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三星半(豆瓣无能。
第一集非常引人入胜,可能是阴谋山洞的入口,黑暗总是很吸引人,一步一步吊足胃口。
虽然很多人指出大家都对Ellen说“你是无可替代的”是在为后来埋伏笔,我还是觉得有些多余,不必如此刻意强调这一点,与此相反,剧中一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描述不清,甚至有些不可置信,算得上第一硬伤了。
Paula真的长得很犀利可怕啊,但是短发不太好看,或许是为了突出两人形象,我倒是比较期待外表干练单纯内心毒辣的那种类型,Paula一看上去就十分凶狠以至于我不太敢看她的眼睛,也是为本剧加了惊悚成分吧。
有时候某一器官的放大描写可以超过死亡的惨象,导演可能未必意识到,斗胆猜测。
剧情安排稍显刻意,有一些为了走向而走向的情节,略显拖沓。
并且是不是把Ellen的固执刻画太过僵硬,事实上当现实中正义勇士为了真相而使身边人受到伤害,大部分人会变得谨慎与小心,但是我们的女主为什么一意孤行不撞南墙不回头呢,简直捶胸顿足地为她揪心,因此最终的一击反转实在是草草收尾,生硬地很。
其次周围人为什么智商一直不在线呢,除了女主姐姐都看不出来Paula的心机嘛(我能说从脸从眼神都溢出来坏心思了好嘛!
此处还是刻意了,连kay的死也没交待清楚,而且Paula自己站到楼梯口摔下去这种情节真的很泰剧诶(憋笑。
编剧有点可爱哦哈哈。
不过Paula通过人生可能存在的一些缺口(类似David喝醉说出孩子的问题来)以及人性爱情中的怀疑与自卑与伤痛,巧妙周旋在众人之间,的确还是有一番心机。
只是这些衔接太过僵硬,第一集略微好点,因此只有第一集进展比较顺滑。
第三集真的不太走心了,压迫女主那么久,一朝反转一点也不聪明!
这里抖一下机灵,Paula与警察来到library的时候我以为Paula要一口咬定Ellen偷走lia,然后Ellen雪上加霜,没想到就在短短几分钟里,心机、心狠手辣的Paula就认罪了,本剧节奏真的不当哦。
可是好多被误会的场景、对话实在令我心疼Ellen,被所有人当作精神有问题、为好朋友为自己的人生找寻真相,到最后失去一切,被误会实在太委屈,聪明的人肯定会收手,编剧一定看过韩剧泰剧,给女主设定了一个不惜一切的痴痴向前的形象,怎么讲,其实还是一种执着,也令人感动和心疼吧。
男主略有点像一美,但是缺点脑子,不过人真的已经很好了。
很喜欢女主婆婆,刀子嘴豆腐心,哈哈哈关键时候还是站在Ellen那边,哇唔,记得有人说还是要有个学心理的婆婆,到时候家里有邪恶势力侵入能够挡住,在理!
片头很有设计感,部分场景做的也很好,有一丝丝惊悚风味,被人欺负真的好惨,还是既单纯又圆滑吧。
唉。
啰嗦一句,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远比想象复杂,其实可以深入挖掘一下,人性的延展性是无穷的。
超级赞,女人的第六感还是很强的,很有感触,别人都觉得代班好。
刚刚看完第二集,代班不笑时候的表情真的吓到我了,代班那个家也是阴暗系的赶脚,绝对有鬼,可是看第三集预告,怎么还和女主老公一块。。。
真是气死我了。
突然觉得会不会女主老公也有问题,最开始会不会是女主老公治疗宝拉,宝拉精神有问题呢。
这一切都是瞒着女主给宝拉治病,或者是宝拉是个深层次的精神病患者,最后把女主老公也骗过了,结局会不会是宝拉串通女主老公把女主送进精神病院,孩子归宝拉?
不觉得太烂尾,结局是仓促了点,但是一二集基本都在铺垫,就拿老板来说不也开始怀疑了吗。
日常生活遇到困难甚至迫害,当你想要揭露解决的时候总是会有外力阻碍,并不全是像一些美剧里呈现的:所有人都为英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举消灭敌人。
丈夫和周围人的不信任也是有基础的,很符合现实。
也很能反映出职场女性面临生育时的担心。
而且剧中女主的担心大部分来自Pola的行为。
其实从第一集Paula出现(面试),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因为孩子的阴谋。
Paula之前可能是因为工作让自己的孩子丧命了,于是变得精神有些异常。
正好遇到Ellen因为怀孕需要代班,正好是她完美的目标。
她最终的目标是Ellen的老公和孩子。
Paula的老公也觉得她精神不正常。
还有她对Ellen孩子从怀孕开始的异常关注。
都是因为她想得到Ellen的孩子。
EP.1当Ellen接到Kay的电话,说觉得图书馆施工现场不太妙,需要她去看看的时候,Ellen开心得在车上手舞足蹈,对肚子里的女儿说:“Paula终于犯错误啦!!!
”没想到去到现场,看到的是好友兼上司Kay的死亡现场。
当Ellen拿下图书馆这个案子的时候,事务所所有人都是开心的。
可当Ellen告诉Kay和David自己怀孕的时候,对方二人的表情是尴尬的。
这种情况在国内的职场非常常见。
职场女性在行使生育权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怀了孩子以后,自己的福利会不会被缩减?
生育津贴办不办得下来?
离岗的这段时间,万一有比自己能力强的人顶替了自己怎么办?
生了孩子以后还能不能跟上单位的步伐?
带孩子还是要工作?
Ellen在得知自己怀孕的时候,想来已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些问题了。
于是有了Paula的出现。
自称因为孩子远离职场10年的女人,履历辉煌,现在要来接手这份工作。
面试的时候,她极度谦虚,过分谦虚。
打扮也是朴素的,能看出对面试单位的尊重,也透露出自己10年未曾踏入职场的讯息。
大老板都喜欢能力强、主动工作的员工,可小领导们往往对这种类型的员工加以防范。
在第一集中,我们看到Paula的工作能力,不仅不比Ellen差,甚至还能提出非常有创意且有说服力的意见。
于是一开始说“没人能替代你”的事务所老板以及甲方领导Vernon,心里的天平都开始向Paula倾斜。
毕竟在世人心中,怀孕的女人脑子都不清晰了,脾气还怪,人还精贵,不能磕着碰着,哪儿有已经生育过且业务能力强的女员工好呢?
就连一开始力劝Ellen不要招Paula进来的小助理Lucy,也在Ellen的一次发怒后选择远离她而去,与Paula交好。
站在办公室里,隔着玻璃看着外面员工忙碌身影的Ellen,这个时候应该是“众叛亲离”的感觉,不会有差。
Ellen的丈夫在接到Paula带着“悲伤的”声音给自己打来的电话后,又悄悄地给自己的母亲、也是特别厉害的心理学家打电话,偷偷咨询着Ellen的情况——原来Ellen曾经接受过抑郁症治疗,现在看起来,因为怀孕,抑郁症又要发作了。
女人的悲哀在Ellen推门进入丈夫办公室的那一瞬间被体现出来了。
之前丈夫非常想知道胎儿的性别,而Ellen却不想知道,两人因为这件事发生争吵,丈夫指责Ellen对孩子不上心,Ellen说:“身体是我的,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得自己做主。
”而敏感的Ellen面对Paula在职场上的入侵求助于丈夫时,身为心理学家的丈夫却认为是孕期荷尔蒙作祟,让自己的妻子敏感易怒,对所有事都看不顺眼,疑神疑鬼。
更让人生气且无助的,是Paula在职场以及社交场合里对怀孕这件事的说法。
诚然,怀孕的Ellen需要注意的地方的确很多,但已为人母的Paula不分场合、有意无意地在众人面前说着诸如“怀孕是最美好的时光,应该放下手中一切工作去尽情享受”、或者“我知道怀孕的时候很难所以大家都不要怪Ellen了,都是我的错”之类的话,真是字字诛心。
可惜只有Ellen这个当事人觉得不对劲了,所有人都觉得Paula是个好人。
不过Ellen也没说错啊,不能因为你产后待业10年,我就得过这种日子啊。
Paula的家远离城区,与Ellen家那种温馨小楼的感觉不同,Paula家是阴森冷清的大宅子。
看起来她与自己老公的关系也并不像她口中描述的那般美好。
第一集结束时Paula站在窗户前的背影,可怕。
另,Glasgow是一个很美妙的地方啊,想去。
EP.2悬疑剧里的警察都是不太有用的。
-“跳楼自杀的人会尖叫吗?
”-“有时候会。
”Paula睁着无辜的大眼睛问Ellen,Kay为什么自杀呀?
她干嘛死前打电话给你呀?
我都不相信她会自杀的。
面对她的微笑,你不能说什么,否则会被当做产后抑郁的病人的。
David说Kay怀疑他出轨了,两人大吵一架后Kay就选择了自杀。
合情合理。
面对丈夫的出轨,有福斯特医生那样经过心理斗争后勇敢拆穿、之后自己独立生活的女强人,也应该有不愿面对、选择一死了之的选项。
外国的女性真的跟国内的女性不一样。
产褥恢复期她们也不会在家闷着“坐月子”,剖腹产第二天Ellen就去探望David,并在他家的卫生间发现了本应属于Paula的口红。
对Paula与日俱增的怀疑让Ellen开始跟踪Paula的丈夫Kierran,甚至后来为了调查,把小婴儿独自留在车里。
这又让Paula抓住了Ellen的把柄,把她告到了社工署。
与精神治疗师婆婆的简短交流,更让人觉得“母子连心”从来不是屁话。
有不喜欢的人?
那你多去交流交流嘛,说不定就好了呢。
然而……“话疗”这个行为,不见得人人适用。
茶几上放着介绍产后抑郁症的书,让Ellen与丈夫更离心了。
本剧的推理部分挺弱的。
Ellen调查起Paula来一点章法都没有,完全是凭借着女人的直觉来。
自以为在社交网络上找到了Paula女儿的账号,Ellen竟然自顾自地就跟她聊起了天,完全不知道跟她对话的不是别人,正是Paula。
在Kay手机里找到的神秘联系人Georgia,也在Paula电脑里找到了电话,未作任何调查,Ellen就这么打过去了。
扶额,不带这么调查的,给对手留下的把柄实在太多了啊。
带孩子上班永远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讨厌你的同事会怎么给你下绊子。
Paula只是动动手发了个短信,叫来了图书馆项目负责人Vernon,轻松地就让Ellen给他留下了糟糕的印象。
自以为把调查进度掌握在手里的Ellen并没有看见坐在办公室里的Paula那双溢满了恶毒的眼睛。
因为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的事情,Ellen与丈夫吵架了。
面对社工调查人员的提问时,Ellen不得不提起自己的抑郁症,撕开自己的伤口。
这时候的Ellen会不会特别恨Paula?
或者会不会后悔自己所谓的“调查”?
在Paula家的那场戏简直是一个小高潮。
Ellen算是跟Paula撕破脸皮了。
Georgia与Kay的死亡有什么关系?
Paula的女儿身上又有什么疑问?
看到这里,心情沉重。
《代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工作保卫战”,并且是只有女性才体验得到的独一份。
EP.3 果然一开场就高能了。
Paula的女儿两年前就已经因车祸去世,介绍给Ellen认识的女孩儿是她的侄女。
“隐私”的定义在Paula这里变得很奇特了。
对她而言,隐瞒女儿的死讯,假装女儿还活在世上,甚至关键时刻可以用女儿来做借口,这就是别人尊重她的“隐私”。
知道了大秘密的Ellen想走,然而Paula的表情像一只要吃人的母狮子。
Kieran对警察的撒谎显然是他对妻子的庇护,毕竟丧女之痛对两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Ellen觉得Paula的不正常的精神是应该报告警察的大事,但在Ian看来,这只是人类在经历重大创伤以后的正常表现。
直到现在,Ian都没有明白Ellen执着于这件事究竟是为什么。
一开始,Ellen的确是在为保卫自己的职位而战,但随着Kay的死亡以及后续的发展,Ellen做这些事已经是身不由己了,她必须通过寻求这件事的结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她现在做什么事都不会再让我惊讶了。
”-“当心你想的事成真。
”Ellen两口子的这段对话简直是立起了大大的flag。
Paula的心理已经强大到普通人不敢比拟了。
收起办公室里的女儿的照片,颤抖着嘴唇、当着助理Lucy和老板David的面讲述了关于自己女儿的逝去以及Ellen的咄咄逼人,几个无辜又脆弱的眼神再一次把Ellen架在火上烤。
而Ellen心心念念想调查出来的、Kay认为的David的出轨对象,原来就是自己。
跟David大吵一架之后选择辞职的Ellen,在自己熟悉的酒吧、熟悉的座位上看到了Paula。
面对告诉自己辞职消息的Ellen,Paula说:“这挺好啊,我倒想有多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女儿。
只是我得去工作,你可以回家了。
”EXO ME?
合着Paula这是来拯救所有的职场妈妈了?
Paula甚至警告Ellen:“你得想清楚谁才是你生活的中心!
不是Kay!
不是我!
不是你自己!
”女儿的死已经让Paula精神错乱了……看到这里的观众估计莫名其妙地会产生一种同情,可恨人也有可怜之处。
职场上春风得意的Paula回到家后也开始收拾女儿的遗物了。
跟Kieran的对话让人再次迷惑:到底是谁放不下女儿已经离去的事实?
嗯,然后Paula选择与Kieran离婚。
重新开始求职的Ellen并不顺利。
同行们更关注的是她“怂恿”警察去调查Kay的死亡事件,而Paula在推荐材料中的添油加醋,更让Ellen寸步难行。
直到在面试中再次遇到Georgia,Ellen才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被Georgia通风报信的Paula,则选择立刻找到Ian。
“宝宝是David的孩子吧。
”Paula此言一出,Ellen的丈夫眼睛都瞪圆了。
Paula才是真正的高手啊,她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弱点在哪里,并且她对于在什么时候要怎样戳这个弱点简直了如指掌。
《甄嬛传》里的宫斗算什么?
Paula这种性格放在《甄嬛传》里,皇后都不是她的对手。
这里不得不说,男人的想象力也是丰富的。
只要有人稍加提点,生活里的蛛丝马迹都能被串联起来。
如果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不够信任,离婚估计也是迟早的事了。
“你没跟他睡过,那你干嘛主动辞职?
”之后Ian实在没忍住,问出了这个问题。
再次面对社工的质询,Ellen的表情轻松而又随意,这次如临大敌的换成了Ian。
-“那(图书馆)是你的孩子。
”-“(图书馆)是他的孩子。
”两人关于图书馆的对话却让Ian听出了弦外之音。
图书馆落成典礼上,Paula自己摔下了楼梯,让观众一直悬着的心放下来了:原来她的大招在这儿等着呢。
陷害永远是一件当事人无法说清的事情,这次被带到警察局的是Ellen了。
或许Paula是最大的诱因,但是现在Ellen什么都没有了:不能接近自己的女儿,没有工作,丈夫与自己离心。
Ian认为Ellen所有行事的动机都建立在她因为和自己闺蜜的老公有一腿因此产生的愧疚上,想来没有女人能接受自己丈夫这样的想法。
Ellen被迫搬到了姐姐家,然后她选择给Paula打去了威胁电话。
处处都是困境的Ellen也没想到,Paula这个时候还能去自己丈夫面前装好人。
“她已经够难过了。
”男人们在听到有女人能这么说的时候,心里都会软下来的:这怎么能是坏人呢。
何况Paula还给小宝宝送来了“电话手表”当礼物,Ian心中的好感度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然而Ian却没有看到Paula躲在会议室里偷偷哭的样子,而那时的Paula,满脑子都是别人的孩子。
Ellen拒绝了Ian要求做亲子鉴定的申请,虽然她也知道这堆Ian来说就是在默认“孩子是David的”。
Ian和Paula散步,问她有没有尝试重新开始新生活。
或许此时Ian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Paula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排斥已经进化到逐步接受了。
嘿,心理学家,你学得一点也不到位。
Daivd在Kay的墓碑前终于说出了逼死Kay的那句话:“我当初要和Ellen在一起的话,孩子都有了。
”非常好,咱们终于知道Paula这么战无不胜的理由是什么了。
现在回想一下第一集最后,Ellen兴奋地说“Paula终于犯错误”的时候,是有多天真。
崩溃的Ellen迫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女儿,可惜Ian已经带着女儿去找Paula合家欢了。
透过橱窗看到三个人在一起的画面,多么和谐。
Ellen找到了自己的婆婆,幸好“知子莫若母”,婆婆并不意外Ian移情于Paula的事情,毕竟“他有前科,你”。
婆婆的“先解决Paula,再搞定抚养权”的政策似乎让Ellen对生活又重燃了希望。
被Daivd意外发现的、记录在Kay备忘录里的车牌号码让我们看到了转机。
原来Georgia是当年意外撞死Paula女儿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Georgia这么怕Paula的原因,她觉得自己欠Paula太多。
看到警察找上了门,Paula觉得自己计划要败露了,于是她潜入Ian家抱走了孩子。
蠢兮兮的Ian还觉得是Ellen不顾禁令带走了女儿,对她大发雷霆。
故事终于来到了高潮。
“我在她死去的地方。
”Paula这么说。
这个大魔王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杀死Kay是因为kay不断地追问Paula女儿的事情,带走小宝宝是因为她认为Ellen在毁掉宝宝的人生。
后来的结局已经不重要了。
这部打着悬疑推理的剧,其实推理成分非常弱。
所谓“代班”,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罹患创伤后遗症的母亲试图通过侵入别人的现有家庭来继续自己人生的故事。
还能说什么呢?
大退退的更多影评在“要看啥”公众号上。
添加“whattosee”看看生活中的值得一看。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拉片君(lapianjun)作者:夏木爱因斯坦、福尔摩斯、图灵、谢耳朵加一起保佑都没用,《代班》还是烂尾了。
作为近期三大“女撕”剧之首(另外两部分别是HBO的郊白“女撕”《大小谎言》和FX的复古“女撕”《宿敌:贝蒂和琼》),BBC迷你剧《代班》的开局是最惊艳的。
妮可·基德曼监制的郊区+白人“女撕”剧《大小谎言》
《美恐》编剧、导演瑞恩·墨菲的复古“女撕”《宿敌:贝蒂和琼》在最具苏格兰味道的城市格拉斯哥,宁静的街道、线条简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个刚拿下大项目的新锐设计师艾伦就在升职、加薪的当口意外怀孕。
本来,你以为这会是一个在事业or家庭,老公or老板之间选择的生活剧。
没想到,突然画风一转,杀出一个新近回归职场,八面玲珑却掩不住野心勃勃的“辣妈”代班监理宝拉。
好么!
原来是一个代班与正室互撕的职场问题剧。
于是,你搬好小板凳,端起爆米花,等着看正义女主如何撕下心机女二那块圣母的遮羞布。
(PS:看多了女二的脸,真的会一种叫吴君如的毒)可是不对啊,女主众叛亲离、节节败退也就算了,可说好的女三兼Boss,怎么就突然坠楼死了?
这意料之外的一摔把女主吓得早产,也把小编手里的爆米花吓得洒一地。
原来, 编剧的野心远大于“女撕”,要玩的是《小镇疑云》式的烧脑罪案。
孕期被抢老公,生娃被人占坑,这一私一公可谓国民两大仇恨。
抓了这么活色生香的话题,再加上滑而不腻、冷而不硬的反转,《代班》刚放出第一集便迅速攒热,并在豆瓣获得了8.8的高分。
(可惜的是,三集播完评分就只剩下了7.4)第二集,编剧的智商依然维持在高水位。
警察调查后,确认女Boss凯的死是意外事故,代班监理宝拉也有丈夫提供的不在场证据,每个人都接受了凯的死,包括女Boss的丈夫——男Boss大卫。
但我们执着的女主不能够啊!既然众人皆醉我独醒,那就得当好那个斩妖除魔的The chosenone。
于是她单枪匹马地调查起了凯的死因,也逐渐发现了不少蛛丝马迹。
在Boss的家里,大卫劝她放手。
因为在凯死之前曾经怀疑过他出轨。
他认为凯是因此自杀,内心愧疚。
但艾伦却在洗手间里发现了宝拉的口红,诡异十分。
之后,艾伦试图和宝拉所谓的女儿通过脸书联系,以探虚实。
没想到,手机那头竟然是宝拉在面无表情的回话,让人不寒而栗。
更让人生疑的是,当艾伦找到宝拉的前同事想了解她过往生活的时候,那位女同事竟然像见了鬼一样的躲着她。
几条线索前勾后连,似乎马上就要撕开宝拉的魔鬼面目了。
怎想此时,编剧脑洞奇清的本性开始暴露。
NO!
NO!
NO!
我这才不是什么办公室政治引发的血案,更不是什么廉价的阴谋论妄想。
我要讲的是圆滑事故背后的扭曲心理,要讲的是生育于女性人格的微妙作用,要讲的是所谓爱情的脆弱和易操纵,要讲的是普遍存在的以爱为名的可怕越界。
想要故事香艳曲折,又有欲罢不能的理念表达欲,这两方平衡须大师之力,显然《代班》的编剧这次失败了。
所以第三集在故事层面就跑偏了。
集首,编剧放出一个大梗——宝拉的女儿其实两年前就已车祸身亡,她只是一直在人前维持女儿还没死的假象。
所以,宝拉并不是什么想在工作上独霸一方的女魔头,背后也没藏什么惊天阴谋,她只是一个无法接受孩子去世而心理扭曲的母亲。
可怕的是,编剧让“变态”这两个字成了宝拉所有行为的动因——因为凯过多打听她女儿的详情,所以她就一把把凯推下了楼;因为看到艾伦心系事业,就自认为艾伦是个不称职的母亲,于是步步为营只为鸠占鹊巢取代艾伦去“爱”孩子。
前面两集逻辑缜密挖的坑,你用“变态”两个字就打算填了?
你见过哪个“变态”既冷静节制,又冲动暴躁,既能对孩子有强烈爱的冲动,对同时对周遭他人一概冷血无情?
就算女二是边缘人格,这性格矛盾性也太牵强了吧。
编剧,你不要骗我不懂心理学,你这撬潦草的土,我不接!
不过,退一步讲,主创在戏剧性上的牺牲也并非一无所得,这堂家庭伦理课还是可以打9分的。
别的不说,生育对女性人格的形塑力,乔·阿西恩这位男编剧(兼导演)写的比女作家还通透。
在第三集后半段,借着女主丈夫伊恩的老妈——一个心理咨询师——之口,他写出了这样一段话:也就是说,生育不仅仅是孩子离开母体这样一个生理性行为,还带有人格重建的功能。
孩子天然需要与母亲建立情感关联,而母亲也会在荷尔蒙的作用下激发难以抑制的母爱。
通常,主流文化在这一情境下强调的是母职的义务性,以及母爱的无私性,却忽视了新生命可能对女性带来的人格改造。
宝拉是个极端的个案,但在方向上却带有普遍性。
从职业女性到全职妈妈的身份转变只是表象,深层次上,其实是人格割裂——母亲把一部分人格外化,投射到子女身上所造成的的割裂。
那么,母亲应该努力保存身份认知的完整性,不应该以孩子为中心吗?
编剧仅用两句话就否定了这种可能。
是的,儿时与母亲的疏离,直接造成了伊恩的性格缺失:没有安全感、多疑、掌控欲强……这让他迷恋权威感,娶了自己的病人艾伦为妻,也让他的婚姻因缺乏信任危如累卵。
由此可见,对女性尤其是自我意识明晰的现代女性而言,生与育是个尺度难把的复杂问题。
在我们身边,关于养育成本、学区房的讨论甚嚣尘上,可见物质焦虑还是中国女性在生育时考虑的首要问题。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我们看到《代班》开头剑拔弩张的职场撕逼戏时,会产生最大程度上的共鸣——要在北上深的公司里,这可就是抢我孩子奶粉钱的原则性问题。
然而,在物质条件相对宽松的“腐国”中产那里,职场起伏并不是决定生育的首要条件。
(剧中,两位女主在职场的冲突其实也带有隐喻性——对于设计师而言,项目就是“孩子”。
)生育给女性带来的,更多是身份与人格层面上的焦虑。
生育完之后,我是否还是原来的我?
如果职业是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我该如何处理职业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当我认识到自己就有心理缺陷时,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完整人格?
……这是《代班》的落脚点所在,从中恐怕也能管窥英剧为何总比国产剧“高级”的文化根因。
一星给摄影,这剧里每一祯都好美,选址也太美了,想去这样的城市定居;一星给三个棒棒哒男主,颜值性格都堪称完美,想嫁;男一对女主的爱,处处支持并在合适的时候给出十分合理的建议,还有个那么有气质的妈妈,妥妥贵族傲娇满分。
男二对女一感情的克制,好酷,还有Boss教授的光环简直梦想男神。
男三出现频率不高但也能看得出是个钟情的男人,软软的很暖心。
一星给剧里营造的温情,男二和老婆对女一的友情,好温暖好自然让人觉得暖心舒服。
还有同事将天窗设计当惊喜送给女一也是好棒棒。
最后还有女一姐姐对女一无条件的信任和照顾,这些都是无以比拟的暖心。
我也想要这样的同事还有这样的姐姐。
最后一星给女二号的演绎,把一个从完美到诡异到绝望的女人演出了花。
虽然确实是个坏人,但却忍不住想把编剧给的理由当借口去原谅她,爱孩子的人心应该很暖才对。
最后扣掉的唯一一分是跟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颜值负分妆容负分衣着负分演技负分人设负分的女一,全程一副全世界都欠她的嘴脸,争强好胜刻薄愚昧,若不是主角光环作祟她的人设应该很惨才算合理。
或许有人会说她没做错什么,但当你的身边出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你就知道这种人有多讨厌。
延伸到剧情之外,如果女二只是单纯的想逃离失女之痛到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女一能像其它同事一样真心接纳她像个正常人一样把位置让出来去享受自己的假期,大家圆满保持温情多好,从头至尾女一一个人在搞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让女二难堪,加上女一之前在公司的地位口碑大家对女二的看法多少会受到负面影响,女二那种优秀好强的女人而且还受过失女之痛心理本身就容易有很大触动,结果碰上女一这种不作不死的女人,把内心积攒的幽怨都发泄了出来也不为怪。
说得可能有些极端,但是个人经历因为也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所以对女一这种心理很了解,实事论事来看这种人心思不坏有时候甚至看上去十分正派,但是因为内心阴郁敏感的关系很多时候会很容易激怒身边的人并且给人带来不愉快的相处体验,就是因为这些不愉快和愤怒才更容易激发别人的阴暗面导致事情关系越来越混乱。
这种人的危害往往更不容小视。
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艾伦升职了,她原来的位子需要新人来顶替,宝拉来了。
竟然不需要过程,宝拉就完美地填补了艾伦升职后留下的空位。
因为完美,所以疑惑,这个漂亮又能干的宝拉是不是有备而来呀?
所以,得知艾伦怀孕宝拉要拥抱她以示庆贺,艾伦会反映那么强烈地想要躲避宝拉的拥抱——好,两个职场腹黑女的办公室争斗就此拉开大幕,所有《代班》的观众都期待着。
事实上,艾伦和宝拉也因着正在兴建的图书馆的出口、地暖、天窗等问题展开了拉锯战,直到第一季第一集结尾:建筑公司的老板娘凯夜半时分一个电话将大腹便便的艾伦招到图书馆工地,以为处处完美的宝拉终于露出了破绽而兴高采烈的艾伦赶到现场,正好看见凯惨叫着穿过天窗摔死在她面前。
天窗,是艾伦坚持加进图书馆设计图的,从第二集开始,宝拉将利用凯踩坏天窗摔死的事故,拼命挤兑艾伦在事务所的既有位子和地位,从而成功地由代班升格为正职——那只是我的假设。
事实是,从第二集开始《代班》画风一变,拐到另一条道上去了,于是,《代班》在豆瓣上的评分一路下滑,长评短论里更是责备该剧编剧给了有着那么好开端的《代班》一个那么糟糕的结尾。
尽管预览过豆瓣的评分,同事借片子给我时又扭捏地告诉我,好像是一部烂尾片呢。
我看完《代班》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总共三集的片子,何以在画了一个“龙头”后让“肚子”带动“尾巴”甩到了出乎观众意料的地方去了?
出乎意料的地方,是哪里呢?
是失去孩子的母亲怎么会疯狂的。
所以,我们喜欢追英剧美剧日剧,因为,它们从来不把观剧者当傻瓜牵着观剧者的鼻子随意溜达,它们总是非常诚意地邀请观剧者,用自己的智慧去揣摩剧集为什么要在观剧者稍不留神的时候拐一个大弯。
而《代班》,需要我们在第一季尘埃落定后想了又想,才能豁然开朗:所谓代班,宝拉代的,根本不是艾伦在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班,而是艾伦的家庭角色,母亲。
不过,那不是宝拉的本意。
宝拉的本意,只是为了很好地填补艾伦升职留下的职业空位,而艾伦在第一集里对宝拉的种种猜疑,真的只是因为宝拉过于出色打翻了她心里的醋瓶子。
宝拉从杀害凯开始实施报复计划,是因为有人不罢休地想要撕开宝拉用了2年才愈合的伤口:爱女8岁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撞死,她还无法迁怒于驾驶员,格罗利亚,也就是撞死宝拉爱女那辆车的驾驶员,是因为急着去医院抢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才超速驾驶的。
凯为什么是宝拉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这个与丈夫一起创办了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女人,事业有成,心头却有一个永远的痛,就是不能生育,为此,她甚至怀疑丈夫与自己的闺蜜艾伦有染!
这个可怜的女人,当然不能接受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重新进入职场后能将自己的活儿干得像她一样风生水起,于是,动用一切手段去调查宝拉。
凯在那个夜晚打电话让艾伦去工地相谈,一定是要告诉艾伦,看上去春风得意的宝拉,心头有着一个无法弥补的大空洞,那便是宝拉辛苦养育到8岁的孩子,死于非命。
可惜,已经被嫉妒拥塞得看不清迷局的艾伦,看到了凯死于他杀而非自杀,却看不到凯招致毒手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能怪艾伦呢?
屏幕外的观剧者,我们不也看不清宝拉何以对凯痛下杀手吗?
甚至,在宝拉将艾伦告到警察局、宝拉拆散艾伦的家庭、宝拉偷走艾伦的幼女、艾伦将艾伦骗进车库逼迫她吞下安眠药、宝拉被警察带走《代班》第一季落下帷幕以后,屏幕外的观剧者依然不明白,《代班》的创作团队究竟想要通过这部剧集,痛陈什么。
我也是在豆瓣写了“这部剧集的结尾,理来理去理不明白“的留言后,不甘心地想了一晚上才醍醐灌顶:《代班》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失去爱子的母亲们,从她们的儿女离世那一天起,心口就有了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口。
她们也许会假装忘记了过去,那只是她们在试图与伤害了她们的周遭讲和。
机缘巧合与失去爱子的母亲们相遇的凯或者艾伦,应该牢记那句西谚,好奇害死猫。
就算瞧出了蛛丝马迹,除非宝拉倾诉,她们就应该不闻不问,让宝拉送走忙乱的白天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舔舐伤口以求自我安慰。
但是,凯不仅不想方设法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还穷根究底一路追到了格罗利亚那里,她终于激怒了宝拉。
失去爱子的母亲被激怒了以后会干什么?
《代班》说,会疯狂。
能不疯狂吗?
凯和艾伦撕开的伤口,是世界上疼痛指数最高的。
《代班》第一季,结束在艾伦找回了爱女、几乎要离她而去的丈夫又回来了,而宝拉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了代价:她被警察局带走了。
我却深深地同情宝拉,因此在等待第二季《代班》,看看致使宝拉疯狂的艾伦们,或受到什么样的报应。
职场不易,处处是坑,找人带个班也能闹出人命!
再一个不小心还能让自己家破人亡……《代班》The Replacement
共3集|单集60分钟女主艾伦是一个建筑设计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以称之为完美了突然有一天,查出来自己怀孕了老公听到很惊喜,同事上司也都替她开心
但是艾伦正在着手一个图书馆设计的大项目,怀孕肯定会影响她的工作,因此需要找一个代班的人,在面试中,艾伦挑选了宝拉——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宝拉能力出众,艾伦本以为自己可以安心生养了,却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自己的领导越来越倚重宝拉,同事们都喜欢宝拉甚过自己,并且宝拉开始绕过自己直接和客户沟通了艾伦看在眼中,恨在心里,甚至设计让宝拉出丑,但是计划失败,忍无可忍之中艾伦爆发了,和宝拉当众吵了起来。
女人与女人的吵架中,就如绵里藏针一般,最先挑起架的那个人也许就是主动跳进陷阱的人。
宝拉一个眼神,话锋突变。
“我的确是没能服从你,对不起。
”
这个时候,客户刚巧出来了,看到这一幕,安慰宝拉,“别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
”艾伦也因此失去了客户和办公室里的所有人心。
这一场战斗,艾伦完败,心中不服但也只能收拾东西回家准备生养去。
过了一段日子,艾伦的领导也是她的好朋友凯然给艾伦打电话,说自己终于最近是怎么回事了,并想和艾伦在图书馆工地见面。
艾伦狂喜,觉得凯终于看清宝拉心机婊的丑陋面目,事情终于到水落石出了,便赶去图书馆见面。
谁知道,凯从图书馆阳台摔了下来,死在了艾伦的面前。
明明只是职场女人心机战,但是闹出了人命了每个人包括警方都认为凯是自杀的,唯独艾伦不信。
艾伦固执的认为和宝拉有关,每个人包括艾伦的老公都认为她不可理喻。
但女人心思何其细微,男人怎么能看出端倪。
你以为她在蛇精病,也许只有人家才是最正经!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瞧女人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没有硝烟,却最是汹涌。
当艾伦终于找到宝拉说谎的把柄时,你以为艾伦占了上风,不,几分钟的时间,宝拉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就获取了所有人的同情心。
这部剧戳中了都市职场女性的痛,怀孕是个需要再三考虑的事情,多数公司都不愿意聘请已婚未孕的女性,而对于已经入职的女性,无论你表现的再优秀,只要考虑到怀孕生育,都只是一个被“代班”的人。
女主人公艾伦执着且有主见,不愿意轻而易举被取代,职场的失败,爱人的不信任给了她极大的不安全感,这便是职场女性的弱势所在,情绪的失控也算是发泄的出口。
细细品味这部职场心机片,会发现很有味道,但遗憾的是,结尾处处理的不是很好,挖的坑没有填的不完美,但还是值得一看——关注公众号 天天美剧吧 回复剧名《代班》,立即入坑——
如果你没有在第一集就和女主同仇敌忾认为宝拉是个贱人,那么以后你女朋友无论讨厌哪个同性,请遵从她的意见。。。。
——两个女人的神经战《代班》BBC出品的《代班》与其说这是两个女人的神经战,不如说是两个神经质女人的战争,一个被治愈的女神经病,遇到一个和神经病融为一体的女人。
然而这剧如果只是讲神经病,我们看《飞越疯人院》多么有深度,而这剧让女人有深深地代入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你身边,它只是把女人之间的战争放大,即使如此,那些傻男人们,直到最后才会忿忿不平地承认,他们曾经的白莲花实际是心机婊三集片英剧👇我们的主人公艾伦,一个女建筑师,老板夫妻是自己的好朋友,老公是心理医生,家庭幸福,因为设计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呼吸式图书馆,即将升职,快看看这发自肺腑的笑容吧,因为后面两集,你再也看不见了。
然而好事接踵而至,职场女性怀孕了!
还是在被告知升职的第二天,简直不知是喜是悲,得知喜讯的三人
万恶的资本主义马上开始给孕妇找替补说好是个代班,干到艾伦生完孩子回来。
于是宝拉出场,成熟女性,拿过行业大奖,谦虚,幽默,孩子十岁,了无牵挂,作为替补,简直让人有危机感。
宝拉跟着艾伦实习,能做的做,不能做的创造条件也做了,在艾伦不知道的情况下,拿到了设计图纸,去了现场考察,和客户也打成一片了,知道真相的艾伦,连假笑都不想保持了。
也就是说,没有艾伦,人家一样玩得转回家吧您呢但是你能说她越俎代庖吗?不能,这是工作积极!!!
宝拉这个姐们对艾伦的胎儿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摸人家肚子,一惊一乍说感觉到胎动,在电视机前的我,忽然想说把你的脏手拿开。。。。
但是,老板说,我们的客户喜欢豪放的宝拉
老公怎么说,这姑娘比你还在意我们的孩子so helpful!!!
艾伦认怂了吗?
没有,一个有斗争经验的职场女性选择直面挑战,摊牌!
宝拉也不是吃素的,摆出语重心长的款来,
艾伦只有下达命令,我觉得这一局,艾伦惜败。
到这里为止,你以为这是杜拉拉升职记的熟女版吗?
那么你错了,在宝拉赢得老板,客户一片赞誉,数次和艾伦说,这是你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后。
有人死了!!!
你们猜是谁?
目击老板娘坠楼,艾伦的孩子被吓出来了新生儿的诞生没有影响执着的艾伦,她死活不相信老板娘是自杀,即使警方也这么说。
所以剖腹产的妈妈,也不管孩子,化身小侦探,在网上和宝拉的女儿套近乎,殊不知键盘后面的人是宝拉对老板百般拷问,终于知道老板娘死前怀疑老板有外遇,艾伦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宝拉的情杀小侦探又找到宝拉的前老板,去印证她的前科。
就在艾伦以为自己是柯南的时候,锁在车里的宝宝已经被宝拉照相,并举报了
因为你不知道中国的成语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宝拉已经死死把你盯住了!!!
在几乎要失去监护权的挣扎之后,艾伦仍然元气满满地深入虎穴,心也是真大,去宝拉家赴宴。
但是得到惊天的秘密却是,宝拉的女儿早已经去世。。。。
丧子的母亲炸毛了。
但是这悲伤信息一点都没让艾伦减少怀疑,对,在真相面前,我们姑娘就是可以这么冷血!
艾伦的觉得一直假装自己女儿活着,这妄想症肯定有问题啊,但是我的白痴老公是怎么想的?
对,一直唱反调!
所以到这里你以为这是一个讲述失去女儿母亲心灵受创的故事吗?
你又错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艾伦的逼问下,老板终于说出,老板娘是因为怀疑老板和艾伦出轨而自杀的。
艾伦内疚辞职,宝拉姑娘也不是会轻言放弃的人哟,推荐信写得各种措辞有度,想再就业,门也没有啊!
这个时候,你就该知道,千万不要惹女人!!!!
致命一击——喜当爹。
撒谎的技术在于谎言里掺杂着真相才可信,看看老公蒙圈的表情吧。
结婚多年的老婆不信,老婆讨厌的女人说话分分钟接受,你是怀疑你老婆多久了啊???
连击——假摔众目睽睽之下,宝拉被艾伦推下楼去,至于真相到底怎样,谁在乎,孩子的探视权也被取消了。。
想孩子想疯了,早先管闲事的精神头呢????
艾伦完败,这个时候,其实我疑惑的是,到底谁才是那个精神病!!
抱着我的孩子,用着我的老公,唯有泪千行
最后宝拉劫持了孩子,引来艾伦把药吃了,我就救你的孩子,来,吃吧艾伦:好苦好累好崩溃
💊吃了,母性光辉大放异彩,吃了那么多安眠药,竟然机智地用启动的电线炸了防爆气囊,进而击碎车窗,我脑袋清醒都想不出来。。。。。
请给我几瓶这个药。。。。
结局当然是大团圆,坏人被绳之以法,不信任老婆的渣男幡然悔悟,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
虽然结尾有点弱,有点弱爆了,但是情节跌宕起伏,抖一个包袱,又一个包袱,你以为你看透的时候,故事向新方向又延展开来,两位主演虽然都不是花季少女,但是女人之间你来我往的眼神杀,假好人表演淋漓尽致。
有时候英剧之于美剧,就像日剧之于韩剧,热血沸腾多了,就希望观照下内心细微处的褶皱。
而英剧的精致,每一部似乎都有几个画面可以做桌面,不管是什么剧情,那些风景,都让人安静自在。
【本文由“影剧说”发布,2017年3月25日】
what the hell
最后什么玩意儿
看了两集,实在没有吸引力能使我看完第三集。
三集迷你剧 女性职场+心理悬疑 制景道具一丝不苟 前两集氛围做得非常到位 不寒而栗的恐惧感层层包围 当所有人都说你反应过敏可你就是觉得她不对劲的时候 你该怎么办?什么破结局 虎头蛇尾敷衍得厉害 篇幅不够就不能展开拍四集么 真是有负英剧一贯的严谨 编剧不称职!
高开低收
女主下次设计建筑的时候,别忘记按个摄像头。
我疑惑的是到底是谁大肆宣传这部剧好看的 登上致郁界的榜单绝对当之无愧 女二的眼睛美瞳既视感太强 无奈除了女二和垂死坚持的女主 所有人智商都那么感人 女主的坚持倒是令人敬佩 但行为真的让人不免怀疑精神有问题 我一定是脑子被驴踢了才坚持看完三集 尤其是烂尾的结局
讲真,我第一眼看到Paula就觉得她是金牛座。看完了,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细节心理描写都演的很到位,喜欢身负重任的女主。
第一集哇不错 有点带感 第二集 女主是不是蠢 第三集 是剧情太蠢了啊
Morven Christie 胖了好多
最后一集什么鬼????这也算结局???女主简直蠢得令人发指!!!!!!每个人都莫!名!其!妙!
这个代班真讨厌
只有我希望Paula是好人,一切都是Ellen这个精神病搞的事情么…… 主要太喜欢Vicky了
do you ever feel, ehh, like a ...?
第一集五星第二集四星第三集就只有三星了 前面对“一怀孕别人就觉得你不会工作了”那种描述很厉害 后面就很烂了
永远不要低估女人的直觉,以及残暴。
最后一集剧情犹如脱缰的野马,所有人都好像换上了严重的精神病
真他妹的有病!
最后一集智商下线 剧情下线。。看得人神神叨叨的
女一一直不给力呀!隔着屏幕好想帮忙收拾女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