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经看过《古惑仔》系列,建议接着看看《飞砂风中转》,会让你更有感慨。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个问题偶尔会在脑海里蹦出来,当年那些站在校门口染着黄毛、绿毛的古惑仔们最后都怎么样了?
《飞砂风中转》就很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帮派老大任期将止却财务破产,看似威风八面的帮派龙头日常却是“一三五差馆、二四六殡仪馆”;最能打的两个头马打死不肯做老大,一个要继续做厨子,一个要去香港大学学炒股。
方中信的罗圈腿、郑伊健后退的发际线、陈小春隆起的啤酒肚,都极大缓解了中年男人的身材样貌焦虑,真是良心好片!
一个时代会有一个时代的印记,当年看似嚣张酷炫的古惑仔和非主流们,随着岁月流逝最终也只成为一道时代的划痕。
內涵對白A:根據警察總部檔案室的資料,和義盛的選舉制度是源自比例代表制,像查叔那一票,就要向他下面的二千三百六十五人負責。
而這二千三百六十五個人,大部份來自走私及私油業界,他們每月交錢給社團,交出來的錢就像選票一樣,要是不滿意代表的投票意向,他們會選擇不交錢來對代表進行罷免。
B:可以罷免的嗎?
那爲什麽那些老傢伙可以做那麼久?
A:問題就出現在這幾年和義盛的生產總值每年都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增長,只要一直保持這樣好的經濟環境,就沒有人會過問那些老鬼在做什麽。
所以,根本不是制度的問題,只怪兄弟們的公民意識實在太差。
如果,可以在公民教育這方面下點苦功……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本片在讲什么。
本片可以看作是港人在回归十三年后对那个“话事人”的回应。
本片看似一个套着《古惑仔》外衣的《黑社会》,里面还掺杂着些许对《无间道》的戏仿(本片导演庄文强就是《无间道》的导演之一,里面刘浩龙饰演的那个警察角色显然就是无间道里的梁朝伟,进监狱拍照时他手里拿着的那个牌子可以清楚的看到写的是“陈永仁”的港式拼音)。
但其实本片要说的并不只这么多,它把这十几年来香港社会格局的改变,经济环境的起伏,政治环境的重新洗牌跟港人心态的转变都通过这个选举“话事人”的故事体现了出来。
其中的很多情节,很多对白都暗有所指,引人浮想联翩,特别是平时比较关注香港新闻的人。
当刘子聪饰演的“剪刀强”喊出“民斜杠主万岁,还斜杠政于民!
”的口号时,不知大家心中是何滋味?
临近回归前的港片里经常表现港人对大陆的那种未知,好奇跟恐惧感。
后来这种情况慢慢也少了,毕竟大家相安无事(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而且大陆又为港片带来了特大市场,引得香港电影人纷纷进军内地圈钱,也顾不得什么理想,什么诉求了。
记得我有一次在一个首映礼上曾向本片导演庄文强提过一个问题“你怎么看现在港片在内地收到的无情删改跟阉割?
你觉得这样经过阉割的电影在内地上映还有意义么?
”当时他的回答很简单“还是向前看吧”。
我曾经觉得他说的是“向钱看”多一点,现在看来,只要不用考虑大陆市场,香港电影人还是能够不失自己的特色,拍出原汁原味的港式佳片。
杜琪峰,彭浩翔,庄文强,你们一定要守住啊!
故事情节就不说了。
谈谈感受。
这部片子是实在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的。
看完之后只能用惊艳来形容。
片中很多嘲讽,帮会选举,帮众公民意识。
帮会选举制度,帮会领导人贪污,都是一些敏感话题。
更让我难以想象的是我浩南对知识的渴望。
疯疯癫癫的鸭梨姐竟然也能想到帮会成员精英化。
厨子出身的山鸡哥满脑子生意经。
傻傻的剪刀伟让人有些同情。
无限放大了阿仁的警察使命感。
债台高筑的过气老大方中信。
这些人物种种的荒诞行为也许是在影射古惑仔生存的现状。
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8分。
一分给了惊艳,一分给了它的黑色幽默,剩下六分都给陪我度过青春的古惑仔电影。
饭前便后,旅行必备的佳片啊,轻松搞笑还带点热血,挺好玩的。
可能我笑点比较低吧,大晚上的一个人傻笑好多次。。。
很给力致敬吧,谁叫港片回不去了呢。
5/22/2011一三五差馆,二四六殡仪馆。
《飞砂风中转》。
片名出自1989年港片《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飞砂风中转》,主唱周润发、罗大佑。
比喻人在社会中在江湖中如风卷起的沙子一般,不管疾冲还是兜转,都是不可自主的无奈。
而用做本片片名确实是点睛一笔。
影评除了立意和演员以外,都可以说是粗制滥造。
剧情并不精彩,甚至很杂乱。
据说拍摄周期为腾出下个档期而缩短了许多,所以很多场景都草草而过。
正应彭浩翔那句话:香港电影衰就衰在这里了。。。
但是嘛。。。
虽然很强词夺理,这却也是我们为什么喜欢港片的原因。
六周一部片,道具场景烂都没有什么关系,要是好就奇了怪了不是。
主要立意要有意思,演员要够野,台词要够深刻。
这样大家才会对这三点有深刻印象。
太好的细节反而可能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把粗制滥造说得那么天经地义好像不是很好呢。。
)其实我小时候并没有完整看过《古惑仔》,原因就是太惨了。
以前港片给我印象就是到结尾好人坏人都要死完。。
所以每次看到一个比较喜欢的角色就祈祷电影快点完了。
但是最后总是看着他要活下去的时候被打死。。。
那种感觉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的。。
不仅仅只是伤心而已。
所以我小时候对恐怖片的定义是好人会死的片。
其实现在看看《英雄本色》也就一个半钟头。
但是小时候看,总觉得过了一辈子一般。。
扯了那么长其实只想说当我看到陈小春和郑伊健同时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我没有再多的感动和激动,所以怀旧气氛在我这里并不为本片加分。
(但是之后补了很多类似的片子才知道这个片子里全是梗!
不过我的态度还是,梗多也不一定是好电影啊,好电影也不是让你去找梗的啊。。。
)正如片名,人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都是无奈的。
而这种无奈影片用两个主角争着不当“坐馆”来反讽到了一个高度。
陈小春只想当饭店老板,哪怕和手下商讨杀人大事也会不自觉扯到菜去哪里进货好这个话题上来。
郑伊健只想读经济学,可惜他那句“我报了港U读ECO”被他老娘当作他被外佬强奸的后遗症。
两人多次躲来躲去最后还是被逼得要以决斗来定坐馆人选。
方中信做了坐馆,结果一三五被抓进差馆,二四六去殡仪馆送别死掉的手下。。
社团的经费也直接被亏得光光的,也不想再做坐馆,最后还被人剁成肉酱。
而最想当坐馆的白痴剪刀却被手下一个愚蠢的卧底拖了后腿。
这个以陈永仁作原型的卧底只想当警察,却因为自己太愚蠢却被黑社会人留了下来。
没有谁有什么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越想做最真的自己却越做不成,反而在命运的反方向上越走越远。。。
当然最惨的还是那些小弟。。
老大争做坐馆的时候去刀光剑影。。
老大现在争着不做坐馆还是要刀光剑影。。
命如飞砂。。。
那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该怎么办呢?
合唱一曲《飞砂风中转》就挺好的。
唱出了力量就去和命运做殊死的搏斗,唱不出力量搏斗玩了自己殊死了也算是不错的自嘲。
此曲调子不高,朗朗上口,很适合在KTV里调动气氛假扮沧桑大叔。
2013年5月12日写都说不看黑社会片咯,还是遇上了。
不过,这应该是一部喜剧吧,有些无语。
郑伊健与陈小春自1996年合作《古惑仔之人在江湖》起,短短2年共出演5部古惑系列电影,引领一时风潮,之后“陈浩南”与“山鸡”退隐江湖。
时隔13年后的再度出山合作,二人已不复当年之勇,少了些街头搏杀,多了些黑色幽默,将黑社会变成一个极尽恶搞的舞台,不是当年的争上位,而是争让位了。
陈小春看不出有什么老气,但郑伊健就不复当年那种“干净”的感觉了,不知道是不是发型的原因,皮肤呢,也像农民工一样,黑油发亮。
不过,他们都是经典,“古惑仔”永远是他们的标签,巅峰已过,某些时代经典永远无法取代。
7分。
「和义盛」龙头老大火水(方中信)卸任在即,火水力荐亲信火腩(陈小春)上位,但火腩现经营香港著名餐厅「义盛小馆」,一心要与家人共享天伦,根本无心恋战。
另一方面曾因替帮会卖命而入狱的燕子文(郑伊健)亦在此时刑满,其母(余安安)为儿子策划鸿图大计,誓要夺回江山。
但燕子文早已洗心革面,准备报考香港大学。
两个大热门人选皆想尽方法避开这场龙头大哥争霸战,背后却有强大阻力,为他们度计竭力铲除对方,累得火腩与燕子文左右做人难,无奈的冲突,无奈的刁转,最无厘头的决一死战在所难免……***************************90年代的南哥-郑伊健、山鸡-陈小春掀起了黑社会一场腥风血雨,帅气、有型、有义气的小混混形象,让他们成为古惑仔的最佳代言人。
短短几年间,他们合作了古惑仔一系列的电影,部部票房惊人,真的好风光!
十几年之后,南哥跟山鸡再次聚首,再创同样属于古惑仔的「飞砂风中转」,让人不禁好奇多年后再次出击的古惑仔,能再掀起戏里、戏外怎样的风光?
「飞砂风中转」的确是古惑仔的故事,但这次说得不再是逞凶斗狠、呼风唤雨的风光史,而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延续的故事:当年风光一时的古惑仔们也会有中年危机!
在这部电影里南哥跟山鸡有了新的重生,分别是雁子文跟火腩,同样在懵懂的青少年时期加入黑帮,为了上位、为了义气杀人不眨眼,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的日子,开始转做正行想要过上安定的日子,偏偏此时社团龙头大位交棒在即,这二个想要上岸的羔羊却硬被卷入这场混战,为了推掉这烫手山竽,火腩跟雁子文已经无所不用其极!
故事发展至此在悲凄中带着相当高的幽默感,还不忘顺便恶搞一下「无间道」跟真正的古惑仔系列,简直就是让古惑仔大开了自己的玩笑!
如果说「古惑仔」系列让人觉得小混混才是王道,那「飞砂风中转」无疑是对于过去的一种反思:不再只有帅、不再只有义气,事实是,曾经浴血街头的古惑仔也有自己真正要面对的人生!
这样的诉求是严肃的、是悲切的,但这部电影的精妙之处在于用嘲讽的手法-是对于政治的嘲讽、对于时事的嘲讽、对于其他电影的嘲讽,更是对于自己的嘲讽-让人在欢笑之余会有一点痛、也会有更多的想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飞砂风中转」其实是周润发经典电影「我在黑社会的日子」的主题曲,讲述的就是小混混的无奈与悲哀,只是要能真正大彻大悟歌词中的意境,大概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用这个歌曲名当作片名,确实跟这部电影的内容相当搭配!
========1.因为是郑伊健与陈小春继《古惑仔》系列后久违共演(不用「合作」,因为他们同场的戏份不算多),大家总以为《飞砂风中转》应该跟「古惑仔」或多或少沾上关系吧?
难怪他们会大失所望,甚至「货不对办」。
2.不能说由于监制是麦兆辉,导演/编剧是庄文强,就把他们戏谑/消遣《无间道》视为理所当然。
相对于王晶式纯粹「翻炒」以搏一粲,「无间组合」明显有更多话想说,从他们由《无间道》到《黑社会》系列,甚至是周润发《我在黑社会的日子》主题曲「飞砂风中转」,当中的种种戏谑证明他们不只「搏你笑」。
3.「陈永仁」:由《无间道》劲型地打摩斯密码,到今日被看穿「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卧底,只有他大佬不知道」,要消遣的并非8年前旧电影的剩余价值,而是摆明戏谑「现实如此高调的卧底怎会没人知?
」!
(刘浩龙的浮夸度是能够配合此角色。
)4.至于「坐馆」之争或「龙尾棍」,戏谑《黑社会》之外,更是赤裸裸地批评特区政府政制之儿戏及荒谬!
尤其对比为权力鬼迷心窍的《黑社会》仝人,这部以郭峰为首的「叔父辈」似乎是「养老」、「玩嘢」居多。
5.留意到此时提得最多的字眼是「戏谑」(Mocking)?
没错!
《飞砂风中转》全片的重心就是戏谑,由角色设定开始已经充满颠覆江湖片的味道──两名古惑佬,一个志在开酒楼做生意,另一个出狱后势当大学生,共同点:极力为自己漂白!
加上亏空公款的大佬,食白粉HIGH过头的女大佬…等等,GAG味甚浓!
6.更别说劈友后齐齐对镜头大唱「飞砂风中转」,忽然带观众出戏,是之为「间离效果」,是戏谑片常用的手法!
7.当然电影有不太高明的地方,如后面燕子文(郑伊健)及火腩(陈小春)的合谋太刻意太不出人意表,铺排得不够爽快,结局有点草率…但玩味十足又不太儿戏仍值得一赞!
8.电影标榜郑陈再度合作,但实际上郑伊健在电影中段才出现,只能算是特别演出?
郑伊健的确沧桑了,而且他刻意压低声线来演这位「出册大佬」,配上狂抛经济学说的书包等「对白/身位错配」,虽然搞笑却略带刻意。
9.陈小春反而才是整部电影的第一男主角:叙述视点以他为第一人称,戏份最多最充实,心态也描述得最足够,自然抢眼。
演他老婆的叶璇,今次我终于可以撇开对她的偏见,真正投入地视她为「火腩嫂」。
10.余安安的白粉婆虽说抢镜,表现却没有值得大赞特赞之处。
11.的确,有着经典的《古惑仔》主角「陈浩南」和「山鸡」,戏谑的却是《黑社会》,有点噱头错置之感。
(所以《大丈夫》找来梁家辉参演是那部片子划龙点睛之处!
)虽然方中信演得搞笑,如果「火水哥」此角由任达华饰演,效果应该更爆笑!
12.难道《古惑仔》是否没有值得戏谑的地方?
个人最深印象的,只有一曲「友情岁月」,以及第2部《猛龙过江》山鸡跟丁瑶(邱淑贞)的一段情,处理手法甚有古龙风…所以庄文强及麦兆辉始终没有想过要打《古惑仔》的主意?
煞是可惜。
========〈古惑仔〉系列电影曾是本港一个当红的系列电影,从此衍生出来的前传外传等故事也数之不尽,时之今日,此类电影已渐渐式微。
乘着古惑仔系列电影完结十周年,〈飞砂风中转〉以戏谑形式,利用喜剧包装一个社团选大佬的故事,手法创新独特,半怀旧半认真方式去重现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题材。
故事未必上乘,结局处理更略嫌过火,幸而全片玩得幽默抵死,这种破格手法在观影过程中更觉惊喜无限。
和义盛坐馆火水卸任在即,力荐其得力助手火腩为新任坐馆。
火腩曾为火水得力助手,近年却退隐江湖不问世事,欲打理旗下餐馆并与一家人安稳生活下去。
火腩千方万计逃避上任,却遭社团长老咄咄迫人。
此时,入册二十年的文出狱,被视为与火腩争夺坐馆的最大对手。
尽管火腩无意上位,仍被文的气焰迫得他要与之争夺坐馆之位,一轮腥风血雨之后,谁胜谁负却完全始终不及...〈飞砂风中转〉有着一个常见的争上位式故事,却摆明玩味十足,以密集喜剧场面包装出一个黑帮故事。
电影主线以戏谑〈古惑仔〉和〈黑社会〉系列电影为题,副线则以〈无间道〉为目标,废幸这个已玩到烂的题材却能捉住最突出的喜剧感,不断以插科打诨形式贯穿全片,效果非常讨好,亦是全片最多笑声的情节。
除了喜剧场面之外,电影也充满了很多玩味极浓,充满风格的画面,当中偶尔漫画化的打斗场面最令人喜欢。
本片虽然是喜剧式包装,对于场面营造和气氛调度也绝不马虎,局部场面甚至做出了庄谐并重的感觉来。
个人最喜欢火腩与手下和妻子「开会」一幕,拍出了强烈的幽默感,煞有介事的庄严气氛一样令人忍俊不禁;片中扫厨房一幕亦似向此类电影常见的扫毒场面作呼应,一样幽默抵死。
片中大量的「晒马」和斩人的动作场面也绝不马虎,火烧银行和末段多线移形换影的剧情,镜头调度驾驭能力极强之余,也营造出精彩的场面和紧凑气氛,剪接技术和配乐运用也是别出心裁,令整体感觉更成精品。
片名〈飞砂风中转〉大概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只不过这一次采用了一个反传统的手法去突出不同角色性格,就如彼邦的〈史力加〉系列,都将传统的童话故事反转再反转。
有着一个堪玩味的题材,亦要有相应的角色配合,才能达至上佳效果。
〈飞砂风中转〉所谈的「人在江湖」,是主角千方百计要逃离掌权的位置,却又「符符碌碌」排除万难。
陈小春所演的火腩,与当日在〈古惑仔〉中演山鸡有两种不同的感觉,今回演一个安份守己又怕老婆的小男人,有智有谋感觉不俗。
郑伊健所演的文,一反传统把黑社会crossover大学生,当中又大谈政治和经济理论,喜剧感不强胜在角色够过瘾。
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则要数陈子聪和刘浩龙所演的反智大佬和卧底,对原著角色抓紧了最典型性的地方加以戏谑,当中的喜剧感更极强,做到了乐也不烂的效果。
当中刘浩龙的背景以及二人对左右的见解,更是全片掌声不绝之地方。
另外,叶璇所演的冶艳阿嫂,造型先赢一仗,这个角色亦一反黑帮阿嫂女强人角色的背景,反之是带点刁蛮又顾家的女人,与丈夫打情骂俏的场面也很有趣。
惟余安安所演的黑帮大家姐,虽然角色要求她是滥药女人,她的演出未免过火,大大破坏观感。
此类戏谑式电影其实大多是玩味行头、剧情为次,〈飞砂风中转〉在此层面上确实拍出了剧情所需,没有流于烂味,这一点是惊喜的。
当然,本片选择了庄谐并重,剧情上的认真脉络,促使电影对剧情的要求有所提高。
本片在玩味之外,对剧情的铺排并不够深刻,全片的角色众多,可是角色过于侧重对主角火腩的描绘,其他角色,特别是两帮派的手下亦似可有可无。
结局的处理其实尽在意料之中,我觉得收笔似乎夸张一点,甚有草草收场之感。
总的而言,〈飞砂风中转〉是一部玩味甚浓,创意极高的作品,对经典致敬之余,也不忘以破格手法炮制出一个充满喜剧感的黑帮故事,过程仍能够保持基本的逻辑和剧力,当中局部场面的气氛营造,以及动作场面亦不欺场,剪接功夫应记一功。
演员相互配合的演出亦与电影产生化学作用,效果非常讨好,令本片成为本年度港片又一部惊喜之作。
怪不得盗梦空间这种片子打到9.5,而飞沙风中转打到6.2。
年龄和阅历,决定了豆瓣上大多数打分的都是小白。
这部片子能看懂的人至少要知道或大概知道傅利曼的自由经济主义主张。
特别是飞沙风中转的歌配出来的悲壮,让人哭着笑,笑着哭。
即便愚蠢,有信念的黑帮,也比富裕指数上迷惘的大陆人活得真切。
发福的小春哥,让我想起读大学时出租屋里天天放着“神啊,救救我吧”,和天天混迹于毒品屋、KTV、网吧的日子。
青春不再,放荡不在,古惑仔们开始成熟的考虑儿子上哪所学校,政治是否民主,股票与期货涨跌。
虽然我们憋屈,痛苦的挣扎,看不到一丝社会的正义和光辉,但这部片还能让我们看到有人依然坚持、快乐、自强的表达着。
致敬,神片!
再见陈小春、郑伊健演古惑仔,起初以为是黑帮片,看下去才知是喜剧片,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与时俱进”的幽默感,尤其那位不知被识穿、一直自觉很酷的卧底“陈永仁”。
另外本片比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还要直接明白地借选龙头去影射当今政治,虽然浅尝辄止,但已算了不起。
怀旧+自嘲,那个时代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没注意片头字幕,快到结尾才想起那是余安安,台词功力很强,张扬跋扈的。恶搞或是致敬,比预想的好很多。这种电影难得的是很有情怀,会让你想起很多。
十多年过去了,郑伊健和陈小春依旧是朋友。
有《江湖告急》的味道,有LMF和FAMA,有惊喜;充斥着对《黑社会》、《无间道》、《古惑仔》的戏谑,比起以港片情结为噱头的《打擂台》更有内容
纯种香港黑帮喜剧片。
「只鸡你嘎?」「把刀你嘎?」古惑仔间的情义从刀光剑影走到一把刀一只鸡之间,我真喜欢这个结局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好无聊的黑色幽默小片。庄文强有骗钱嫌疑。
=V=爲什麽很多我覺得好好看的電影豆瓣都好低分?是我的審美和大眾有巨大差異么?這戲很正啊~比現在的那些什麽喜愛夜蒲好睇多了
香港人民也怀旧了
好电影。
庄文强讲了一个没有笑点的冷笑话。
弱智版古惑仔?对观众好一点~别当是白痴。。。
最近香港电影,又开始流行恶搞了,好多梗啊,好贱,笑喷。。
哈哈
现在香港的小青年再也出不来古惑仔时的气质了,一个个跟娘们似的。
so so
近期国产喜剧都比较烂,相比之下给四星吧。
其实我觉得几好睇啊。里面的无间道啊黑社会啊不错,不过太明显咯。叶璇正啊。呵呵。够姜就出黎。
无聊的笑料,失败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