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港片不好看?!
这片子让我看得心酸酸的,眼睛湿湿的~从看到女主角“离开”,就大概想到了会是个很不好的结局...快乐其实可以很简单,幸福也是一样~!
陈奕迅不光是个好歌手,也是一个好演员:)好喜欢他们搭建游乐园那段,好温馨好温暖~感觉志宏真的有家了~就像志宏外婆在医院,她的病友讲的“你的儿子和媳妇都不错,经常来看你”。
是不是大团圆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电影真的很好看~
這個故事,情節不是特别吸引,结局也稍嫌煽情,但看完了,還是隐隐心酸。
有些人的出現只會是天意。
他本來那麽不情願,卻逐漸開始珍惜,知道這次相遇意義不同。
大概就是這樣吧,我們都願意親近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信只有這樣的人才足够敏感,看得穿我們幽幽的眼神,明白我們不説話是因爲不知道怎麽説而不是不愛説;更重要的是,相信這樣的人會懂得。
所以,他选择留下,起碼曾至少擁有一個快樂聖誕。
动作语言太好!
林宏志执着于任务,他接受自己的使命,迫不及待地要长大。
电影给了他看卡片被浸湿的画面,却没有看到陈满堆还给他,之后就是林宏志报复性的扎他手🤔敬礼于林宏志,是责任感,是“长大”。
敬礼于陈满堆,是孩子气,是“顽皮”。
叉哥说他随性而为,送他逃难时嘱咐,“哏大個人啦,生性啊知唔知?
”(大概台词)——你要识得睇时势,睇人面色,揾野做,识执生——我们的长辈也如此想。
然而陈满堆真正长大,则是扛起责任,摆脱对叉哥的依赖,直面是非黑白对错,做自己心生的选择。
孩童化的“相信爱”,好像才是他的“长大”。
那么林宏志的长大,就是要面临这个浑浊的世界,抱着曾有的一段被雨泡湿的记忆,独自走完漫长一生。
诚然他有爸爸,但走进他内心的陈满堆,他的超人朋友,已经消失不见了。
简评:情真意切也感人肺腑的一部喜欢他们捏纸巾在草地造星空喜欢陈满堆和miss张扛着沙发,林宏志坐在上面晃晃悠悠。
林宏志肯跟老师握手,却藏小心机刮伤陈满堆,那种瞬间刺痛,隐喻了无数个过去和未来的伤感情节——都是刺痛的,流血的,可以包扎的,或者不包扎也会愈合的。
雨中泡湿的游戏卡,他要护着;早被时间稀释的父子情,他也要护着。
旋转木马倒戈的举枪,是片刻动摇,注定他与叉哥的分道扬镳,是一种刺痛。
送了礼物,决心保护,那误会的一枪,又是刺痛——可惜很难愈合。
你们没有向林宏志告别。
他像你们留给他的木马,独自在漫长余生中被雨水泡湿。
婆婆的念念叨叨的诅咒式的怨和骂,太真了。
她的倔强和潇洒交付也太真了,难怪最佳女配。
哦,落下的妈妈也在雨里泡湿,坠落没有声音。
说话没有声音,唱歌有。
胶花不会泡湿。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比起《兄弟》来强很多了。
陈奕迅的表演没得说,(小人物的命?
)那个小孩在戏里是越看越顺眼。
可是就整部电影来讲,导演在节奏的把握上明显不足,最后结尾本可以很有力的,可是导演却选择了一种最没有力度的闪回。
真是败笔。
曾志伟,感觉他真的在原味港片表演得好多了,不用再去重复在我们内地的单一形象
1 演员都很出彩,曾志伟分不多,但到位,Eason也没话说。
MM有点花瓶,也还可以。
2 剧情好,MM是杀手,Eason中枪,头发辫的东东不落俗套。
我都没猜到。
3 细节好,比喻多。
木马,星星,雨水让攥着的纸巾变成盛开的花,球棒打炭火到天上变成流星。
4 天生小众,不会大卖。
5 那妞的头发下巴性感,曾志伟假发确实够假。
"他不是不会说话,是不知道怎样说,不知道说什么好"
是的,我相信,是会有人不把它当回事。
他们会说,这个有点煽情,剧本突兀迅速,氛围怪异,插线太多,顾此失彼。
可是,你得承认,它是美的。
“至少快乐一个圣诞…”,是美的。
李丽珍在壁橱里的那个眼神,是美的。
神来一笔的《You light up my life》,是美的。
陈满堆与林志宏像两只狗一样肆意的肢体交流,都是美的。
就像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厌恶雨季的潮湿黏腻,也永远有人没来由地钟情绵绵的阴柔。
《野。
良犬》就是这样,它就是陈满堆搭建起来的圣诞舞台,残败喧闹繁华荒凉的游乐场,不知所云的垃圾或者孤独天才的想象力,尽在每个观众的一念之间。
真的很喜欢这个电影,它够色调,够温暖,够香港,它具备并超越了我的预想。
从片名,到演员,海报,风格,以及音乐,如果你真是一个喜爱雨季的人,你或许也会爱上它。
陈满堆这样的角色,本身就是讨巧的,他是介于成人与小犬之间的动物,没办法长大,住在木棚里,黑道背景是他的宿命,却跟本人没有太多关联。
拿着扫帚刮天花板,喜欢他的人,即使是EASON本人,也难做到像他般纯粹。
观众有观众的顾虑,生活阻碍了我们追求的生存方式,到达不了,才会喜欢他。
我们爱他,因为他是混混,却可以住在破旧的木棚里,他的寂寞,他的价值观,他用保留发线的方式爱一个人。
看到他最终还是选择去了圣诞表演,嘶声力竭地奔跑着,能够将身体里所剩的一切力量去冲破精神上的那个出口, 所有爱他的人都能分享到幸福。
不用每部电影都像《色戒》一样去剖析,我们只求爱上那种感觉,体会到“真”,享受了宣泄,便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我们假借一部电影、剧中不同身份的人物,摆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与后果。
但事实上经过这种荒唐游戏,也就是电影,我们触摸到了心里真正在想的事情”(语自李安)。
我们遇不到向自己敬礼的孩子,遇不到三人拼凑“家”的温暖,我们甚至不是黑社会,于是感谢这个电影,哪怕只有几分钟,让每一个向往却被牵制的人,找到出口。
看电影名字《野.良犬》就知道又是一个深受黑泽明影响的导演,《野良犬》本身就是黑泽明的一部同名旧作,不过内容上肯定是没有关联的,不知道导演想借黑泽明的片名引出什么东西,或者只是单纯的致敬. 没办法知道这个答案,因为没看过黑泽明的电影.虽然知道有不少好评,但是也许现在太多喜欢动不动就标榜自己非主流,喜欢黑色电影,就没事喜欢把自己当作很清高,然后在网上随便写得半文不白来显示自己有深度的电影观众,所以,我反倒内心有点抗拒去刻意寻找黑泽明的电影来看. 有意思的是,这部野良犬的中文名相同,但是英文名却不相同,为什么不一并把前作的英文的引去呢,就是因为导演想在片名表达的意思,在中文上表达到了,但是英文上却不适用,所以换了一个.那么分析下这个英文名也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吧. 英文片名叫《The Pye-Dog》, 黑泽明的野良犬英文片名叫《Stray Dog》. 前者Pye-Dog意思为无主的野狗,后者Stray意思为迷路的,离群的漂泊游荡的,虽然两个片名都有流浪狗的意思,但是现在的这部《The Pye-Dog》的就更强调”无主”.片中三个主要人物,都是无主的人,陈奕迅与自闭少年都无父无母,女杀手的爱一厢情愿却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同.正是他们这个共同点,他们之间隐约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这个临时的家庭除了温暖之外,还很浪漫. 之前看了《出埃及记》,现在看《野.良犬》,不知道为什么,总对这种电影特别有触动,相比之下,我会认为野良犬更出色.前者以荒诞为主,后者以浪漫为主,残情为线,单调为景,隐隐带出一丝励志的味道.我从来不看浪漫爱情片,但是这个以蛊惑仔,自闭少年,杀手,江湖仇杀交织出来的浪漫片,就让我深有感触,尤其陈奕迅与林志辉(饰演自闭少年)的”父子”情的表达,比当年郭富城的父子更加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电影涉及黑社会,江湖仇杀,但是片中没有激烈场面,寥寥几下零星的子弹,都要装上消声器来把子弹声隐去,虽然没有了砰砰的枪声,但是这些装了消声器的子弹,在片中更加给我冷酷的感觉,就像片中的命运一样冷眼执行着它定下来的安排.的确,命运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尤其导演安排的点睛处更加让人深刻:在茶餐厅,陈奕迅order东西吃,然后很快,东西就做好弄上来了,陈奕迅问,乜咁快嘅?伙计回答,整定嘎嘛.这句话放在当是茶餐厅的环境下,就是说东西预先做好的,但是放到整部电影来看,尤其看完后会想到伙计这一句,不由得让人想到其意思就是说人生其实是整定的(粤语文化里面,”整定”一般被用作对命运的自我安慰,就是”天注定”的意思). 电影的刻意回避了很多景物来让人忘掉繁华烦嚣,尽量将背景简化来凸显某些事情事物的浪漫.他们可以一起经历与树妖搏斗,可以看草地的点点繁星,可以自己动手构筑圣诞舞台.尽管树妖可能只是对流浪汉的幻觉,草地的繁星其实是一团团纸屑,而圣诞舞台,也只是一些废弃的雪糕筒,煤气罐堆砌而成的.但是浪漫的感觉却让我感到好像要溢出屏幕一样浓厚. 营造出这个气氛,身兼编剧的导演肯定功不可没,从剧情的安排,以及场景的设定都不流于俗,还多得于陈奕迅的沧桑嬉笑,林苑的清纯脸蛋,还有林志辉的因自闭而含蓄的微笑的表达.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背景音乐,全剧背景音乐很多,这种片子除了要对画面上下很大功夫之余,音乐肯定必不可少,如果说这部电影是一锅名叫”浪漫”的中药,那么引导一个观众去投入导演营造的气氛所用到的音乐就是这味中药的药引.在此向前辈级音乐人泰迪罗宾,也是本片的原创配乐人,致敬! 当然,再浪漫,再温暖的父子情,男女情,都敌不过冷酷的命运安排.就是这么越是美好的东西,让观众越是充满希望与安慰的时候,人生最大的敌人命运,开始无情地继续执行它的安排了.陈奕迅与林志辉的”父子”之情,因为林志辉的亲生父亲的回来而略显尴尬,而林苑与陈奕迅的爱情,更加因为前面林苑对林子祥的放不低而一直拖着,到后来竟然被命运安排到林苑亲手把子弹打到陈奕迅身上而大家还互不知情.当子弹从陈奕迅的肚皮穿过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一幕更能控诉命运的冷酷无情. 当然,这部色彩还算是明快的电影,不会像一直灰暗暗的狗咬狗那样走悲观路线的. 命运虽然安排不好,但是陈奕迅会放弃着草,回来保护林志辉的亲生爸爸林子祥,让他听其亲生儿子唱歌.剧中三人虽然最后走不到一起,但是大家都是微笑的去面对.陈奕迅会说”一阵会好天嘅”,林苑也抬头看渐停的雨天,而林志辉肯定不会忘记这个圣诞. 本片导演郭子健,身兼编剧,是曾志伟与泰迪罗宾发掘的新晋导演.作为一名香港导演,对命运的理解,应该是最深肯的.回归10年以来,香港所经过的种种天灾,香港人都不屈服.陈奕迅在片中对曾志伟说,我一辈子都是听你安排,我想自己揸一次主意.就是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的心理正正是导演要表达的,当不屈服所做的行动都失败的时候,也不要垂头丧气,正如结尾的纸巾开花了一样, 希望永存,”一阵会好天嘅”! 附: 熟悉的名字 又见邵音音,在片中饰演自闭少年的婆婆.还有摄影师柯星沛,导演很多浪漫的构图都是敬他的手拍摄的.之所以提及这两个,是因为彭浩翔以前做新晋导演的时候拍得第一部片,也是我迄今自喜欢的片,也用了这两个人.当时看《买凶拍人》,尤其听了导演自解说音轨,说邵音音是很专业敬业的演员,可是《买》中戏份少了些,现在得见这么多戏份,果然演出精彩. 张国强,哈哈,真的很久不见了,以前在TVB拍很多片的,最近2年几乎没有音讯,现在又见到他,还是在大银幕中,比TVB好多了.大家不记得他吗?就是陈浩民版《天龙八部》里面的那个慕容复. 泰迪罗宾前面致敬过不说了,关宝慧,楼南光这些经常做客串大临记的也不说了.李丽珍却不得不说,一开始见到这位金马影后,以为可以欣赏到影后的新作,岂料两下就跳楼死了,原来是客串的.不过那仅有的几下露面都真的诠释得很到位,真为她以前拍过露点三级片而觉得可惜.
首先,我得承認我並不是一個好的觀影者和讀者,有些書看了不足三分之一就被我安靜插回書櫃,有時假如電影悶的話,我可能會3年之後再拿出來重溫未看完的下 半段,,譬如岩井俊二的《情書》,也可能如空置在抽屜的工具,扔進去就一直躺在暗無天日的櫃子里。
幸好,野良犬並沒有被我擱置很久,我還是拿出來看了。
作 為郭子健初出道的電影,這一部電影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創作,裏面的故事有很多導演個人化經歷交匯融化在電影中,所以,電影擺了很多導演個人的私貨在裏面, 還記得《低俗喜劇》裏面那個“黑仔達”,開始說的是《官人我要》,就在杜汶澤飾演的監製暈倒之後,導演又開始陽奉陰違地拍他自己最喜歡的《阿爾蓋達》,有 時候,創作是很私人的東西,但怎麼在商業和個人之中找到平衡點,我想只有杜琪峰才是個中翹楚,但他在進行私人創作化的同時也拍了很多商業電影。
當然前提是你是大導演,當你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和聲望,你可以說很多自己的東西,就像斯皮爾伯格,當他名成利就,理所當然就不是在跟你簡單講故事,他可以拍他自己想感 興趣的故事,而後反饋觀眾。
故事中的主角陳奕迅是個江湖的小混混,父母雙亡,居無定所,朝不保夕,穩朝唔得晚,靠在一個“大哥”曾志偉的門下,做一下接應,賺兩個快錢,以求養家糊口,是的,我們存活於世間就是想辦法怎麼生存下去,而生存的先決條件就是利用自己身上的資源去換取物資,片中的陳奕迅如同野狗一般爲了生存地在生活。
一天接到“大哥”的命令,潛入學校,找尋一個林志宏的小孩,(他父親是二十年前殺了陳奕迅幫派的大哥,現在想要綁架他來報仇),而 這個小孩也很奇特,不講話,經常就是和班上同學打架,成績也是一塌糊塗,連最基本的乘法表都不知道。
而就是因為一次無意間,陳奕迅潛入教務室被林志宏看 見,然後就謊稱自己是臥底,是進來抓壞人的,兩人的信任就這樣建立,一樣的身世,一樣的遭遇,特別容易使兩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產生認同感,他們很快就建立友誼,成為朋友。
觀影之前,由于一直有听郭子健電臺訪談节目,聽他講起當年會考放榜的往事,当中就有講起了這個故事與他的聯繫,當年中五的郭子健,原本一個語文作文滿分,繪畫滿分,在中五會考的居然全不及格,會考成績極不理想,幾乎都沒有學校可以收,基本可以說是沒書可讀,經歷一段時間找學校,差到基本連野雞學校、夜校都不“收貨”, 經過一段渾渾噩噩的生活之後,終究是沒學校收容,只能每天在家求神看相,书中所言看到自己一生勞碌,貧苦一世,再加上会考成績打击,不斷否定自己,懷疑自己是不是白癡,每天都是在極抑郁的生活中反问自己:我還有什麽用?
在遊離浪蕩一段時間之後,終於還是被他的一位中學老師“大鼻”叫到他的補習班去幫忙打雜和補習,在那裡遇见一位做打雜的女孩并暗戀别人,據說這就是《野.良犬》林苑饰演那位女老師的原型,在補習学校補習自己的英語之餘,他還兼職老師幫忙去教一些小學的學生,就是在那裡,他遇見了那位和林志宏一樣的學生,只會指手畫腳,測驗不及格,而且經常撩事斗非,拿零分更是家常便飯,不知是不是有種被世界背離的感覺,郭子健在盡力教導他的同時,也經常與那位學生交流和溝通,并因此把自己本身陰霾放下,終於一次測驗那位學生得到了10分,他們兩個都非常高興,在送那個學生回家的途中兩人互相玩逗對方,而且一路非常開心,經過這次郭子健終於明白,就算命運對我如何殘酷,對我如何不公,即使是上天玩弄我也好,但是憑藉著我這一點的努力,從這個小孩身上開始,這世界會因為我這一絲絲的努力會產生些微的改變,至少,我雖說不是令他可以拿滿分,但至少可以拿到10分、20分,也是一種進步,那我也算是為世界做了一些東西,如此說來考試的事,對我又有什麽影響?
我就算我是一個廢人也好,命運對我一再撥弄,我這一絲絲努力的改變在這個小孩身上即使微不足道,我也算是為這個世界做了一點點的事。
我們人生很多時候都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不知道自己活著為何,有什麽作用,從小聽著社會主義接班人,祖國花朵這些看上去很美的讚歌,長大之後,我們遭遇挫折,我們明白現實的殘忍,我們該如何去找尋自己的理想,自己想做什麽,我們活的不如意、不順利,覺得生命沒有意義,我們對這個世界還有什麽作用?
這個答案《野. 良犬》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就像最後,陳奕迅追尋自己內心的決定回去幫助林志宏而放棄跑路時對曾志偉說的那句話:從前都是你幫我決定的,今天我想自己去決定怎麼走。
當陳奕迅回到學校靜靜聆聽著林志宏唱給他的那首歌,歌詞中you light up my life ,you give me hope,to carry on。
個人的努力或許微不足道,但我們希望憑借這一點微弱的光照亮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照亮別人的生命那些黑暗孤獨的時刻。
因為一個念頭,爲了實現自己的電影夢,郭子健24歲毅然放棄收入不俗而且穩定的工作,毅然決然地投身進他夢寐以求的電影圈,由低做起,場記、編劇、副導演,終於在前輩曾志偉的賞識提攜下,執導他第一部電影《野良 犬》。
也许,世界或許不會因為我們而改變,但是我希望因為我的一點努力,而令世界有不一樣的色彩,就如同陳奕迅一樣決定了自己的路,然後微笑踏步前行。
畫面中的場景,燈光都極壓抑,如同殘酷童話物語的結局,陳奕迅無聲地死在那片草地,略顯傷感,而林志宏終於在那片和陳奕迅丟滿紙團的草地,看到紙團花開的時候,父親也如母親所說的如約歸來。
林子祥、曾志偉、李麗珍,這些配角的出色演出都很好地撐起了這部戲。
如果你瞭解郭子健這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電影,假如 你不喜歡,可能只是你不夠瞭解他。
是谁照亮了谁的生命?
或许是陈满堆照亮了林志宏的生命,Miss张照亮了陈满堆的生命。
所以,闪电,大雨,阴暗,潮湿,纸牌,破旧的木屋,树林里的树怪,像游乐场一样的舞台,像流星般飞出并燃烧的炭块,草地上假扮成星星的餐巾纸团,这些是他们三人一起的时光。
但是,快乐是短暂。
当Miss张在最后按下扳机的那一刻,所有的故事都被画上圆满的句号。
圆满是因为将故事定格在这里恰到好处,即使陈满堆活着,他与Miss张也不会有王子和公主般幸福的结局。
当幸福崩溃的那一刹那,谁也没有理由去责怪。
这都是命运故意的安排。
当无所事事和唯命是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就预示着主人公需要改变,于是陈满堆选择自己做决定。
他履行了他的誓言,他听到了林志宏的歌声,他期盼天晴,我想天一定会放晴。
有明媚的阳光,有盛开的花朵,有真正的星星,有爸爸的温暖。
因为妈妈说当花开的时候,爸爸就会回来。
妈妈的塑料花总是无邪的开在她的手里,林志宏却看到了纸团在草地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所以那时爸爸正打着伞向他走来。
其实陈满堆只是林志宏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因为那年林志宏才12岁。
但是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林志宏开始说话了,开始唱歌了,开始微笑了,是陈满堆解除了他身上的精灵咒语,照亮了他整个生命。
有谎言,有欺骗,有真相,有结局。
谎言终究要被揭穿,欺骗也不能瞒天过海,真相往往只有一个,而结局总是让人倍感凄凉。
当两人在一起嘶吼咆哮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这部电影为什么叫《野·狼犬》。
这次不是黑泽明,而是陈奕迅。
有开始就有结束。
开始是在他遇到他的时候,结束是在他离开他的时候,还好那个圣诞晚会看上去很安详。
安详是因为他和她在用心呵护着这一切,而12岁的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个秘密。
他注定是不可以幸福的人,多一点点幸福老天都会来惩罚他。
他的童年没有家庭的温暖,大概像林志宏这么大的时候他就加入了黑社会,所以他像是一只被野狼带大的小犬。
狼犬毕竟还是犬,保有犬的天性。
所以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林志宏的爸爸,因为他知道爸爸是林志宏的希望。
没有归属感的生活是可怕的,他知道,所以他不希望林志宏和他一样。
You light up my life。
我替林志宏谢谢你。
这是我看过的陈奕迅演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整个观看过程中给人的感觉压抑中带着甜蜜,苦闷中带着欣慰。
在故事的前半段,主要的体会是对古惑仔生活的痛心,无目的、无情感,生怕故事一直在这样的基调下延续,觉得这个片子只适合教育那些为数不少的街头混混摆脱暗无天日的生活。
幸好,在之后的故事叙述中,导演给了我们温馨、甜蜜。
看完整个电影,觉得它有POWER给更多人感觉。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何尝不是小人物,何尝不是过着无起伏的生活。
但生活是有转机的,只要一个机会,便能改变人的生活。
为什么陈满堆能够改变,因为他很纯,很憨。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变得不再单纯,因为我们的不再单纯,我们的生活变得单纯、乏味。
我们生来是单纯的,是我们自己在环境变化中把自己变得不再单纯,面对生活中所有的状况都麻木。
而单纯恰恰是获得丰满人生感悟的必要条件,我们渴望回归单纯,改变生活,但,我们可以吗?
感情也是此片的重要线索,从片中我们看到了初恋的甜蜜,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一切的那种冲动,每个人都经历过第一次拉起心爱女孩小手的温暖、都干过类似搜集女孩头发的“蠢事”,那种感觉是温馨的,让人回忆起来最甜蜜的。
现在的我们,还有那种萌动吗?
离别、不团圆,正是影片打动人的良方。
看过太多大团圆结局的垃圾电影,都没有留下深刻影响。
进入剧情后,我何尝不希望男女主角能安全撤离,卸甲归田,共筑温暖小窝,但生活中大团圆的情况太少了,那些遗憾反而更刻骨铭心,结局是残酷的,小人物终以死亡散场,留给观众的是对他生活的反思。
事实上,影片的结局是令人心悦的,小人物短暂的人生让我们更珍惜自己的人生,小人物的感性让我们更珍惜我们拥有的感情。
感谢导演给的感动。
为什么总是先看了2……《青苔》果然不如处女作,eason注定会被女人打死,you light up my life
导演的处女作 所以给个五星
太过于温情了
午夜的向日葵;近年来最惊艳的港片;郭子健很好的秉承了叶伟信在爆裂刑警里塑造的风格,在悲伤中塑造温暖;陈奕迅的表演日后一定会获得更大的认可
黑暗郭子健
除了女代课老师这个角色最后有点无语外,一切都很好。喜欢这种调调,喜欢陈满堆这个角色。其实故事本身没必要拍得这么文艺。小男孩表演加分。
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的郭子健则在无意中结识了泰迪·罗宾,“我经常跟泰迪·罗宾聊一些故事,说我想开拍哪些题材,后来他说找到曾志伟集资,让我帮他想一个故事,我当真把剧本拿给曾志伟看,那便是《野·良犬》。”电影甫一推出,便以极具个人独立意识的黑色童真引起评论界关注,并获得日本亚洲海洋电影节最高荣誉,那年邵音音也凭该片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
比青苔差得多,况且有小萝莉
一些不完美,一些感动。
好吧,因为医生才看,但太平淡了
文俊辉为什么不是我生的!!!!
剧情上太多高度的巧合严重削弱了影片的代入感,但还是看得出来电影制作的态度是认真的。
除了标题!我感觉到一种细腻的情感在心中流转!
最近奕迅同志工作很勤奋,好几次看到他的角色了,不过演技还凑合。其实很平淡的一部片子,也很老套,但是还能看
香港是个被商业挤压的将一切都被速食化娱乐化商品化的弹丸之地,本身处娱乐业中的乐坛和影坛更无法免俗,有情怀的表达总难免遭遇不被理解的苦痛,一如家驹早便抨击过的那样,能以异质影像搏出位的也难得王家卫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但郭子健自野良犬而始,经打擂台而盛,本无甚野心,但满是真情,难能可贵
用MV的形式装了一个老梗 不过陈奕迅还是难得的好演员
没有李丽珍我才不会花时间看这种电影
陈奕迅是天生的表演者。
矫情如小学四年级模仿新概念文集的笔触。
我想讲的是导演,你这部片子的名字就很容易引起争议了,与亚洲传奇导演“黑泽明”的野良犬名字一模一样。剧情把黑泽明版本的警察深入贫民街头寻枪,改成了黑社会古惑仔深入学校寻黑帮头子的儿子。原版盗贼的女朋友。这个版变成了学校老师。摆明的溶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