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亮剑要重拍,据说是作者都梁嫌老版删改太多,无法体现其本意,当时心中就暗自窃喜,心想老版亮剑都如此出彩,新版必将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前几日在上网的时候,偶然发现新版出来了,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俺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可这一看,哥那颗炙热的心犹如掉入冰窟,拔凉拔凉的,俺被雷得外焦里嫩,欲哭无泪。。。。
现略数新版亮剑三宗罪,希望能给还未看此片又想看的童鞋打打预防针: 罪之一:又一神剧。
大家之所以喜欢老版的亮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真实,粗破的旧军装,简陋的武器,粗俗实在的语言,有限的弹药,质朴的情感,互有伤亡的厮杀。。。。
让被神剧包围的处于水深火热的我们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当我们听惯了诸如:向我开炮!
这是我的入裆申请书!
这是我的裆费!
XXXXX万岁!
当我们看惯了诸如:永远打不死或死前必留下遗言和喊口号的猪脚!
戴假睫毛!
化浓妆的我军女战士!
永远打不完的子弹!
敌人像排队一样地冒着子弹冲去,然后像稻草一样的倒下!
手榴弹炸飞机(听说最新的神剧还有用石头打飞机的,幸好没有膜拜过,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用眼神打飞机或者意识打飞机的,中国的导演们,这可是很好的创意哦!
)。。。
等等。
被神剧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我们终于看到了与众不同的老版亮剑,当然奉为经典,后来又出现了诸如《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好剧都是如此。
《雪豹》排不上,太扯,男猪脚完全神话,《番号》还勉强凑合。
然而,新版亮剑完全没有秉承老版的这一优良传统,当第一集出现女性的时候(有人强烈抗议一开始有女性,我觉得并非不可,老版的不是还有秀芹和田雨吗,部队有女性也是很正常的,这不是喷的理由),哥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生怕要坏事,谁知道还真来了,当小郑挨着李云龙躺下,搂着李云龙时,哥直接无语,当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剧情,导演还是巧妙地让小郑挂了,只是挂得哥很蛋疼,居然要抱,那么近的距离,居然不跑,还要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让从不落下自己同志的李云龙情何以堪?
当李云龙问路后兴奋得亲了一下羊倌,当李云龙抱着拥有无限子弹机枪打飞机的时候,哥只能痛苦无奈地把新亮剑归纳为神剧之一。
罪之二:人物戏剧化。
旧版亮剑,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个性都是那么鲜明,活生生的,让我们看了都会说,没错,那就是李云龙、赵刚、楚云飞、和尚、张大彪、孔捷、丁伟、山本,筱冢,旅长,副总指挥。。。。
而新版对于人物的刻画则是完完全全的失败。
新版中,我们看不出孔二愣子的楞,丁伟的儒雅,张大彪的智勇双全,赵刚的爱国激情,楚云飞的民族大义。。。。。
尤其是男主角,只是一个劲地模仿,但又不像,根本没有老板李云龙的睿智,沉稳,老辣,狼性。。。。
感觉新版每个人似乎都在演戏,面无表情,木讷地背台词,这样的人物让人几乎没有任何印象,看过之后也就马上忘记,更不能把大家带入戏中,大家权当看戏而已。
当然,有人说里面的日军没说日语,不够真实,我觉得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如果说日语了,有人又要喷照搬了,不过本人倒是觉得新版里面对日军的刻画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感觉新版日军比较雅,而旧版日军比较野,新版日军军官的演绎还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罪之三:导演之殇。
一开始晃动的镜头就把哥眼睛弄得难受,然后稀稀拉拉地唱起了野歌,可这歌听起来如此软弱无力,哥差点睡着,当然,还有那让哥每次听完菊花一紧的主题曲,缠绵的爱情让哥还以为是爱情剧,超酷的造型让哥还以为是偶像剧(打飞机那段)。
感觉导演在很多地方的处理不够到位,大部分照搬老版,无出彩,部分做了一定的改动,可是让人看了觉得罗嗦,逻辑性也不是很强,不说别的,就说打山崎那段,那边就要打了,老李马上去要手榴弹,老李莫非是神仙,知道山崎要来,所以去要手榴弹?
然后老李说把手榴弹都给一营,这里三个地方出现说要把手榴弹给一营,有必要这么罗嗦吗?
假死了,给人摆拍剧的感觉。
后来一查,原来导演居然是个女的,而且没有拍过战争剧。
哎。。。
导演你还是去拍爱情剧或者偶像剧吧,求求你,别糟蹋我们的经典了。。。。
总之,这是我看了新版亮剑前十集的一点心得体会,以后还会出现什么新的状况,俺就不知道了,当然各位也不要悲观或者不想看,如果抛开老版,新版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只是在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会跟老版对比起来,毕竟老版已经深入人心。
大家看新版最主要还是看情节吧,增加了30%,这也是都梁坚持重拍的原因,希望看过之后,戏中人物会更丰满,也希望后面能有出彩之处。
当然,如果能忠实地遵循原著,尤其是把原著最后那部分能演绎出来,那无论如何,我也要给新版喝彩,然而,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到的不是神剧,就是阉剧,哎。。。
拭目以待吧。
和老版剧情一样,抄袭老版,毫无新意,想给1星 偶然在风行里 找电视剧的时候 看到了新版亮剑 出来了 和所有人一样 都很好奇 会被改成什么样子 以下是看完前4集的一些牢骚 我承认看完老版 肯定有先入为主的眼光 所以我一个劲的和自己说 客观些 别总先入为主 尽量找优点看 但是真的很吃力 现在 军旅剧已经把战争场面拍得很写实了 可新亮剑 拍的 还是漏洞百出 完全理想化 那个叫什么来着的哥们 为了喜爱的迫击炮 跑到敌军阵营 抱着炮筒如入无人之境 太假了吧 日本鬼子连个开枪准点都没有?
就这么让他来回跑?
郑芳的死 也很假 我知道是为了煽情 为了给后面的两个女人倒地方 但可不可以安排的合理点呢 大老远的深情相拥 这老套的表现手法就不说了 马匪大老远就打中一个人 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啊 既然那位神枪手能打中小芳 为什么不接着打别人呢 而且是马匪啊 骑马的 居然赶不上他们?
还让他们跑了 扮演者方面 黄志忠演的过于鲁莽 李云龙是个善战的军人 但骨子里是个狡猾的农民 是个泥腿子 特点是 占不着便宜的事不干 占便宜还没够 到手的东西 能赖就赖 这点李幼斌把握的很好 黄志忠把李云龙演绎成一个横冲直撞 鲁莽的土匪 渡口那段 我就觉得有点过火如果按常理分析 如果没有飞机来袭 楚云飞把他抓回去 李云龙气势就输了一招 他的这个举动很容易下不来台 还很失身份 给人感觉有勇无谋 如果编剧让李手下来做这个动作 他在边上审时度势 即使和楚云飞杠上了 他也可进可退 不失身份 背靠背打飞机也很恶搞 是向魂斗罗 致敬么 从片花来看 我觉得扮演的田雨的人 和扮演郑芳的 应该对调一下 这只是 个人感觉 老版是群戏 配角也很出彩 和老版相比 新版配角毫无光彩 陈赓 刘伯承 霸气全无 单从气场来说 我更愿意相信 老版的陈赓 刘伯承能驾驭住李云龙这只捣蛋猴子新版的太文弱了 丁伟和孔捷 也没看到一丝灵气 日本那面 也没印象深的 居然还说中国话 国军那面 楚云飞有待观察 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呵呵 看了4集 想忘记李幼斌真的很难 昨天又看了一遍老版 新版我估计看一遍能坚持住 再重看恐怕不可能了 能让我坚持的动力 就是看那几个经典的段落 被改成什么样 还有就是 老版没拍到文革段落 能否在新版中壮烈展现,,,,,,。
,,。。。。。。。。。。。。
,。。。。。。。。。。。。。。。。。
原来看老版,以为是第一编剧好,佩服都梁啊;看了不咋地的新版才知道是老版好是因为导演和第二编剧好,首印才一万册《亮剑》的书能火,全靠导演张前和第二编剧张奇涛。
都梁你应当跪谢张前和江奇涛。
江奇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专业创作员、曾担任电影《红樱桃》、《红色恋人》,电视剧《汉武大帝》、《亮剑》、《大唐芙蓉园》等多部影视作品的编剧。
寒假时我奶奶来我家住,老人家八十多岁了,手脚也不太灵活了,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爱看抗战片。
现在的电视台放抗战片的倒是不少,但广告也奇多,而且时间还特长,我就想到了在机顶盒里看看有没有《亮剑》,这部电视剧质量高,而且在机顶盒看没有广告,一集挨着一集也方便。
但找来找去,只有《新亮剑》,我想着题材差不多,新亮剑就新亮剑吧,反正我也不看。
结果点开了第一集跟那放着,我本能的坐在那看了一会,虽然一开始很不适应,但没想到这一看就是好几集。
到后来,我奶奶都不怎么爱看,我倒是都看完了……老剑亮珠玉在前,品质和口碑在那摆着,而且先入为主的概念深入人心,这是谁也磨灭不了的,新亮剑的品质虽比不上老亮剑,但在目前众多国产电视剧中,也称得上一部优秀的作品,对比老版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总的来说,我认为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气质上的区别,老版给人的感觉是“风起云涌的战场上英雄会聚”,而新亮剑给人的感觉像是“残酷战场上谱写的英雄挽歌”。
老亮剑的画面里那种尘土味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飘到鼻前,每个演员也是怒目圆睁,说话一个比一个大声,仿佛在都齐聚在这风起云涌的战场上。
而新亮剑的尘土味少了许多,随着战争场面和爆炸的增加,焦土味取代了尘土味,再加上背景音乐的不断出现,弱化了人物身上的那种凌厉的气息,多了一丝柔情,这仿佛给每个人物身上都披了一层悲情的色彩。
但这种“挽歌”一般的悲壮柔情气质可以说既成就了新亮剑,也让其落入了窠臼。
许多人喜欢老版亮剑就是因为其开创了把将领当人演,把士兵当人演的先河,那种不矫揉不造作的感觉,流畅度极高的台词,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新亮剑无时无刻的背景音乐和经常插入的闪回画面,台词的表演味较浓,给人一种十足的“设计感”,说白了就是做作。
新版中添加的多首背景音乐确实能更加煽情,促使观众情感的释放,而且加入的好多生活场景的戏份也使人物更人性化,这都是新版的优点,但有的生活场面的戏份过于人性化,把将领士兵当人演指的是当凡人演,而不是当俗人演,这些戏份都降低了新亮剑那股的“豪气”。
演员的表演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李云龙作为整个电视剧的灵魂人物,在李幼斌先前的完美演绎之下,新亮剑里的李云龙选角肯定是个难题,不论谁接演李云龙都会背负巨大的压力。
黄志忠作为当前国内非常优秀的演员,在《大明王朝1566》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都贡献了极高水平的表演,饰演的海瑞和杨立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敢于接演李云龙,我对他充满了信心,同时我也佩服他的勇气,可谓是艺高人胆大。
总有人说李幼斌是在演李云龙,黄志忠是在演李幼斌,在大部分观众心中李幼斌已经和李云龙画上等号了,可以说李幼斌已经和李云龙合为一体了,既然李幼斌就是李云龙,那演李幼斌就是在演李云龙啊,再说李云龙本来就是有这么一种基本的内在气质,你能让他怎么再发挥再创作?
到时候演的不像李幼斌,观众说瞎演,翻拍的不好;演的像李幼斌吧,观众又说就会模仿,一点创新都没有,怎么好话都让他们说了呢?
如果以李幼斌的李云龙为标杆,10分的话,那黄志忠的李云龙少说也得8分,基本上可以说9分,基本再度诠释了李云龙这个经典角色。
黄志忠自己也说过,他的李云龙最大的特点(其实也是一大优势)就是年轻。
按小说来看,李云龙刚出场也就30岁左右,李幼斌由于年龄问题(1958年生人)其实年纪上是有点大了的,但靠出色的表演让人忽略了这一点,而黄志忠1969年生人,既年轻又十分精神,在形象上十分符合当时的李云龙的形象。
说黄志忠演的不如李幼斌那是实话,但要说黄志忠演技差,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无脑黑。
可以说,我就敢说,除了黄志忠以外,再也挑不出一个演员能再把李云龙演到如此程度。
赵刚的扮演者是任泉,也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
对于任泉的赵刚,可能是新亮剑里对其非议最多的角色了,好多人说任泉演的赵刚跟何政军演的差远了,这倒是实话,任泉把赵刚演成了夹杂着脏话的公孙策了。
但我又要说,任泉的形象倒是非常符合原著里赵刚的形象,不看演技的话,可以说是从书中跳出来的人物一样。
书里写赵刚初来独立团时大学毕业没多久,任泉那个干净整洁的形象活脱脱一个大学毕业生,何政军当年背着书包去独立团报到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何政军也是吃香在他的形象上了,他长得太像一个政委了!
感觉能演各种政委都不出戏。
所以说何政军演的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独立团政委“老赵”,你对着任泉那张清秀的脸喊“老赵”倒不合适了,所以新版中称谓改成了“小赵”,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新版的楚云飞可以说是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果静林的演绎简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相对于张光北的楚云飞来说多了种沉稳,睿智,还多了一丝阴鸷,使这个角色充满了魅力,和李云龙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果说张光北的楚云飞散发的是“豪气”,那么果静林的楚云飞身上散发的就是“英气”,各有特色。
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孔捷和丁伟在老亮剑里作为配角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提起孔捷,脑海中立马浮现出“孔二愣子”,老亮剑里的孔捷一出场和李云龙对骂就表现出了那股愣劲,被降职为独立团副团长,李家坡没当上先锋部队又是不由分说直接和李云龙对骂。
而新亮剑的孔捷愣劲没看出来,完全就是一股傻劲,最令人可笑的就是和李云龙抢酒喝那段,分分钟出戏让想我到“入口柔,一线喉”那广告。
丁伟,给人感觉是一名智将,身上有股儒雅之气,老版的丁伟诠释得十分到位,尺寸拿捏到位,新版丁伟开始较弱,但后期放开了,所以两版相差也不是很明显。
张大彪、和尚、段鹏也是戏份较重的角色(新版中还增加了二营长沈泉的戏份)新版的张大彪和段鹏整体上不如老版,张大彪少了股军人的气质,留着长头发越看越像《让子弹飞》里的麻匪。
段鹏则是少了一丝平民气息,蔫头耷脑的不如老版段鹏有精气神儿,像土财主家出来当兵的小儿子,总感觉不知道打到哪个县城就要被病重的老财主父亲叫回家继承财产了,而且怎么看也没看出来他身上有功夫,连点基本拳脚功夫都没有,全靠剪辑。
和老版差异较大的就是三人中的和尚了,新版中的和尚感觉和旧版中的完全是两个角色,老亮剑中的和尚身材较瘦,一看就是苦出身,但目光坚毅,给人很可靠的感觉。
新版中的和尚完全成了个鲁智深,身材壮硕,但戏份少了,出现时多扮演一个调节气氛的角色,插科打诨的时间居多,但这也说不上是演员的问题,是角色设计的问题,所以也谈不上哪个版本更好或更坏,观众各有喜好。
多说一句二营长沈泉,这个角色在新版中塑造的非常成功,和张大彪之间的情义也很感染人,情真意切,最后阵亡时也能赚观众一把眼泪。
新版亮剑的是个女导演,总感觉她在有意强调战友情,经常有意营造二人或三人聊天的场面,借此来增进彼此间情谊,这就属于导演赋予了电视剧的一种柔情气质,这在张大彪和沈泉冰释前嫌那段戏中很有体现。
陈旅长、刘师长这两个角色谈不上好坏,不好评价,新版的彭老总我看了好几集才反应过来是老水浒里的军师吴用,自从发现这个,我就特别期待老总的出场,有种看到吴用指挥现代战争的穿越感,私心太重,更没法评价了。
要是还有什么角色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黑云寨的灵魂人物,谢宝庆。
记得老版中的谢宝庆演的简直太传神了,那烟熏嗓加上大结巴,把这土匪大当家刻画的活灵活现,这点真的是在比较过新版的谢宝庆之后才能深有体会。
剩下的人物,新版的秀芹比老版差了几个档次,其余的如田雨、冯楠、孙铭上尉、方立功参谋,新旧两版没有太大的明显差距,就不说了。
新版亮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战争场面更加真实,丰富了不少情节。
旧版碍于资金问题,战争场面全靠黑烟、炮火音效和士兵的嘶吼,而新版财大气粗,战争场面一点不含糊,场面真的是很激烈,随处的爆炸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战场的危险和残酷。
在情节方面,被无数人诟病的前三集其实是原著作者都梁写的《李云龙前传》里的内容,也就是说和郑芳的感情戏和机枪打飞机都是原著作者写的……累不累赘先不说,但不能把锅单方面扣到新亮剑这个整体身上。
旧版亮剑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忽略了很重要的围点打援的情节,这在打平安县城这段戏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情节,其余部队为了阻止日军支援平安县城,拼命阻击,有的甚至把人都打光了,这段在新版中刻画的非常好。
都说拍亮剑不拍书中后半段就没用,但你一想就知道这后半段怎么可能拍的出来呢,但新版中还是有几个地方稍微影射了书中后半段的内容,一处是在和田雨在医院时,有个王副军长也喜欢田雨,来医院找田雨,李云龙看不惯这种一要胜利就换老婆的行为,和其理论,发现竟然是之前肃反运动时枪毙了好几个属下的王特派员,相认之后李云也表达了不要窝里斗,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怕以后再来这么一回……还有一处是在北京和赵刚告别时,一身整洁的赵刚在李云龙眼里突然面容憔悴,衣冠不整,好像在和老朋友托付后事,联想到书中赵刚的结局,心中无限感伤,觉得这段戏简直是神来之笔。
还有人说日本人说话都用中文,又敷衍又可笑。
其实我开始也以为日本人交流都用中文,但越看越发现口型不对,而且拍戏时就用的中文的话,为什么还要再配一遍中文,我查看了演员表,发现主要的日本军官和特工队都是日本演员,配一遍中文就是为了方便观看,这根本不是硬伤,这明明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嘛。
其实新旧两版的亮剑中,导演的刻画人物的方法都不一样,水平也有高有低,咱们挑出亮剑中非常经典的一段戏来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就是和尚被杀,李云龙收拾行李时下意识喊和尚帮忙拿东西的那段。
老版中:
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
还是特写镜头在这种情境下,特写镜头是最能体现人物情感的,能让观众一下就感受到李云龙当时的那种战友死去的悲伤心情,在特写镜头下通过演员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动交代人物情感,而没有过多的语言,这就是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没有人去催你的泪。
新版中:
上来是中景镜头
还是中景镜头
竟然拉了个远景
切回中景
还是中景
慢慢上摇到和尚用过的枪的一个特写镜头,算是睹物思人新版中一直在用中景,还切了个远景,就是不用最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演员情感的特写镜头。
这几个中景镜头强调的是环境的变化,而不能让观众最直观感受到演员的心情,导演是想让观众感受到和尚死后物是人非的那种感觉,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上感受,但这远没有面对面般站在第二人称甚至是第一人称的视角上那种情感上的强烈的冲击。
没想到这女导演倒还不如老版中那两个男导演感情细腻,这是导演水平的差距。
同时这也是新版中比较通病的一点,就是导演总是推着观众去感受。
我认为情感这方面还是由观众自己去感悟就好,不需要别人去帮你,但这也是时下观众越来越懒什么都要靠喂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说,老版亮剑是很伟大的一部电视剧,但新亮剑也是一部在当下国产抗战剧环境下非常优秀的电视剧,只是这优秀和伟大之间,也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说实话,我对这一版亮剑看得不多,但是它真的极大地激起了我的吐槽欲望。
讲真,它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差,但也决谈不上多优秀。
在此我想对剧中的人物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赵刚赵政委,任泉饰演的前期赵刚可以说还不错,但可以看出他真的无法饰演出那个经过战火洗礼后的中后期的真正的孔夫子挂腰刀式的政委。
何政军版赵刚在前期气势可能有些太过,那任泉版在中后期还是可以说毫无威严气势,令人失望。
其次便是楚云飞,其实新版的大部分角色性格与形象较老版都做出了一些改变,这或许是演员的原因,也或许是原作者都梁的要求,这我不清楚,但可以接受。
有些网友可能接受不了类似于楚云飞、和尚这些与老版大相径庭的角色形象而给予差评,在我看来是不够客观的。
楚云飞在新版里是一位具有贵族气质的儒将,我可以感觉到编剧可能想把他塑造成那种对于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喜怒不形于色的形象。
这我可以接受,但有些地方却存在极大的问题。
和尚这个角色其实转变的还不错,的的确确令我耳目一新,机灵滑头,但又流露出一种深受佛寺影响的僧人气质,仔细想想有一点花和尚鲁智深的影子,明明杀人如麻,百无禁忌,但身上却还隐藏一种佛性。
我是想这么理解啦,但是我觉得通过和尚常做佛礼来表现这些太过幼稚了点。。
孔杰还可以,丁伟就没什么可说的啦,完全照着老版的演的,然后照老版差了十八条街不止。
张大彪和段鹏的形象是最令我失望的,这两个人在我看来形象有些重合,都给人一种咋咋呼呼,没头没脑单纯团长迷弟的感觉。
段鹏这个角色属于半原创,原著中是后期李云龙手下特种部队的队长,剧中抗战时期便投靠李云龙,内战时担任师属侦察连(可以说是特种部队的前身)连长,李云龙的爱将。
老版的段鹏刚入伍时土里土气,老老实实,但却从许多方面透出他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
而新版段鹏却成了冲动易怒,常常头脑发热的形象,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侦察连长呢,武功再好,顶多也就当个警卫员,在老李监督下行动就完事了。
老版段鹏后来虽也成了暴躁分子,但那是他在军队混久了,老兵式的的暴躁,和冲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张大彪则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这个角色可以说几乎是原创的,原著中他出场极少,而且算是个普通的单纯身手较好的连长。
剧中他可是团参谋长,属于3号首长,亦是李云龙最器重的爱将,怎么能是个警卫员似的角色。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批评了: 整个剧最有问题的,便是人物的气场,每个人的气场,面对不同人的气场。
在我看来这毁了这部剧。
既然叫亮剑,那不得不和老版做出对比,首先便是李云龙,李云龙平常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都不在乎。
但是看过老版的人都知道,他怕师长,怕旅长。
才有旅长>李云龙>天王老子的梗。
什么叫怕,其实和我们说的“怕老婆”差不多,一是真怕,毕竟哪有不怕上司的,二便是尊敬。
但新版李云龙与旅长的几次谈话中均嬉皮笑脸、手舞足蹈,毫无尊敬可言,这是表面,重要的是二者的对手戏中李云龙的气场完全压制住了旅长,所以才给人一种新版旅长演的不行的感觉,其实这不是演员一个人的问题,两个演员都要背锅。
当然,最大的锅当属导演。
此可以对比老版,老版李云龙在上级面前都是一改土匪气质,点头哈腰,几乎就成了狗腿子,与旅长的气场形成强烈对比,让人一目了然能制住李云龙的人是什么样子。
而新版则让人感觉旅长凭什么当李云龙的上级,或者李云龙这熊样儿在军队怎么还混得下去。
剧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这种问题,例如从始至终赵刚在气场上无法压过李云龙,这很难给人一种二人是平级,是经历生死的战友,是一辈子的兄弟的感觉,导致赵刚角色的淡化。
又例如钱伯均背叛楚云飞那场戏,楚在气场上遭到钱的完全压制,楚成竹在胸,喜怒不行与色的形象气质失色不少,给人一种楚单纯是个面瘫的感觉。
PS:在这儿我还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尚这个角色无论在新版还是老版都属于受到团长宠爱的内臣,即平日在团部生活上甚是威风,指手画脚,然而实际只是一个战士,并无实权。
包括他欺负段鹏那段,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是老兵,他可以那样“横行无忌”仗着的正是团长的宠爱。
而老版段鹏不一样,他虽被团长看重,但并不是和尚那般当做兄弟一般的照顾,而是当做未来的得力干将培养。
所以段鹏刚来时一直都很低调。
而新版段鹏真正成为了警卫员二号的角色,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为和尚报仇是他催促士兵集合的时候。
那个举动是段鹏所不能做的,因为当时的段鹏只是个新兵,无论多伤心、愤怒,他都无权命令士兵,就算是传长官之令,也不能以那种语气,除非他和和尚一样是团长的“内臣”,借团长的威风,新版也的确如此。
但败笔是,张大彪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由团长的爱将,变成了团长的小弟,这导致了团长有三个“小弟”,搞得团部内部给人的感觉混乱不堪,也就是大家吐槽的好好的独立团像极了土匪窝,从团长到参谋长到士兵都他娘的像土匪。
PS2:老版亮剑,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王喜奎,我觉得大家对他的解读出现了偏差,他并不是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个神枪手的角色。
在我看来他只是独立团里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兵形象,枪法准,刺刀狠,凶狠且无惧死亡,他牺牲的那一段这在我看来亦是老版的精华之一,导演、编剧、演员通过这一段让我真真正正见识到了李云龙口中的野狼团是什么样子,喜子就像做困兽之斗的老狼,令人胆寒,演员精湛的演技令”皇军十分佩服你的勇敢精神“这句台词无比真实,亦用几分钟的戏份,就令观众记住了王喜奎这个角色。
而新版在前期对喜子这个角色的过多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特殊,这在我看来有些多此一举,这虽然能在他牺牲时多赚些眼泪,但却因为他的特殊性难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看到整个独立团,整个野狼团的风貌。
这也是新版的一些问题,在我看来,新版虽补充了不少情节(对,那叫补充了情节,不叫细节),但在细节处理上差了老版太多。
PS3:我认为孙德胜、王喜奎还有和尚牺牲的部分新版过于冗长,煽情过度,当然这点就见仁见智吧。
終於看了黃志忠主演的爭議最多的這部劇,算是補完了「課」。
印象最深的盡然是李雲龍和趙剛北京小聚後分別的一幕,一條小路蜿蜒在遼闊的山野間,像一道扭曲的疤痕,顯眼而突兀。
倆人的對話頗有深意,隱晦了沒有拍的後半部,也暗示了倆人的結局。
此後,武曲文曲兩顆星,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荒誕的戰場上,堅守住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懼不退,殞身玉碎。
他們守住的東西,我們應該惜其貴,不能丟。
烽火連天群雄起五湖翻騰天地換太平本是將軍定 幸賴將軍享太平
新亮剑之于老亮剑就如李鬼之于李逵,山寨之于正版。
剧中有的演员被这部不折不扣的烂剧给连累了。
“此外,还大胆启用了一批新人演员组成“亮剑兵团”,并且增加了高达30%的女性角色,新推出的战地“五朵金花”也为本剧硝烟弥漫的背景中增添了一抹艳丽的底色。
”翻拍不是问题,但着意反映军人柔情的一面不是仅仅靠往剧里添几个女人,增加几场男女主人公的几场对手戏就能办的到的。
怎能单用当下时代的眼光来解读甚至是描绘抗战背景下的感情?
影像与文字都是表达思想的载体,但二者应该还是有差别的,驾驭的了笔杆子并不说明同样能驾驭好摄像机,所以只能说原书作者作为自己小说的这次编剧并不成功。
当然有欣赏者与追捧者,但认真看过前版的观众大部分对新版在内心是有对比的。
老版用军人的眼光带观众体会与审视中国军人的气魄与精神,振奋人心;而新版总体感觉就是一部翻拍的东施效颦的闹剧!
★ 作为观影备忘,不参与讨论 ★…………………………首播时间: 2005版:30集。
优酷(有蓝光)。
2011版:40集,浙江卫视首播。
2011版的播放平台:腾讯视频(有蓝光)/ 爱奇艺(无蓝光)。
导演: 2005版:张前、陈健。
2011版:杨阳(作品有心术、将夜等)。
编剧: 2005版编剧:江奇涛,以及作者都梁。
2011版编剧:作者都梁(单独把关)。
………………………… 【李云龙】:(两版男主都无话可说,精彩至极,导演好眼光)★2005版:李幼斌,国家一级演员,1958年生。
2011版:黄志忠,国家一级演员,1969年生。
小说中,李云龙生日是1910年12月,湖北大别山地区。
1936年(26岁),在红四方面军。
1940年(30岁),带领“新一团”参加苍云岭之战,击溃坂田联队。
2011版,增加了李云龙的前传,年轻的李云龙出场时,应该20多岁。
战场上敢杀敢拼,战术灵活,脑子快,作战戏份很过瘾。
爱护战友,护短,讲义气。
…………………………【赵刚】(小干部,小政委): 2005版:何政军。
(老牌演员,政委气质。
他更适合出演中后期的老资格干部)。
2011版:任泉。
(符合年轻的小政委角色,外柔内刚。
在生活上对李云龙照顾的无微不至,生死之交)。
…………………………【楚云飞】(国民党): 2005版:演员张光北。
(气质很阳光,缺一点点傲娇、贵气、和郁郁不得志的失落)。
2011版:演员果静林。
(把这个角色的隐忍,无奈,演出来了。
后期的怀旧,以及对国民党的失望,把握得比较到位。
可惜的依然是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
…………………………【其他演员】:孔捷(老战友): 2005版:由力。
2011版:吕一丁。
丁伟(老战友): 2005:王全有。
2011:林强。
(两版丁伟,没选对演员,演技方面缺乏个人色彩,看完均为路人)。
魏大勇(和尚、武僧、警卫员): 2005:张桐。
√ 2011:金盛宇。
(也许是化妆原因,不太符合武僧的人设)。
段鹏(警卫员): 2005:张笑君。
2011:武强。
(表情有点像宝强,比和尚讨喜)。
孙德胜(骑兵连长): 2005:江水。
2011:阚金明。
(为什么不使用配音呢?
普通话有点累)。
沈泉(独立团的二营长): 2005:没有?
2011:田征。
(貌似新增的角色,演的不错,牺牲时令人惋惜)。
田雨(护士,妻子): 2005老版:童蕾。
2011版:甘婷婷。
(总体而言,两版都不太符合“田雨”的角色,选角真的很重要)。
杨秀芹(牺牲的媳妇): 2005:梁林琳。
(淳朴,年轻率直的农村妇女干部)。
√ 2011版:演员周知。
(不够质朴)。
…………………………【敌方士兵,以及配音】:2005版:日军配音用的日语,咿咿呀呀长篇日语,听久了有点累。
2011版:日军演员大部分日本的,配音用的是国语,接地气。
(因为这个剧,日文对话很多,很占篇幅,有几段长篇对话超过15分钟…个人观感,普通话的配音更轻松)。
#
《新亮剑之铁血军魂》:重塑经典的热血华章 《新亮剑之铁血军魂》是一部对经典的致敬与再创作之作。
这部剧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黄志忠饰演的李云龙是这部剧的核心人物。
他继承了老版李云龙的勇猛无畏和豪爽直率,但又增添了几分柔情。
黄志忠通过细腻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了李云龙不仅是战场上的猛将,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在战争中与两位女性的情感纠葛,以及和兄弟们之间嬉笑怒骂又相互扶持的关系,使这个角色更加丰富和立体。
黄志忠的演绎让李云龙的形象更加饱满,他将李云龙的坚韧、智慧、果敢以及那股如狼一般的野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任泉饰演的赵刚是独立团的政委,他与李云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
任泉成功地塑造出了赵刚的儒雅、坚定和原则性。
他有着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与李云龙的粗鲁莽撞相互映衬。
在与李云龙的相处中,赵刚逐渐理解并融入了这个充满个性的团队,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果静林饰演的楚云飞则展现了国军精英的形象。
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军人气节,与李云龙既是对手,又是相互敬佩的朋友。
果静林将楚云飞的睿智、大气和爱国情怀演绎得十分到位,他与李云龙之间的对手戏充满了张力,展现了国共两党在那个特殊时期的复杂关系。
甘婷婷饰演的田雨是李云龙的妻子。
她美丽善良、温柔大方,与李云龙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田雨在剧中是一个重要的情感纽带,她的出现为李云龙这个铁血硬汉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甘婷婷的表演自然流畅,将田雨的性格特点展现得较为鲜明。
除了以上几位主要演员,剧中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角色。
缪婷茹饰演的妇女团指导员郑芳,她纯洁可爱,是李云龙的初恋。
虽然戏份不多,但她的牺牲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给观众留下了许多遗憾和感动。
这部剧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
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还深入刻画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在战争场面的呈现上,该剧下了一番工夫,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和逼真的特效,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与老版相比,新版的战争场面更加宏大,细节处理也更加出色。
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新版更加丰富和细腻。
李云龙与赵刚之间的兄弟情、与楚云飞之间的亦敌亦友关系,都展现得十分生动。
同时,剧中对一些配角的刻画也相当出彩,如独立团二营营长沈泉,他的智勇双全以及最后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的壮烈场景,令人动容。
然而,如同许多翻拍剧一样,《新亮剑之铁血军魂》也面临着与老版比较的压力。
老版《亮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入人心的表演成为了经典之作,新版在某些方面难免会被观众拿来对比。
一些观众认为黄志忠在模仿李幼斌的表演,难以超越原版李云龙的形象;也有观众觉得新版在剧情上的改动未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期望。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亮剑之铁血军魂》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价值。
它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创新和拓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样的“亮剑”故事。
它所展现的“亮剑精神”依然令人热血沸腾,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勇气。
总的来说,《新亮剑之铁血军魂》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它以其精彩的剧情、出色的演员阵容以及对历史和战争的深刻描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情感上的盛宴。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它依然能够让观众感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热血与激情,以及中国军人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无论是对于喜欢战争题材的观众,还是对“亮剑”系列有着深厚情感的粉丝,这部剧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它或许无法超越老版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但却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亮剑”的精神内涵,为这一经典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
毕竟原作才几年,你就敢翻拍。
如果没有李幼斌版的这部评分不至于这么低,可也不会有李版的轰动效果,大概也就淹没在二流国产战争戏之中了,拍出来是糟蹋的亮剑这个好剧本,亮剑也就火不起来,火不起来就不会有人翻拍,那观众就损失了一部经典电视剧。
所以说这一版亮剑存在的意义只限于再次证明了翻拍超不过原作这一版除了多出了部分剧情外,其他的基本没变化,包括台词、说台词的语气。
什么都一样你还翻拍个什么劲,后半部也没拍出来啊接戏的演员也真敢,看看原作你有超过他们的自知之明吗?
他们的演技先不谈,单是和角色的契合度原作已经做到了很高的程度。
两版之间观众肯定要做比较的,新作也许有进步之处,可原作之所以经典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一眼看上去优劣自辨。
一部作品好不好,通常只需要一眼就够了,只看了一小段就忍不住换台的电视剧成得了经典吗
不烂啊 就是个先后问题 至少7分吧 很多烂剧分都比这个高 演技都在线啊
浪费资源 毫无超越
给两星是因为还有一版更差的要打一星
没有原版的味道!
光看李云龙来讲,确实刻画的也算可以,就是老版太深入人心了,所以看新版的像是复刻的,先入为主观念太深了!
我觉得同样的剧情,拍的还没有老版精彩,就没有必要拍了。
垃圾中的垃圾。黄志忠演的是李幼斌,不是李云龙。
很好看啊 凭什么打这么低得分?还越打越低
还是喜欢老版的
个人最喜欢
什么鬼
新版气质和话语与老版相比不太足,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亮剑,敌人就不知道你的厉害;首届将领对于手下人员的思想文化建设很重要,将影响战士的一生。你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象啊,猪八戒带眼睛充什么大学生啊
还是挺好看的!不过很多战术打法,都太玄乎了!不合理还是太多了!
翻拍或系列片都只看第一部,
经典无法超越,谁去拍都会遭受诟病。这点我们清楚,演员也清楚。放下这点去看,也还不错。黄志忠是谁?那是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立仁,是中国最顶级水平电视剧里的绝对主角,说没演技的可以回家了。只有一点匪气不足而用力过猛,也不算硬伤了。
叙事非常有感染力,人物形象也很饱满,自认为这部剧的评分被低估了。
就一个字!……
真心不错
黄志忠老师太帅了,因为他才看的亮剑,一群黑子故意打一星,真有病
只值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