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 日剧和韩剧的风格是有差别的;《交响情人梦》适度穿插的漫画风格式的以音乐为主的风格确实确实让人很感动,日剧一向就是这样的嘛,激励人向上的整体风格;解决大多数主要人物的障碍得以最终走向梦想的起点;漫画表现风格,夸张了一点点,最主要nodame的她是会弹钢琴的,那个手一伸出来就和玉木宏的遮遮掩掩的镜头不一样,导演可以大大方方的跟拍!
哇..........那段时候极度想进琴房的说!
(再次题外话)回来《贝多芬病毒》—。
—虽然不知何时开始ost随着第一第二集就开始措手不及的推出的情况,以前都是快要放完剧集了才推出的嘛,难道他们唱片业的竞争到了这么白热化的境界了???
需要用一边播放的剧集来稳固ost的销量??
总之,对于《贝》Ost的感觉是其中有歌词的那几首歌实在是不怎么样;金明敏的表演变化从第一集到第四集已经变化好几层了呢1、从一开始冷漠无表情的强硬;2、宠物狗狗所引发的内心的孤独的表现;3、对音乐上的完美的追求和对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当时要走的时候对张小朋友说的吧,比起那些表面柔和但最终让人感到腻烦的人反而到最后会想起直白的无视的我);4、终于开始顾及他人的感受后也摊开了他的一点点的人生,这个角色开始渐渐丰满起来了;有些日剧通常会让我感觉美好但是和现实有距离,不知为何,但是有些韩剧呢,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无奈和感动有时候又很强烈;5集预告里面的那些接踵而来的麻烦问题,和李智雅的耳朵状况不知要如何解决呢;还有比较纠结姜大师小号面试后对团长说的话“不开朗的就不是斗鸡了”?
具体还要听第二遍才能知道;p.s.搞笑的就是,听到姜大师说:“我的团长 我的团员,我的交响乐团,只有我有资格贬低责骂他们!!
”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的《on air》朴PD冲着谁大喊啊:“我只对我的作家,我的演员,我的工作人员好。
”呵呵,异曲同工之妙。
希望接下来的5-16集能够多展现的音乐,少出来点Love line;毕竟这三大主角的年龄设定很奇怪不是吗?
姜大师: 42?
구루미:27강건우:24要是他们两人不就是姐弟恋?
要是另两个不就是老少恋?
唉,不管怎么样 有点别扭;雷我的就是小号演奏面试会后面姜大师望着李智雅背影的那个眼神。。。。。。。。。。
最近大中小帅的毒,一部美男把我迷的晕头转向。
突然间一直觉得有点幼齿而可爱,有时候温柔的叫人心疼的张根锡不知道是不是在贝多芬病毒里面学会了金敏明的那套“毒舌”神功,果然强势男是我喜欢的。
那个允许你喜欢我的告白的确令人心动不已。
看过八月迷情和交响情人梦之后,真后悔当初没有学个一招半式,看完贝多芬病毒以后发现天赋还需遇到好的老师,果然成功的过程要多贱有多贱。
杜罗美在地铁站欺骗小姜入伙的时候,我就被这个孩子打动了,善良而内敛,老姜死乞白赖的住在他的屋子的时候,他又这么细心而体贴的照顾着他。
小姜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
在机场得知老姜对于他拜师的真相的时候,他帅气而执著的转身,回到那个严厉又带着一身坏脾气的老师身边。
当杜罗美莫名其妙的不喜欢他的时候,他流着泪去接受这样的结果,天晓得这个啥狗血剧情啊,之后这剧情越发朝着BL的方向,感觉老姜对待杜罗美和小姜的态度越发奇怪,而小姜似乎越发将重心摆到音乐会上了。
这只能说剧情越来越令我感觉乏味了,若不是因为张根锡这么卖力的演出,我想我一定是放弃了。
还是推荐下喜欢小帅的大妈们去看看这个戏,因为和黄泰京不一样,姜建宇的的确确是一个地道的好男人,正因为如此,韩剧的男一号通常不会是好男人的,但是也因为这个戏,我成了小帅的Fans,喜欢这个好男人的姜建宇
以前我觉得韩剧跟台湾偶像剧一样,呆板常用的套路,智商像是被人砸了个洞的女主角,不知所以然搞笑的爱情励志剧情,反复又反复,咀嚼到烂。
但是这一部贝多芬病毒我真的很佩服,最近的韩国偶像剧正在走一场思想的美丽旅途。
贝多芬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即使是穷人即使困难丛丛,但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是高贵的梦想,摆在最高的货架上,就算是平凡人,只要你用尽全力伸手去迎接,总有实现的那一天。
姜玛艾是一个冷酷的人,这个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有另一个同样著名的称号“交响乐杀手”,没有一个乐团能在他的指挥下坚持超过6个月。
于是mouse乐团的酒吧号手说:“他的脾气世所罕见,真想把他放到展览馆展览。
”他如此无情,他说你们是一堆垃圾,他对拉大提琴的大婶说:“你知道别人怎么称呼大婶吗?
累赘、包袱,但是我更想称呼你为狗屎!
”他说你们是一堆狗屎!
这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男主角,那么冷酷,那么无情,他不给任何人留有余地,包括市长和政府高官。
即使是恋慕他的女孩,他也直言不讳:“你一个聋子能搞什么音乐,杜露美,下去,你不能演奏!
”可是当市长说这些人是垃圾时,他愤而痛斥:“你算什么,他们都是我的团员,你凭什么说他们,只有我才能骂他们。
”面对健佑选择做交警,他怒其不争:“因为生活,因为没有时间所以选择放弃音乐,这全是借口!
你真的想放弃梦想一生如此吗。
”他一面骂健佑差劲一面对郑明焕说:“健佑是一个天才,他还年轻,以后的成就不可想象,但他有一个问题,是我!
他不能跟我学习,他不能学我的脾气。
”不知何时,他变得可爱起来,依旧是毒舌,可是隐隐得他的善良,他的认同慢慢渗透开来,如同贝多芬的交响曲从起到落,散播出音乐的美丽。
这帮本已丧失梦想堕落在世俗生活中的公务员,家庭主妇,酒吧号手,交警,辍学学生们开始凝聚起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走上了一条短暂的音乐梦想。
于是我们看到了因为音乐而发生的一些改变,姜玛艾因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和音乐而逃避爱情,可是他所指挥出来的乐章让他无法逃避,他的交响乐不再压抑,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姜玛艾不再是单纯严肃的了,他说你们这一群白痴,总是在失败还要继续,你们这群笨蛋,让我们演奏最后一曲吧。
他举起指挥棒,微笑,音乐慢慢荡漾,渐渐恢弘,如同奔腾的潮水勇往直前。
这段旅程终将结束,他拎起旅行包,牵着唯一陪伴的狗渐渐远去,这个杂乱的mouse乐团也解散了,音乐之梦如此短暂,好像昨天才开始,做着曾经不敢想的奢侈的梦,这一刻因为生计都将结束了,如同萤火虫短瞬的光华。
只是记忆里有一块地方藏着这段回忆,恐怕这一生都无法忘记!
杜露美即将耳聋,她放弃了小提琴决定学编曲,也许有一天她会成功然后去找姜玛艾,再一次表白。
健佑不再做交警,他准备考大学,学指挥,也许有一天他会成功然后告诉全世界他的师傅是姜玛艾。
伊顿英才比赛上拿了二等奖,她终于可以拿奖学金上学了,也许有一天她会完成老爷爷的梦想:成为一名演奏家!
老爷爷终于痴呆了,他无法再吹小号了,也许某一刻他会清醒,想起姜玛艾,想起伊顿这个嘴硬心软的孩子。
大婶还是回家继续她家庭主妇的生活,只是偶尔会拿出大提琴练一练,回想一下那段日子。
还有很多很多人,这些曾在mouse乐团的人将继续自己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他们互相见面,会笑着谈论乐团的日子,会笑骂他们那个毒舌的指挥家姜玛艾!
原来普通人也有追求梦想的权力,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努力总有实现的那一天。
爱的方式 ——记《贝多芬病毒》第九集 35'20"-46'30"剧情背景:《合唱交响曲》,笨鸟先飞的平民乐手的演奏使挑剔的姜mae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潜能,尽管一个月只练一首曲子,能够练成这种水准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姜mae决定让他们参加正式的演出。
平民乐手的到来,使得骨子里有着本能的清高的专业演奏家心有不服不屑,加之姜mae对专业演奏家的批评毫不留情,挑战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以罢工来对抗姜mae。
而一向毒舌的姜mae,也并未因为让水准不够的平民乐手加入演出而得到他们的感恩,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实力得到了指挥家的认可,而不认为虽然自己有欠缺但肯定他们热情和潜质的指挥家给了他们一个站上专业舞台的机会。
专业演奏家和平民乐手联合起来,要求姜mae为自己种种过分的行为向他们道歉。
此时此刻,我觉得姜mae太可怜了。
哦,不,他不会接受别人的同情。
那么,我觉得他很伤心。
他明明可以只要专业演奏家来演出,尽管那些人未必有平民乐手对音乐和演出的迫切,但也不会搞砸了演出吧?
录用平民乐手,他是冒着风险的,是赌博,如果他们的热情发挥得好,会让演出制造出超乎想象的感动,但是同比例的风险是,他们也可能毁了这场演出,尽管这些平民乐手不这么认为。
这样的决定没想到竟然引起两方都对他罢工。
面对这种情况能怎样呢?
不道歉团员们就不参加练习,而演出的时间已经确定。
露美的心情,应该就是我这样吧……所以,她拿出高中以后就没再练过的绝活,想要给姜mae表演一口吞掉七块饼干来让他换一下心情。
露美向姜mae发出挑战书,姜mae好奇的悄悄走出办公室,看到露美的表演,把严肃的姜mae笑得流下了眼泪。
他主动告诉露美,平民乐手说他不明事理,说他可怜。
再拖下去也是耽误练习的时间,只能顺从他们,去简短的道个歉。
露美听着这些话就已经眼泛泪光了。
他应该是不忍看见所以装作没看见,也可能是不想露美看到他违心的样子,然后转了身,继续说,明天两点集合,简单利落的道个歉,低个头,说声对不起。
听到这些的露美,已经哭出声了。
姜mae看着露美,不善于表达的他什么都没说,但是这哭声已经刺痛了他的心。
第二天,姜mae很庄重的拿着事先写好的道歉信,掷地有声的读给全体团员。
露美不堪面对姜mae的道歉,只能躲在门外。
他说团员的不信任、不理解都是由于他的不足,从今天开始,作为指挥家、作为一个人,他姜建佑要重生的时候,门外的露美心好痛,深深的提了一口气。
他继续的读着,“致以最诚挚的、真心的、真心的道歉……”,这个时候,他看了一眼站在门外的露美,她紧张的表情,还有那印在他心上的她伤心的哭声,还有,他坚持了这么多年的耿直、纯粹的风格,从他口中说出的三个字不是对不起,而是“办不到”!
姜mae真心的演讲,此时才真正开始。
真心的话,是不用打草稿的,可以脱口而出。
“为什么?
因为这不是发自肺腑的,是被各位逼得走投无路才写的。
还有各位提出的三个要求,这个我也不能接受。
禁止补充练习吗?
为什么不要补充练习?
实力不济就要练,补充练习还能领加班费,增强实力,提高品位,增加阅历,一石四鸟的事不做,到底想干什么?
团员的人格,这上次已经说过了……第三条……blabla乱七八糟一大堆,总之要我道歉。
我就问一句,我有没有因为各位实力不济以外的事情大发脾气?
还是因为我没有做好准备让各位浪费时间了?
没有吧。
那到底有什么问题?
语气啊……那概括来说就是一句话嘛,老师,改改你的语气吧。
但是对不起,我连改变语气都做不到。
稍微夸张一下,我从跟爸爸妈妈学说话时就是这语气,所以连我家人都讨厌我。
但能有什么办法,天性如此。
”门外的露美,欣慰的笑了,这才是原本的姜mae。
“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证以下几点,损失的各种课外辅导和音乐辅导费,会精确的补发给你们。
市交响乐团是全市人民的财产,所以要无偿演奏,没这个道理,每一个音标、一个声调,都会给各位算作报酬,已经定下的日程要以大局为重,我们绝不会受市长的儿子、女儿、侄子、女婿他们的委托进行免费的演出,门都没有。
我们要按照我们定下的日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还有最重要的是,不会让各位在外人面前难堪,在我们要演奏的音乐面前、作曲家面前、观众面前,会让各位堂堂正正的面对他们。
让听到我们音乐的每个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得到一点点灵魂的安慰,这就是我办市交响乐团的终极目标,也是我的梦想!
如果各位能和我一起完成这个梦,谢谢大家。
”每一个团员都被这真心的告白感动了,一个对音乐如此纯粹的人,他的毒舌仅仅是因为对艺术的超高追求和对团员的恨铁不成钢,激将是他帮助大家成长最惯用也最拿手的方式。
我猜想,过去也许有很多人的确被“交响乐团杀手”所打击了,但是也一定有很多人为了向这个藐视自己的刻薄指挥家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咬牙苦练取得辉煌的成就。
讲完这些话的姜mae,再次望向大门的时候,门已经关上了。
他出去叫住正在匆匆离开的杜露美。
“满意了吧?
别再哭了。
”然后微笑着转身走了。
=============================================================== 这段戏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既感动于姜mae对音乐的严谨、纯粹的追求,又感动于露美对她爱的人的理解、支持、与包容。
姜mae,不能算是个完美的人,他的音乐造诣是无可指摘的,但是这种才华横溢也造就了他目中无人、耿直刚正甚至刻薄毒舌。
让全体团员同时奋起抗议他,也是他性格不够完美的铁证。
他把自己隔离起来,与任何人都保持着距离,或许唯有这样才能保持他艺术创作的激情,长期的孤僻使他将拒绝别人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处事方式,这种方式成就了他捆绑自己的感情而完全还原乐谱作者的创作初衷去演奏的艺术表达手法。
他抗拒自己被别人感动、被别人关心,也不想面对自己想要关心别人的冲动,出于被平民乐手对音乐的执着热爱的感动,他会自觉不自觉的帮助他们,但是他也会下意识的帮自己找一个不感性的借口、台阶。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他那冷漠刻薄的表象之下偶尔不由自主散发出来的善良、正直,露美是完完全全能够体会并理解的。
在露美眼中,姜mae的凌厉性格与他绝伦的才华是相依而存的,磨蚀他的棱角,就等于消灭他的才华。
他的骄傲来自他的音乐造诣,也来自于他孤芳自赏的个性,不被理解、不被接纳,是因为他站得太高。
他享受着站在高处的成就感,享受同时也忍受着站在高处的孤独。
而在现实的形势面前,违背本心的妥协与道歉,那是让他用锋利的刀割下自己引以为傲的犀利,也就同时扼杀了他面对音乐时的自信和自负。
他有多痛,露美就会比他更痛。
所以她痛哭,所以她不敢面对他的俯首道歉。
而姜mae,原本打算道歉的他,为什么最后却没有说出对不起三个字?
因为他自己一向无愧于心的生存方式,因为他对艺术、对生活一丝不苟的谨慎态度,也源于露美那失态的痛哭,源于站在门外的那个充分尊重他的女人,源于从门缝里望着他的凄哀眼神,他的灵魂已经先于他的理智认定了自己的知己,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亦不能让那双明亮的眼眸失去光彩、流下心痛的泪水。
所以他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最真实的想法;所以他对她说,别再哭了。
什么都不能阻隔,两颗频率相同的心彼此靠近。
多芬呐,我想你很快就可以再见到大喇喇傻乎乎的杜露美。
昨晚看了《贝多芬病毒》,1点上床,很久都不能入睡。
似乎姜指挥正瞪着眼睛在盯着我。
也许《贝》是适合在夜半无声之时独自一人看的,一边看一边和剧中的业余演奏者一起被指挥家拷问灵魂。
白痴,狗,坨屎,乞丐......没有实力的人,是没有尊严可言。
家庭?
父母?
孩子?
钱?
......都是借口,借口,逃避的借口。
梦想不去努力实现,就不是梦想,只是垃圾。
真是一边看,一边羞愧啊。
非常理解欧巴桑、建宇和科长的人生,因为如我,在想要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间徘徊,表明上看好像屈服于现实生活,其实本质是对自我理想生活的逃避,怕失败,怕无能,怕失去,怕最终一无所得,这是多么怯弱的人生啊。
好害怕强势,好害怕毒舌,好害怕鄙视,因为在执着且傲慢的人面前,我们这样的人是如此的卑微、苟且偷生。
漂亮的女主角,帅气的男主角,加上超恶言的老师,这一三角组合,创造了无限的音乐传说……每个人都不可以因为喜爱音乐而背对生活,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都不能够太执着,因为执着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就是他们这些执着的,而又因为喜爱音乐背对着生活的人们,演奏了一曲又一曲美丽的篇章。
他们不是最好的,但是的的确确是最热爱音乐的。
将这部励志的片子,献给喜爱音乐的每一个人,让青春永动,让音乐不止。
关于交响乐题材的电视剧我大概只知道三部:交响情人梦、贝多芬病毒、双城变奏。
老实说因为内容关于音乐,所以对我这种喜欢音乐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这部电视剧,直到看了一半我才发现原来是韩剧,真的颠覆了我对韩剧的印象。
因为以前一直觉得韩剧没多大思想,基本上算是肥皂剧,只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这部电视剧让我用不带成见的想法去看待韩剧。
关于交响情人梦、贝多芬病毒、双城变奏而言,我最喜欢贝多芬病毒。
三部电视剧音乐、感情都是剧情的一条主线,但交响情人梦和双城变奏更倾向于爱情,而贝多芬病毒的感情更为复杂,有爱情、友情、师徒之情。
相比较而言,贝多芬病毒人物刻画的更为生动。
把姜指挥对音乐的执着、对爱情的惧怕、不善表达内心的想法,把内心的挣扎、不善言表却放在心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交响情人梦,让人记住的是千秋对音乐背景的解释,让我们更容易理解音乐。
但是,毕竟我对音乐不算很有感觉,就算知道音乐产生的背景,我听同一首歌也没有多大差别,我只要感觉好听还是不好听就行。
双城变奏,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介绍一些演奏者因为天赋不够,很难有再次上升的空间了,于是无奈的放弃了,有些人选择了与音乐相关的行业,但是这种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
剧中介绍制作小提琴的过程虽然没特别的强调,但是细细的体会,却让人肃然起敬,因为音乐是需要用一生来完成的任务。
然后很微妙的把商业接进来了,然后告诉我们很多做音乐需要那份宁静,这关系到名、利,但是牵扯到这些,就很难保持内心的那份宁静了,所以要做出一个好的音乐真的不容易。
贝多芬病毒,不仅说了从事音乐的不容易,更讲了人性、以及选择的不易。
就算一个内心并无杂念的人,在众多的评论中也会有私心。
一边他表现的冷漠,但内心却是那么的在意。
像大姜注定就是那种孤独的人,但一旦碰到了知己,那一定是非常深刻的。
同样他也向我们说了,任何顶级的人物,都有了不起的才能,也许大家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并不相同,但实力是不能否认的。
不管是天才还是资质平平的人,刻苦不能少,对音乐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不能少。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只要对音乐用一种敬畏的态度,以何种方式让别人接受并不是最关键的。
就像大姜觉得古典乐属于贵族,他不接受对古典乐的亵渎,觉得和现代乐结合,是对音乐的玷污。
但是小姜却觉得只要大家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何种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
看似对立的观点,但都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一个想保持古典一直以来的传统、高雅,另一个则是想让更多的人接受。
因为如果不用与现代音乐结合的形式,交响乐面对的永远都是一个小众的群体。
其实只是个延续与发展的抉择。
记得那时我喜欢小提琴是00说过一句“有的人喜欢下里巴人、有的人喜欢阳春白雪”,具体内容有点忘了,但大致内容就是不该因为我喜欢小提琴就否定、轻视了其他的东西。
确实,没有明确的好与坏,不管以何种形式,在大家抱着敬畏之心面对音乐时,多一些人喜欢这个,总没坏处吧。
看看过《邪恶力量》之后,想再找一部不需要等待更新的电视剧来看,不知怎么地就搜到了《贝多芬病毒》,但看介绍说是韩剧,我就不怎么想看了,以前看过几部韩剧,比如《蓝色生死恋》《明成皇后》(这个片子虽然长,但是演员演得不错)等等,但总觉得节奏太慢,情节冗长,哭哭啼啼,要么就有个坏人坏到你想脱下鞋子砸死他,但这韩剧的名字倒是挺特别,加上我比较喜欢音乐,于是就简单扫了一下剧情,哪知道就这么轻易地“中毒”了。
《贝多芬病毒》讲述被音乐抛弃也抛弃了音乐的人,组织了交响乐团并遭遇到各种问题和阻碍,最终凭借着对音乐的信念,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迈向成功和幸福的故事。
里面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技让人折服 。
这个韩剧我连上来回看三遍了,我还没对哪个电视剧这么热衷过,电影到是有。
以前我也只是关注剧情,很少关注演员,但这次不一样。
《贝多芬病毒》在韩掀起“姜玛爱”热潮。
剧中韩国实力演员金明敏扮演的“姜玛爱”是一位原名叫姜健宇的著名指挥家(英文为Maestro,读音中含有“玛爱”),被人叫作“姜玛爱”。
但是,在电视剧的开头部分,姜玛爱并不像个拥有盛名的乐团指挥,而是表现出了狂妄自大的性格,如,披头盖脸地辱骂水平差的演奏员、对演奏会上的观众口出狂言“如果不满意,就请退票回家洗一洗耳朵”等。
其名言:实力就是权威!
但是很多人都喜欢这个角色,某电视台相关人士说:“其实很多人都把自己包了起来,以显得善良和气,但内心却都想和姜玛爱一样痛快坦率一些。
姜玛爱满足了这类观众的心理,这也是这一角色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金明敏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花了半年时间学习指挥,在拍过这个片子之后三个月内,把自己的体重减掉了30斤,为了拍摄电影《我的爱在我身边》,演绎里面一个患有“渐冻人”病症的人,这个演员惊人的毅力和认真的态度令人敬佩,但同时我也感兴趣在三个月减掉30斤,这个我一直梦想着的...,怎么做到的?!
并列为男主角的另一个演员是韩国偶像派演员张根硕,我对偶像派的人不怎么感冒,总觉得就只是长得好看,其他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推崇的,演员总给人感觉私下真实的面貌和电视上的总是差别很大。
但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我还是忍不住搜索了与他相关的片子,不过还是最喜欢这部电视剧。
回头再想这部电视剧,回想他们每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执着,那个小心擦拭双簧管的老人,那个在大提琴上发泄情感的家庭主妇,那个倔强固执却内心柔软的小姑娘,那个耳朵最后时不时失聪却用心感受音乐的女主。
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有抓住音乐的欲望,就去打破困扰自己的枷锁, 别让梦想僵死在自己的怀中。
坦荡荡的 诚实的面对自己 面对世界 是多么格格不入的一件事大家都憋屈着 都扯着这样那样的理由 平庸的生活着 却被这样一个不讲颜面直白的人一针见血的刺到了痛处 ---其实 只是我们软弱我们不够努力 其他都是借口。
人,要更自私一些 要更狠一些。
每一次 看着姜MAR抑扬顿挫字字珠玑破陋大骂的时候 他所说的其实是多么正确只是我们自己不敢承认而已。
这部戏 我一口气看完的 哭了好多次 听着拉着SOLO的大妈演奏的LIBERTANGO,看着小女孩和老爷爷的忘年友情,为生活所迫的大叔一次又一次放弃但是对音乐的难以舍弃。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正如姜MAR所说的 梦想不是今天想到一个什么就想什么,而是要努力要付出要去尝试去实现的。
多么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人 认定自己 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就可以了。
而我每次想尝试的时候 被破一下冷水 就可能放弃了 软弱的人 注定平庸。
这是现实。
18集 我几乎没有拖进度条 只有在讲述姜MAR和小美的爱情的时候,我耐不下性子了。
我不认为那是爱情,更像是一种敬仰一种崇高的迷恋。
没有接受小姜我想是所有木槿的遗憾。
最后那一曲 姜mar和多芬远远离去的背影 自始自终选择自己的音乐 那或许才是最适合他的生活和人生。
小美 或许就是他人生中 心动的一笔。
成为永恒的纪念。
I will take fate by the throat,it will not bend me completely to its will.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贝多芬病毒,是一群抛弃了音乐,也被音乐抛弃的人重新聚集到一起追逐梦想的故事。
姜玛艾姜健宇,Maestro姜,永远能够用一般人想象不出同时毫不重复的语言损贬那些七拼八凑组成的团员。
毒舌都极致,就像里面酒吧大叔说的那样“这种怪性格真是独一无二,真想把他放到展览馆里面去展览”。
永远一丝不苟,准确演绎古典乐曲,相信成功是建立在不断练习当中,近乎苛刻地对待自己和交响乐团的团员。
同时把一层层纱布捅破,告诉人们最现实的一面。
都这样了,你们还要在悬崖边跳舞么,真是一群傻瓜!
可是偏偏就是有这么一群傻瓜,每每为了姜玛艾的一些嘲讽戏言去做其他人都不会做的傻事。
所以姜玛艾虽然用及其古怪和特殊的方式,但是还是尽力保护了这些“他的团员”。
看完全剧,发觉对姜玛艾实在不能用一般的词语来形容。
什么霸气、帅气、毒舌,都是冰山一角罢了……总体上说,只能用“牛掰”一次来评价。
在被交响乐团正式团员逼着要道歉的时候,他本想道歉,但最终还是说:“……你们写那么长的请愿书,就是想说:老师请语气好点么?
我说话就这样,爹妈都不喜欢,天生的改不了。
但是我有因为音乐之外的任何事情责怪过你们么?
我能够答应你们的是,不会因为市长亲戚什么的要求要你们去演奏他们喜欢的音乐,每一次加班练习都有报酬,我会让我们的音乐完美,对得起作曲家、乐评人、观众和所有人,在音乐面前抬得起头来。
这是我的梦想。
”在被新市长压迫要去指挥任职表演的时候,他弄了个4分33秒的空白乐谱,用完全静默的“交响乐”狠狠在电视上耍了新市长一回。
虽然脾气古怪惹人讨厌,但是这份脾气和坚持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一般人不都会妥协选择比较简单的路么?
但是他总不如此,姜玛艾总是选择他认为正确的道路,总是可以在音乐面前站得笔直。
又坏,又毒舌,又装模作样。
又刚直,又强悍,对音乐绝对热爱。
无论如何都让人又头疼又佩服又肃然起敬。
小姜如果把姜玛艾比作贝多芬的话,那么那个同样叫做姜健宇的男人,就应该是莫扎特吧。
“他不是你那样耍小聪明的天才,只有莫扎特可以与他匹敌。
”这是姜玛艾对郑明焕指挥所形容的小姜。
虽然一直凶巴巴恶狠狠地对他,但是很明显姜玛艾是把健宇当做自己心爱的弟子。
温柔,把和别人搞音乐当做幸福的东西,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团员。
这就是老让姜玛艾恨铁不成钢的健宇,其实也是让姜玛艾默默羡慕的健宇,那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年轻而有天分的弟子。
当姜玛艾被所有团员反对而丧失自信的时候,健宇指着车说:“这是什么?
这是车,是我花费所有东西都想要一生开一次的车,而现在它说自己是只麻雀,就那样啾啾飞走了,你说我是什么感受。
变态么?
你当然是!
性格惹人厌?
你现在才知道么?
都活了40多年不是应该历经风雨更加豁达坚定么?
既是老师又是哥,还是个四十岁的大人,还在这里动摇什么?
……上车,难道要我用一记重拳结束这段对话?
”当合唱团因为误会姜玛艾的企图的时候,健宇不顾自己的初次指挥,找到合唱团团长恳请说:“我第一次知道自己能够发光,而相信我的人是老师,老师却因为我的失误而陷入困境。
”年轻、帅气、温柔的姜健宇,和他的老师一点也不一样。
就是这样两个不一样的人,让我目不转睛盯着这部片子。
天才和大师如果说姜玛艾就像是贝多雄壮恢弘的交响乐,那么健宇就是莫扎特舒缓灵动的乐章。
“贝多芬一辈子想要到达的地方,莫扎特出生的时候就在那里了。
”这让我想起《为爱向前冲》的漫画中说的,一个在痛苦中打网球,一个在快乐地打网球,到底是谁比较强呢?
天才的领域不是仅仅通过努力就可以企及的,虽然不一定能做到天才那样信手拈来融会贯通,但是努力地打拼却可以带来一番暴雨疾风过后的独特风景。
所以有和李白并称的杜甫,也有一提起命运二字就让人肃然起敬的贝多芬。
姜玛艾和健宇就好像南极和北极,互为极端,但总觉得有那么些相似的地方。
姜玛艾在面对别人对健宇的评价高于他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过嫉妒。
他也将自己的嫉妒赤裸裸地展现在了健宇面前。
虽然喜欢装模作样,同时也极端诚实的姜玛艾。
觉得他会让人失望,但最终却站在那里背脊一点也不打弯的姜玛艾,是不得不让人佩服的啊,所以到最后健宇还是要跟着他做他的弟子,所以杜露美才会放弃那个年轻温柔的姜健宇而爱上又老又坏又装模作样的姜健宇的吧。
被音乐抛弃的人古典音乐是贵族的东西,这群高中没毕业、没能上音大、在酒吧里面演奏、家庭主妇,真的可以演奏出打动人的音乐么?
抛弃音乐的人,是被音乐抛弃的人么?
不是的,音乐一直在那里,梦想也一直在那里,只是看你肯不肯去撞、去跌倒、去受伤。
“要服从丈夫,要照顾孩子,从来没有自己的时间,为什么都要我忍着?
为什么都要我牺牲?
我不叫大妈,我叫郑妍希。
”就是这群好似杂草一样的平民,让我体会到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他们用他们的低音提琴、小号、黑管、长笛,演奏着自己的乐章。
怎么看都成不了大事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互相鼓励和感动,做出的成绩。
《贝多芬病毒》和《交响情人梦》贝多芬病毒被称为韩国的交响情人梦,因为第一次涉及到古典音乐这个题材。
交响情人梦是欢乐的梦幻的,是一群少年一起在开怀演奏。
而贝多芬病毒是现实而文艺的,说它现实,是因为它一次次讲生活的无奈、妥协、退让,一次次将以为近在咫尺的成功撕裂给你看。
说他是文艺的,因为它告诉我们有梦想就去追逐,迟了二十五年也不晚。
我就是在这样的《贝多芬病毒》里恍若痴人,又悲又喜。
@2020-02-10 23:59:55
为了张根锡看的,没看完
前半部还好,痴呆症老人,家庭主妇,高中生,失业警察...的交响乐团。
某种程度上,励志=扯淡。
当年让我中毒的剧作
张根锡.hoho
冲着根锡去的 看到第8集弃了 剧情后来走样了 我就说吧 韩国人这种边写边拍的方式就是不靠谱……
最爱大姜!演技绝对不一般~~李智雅和张根锡的演技清新自然~~就演员阵容我非常满意,只是觉得这部剧并没有把古典音乐很好地诠释表达出来,视觉上享受了,听觉上并不享受~~
上上添加的片子,哈哈,顶啊~
看了 三分之一就受不了
独特的风格
日剧style的韩剧,片中所有人对于梦想的追逐和坚持激动人心。男一男二演技大PK。根酱完全不输金大叔哦!
折腾死我算了、只要是李智雅在的戏结局都那么不尽我意!交响乐倒是听满足了。。
音乐棒!! 前几集超励志 无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永远也不要放弃梦想 跳过所有爱情戏部分 剧情还是可以
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都很丰满。很受感动。
我觉得很不错的韩剧。金英民大叔太有魅力了。
近来非常喜欢的一部片。看完了,但还沉浸在其中,真希望能一直拍下去。姜玛艾这样的男人,怎能让人不爱啊。。。
好吧 我又是去听音乐的
指挥大叔的孤傲和气质令人着迷~~~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