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重温公司。
没有巡回的这两年来我的生活渐渐变成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有时候翻相册想起那些万里狂奔,那些夜排,睡过的机场、车站、棒球场,从永康街拎着葱抓饼走到师大夜市买一份炸鸡,吃饱了再走回去享受七号公园的晚风。
演唱会结束的霸味姜母鸭,宫原眼科的凤梨酥,台南的十平和各种咖啡小店。
那些在人生间隙中悠闲的时光,我愿称之为青春最后的浪漫主义。
一些时候听 自传 里的某些歌曲,或者是看这部电影里的部分歌曲片段,都有一种他们在呐喊的感觉,有时也会很心疼,心疼一个人在台上呐喊的他,也心疼五个在台上呐喊的他们。
成名在望、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少年的奇幻漂流、do you ever shine,都让我感受到了呐喊,看着屏幕里的人,是真的会有一些心疼,因为偶尔真的会觉得,他们在拼命向世界呐喊,尽自己的全力。
除了上面的四首,我最喜欢的应该是转眼,转眼的MV是我最喜欢的一个MV,认真看真的也会难过。
我似乎偏爱一些词作让我有感觉的歌曲一些,也是不懂曲吧。
我喜欢许许多多他们的歌,喜欢歌声中传递的情绪、歌词中来的感触。
许多歌,我只是喜欢听,觉得好听,也有许多歌,不单单只是喜欢听而已。
2020年看的最简单的一部电影,像是一场演唱会,更像是五月天送给粉丝们的一份礼物。
虽然不是五月天粉丝,但是有被现场大合唱感动到,被舞美惊艳到,有看到五月天演唱会背后的用心,以及五月天对音乐的执着与信仰,这大概就是五月天让人喜欢的原因吧。
印象最深刻的阿信说的“大人的世界很好如果有时候有那么一点不好的时候,当你听戴上听耳机五月天的时候,你要记得,五月天永远陪你20岁”瞬间被温暖到,生活很苦多数是苦中作乐,一丝丝的甜就能填满,五月天是真正的偶像应该有的模样,传递爱与正能量。
这绝对不是一部好电影,但也绝对是五迷最快乐的两小时(不到)。
这根本是一个绝美的乌托邦。
前两天我翻QQ空间相册,翻到了之前存的图片,阿信说加入五月天永远不会太晚。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听五月天,每天都是五月天,我知道那不是三分钟热度,就好像有人把五月天像药剂一样注入我的身体,五月天是我的强心剂。
我们在不停的变化,我需要进化,五月天也在进化,我不会一直一直循环他们的歌曲,可再听那些新歌老歌,还是会有当初的感动和新鲜的情绪萌生。
就比如我终于听懂了「为什么拯救地球是那么容易 为什么束手无策啊我和你的爱情」,也懂了我不愿让你一个人的那个「你」究竟是谁。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但每一次的荧光棒挥动起来不比每一部经典电影要差,就像阿信在里面讲的那句尬词一样,每个人对经典的定义都不一样啊。
我喜欢就是我喜欢,而已罢了。
这故事不会结束,五月天不会结束,不管人生的终点到没到来,五月天都不会结束。
他们的歌或许口水或许没那么?
(没想好形容词),但确确实实每一代都会有很多的人对他们有很多的共鸣。
我常常被现实困扰,被社会新闻一次又一次击倒,可在听五月天的时候我真的可以彻底抛弃那些想法,那些我做不到的事,我可以短暂忘记。
然后在他们的声音里,我知道我一定可以做些什么的,不管有没有结果。
你知道吗,我还愿意为爱流泪,这不是你们教过我最好的事了吗?
这不是「我不怕爱错 只怕没爱过」的现实写照吗?
我希望我是一个永远的理想主义者,这不美好吗。
他们创造了一个近乎于乌托邦的勇敢世界,我可以逃进去的世界,我多么感谢啊。
陈信宏的词,连叠词、量词、拟声词都可以被他用得那么情真意切,最佳作词人不是他还有谁啊!
PS 玛莎的颜值太能打了PPS 谢谢五月天
因为挤不进地铁决定看的一部电影。
对于五月天,不粉不黑。
买票的时候看分类是纪录片、音乐,以为跟波西米亚狂想曲是差不多类型的电影,结果当然大失所望。
这种电影据说是叫演唱会电影(今天才在豆瓣上知道有这一种分类),90%的时间是演唱会录像,另外10%穿插着类似网络短剧的剧情(或许这也是原先演唱会里面的,没看过这个演唱会,不清楚),这部分的剧情因为有黄渤和梁家辉的演出算是整部电影里面比较惊喜的地方。
演唱会部分无感,可能是我一个人,没有带着一个喜欢五月天的女朋友,也没有在音效好的厅看的原因吧,感受不到这是有多么得值回票价的部分。
看到一个豆油说,这是一部面向五月天粉丝的电影,我十分同意,但在此要提醒一句不是五月天粉丝的人,如果你想看这部电影,请慎重。
临时来的电影院,大概是出票系统的规则导致全场唯二的观众被捆绑坐在了一道。
凭胸而论这部电影(对!
恭喜至少在我的标准里这是一部电影)并没有不堪,除了尴尬又生动的戏剧桥段以及五位大爷台综般的演技以及阿信修到《我是歌手》节目组都望尘莫及的完美音准与气息(我甚至怀疑在talking环节都给修了音要不然为什么我这么想往阿信嘴里扔拐炮)以及开的满场黑的黄腔以及…算了咱也不好多说其他都还好,特别是对《自传》专辑的重新回味。
同样是金曲奖的最佳专辑,和之前我绿团的《冬》砖在艺术成就上画出的标杆走了完全不同的一条朴实路线,在电影里的现场环节搭配看上去特别贵的视效着实有一种哇塞有点意思的后知后觉,甚至在《人生有限公司》的编曲环节突然的转调与变奏有真的给到我惊喜感以及回忆起当时在台北按照《任意门》的路线暴走一天的微微一笑很猥亵。
五个人里面我最欢的创作部分还是石头,不管是《自》中的《少年他的奇幻旅行》还是之前的《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以及《星空》甚至是早期的《寂寞星球》,都特别的…额…不俗气。
说回邻座的五迷朋友,除了《知足》几乎问全了我其他电影里出现的所有歌名,我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在故意考验我?!
我还能怎么样当然是全部告诉他,小哥突然给我一记直击灵魂的结论,兄弟你是真的喜欢五月天!
作为一个五黑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接话啊!
对了,我是真的希望他连《知足》都没听过,因为听他跟着唱完之后我竟然有一瞬间觉得阿信不修音的唱功还是可以接受的那种差。
就是为了发张图而写的长文。
嗯,我真的不喜欢五月天。
十三年了。
不知道如果不是偶然去了电影院,再次听到阿信的歌,看到阿信的样子,惊叹:我都从高中毕业生变成了某人的太太,某人的妈妈,你还是你,居然还在用生命创作和歌唱。
那一场时光穿梭机旅行回去了十三年前。
我从初中的泥堆里爬出来,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却才发现自己更加渺小。
每个人与渺小自我的相处方式都不同。
有人习惯有人陪伴,于是早恋。
于是男生高考那年超常发挥成了全校第一进清华,女朋友只够读复旦上交却在班主任的鼓励下报了北邮通讯系,去了男朋友的学校做邻居。
班主任说,大学千千万,工作千千万,佳人难再得。
现在想想班主任真酷。
当然,这段故事的男女主角自然不是我。
我是另一类。
抵抗孤独和渺小最好的办法是沉迷读书和音乐,在头脑里给自己构造了另一个异想世界。
每个周末,在朝北开窗的小房间里,一口气写十页以上的文字;拿着文曲星翻完了1000万字金庸全套武侠;放学去校门口的书店站着读完了尼采和荣格。
近视八百度也要一下课就摘掉眼镜。
我对窗外,对男生,好像一直很缺乏兴趣。
暗恋的大哥从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见过,和他重逢恋爱到分手的剧情还远在大四毕业的未来,十几岁的高中生跟一些人说过对不起,更多的是不问不理不在乎。
我走进高考的教室,却成了另外一个人“糟糕,怎么这么巧”的魔咒。
我坐第一排,他坐在最后一排,就在这种抬头就是“她”的魔咒里,他后来说,浑浑噩噩做梦一样考完了。
他从一个优等生,名落孙山。
我虽然发挥平淡,还是能去父亲期待的学校,于是背起孤单,18岁第一次没有跟长辈出游。
在环渤海的城市里看海、吃海鲜、看海洋生物,那时喜欢上了海边公路的感觉。
不知道跟后来选择去加州交换有没有关系。
你看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树木和人物,只有自己,勇猛前进着。
回到武汉的日子,和考上北邮的上述女同学取得联系,班里要聚会送别。
她打来电话:夏一慕你到哪里去了?
你知不知道高考的时候,你考场里有他啊。
人家一向在我和男朋友之上的人,这次,算是完了。
你在考场,搅和得别人心里七上八下,这次考的好差好差不知道怎么办……同学们都在怪你,你最好别来毕业聚会了。
……其实青春期的社交圈子很残酷。
很多论断,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更不懂得回旋和余地。
后来的我们。
我一脚踏进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活脱脱换了一个人,我开始主动竞选校团委,主动参加比赛,公开演讲,组织路演活动,找教授较真问问题,笑得很大声,院里篮球赛的最佳球迷。
每天晚上,等他下夜自习,我们都会通话。
我告诉他,大学的生活有多丰富有趣,我今天又做了什么什么。
他躺在屋顶,仰望夜幕,说复读班有个外号叫“服毒班”你听过吗。
每天给你打电话的这一个小时就像从监狱里出来望风,我知道你是一扇明亮的窗。
那样的大学生活明亮的人,才是你,不是我们做同学时那个看上去冷冷酷酷的你。
武汉初夏7楼宿舍的尽头,长长的电话线,我捧着固话机,靠着墙,凉凉的瓷砖地板。
早已熄灯的宿舍,走廊隐隐绰绰黄色的微光,我们打过长长的电话和时间。
你不在的日子里,我就无数遍的听五月天。
我最喜欢《倔强》。
“当 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 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 就是以刚克刚……”他后来,如愿以偿去了一所军方背景的高校,我们不再联系。
不知道他在后来的日子里,活得还倔强吗?
回忆一个人,正好是一首歌的时间。
“天上的星星 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 不能够知足当一阵风 吹来 风筝飞上天空为了你而祈祷 而祝福 而感动终于 你身影 消失在人海尽头”“我们会航向怎样的未来无数命运流转 打造了 无数的 相异的罗盘当巨浪排山倒海的袭来我们的手松开 心也溃散每个人 每颗心 风暴 流窜”记得周杰伦某次开玩笑说,听他的歌的人是听青春,而听五月天的人是听人生。
你的青春里有过五月天么?
或许你已经很久没再听过他们,依然分不清哪个是贝斯手哪个是吉他手,也不知道他们的新歌是叫干杯还是顽固,但你的青春里大概总有过那么一段五月天吧。
可能是那年被你写在QQ签名档的一句歌词,是大考后跟同学在KTV里的一段嘶吼,是十六岁搬进作文中或日记里的一段心有戚戚。
青春、积极和正能量是大多数人印象里的五月天,也是他们商业化道路上贴得最成功的标签。
但如果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你会知道那个写词的主唱大人陈信宏,最擅长的就是把丧丧的内心,包裹上漂亮的糖纸送给你。
无论是早期《疯狂世界》里的“如果是你,发现了我,也别将我挽回” ,还是那首描写一生的长诗《如烟》里的“生命是华丽错觉,时间是贼,偷走一切”。
五月天每个倔强、积极的歌曲和态度下,总藏着一丝暗涌的小小阴暗,在鼓舞你的同时,温柔的帮你揭示世界的残酷真相。
这很像长大后的我们,在朋友圈晒出积极工作的状态,在微博上分享热爱生活的态度,只有不注意时,内心的黑暗面才会露出一点小小的马脚,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以确保自己还活着。
偶尔想起青春里写下的诗、唱过的歌,内心的激起小小温柔可能也要被六点半的闹钟击碎,继续起床照着节奏刷牙洗脸,追逐着石油指数存款楼房。
长大的我们不再高唱青春梦想,与此同时年过四十的五月天们也在渐渐转变着创作的内核,伴随着我们从青春期走向了真实的人生。
这个从来不算是天才的乐队,一直用着他们所谓“鸭子划水”的努力,表达着他们对于时代的洞察。
早在2008年《后青春期的诗》发片的时候,阿信就表达过想说的终于在这张专辑里说完了。
之后无论是借助2012世界末日主题的《第二人生》还是最近一张唱片《自传》,都能感受到五月天的创作不再是靠灵感,而是依赖真实生活的沉淀。
大多数为人津津乐道的创作者靠的都是天才和天赋。
我们很难说写实的创作好不好,现在的五月天或许无法再像早期的《爱情的模样》《拥抱》一样灵气十足,但它给了我们一个窥探创作者内心和记录时代脉搏的机会。
无论是史诗式写作的《成名在望》、自述五月天历程的《任意门》还是直白的《人生有限公司》乃至升级版《如烟》描写一生的《转眼》,你可以说这些歌创作的很匠气,也能明显感受到陈信宏歌词里力透纸背的刻意,但你没法否认这些歌曲的每个音符每个字都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当下、如此的反映着这个“没有一天能请假“的人生。
这也正是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这个巡回演唱会和电影的精明之处:在一个无比真实的语境里,五月天用一个超级英雄的故事,和华丽到不合理的演唱会舞美,呈现了一个三个多小时的梦:五个落魄的超级英雄开着一家快倒闭的唱片行,突然有天被同是loser的人生有限公司老板黄渤征召去拯救世界。
这个演唱会和电影的概念实现了职场人最喜欢强调的两个字:“闭环“。
所以当电影导演表达这是一部粉丝电影的时候我很难苟同:更多的人值得这两个小时梦境,值得这两个小时的放松和舒压,而非五月天粉丝的专享。
你或许不熟悉电影里的每一首歌曲,但你却了解他所传达的每一种情绪。
五月天用他们加起来二百多年的人生,帮助我们在合理和真实的世界里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梦:有青春、有热血、有友情、有音乐、有超能力。
也许看完演唱会和电影的世界依然残酷的存在着,老板的为难,家人的唠叨,生活中的不如意不会烟消云散,你的责任不会减少一点,但买一张电影票,在这短短的两小时里,逃离孩子哭声柴米和油烟,让五月天陪你穿越时空:重新回到二十岁,做着拯救世界的梦;来到八十岁,看看远方荧光棒变成拐杖的模样,这样的小小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五月不耐用,这个和煦的暖风、傍晚的微光搭建的月份走到了尽头。
六月来了,但是让我们再去看一场五月天吧。
这部电影对于五迷我来说 是感动满分的 多处流泪 刷了5次 特别是影片中转眼这首歌:「转眼」动画MV是我永远的泪点看一次哭一次痛哭流涕的那种这首歌一旦有了画面感泪腺完全不可控然后呢 我也在思考一个很大的人生哲学问题 为什么我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呢 我知道 每天无时不刻都在和过去告别 有一天还会和挚爱告别……最后轮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告别 既然终有一别 那又何必相识呢 开始明白了 每一个重大深刻的瞬间 或是看似细小而不值一提的瞬间 当这些瞬间发生时 用心感受它们 美好也罢 痛苦也罢 珍惜眼前的人 努力拥抱生活 这大抵便是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意义吧。
感谢五月天 有你们真好 让我能够带着爱与勇气 继续走下去 续写属于我的人生自传!
我看了8场这电影现场的演唱会,人生无限公司,其实他们演唱现场一直就是这样搞怪的风格,在台上互相调侃(也是现实中5个人的关系缩影),真的很羡慕这几个人从高中到现在不变得友谊。
他们有个做超级英雄的梦,而这套演唱会夹带着第9张专辑《自传》想传达的是,我们人生自传都在我们自己手里你怎么做你怎么活,就决定了你是谁,人生有限你的自传却有无数的写法。
可能(我理解的)他们想变成英雄拯救世界,在电影他们成为超级英雄想用自己的音乐来改变你原来想法。
电影那个被打败的高大的大怪兽,可能正是我们心中那个个自己不敢面对的、想要逃避的某个东西吧,那首把怪兽打败的炸弹歌《人生海海》“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嗯,失败了又怎样,起来,人生还在继续。
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最后也回到平凡的世界也是一个平凡的人。
这就是我自己对剧情的设定的理解。
其实这电影真不赚钱,用这制作成本和时间成本去做别的事完全可以赚更多更多,真的算是给没能去现场的歌迷一份比较珍贵的礼物吧。
其实我很理解有些不是粉丝的观众看了会感觉不知所措,这就好比不再年轻的我们去看当今流量的演出,那种找不到吸引点的感觉吧,这种感觉可能来自我们的不了解,并不能说他们做的差。
说句电影之外的,五月天每次大型巡演必定把歌曲重新编曲,舞美重新设计,除了出专辑和演出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消息,真的很用心的做着他们该做的事。
非歌迷,因为朋友有不少喜欢五月天的,所以抱着一探究竟的心态来的。开场第一个镜头3d效果不错,刚开始烟花也够震撼,但多了就有点审美疲劳。我以为会拍点幕后、创作灵感之类的,并没有,只有一幕幕小短剧。五月天的幽默我比较喜欢,但歌对我来说太密集了,过程中不停走神,在想,如果德云社也搞一个这样的大电影,是不是比《祖宗十九代》那样的好?如果是我喜欢的达明一派的歌,我是不是就没有任何走神的时候了?但我其实也挺想看达明幕后的。
看单独MV串联也不要看这种东西。
看的都是情怀,等于复习了一遍演唱会!小电影尬依然很尬,不过最后看到吴慷仁和Ella手牵手出现在火锅店还是小小的惊喜了一下,“终于结束的起点”这首歌最终还是有好结果了!就是超级想吐槽一下摄影和剪辑,拍得这么晃,镜头剪得那么碎,还要做成3D,我快晕死了……不如回家看Youtube上的演唱会视频吧!三星都给五月天吧!
不是粉丝就会被粉丝锤
不要带荧光棒进影厅 不要开手机闪光灯不要盗摄录像让电影院成为电影院 让电影成为电影 让每一个并不是五月天歌迷的电影观众 享受到应得的观影体验不要让电影团队辛辛苦苦做的特效被刺眼的光遮住拜托了
“经不经典这种事,每个人本来就不一样,因为,你有你的回忆,我有我的传记,只要感动,都是经典。”就像阿信说的那样,你们的歌励志、生机勃勃,每次听完都充满力量,90后的青春感谢有你们的存在,永远可以找到自己十几岁的影子。
陪男朋友看的,不是粉丝千万别看!看完我都不敢打分,怕被粉丝骂,只能说是我看过最煎熬的电影了……漫长的两个小时……
五月天的演唱会舞美哦!是真的🐂🍺!而我现在只想拥有玛莎同款「人生海海」牌洗发水哈哈哈!(三星有一半是路人粉滤镜……)
这个剧情 我!? 还不如直接放演唱会 (粉丝向电影
好像没有唱《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曾经很喜欢软绵绵的台湾国语 现在有点儿听不下去了 2009年看过一场五月天演唱会 他们值得再看一次
全片印象最深的是阿信的兰花指
看得我全程尴尬,为什么没有零分的
没想到最后看了这个电影,人生真的是很奇妙啊,感谢陪我看电影的小伙伴~
佛系老粉看着还是挺乐呵挺感动,演唱会影像部分比3DNA追梦进步不少,镜头设计和舞美效果都很炫,几首主题相似的新歌老歌连唱也能感受到创作心态的成熟变化,没赶上现场补上电影还是值的。串联的剧情部分:之前追梦是几个小清新片段,这次格局放大许多,走超英救地球路线,特效OK但情节对白尴尬的问题还是没解决(这团演技是真不行,突然开车也emmm),黄渤一开口广告即视感太强烈,就怕他要蹦出来人人车新东方啥的了(不过和阿信合唱的别听慢歌倒真不错)。玛莎笑点担当(尖莎咀hhh),杏红瘦下来还是帅的,石头……终于想起来他长得像谁了——森山未来!
2022.8.15。我和我的五迷女友的两周年在家纪念。未来肯定与她一起去看演唱会。
可惜没有一个人一起去看;
梁家辉和黄渤才是我的惊喜!
看这部电影/演唱会/纪录片就一种感觉:论有一个五月天的铁粉儿男朋友是什么体验~ PS:《转眼》歌词写得确实好,泪目~ 很怕我们的结局也成了《后来的我们》……
昨天首映礼 见到了大爷 看的时候看到顽固的歌词就哭了
本来以为就是个演唱会实录,没想到这么好哭,想去看mayday演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