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杀戮

Killing Them Softly,杀戮行动(台),夺命无声(港),柯根的交易,温柔的杀戮,温柔地杀戮,Cogan's Trade

主演:布拉德·皮特,斯科特·麦克纳里,本·门德尔森,詹姆斯·甘多菲尼,文森特·库拉托拉,理查德·詹金斯,雷·利奥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温柔杀戮》剧照

温柔杀戮 剧照 NO.1温柔杀戮 剧照 NO.2温柔杀戮 剧照 NO.3温柔杀戮 剧照 NO.4温柔杀戮 剧照 NO.5温柔杀戮 剧照 NO.6温柔杀戮 剧照 NO.13温柔杀戮 剧照 NO.14温柔杀戮 剧照 NO.15温柔杀戮 剧照 NO.16温柔杀戮 剧照 NO.17温柔杀戮 剧照 NO.18温柔杀戮 剧照 NO.19温柔杀戮 剧照 NO.20

《温柔杀戮》剧情介绍

温柔杀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家由黑帮操控的地下扑克赌场,突遇三名悍匪抢劫。赌场老大如临大敌,势要找出幕后黑手。他们找来得力干将杰基·科恩(布拉德·皮特饰)介入调查,让他来找出肇事者重整地下秩序。作为一名老练的赏金猎人,杰基性情孤冷而深藏不露。本来这场由三个毛头小混混设计的抢钱计划,笨拙到一望而知,可赌场管理人马基(雷·利奥塔 Ray Liotta饰)无端被人殴打,老酒鬼米奇(詹姆斯·甘多菲尼 James Gandolfini 饰)无故被杀等事件的意外穿插,又使局面陷入一片混乱。杰基抽丝剥茧,开始了他的深入调查。然而,这正是这场腥风血雨的开始,一场帮派间的温柔杀戮一触即发。 本片改编自乔治·V·哈金斯于1974年创作的小说《柯根的交易》。这部影片是布拉德·皮特和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在《神枪手之死》后再度合作的第一部长片,本片入围2012年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幕后枭雄第三季糟糕的兄弟情心灵侦探八云我们的少年时代未来小姐实习医生格蕾第二季挪威的森林早熟药仙科拉尔金矿2宿敌捉妖学院老害之人脱单宝典织物地狱犬创之界限隐私保险箱我在1949,等你赫尔克里士错嫁我奇怪的17岁³亚当克利夫顿山失踪案康熙罐子厨房炭疽第二季追梦疯狂青春南来北往

《温柔杀戮》长篇影评

 1 ) 废话连篇

影片以美国的自由演讲为开场,中途不断通过收音机或者电视等方式插播政治内容,以直接批评奥巴马演讲为结束。

剧情是为批判米国而服务的,从头到尾一大篇无聊对白也是为这个服务的,严格地说,除了慢镜头刺杀描写那一段外,整部电影都在传达“美国政客的话冠冕堂皇,什么共同体一起奋斗,人还是要靠自己”这个观点。

对于在米国生活的人来说,它或许能起到一丁点督促政府做事实的作用,但对于中国群众来说,还真没啥意思总体评分:3.0/5.0(故事一般,节奏极慢,整部片子都在看各种抱怨了)娱乐指数:0.5/5.0(别期待枪战之类的,本片没什么娱乐元素)回味指数:0.0/5.0(就是零分)票房表现:成本1500万,雨中开枪那一幕应该用了不少,但这么无聊的电影观众也不大买账,北美首周为681万,反倒是国外的观众更喜欢看,有2290万的票房,全球票房3793万,看来要拍闷片的话,成本控制很重要

 2 ) 2013年黑美国体制十大佳片

提前说明一下,此次推荐不针对任何崇洋媚外的人士,请不要对号入座,谢谢合作!

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任何一枚硬币都有正反两面,就像有阳光的地方必会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也正因为有阳光照耀一样。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要走极端,一旦走向极端,就会偏离了对事物认识的本真价值,甚至于出现“迷信”的症状。

只有认清了正反两面,才能更好的去“崇洋媚外”,不是吗!

回到正题,2013年对于奥巴马来讲是喜忧参半的一年,喜的是费劲巴拉顺利当选继续执政,忧的就太多了,占领华尔街刚消停下去,上任没几天,就有10W余人到白宫网站联名要求国家分裂,随后接连爆出城市申请破产的噩耗,最终以最大的汽车城底特律首当其冲。

至于从别人家撤军的一撤再撤,为富人征税的阻力重重,医疗改革的一拖再拖,高压锅+背包的关键词搜索,与普京的隔空对骂挤鼻子弄眼儿,还有从天而降的斯诺登让我们知道了“1984”不是梦……这些个内外交困都让奥巴马忙的不亦乐乎。

可想而知,积怨过深导致民众怨声载道,搞出种种小段子义愤填膺一把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在这个向来以“民主自由”为标榜的国度中,究竟是奥巴马还是国家出了问题,我们外人不得而知。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美国老百姓在2013年是如何在电影中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没准能让我们对这个国家过去一年中的不消停,略知一二。

请注意,其中有几部是2012年底出品,考虑到国人观赏的时效性,也被算入2013年。

第一名:《温柔杀戮》(布拉德•皮特)目前在这个世界上,可能还没有什么比骂奥巴马来的更劲爆的事。

更何况还是全球头牌偶像男神对权利男神的破口大骂,尽管两人之间隔了一层显示器屏幕。

只是让粉迷们纠结的是,不知会把票投给谁。

第二名:《应许之地》(马特•达蒙)相对于皮特的口无遮拦,达蒙要含蓄得多,但也阴险得多。

直接装扮起奥巴马,玩起了忽悠人的小把戏。

被当面揭穿忽悠人后,那惟妙惟肖的尴尬小样儿,相信达蒙一定已经练习了上百次。

第三名:《生死倒数》(保罗•沃克)此片本不该计入第三名,考虑到保罗近期以死相抵的巨大影响力,为了尊敬一下死者,就让他死而无憾吧!

片中在照顾缺氧小幼儿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眼看着救助飞机被人拿枪劫走,仅有的几口干粮还被大兵洗劫,真的会让人为保罗呐喊,你怎么就那么悲催!

第四名:《极乐空间》(马特•达蒙)作为曾经奥巴马的铁杆粉丝达蒙来讲,他偶像的所作所为已经真的让他灰心意冷。

自编自演一部《应许之地》还觉不过瘾,还要再来一部科幻视觉大片,好好现身演绎一番医疗改革其实很容易,只是不知道,他的偶像会看这片吗?

第五名:《近墨者黑》(罗伯特•雷德福)提起这位七十高龄的雷德福,可能如今8090后知道的不多,但提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典名片《虎豹小霸王》,可能有些人会听说过那么一耳朵。

本片中一句“这个国家的制度,就是为有钱人和最最最有钱的人服务的”台词,终因触犯了主流社会的底线,让这名曾为好莱坞做过出巨大贡献的“日舞小子”被排斥在外了。

第六名:《健男抢钱团》(迈克尔•贝/马克•沃尔伯格/道恩•强森)当国人们还没搞清中国梦是个怎么回事的时候,《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意外的为大家带来一部嘲笑美国梦的影片。

让我们有时私底下小小调侃一下中国梦与人家相比,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第七名:《冰封之地》(尼古拉斯•凯奇/约翰•库萨克)当两大影帝还在互相较力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开交之际,都抵不上拉妲•米契尔随口一句来得劲爆:“只不过体制不给力,不代表你放弃努力变好的决心”。

国人们看时会有意外小福利,这句英文有的版本被翻译成:“只不过体制不如社会主义好,不代表你放弃努力变好的决心”。

第八名:《珠光宝气》(索菲亚•科波拉)看过《迷失东京》的观众可能会对这位年轻的女导演,也是尼古拉斯•凯奇的堂妹有点印象。

她这次艺高人胆大的为观众们改编了一个真人真事的新闻故事,除了片中把人眼亮瞎的各种名人豪宅以外,就属那句颠覆的台词会令人记忆犹新:“美国人对雌雄大盗有一种变态痴迷”。

第九名:《帝国》(利亚姆•海姆斯沃斯/道恩•强森)工作十年的老爸,被轻易辞退,没有退休金,没有保险,这些剧情已经足够腹黑。

更令人惊叹的是,正义无敌的小伙偷完钱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把一部分钱送给悲催的同事老婆,以来平衡心中对制度的愤慨。

更悲剧的是,这又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

第十名:《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要以为排在最后是没有分量的,在行军队伍中,最后一名往往都是大咖,用来断后压阵的。

尽管此片本人还未见识到,但凭借七十岁高龄的导演老马丁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新闻片段,还有媒体间相互的争执,我们已经可以略微知晓个大概了。

结后语,希望崇洋媚外一族们看完此次推荐后,不要灰心丧气。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什么东西生来就是完美的,正因为有了梦想,人类才有了追求完美的动力。

我们所有人也衷心希望,美国会好起来,世界也会好起来。

PS:如果还有观众觉得十片太少,意犹未尽。

大家可以在片海中继续搜寻,看一下被轮奸女兵如何上告无门的纪录片《隐秘的战争》,还有《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留学美国的巴基斯坦小伙如何成为“恐怖分子”,还有《公民》中伊拉克青年如何在美国为自己正名的遭遇,还有一部更老的纪录片《拯救世界的好人》,也不知这两位改了国籍也要把影片上映的导演,现在是死是活。

 3 ) you are on your own

什么是温柔?

看完片子,这个问题萦绕在我脑海,如果不弄明白这一点,就不能明了这部色调灰暗、台词冗长、情节拖沓的冷酷的电影下隐藏的深深的关怀。

这是一部非常另类的黑帮片,也是我2012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它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但诚意十足。

除了布拉德·皮特,里面许多配角来自我最喜欢的美剧《黑道家族》的cast(如纽约来的颓废话唠杀手Micky就是由《黑道家族》的主演姆斯·甘多费尼饰)。

不时穿插的美国大选的演讲与金融危机的背景显示了导演的野心,如前文所说,这是一部实验性的电影,导演刻意使得电影的背景与现实的背景相重叠,但却又刻意使得二者泾渭分明。

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类电影,这种重叠与分裂减弱了现实批判的效果,却给影片增添了几分黑色幽默,或者说,这也是一种温柔。

Killing Them Softly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金融危机正在慢慢的杀死美国人。

一层含义则是皮特饰演的杀手Jackie的温柔杀戮。

这两层含义有着鲜明的对比。

前一种杀戮表面温柔内在冷酷,后一种杀戮表面冷酷内在温柔。

而人们所期待的往往是表面的温柔,所以人们常常尊严丧尽、摇尾乞怜,祈盼着苟延残喘、得过且过。

正因人性如此,强权才得以大行其道。

片中一直与皮特对话的中间人则是伪善的代表,在对待赌场老板Martie上,“他们”明明知道最后还是要杀掉他,却仍然要做够姿态先殴打可怜的Martie一番。

这就是强权赤裸裸的伪善,强权一定要见证Martie的尊严被践踏这一过程而不是采取直接杀死他这一更有效率的手段。

因此殴打Martie与皮特杀掉Martie两场戏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场戏是肮脏的、血腥的极尽暴力的,而后一场戏却温柔至极。

皮特饰演的杀手是刽子手,但他却要保持被杀者人的尊严,被杀人的哀求会让他觉得恶心,这才是真正的温柔!

现实是残酷的,人却可以是温柔的。

美国梦是虚幻的,美国人却是真实的。

如同皮特影片最后所说:"Amercia is never a country, is a business. " 强权不可依靠,"you are on your own"。

 4 ) 皮特很帅

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复古的基调,灰暗的天空,褪色的画面。

整个故事无非就是几个小混混抢了黑帮的赌场,然后找不到凶手,就让赌场的老板替死。

而专业杀手的介入,会引起更大的腥风血雨。

看完觉得没什么味道,但仔细回想,温柔的杀戮。

皮特的表演,着实够冷,够温柔,完美主义,绝不爱沾惹麻烦,手法干净利索。

在美国,只有为自己而活

 5 ) 美国的电影吐槽美国政治

看这部电影原因很简单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而且电影类型写的是惊悚,犯罪。

结果全片然我几乎昏昏睡睡,除了中间一小段意外,我基本都没怎么兴奋起来。

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著名演讲“美国的承诺”,这样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这电影会对美国的政治进行一番吐槽,或者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现实主义。

电影里政治关于经济的旁白贯穿始终,这更加坚信了电影是要告诉我们,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的黑帮,日子也不好过。

故事主要讲了两个小混混抢劫了地下赌场,让赌场后面的大老板们丢钱了很不爽,雇了职业杀手杰克(布拉德皮特),职业杀手完美的处理了整个事件。

故事没有悬念,在我看来是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可能是导演的一贯气质或者说是风格。

整个电影里到处都有fuck的出现,满嘴的暴力,混的不能再差劲的小混混,自作聪明的赌场老板,职业杀手的冷静,再加上喋喋不休的美式对话。

电影的色调灰暗,清冷,对话是关于生活冷漠的、肮脏的,有的内容我甚至不知道和电影有什么关系,但是却让我感到了对生活的无奈。

电影里“温柔”的解释在杰克对待老朋友赌场老板和杀死他时的动作上有所体现。

杰克不喜欢杀熟人,熟人会求情,他会感到伤感,所以杀赌场老板时,他坐在车里,透过车窗,用大火力的手枪射杀。

通过慢镜头的表现,玻璃四散、血液飞溅,让我看到了暴力美学的感觉,也有了“温柔”的感觉。

赌场老板的死,也得源于他自己曾经的监守自盗,这是不是导演对于美国那些金融大鳄的吐槽?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美国的高盛。

美国的演讲总是时不时的出现,讽刺的意味浓重。

当然布拉德皮特的演技没话说,尤其是他说出最后一句话:美国不是什么一个国家, 美国就是一桩生意,快点付钱。

我觉得整部电影,亮了!

 6 ) 杀人跟玩一样

布拉德·皮特再次扮演这种,冷血、专业、杀人不眨眼的职业杀手,眼看50岁的他,梳着大背头、留着整齐的胡须,造型还是那么酷。

被道上朋友雇佣前来调查一起赌场劫持案件的他,在影片中完全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执法者的态度,杀人对于他来说就是简单的工作,就跟玩一样,所谓的法律在他眼中完全不存在。

一部讲述美国黑道的故事,影片揭示了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黑道的一部分潜规则,影片中没有华丽夸张的特效,有的只是简单的叙事和冷血的杀戮。

冲着皮特去看了这部电影,说实在的除了他之外没多少亮点。

 7 ) 无聊的美式现实主义

新年第一篇影评,献给布拉德•皮特,永远的阿喀琉斯。

——题记“美国不是国家,只是一桩生意”,当老型男布兰德•皮特说完这句话时,电影随着节奏激昂的片尾曲响起和导演名字的显现而结束。

这时我真正发现,整个九十分钟的冗长、冷峻和阴郁,只不过是创作者对美国制度或者是奥巴马演讲口才的一次吐槽。

相比好莱坞大片的气势恢宏和光彩鲜丽,《温柔的杀戮》算是一部反映社会某类型人物生活状况的现实主义影片,它在四年前美国大选的背景下叙述这个罪恶故事,但所用的手段却像美国经济一样疲软,以无趣来彰显有味,最后却变成无聊。

故事以两个出狱的小混混抢劫了一家地下赌场为情节起因,这造成黑帮经济的崩溃,于是便请了职业杀手杰克(布兰德•皮特)来调查这件事。

接下来,就是电影的主体和杰克的独角戏,他以丰富的经验和稳准狠的特点,冷静而稳妥地处理了整个事件。

对于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完全与通常意义上的犯罪类型片不同,缺乏悬疑和转折,回到了经典时期善于营造气氛和塑造人物的特点上。

这种慢性子风格在多米尼克的上部电影《刺杀神枪手》中就有所体现,只是《温柔的杀戮》要更温淡,其主题诉求要大于故事叙述。

因此,与其说它是一部商业片,不如说是一部作者电影。

整部影片充满了喋喋不休的对话,语言的戏份完全盖过行为,人物常常是在汽车、酒吧和旅馆中“坐而论道”,讲黄色段子,充满生活气息的台词偶尔会闪出几下智慧的光芒。

从开头十几分钟来看,会以为是昆丁•塔伦蒂诺的电影,所以期待着接下来的升华和爆发。

但是电影没有这样做,他一直以冷静甚至是冷漠的口味来讲述。

这种阴冷的气氛与画面上的肮脏、晦暗、阴雨和迷糊相得益彰,完成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如果细细品味,会有一种越嚼越有味的感觉,这种感觉便是对生活无奈和生命无常的感同身受。

其实,电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杀手杀人,一条是隐线,即美国总统的政策宣讲。

电影在展现人物行为的时候,会利用车中的广播和屋里的电视来呈现美国的政治走向,开头是奥巴马的竞选演讲,结尾是他的就职演讲。

因此,电影中人物的命运便成了时代的悲剧,他们的生活与经济大崩塌紧密相连,当生无着落时,就会走向歧途。

而杰克在故事中的掌控力,就像总统在危难面前的使命。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把资本主义与黑帮团体相对比,其立意看似具有批判性,但是讲得不够深刻,而政治背景的插入又过于僵硬,便少了艺术意蕴。

尽管如此,影片中某些黑色幽默情节还是挺有趣味,如劫匪认为抢劫是一种自力更生的行为。

当律师说纽约的杀手米基价钱太贵时,杰克说在这个经济条件下,也贵不起来了,而米基在酒店还坚决不给妓女小费。

这些细节都是对美国经济危机的一种嘲弄,正如布什在演讲中所说:“今天的行动并非我们所愿,但我们必须采取这种行动。

”而劫匪和杀手无不都是身不由己的行动,电影也通过他们的自我叙述来展现了他们背后的痛苦。

这样结构也是当前犯罪片的普遍形式,务必要关照到不同层面人物的心理。

而对于题目中的“温柔”两字,电影中没有明显解释,如果要往上套的话,那就是杰克对杀人的态度。

他不能杀熟人,因为当对方求情时,他会感伤。

而对于陌生人,他会快速地解决问题,不给被杀者造成痛苦。

所以,这是一个“盗亦有道”的刽子手。

此外,电影在展示杀人画面时也很有浪漫味儿,利用慢镜头和特写,多方位摄录枪击的动颤、子弹在空中的飞行、窗玻璃的破碎、血浆蹦出脑袋时的碎花等,再配上幽怨的音乐旋律,渲染了暴力美学的意境。

故事简单易懂,叙述拖沓平淡,我很难在《温柔的杀戮》中找到让人兴奋的点,如果说有,那就是布兰德•皮特气场饱满的表演。

对于这位帅哥,他在最近几年的文艺转型让人心生佩服,尤其是蓄起胡须后的老男魅力,要远远超过年轻时的性感和奶油。

他的存在起码保证了影片会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口碑和票房明显没有达到成功,这或许就是这种徘徊在文艺与商业之间的影片的共有命运,如果自己都找不到定位,观众就更摸不透取向。

(文/陈令孤)2013/1/5

 8 ) 无言(自我剖析)

题目起为“无言”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对于今天看过的电影《温柔杀戮》并没有太多想说的;二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我话总是很多,然而大多都是用来取乐或表现自己性格的废话或者是因没有“一言以蔽之”的总结和概括能力而引出的一系列解释语,对于这样的自己我也是挺无耐的。

我性格外向,但我却渴望做一个沉默的人,尤其是在我确定了要做编导这个理想以后我就更渴望自己能安静下来,因为我只有在沉默的时候才能思考,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一点点本质,才能安下心来做我真正喜欢的事;三是因为最近自己通过看的一些电影包括与哥哥的讨论中得到这么一条结论:世上有两种人最可怕,一个是毫无畏惧的人,另一个则是沉默的人。

因以上种种原因,我渴望“无言” 在周五下午接到哥哥的那通电话后,似乎看电影对我来说就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无法再把它当作一种无聊时的消遣,当作作业可以拖沓着写完的理由,并告诉我自己我并没有玩而是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梦想而努力来聊以自慰,可是事实却是我看电影只是走马观花,了解它的故事梗概,为的就是当别人说起这部电影时我可以怯怯的说一声:我也看过,然后能和别人对上大概的情节,而在这之后呢?

我便只能默默的听别人的深刻体会与专业讲解。

我一直认为自己与普通人看电影的的初衷与视角并没有什么不同,可能差就差在我总是故作文艺的去看高分电影,就好像自己很博学,不那么肤浅一样。

以至于现在感觉自己无比的势力,是高分的就可能还会看,不是高分的我连瞟都不瞟,也是因此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我总觉得那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内容,远不如自己在家里舒服免费的看经典电影。

我似乎总是把自己看的很透彻,可是好像却并没有什么用处,日子还是照样的过,每一天都碌碌无为的,毫无计划,毫无充实感,活得像个行尸走肉一样,也因为这个我从来都不敢在人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目标是……我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即使内心还是有理想的火苗,有生活的热情,可我就是不敢,也许我如果苦读过,好好的充实过自己,就不会有那样的自卑感了,班主任对我们说过:什么时候最尴尬?

技不如人的时候最尴尬。

如今,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有时候想想,自己真的好无能啊,就像个弱智儿一样,毫无自制力,整天贪图享乐,总是向别人索要无尽的关怀与照顾,自己却不曾努力过什么,觉得生活不过如此嘛,很容易啊,然而当我听到同学作文中的一句话时我不禁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生活从来都不易,如果你觉得容易,那么一定有人替你承担了你的那份不易……我开始有了负罪感,也开始慢慢找寻应属于我的那份不易,直到现在,内心似乎是平衡了一些,可自己的状态却始终让自己无法满意。

直到周五我接到哥哥的电话之前生活还是杂乱无章的,过一天是一天,我知道,人都是有奴性的,也因此我需要有人来要求我,我从来不怕自己被约束,只要是能够完善自己的我都欣然接受,我甚至会主动让别人命令自己。

在家中,学校中,社会交往中,我因一些明的暗的规定而做的还算说得过去,可唯独在梦想的路上少了什么,而令我十分庆幸的是,现在得我找到了,有那么几个人,几件事就好像是把正深陷泥潭中任其下沉的我拽了出来,我的人生至少在短时期内有了目标,有了规划,那么我也就再没有理由懈怠了。

说到写影评,其实我是抗拒的,因为这就好像是写作文,而我的作文水平并不高,从结构到内容无一处出彩,还经常被老师当反例说,处境十分尴尬,可是呢,我偶尔还是会用文字来记录一些东西,总要留些痕迹嘛,而且每次写完都有种轻松的感觉,似乎写出来心里的话就少了一样,还是挺有意思的。

那现在来谈谈《温柔杀戮》这部电影吧,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看了一下豆瓣评分,并不高,只有6分,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看,而最后我选择看,因为电影的好坏因人而异啊,我们不得不承认有许多小众口味的电影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如《电锯惊魂》其实是惩恶扬善的片子,包括像《沉默的羔羊》这样的也不是说人人都感看的,而像《低俗小说》那样的无厘头的好电影也并不是人人都会理解的。

我本来是怀着能看上一部大片的电影来看的,希望自己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然而看完后还是不免失望,这部黑帮片中有许多冗长的对话让我看着有些烦,不知道导演试图表达什么,还有一些扑朔迷离的镜头切来切去,难道是罗素那时吸毒了才产生一种云里雾绕的感觉?

不过这部影片有些地方我还是很喜欢的,就如在两个混混抢玩赌场之后,其中一个人买了辆新车,两人在车旁那对话还是很有乐趣的,与《低俗小说》的感觉有一点像,又如在马基被杀时的慢镜头还是很有感觉的,还有这部电影中因罗素的贩狗身份而使镜头中出现了几次狗,以罗素牵着一条小黑狗过马路为例,是十分好笑的,算是黑色幽默吧。

再从整部影片来看,是以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的,时不时穿插着竞选总统的拉票演讲,一方面是候选人作出的各种各样让人们过上幸福日子的保证,另一方面却是笼罩在经济危机下的萧条生活,小到洗衣店老板,大到黑帮都在不顾一切想方设法赚钱,如此对比之下将美国政治的丑陋好好讽刺了一把,最后以“美国不是个国家,只是个生意”结尾,更是揭露了他的本质。

在这里我还想提的就是饰演马基的雷·利奥塔在《温柔杀戮》里竟被打得那样惨,让不由得想到他在《致命ID》中不折不扣的坏蛋形象,我还是比较喜欢他的,长得就像坏蛋,让人害怕,再加上演技,那真是简直了!

关于这部电影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9 ) 一点都不温柔的杀戮

一点都不温柔的杀戮。

布拉德·皮特说:“杰基是个杀手,他要完成任务,杀死目标,但他坚持要令目标在最少的痛苦中‘埋单’,真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哈!

不幸的是,就算这个杀手不太冷,终归还是有人要死在他手上,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快、狠、准’地杀死对方,将痛苦减到最低。

我觉得这就像资本社会上的生意人、商家,做生意一样要‘快、狠、准’,而大家都接受这既定的游戏规则,有时有人被炒,有人输到焦头烂额,总有人被牺牲。

 10 ) 《温柔的杀戮》:被平等的生活很苦逼

两名社会小混抢劫了一家黑帮的地下赌场,让黑帮老大愤怒至极,找来律师雇来杀手,必须要查出究竟是谁胆大包天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一番内部调查串联出蛛丝马迹,不管对错,先杀个替死鬼再说。

而错中复杂阴差阳错的事件太多,从缉拿真凶揭露出更多的人事暗斗,最后连杀手的钱都被克扣斤两。

本是简单的小案,引出更加复杂的种种不堪交易。

貌似影片取材于1974年的犯罪小说《科恩的交易》,由《神枪手之死》的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再次联络老搭档布拉德·皮特,讲述一场黑帮间的追杀任务。

如果只是把此片当成是惊悚犯罪片来看的话,那就看白瞎了。

把美国当成完美无瑕的天堂的观众们估计会被看个不知所以然。

大段大段两人坐一起不知所谓的碎碎念个不停,有点昆汀早期电影的风格,却又没达到那样引人入胜的高度。

直到20多分钟后,皮特才露出真容,让人觉得并没看错电影。

其实,导演翻拍小说只是一个障眼法,从一开始奥巴马演讲的背景音开始,再配合着萧条的街区画面,就已经点明了主题思想。

杀人是假,吐槽是真。

接着小布什的演讲,各种民主、信心、团结、改善、平等之类的宏大措辞穿插在整个剧情之间,似乎所有的桥段只是在配合着各种演讲才被搭配起来的。

从皮特的一句“美国完蛋了”开始,“这个世界烂透了,我们只是自力更生”,“在美国,你得靠自己”,再到对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那番“人人平等”的理念群情激奋的吐槽,直到最后一句“美国不是国家,只是桩生意,现在快付我钱!

”结束。

这整个就是一部大骂美国政治体系和领导人的吐槽片儿。

一直以为美式的“愚民政治”并不为美国人民所认可,至少看他们的电影,愤青类型的比较少,当看到皮特大动干戈的激动样儿,总算明白,美国人民终于觉醒了,厌烦了整日“被平等”的温柔说辞,而且早已经看透了总统的作秀表演。

只是无奈没个倾诉的窗口,长年征战让前线死了那么多兄弟姐妹,如今又来个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连杀手的钱都开始克扣,还讲什么共同体,改善生活。

正赶上连日来波士顿爆炸案和得克萨斯州化肥厂爆炸的新闻滚动播报,可见大家开始行动了。

只是苦逼了美国警察,不知这到底是来自外部的敌对势力,还是内部的人民矛盾。

《温柔杀戮》短评

diao

6分钟前
  • Eat me a Gun
  • 力荐

冲着皮特,给三星,,,

8分钟前
  • Malena
  • 还行

摄影大赞,被类似黑色幽默多次刺中笑点,错以为是老马丁的作品。American in not country,American is a business,now fucking pay for the money.

13分钟前
  • 21
  • 推荐

爱死这个导演了!慢镜头悠长有力,而无需废话的地方绝不拖泥带水!

14分钟前
  • 亲爱的我呀
  • 力荐

我喜欢这种风格

16分钟前
  • yoyo
  • 推荐

能看懂这片的都是牛人

21分钟前
  • Bomb
  • 还行

还以为是个心高手潮的新导演拍的。

26分钟前
  • 较差

片头出现分级18的时候,还小小激动了一下。可结果却是我听了一场充满fuck的电影,而不是看了!

28分钟前
  • 木林林森森森
  • 较差

无所顾忌的爆裂枪声到底哪里温柔了?

32分钟前
  • 秦九
  • 推荐

比刺杀神枪手差点,但还是我的口味,这次的对话写得很滑稽

35分钟前
  • 马西嘿嘿嘿
  • 推荐

這戲玩的很高級啊,導演也很有才華,幾年出一次作品,每個都有獨特的特色。片子裏混雜了幾種經典黑幫片的風格又不鬆散,還帶有著作者的個人主義,推薦了。

39分钟前
  • VOX XASTRIS
  • 推荐

操蛋的烂片

44分钟前
  • 托尔
  • 很差

无聊

48分钟前
  • dj小溅溅(她们说我帅的没边了
  • 较差

话唠

51分钟前
  • seszhu
  • 较差

神枪手已经够闷的了 这部简直快要睡着了。。/尼玛这是在新泽西的故事吗 那么多雨中戏又湿又粘腻/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慢镜头了

56分钟前
  • 咸梅超人
  • 较差

那牛哄哄的子弹慢镜头

58分钟前
  • aQuabLus
  • 还行

无聊

1小时前
  • SweetJanuary
  • 较差

新年第一部,不小心踩到屎。本片除了刻意的风格化,其他一无是处。只顾自我陶醉,节奏和叙事像滩稀泥。导演好像总在向我炫耀"我够不够风格啊,我的政治隐喻很犀利吧,你一定觉得我很酷吧"还有新一年有必要声明一下:看电影是私人的事,不要因为我把你喜欢的片打低分就觉得我这人很讨厌

1小时前
  • トランクス
  • 较差

马基第一场戏的弧线镜头和运动轨迹超迷人,抢钱时张力也十足。十足的又出戏又入戏还是让人接受不能

1小时前
  • 浮生若夢
  • 还行

配乐大赞;服装,汽车,枪支,场景设置处处复古。路口枪击一幕堪称经典,pitt行刑干净利落。情节慢热,但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1小时前
  • 小树一棵
  • 推荐