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故事,水泥拍的最好,留白和悬疑效果也很完美。
20年前,女儿交往的那个打工仔和母女俩产生矛盾,并且跑到母女租住的小公寓里重伤的她们,然后把她们活埋在地板中。
其中女儿应该是第一种死法,也就是嘴上没咬着管子,不一会就窒息而死了,所以警察进门的时候她的身上还比较干净。
但是妈妈应该是第二种死法,嘴上咬着管子,坚持了很久,身上被水泥腐蚀,相当于被强碱慢慢烧灼身体,特别痛苦的一种死法。
所以妈妈在警察进门的时候身上满是水泥污渍。
女儿应该还是对当初的那个打工仔有感情的,所以拼命阻止小警察进房间,但是妈妈的怨念太大,以至于一看到那个酷似打工仔的警察就把他的手按在缝纫机的针下面。
小警察应该是那个打工仔的转世,打工仔杀完人以后没多久就意外死去了,竟然逃过了冤鬼索命,但是他的下一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尽管是个负责任的警察,在搭档消极怠工,那个女儿说没什么事儿发生的情况下还是坚持进门检查,最终被水泥活埋了。
只能说前世造孽,后世遭殃。
小警察之所以坚持了第二种死法,就是嘴上咬管子,估计是想坚持到搭档来救他。
但是就像寂静岭一样,他的搭档去的表世界,而他被拖回到里世界(可能就是20年前)所以没人来救他,而他的手机才会和母女的尸体埋在一起结尾的意思可能是,因为内疚而辞职的老警察找了小警察很多年,即使那个废弃的大楼已经翻新盖成新的大楼,老警察依然在原来大楼的地方寻找着失踪的搭档。
而他在街上看到的那三个人应该就是都变成鬼并且摒弃前嫌生活在一起的母女和小警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妈妈最后的那个得逞似的笑容,还有两位警察长官讨论案情时不可思议而又后怕的表情喜宴,其实不是恐怖故事妈妈和那个胖阿姨是一对同性情侣,这场婚礼其实是她俩的,因为不被世俗接受,所以除了爸爸和儿子都没人来,婚礼冷冷清清,这4个人就是全员到齐了,最后一起拍了张照片。
“水泥”为了看pakho……惊喔!
卢海鹏 焦娇 林雪 曾国祥 这段很棒“不一定”李灿森先生依旧是那个坏到讨厌不起来的悲剧 应采儿很出彩“吓鬼”太棒了!
香港电影需要支持!
3哥 我都舍不得眨眼(昨晚射雕演到杨康死了……)今天看这部看到3哥好开森!
梁烈唯近几年越来越棒!
支持香港电影
我这里再加一点给你们想一下。
因为不讲明你们好象转不过来。
假设双胞胎都是20岁。
这里说的警察弟弟只是一个代号。
那个时候可能没有考或者在做别的工作。
或者是弟弟被哥哥弄到车祸后死了再由哥哥代弟弟去考上警察的。
我上面的解释只是一个代号。
以下是我的猜测:由于哥哥欠下巨债没法偿还。
但是高利贷天天追债甚至骚扰他和两母女。
于是乎他想了一个方法,杀了2个人藏尸在租的房子里。
并放风出去,他母女两是他杀的。
(两条尸体只是用来打掩护,以防高利贷不信)然后他再利用自己的弟弟,弄成是自己车祸自杀。
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逃过高利贷。
或者高利贷信了又或者看见他车祸死了。
所以这一切本来已经完结。
但后来发现了一件事情让他不得不露面。
那就是那栋曽经埋尸的楼层准备拆了。
这样一来,他以前的秘密说不定就给查出来。
于是乎他报考警察又或者早就考到警察的他,想了这么一条疑神弄鬼的方法。
希望警方以为一切都是鬼神。
这样他又可以继续逍遥法外。
剩下的细节你们自己想一下就可以了。
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那些说轮回的。
我有一些疑点,希望可能解答一.鬼弄死年轻警察的时候是给了他一根吸管,然而老警察找到的时候地面并没什么东西。
二.既然是鬼这个轮回弄的 为什么尸体是几十年前的尸体?
如果你说这是男主之前杀的母女尸体。
那么警察的尸体呢?
三。
剧里说了老警察之后就因为个人原因和精神问题辞职了。
好明显是一直内疚,所以他才会一直去贴纸寻人。
这也说明了他为什么这么苍老和憔悴。
如果按你说的,又一个轮回,那么最起码是20年。
你认为老警察还能贴20年的寻人?
好明显最后的镜头是不会太久的日子。
因为他跟年轻警察吃饭的时候已经有白头发的。
四。
欠钱的是周柏豪,他跟母女两有男女朋友关系并不是债主关系。
但为什么要杀她们两,动机?
1.《水泥》 TOP1从开篇的生拨田鸡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视听语言点个赞。
Bug点再于为什么方中信会疯?
导演想要阐述的是人世间的“轮回”吗?
2.《喜宴》 TOP3前夫带着孩子参加前妻的婚礼。
唯一的亮点在于制造了悬念点,引导观众往错误方向走。
原来不是肥姨结婚。
3.《Good Take》 TOP2致敬不致敬到没有看到,只是……难道那幢楼里住的都是有恋尸癖的人?
不过了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戏真好。
个人以为如果泰勒不是一个恋尸癖患者,用另一种方式讲述泰勒原来是一个失败的演员会更好。
4.《不一定》 TOP2护士→妓女→偷肾贼?
导演想阐述的是主题在于万事皆有可能吗?
应采儿的角色是丰满的,但是,其他人的动机显得就很牵强。
5.《吓鬼》TOP4也许导演想要表达,老一辈的香港演员与导演都十分赞,但新一辈的演员为了利益都跑到内地来拍片了。
结构是有,但不够巧妙。
特别喜欢《水泥》中,问小警察选择一个什么样死法的那一段,那种惊悚、慌乱、害怕演得特别真实。
还有方中信的那个大肚子也特别配合出一个欺负新人的老油条形象。
第二个《喜宴》我是没看得怎么太懂,所以也不做什么评价。
《good take》这部分我也是比较喜欢的,就有种莫名的共鸣,虽然我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但还是感觉到了很多情感。
活了一辈子演了很多戏,但都不被看重一直被忽略,不过比较幸运身后一直有个默默支持自己的人,这可能也是他能一直支撑下去的希望,就突然有一天她不在了,真正的消失了,最后的希望都被夺走了,除了去追随我也想不到其他解决办法了。
一片灰暗的人生有什么理由让我再坚持下去。
第四部《不一定》,嘿嘿。
很多无知女生都是这样陷入进去的,人生是真的很苦,因为就算是亲戚很多时候都不一定能够信任。
更苦的是人生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各型各色的诱惑,你以为是机会?
其实它是个陷阱。
你以为能一步登天,一劳永逸,结果却是万丈深渊,无尽的麻烦。
主角最后找回了自己,但也再也回不去曾经。
你以为回不去的今天,就是很多人想回去的昨天。
第五部《吓鬼》感觉这部就是凑数加致敬和回忆往昔,看不出有什么有意思和出彩的地方,纯粹就是恶搞和吐槽。
没什么新意。
《水泥》作为开篇,真是精彩绝伦。
虽然是年轻导演,但是功力不错,表达出了要表达的东西!
好的故事不需要多么多的铺垫!
让观众感同身受就好!
《喜宴》很讽刺,从片名开始,明明表现了人到中年的过多无奈,却还叫“喜宴”。
片子先给我们展现了小孩子的荒诞世界,又给我们看了那窘迫的显示社会!
整个故事需要阅历去欣赏!
不然必然平淡无味!
《Good Take》很有承上启下的意思,演员都是香港老戏骨,表演入目三分!
故事情节真实而不落俗套!
《不一定》可以说是五个故事里的败笔,导演思想过于矛盾,演员表演也不够火候,导演又想表现澳门纸醉金迷,又想给我们看人性的丑陋,最后还想来个剧情高潮,可惜时间有限,功力有限,表现有限!
以至于故事接近崩溃!
《吓鬼》亮点就是蔡卓妍被拍的很美,很年轻!
故事是走的怀旧与致敬!
应该是受了《僵尸》的影响!
作为结尾再好不过!
如果能在最后的画面来一个剧情反转,加一只真鬼,就不得了了!
昨晚无聊,找来这个片子看。
如果你还没看本片,暂时不要往下看。
(此处建议大家在观看本影片前一定不要看影评!
不要看介绍!
)(此处建议大家在观看本影片前一定不要看影评!
不要看介绍!
)(此处建议大家在观看本影片前一定不要看影评!
不要看介绍!
)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故事由五个部分组成的。
1.看到第一个曾国祥执导的《水泥》<图片1>演员有方中信、周柏豪、叶童等。
讲述警员9413(周柏豪饰)前往报案地点查案,但却被一妇人及一少女打晕,醒来时被水泥封住半身。
其同伴接报到场,却只发现9413遗下的手机、一妇人及一少女的骸骨。
从时间或是从剧情上推断都十分可疑+诡异,按照时间推算,前后不过一刻钟左右,警员失踪后经过被一妇人及一少女用水泥封印杀害,但妇人和少女在案卷中却是早已失踪,探案人员破除地板发现了墙壁内的骸骨,警员定性为失踪警员的上司引咎辞职后不断刷寻人启事希望找到警员却未果,终有一日见到与失踪警员长相一样的男子,竟与害死警员的妇人及少女在一起,令人不禁联想起《万能钥匙》的桥段:人恐到寿命后灵魂无所依附,于是采用换身体的方式续命。
(这只是一个猜想,另影片中有线索说之前失踪男子照片竟与失踪警员长相一样,大家可以尽情推理)2.导演黄智亨的《囍宴》<图片2>讲述一个小孩跟爸爸(张兆辉饰)一起赴妈妈(宣萱饰)的新婚囍宴,童真与成年人的无奈都尽在心头。
在开头没有故事背景的情况下,只是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又和母亲对话被嘈杂声打断,此时孩子妈妈表情略显波澜,让人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婚礼。
场景的设置和气氛渲染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惋惜感,同时又有温情和无奈,孩子的童真就像一缕干净的阳光穿插其中,将阴雨般的氛围照的明亮温暖。
穿插在影片中的怪兽大战机器人游戏也在不断透露一家人的关系微妙变化。
整体看起来设计精微,小演员表演非常到位。
3.黄进执导的单元《Good Take》
甘草演员泰勒在年轻时演戏中有一句:总有一天,我要将我失去的都本部分由卢海鹏、曾国祥、林雪、焦姣演出。
这是一个向资深电影从业员致敬的故事,甘草演员泰勒(卢海鹏饰)准备烧炭,与去世的太太一起长眠,却遇上邻居被恶汉追数,泰勒以其精湛演技化险为夷,其后发生更荒诞的事。
甘草演员泰勒早上醒来,他他太太还未醒,但见枕边有花朵(白兰花),后泰勒做早餐,与太太谈天,突然一个镜头转向收拾桌子,此时才知道他太太已经去世,无人伴他早餐。
之后他继续幻想,与太太跳舞谈天,为了留住太他的身躯到处找白兰花,奈何这个季节没有白兰花,他于是心灰意冷,欲与太太同去,却突然遇到楼上邻居被恶汉追数,他于是演技爆发,报警999同时进到邻居家以神父布道名义拖住坏人,为警察争取了时间,最后一枪镇住歹徒,也算完成了他之前龙套的命运,这次他真的用自己的演技拯救了邻居也如他所说,拿回来了他失去的一切。
4.杨龙澄执导的《不一定》
泽少(李璨琛饰)被舞小姐芳芳(应采儿饰)扣在床上导致遍体鳞伤讲述泽少(李璨琛饰)被舞小姐芳芳(应采儿饰)扣在床上导致遍体鳞伤,原来背后有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故事。
芳芳原是护士,在医院照顾病人的日子让她觉得无聊,她向往灯红酒绿的生活,终于在与朋友夜蒲的时候认识了泽少,泽少的粉色跑车和芳芳的粉色大衣浑然天成,在暗黑色背景下格外抢眼,也暗示着迷离的少女在想要的生活上的加速,在路上撞到一个人,泽少说是狗,芳芳认定是人,回去看时,泽少指人为狗,芳芳说一次“是人”,泽少就打她一次,终于把芳芳从内心驯服,一夜过后,芳芳无法回到以前的生活,泽少却将芳芳当做妓女处置,给了她500澳门币,芳芳歇斯底里。
画面转回,芳芳穿上衣服,泽少满脸满身枕头上都是血,经芳芳独白表述才知道距离他们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很久,而这次,芳芳取走了泽少的肾,用她的话说:我一直留着你给我的500块,现在我收下了你的肾,谢谢你的30万。
(不看到最后不知道结局的翻转不一定系列)5.导演黄精甫的《吓鬼》<图片5>由蔡卓妍、苗侨伟、卢大伟主演。
故事讲述Charlene(蔡卓妍饰)挑战鬼屋一夜游,遇上中国殭尸、长髮贞子和辫子姑娘,过程又惊又笑。
开始觉得是个简单的鬼屋式恐怖故事,看到中间竟然充满温情,Charlene回来收外婆的楼,楼内却有各种鬼怪:中国殭尸、长髮贞子和辫子姑娘(最后还有绿巨人女版),原来大家是在导演的组织下扮演各种鬼怪防止最后的居所被地产商收走,Charlene知道实行后决定绝不会卖掉外婆的楼,坚决保障各位的住处。
此时田氏地产来收楼,Charlene表示楼内有鬼,地产商与Charlene打赌,找大胆人住在楼内一晚则收楼,否则,整条街送给Charlene。
入夜,地产商找来两位自吹大(S)胆(B)人士,进到楼内听到导演的恐怖背景音就要吓尿,而后各位鬼怪各就各位,类似于成(da)人(ren)版小鬼当家,不,大鬼当家,与两位大胆人士发生各种趣事,最后女版绿巨人终极大招KO,将两位大胆人士轰出窗外,掉落楼下。
地产商完败,按照约定将整条街送给了Charlene。
故事在笑声中结束,大家合力保卫了最后的家园,Charlene在剧中表现不俗,依旧是能量满满的阳光少女形象,感觉非常棒。
2018.07.15水泥逻辑凌乱,亦或是理解能力不足。
喜宴“你有像爸爸一样优秀吗?
”“我们喜欢做梦,因为简单如[爱],在现实里也变得过度复杂。
”Good Take白兰花,是留住你最美好样子的坚持,奈何人终有一死,烈士暮年终无可避免。
不一定要把人当人,别当狗。
吓鬼老港片的各种元素汇聚。
恐怖的小街,睿智的大叔,浮夸的老板,无厘头的混仔,皆大欢喜的结局。
BGM就足够了。
这个片子与14年传说要拍的《澳门街》有一段渊源,那部片子原定由黄进、钟楚乔、郑思杰、曾国祥执导,陈冠希、郑佩佩、曾志伟等人主演,讲述关于澳门的四个不同故事。
其中黄进的《Good Take》得以用于《拍得不错》,而另三个故事就没那么幸运了。
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形象走不了偶像派,要做实力派的话演技也有限,还不如乃父之十一,所以曾国祥想做导演来出头,或有可能成为一位还OK的导演,毕竟有强力老爹的人脉支撑。
黄精甫,曾经被视为香港新导演的希望之星,可惜与拍档李公乐一样渐渐被淹没。
这次明显因为监制曾志伟的缘故而有机会拍一个单元,当年正是曾志伟力挺他执导《江湖》和《阿嫂》,掌门人爱才,无奈黄精甫才有所不逮,被错爱了。
黄智亨是最视觉效果(也就是特效)的,这算是导演处女作,奇怪的是拍的故事居然只是有一些二维动画,看不到特效的实力,也许是成本决定。
杨龙澄,广告及MV导演。
黄进,是11年香港鲜浪潮计划的得奖新人之一。
这几人都算是香港导演的新生代,未来应该有一两位成为中生代的代表人物。
五个故事。
《水泥》里那个中年女鬼很惠英红,竟然是叶童。
《喜宴》讲前妻结婚,片名是照抄李安成名作,当然你可以说是致敬,但故事有点普通。
《Good Take》就看林雪对飙卢海鹏了,都是老戏骨,有点《三更·回家》的意思。
《不一定》的故事张力最足,应采儿演得最好的一个电影角色了。
《吓鬼》的情怀拍打得还行,故事就扯了,恐怖不恐怖,搞笑也不搞笑,两头不到岸。
香港的演员很乐意低片酬去拍一些本地电影来支撑产业生存发展,内地电影要真正百花齐放,也需要这样的行动。
开篇跑题:本片为苗侨伟影迷必看之作,同时友善提醒方中信影迷慎重观影。
电影和小说,绘画等消遣方式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你了解越多,可以串联的片段就越多,获取的欢乐也越多。
本片没少干移花接木的事。
卢海鹏故事有一段跳探戈的片段,出自经典电影《闻香识女人》,怎么说,看完后不被阿尔·帕西诺魅力击倒的人·····大概还不存在。
李灿森的故事,明显是香港版的《罪恶之城》,可圈可点。
黑白背景中,一抹艳丽如血的口红,美就是这么简单被营造出来的。
神经质专家李灿森先生又一次奉献了他的本色演出。
最后一个故事,梗有点多啊。
《狮子山下》催泪效果从不过时。
胆子超大的那位,大喊我还有一个外号叫:揿--钉--华!!
·····这一幕就厉害了,出自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大赢家《野兽刑警》,囊括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全部重要奖项,最佳男主角是黄秋生,最佳男配角是谭耀文,而影片中谭耀文奉献了他从影以来数一数二的演出,他的外号就叫做:图--钉--华!!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首劲道的粤曲,想必也是出自香港某个经典,可惜我不知道出处。
但我想那已不重要了,从三哥苗侨伟出场的瞬间,我的眼睛,我的全部脑细胞都跑到他身上去了。
娘娘腔有很多种,有任达华式的,有梁家辉式的,而本片中你看到的,是苗侨伟式的。
就在娘娘腔三哥的背后墙上,贴着风华正茂的他的照片,我们一般把他叫做:杨康。
也许还有什么梗是我不知道的,有看出来的朋友欢迎补充。
最后我想把所有所有的尊敬,献给本名出演的冯淬帆先生,没有点年代感的肯定都唔识佢。
从五福星时代就活跃在香港影坛的冯先生,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作为香港电影爱好者评测试题的中等难度题出现了。
近年他重返影坛,为重振香港电影不遗余力,这是香港电影的骄傲,也是香港电影爱好者的骄傲。
不要脸的可以跟着电影来做一遍:我不是收缩水,我是冯淬帆!!
另外一个和他轨迹有些相似,也值得尊敬的人,叫:吴耀汉。
有人说这样的电影是新瓶装旧酒,也有人说演技浮夸,剧情狗血,特效敷衍, 而我想说,香港电影从来不需要和其他类型的电影做比较,香港电影自有其魅力,像这样虽还不够有力,如风中微颤野花一般的香港本土电影,再多来一点吧,再来100部我也不嫌多。
说了这么多废话,不介意我再多说一句吧:原来水泥杀人这么有学问,cult片知识+1。
如果让我选,我会选哪一种呢?
第一种死的过程太痛苦,第二种也许有获救的机会,也许会在意识涣散中死去,我不了解缺水缺食物后身体的反应,所以无法估测痛苦程度,就感觉而言,似乎会比第一种轻松一点。
但相对的,可能有在精神折磨方面偏重一点。
另外,一想到有些小虫子或者蟑螂有可能顺着管子跑进去我就接受不能。
最后,我的答案是,没答案······可能发生的事情太过痛苦,超出我的意识和理智承受程度,我没办法强迫自己继续思考下去,也没办法给出答案。
也许,答案只会诞生在她拔出管子前的最后一秒。
这不是废话,这是所有中国小学生都会写的读后感:看完本片,我非常激动,收获很大,我学到了一个词,叫了无惧色,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了无惧色的人。
这真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啊。
苗侨伟式娘娘腔
几个小故事都不错的,除了应采儿那个
拍的不错,悲天悯人的喜剧
情怀
颇有情怀的香港电影,但有些自怨自艾。港片包括香港要崛起还得自己的努力,靠自怨自艾是改变不了现状的。
拍得稀烂,几个导演几部短片合集组成,怪诞荒谬+喜剧风格,传输的主题也五花八门,有社会议题也有政治讽刺,唯一惊喜的就是各路港片演员的组合,李灿森和苗侨伟让人印象深刻,最喜欢第一支短片《水泥》,充满浓浓的cult味,细思极恐但收尾匆促,其他短片也有这种问题,剪辑暧昧表达晦涩,半成品既视感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 厚颜无耻之片名!!
我这个人看的就是情怀,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许多港产电影,虽说给五星,“就当作是帮忙香港电影工业吧”,但即使有这些导演演员的坚持,也敌不过观众口味的日渐商业泡沫化。
在听到演员直接喊出拯救香港电影的口号之前 我是愿意给三星的 然而最后一个真的太尴尬了 太差了 看在黄进曾国祥和苗侨伟的面上我都给不出三星 可怕 真的该拯救的恐怕是这个导演吧…
好喜欢第三个#卢海鹏帅#
…
前两个故事挺出彩的,后面的就。。。。。。
世道轮回
N G T
6.5分,第一个故事氛围塑造的不错,第三个故事有点小反转,其余三个都很一般。尤其是最后一个故事,拍得傻兮兮的。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个故事里出现了哥尔赞与帕瓦特巴尔坦星人的玩具。曾国祥除了《少年的你》与《七月与安生》外,原来也拍过恐怖片啊。这算是《老笠》原班人马打造吗?
至少人家一直努力在尝试
两星半吧,还是第一个最好,然后就是第三个了,第五个没看!
拍得不係幾好,唔好意思,我不係好鐘意。
第一个故事水泥氛围营造得不错结尾也有点意思。其他的几个故事,都略微有点莫名。第三个故事里那个老头让人觉得是在模仿秦沛的演技。
都挺好的~拍的不错
第一个故事蛮不错的,后面的太隐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