残杀,让丽莎贝丝·萨兰德(劳米·拉佩斯 Noomi Rapace 饰)头部中弹,几乎丧命,亚历山大·扎拉千科(Georgi Staykov 饰)惨遭斧劈,身负重伤。父女二人一同住在哥德堡的萨尔格医院,隆德曼·尼埃德曼(Micke Spreitz 饰)则持续逃亡。由于亚历山大是30年前从苏联..详细 >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BJIFF2024 俄罗斯的冷酷和神秘刚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我们活着,承受,冲动,孤独游荡,无话可说。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14thBJIFF丨十分克制的叙事,十分不克制的视听。在寒冷的北地寻找一片海,风车巨大的风叶挡住太阳吞噬阳光,萧瑟与肃杀的环境中默然的人物,孤独的个体离群索居,缓慢的移动长镜骤变为疾速的林间掠影,转折由此诞生。露天放映的巡回影院不失为一种元电影的小小嵌入。俄罗斯电影真是自成一派。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